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6-2017学年沪科版生物第二册5.5《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课件 (共39张PPT)

合集下载

沪科版高中生命科学第二册5.5《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ppt课件3

沪科版高中生命科学第二册5.5《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ppt课件3

3. 植物激素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1) 促进插枝生根: 例:下图表示4根月季枝条,将它们扦插后,相同条件
下哪根枝条最易成活,且其下端生出根最多的是( C )
(2) 促进果实的发育:
例2
自花传粉
异花传粉
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子房壁 果皮 珠被 种皮 果 受精极核 胚乳 种 实
子 受精卵 胚
促进果实的发育
生长。
1. 植物生长素的探索史 ——植物向光性研究
1926年,温特的实验
1. 植物生长素的探索史 ——植物向光性研究
1928年,温特的实验
实验方法及实验现象
结论或推测
结论:
1、2、4组比较:
化学物质可以由胚芽鞘上部运 输到下部,并促进生长。
2、3、4组比较:
弯曲生长的原因是:化学物质 多的一侧生长的速度比少的一 侧快。


促根

A
B
0
抑 制
⑵相同浓度的生长素对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影响
不同 根>芽>茎
------对生长素最敏感的是_根____
一段 时间后
顶端优势
雪松
水杉
这些树木的生长形态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你能解释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吗???
顶端优势
──植物的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 生长受抑制的现象。
原因:
由于生长素的极性运输,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到 侧芽积累起来,这样侧芽部位的生长素浓度高被抑制生长, 而顶芽优先生长。
例7:下列各项生产实践中,与植物激素无关的是( D)
A、果树的整枝修剪 B、打顶促进侧芽发育 C、无籽番茄的获得 D、嫁接保持原品种的性状
胚芽鞘
单子叶植物特别是禾本科植物 胚芽外的锥形套状物,在种子 萌发时,胚芽鞘首先穿出地面, 保护胚芽出土时不受损伤,随 后为胚芽所突破。

高中生物 第二册 5.5 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学案沪科版

高中生物 第二册 5.5 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学案沪科版

高中生物第二册 5.5 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学案沪科版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基础知识:知道:1、植物的向性运动。

2、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3、其他植物激素在植物体内的分布、合成和主要生理功能。

理解:植物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应用能力培养:1、通过植物向性运动、生长素或生长素类似物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的实验设计和观察,培养学生设计、观察、分析实验的能力。

2、信息的收集和转换能力。

利用生长素的生理作用,解决生产实际问题。

自学引导:一、植物的向性运动1、概念:植物体受到____________的_______刺激而引起的定向运动。

2、原因:植物体表现出向性运动与植物体内一种特殊的化学物质________的调节作用有关。

3、意义:向性运动是植物对于外界环境的__________。

[思考]:你能举出哪些例子是向性运动的?二、生长素的发现1、植物长生素的发现:胚芽鞘的向光性实验(见下表)序号科学家实验条件实验现象推论和结论A达尔文①单侧光,有尖端②单侧光,切去尖端B达尔文①单侧光,尖端罩锡箔小帽②单侧光,锡箔遮尖端下部C温特①切去尖端,一侧放接触过尖端的琼指块②切去尖端,一侧放未接触过尖端的琼脂块2、植物激素:植物体内合成的,从产生部位运输到______部位,并且对植物体的生命活动产生显著的调节作用的微量_________,称为植物激素。

三、生长素的生理作用1、作用:生长素的作用具有双重性:低浓度的生长素________植物的生长;高浓度的生长素_________植物的生长。

2、应用:⑴向光性:引起植物向光性的外界刺激是_________。

调节过程是:________引起生长素____光一侧比____光一侧分布多,_____光一侧的细胞纵向______生长得快。

⑵顶端优势:植物的顶芽__________而侧芽生长受_______的现象。

是因为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_____运输,积累在_______部位,使侧芽生长受到_______的缘故。

2017沪科版高中生命科学第二册5.5《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ppt课件4

2017沪科版高中生命科学第二册5.5《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ppt课件4

根的向地性和 茎的背地性产 生的原因?
(五)顶端优势
如何才能 使侧芽长 成枝条?
顶芽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 大量积累在侧芽部位。生长 素超过合适的浓度,抑制侧 芽生长,顶芽优先生长 。
1、意义 充分利用光照 2、应用 (1)去除顶芽 增加分枝,提高产量 果树整枝、茶树摘心、棉花打顶、行道树修建 (2)维持顶端优势 成材
(六)生长素类似物的应用 萘乙酸、吲哚丁酸、2,4-D等 1、获得无籽果实 蘸涂没有受粉的雌蕊柱头 2、促进插条生根 浸泡插条下端 3、防止落花落果 喷洒植株
三、其他植物激素 植物激素:在植物体内合成,从合成 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对植物体的生 命活动产生显著调节作用的微量物质。
(一)种类
1、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
第5节 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
关键问题:植物如何对信 息作出反应?
向光性:在单侧光的 照射下,植物朝向光 源方向生长的现象。
一株放在窗台上久不移动的盆栽植物。 1、植株的生长方向有什么特点? 2、可能是哪种环境刺激引发了这株植物生长方向的改变? 3、这种改变有什么适应意义? 4、生长方向的改变发生在植物的幼嫩部分还是成熟部分?
促进细胞伸长、分裂和分化 2、脱落酸、乙烯
(1)抑制细胞伸长和分裂 (2)促进器官的成熟和衰老
(二)在农业上的应用 1、催熟 乙烯利
2、促进种子萌发 赤霉素
对燕麦胚芽鞘尖端进行处理如图,照 单侧光。问胚芽鞘的生长方向如何?
向 右 弯 曲
向 光 弯 曲
直 立 生 长
向 光 弯 曲
向 光 弯 曲
向 右 弯 曲
吲哚乙酸
植物的向光性 单侧光照射 →背光侧生长素多,向光侧生长素少 →背光侧生长快,向光侧生长慢

高中生物 第二册 5.5 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素材(1)沪科版(2021年最新整理)

高中生物 第二册 5.5 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素材(1)沪科版(2021年最新整理)

高中生物第二册5.5 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素材(1)沪科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生物第二册5.5 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素材(1)沪科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生物第二册5.5 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素材(1)沪科版的全部内容。

第5节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生长素(auxin)是一类含有一个不饱和芳香族环和一个乙酸侧链的内源激素,英文简称IAA,国际通用,是吲哚乙酸(IAA)。

4-氯-IAA、5-羟—IAA、萘乙酸(NAA)、吲哚丁酸等为类生长素.1872年波兰园艺学家谢连斯基对根尖控制根伸长区生长作了研究;后来达尔文父子对?草胚芽鞘向光性进行了研究.1928年温特首次分离出这种引起胚芽鞘弯曲的化学信使物质,命名为生长素。

1934年,凯格等确定它为吲哚乙酸,因而习惯上常把吲哚乙酸作为生长素的同义词.生长素在扩展的幼嫩叶片和顶端分生组织中合成,通过韧皮部的长距离运输,自上而下地向基部积累。

根部也能生产生长素,自下而上运输.植物体内的生长素是由色氨酸通过一系列中间产物而形成的。

其主要途径是通过吲哚乙醛。

吲哚乙醛可以由色氨酸先氧化脱氨成为吲哚丙酮酸后脱羧而成,也可以由色氨酸先脱羧成为色胺后氧化脱氨而形成。

然后吲哚乙醛再氧化成吲哚乙酸.另一条可能的合成途径是色氨酸通过吲哚乙腈转变为吲哚乙酸。

在植物体内吲哚乙酸可与其它物质结合而失去活性,如与天冬氨酸结合为吲哚乙酰天冬氨酸,与肌醇结合成吲哚乙酸肌醇,与葡萄糖结合成葡萄糖苷,与蛋白质结合成吲哚乙酸—蛋白质络合物等。

结合态吲哚乙酸常可占植物体内吲哚乙酸的50~90%,可能是生长素在植物组织中的一种储藏形式,它们经水解可以产生游离吲哚乙酸。

沪科版高二生物-5-5《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教案1

沪科版高二生物-5-5《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教案1

沪科版高二生物-5-5《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教案1【学习目标】1.初步学会设计一个观看生长素或生长素类似物对植物生长发育阻碍的实验方法。

2.学会观看实验中产生的现象,分析观看到的现象,得出自己的结论。

【学习障碍】1.明白得障碍如何进行研究性实验?2.解题障碍该研究课题的具体实验方案。

【学习策略】1.明白得障碍的突破研究性实验是以布鲁纳的发觉学习为理论指导,由老师提出研究性课题(或我们自己感爱好的课题),由我们自己去探究、研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并猎取新知识的一种新的实验形式。

这种研究性实验,不仅有助于我们把握科学实验的差不多原理、差不多方法,而且有助于进展我们对待学习和科学研究的探究态度,有助于我们把握科学的研究方法。

可更好地唤起我们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培养我们的制造性思维品质和制造力。

(1)研究性实验的选择原则①依据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突出能力培养。

②主客观结合,课题有意义能实现。

③选题具体,有味味性。

(2)研究性实验的组织形式(3)研究性实验的程序①由指导教师提出研究性实验课题和要求,或自己选题,明确要探究什么,明确研究的目的和知识范畴。

②学生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查阅有关资料,设计出实验方案(详见学习一:实验设计的差不多原则和差不多内容)。

③依据实验设计方案,亲自完成整个实验过程,准确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得出自己的实验结论。

④完成实验报告,进行相互学习与交流。

⑤教师评定:确信优点,指出不足,鼓舞有独创性的实验设计,培养实事求是、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结合作的思想品质。

2.解题障碍的突破课题:生长素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阻碍。

(1)实验原理:生长素对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生长有促进作用。

(2)实验目的:①初步学会设计观看生长素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阻碍的方法。

②观看分析实验中的现象,得出适当结论。

(3)材料用具:萝卜种子(或其他种子)、试管、移液管、培养皿、滤纸、生长素溶液。

(4)实验假设: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对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生长有促进作用。

沪教版生物高中第二册-5.5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课件

沪教版生物高中第二册-5.5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课件

受精 胚珠
种子
生长素
子房
有无籽果实
一定浓度生长素类似物
植物激素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促进插枝生根
一定浓度生长素—— 有利于生根,高三用 的到哟
杰逊的实验

思考: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 胚芽鞘尖端产生的这种物质可以透过琼脂片 传递给下部。
的尖端,而非尖
端以下的部分。
达尔文父子从个体水平观察到了胚芽鞘向光生长 的现象。你能否设法从细胞水平说明胚芽鞘向光生长 的原因呢?
该实验可以 从细胞水平上进 一步地证明“弯 曲发生在尖端以 下的部分”
温特实验
你能说说该实验的结论是什么? 验证了“化学信号”假说。 (试述“某种物质”的产生部位,作用位置和作用结果)
向着窗外生长的植物 葵花朵朵向阳开
5.5 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
实验材料:小麦胚芽鞘
科学家发现,如果给予胚芽鞘单侧光照,胚芽鞘 会向光生长。你能试着猜测这是为什么吗?
1、植物“向光弯曲”的探索史
(1)探究历程中4个主要实验的
时间、科学家、实验过程、结论
你现在能够尝试解释 胚芽鞘向光弯曲的原理了吗?
为什么在实际应用中更多使 用的是生长素类似物? 生长素类似物有哪些?
(2)植物激素的定义和种类 (3)其他激素的应用
END
植物生长素的探索史
时间 1880
科学家
达尔文父子 的实验
结论
1、胚芽鞘尖端是感光的部位, 弯曲发生在尖端以下的部位;
2、提出“化学信号”假说。
1913 1926
1934

杰逊 温特
郭葛
验证了“化学信号”假说
证明胚芽鞘尖端确实产生了某种物质, 并能从尖端运输到下部。 并将其命名为“生长素”。

沪科版沪教版生物高中第二册-5.5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史 课件

沪科版沪教版生物高中第二册-5.5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史  课件

单侧光照 黑暗
均匀光照
装置 实验处理 实验结果 结论
1
单侧光照 向光弯曲
生长
单侧光
照射使植
2
黑暗
直立生长 物向光弯
曲生长
(外因)
3
均匀光照 直立生长
探究实验二:胚芽鞘的感光部位在哪?
尖端? 尖端以下部分?
探究实验二:胚芽鞘的感光部位在哪?

单侧光装置
探究实验二:胚芽鞘的感光部位在哪?

装置 实验处理 实验结果
1 不作处理 向光弯曲 (对照) 生长
2 尖端以下 向光弯曲
遮光
生长
结论
胚芽鞘的 感光部位
在尖端
3 尖端遮光 直立生长
达尔文实验
探究实验三:胚芽鞘的生长弯曲部位在哪?
尖端? 尖端以下部分? 尖端和尖端以下部分?
探究实验三:胚芽鞘的生长弯曲部位?
探究实验三:胚芽鞘弯曲生长的部位?
单侧光装置
结论:胚芽鞘的弯曲生长部位是尖端以下部位。
A
B
结论:胚芽鞘尖端以下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某种物质传递到下部。
证实
达尔文假设(1)
拜尔的实验
黑 暗
向右弯曲
向左弯曲
实验处理:取下尖端,分别放置在左侧、右侧
结论:胚芽鞘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物质在其下部分布不
均匀所致
证实
达尔文假设(2)
温特的实验
未经处 理
第1组 第2组
比较1、2组:
琼脂块中含有某种 物质可以促进尖端 以下部位生长
第五章 生物体对信息的传递和调节 第五节 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史
植物的向光性
实验材料—小麦

高二生物课件-沪科版高二生命科学5.5《植物生长发育的

高二生物课件-沪科版高二生命科学5.5《植物生长发育的

植物向光性生长与植物激素的发现 几十年后,丹麦科学家 Boysen-Jensen 用实验验 证了Darwin父子提出的假说。
实验证明了:Darwin父子提出的某种信号是一种
可传输的化学物质。
植物向光性生长与植物激素的发现 1928 年,年轻的荷兰植物生理学家 Went 终于从 植物胚芽鞘中发现了这种化学物质。
是什么引起了向光性?如何通过实验来发现?
盆 栽 植 物 的 向 光 生 长
植物向光性生长与植物激素的发现 19世纪末,Darwin父子的实验
Darwin 父子提出了一种假说:胚芽鞘顶端受光后
产生的某种化学信号被从顶端传送到下面弯曲的部 位,导致胚芽鞘下部细胞向光的一侧与背光的一侧 细胞生长不均匀。
机生理活性物质,它们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 作用部位,在低浓度( <1mmol/L )时可明 显改变植物体某些靶细胞或靶器官的生长发 育状态。
植物向光性生长与植物激素的发现 很早以前,植物学家就观察到,室内培育的植物 具有向光性。对向光弯曲的燕麦苗解剖观察发现, 燕麦苗的胚芽鞘背光一侧细胞的生长要快于向光 的一侧。
促进核酸、蛋白质的合成→为原生质
体和蛋白质的合成提供原料→保持细胞
的持续生长。
人工合成生长素类的农业应用
促进插枝生根:IBA、NAA、2,4-D 阻止器官脱落:NAA、2,4-D 促进结实: 2,4-D 促进菠萝开花: NAA、2,4-D
二、赤霉素
发现过程:
1926年,黑泽英一发现赤霉菌的分泌物能引起 水稻植株徒长; 1935年,薮田贞次郎从水稻赤霉菌中分离出这 种物质,并命名为赤霉素(GA); 至1998年,已发现了128种赤霉素,……GA12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C HC H C C H C C N H C CH2 CH COOH
用自己的话总结:胚芽鞘为什么会向光弯曲?
课堂探究课题
探究内容: 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生长素能从尖端向下运输,能否 倒过来运输呢? 能根据所给实验材料用具,设计探究实验吗? 材料用具: 生活玉米幼苗若干,琼脂块若干,含适宜浓度生长 素琼脂块若干,刀片。 实验步骤: 请绘出示意图。
A
B
2、分析图中A、B点所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植物不同器官的作用
同一浓度的生长素对植物不同器官的作用不同: 敏感性:根>芽>茎
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讨论:利用所学知识,尝试解释无根绿豆芽的生产方式。
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讨论:利用所学知识,解释植物茎的背地性和根的向地性现象。
A、B、C、D四处的生长素浓度 B > A D > C
4.在方形暗箱内放一盆幼苗,暗箱一侧开一小 窗,固定光源的光可以从窗口射入。把暗箱放 在旋转器上水平旋转,保持每15分钟匀速转一 周。一星期后幼苗生长状况为( B )
① 保留顶芽(顶端优势)——培育木材(主干高、直) ② 去除顶芽(消除顶端优势)——增加侧枝(树冠增大) 如:茶树摘心
棉花打顶
果树修剪
行道树修剪等
白桦树
橡树
(三)植物激素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植物激素
在植物体内合成,从合成部位运输 到作用部位,对植物体的生命活动 产生显著调节作用的微量物质。
1.植物激素的种类 (1)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
总结:
胚芽鞘尖端
产生生长素的部位 感受光刺激的部位 单侧光引起生长素横向运输 (往背光侧运输) 生长素作用部位、进行生长的部位 不能感光 (纵向由顶端向基部极性运输)
胚芽鞘尖端 下面一段
5.5 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
(一)植物生长素的探索史 (二)植物体内信息的传递和调节 ——以“生长素”为例
(1)生长素的化学本质 (3)生长素最基本的作用
D
E
F
尖端遮光
不遮光
尖端下方遮光
向光弯曲生长 向光弯曲生长 直立生长 结论2: 胚芽鞘尖端 是感光部位。 尖端以下 是弯曲发生的部位。
光照前
光照后
达尔文父子实验3:
G与H光照相同
G
单侧光
H
去掉尖端 单侧光
达尔文父子实验3:
G与H光照相同
G
向光弯曲生长 单侧光
H
不弯曲不生长
去掉尖端 单侧光
尖端产生了某种物质可以促进生长 结论3:
3、1926年温特的实验:
空白琼脂 吸收了植物生长素的琼脂
1
2
3
4
5
温特的结论: 尖端产生某种物质促使下部生长。 温特把这种有促进生长作用的物质命名为生长素。
4、1934年荷兰的郭葛:
1934年荷兰的郭葛等人从燕麦的胚芽鞘等植物 器官中分离出一种小分子有机酸,经鉴定这种化合 物是吲哚乙酸(IAA) 。
植物激素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培育无籽果实
受精
胚珠 子房 胚珠 雌蕊
种子
生长素 子房
一定浓度生长素类似物
有籽果实 无籽果实
植物激素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促进插4-D等
(1)获得无籽果实 蘸涂没有受粉的雌蕊柱头 (2)促进插条生根 浸泡插条下端 (3)果实管理与采摘 (4)防止落花落果 喷洒植株 喷洒植株
光照前 单侧光
光照后
达尔文父子的推论: 单侧光 照射胚芽鞘 尖端产生某种物质,当这种物质作为化 学信号从 尖端 传递到下部 ,影响下部细胞的生长,导致向 光一侧与背光一侧生长不均匀。
思考:胚芽鞘的尖端是否真的向下传递了某种物质?
2、1913年杰逊的实验:
(验证达尔文的推论)
明胶片
云母片
得出结论:胚芽鞘的顶尖产生的物质可以通过明胶片传递给下部。 思考:该实验是否存在漏洞?
光照
2、在一根切去尖端的燕麦胚芽鞘左侧放置一 富含生长素的琼脂小块,从左侧给予光照, 一段时间后,胚芽鞘将 ( C ) A、向左弯曲生长 B、直立生长 C、向右弯曲生长 D、不生长不弯曲
光照
3、如下图是用不透水的云母片以不同方式分别插入 三株燕麦幼苗的胚芽鞘尖端部分,并分别从不同方向 给以光照,培养一段时间后,胚芽鞘的生长情况是 ( A ) A.甲不弯曲,乙不弯曲, 丙向右弯 B.甲向左弯,乙不弯曲, 丙向左弯 C.甲向右弯,乙不弯曲, 丙不弯曲 D.甲向左弯,乙向右弯, 丙不弯曲
• B处生长素浓度较A处高,B的促进作用大于A,茎弯曲向上生长 • D处生长素浓度较C处高,根对生长素敏感性高,D处生长受抑制,C处生长 快,根弯曲向下生长
为什么自然界有很多植物呈宝塔型?
水衫
松树
顶芽 侧 芽
生 长 素 浓 度 递 减
顶端优势: 顶芽优先生长,而抑制侧芽生长的现象
顶端优势原理的应用
5.5.1
植物生长素的探究史
一、植物生长素的探索史
1、1880年达尔文父子的实验:
Charles Darwin
Francis Darwin
实验材料:胚芽鞘——单子叶植物种子萌发时,包在胚芽外面 的锥形套状叶。
玉米胚芽鞘 玉米第一叶从胚芽鞘伸出
胚芽鞘
胚芽鞘
胚芽
胚芽
达尔文父子实验1:
A至C材料处理相同,仅光照不同
吲哚乙酸
植物体生长活跃部位 促进细胞的伸长生长
(2)生长素的主要产生部位
(4)生长素的作用特点 ① 微量高效性 ② 作用两重性
(三)植物激素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1 2 3 4 5 1、分析图中“根”曲线上1~5号点的含义,该曲线说明什么?
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植物同一器官的作用不同: 一般是合适浓度(低浓度)促进生长, 超过合适浓度抑制生长甚至使植物死亡。
3.其他植物激素的应用 (1)催熟 乙烯、乙烯利 赤霉素
(2)促进种子萌发
植物激素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果实催熟
讨论:日常生活中, 我们采取什么措施 可以使水果存放时 间更久?
乙烯利
1、在一根切去尖端的燕麦胚芽鞘中央放置一 富含生长素的琼脂小块,从左侧给予光照, 一段时间后,胚芽鞘将 ( B ) A、向左弯曲生长 B、直立生长 C、向右弯曲生长 D、不生长不弯曲
促进植物生长
作用 促进细胞伸长、分裂和分化 (2)脱落酸、乙烯 ①抑制细胞的伸长和分裂
②促进器官的成熟和衰老
2.生长素类似物的应用
奈乙酸、吲哚丁酸、2,4-D等
(1)获得无籽果实 蘸涂没有受粉的雌蕊柱头 (2)促进插条生根 浸泡插条下端 (3)果实管理与采摘 (4)防止落花落果 喷洒植株 喷洒植株
A
B
C
黑暗中
单侧光
均匀光照
达尔文父子实验1:
A至C材料处理相同,仅光照不同
A
B
C
黑暗中
单侧光
均匀光照
直立生长 向光弯曲生长 胚芽鞘在 单侧光 照下会向光弯曲。 结论1:
直立生长
单侧光装置
达尔文父子实验2:
D至F材料处理相同,仅遮光部位不同
D
E
F
尖端遮光
不遮光
尖端下方遮光
达尔文父子实验2:
D至F材料处理相同,仅遮光部位不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