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动态软切换参数优化分析及实践
如何优化软件性能技术实践和最佳策略

如何优化软件性能技术实践和最佳策略在软件开发的过程中,优化软件性能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良好的性能不仅能够提升用户的体验,还能够降低系统资源的占用。
为了实现最佳的性能优化效果,开发人员需要掌握一些技术实践和最佳策略。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优化方法,帮助开发人员在实践中选择最适合的策略。
一、代码优化1. 使用高效的算法和数据结构:选择合适的算法和数据结构对软件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高效的算法和数据结构能够减少不必要的计算和内存空间的占用,从而提升软件的性能。
2. 减少资源的浪费:在开发过程中,应该尽量减少对系统资源的浪费。
比如,及时释放内存、关闭不必要的网络连接、避免频繁的IO操作等,都能够提高软件的响应速度和资源利用率。
3. 多线程和并行计算:对于计算密集型的任务,可以考虑使用多线程或并行计算来提高软件的性能。
合理地分配任务、减少线程之间的同步开销,能够有效利用多核处理器和多线程环境,提升系统的并发能力。
二、内存管理和优化1. 合理使用内存:在软件开发中,合理地管理内存对于性能优化至关重要。
及时释放不再使用的内存、减少内存碎片化、避免内存泄漏等,都能够提高软件的运行效率。
2. 内存预分配和对象池:通过提前分配一部分内存或使用对象池的方式,可以减少内存动态分配和销毁的开销,从而提升软件的性能。
3. 缓存机制的使用:合理地使用缓存机制,可以减少对磁盘或数据库的频繁访问,提高数据的读取和写入效率。
三、资源加载和优化1. 资源的合并和压缩:将多个小的资源文件合并成一个大的文件,可以减少网络请求的次数,提高资源加载的效率。
另外,对资源进行压缩也能减小资源的体积,加快资源的传输速度。
2. 图片的优化:合理地选择图片格式、减少图片的尺寸和质量,能够降低图片的大小和加载时间,提高软件的性能。
3. 懒加载和预加载:将一些非必要的资源延迟加载,或者在需要前提前加载,可以减少页面的初始加载时间和资源的浪费。
四、数据库性能优化1. 合理使用索引:在数据库中使用合适的索引,可以提升查询的效率。
动态优化措施

动态优化措施引言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动态优化是一项关键任务。
通过对代码执行过程中的性能瓶颈进行分析和优化,可以提高程序的执行效率和响应速度。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动态优化措施,帮助开发人员提升软件性能。
内存管理内存分配与释放在程序执行过程中,动态的内存分配和释放是必不可少的。
正确的内存管理可以避免内存泄漏和内存碎片的产生,从而提高程序的稳定性和性能。
•合理设置内存缓存:通过合理设置内存缓存,可以减少内存分配和释放的次数,提高程序的执行效率。
可以使用对象池或内存池来预先分配一定数量的对象或内存块,并在需要时从池中获取,使用完后再放回池中重用。
•使用合适的内存分配函数:不同的内存分配函数有不同的特点和性能表现。
在选择内存分配函数时,需要根据程序的特点和需求进行权衡。
常见的内存分配函数有malloc、calloc和new等。
•合理释放内存资源:及时释放不再使用的内存资源,可以避免内存泄漏和内存碎片。
在程序执行过程中,可以使用合适的算法和策略来判断何时释放内存资源,例如使用引用计数或垃圾回收机制。
内存访问优化内存访问的效率对程序的性能有重要影响。
合理的内存访问模式和技巧可以降低内存访问延迟,提高程序的执行效率。
•缓存友好的数据结构设计:在设计数据结构时,可以考虑缓存的特性,使得数据可以连续存储或局部连续存储,减少内存访问的次数和延迟。
•数据预加载:通过提前将需要使用的数据加载到缓存中,可以减少内存访问的延迟。
可以根据程序的特点和需求,在合适的时机预加载数据,提高程序的响应速度。
•避免内存碎片:内存碎片会导致内存分配的效率降低,影响程序的性能。
可以使用内存整理或合并算法来减少或消除内存碎片,提高内存的利用率。
代码优化编译器优化编译器优化是一种静态优化的方法,通过改进代码的生成和执行过程,提高程序的执行效率。
在动态优化的过程中,可以借助编译器的优化功能来提高代码性能。
•启用编译器优化选项:大多数编译器提供了优化选项,可以通过设置编译器选项来启用优化功能。
切换问题分析与优化

参数描述
网元位置 取值范围
缺省值
建议值 设置调整说明
见参数表
测量量为Ec/No的UE事件上报参数:2 滤波因子取的越小,说明本次的测量结果对最终上报给RNC(周期报告)或做判决 时(事件报告)的测量结果影响越大。 K值取0,意味未对测量结果没有进行层3过 滤,在高速场景下,K值可以取小些,以减少切换时延。
切换过程分析与优化
中兴通讯学院
课程内容
切换原理
高速场景切换参数配置
切换失败原因分析
案例分析
切换分类
WCDMA支持系统内切换和系统间切换两大类,从切换链路建立 方式又可以分为软切换和硬切换。 软切换:在同频小区间的切换。在切换状态下,UE与多个小区 建立多条无线链路,UE与新的小区建立联系时不中断与原有小 区的链接,直到原小区信号衰落到门限值以外时才删除该链路, 保证了业务的连续性。 更软切换:更软切换是软切换的一种,UE建立连接的两个小区 是属于同一NodeB。更软切换与软切换的区别在于,更软切换 的多路信号在NodeB做最大比合并,软切换的多路信号在RNC 进行选择比合并。 硬切换:硬切换在切换状态中与原小区断开链接后再与目标小区 建立链接,硬切换的场景如下: 同频强制切换 跨RNC无lur口切换 异频切换 异系统切换
Event 1C
Event 1D
Event 1D表示激活集内或激活集外某个小区比当前激 活集中最好小区质量好,也就是频内最好小区发生改 变。收到1D事件时可以触发软加(激活集外小区上报 1D事件且激活集内链路数没有达到最大值)、软替 (激活集外小区上报1D事件但激活集内链路数达到最 大值)或服务小区改变(针对HS-DSCH/E-DCH信道 而言)。当小区满足下述公式时,UE则上报1D给 RNC。
如何进行代码的动态分析和性能调优

如何进行代码的动态分析和性能调优代码的动态分析和性能调优是软件开发的重要环节,可以帮助我们找到潜在的问题和提升程序的运行效率。
本文将介绍代码的动态分析和性能调优的基本概念和常用方法。
一、动态分析动态分析是通过运行程序实际观察程序的行为和性能表现,以发现潜在的问题和改进空间。
常见的动态分析方法包括:1.代码调试:通过调试工具,可以逐步执行代码,观察变量的值,跟踪函数调用的堆栈信息,以发现代码中的错误和问题,例如内存泄漏、变量赋值错误等。
2.单元测试:编写验证代码正确性的测试用例,并且可以通过工具进行自动化测试。
可以测试代码逻辑是否正确,边界值是否考虑周全等。
3.性能测试:通过在生产环境或者测试环境中模拟负载,对程序进行性能测试。
可以测量程序在不同负载下的响应时间、吞吐量等性能指标,以找出性能瓶颈。
4.代码覆盖率测试:通过工具统计代码的覆盖率,即哪些代码被执行了,哪些没有被执行。
可以发现代码中的死代码和冗余代码,优化测试用例的覆盖率。
二、性能调优性能调优是通过分析程序的瓶颈和性能问题,并进行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提高程序的响应速度、吞吐量和资源利用率等。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性能调优方法:1.代码优化:通过改进代码的算法、数据结构和编写方式,减少计算量和内存开销。
例如使用更高效的排序算法、使用缓存来减少对数据库的访问等。
2.并发优化:对于多线程或多进程的程序,可以通过合理的线程/进程管理和同步机制,提高并发性能。
例如减少锁的使用、充分利用多核处理器等。
3.数据库优化:对于数据库应用程序,可以通过调整数据库的表结构、索引和查询语句等,以提高数据库的读取和写入性能。
例如合理选择索引、避免全表扫描等。
4. IO优化:如果程序有大量的磁盘或网络IO操作,可以通过采用异步IO、批量读写、数据压缩等方式,减少IO的次数和延迟,提高程序的性能。
5.内存优化:通过合理的内存管理和调整程序的内存使用,减少内存开销。
例如使用对象池、循环复用资源等,避免频繁的分配和释放内存。
切换优化常见问题及案例(中兴)

1 切换优化常见问题及案例1.1 漏配邻区漏配邻区一般可通过无线参数表结合测试数据检查,或者可以在后台直接通过信令跟踪确认收到测量报告后源小区是否向目标小区发生切换请求来确认,但某些场景下我们不易取得无线参数表,且无法进行后台信令跟踪,那么我们可以通过前台信令来分析的到:LTE网络在协议中是一个自优化的网络,终端上报测量报告中会按照a3事件判断原则进行上报,上报的小区不受测量控制中邻区影响,所以只需要将切换异常点的测量报告和当前服务小区的测量控制中的邻区进行对比就可得出是否为漏配邻区1.1.1 前台分析漏配邻区的现象1.1.1.1 多次测量报告正常的流程终端在发送测量报告后基站会很快发送切换命令,但如果有漏配邻区,源小区就无法得知目标小区的基站信息,无法正常完成切换流程介绍中的(见图1-1)中的第三步,故无法发送切换命令消息,此时由于终端仍在行进中,源小区信号越来越差,满足a3事件小区逐渐增加,触发新的测量报告,直到有邻接关系的小区出现,基站才能正常发送切换命令下边选取一个典型问题分析:在某次路测中发现如图4-1情况,前三次测量报告目标PCI都是28(前三次类似图4-2,PCI相同,RSRP测量值略有差异),第四次测量报告(见图4-3)中有PCI28、19两个小区,从测量值上看,28比19高3个dB,接着收到了切换命令,切换命令(见图4-4)中的目标小区不是最高的28而是19。
此时即可初步怀疑28为漏配邻区,图41多次测量报告现象图42第一个测量报告内容图43第四次测量报告内容图44切换命令1:目标小区PCI图45源小区测量控制信息1:邻区列表中带有PCI19小区1.1.1.2 测量报告发送后无响应4.2.1.1介绍了漏配邻区导致的多次测量报告,直到某一次测量报告中上报的目标小区是源小区的邻区则才会收到切换命令,但如果上报的测量报告基站还未响应就失步则会发起重建流程,终端上报掉话事件这种情况的分析方法基本和4.1.1.1一致下边选取一个典型例子:某次路测中发现终端在发送测量报告后未收到切换命令,导致无线链路失败发起了重建过程(如图4-6),首先检查测量报告内容(图4-7,两个测量报告PCI都为30),目标小区PCI为30,检查源小区测量控制(图4-8),发现的确未配置邻区。
动态参数调整实战技巧

动态参数调整实战技巧动态参数调整实战技巧动态参数调整是指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模型或算法的参数,以取得更好的结果。
在实际应用中,动态参数调整可以提高模型的性能,并提高模型的适应能力和泛化能力。
下面将介绍一些动态参数调整的实战技巧。
1. 监控和分析模型的表现:在开始调整参数之前,首先需要监控和分析模型的表现。
通过观察模型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上的表现,可以了解模型的性能和存在的问题。
可以使用各种指标来评估模型的性能,如准确率、召回率、F1分数等。
通过分析模型在不同参数下的表现,可以判断哪些参数需要进行调整。
2. 了解参数的影响:在进行参数调整之前,需要了解每个参数对模型性能的影响。
有些参数可能对模型的性能影响较大,而有些参数可能只对特定情况下的性能有影响。
了解参数的影响可以帮助确定哪些参数应该被优先调整。
3. 逐步调整参数:在进行参数调整时,建议逐步调整参数。
即先调整一个参数,保持其他参数不变,观察模型的表现。
然后再调整另一个参数,再观察模型的表现。
逐步调整参数可以更好地了解每个参数对模型性能的影响,并找到最优的参数组合。
4. 利用交叉验证:交叉验证是一种常用的评估模型性能的方法。
在进行参数调整时,可以使用交叉验证来评估不同参数组合的性能。
通过交叉验证可以避免模型在特定数据集上过拟合或欠拟合的问题,从而更好地评估模型的泛化能力。
5. 使用自动调参工具:有许多自动调参工具可以帮助进行参数调整,如Grid Search、Random Search、Bayesian Optimization等。
这些工具可以自动搜索参数空间,并找到最优的参数组合。
使用自动调参工具可以节省时间和精力,并提高参数调整的效率。
6. 找到平衡点:在参数调整过程中,需要找到平衡点。
即找到最佳的参数组合,使得模型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上都能取得较好的性能。
过调整参数可能导致模型在训练集上的表现较好,但在验证集或测试集上的表现不佳,这称为过拟合。
相反,欠调整参数可能导致模型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上的表现都不佳,这称为欠拟合。
DO动态软切换掉话挽救优化

DO动态软切换掉话挽救优化摘要:本文通过DO动态软切换手段和CDMA网络掉话挽救参数优化案例分析,针对高负荷问题对由于弱覆盖导致掉话实施弱覆盖软切换和掉话挽救参数优化,达到降低高话务区域负荷,降低DO软切换比例,减少DO掉线率,改善提高用户感知。
关键词:CDMA DO动态软切换掉话挽救降低掉线率1 动态软切换概述动态软切换是根据激活集中的综合导频的变化动态调整软切换增加和删除门限,引入动态软切换的目的是限制软切换比例,提高载频容量。
当激活集导频强度越高,则计算出的动态门限也越高,这样就增大了加入新分支的难度;反之,当激活集导频强度越低,则计算出的动态门限越低,增加了删除分支的难度,从而有效控制了软切换比例,通过动态软切换达到:改善导频污染区域的性能;降低高话务区域载频的负荷;降低EVDO切换比例,减少DO掉话率,达到改善用户感知的目的。
1.1 网络参数分析1.1.1 DO动态软切换算法介绍当允许使用动态软切换时,如果相邻集或者剩余集里的导频强度满足以下不等式,AT将会发送RouteUpdate消息。
这里,总和是目前激活集中所有导频强度之和。
当允许使用动态软换时,若候选集导频强度PS满足下不等式,AT 则会发送RouteUpdate消息。
启用动态软切换后,可根据当前导频强度以及设定的斜率,截距计算得到动态软切换的门限,并与设定的导频可用门限进行比较得到实际的切换门限,其他扇区的导频强度只有大于该门限才能进入激活集。
如果动态软切换的斜率和截距设置不合理,则可能当前导频强度较低,且动态切门限较低,导致实际切换门限较低,当其他扇区导频强度较低时仍然有可能进入激活集,也有可能增大软切换比例。
当允许使用动态软切换时,对于激活集中每个导频,AT应按强度的升序排列激活集中的导频,即P S1<PS2<PS3<……<PSNa,这里Na为激活集中导频数。
当强度PSi满足如下不等式时,AT启动定时器:若在PilotDropTimer定时器超时前,相应导频不再满足上述不等式时,AT应重启并禁止定时器。
CDMA系统软切换参数的优化

CDMA系统软切换参数的优化CDMA系统软切换参数的优化摘要:本⽂简要地介绍了cdma 系统的切换策略,并结合实例说明软切换参数对系统地影响。
关键词:软切换活动集候选集邻集剩余集1 概述cdma 系统的切换类型有硬切换、软切换和更软切换。
所谓硬切换,是指⼿机先中断旧链路,再建⽴新链路的过程,是短暂的;软切换是cdma 系统所特有的,是指由多个基站同时⽀持⼀个呼叫。
移动台经常在相当长的呼叫时间内处于软切换状态。
2 软切换过程简述移动台不断测量系统内导频(pilot)信道的信号强度。
为了有效地对导频信道进⾏搜索,系统中的导频信道被分为活动集(active set)、候选集(candidate set)、邻近集(neighbor set)和剩余集(remaining set)四个集合。
活动集(active set):当前⼿机正在保持连接的业务信道所对应的导频的集合。
候选集(candidate set):导频信号强度⾜够,⼿机可以成功解调,随时可以接⼊。
相邻集(neighbor set):当前不在有效或候选集⾥,但可能会进⼊候选集的导频的集合剩余集(residual set):属于cdma 系统但未包含在其他3 组中的⼩区导频CDMA2000系统中有4个重要的切换参数:T-ADD、T_DROP、T_COMP、T_TDROP。
1.T_ADD(导频检测门限):当Ec/Io>T_ADD时,MS发送导频强度测量消息(PSMM),将导频由相邻集加到候选集。
2.T_DROP(导频丢弃门限):当导频的Ec/Io下降低于T_Drop触发计时器T_TDrop;如果导频Ec/Io超过T_Drop,计数器中⽌;计数器满时导频从激活集或候选集中去除到相邻集。
3.T_TDROP(定时器衰减门限):当导频集和候选集中导频降低时间超过了T_TDROP计数器,导频将被去除到相邻集;如果候选集满了,但是有新的导频满⾜T_ADD要求需要增加,那么就去除⼀个最接近T_DROP门限的导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6
无 线 论 坛
砷 ∞ ∞ 蛐 沁 0
2 动态软切换参数优化
21修 改记录 .
古巷枫溪片 区动态软切换v i 参数设 置 oc e
表3
占巷 钗 溪片 区 动 态 软 切换 开 启 前 后E 值 对 比 闺 c0 T
们一 ~一
5 E l<7 区 间 上 升 35 。 总体 上 E l值 没 有 出现 恶 化 < co 一 的 .% co 情 况 , 但 是 部 分 区 域 出现 E l减 弱 的现 象 。 co
%
动 态 软 切 换 开 启 后 , RX 一 5 bm 的 区 间 增 加 了 >7 d
1 _7 27 %, 手 机 接 收 电平 值 明显 改 善 。 ( 2)手 机 T 值 对 比 x
,一
0 O
j 。
1 F 2的 区 间 上 升 4. % , 2 F e < 的 区 间 上 升 <F e < r 7 < F 3 r 22 % 。 总体 上 F e 值 没 有 出 现 恶 化 情 况 , 但 是 部 分 区域 .1 Fr
( )手 机 E l值 对 比 3 co 动 态 软 切 花 开 启 后 , ECl O>一 7的 占 比 仅 下 降 了- .6 0 2 %, 其 中 E l > 5 b的 占 比 下 降 了 一 .6 , 一 Co 一d 37 %
( )手 机 F E 值 对 比 4 F R
古 巷 枫 溪 片 区 动 态 软 切 换 开 寓 前 后 F E 对 比 圈 FR
22 动态软切换 开启对 比分析 .
221 开 启 前 后 D  ̄试 对 比 .. TI J ( )手 机 接 收 电 平 ( R ) 1 M— x
古 巷枫 溪 片 区动 态 软 切 换 开 启 前后 R 对 比图 x
关于 动态软切换参数优 化分析及 实践
[ 王棉儿】
圜
关键词:c M 态 切 动态 控点 参 化 络 过 D A动 软 换 启 数优
一
王 棉 儿 中 国 电信 广 东 无 线 网络 运 营 中 心潮 州 中 心 。
园 圈 圈 圜
软 切 换 是 CDMA系 统 的 主 要 特 性 , 可 以带 来 分 集 增
成 无线 资源 的 浪 费 。 为 解 决 该 问题 , 本 文 通 过 对 中兴 设 备 的动 态 软 切 换 参 数值 进 行 优 化 分 析 , 并 根 据 动 态 软 切 换 原 理 计 算 出相 关动 态 启 控点 , 并 选 定 一 软 切 换 因子 过 高 的 区
11软切 换算法对 比 .
古巷枫 溪 片区动 态软 切换 开启前 后T 0 比 x O 对
5
2 6 0
I
出现 F e有 轻 微 升 高 的现 象 。 Fr
( )手 机 激 活 集 P 5 N数对 比
古巷枫 溪片 动态 软切换 开肩 前后激活 P 数对 比图 N
动 态 软 切 换 开 启 后 ,Tx 一 db > 1 m的 区 间 增 加 了 0 53 %,手机 发射 电平值 明显改善 。 . 9
111 S 9 A 切 换 算 法 .. I一5 软
域 ( )开 启动 态软切换 进行跟踪观 察,检验 动态软切 图1
换 开 启 对 网 络 的 影 响 ,确 保 在 不 影 响 网 络 K 指 标 的 前 提 PI
/ _——、
/
:
:
\
,
下 , 有 效 降 低 了 软 切 换 因子 和 更 软 切 换 比例 , 同 时 有 效 提
0 0 0 0 0 0 0 % 0 8 0 0 b 0 l
7 0 8 0
R
0 0% 0
00 % 0
譬■ _. 一L 瓣■ 慧J . I 瓤一 篓, 薯一 _ ■ . 一 — l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_ l 一 ~ ■ _ ■
动 态 软 切 花 开 启 后 , 总 体 上 FF 的 占 比 仅 下 e <3 r 降 了 一 . 8 , 其 中 0 FF 1 占 比 下 降 了一 . 8 05 % < e< 的 r 7 4 %,
图 1 一5 态 切 换 过 程 I 9 A静 S () S T a d MS 发 送 P 1 P > d , 将 SMM, 并 将 导 频 转 移 到
候选集:
态,与MS 实际 接收无线质量 无关;演进 至I一 5 后 , 引 S9B
入 了动 态 软 切 换 , 系 统 侧 新 增 Slp , Ad —It e t oe d ne c p , r
重蠢 瓣 蕊 墨。 l 鬻i 鬻 ¨ l l
羼 西
!
园 图 圈 国
: 0
5
n l:
Z - 一
一
一
一
. 一 ,
^
■ 开 附R 3 【 % 4 9 % 1 o x 7 7 l 7 9 8 0 9% ≮ 9 口 ) )l R 4 . I 4 .I% 7 8 % ti_ x 3 7 % 8 9 - f i 9 0 0% 8
益 , 降 低 掉 话 率 , 但 也 是 把 双 刃剑 ,过 高 的 软 切 换 比 例 将
Dr p o
—
It re t 控 制 参 数 。 启 用 动 态 软 切 换 后 , 切 换 门 ne c p等
限将 随 着 MS的无 线 接 收 质 量 变 化 而 动 态 调 整 。
加 大 系 统 前 向 干 扰 , 耗 费 无 线 资 源 ,从 而 降 低 系 统 的 有 效 容 量 。 广 东 某 市 目前 整 网 软 切 换 因 子 高 达 6 % 左 右 , 造 9
高 资 源 利 用率 。
/ 0 /
N lh o eg b r n I_ c
Set Se t
1 动态软切换算法分析
I 一5 网 络 中, 控 制 软 切 换 的主 要 参 数 有 T S 9 A的
_
add、
T dr op、 T c om P、 T
—
—
—
t p 设 定 后 的 切 换 门 限 为 静 do ,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