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到韶山课件1
合集下载
七律·到韶山公开课优质课件

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
培养艰苦奋斗精神
通过讲述革命时期共产党员的艰苦 奋斗,鼓励当代青年勇于担当、甘 于奉献。
增强民族自信心
通过展示中国共产党的辉煌就, 激发当代青年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的信心和自豪感。
对当代文学创作的借鉴与启示
弘扬革命传统
为当代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 材和灵感,促进革命历史题材作
不同之处在于,《七律·到韶山》更侧重于对韶山这一革命圣地的情感表达,通过 描绘韶山的自然风光和历史遗迹,表达了对革命先烈的敬仰和缅怀之情。而其他 诗歌则可能更加注重对革命事业的总体情感表达。
06
七律·到韶山在当代的价 值与意义
对当代青年的启示与教育意义
激发爱国主义情感
通过展示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 和革命精神,引导当代青年热爱
《七律·到韶山》与其他革命诗歌在 风格上具有相似性,都采用了古典诗 歌的形式和韵律。
不同之处在于,《七律·到韶山》在语 言运用上更加简练、质朴,更具有革 命激情,而其他诗歌则可能更加注重 语言的艺术性和表现力。
与其他革命诗歌情感表达比较
《七律·到韶山》与其他革命诗歌在情感表达上具有相似性,都表达了对革命事业 的坚定信仰和追求。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通过讲述革命时期共产党员的团结合作和互相支持,促进社会和谐 稳定和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为当代文化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文化提供了有力支撑。
07
总结与展望:传承红色基 因,弘扬革命精神
总结本次公开课内容与收获
内容回顾
本次公开课通过讲述韶山的历史背景、红色故事、革命精神等内容,使学员们对韶山有 了更深入的了解。
诗歌中运用丰富的意象和 生动的描绘,展现了韶山 秀美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 化的厚重。
培养艰苦奋斗精神
通过讲述革命时期共产党员的艰苦 奋斗,鼓励当代青年勇于担当、甘 于奉献。
增强民族自信心
通过展示中国共产党的辉煌就, 激发当代青年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的信心和自豪感。
对当代文学创作的借鉴与启示
弘扬革命传统
为当代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 材和灵感,促进革命历史题材作
不同之处在于,《七律·到韶山》更侧重于对韶山这一革命圣地的情感表达,通过 描绘韶山的自然风光和历史遗迹,表达了对革命先烈的敬仰和缅怀之情。而其他 诗歌则可能更加注重对革命事业的总体情感表达。
06
七律·到韶山在当代的价 值与意义
对当代青年的启示与教育意义
激发爱国主义情感
通过展示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 和革命精神,引导当代青年热爱
《七律·到韶山》与其他革命诗歌在 风格上具有相似性,都采用了古典诗 歌的形式和韵律。
不同之处在于,《七律·到韶山》在语 言运用上更加简练、质朴,更具有革 命激情,而其他诗歌则可能更加注重 语言的艺术性和表现力。
与其他革命诗歌情感表达比较
《七律·到韶山》与其他革命诗歌在情感表达上具有相似性,都表达了对革命事业 的坚定信仰和追求。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通过讲述革命时期共产党员的团结合作和互相支持,促进社会和谐 稳定和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为当代文化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文化提供了有力支撑。
07
总结与展望:传承红色基 因,弘扬革命精神
总结本次公开课内容与收获
内容回顾
本次公开课通过讲述韶山的历史背景、红色故事、革命精神等内容,使学员们对韶山有 了更深入的了解。
诗歌中运用丰富的意象和 生动的描绘,展现了韶山 秀美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 化的厚重。
年语文长春版第十二册《七律·到韶山》ppt课件

写作背景
课文是毛泽东同志在阔别家乡三十年后,与 1959年重返故乡时写下的一首诗,此时他已是 六十六岁的老人了。久别回乡,且又是老大还 家,人世沧桑怎能不引起诗人的无限感慨!自 古以来以老大还家为题材的诗篇数不胜数,感 旧伤时是这类作品的共同基调。而毛泽东作为 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他的心里装着亿 万中国人民,他所关心的首先是革命事业。这 首七律诗就鲜明地体现着他那高远的思想境界。
删掉哦,当然包括最后一页,最后祝 人海茫茫,不求人人都能刻骨铭心,但求对人对己问心无愧,无怨无悔足矣。大千世界,与万千人中遇见,只是相识的
开始,只有彼此真心付出,以心交心,以情换情,相知相惜,才能相伴美好的一生,一路同行。 然而,生活不仅是诗和远方,更要面对现实。如果曾经的拥有,不能天长地久,那么就要学会华丽地转身,学会忘记。
译文
1、离别家乡已经太久了,一切都显得有 些恍惚,然而时间不可逆转,三十二 年离乡背井难以弥补诗人恋土怀根的 人之常情,不免由衷地发出感叹。
2、在反动派对革命同志进行血腥镇压的 时候,我们并没有倒下,相反,红色 的旗帜卷起了如火如荼的中国人民的 革命斗争。
3、因为不怕牺牲,才坚定了信 念,以至于产生了敢于把日月 换成新天,翻身求解放的壮志。
4、看着远处的稻菽卷起无数重 浪花,心头无比欢喜,在夕烟 深处走来了无数真正的英雄。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的名言
1、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一路走来,愿相亲相爱的人,相濡以沫,同甘共苦,百年好合。愿有情有意的人,不离不弃,相惜相守,共度人生的每 一个朝夕……直到老得哪也去不了,依然是彼此手心里的宝,感恩一路有你!
七律·到韶山

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鞭
回想1927年,共产党领导人民闹革命,但国民 党却残酷地迫害革命者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先烈的英勇牺牲更增强了后继者的壮志豪情, 我们敢于推翻国民党的统治,建立新中国。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看着远处的稻菽卷起无数重浪花,心头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比欢喜, 在夕烟深处走来了无数真正的英雄。
七律 到韶山
一九六九年六月
毛泽东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 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写作背景:
课文是在毛泽东同志阔别家乡三十二年 后,与1959年返回故乡时写下的一首诗。 此时他已是六十六岁的老人,久不回乡, 面对人世沧桑怎能不引起诗人的无限感 慨!
七律· 到韶山
一九五九年六月
毛泽东
梨树县第二实验小学 徐丽娜
写作背景:
课文是在毛泽东同志阔别家乡三十二年 后,与1959年返回故乡时写下的一首诗。 此时他已是六十六岁的老人,久不回乡, 面对人世沧桑怎能不引起诗人的无限感 慨!
毛泽东
毛泽东,字润之,湖南湘潭韶 山冲人。马克思列宁主义者,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 事家和政治家,中国共产党、 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 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 人,诗人,书法家。代表作 品有《沁园春· 雪》《七 律· 长征》《水调歌头· 游泳》 《浪淘沙· 北戴河》。
七律· 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逝川:时间。 咒:是对时间流逝之快的感叹。 红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农奴戟:指农民运动。 黑手:指国民党反动派。 霸主鞭:对革命者的残酷迫害。 为:因为. 日月换新天:推翻国民党的统治,建立新中国。 稻菽:指庄稼。 英雄:指农民,指劳动者。 夕烟:暮色
七律到韶山_讲稿模板

敢教日月换新天
05
喜看稻菽千重浪,
遍地英雄下夕烟
2024/5/12
5
Part 2
赏析
赏析
毛泽东自青年时代起就对韶山怀有特殊感情,曾数次前往探望,并先后三次为革命而离开了这快故 土。新中国成立后,韶山自然成了革命纪念地和旅游胜地。1959年6月,毛泽东来到阔别已久的故乡。 此情此景,抚今追昔,使毛泽东感慨良多,而作这首气贯长虹的《七律·到韶山》
的生机
它既指出了中国革 命的目的是要改变 旧中国的面貌,使 整个国家焕发出新
的生机
又指出了要实现这 个目的,必须具有 敢于斗争、敢于胜 利的英雄气概,去 战胜一切艰难险阻
这一联气势磅礴、 格调雄浑、音韵铿 锵、意境深远,是 全诗的核心和灵魂
尾联"喜看稻菽千重 浪,遍地英雄下夕 烟。"以景结情,以 饱含深情的笔触描 绘出当时农村一片 丰收的景象和革命 事业蓬勃发展的现 实。这既表达了诗 人欢欣鼓舞的心情, 也表现了对先烈们 丰功伟绩的赞叹和
20XX
七律.到韶山
-
原文 01
赏析 02
目录
2024/5/12
2
七律.到韶山
以下是一篇关于毛泽东 《七律·到韶山》赏析 的文章,希望您能够满
意
2024/5/12
3
Part 1
原文
原文
01
一九五九年六月
二十五日到韶山
02
别梦依稀咒逝川,
故园三十二年
03
红旗卷起农奴戟,
黑手高悬霸主鞭
04
为有牺牲多壮志,
诗的首联"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中,"别梦"指回到故乡之梦,"依稀"含糊不清的意思, "咒"意为诅咒、痛恨。"逝川"化用孔子"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话,指时间像流水一样不停地流 逝。"故园三十二年"则指毛泽东从1927年离开韶山到1959年重回故园正好是三十二年。这一联既表 达了毛泽东对时光飞逝的感慨,更表现了对故乡的深切依恋和热爱之情
05
喜看稻菽千重浪,
遍地英雄下夕烟
2024/5/12
5
Part 2
赏析
赏析
毛泽东自青年时代起就对韶山怀有特殊感情,曾数次前往探望,并先后三次为革命而离开了这快故 土。新中国成立后,韶山自然成了革命纪念地和旅游胜地。1959年6月,毛泽东来到阔别已久的故乡。 此情此景,抚今追昔,使毛泽东感慨良多,而作这首气贯长虹的《七律·到韶山》
的生机
它既指出了中国革 命的目的是要改变 旧中国的面貌,使 整个国家焕发出新
的生机
又指出了要实现这 个目的,必须具有 敢于斗争、敢于胜 利的英雄气概,去 战胜一切艰难险阻
这一联气势磅礴、 格调雄浑、音韵铿 锵、意境深远,是 全诗的核心和灵魂
尾联"喜看稻菽千重 浪,遍地英雄下夕 烟。"以景结情,以 饱含深情的笔触描 绘出当时农村一片 丰收的景象和革命 事业蓬勃发展的现 实。这既表达了诗 人欢欣鼓舞的心情, 也表现了对先烈们 丰功伟绩的赞叹和
20XX
七律.到韶山
-
原文 01
赏析 02
目录
2024/5/12
2
七律.到韶山
以下是一篇关于毛泽东 《七律·到韶山》赏析 的文章,希望您能够满
意
2024/5/12
3
Part 1
原文
原文
01
一九五九年六月
二十五日到韶山
02
别梦依稀咒逝川,
故园三十二年
03
红旗卷起农奴戟,
黑手高悬霸主鞭
04
为有牺牲多壮志,
诗的首联"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中,"别梦"指回到故乡之梦,"依稀"含糊不清的意思, "咒"意为诅咒、痛恨。"逝川"化用孔子"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话,指时间像流水一样不停地流 逝。"故园三十二年"则指毛泽东从1927年离开韶山到1959年重回故园正好是三十二年。这一联既表 达了毛泽东对时光飞逝的感慨,更表现了对故乡的深切依恋和热爱之情
七律·到韶山公开课优质课件

课件内容:全面、系统、精准地呈 现了到韶山公开课的知识点
课件制作:精细、用心,每个细节 都体现了制作者的独具匠心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课件设计:精美、简洁、大方,符 合学生认知规律,激发学习兴趣
课件互动:活跃、积极,通过多种 形式引导学生参与,提高学习效果
课件内容详解
课件内容分类
质 课件
单击此处添加文档副标题内容
汇报人:
目录
01. 课 件 介 绍
02. 课 件 内 容 详 解
03. 课 件 制 作 技 巧 和 策 略 05. 总 结 和 展 望
04. 课 件 评 价 和 反 思
课件介绍
课件主题和背景介绍
课件主题:七律·到韶 山公开课
背景介绍:到韶山是 一个红色旅游胜地, 课件将介绍到韶山的 特色、历史背景以及 与红色旅游相关的内 容。
课件评价方法和标准
内容:是否符 合教学目标和
教学内容
设计:是否符 合学生的认知 规律和学习特
点
技术:是否符 合课件制作的 技术规范和标
准
效果:是否能 够达到预期的 教学效果和学
习效果
课件反思和改进方向
课件内容是否符合教学目标 课件设计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需求 课件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课件是否具有交互性和反馈性,能够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社会: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 步
社会:培养优秀人才,为国家和社 会做出贡献
感谢您的耐心观看
汇报人:
课件内容和结构概述
课件内容:介绍到韶山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景点特色等
课件结构: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包括开头、主体和结尾三个部分
课件亮点:运用多媒体手段,如图片、视频、音频等,生动展示到韶山的历史文化和景 点特色
课件制作:精细、用心,每个细节 都体现了制作者的独具匠心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课件设计:精美、简洁、大方,符 合学生认知规律,激发学习兴趣
课件互动:活跃、积极,通过多种 形式引导学生参与,提高学习效果
课件内容详解
课件内容分类
质 课件
单击此处添加文档副标题内容
汇报人:
目录
01. 课 件 介 绍
02. 课 件 内 容 详 解
03. 课 件 制 作 技 巧 和 策 略 05. 总 结 和 展 望
04. 课 件 评 价 和 反 思
课件介绍
课件主题和背景介绍
课件主题:七律·到韶 山公开课
背景介绍:到韶山是 一个红色旅游胜地, 课件将介绍到韶山的 特色、历史背景以及 与红色旅游相关的内 容。
课件评价方法和标准
内容:是否符 合教学目标和
教学内容
设计:是否符 合学生的认知 规律和学习特
点
技术:是否符 合课件制作的 技术规范和标
准
效果:是否能 够达到预期的 教学效果和学
习效果
课件反思和改进方向
课件内容是否符合教学目标 课件设计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需求 课件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课件是否具有交互性和反馈性,能够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社会: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 步
社会:培养优秀人才,为国家和社 会做出贡献
感谢您的耐心观看
汇报人:
课件内容和结构概述
课件内容:介绍到韶山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景点特色等
课件结构: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包括开头、主体和结尾三个部分
课件亮点:运用多媒体手段,如图片、视频、音频等,生动展示到韶山的历史文化和景 点特色
七律·到韶山公开课优质课件

值和现实意义。
PART 02
七律·到韶山
诗歌解析
01
02
03
诗歌主题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韶山及 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历史 的颂扬。
结构分析
诗歌分为三段,每段四句 ,遵循七言律诗的格式, 韵律严谨。
修辞手法
诗人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 ,如比喻、象征、拟人等 ,使诗歌形象生动,富有 感染力。
创作背景
社会背景
PART 04
课程总结与展望
课程收获
知识积累
思维能力提升
通过学习,学生对韶山的历史、文化、地 理等方面的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丰富 了自身的知识储备。
课程中的讨论、思考题等环节有助于培养 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了他们的分析问题 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体验
团队协作
通过实地考察和体验,学生对韶山的历史 文化和自然风光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增强 了他们的情感体验和审美能力。
02
阐述毛泽东思想在当代的价值和 意义,以及公开课对于传承和弘 扬毛泽东思想的重要作用。
课程目标
让学生了解《七律· 到韶山》这首诗的创 作背景、历史意义和 文学价值。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 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 豪感,增强文化自信 。
掌握毛泽东思想的基 本原理和核心要义, 理解其在当代的价值 和意义。
课程内容
01
02
03
04
介绍《七律·到韶山》的创作 背景和历史意义,以及毛泽东
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分析《七律·到韶山》的文学 特点和艺术手法,深入探讨其
思想内涵和价值取向。
结合实际,阐述毛泽东思想在 当代的价值和意义,以及如何 将其应用于实际工作和生活中
。
通过互动和讨论,引导学生思 考和探讨毛泽东思想的时代价
PART 02
七律·到韶山
诗歌解析
01
02
03
诗歌主题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韶山及 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历史 的颂扬。
结构分析
诗歌分为三段,每段四句 ,遵循七言律诗的格式, 韵律严谨。
修辞手法
诗人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 ,如比喻、象征、拟人等 ,使诗歌形象生动,富有 感染力。
创作背景
社会背景
PART 04
课程总结与展望
课程收获
知识积累
思维能力提升
通过学习,学生对韶山的历史、文化、地 理等方面的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丰富 了自身的知识储备。
课程中的讨论、思考题等环节有助于培养 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了他们的分析问题 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体验
团队协作
通过实地考察和体验,学生对韶山的历史 文化和自然风光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增强 了他们的情感体验和审美能力。
02
阐述毛泽东思想在当代的价值和 意义,以及公开课对于传承和弘 扬毛泽东思想的重要作用。
课程目标
让学生了解《七律· 到韶山》这首诗的创 作背景、历史意义和 文学价值。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 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 豪感,增强文化自信 。
掌握毛泽东思想的基 本原理和核心要义, 理解其在当代的价值 和意义。
课程内容
01
02
03
04
介绍《七律·到韶山》的创作 背景和历史意义,以及毛泽东
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分析《七律·到韶山》的文学 特点和艺术手法,深入探讨其
思想内涵和价值取向。
结合实际,阐述毛泽东思想在 当代的价值和意义,以及如何 将其应用于实际工作和生活中
。
通过互动和讨论,引导学生思 考和探讨毛泽东思想的时代价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3.七律 到韶山 第1课时_长春版 (共21张PPT)

juǎn(卷尺 卷起) 卷
juàn(画卷 卷轴)
理解词语
依稀:模模糊糊。 造句:浓雾弥漫,远山依稀可见。
逝川:逝去的流水。比喻过去了的时间或事物。本文 指三十二年的岁月。
菽:豆类的总称。 造句:农民伯伯的稻菽今年获得了大丰收。
辨析词语 牺牲 捐躯
相同点:都有死去的意思。 不同点:“牺牲”主要指为了国家、集体或人民群众的
因为有了先烈的牺牲才增强了后继者的壮志,敢令天地
换一副新颜。令人欢喜的是看见大片庄稼如浪涛滚滚,无数农 民英雄们从黄昏的烟雾中收工归来。
最能表现诗人情感的字眼是哪个?这表现出 来诗人怎样的情思?
咒:哀叹。
如今的幸福生活不是一代人的英勇拼搏,而是 中华儿女代代传承的结果。作为革命的后继者,我 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历史的红色之旅结束了,但 未来的红色之旅却才刚刚开始,我们要把红色的革 命传统带回来,代代相传,成为实现中华民族全面 复兴的永久动力。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8/132021/8/132021/8/132021/8/138/13/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8月13日星期五2021/8/132021/8/132021/8/13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8月2021/8/132021/8/132021/8/138/13/2021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8/132021/8/13August 13, 2021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2021/8/132021/8/132021/8/132021/8/13
juàn(画卷 卷轴)
理解词语
依稀:模模糊糊。 造句:浓雾弥漫,远山依稀可见。
逝川:逝去的流水。比喻过去了的时间或事物。本文 指三十二年的岁月。
菽:豆类的总称。 造句:农民伯伯的稻菽今年获得了大丰收。
辨析词语 牺牲 捐躯
相同点:都有死去的意思。 不同点:“牺牲”主要指为了国家、集体或人民群众的
因为有了先烈的牺牲才增强了后继者的壮志,敢令天地
换一副新颜。令人欢喜的是看见大片庄稼如浪涛滚滚,无数农 民英雄们从黄昏的烟雾中收工归来。
最能表现诗人情感的字眼是哪个?这表现出 来诗人怎样的情思?
咒:哀叹。
如今的幸福生活不是一代人的英勇拼搏,而是 中华儿女代代传承的结果。作为革命的后继者,我 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历史的红色之旅结束了,但 未来的红色之旅却才刚刚开始,我们要把红色的革 命传统带回来,代代相传,成为实现中华民族全面 复兴的永久动力。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8/132021/8/132021/8/132021/8/138/13/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8月13日星期五2021/8/132021/8/132021/8/13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8月2021/8/132021/8/132021/8/138/13/2021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8/132021/8/13August 13, 2021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2021/8/132021/8/132021/8/132021/8/13
七律·到韶山公开课ppt

七 律 ·到 韶 山 公 开 课 p p t
单击此处添加文档副标题内容
汇报人:
目录
01. PPT背景及开场 02. PPT主要内容及讲解 03. PPT总结及结束语
01 PPT背景及开场
PPT背景介绍
图片:选用与主题相关的图片作为背景,如与韶山相关的风景图或历史图片。 字体:选用清晰易读的字体,确保文字能够被观众看清楚。 颜色:选用与主题相符的颜色,如红色、黄色等,以突出主题氛围。 布局:将PPT页面布局合理分配,确保每个部分内容清晰明了。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讲述了到韶山的文化内涵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总结了到韶山的现实意义
结束语及感谢语
感谢大家聆听,欢 迎提出宝贵意见。
我的分享完毕,谢 谢大家。
如果有任何问题或 建议,请随时与我 联系。
感谢各位听众的耐 心听讲,谢谢!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
02
PPT主要内容及讲 解
韶山历史背景介绍
韶山是中国著 名的历史文化
名山之一
韶山因优美的 自然景观和丰 富的人文资源
而闻名于世
韶山历史悠久, 可以追溯到新 石器时代晚期
韶山曾是古代 楚国的重要领 地,有着丰富 的文化内涵和
历史遗迹
韶山主要景点及特色介绍
韶峰:相传为 舜帝的乐曲
《韶》的奏响 地,故名韶山
滴水洞:毛泽 东儿时读书避 暑圣地,有毛 泽东旧居和诗 词碑林等景点
南岸私塾:毛 泽Βιβλιοθήκη 启蒙读书 的地方,现在 是一个展览馆
毛泽东纪念馆: 展示毛泽东一 生的重要场所
韶山历史人物及文化传承介绍
韶山历史人物:毛泽东、刘 少奇等革命先驱
文化传承:红色文化、革命 精神
单击此处添加文档副标题内容
汇报人:
目录
01. PPT背景及开场 02. PPT主要内容及讲解 03. PPT总结及结束语
01 PPT背景及开场
PPT背景介绍
图片:选用与主题相关的图片作为背景,如与韶山相关的风景图或历史图片。 字体:选用清晰易读的字体,确保文字能够被观众看清楚。 颜色:选用与主题相符的颜色,如红色、黄色等,以突出主题氛围。 布局:将PPT页面布局合理分配,确保每个部分内容清晰明了。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讲述了到韶山的文化内涵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总结了到韶山的现实意义
结束语及感谢语
感谢大家聆听,欢 迎提出宝贵意见。
我的分享完毕,谢 谢大家。
如果有任何问题或 建议,请随时与我 联系。
感谢各位听众的耐 心听讲,谢谢!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
02
PPT主要内容及讲 解
韶山历史背景介绍
韶山是中国著 名的历史文化
名山之一
韶山因优美的 自然景观和丰 富的人文资源
而闻名于世
韶山历史悠久, 可以追溯到新 石器时代晚期
韶山曾是古代 楚国的重要领 地,有着丰富 的文化内涵和
历史遗迹
韶山主要景点及特色介绍
韶峰:相传为 舜帝的乐曲
《韶》的奏响 地,故名韶山
滴水洞:毛泽 东儿时读书避 暑圣地,有毛 泽东旧居和诗 词碑林等景点
南岸私塾:毛 泽Βιβλιοθήκη 启蒙读书 的地方,现在 是一个展览馆
毛泽东纪念馆: 展示毛泽东一 生的重要场所
韶山历史人物及文化传承介绍
韶山历史人物:毛泽东、刘 少奇等革命先驱
文化传承:红色文化、革命 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律· 到韶山
二十五中小学部 权继敏
文学常识
welcome to use these PowerPoint templates, New 七言律诗是律诗的一种。格律严密,要 Content design, 10 years experience
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由八句组成,每句七个 字。 律诗的四联,各有一个特定的名称,第 一联叫首联,第二联叫颔联,第三联叫颈联, 第四联叫尾联。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敢:是勇气,是力量。是革命精
神。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 战士们可能做出怎样的牺牲: • 长征路上,饥寒交迫,他们不怕; • 战场上,( ); • 牢房里,( )... 面对死亡他们仍然高呼:共产党,万岁!涌 现出千万个夏明翰: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 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因为有了先烈的英勇牺牲,才更 增强了后继者的壮志豪情。这是一种 势不可挡的洪流,是一件前无古人的 伟业。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在斜阳的照耀下,农民英雄们 收工归家,烟雾与夕辉映演着幸福 的暮色,和平、宁谧的夜晚将要来 临了。 诗人从历史的万千追思中 转回到现实,承“新天”而描 写现实社会,眼前的现实正是 革命者孜孜追求的“新天”。
别梦依稀咒逝川, 故园三十二年前。
咒逝川:表达作者痛恨时间过得太快。 三十二年了,作者已经从一个壮 年变成一位老者,此时他的内心起伏 跌宕,他想起......
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
红旗:象征革命者。黑手:象征反革命的血腥魔掌。
斗争是艰难的,残酷的,在反 动派对革命同志进行血腥镇压的时 候,人们并没有倒下,相反,红色 的旗帜卷起了如火如927年4月12日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在上海发 动反对共产党的武装政变。在此次政变中大肆屠 杀共产党员、革命群众,使中国大革命受到严重 的摧残,当时韶山人民成立了农民自卫军,配合 其他农民武装力量进攻长沙。后来农民自卫军在 英勇抵抗后失败。 • 1959年6月,毛泽东巡视,回到故乡,与当地干 部谈粮食、水利等情况。去参拜父母墓地,访问 邻里、故居,视察韶山学校,并与师生合影留念。 沿途视察生产情况。设便宴请亲戚、烈属、老地 下党员叙旧言欢。客人散去,毛泽东回到韶山宾 馆后,诗思如潮,夜深不眠写下七律•到韶山。
谢谢!
毛泽东, 字润之,湖南湘潭人。 诗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 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 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 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
七律· 到韶山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
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二十五中小学部 权继敏
文学常识
welcome to use these PowerPoint templates, New 七言律诗是律诗的一种。格律严密,要 Content design, 10 years experience
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由八句组成,每句七个 字。 律诗的四联,各有一个特定的名称,第 一联叫首联,第二联叫颔联,第三联叫颈联, 第四联叫尾联。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敢:是勇气,是力量。是革命精
神。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 战士们可能做出怎样的牺牲: • 长征路上,饥寒交迫,他们不怕; • 战场上,( ); • 牢房里,( )... 面对死亡他们仍然高呼:共产党,万岁!涌 现出千万个夏明翰: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 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因为有了先烈的英勇牺牲,才更 增强了后继者的壮志豪情。这是一种 势不可挡的洪流,是一件前无古人的 伟业。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在斜阳的照耀下,农民英雄们 收工归家,烟雾与夕辉映演着幸福 的暮色,和平、宁谧的夜晚将要来 临了。 诗人从历史的万千追思中 转回到现实,承“新天”而描 写现实社会,眼前的现实正是 革命者孜孜追求的“新天”。
别梦依稀咒逝川, 故园三十二年前。
咒逝川:表达作者痛恨时间过得太快。 三十二年了,作者已经从一个壮 年变成一位老者,此时他的内心起伏 跌宕,他想起......
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
红旗:象征革命者。黑手:象征反革命的血腥魔掌。
斗争是艰难的,残酷的,在反 动派对革命同志进行血腥镇压的时 候,人们并没有倒下,相反,红色 的旗帜卷起了如火如927年4月12日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在上海发 动反对共产党的武装政变。在此次政变中大肆屠 杀共产党员、革命群众,使中国大革命受到严重 的摧残,当时韶山人民成立了农民自卫军,配合 其他农民武装力量进攻长沙。后来农民自卫军在 英勇抵抗后失败。 • 1959年6月,毛泽东巡视,回到故乡,与当地干 部谈粮食、水利等情况。去参拜父母墓地,访问 邻里、故居,视察韶山学校,并与师生合影留念。 沿途视察生产情况。设便宴请亲戚、烈属、老地 下党员叙旧言欢。客人散去,毛泽东回到韶山宾 馆后,诗思如潮,夜深不眠写下七律•到韶山。
谢谢!
毛泽东, 字润之,湖南湘潭人。 诗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 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 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 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
七律· 到韶山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
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