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钙危象处理
高钙危象的健康宣教

03 增加低钙食物摄入:多吃蔬菜、 水果等低钙食物
04 保持饮食均衡:保证营养摄入, 避免营养不良
心理干预
心理疏导: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心理 疏导,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
心理支持: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增强患者的 信心和勇气
心理教育:向患者及其家属普及高钙危象的 相关知识,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
C
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及
D
时发现并预防高钙危象
定期体检
01
定期体检的重要性:及
时发现高钙危象的早期
症状
02
体检项目:血钙、尿钙、
甲状旁腺激素等
03
体检频率:根据个人健
康状况和医生建议,定
期进行体检
04
体检注意事项:保持良
好的生活习惯,避免影
响体检结果的因素
合理饮食
保持饮食均衡,避免过度摄入高钙食物 增加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摄入 减少高盐、高糖、高脂肪食物的摄入 适量摄入蛋白质,如瘦肉、鱼、豆类等 保持水分充足,每天至少喝8杯水 避免过量饮酒和吸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高钙危象的治疗
药物治疗
钙离子拮抗剂:如
1
尼卡地平、硝苯地
平等,用于降低血
钙水平
利尿剂:如呋塞米、 2 氢氯噻嗪等,用于 促进尿液排出,降 低血钙水平
高钙危象的健康宣教
x
目录
01
高钙危象的概念
02
高钙危象的预防
03
高钙危象的治疗
04
高钙危象的护理
高钙危象的概念
什么是高钙危象
✓ 高钙危象是指血液中钙离
高钙危象的诊断与治疗

其他辅助药物选择及作用机制
01
双膦酸盐类药物
如帕米膦酸二钠等,可与钙结合 形成不溶性复合物,降低血钙水 平,同时抑制骨吸收。
02
钙受体拮抗剂
如西那卡塞等,可抑制甲状旁腺 激素的分泌和作用,从而降低血 钙水平。
03
血液透析或腹膜透 析
对于严重高钙血症患者,可考虑 进行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治疗, 迅速降低血钙水平。
肾功能检查
可能出现尿素氮、肌酐升高等肾 功能异常表现。
电解质检查
血钾、血镁等电解质水平可能发 生变化。
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
可发现骨质疏松、骨折、尿路结石等 。
超声检查
CT或MRI检查
更精确地定位病变位置、范围和性质 。
可发现甲状旁腺增生或肿瘤等病变。
诊断标准与鉴别诊断
诊断标准
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 检查,血钙水平显著升高并排除其他 原因所致的高钙血症即可诊断高钙危 象。
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综合治疗方案,并结合个体化治疗原则,有
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和预后。
03
关注患者心理需求与社会支持
高钙危象患者往往面临较大的心理压力和社会负担,关注患者的心理需
求,提供必要的心理干预和社会支持,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
后效果。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关键知识点总结回顾
高钙危象的定义和 发病机制
高钙危象是指血清钙浓度异常 升高,导致机体出现一系列严 重临床症状的综合征。其发病 机制主要与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恶性肿瘤、维生素D中毒等 因素有关。
临床表现与诊断依 据
高钙危象的临床表现包括消化 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等 多系统症状。诊断主要依据血 清钙浓度的检测以及相关病史 和体查。
高钙血症的处理措施,这些方法你明白了吗

高钙血症的处理措施,这些方法你明白了吗高钙血症这种疾病还是比较严重的,所以需要得到及时治疗,否则的话给人的健康伤害会更大,一方面要采取合理的治疗方法,另一方面要做好各种护理工作,下面为大家介绍正确做法。
★1.轻度高钙血症的治疗轻度高钙血症是指血钙在2.75~3.0mmol/L之间。
高钙血症治疗的目的在于将血钙降低。
对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者的处理尚有不同意见,如无威胁生命的高钙血症、骨密度正常者可进行监测,观察血清钙、肾功能、骨密度和尿钙排泄。
当有下列情况者应考虑手术治疗:(1)血钙高于2.85mmol/L。
(2)有威胁生命的高钙血症发作。
(3)肌酐清除减少到只有同年龄健康人的70%。
(4)有肾结石。
(5)24小时尿钙>100μmol(400mg)。
(6)骨密度减低,超过正常人的2SD。
可采用钙受体协同剂R-568。
此药抑制PTH分泌,抑制的程度与剂量相关。
用最大剂量时可使血离子钙降低,但确切的作用还待长期临床试用。
最近发现绝经后妇女求偶素缺乏与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有关。
用求偶素替代治疗可使血钙降低(降低0.125~0.25mmol/L),尿钙也减少,但血浆PTH无变化。
求偶素还可防止骨丢失和心血管病的发生。
轻度高钙血症患者应避免使用所有的利尿药,因利尿药虽可增加尿钙排泄,但也使细胞外液缩减而增加钙从肾小管重吸收,从而使血钙升高。
噻嗪类利尿药应禁用,此类利尿药可减少尿钙排泄。
双磷酸盐对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引起轻度高钙血症降血钙的作用不大,故不需采用。
★2.中度高钙血症的治疗中度高钙血症指血钙浓度在3.0~3.4mmol/L之间。
此等患者症状与血钙升高的速率有关。
除治疗引起高钙血症的原发性疾病外,可采取后述治疗措施包括:(1)静脉滴注生理盐水扩容,使患者轻度“水化”。
(2)如果欲使血钙下降快些,可用襻利尿药(但禁用噻嗪类利尿药)。
如有肾功能不全,袢利尿药剂量要大些。
静脉滴注生理盐水加用袢利尿药可使血钙在1~2天内下降0.25~0.75mmol/L,如果血钙下降不理想,可再加用双磷酸盐口服。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下面,就介绍一下高钙危象以及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围手术期处理。
一、高血钙危象的处理当血清总钙浓度>3.75mmol/时,可发生高血钙危象,此时即使病人症状不明显,也应按高血钙危象处理。
当高血钙危象症状明显时,应采取能迅速降血钙的措施:(1)输生理盐水(2 L/d-4L/d)补充血容量、促进尿路排钙;(2)呋塞米40mg~100mg静脉注射;(3)静脉点滴帕米膦酸钠;(4)病危时也可用EDTA钠盐1g溶于5%葡萄糖溶液500ml中静脉点滴4小时~6小时,或采用无钙透析液行血液透析。
当高血钙危象症状不明显时,可采用效果较温和的降血钙措施:①鲑鱼降钙素肌肉注射,50 IU/次~100IU/次,每天1次或隔天1次;②泼尼松20mg短期口服(1周内),每天3次。
二、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围手术期处理一旦确立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诊断,首选的方法就是手术治疗。
(一)术前准备1、检查与评估(1)病变甲状旁腺的位置、数目甲状旁腺肿瘤尤其是增生可以涉及多个腺体,也可以发生在迷走甲状旁腺上,因此,术前确定病变组织的数目与位置十分重要。
(2)手术耐受性的确定除了检查出凝血时间等指标外,需要常规实施心肺功能、心电图、血电解质等检查。
2、适应证的选择无症状而仅有轻度高钙血症的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病例需随访观察,如有以下情况则需手术治疗:(1)骨吸收病变的X线表现;(2)肾功能减退;(3)活动性尿路结石;(4)血钙水平≥3mmol/L;(5)血甲状旁腺激素(iPTH)较正常增高2倍以上;(6)出现了严重的精神病、溃疡病、胰腺炎和高血压等。
按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2002年共识,有以下情况之一须手术治疗:(1)典型的骨、肾、胃肠或神经肌肉症状,威胁生命的高血钙;(2)血Ca 高出正常上限1 mg/dl ;(3)尿钙>400mg/24小时;(4)Ccr 比年龄性别相应的对照组降低30%以上;(5)任何部位BMD的T 值≤-2.5SD;(6)年龄≤50岁;(7)病人主动要求。
高钙危象的诊治要点

高钙危象的处理
5.其他 (4)抑制PTH合成与分泌的药物 甲氰米胍200~300mg,tid,普萘洛尔10mg,tid 消炎痛 25mg,tid (5)透析治疗
严重的电解质紊乱是致命的,除了常见的血钾、血钠异常 外,看报告单时也应该重视血钙的异常变化。
谢谢~
校正钙
准确的说,只有离子钙增高才算是真正的高钙 血症。但离子钙的测定需特殊检测仪器和标 本收集技术, 不如总钙测定法普遍, 所以在很 多医院, 都是用总钙作为高钙血症的初步判 断标准。 用校正钙指标克服白蛋白变化的影响: 校正钙(mmol/ L)=总钙+0.02(47 -白蛋白g/L)
高钙危象最常见的原因:
鉴别诊断
PTH 甲状旁腺B超 :限制肠道钙的摄入,抑制骨钙释放,增加钙 自肾脏排出,补充足量水分,纠正电解质与酸 碱平衡失调,治疗肾功能衰竭(肾衰者多见低
钙高磷,但高钙危象患者可以导致急性肾衰)。
1、低钙饮食,给予富含草酸、磷酸盐饮食以减少肠道吸收 钙
高钙危象的处理
2、大剂量生理盐水(静脉和口服) 矫正病人严重失水,补充血容量及细胞外液不足,稀释血 钙 通过输入多量钠盐,增加尿钠排泄的同时增加钙的排出 开始每3~4小时静滴1升,24h应补给4~6升 3、应用排钠利尿剂(钙和钠协同排出) 常用速尿20 ~ 40 mg , 3 ~ 4 次/d , 或40 ~ 100 mg 静脉注射。 噻嗪类利尿剂禁用!
原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 甲状旁腺素(PTH)过多, 促进溶骨作用, 又促进了维 生素D 的活化, 间接的促进了肠管对钙的吸收, 引起 高钙血症; 恶性肿瘤骨转移 肿瘤细胞可分泌破骨细胞激活因子, 这种多肽因子 能激活破骨细胞, 引起高钙血症 较少见恶性肿瘤分泌类似PTH的多肽、维生素D中毒
高钙危象可能致命

龙源期刊网 高钙危象可能致命作者:章必成来源:《家庭医学》2016年第07期王老太这些年身体虚弱,家人以为是衰老的原因,一直补养着,总算没什么大碍。
不料3天前开始出现昏迷,随即被家人送往当地医院抢救。
因为找不到病因,翌日转往武汉总医院就诊。
急诊科医生体检发现王老太双颈部、腋窝多处淋巴结肿大,抽血发现血钙异常升高,cT检查发现胸部、腹部多处肿物,遂即收入肿瘤科,治疗2天后血钙降至正常,王老太意识逐渐恢复正常。
审视病历,引起王老太昏迷的原因是高钙血症,但究竟是什么原因引起的高钙血症呢?由于患者一般状况极差,无法耐受淋巴结活检的手术,所以医生给她进行了床边的骨髓穿刺检查。
经过流式细胞仪检查分型,最终确诊为晚期恶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临床上引起高钙血症的原因较多,包括恶性肿瘤、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不合理使用利尿药物、肾功能衰竭、甲亢等,但最常见的病因还是恶性肿瘤。
很多恶性肿瘤晚期容易出现骨转移,直接破坏骨组织,将骨钙释放出来,引起高钙血症;还有些肿瘤如淋巴瘤、肾癌等,可以产生甲状旁腺素样物质、前列腺素E、维生素D样固醇及破骨细胞活化因子,使骨组织释放钙而导致血钙升高。
高钙血症可以影响消化、运动、神经、泌尿等身体多个系统。
主要症状包括厌食、恶心、呕吐、便秘、乏力、肌肉疲劳、肌张力减退、烦渴、多尿、嗜睡、神志不清等等。
当血钙增高至3.7毫摩尔/升以上时,即可出现高钙危象。
主要表现为多饮、多尿、严重脱水、循环衰竭、昏迷等。
如不及时抢救,患者可死于肾衰竭和循环衰竭。
虽然高钙血症的诊断并不困难,但是必须抓紧时间紧急处理。
主要治疗措施包括静脉补液,利尿,使用双膦酸盐、降钙素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等。
此外,出现高钙血症的患者多处于肿瘤晚期,如不及时进行抗肿瘤治疗,多数患者预后极差。
高钙血症处理SOP

高钙血症处理SOP一、定义:高钙血症是临床较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紊乱之一,临床表现差异很大,轻者可无症状,仅常规筛查中发现血钙水平升高,重者可导致昏迷、甚至危及生命,成人血清钙正常值2.25~2.75mmo,高于2.75mmoL即为高钙血症。
按血钙升高水平可分为轻、中和重度,轻度高血钙为血总钙值2.75-3.0 mmol/L;中度为3~3.5 mmol/L:重度时>3.5mmolL,同时可导致一系列严重临床征象,即称高钙危象。
二、抢救流程:医生负责:询问病史,进行查体,开立相关化验及其他检查项目。
明确病因,确立诊断,拟定治疗方案。
护士负责:接诊巡视病人,尤其要注意患者神志及精神异常行为观察;了解患者是否有恶心、呕吐、便秘等消化道不适症状;询问有无烦渴、多饮、多尿情况,必要时行心电图检查,发现有QT间期缩短、ST-T段改变等异常心电变化时及时报告医生。
配合医生及时开展治疗。
(一)一般处理1、停用可增加血清钙的药物:如氢氢噻嗪、维生素A、D,H2受体拮抗剂以及减少肾血流量的药物:如非甾体类抗炎药、血管紧张性转化酶抑制剂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等。
2、限制高钙食物的摄入:如避免奶制品、豆制品。
3、活动卧床患者应及早活动,以避免和缓解长期卧床造成的高钙血症。
4、水化、利尿:大量输液(2500-4500md)及饮水;用速尿40.80mg静注利尿(速尿可进一步阻断对钙的重吸收,增加钙的排泄)补液利尿同时应注意水、电解质平衝,老年及心脏病患者应注意心肺功能。
(二)特殊处理1、糖皮质激素:是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乳腺癌和白血病引起的高钙血症的有效药物。
可阻止破骨细胞激活因子引起的骨重吸收。
大剂量激素还可增加尿中钙的排泄,抑制维生素D的代谢,减少钙的吸收发挥降钙作用。
强的松30-40mg/日口服或相当此剂量的其他制剂如氢化可的松200-300mg/日静注。
2、双磷酸盐: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促进破骨细胞凋亡,减少肿瘤因子的释放,使PTHP释放减少,降低血钙,减轻骨痛,抑制肿瘤在骨组织中的浸润。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合并高钙危象的诊断与治疗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合并高钙危象的诊断与治疗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恶性淋巴瘤,它起源于B淋巴细胞,常见于中老年人群。
而合并高钙危象则为其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胁。
对于这类患者,早期的诊断和积极的治疗非常重要。
一、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表现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表现多样,常见的症状包括进行性淋巴结肿大、不明原因的发热、盗汗、乏力、贫血等。
在合并高钙危象的患者中,还可能出现恶心、呕吐、便秘、腹痛等症状。
这些症状的出现可能会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甚至威胁到生命安全。
二、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合并高钙危象的诊断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中出现高钙血症时,需及时进行相关的诊断工作,明确高钙血症的原因。
通过体格检查、血液生化检查、骨髓穿刺等检查手段,可以明确弥漫大B 细胞淋巴瘤的临床表现,确诊这一并发症。
三、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合并高钙危象的治疗针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合并高钙危象的治疗,首先需要积极处理高钙血症。
这包括积极补液、利尿、应用糖皮质激素等治疗措施,以减轻高钙血症对身体的影响。
对于淋巴瘤的治疗也需要积极进行。
常见的治疗手段包括化疗、放疗、免疫治疗等,旨在杀灭恶性肿瘤细胞,阻止瘤细胞增殖,达到控制病情、提高患者生存率的目的。
四、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合并高钙危象的护理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得到全面的护理。
包括定期监测患者的体温、心率、呼吸情况、血压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处理症状。
护士还应帮助患者进行身体护理、心理护理,提供必要的营养支持,并进行健康教育,指导患者及家属正确处理各种并发症。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合并高钙危象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及早发现、及早诊断、及早治疗是十分重要的。
全面的护理也是保障患者康复的关键,希望每一位患者都能顺利度过治疗期,重获健康。
第二篇示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多发生于中老年人身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现高钙危象,不要再束手无策
高钙危象是临床较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紊乱之一,临床表现差异很大,轻者可无症状,仅常规筛查中发现血钙水平升高,重者可导致昏迷、甚至危及生命。
成人血清钙正常值2.25~2.75mmol/L,高于2.75mmol/L即为高钙血症。
按血钙升高水平可分为轻、中和重度,轻度高血钙为血总钙值2.75~3mmol/L;中度为
3~3.5mmol/L;重度时>3.5mmol/L,同时可导致一系列严重临床征象,即称高钙危象。
高钙血症的原因
高钙血症的原因可分为甲状旁腺激素(PTH)依赖性高钙血症和非甲状旁腺激素依赖性高钙血症。
PTH依赖性高钙血症原因包括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分散发性和家族性)、家族性低尿钙性高钙血症、散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异位分泌PTH的肿瘤。
非PTH依赖性高钙血症原因包括恶性肿瘤、维生素A/D中毒、肉芽肿性疾病、乳碱综合征、内分泌疾病(如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甲状腺功能亢进、嗜铬细胞瘤、肢端肥大症)、制动、慢性肾衰。
高钙危象的临床表现
一般而言,当患者血清钙超过3.0mmol/L便会有明显的多系统症状。
胃肠道高血钙可引起厌食、胃肠道蠕动减弱、恶心、呕吐、腹胀、便秘、吞咽困难等。
泌尿系统口干、多饮、多尿、夜尿增多。
高水平的尿钙、磷易形成尿路结石或肾实质钙盐沉着。
骨骼系统早期仅有疼痛、局部压痛,长期可出现椎体压缩、骨骼畸形,易发生病理性骨折。
神经系统高血钙可引起乏力、倦怠、健忘、注意力不集中、忧郁等。
心血管系统可发生高血糖和各种心律失常心电图表现有Q-T间期缩短,ST-T 段改变,若未及时可发生致命性心律失常。
诊断
首先确定高血钙是否真正存在,然后明确高血钙病因。
需要多次重复测定血钙以除外实验室误差及止血带绑扎时间过长等人为因素造成的高血钙。
还应注意患者有无脱水及血浆蛋白浓度升高。
计算校正钙用以下公式:校正钙=实测钙+(40-实测白蛋白)x0.02。
钙浓度单位用mmol/L,白蛋白单位用g/L,此公式有助于排除假性高钙血症。
高钙危象的治疗
高钙危象为内科急症,若处理不当,死亡率很高。
因此高钙血症一经诊断,需立即展开抢救。
高钙危象抢救成功的关键是迅速扩容血容量和有效利尿,严重高钙血症危象必须同时应用多种方法综合治疗。
主要措施如下:
1.扩容、促进尿钙排泄
补液高钙危象患者因严重的消化道症状常伴血容量不足,加重高钙血症和肾功能不全。
具体方法为根据脱水方法每天给予4~6L生理盐水,最初6小时输入总量的1/3~1/2.输液同时密切观察心、肾功能。
利尿大量补液治疗时,适时利尿既可以增加补液治疗的安全性,防治肺水肿、心衰,也可以抑制肾小管重吸收钙,促进尿钙排泄,降低血钙。
呋塞米在临床上最常用,具体方法为40~60mg每4~6小时静脉注射1次,维持尿量在100ml/h
以上,但须注意镁、钾离子的过度丢失。
也可选择依地尼酸50~200mg静脉推注,必要时重复使用。
噻嗪类利尿剂有升血钙作用,应避免使用。
2.应用抑制骨吸收药物
由于破骨细胞骨吸收的增加是绝大多数高钙血症患者最常见和重要的发病机制,因此目前经常使用阻断破骨细胞骨吸收的药物来降低血钙。
二磷酸盐类静脉使用二磷酸盐是迄今为止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高钙血症已经明确诊断,必须尽早开始使用,因为二磷酸盐起效需2~4d,达到最大效果需4~7d,60%~70%患者血钙能降至正常水平,效果可持续1~3周。
二磷酸盐胃肠道吸收率很低,因此治疗高钙血症时常采用静脉滴注给药。
常用药物及用药方法如下:
常用二磷酸盐之间用法及疗效
降钙素降钙素可有效减轻骨痛症状,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减少骨钙的释放,降低血钙。
降钙素药物用量2~8U/(kg·d)皮下或肌内注射,每天3~6次。
3.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的降钙作用机制尚不明确,短期内可降低血钙,但长期应用反而引起血钙继发性升高。
病情允许时可口服,泼尼松,40~60mg/d,7~10天。
病情紧急可静滴或静脉注射。
4.其他
透析首选血液透析,无条件时也可采用腹膜透析,透析时必须采用无钙透析液。
当血钙降至3.25mmol/L以下时相对安全。
活动卧床的患者应尽早活动,以避免和缓解长期卧床造成的高钙血症。
参考文献
1.邢小平.孔晶.王鸥.高钙危象的诊治[J].临床内科杂志.201
2.
2.谷伟军.内分泌相关高钙血症的临床对策[J].药品评价2014.
3.何玉玲,梁瑜祯. 内分泌疾病与钙代谢异常[J].临床内科杂志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