初中化学中考计算题解题方法技巧[精品文档]

合集下载

中考化学:十种计算题解题技巧

中考化学:十种计算题解题技巧

中考化学:十种计算题解题技巧“质量守恒”指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物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相等(不包括未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也不包括杂质)。

理解质量守恒定律抓住“几个不变”,即:(1)反应物、生成物总质量不变(2)元素种类不变(3)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㈠、差量法:差量法是依据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或体积差,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变化量成正比而建立比例关系的一种解题方法。

将已知差量(实际差量)与化学方程式中的对应差量(理论差量)列成比例,然后根据比例式求解。

例1:用含杂质(杂质不与酸作用,也不溶于水)的铁10克与50克稀硫酸完全反应后,滤去杂质,所得液体质量为55.4克,求此铁的纯度。

㈡、关系法:关系法是初中化学计算题中最常用的方法。

关系法就是利用化学反应方程式中的物质间的质量关系列出比例式,通过已知的量来求未知的量。

用此法解化学计算题,关键是找出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质量关系,还要善于挖掘已知的量和明确要求的量,找出它们的质量关系,再列出比例式,求解。

例 1.计算用多少克的锌跟足量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氢气,能跟12.25克的氯酸钾完全分解后生成的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水。

解:㈢、守恒法: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中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不变,因此原子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

例 1.某不纯的烧碱(Na2CO3 )样品中含有Na2CO3 3.8%、Na2O 5.8% 、NaOH 90.4%。

取M克样品,溶于质量分数为18.75%的盐酸溶液100克中,并用30%的NaOH%溶液来中和剩余的盐酸至中性。

把反应后的溶液蒸干后可得到固体质量多少克?解:㈣、平均值法:这种方法最适合求出混合物的可能成分,不用考虑各组分的含量。

通过求出混合物某个物理量的平均值,混合物的两个成分中的这个物理量肯定一个比平均值大,一个比平均值小,就符合要求,这样可以避免过多计算,准确而快捷地选到正确答案。

例 1.测知Fe2O3和另一种氧化物的混合物中氧的含量为50%,则加一种氧化物可能是:A MgOB Na2OC CO2D SO2解:㈤、规律法:化学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物理量往往是符合一定的数量关系的,这些数量关系就是通常所说的反应规律,表现为通式或公式,包括有机物分子通式,燃烧耗氧通式,化学反应通式,化学方程式,各物理量定义式,各物理量相互转化关系式等,甚至于从实践中自己总结的通式也可充分利用.熟练利用各种通式和公式,可大幅度减低运算时间和运算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中考化学计算题10种解题方法

中考化学计算题10种解题方法

中考化学计算题10种解题方法化学计算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它包括化学式的计算、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溶液的计算等。

是从量的方面帮助学生认识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

通过有关混合物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质量分数和物质溶解度的综合计算题,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有关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思维判断、分析和综合能力。

化学计算题涉及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既考查学生的化学基础知识,又考查学生的数学推算能力。

学生如果了解掌握了一些解题的技巧或巧解方法,既可以激发他们的解题兴趣,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尤其是刚接触化学,对化学计算存在畏惧心理的初中学生。

现将化学竞计算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归纳如下,供参考。

一差量法差量法是依据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或体积差,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变化量成正比而建立比例关系的一种解题方法。

将已知差量(实际差量)与化学方程式中的对应差量(理论差量)列成比例,然后根据比例式求解。

例:用含杂质(杂质不与酸作用,也不溶于水)的铁10克与50克稀硫酸完全反应后,滤去杂质,所得液体质量为55.4克,求此铁的纯度。

解:设此铁的纯度为xFe+H2SO4(稀)=FeSO4+H2↑ △m(溶液质量增加)56 2 56-2=5410x 55.4g-50g=5.4g可求出x=56%答:此铁的纯度为56%。

【习题】1、将盛有12克氧化铜的试管,通一会氢气后加热,当试管内残渣为10克时,这10克残渣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2、已知同一状态下,气体分子间的分子个数比等于气体间的体积比。

现有CO、O2、CO2混合气体9ml,点火爆炸后恢复到原来状态时,体积减少1ml,通过氢氧化钠溶液后,体积又减少3.5 ml,则原混和气体中CO、O2、CO2的体积比?3、把CO、CO2的混合气体3.4克,通过含有足量氧化铜的试管,反应完全后,将导出的气体全部通入盛有足量石灰水的容器,溶液质量增加了4.4克。

求⑴原混合气体中CO的质量?⑵反应后生成的CO2与原混合气体中CO2的质量比?4、CO和CO2混合气体18克,通过足量灼热的氧化铜,充分反应后,得到CO2的总质量为22克,求原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5、在等质量的下列固体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稀硫酸(足量)至反应完毕时,溶液质量最大的是()A FeB AlC Ba(OH)2D Na2CO3二关系法关系法是初中化学计算题中最常用的方法。

(完整word版)中考化学计算题解题技巧

(完整word版)中考化学计算题解题技巧

中考化学计算题解题方法一、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指参加化学反响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物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相等〔不包括未参加反响的物质的质量,也不包括杂质〕。

理解质量守恒定律抓住“五个不变〞,即:二、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技巧与方法:化学计算是中学化学授课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包括化学式的计算、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溶液的计算等。

是从量的方面帮助学生认识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

经过相关混杂物发生反响的化学方程式、质量分数和物质溶解度的综合计算题, 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相关看法和原理的理解 , 培养学生的思想判断、解析和综合能力。

化学计算题涉及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 既观察学生的化学基础知识 , 又观察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

学生若是认识掌握了一些解题的技巧或巧解方法 , 既可以激发他们的解题兴趣 , 有事半功倍的收效 , 特别是刚接触化学 , 对化学计算存在惧怕心理的初中学生。

现将化学竞计算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归纳以下,供参照。

〔一〕差量法差量法是依照化学反响前后的质量或体积差,与反响物或生成物的变化量成正比而建立比率关系的一种解题方法。

将差量〔实质差量〕与化学方程式中的对应差量〔理论差量〕列成比率,尔后依照比率式求解。

例:用含杂质 (杂质不与酸作用,也不溶于水 )的铁 10 克与 50 克稀硫酸完满反响后,滤去杂质,所得液体质量为 55.4 克,求此铁的纯度。

解:设此铁的纯度为 xFe+H2SO4(稀 )=FeSO4+H2↑△m(溶液质量增加 )56256-2=5410x可求出 x=56%答:此铁的纯度为 56%。

【习题】1、将盛有 12 克氧化铜的试管,通一会氢气后加热,当试管内残渣为 10 克时,这 10 克残渣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2、同一状态下,气体分子间的分子个数比等于气体间的体积比。

现有CO、O2、 CO2混1合气体 9ml,点火爆炸后恢复到原来状态时,体积减少 1ml,经过氢氧化钠溶液后,体积又减少3.5 ml,那么原混平和体中 CO、 O2、CO2的体积比?3、把 CO、CO2的混杂气体 3.4 克,经过含有足量氧化铜的试管,反响完满后,将导出的气体全部通入盛有足量石灰水的容器,溶液质量增加了 4.4 克。

中考化学计算题10种解题方法

中考化学计算题10种解题方法

中考化学计算题10种解题方法化学计算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它包括化学式的计算、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溶液的计算等。

是从量的方面帮助学生认识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

通过有关混合物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质量分数和物质溶解度的综合计算题,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有关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思维判断、分析和综合能力。

化学计算题涉及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既考查学生的化学基础知识,又考查学生的数学推算能力。

学生如果了解掌握了一些解题的技巧或巧解方法,既可以激发他们的解题兴趣,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尤其是刚接触化学,对化学计算存在畏惧心理的初中学生。

现将化学竞计算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归纳如下,供参考。

一差量法差量法是依据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或体积差,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变化量成正比而建立比例关系的一种解题方法。

将已知差量(实际差量)与化学方程式中的对应差量(理论差量)列成比例,然后根据比例式求解。

例:用含杂质(杂质不与酸作用,也不溶于水)的铁10克与50克稀硫酸完全反应后,滤去杂质,所得液体质量为55.4克,求此铁的纯度。

解:设此铁的纯度为xFe+H2SO4(稀)=FeSO4+H2↑ △m(溶液质量增加)56 2 56-2=5410x 55.4g-50g=5.4g可求出x=56%答:此铁的纯度为56%。

【习题】1、将盛有12克氧化铜的试管,通一会氢气后加热,当试管内残渣为10克时,这10克残渣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2、已知同一状态下,气体分子间的分子个数比等于气体间的体积比。

现有CO、O2、CO2混合气体9ml,点火爆炸后恢复到原来状态时,体积减少1ml,通过氢氧化钠溶液后,体积又减少3.5 ml,则原混和气体中CO、O2、CO2的体积比?3、把CO、CO2的混合气体3.4克,通过含有足量氧化铜的试管,反应完全后,将导出的气体全部通入盛有足量石灰水的容器,溶液质量增加了4.4克。

求⑴原混合气体中CO的质量?⑵反应后生成的CO2与原混合气体中CO2的质量比?4、CO和CO2混合气体18克,通过足量灼热的氧化铜,充分反应后,得到CO2的总质量为22克,求原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5、在等质量的下列固体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稀硫酸(足量)至反应完毕时,溶液质量最大的是()A FeB AlC Ba(OH)2D Na2CO3二关系法关系法是初中化学计算题中最常用的方法。

中考化学计算题解题技巧

中考化学计算题解题技巧

中考化学计算题解题技巧混合气体9ml,点火爆炸后恢复到原来状态时,体积减少1ml,通过氢氧化钠溶液后,体积又减少3.5 ml,则原混和气体中CO、O2、CO2的体积比?3、把CO、CO2的混合气体3.4克,通过含有足量氧化铜的试管,反应完全后,将导出的气体全部通入盛有足量石灰水的容器,溶液质量增加了4.4克。

求⑴原混合气体中CO的质量?⑵反应后生成的CO2与原混合气体中CO2的质量比?4、CO和CO2混合气体18克,通过足量灼热的氧化铜,充分反应后,得到CO2的总质量为22克,求原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5、在等质量的下列固体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稀硫酸(足量)至反应完毕时,溶液质量最大的是()A FeB AlC Ba(OH)2D Na2CO3(二)关系法关系法是初中化学计算题中最常用的方法。

关系法就是利用化学反应方程式中的物质间的质量关系列出比例式,通过已知的量来求未知的量。

用此法解化学计算题,关键是找出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质量关系,还要善于挖掘已知的量和明确要求的量,找出它们的质量关系,再列出比例式,求解。

1、计算用多少克的锌跟足量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氢气,能跟12.25克的氯酸钾完全分解后生成的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水。

本题涉及三个化学反应:Zn+H2SO4(稀)=ZnSO4+H2↑2KClO3 =2KCl+3O2↑ 2H2+O2 =2H2O可以用三个化学方程式中的微粒关系,找出它们的已知量与未知量的关系式:2KClO3~3O2~6H2~6Zn即KClO3~3Zn设需用锌的质量为x,根据上述关系式,KClO3~3Zn122.5 3×6512.25g xx==19.5g2、一定期质量的钠、镁、铝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若生成氢气的质量相等,则参加反应的钠、镁、铝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_;质量比为_______。

解析:涉及到的三个方程式是①2Na+2H2O=2NaOH+H2↑②Mg + 2HCl=MgCl2+H2↑③2Al + 6HCl=2AlCl3+3H2↑3、阳光牌小包装“脱氧剂”成分为Fe粉、活性炭及少量NaCl、水。

化学初中计算题解题技巧

化学初中计算题解题技巧

化学初中计算题解题技巧
化学计算题是初中化学学习中一项重要的内容。

做好化学计算题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

一、掌握单位换算
在化学计算题中,往往会涉及到数量、质量、体积等不同的物理量。

掌握不同物理量之间的单位换算是做好计算题的前提。

例如:1千克=1000克,1升=1000毫升,1摩尔的物质质量为其摩尔质量。

二、掌握化学方程式
在化学计算题中,往往需要根据化学方程式来计算物质的质量、摩尔等。

因此,要掌握化学方程式的基本概念以及如何平衡化学方程。

三、掌握摩尔质量和摩尔比的概念
化学计算题中,往往需要根据摩尔质量和摩尔比计算物质的质量和摩尔。

摩尔质量是指物质的质量与其摩尔数的比值,而摩尔比是指不同物质在化学反应中的摩尔数比。

四、掌握化学计算的步骤
在做化学计算题时,需要按照一定的步骤进行计算,如确定物质的摩尔数、计算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或体积、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物的物质量等。

五、注意题目中的条件
在做化学计算题时,需要仔细阅读题目中的条件,如温度、压力、物质的纯度等。

这些条件对计算结果会有一定的影响,需要进行相应的修正。

总之,做好化学计算题需要多加练习,熟练掌握以上技巧和方法,才能顺利解决各种化学计算问题。

最新中考化学计算题10种解题方法

最新中考化学计算题10种解题方法

中考化学计算题10种解题方法化学计算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它包括化学式的计算、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溶液的计算等。

是从量的方面帮助学生认识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

通过有关混合物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质量分数和物质溶解度的综合计算题,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有关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思维判断、分析和综合能力。

化学计算题涉及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既考查学生的化学基础知识,又考查学生的数学推算能力。

学生如果了解掌握了一些解题的技巧或巧解方法,既可以激发他们的解题兴趣,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尤其是刚接触化学,对化学计算存在畏惧心理的初中学生。

现将化学竞计算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归纳如下,供参考。

一差量法差量法是依据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或体积差,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变化量成正比而建立比例关系的一种解题方法。

将已知差量(实际差量)与化学方程式中的对应差量(理论差量)列成比例,然后根据比例式求解。

例:用含杂质(杂质不与酸作用,也不溶于水)的铁10克与50克稀硫酸完全反应后,滤去杂质,所得液体质量为55.4克,求此铁的纯度。

解:设此铁的纯度为xFe+H2SO4(稀)=FeSO4+H2↑ △m(溶液质量增加)56 2 56-2=5410x 55.4g-50g=5.4g可求出x=56%答:此铁的纯度为56%。

【习题】1、将盛有12克氧化铜的试管,通一会氢气后加热,当试管内残渣为10克时,这10克残渣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2、已知同一状态下,气体分子间的分子个数比等于气体间的体积比。

现有CO、O2、CO2混合气体9ml,点火爆炸后恢复到原来状态时,体积减少1ml,通过氢氧化钠溶液后,体积又减少3.5 ml,则原混和气体中CO、O2、CO2的体积比?3、把CO、CO2的混合气体3.4克,通过含有足量氧化铜的试管,反应完全后,将导出的气体全部通入盛有足量石灰水的容器,溶液质量增加了4.4克。

求⑴原混合气体中CO的质量?⑵反应后生成的CO2与原混合气体中CO2的质量比?4、CO和CO2混合气体18克,通过足量灼热的氧化铜,充分反应后,得到CO2的总质量为22克,求原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5、在等质量的下列固体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稀硫酸(足量)至反应完毕时,溶液质量最大的是()A FeB AlC Ba(OH)2D Na2CO3二关系法关系法是初中化学计算题中最常用的方法。

(完整word)初中化学计算题解题技巧

(完整word)初中化学计算题解题技巧

初中化学计算题解题技巧计算题是中考化学考试的一个难点,主要分布在选择题24或25题和最后一个大题。

选择题中的计算一般是技巧型的计算题,一般可以用守恒法、极限、平均值法、差量法、假设数据法来解答。

以下,北京新东方优能一对一部中考化学史红梅老师一一介绍:1、中考化学守恒法守恒法解题的核心就是质量守恒定律中的六不变。

除此之外,化学中的等量关系还表现为同一物质中的电荷守恒、化合物中化合价守恒、同一化合物等量关系。

学生对于挖掘题目中隐含的等量关系的能力较弱,对于物质和元素质量关系不能很好地建立联系。

2、中考化学极限、平均值法在处理复杂的模糊题型的选择题时,此方法可以直接求解出设定的参量(平均值或极值),然后用此参量与各选项做比较确定符合题意的选项。

学生的思维误区一般是不能准确确定设定的参量。

3、中考化学差量法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有些反应在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同时,会出现固、液、气体质量在化学反应前后有所改变的现象,同一状态的物质的质量遵循化学反应中各物质之间的固定的质量关系,因此,在根据方程式的计算引入差量,根据变化值可以求出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

差量法的难点在于学生找不到计算的差量,而且不知道同一状态的物质质量的差与物质的质量也成比例。

4、中考化学假设数据法根据题目中涉及的化学反应中物质的相对质量结合题意假设适合计算的数据进行计算。

学生的思维误区一般是质量分数计算、物质的质量的计算、元素的质量计算,粒子个数的计算不能很好的进行迁移。

中考化学试卷的最后一题计算是中考中的压轴计算题,它考查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方程式计算、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以及酸碱盐部分的知识,考查知识综合,难度较大。

题目主要分为文字叙述型计算、表格计算、图像计算、探究实验计算。

以下详细地进行介绍:1、中考化学文字叙述型计算主要考察学生归纳整理题目中隐含信息的能力,难点往往在于“题目文字过多,流程过于复杂,读不懂题,找不到已知,不会列有效的等式求出未知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复习内容和要求
1.化学计算的常用方法
(1)守恒法:包括原子个数守恒、得失电子守恒、电荷守恒法、质量守恒法等。

(2)极值法:从问题的极端去思考、去推理、判断,使问题得到解决。

(3)讨论法:当题中含有不确定的因素时,对每一种可能情况进行的讨论。

(4)十字交叉法:已知混合中某一量的平均值,求混合物中两物质的质量比。

(5)差量法:运用前后量的差,根据方程式中的计量数的关系直接求解。

2.化学计算的常用技巧
(1)定量问题定性化;(2)近似估算;(3)运用整体思维,化繁为简;(4)利用图象
解题等等。

二、解题方法和技巧:
1.守恒法:
例1、由Mg(OH)2和MgO组成的混合物,测得其中含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8%。

取该混合物10g,将其投入110g的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 A.12% B.24% C.20% D.30%
解析:根据在化学反应中Mg元素的质量守恒,建立Mg元素和MgSO4 的质量关系可求得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MgSO4的质量,即可求得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Mg ~ MgSO4
24 120
10g×48%
=4.8g x
2.平均值法
例1.锌、铁、镁三种金属中的两种混合物13 g,与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为1g,则混合物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

(A)锌 (B)铁 (C)镁 (D)无法推断
解析:根据锌、铁、镁三种金属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均生成二价金属阳离子得:(R为金属,设平均式量M)
R + 2HCl= RCl2+ H2
M 2g
13 1g
M:13=2:1
M=26
则必须有相对原子质量大于26和小于26的金属存在,又因为锌、铁的相对原子质量均大于26,只有镁的相对原子质量小于26,故答案为C。

3.十字交叉法
例2.用向下排气法在容积为V mL的集气瓶中收集氨气,由于空气尚未排净,最后瓶内气体的平均式量为19,将此盛满气体的集气瓶倒置于水中,瓶内水马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即停止上升,则在同温同压下,瓶内剩余气体的体积为
()
A. V/4 mL
B. V/5 mL
C.V/6 mL.
D. 无法判断
解析:用十字交叉法计算氨气与空气的体积比:
所以氨气占5/6,空气占1/6;由于氨气易溶于水,故剩余气体为空气。

4.极值法
例4.取5.4 g由某碱金属R及其氧化物R2O组成的混合物。

该混合物与足量的水反应。

反应完毕,蒸发反应后得到的溶液,得到8 g无水晶体。

试通过计算,判断该金属是哪一种碱金属?
解析:(i) 设5.4克混合物都是碱金属R,则由
(ii) 设5.4 g 混合物都是碱金属R的氧化物R2O,则由
5、差量法
例3.把22.4g铁片投入到500gCuSO4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取出铁片,洗涤、干燥后称其质量为22.8g,计算
(1)析出多少克铜?
(2)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分数多大?
解析:“充分反应”是指CuSO4中Cu2+完全反应,反应后的溶液为FeSO4溶液。

分析下面的化学方程式可知:每溶解56gFe,就析出64g铜,使铁片质量增加8g(64-56=8),反过来看:若铁片质量增加8g,就意味着溶解56gFe、生成64gCu,即“差量” 8与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也可是物质的量)成正比。

所以就可以根据题中所给的已知“差量”22.8-22.4=0.4g 求出其他有关物质的量。

6、讨论法:
例4、将 5g某物质完全溶解在95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A、等于5%
B、小于5%
C、大于5%
D、无法确定
解析:对于5g某物质要进行讨论:这5 g某物质若是CaO、Na2O或SO2等物质,则溶于水后其溶质质量分数会大于5%;这5g某物质若是CuSO4·5H2O等物质溶于水后其溶质质量分数则会小于5%;若是NaCl等物质,则其溶质质量分数等于5%。

三、习题精练:
1.某硫酸钠溶液中,Na+与H2O分子个数比为1:50时,此溶液中硫酸钠质量分数为()A、32.4% B、1.96% C、7.3% D、88.75%
2.用60%酒精溶液甲与25%酒精溶液乙混合,配制成45%酒精,所用甲、乙溶液的质量比为()
A、1∶2
B、2∶3
C、4∶3
D、3∶1
3.要使50g某物质溶液含水量由98%增加到99%,应加水()A、1g B、5g C、50g D、100g
4.海水中Na+的质量分数为1.42%,如全部以NaCl计算,则海水中NaCl的质量分数为()
A、3.61%
B、39.3%
C、14.2%
D、55.81%
5.将0.3molCu2S与足量浓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硫酸、一氧化氮、水。

则参加反应的硝酸中,未被还原的硝酸物质的量为()A.1.0mol B.1.2mol C.0.3mol D.2.2mol
6. 现有铁,锌,镁,铝四种金属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当生成氢气质量相等时,所消耗金属质量最小的是:()A.铁 B. 锌 C. 镁 D. 铝
7. 质量相同的一氧化碳,甲烷和酒精分别燃烧,消耗氧气最多的是:()
A. 一氧化碳
B. 甲烷
C. 酒精
D. 无法判断
8. 一定质量的Fe2O3分别被CO、C和H2三种还原剂完全还原成铁,所生成的纯铁的质量是:()
A. 一样多
B. CO多
C. C多
D. H2多
9. 两份质量相同的碳分别生成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消耗氧气的质量比是:()
A.1:1
B. 1:2
C. 2:1
D. 3:2
10. 质量相同,质量分数也相同的硫酸溶液,分别与足量的下列物质完全反应,所得MgSO4溶液的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A.MgCO3
B. MgO
C. Mg
D. Mg(OH)2
11. Cu和Fe的混合粉末若干克,与足量盐酸反应后,过滤。

将滤渣在空气中充分加热,加热后的质量恰好等于原混合物的质量,则原混合物中铁的质量分数:()
A. 20%
B. 40%
C. 50.4%
D. 80%
12. 在托盘天平的两盘上分别放一个盛有100毫升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的等质量的烧杯,调节天平至平衡,然后分别加入等质量铁片(左盘)和锌片(右盘),反应完全后,天平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13. 仍保持平衡 2. 右盘下沉 3. 左盘下沉 4. 无法判断
A.①②
B. ①③
C.①
D.④
14. 把A、B两块等重的铁片,分别浸入稀硫酸和硫酸铜溶液中,过一段时间后取出烘干,冷却。

如果把它们分别放入已经平衡的天平两个托盘下,可以推测:
A.放A铁片的托盘上升
B. 放B铁片的托盘上升
C.天平仍保持平衡
D.哪一边托盘上升不一定,这需根据原铁片消耗的程度而定
15. 在天平两端各放一个盛有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的烧杯,调天平至平衡,若分别投入镁粉和铁粉,且全部溶解,天平仍保持平衡,则投入镁粉和铁粉的质量比为:
A.3∶7
B.7∶3
C. 77∶81
D. 81∶77
16. 在托盘天平两端各放一只烧杯,调节到至平衡,向烧杯中分别注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然后向一只烧杯里加入一定质量的镁,向另一只烧杯里加入等质量的铜铝合金,两烧杯中的反应恰好完全且天平保持平衡,铜铝合金中铜与铝的质量比为:
A. 1∶3
B. 1∶2
C. 3∶4
D. 2∶3
16. 在托盘天平两边各放一只烧杯,调节至平衡,在烧杯里分别注入质量相等,质量分数相
同的稀硫酸,若在右盘投入一定量的铁,恰好完全反应,为使天平保持平衡,应向左盘投入与铁质量相同的纯净金属是:()
A. Mg
B. Al
C. Zn
D. Ag
且生成相对分子质量为100的固态二元化合物。

试确定原化合物的化学式,并写出引爆时的化学方程式。

16.等物质的量的NaHCO3和KHCO3的混合物9.20g与100mL盐酸反应。

(1)试分析,欲求标准状况下生成的CO2的体积时,还需什么数据(用a、b 等表示,要注明单位)。

(2)利用所确定的数据,求标准状况下生成的CO2的体积:
所需数据的取值范围生成CO2的体积(标准状况)
盐酸不足时
盐酸过量时
(3)若NaHCO3和KHCO3不是等物质的量混合,则9.2g固体与盐酸完全反应时,在标准状况下生成CO2气体的体积大于 L,小于 L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