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牡丹茶饼加工技术

合集下载

白牡丹制作工序

白牡丹制作工序

白牡丹制作工序白牡丹是一种非常珍贵的茶叶,它的制作工序非常繁琐,需要经过多个步骤才能制成。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白牡丹的制作工序。

第一步:采摘白牡丹的制作过程始于采摘。

采摘时间一般在清晨,当茶叶的露珠还没有蒸发干净时,采摘的茶叶会更加鲜嫩。

采摘时要选择新芽和未开放的花蕾,这些茶叶的含水量比较高,适合制作白牡丹。

第二步:萎凋采摘回来的茶叶要进行萎凋处理。

萎凋的目的是让茶叶的水分逐渐散失,使茶叶变得柔软,便于揉捻。

萎凋的时间一般在2-3个小时,具体时间要根据天气和茶叶的含水量来定。

第三步:揉捻萎凋后的茶叶要进行揉捻。

揉捻的目的是让茶叶的细胞破裂,释放出茶汁,使茶叶的香气和口感更加浓郁。

揉捻的时间一般在30分钟左右,具体时间要根据茶叶的品种和制作工艺来定。

第四步:晾干揉捻后的茶叶要进行晾干。

晾干的目的是让茶叶的含水量降到一定的程度,便于下一步的烘焙。

晾干的时间一般在4-5个小时,具体时间要根据天气和茶叶的含水量来定。

第五步:烘焙晾干后的茶叶要进行烘焙。

烘焙的目的是让茶叶的水分彻底蒸发,使茶叶的香气和口感更加浓郁。

烘焙的时间一般在20-30分钟左右,具体时间要根据茶叶的品种和制作工艺来定。

第六步:筛分烘焙后的茶叶要进行筛分。

筛分的目的是将茶叶的杂质和不良品去除,使茶叶更加纯净。

筛分的时间一般在10-15分钟左右,具体时间要根据茶叶的品种和制作工艺来定。

第七步:包装筛分后的茶叶要进行包装。

包装的目的是保持茶叶的新鲜度和口感,便于储存和销售。

包装的方式有很多种,一般采用密封包装,以保证茶叶的质量。

以上就是白牡丹的制作工序。

虽然制作过程非常繁琐,但是只有这样才能制出优质的白牡丹茶。

希望大家能够品尝到正宗的白牡丹茶,感受它独特的香气和口感。

白牡丹茶的加工工艺过程

白牡丹茶的加工工艺过程

白牡丹茶的加工工艺过程
白牡丹茶是一种以福建武夷山产地的白牡丹为原材料制成的名茶。

白牡丹茶在制作过程中主要分为采摘、凋萎、揉捻、烘焙等步骤。

下面我将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白牡丹茶的加工工艺过程。

1. 采摘:白牡丹茶的采摘时间是在清明节前后,此时白牡丹的芽叶还未完全开放,呈现出带有白毫的绿色。

采摘时要注意不要损伤芽叶,保留完整的嫩芽。

2. 凋萎:采摘好的白牡丹嫩芽要进行凋萎处理,将嫩芽摊开均匀散放在凉爽通风的地方,让其失去部分水分,软化嫩芽,促进后续揉捻的效果。

3. 揉捻:经过凋萎后,嫩芽会变得柔软,易于揉捻。

揉捻的目的是通过挤压,使茶汁与花香充分混合,加强白牡丹茶的香气和口感。

揉捻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控制在20-30分钟。

4. 烘焙:揉捻好的白牡丹茶要进行烘焙处理,烘焙的时间和温度要根据不同的制茶工艺而定。

烘焙后,白牡丹茶的水分降低,茶叶内部的化学成分和香气得到锁定,使其更加醇厚。

5. 分级:烘焙完成后,需要对茶叶进行分级,选择优质的茶叶进行包装和销售。

等级较高的茶叶,色泽银白,条索匀整,芽叶完整,香气浓郁。

以上就是白牡丹茶的加工工艺过程,制作出来的白牡丹茶具有清香高雅、色泽银白、口感醇厚的特点,是广大茶友们喜欢的一种名茶。

- 1 -。

白茶饼的制作工艺流程

白茶饼的制作工艺流程

白茶饼的制作工艺流程白茶饼是一种古老的茶制品,源于福建南平武夷山,是中国六大茶类之一,以白毫银针和正一品为原料,采用传统的工艺制成。

白茶饼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步:筛选原料白茶饼的原料要求以茶芽嫩叶为主,筛选的原料应该新鲜、干燥、整齐,没有杂质、没有残缺。

通过精心的筛选,可以确保白茶饼的口感和品质。

第二步:萎凋原料萎凋是制作白茶饼的关键步骤之一,目的是使茶叶变软、松散,便于揉捻和炒制。

萎凋的时间和温度要根据温度、湿度、风速等因素来调节,一般需要萎凋12-16个小时。

第三步:揉捻原料揉捻是将萎凋后的茶叶揉成形,让茶汁均匀散布到整个叶片上,使茶叶产生特有的香气和味道。

揉捻的时间和方式也是制作白茶饼的重要因素之一,一般需要揉捻2-3个小时,这样可以使茶叶逐渐紧实、变形、流畅。

第四步:焙干原料焙干是保证茶叶不变质和防止霉菌繁殖的重要步骤,可以提高茶叶的质量和口感。

焙干时温度控制在70℃左右,一般需要焙干1小时左右,这样可以使茶叶保持湿度逐渐降低,颜色逐渐转红。

第五步:装盘秤重将焙干后的茶叶按照一定的比例装入黄色的模具中,轻轻压实,扳动模具脱出茶饼,然后计算出每个茶饼的重量,用草绳绑好。

第六步:存储熟化白茶饼熟化时间越长,质量越好。

存储熟化的过程中,茶饼会发生颜色转变和口感变化,存储时间一般为1年以上,最好是3-5年。

在熟化过程中,需要将茶饼放在通风、干燥的环境中,避免阳光直射、高温潮湿。

通过以上的工艺流程,白茶饼制作完成后,它的外观呈浅黄色,具有鲜爽的香气,口感清新、甘醇、滑爽,泡出来的水色清澈明亮,富有生命力和活力。

白茶饼不仅是一种美味的茶叶,还可以帮助消除疲劳、增强身体免疫力,对于人体健康有着积极的作用。

白茶茶饼制作工艺

白茶茶饼制作工艺

白茶茶饼制作工艺1. 引言白茶是中国传统的名茶之一,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醇厚的口感而闻名于世。

白茶茶饼作为白茶的一种形式,具有方便携带和保存的特点,备受茶叶爱好者喜爱。

本文将介绍白茶茶饼的制作工艺,包括原料准备、加工步骤和保存方法等。

2. 原料准备制作白茶茶饼所需的原料主要有白毫银针、白牡丹和寿眉等优质白茶叶。

在选择原料时,应注意叶片完整、色泽鲜亮、没有霉变或异味等品质问题。

还需要准备一些辅助材料,如纸张和绳子等。

3. 加工步骤3.1 摊晾将选好的白茶叶平摊在干燥通风的地方晾晒。

这一步旨在让叶片中多余的水分蒸发掉,使其变得柔软易搓揉。

3.2 揉捻经过摊晾后,将白茶叶放在竹帘上,用手轻轻揉捻。

揉捻的目的是使茶叶的细胞破裂,释放出茶汁和香气。

3.3 烘干揉捻后的茶叶需进行烘干处理。

将茶叶平铺在竹帘上,置于炭火上烘烤。

这一步骤需要掌握好火候和时间,以免过度烘干导致茶叶变质。

3.4 压制经过烘干后的茶叶已经具备了制作茶饼的条件。

将茶叶放入特制的模具中,用力压实。

这一步需要注意力度均匀和压实程度,以确保茶饼的质量和口感。

3.5 干燥将压制好的茶饼摆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晾晒。

这一步旨在让茶饼中残留的水分蒸发掉,使其变得干燥而坚硬。

3.6 包装待茶饼完全干燥后,可以进行包装。

将茶饼用纸张包裹,并用绳子扎紧。

包装的目的是保护茶饼免受潮湿和氧化的影响,延长其保质期。

4. 保存方法为了保持白茶茶饼的品质和口感,正确的保存方法非常重要。

- 应将茶饼放置在阴凉、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

- 可以将茶饼放入密封的茶叶罐中,以防止潮湿和异味侵入。

- 定期检查茶饼的状态,并根据需要进行翻动和更换包装。

结论通过以上所述,我们可以了解到白茶茶饼制作工艺的全过程。

从原料准备到加工步骤再到保存方法,每一步都至关重要。

只有掌握好每个环节的技巧和要点,才能制作出口感独特、香气四溢的白茶茶饼。

希望本文对广大茶叶爱好者有所帮助,并能够进一步推广白茶文化。

白牡丹茶的制作工艺流程

白牡丹茶的制作工艺流程

白牡丹茶的制作工艺流程白牡丹茶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茶品,是中国传统名茶之一。

它的制作工艺非常独特,需要经过多道工序才能制成。

本文将介绍白牡丹茶的制作工艺流程,希望能够帮助大家了解这种茶的制作过程。

一、采摘和凋萎白牡丹茶的制作要从采摘开始。

采摘的时间一般在清晨或者黄昏,选择的茶叶要求嫩叶含芽,新鲜度高且有一定的长度。

采摘后,要进行凋萎处理。

将采摘的茶叶放在室内,让它们自然凋萎,这个过程中要控制好室内的温度和湿度,一般需要几个小时的时间。

二、杀青凋萎处理后,茶叶就要进行杀青了。

杀青是指将茶叶在高温下处理,一般使用的工具是锅或者烘干机。

在这个过程中,要控制好温度和时间,使茶叶的含水量达到适宜的程度。

杀青后,茶叶的颜色会变成淡黄色。

三、揉捻经过杀青处理后,茶叶变得柔软了,就要进行揉捻了。

揉捻是指将茶叶揉成条状,这个过程中要控制好揉捻的力度和时间。

揉捻之后,茶叶的颜色会变成浅绿色。

四、烘干揉捻后,茶叶就要进行烘干了。

烘干是指将茶叶在高温下处理,使其含水量达到适宜的程度。

烘干的时间和温度要控制好,一般需要几个小时的时间。

烘干后,茶叶的颜色会变成黄绿色。

五、筛分烘干后,茶叶会有一些杂质,需要进行筛分。

筛分是指将茶叶中的杂质和不合格的茶叶筛掉,只留下合格的茶叶。

筛分后,茶叶的颜色会更加纯净。

六、包装经过以上的工序,白牡丹茶就制作完成了。

最后一道工序就是包装,将制作好的茶叶进行包装,以便存储和销售。

以上就是白牡丹茶的制作工艺流程。

从采摘到包装,需要经过多道工序,每个工序的时间和温度都要控制好,才能制作出优质的白牡丹茶。

希望大家可以通过本文了解到更多关于白牡丹茶的知识。

白牡丹茶饼加工技术

白牡丹茶饼加工技术

白牡丹茶饼加工技术摘要介绍了白牡丹茶饼的加工技术,包括鲜叶加工技术和茶饼制作技术,以期为白牡丹茶饼制作工艺推广提供技术依据。

关键词白牡丹;茶饼;加工技术白茶主产于我国的福建省福鼎市,因成品茶满披白毫,呈银白色,故称“白茶”。

白牡丹采用1芽2叶制成,芽叶连枝,形态自然,冲泡在杯中形似牡丹。

制白牡丹的鲜叶为1芽2叶,绿叶夹银毫,形似花朵,故称白牡丹。

成品茶叶片灰绿色,芽心肥壮,呈银白光泽,叶缘微向叶背卷曲,芽叶连枝形状完整[1]。

内质香气清雅,味鲜醇可口,汤淡黄明亮,叶底浅黄,叶脉微红,柔软匀齐。

白牡丹茶采用萎凋和烘培加工而成。

因不炒不揉,体积大,贮藏、包装、运输都不方便,制成茶饼,大大缩小了体积。

1 鲜叶加工技术白牡丹的加工与其他茶类显著不同的是,不炒不揉,只经萎凋和干燥2道工序,萎凋是形成白牡丹品质的关键工序,鲜叶经萎凋、摊放、烘焙、拣剔制成成品茶。

1.1 萎凋从茶树上采下的鲜叶,应用竹篓盛装,及时运送茶厂进行萎凋,暂时不便运送的,也要薄摊在地面,以免发热变红,采用何种萎凋方法应根据茶厂的条件和气候状况决定[2-3]。

萎凋的方式主要有日光萎凋和室内加温萎凋。

一是日光萎凋。

在晴朗的天气,选择平坦干净的场地,在地面上排列竹架将茶叶均匀地摊放在长1.6 m、宽0.8 m的萎凋帘上,厚度1~2 cm。

将萎凋帘一端着地,另一端斜放在竹架上,斜面朝向太阳,在太阳的照射下,叶子蒸发水分,逐渐干燥。

在日落前将叶子收到室内,如果芽叶的干燥度达到8~9成干,便可厚堆20~30 cm,堆顶用布盖好,过1 d以后进行烘干。

二是室内加温萎凋。

萎凋室长11 m、宽7 m。

一侧排列萎凋架和萎凋帘,另一侧为人行道和风道,人行道宽1.6 m,风道宽为0.4 m,萎凋帘每片长1.6 m、宽0.8 m,横向排列3块萎凋帘,纵向排列17块萎凋帘。

萎凋帘与萎凋帘之间的间距为20 cm,不用时萎凋帘一端挂在立柱的钩子上,另一端下垂,最下一层萎凋帘离地85 cm。

松压白牡丹茶制作工艺

松压白牡丹茶制作工艺

松压白牡丹茶制作工艺
松压白牡丹茶制作工艺
白牡丹茶介绍
白牡丹茶是一种以福鼎白茶为原料,采用独有的松压工艺精制而成的
茶叶。

白牡丹茶以芽头肥壮、翠绿含毫的福鼎大白茶为原材料,经过
采制、晾晒、揉捻、萎凋、黄菜、松压、晾干等繁琐工序制成。

白牡丹茶所含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芳香油、矿质元素等成分丰富,汤色浅黄绿,清爽回甘,花香浓郁,叶底柔软鲜嫩,堪称茶中精品。

松压工艺介绍
松压是白牡丹茶制作过程中最关键的工艺环节,颇具特色。

经过采摘、阳光萎凋、揉捻、杀青、黄菜、蒸烘、扫青之后,把茶叶松塔成圆锥形,针对外层叶片及芽头稍微揉磨一下,使内部茶汁外溢,使发酵更
加均匀。

工艺步骤
1.采制鲜叶:白牡丹茶采用福鼎大白茶芽头,时间以早春第一批小雨芽为佳。

2.萎凋揉捻:将鲜茶经过揉捻达到软化效果,控制含湿量,使其适合进行下一步松塔工艺。

3.松塔:将揉捻后的鲜茶松压成圆锥形,目的是形成较大的宽度和较小的高度,方便进行下一步的工艺处理。

4.扫青:将松塔后的鲜茶进行青绿程度的调整,采用风筛将青绿不匀的茶叶剔除。

5.蒸烘:使用蒸汽的方式进行烘制,使茶叶恢复弹性,同时去除松塔工艺中多余的青草味,提高茶叶的品质。

6.贮藏包装:经过蒸烘后的白牡丹茶要进行贮藏和包装,加入少量人工松香,使茶香更加浓郁,最后装入保鲜袋内,密封保管。

结语
松压白牡丹茶是福鼎地区特有的茶叶品种,以其鲜美的口感和浓郁的花香深受消费者喜爱。

松压工艺是其成品质量的重要保障,只要掌握好工艺步骤,制作出的白牡丹茶品质将更佳稳定,口感也更佳鲜美,是茶叶爱好者不可错过的珍品。

松压白牡丹茶制作工艺流程

松压白牡丹茶制作工艺流程

松压白牡丹茶制作工艺流程
松压白牡丹茶需要用到的原料主要有牡丹花、白芝麻及适量的伏苓子,其中牡丹花需要是新鲜的茶树花,不可使用蜜蜡加工过的牡丹茶,其余的原料也需要是新鲜的,然后根据自己的需要,准备好比例。

2、清洗:
牡丹花需要放入凉水中浸泡,使其上面的泥土和虫子都能清洗掉;白芝麻洗干净后用茶叶分离器排出;伏苓子需要洗净后浸泡好,以备后续使用。

3、松压:
将准备好的牡丹花,白芝麻及伏苓子混合在一起,然后用松压机对其进行松压,直到花瓣压碎的比较细为止。

4、晾晒:
将松压好的牡丹花粉层放在半阴凉处,需要晒到内部粉末结块,但需要注意防止太多的水分结露,以免影响口感。

5、包装:
将经过晾晒的松压白牡丹茶打入密封袋中,并将密封包装牢固地封口,以免袋内空气进入,从而影响产品的质量。

6、储存:
将包装好的松压白牡丹茶放在干燥处,通风平稳,阴凉处储存,以免被影响质量。

- 1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牡丹茶饼加工技术
摘要介绍了白牡丹茶饼的加工技术,包括鲜叶加工技术和茶饼制作技术,以期为白牡丹茶饼制作工艺推广提供技术依据。

关键词白牡丹;茶饼;加工技术
白茶主产于我国的福建省福鼎市,因成品茶满披白毫,呈银白色,故称“白茶”。

白牡丹采用1芽2叶制成,芽叶连枝,形态自然,冲泡在杯中形似牡丹。

制白牡丹的鲜叶为1芽2叶,绿叶夹银毫,形似花朵,故称白牡丹。

成品茶叶片灰绿色,芽心肥壮,呈银白光泽,叶缘微向叶背卷曲,芽叶连枝形状完整[1]。

内质香气清雅,味鲜醇可口,汤淡黄明亮,叶底浅黄,叶脉微红,柔软匀齐。

白牡丹茶采用萎凋和烘培加工而成。

因不炒不揉,体积大,贮藏、包装、运输都不方便,制成茶饼,大大缩小了体积。

1 鲜叶加工技术
白牡丹的加工与其他茶类显著不同的是,不炒不揉,只经萎凋和干燥2道工序,萎凋是形成白牡丹品质的关键工序,鲜叶经萎凋、摊放、烘焙、拣剔制成成品茶。

1.1 萎凋
从茶树上采下的鲜叶,应用竹篓盛装,及时运送茶厂进行萎凋,暂时不便运送的,也要薄摊在地面,以免发热变红,采用何种萎凋方法应根据茶厂的条件和气候状况决定[2-3]。

萎凋的方式主要有日光萎凋和室内加温萎凋。

一是日光萎凋。

在晴朗的天气,选择平坦干净的场地,在地面上排列竹架将茶叶均匀地摊放在长1.6 m、宽0.8 m的萎凋帘上,厚度1~2 cm。

将萎凋帘一端着地,另一端斜放在竹架上,斜面朝向太阳,在太阳的照射下,叶子蒸发水分,逐渐干燥。

在日落前将叶子收到室内,如果芽叶的干燥度达到8~9成干,便可厚堆20~30 cm,堆顶用布盖好,过1 d以后进行烘干。

二是室内加温萎凋。

萎凋室长11 m、宽7 m。

一侧排列萎凋架和萎凋帘,另一侧为人行道和风道,人行道宽1.6 m,风道宽为0.4 m,萎凋帘每片长1.6 m、宽0.8 m,横向排列3块萎凋帘,纵向排列17块萎凋帘。

萎凋帘与萎凋帘之间的间距为20 cm,不用时萎凋帘一端挂在立柱的钩子上,另一端下垂,最下一层萎凋帘离地85 cm。

上鲜叶时,从上到下上叶。

鲜叶装在箩筐中放在凳子上,人站在凳子上从顶层上起。

先将萎凋帘斜放在活动的木钩上,然后往萎凋帘上抛撒鲜叶,力求均匀分布,每层厚度一致,一般是1.5~2.0 cm厚,以不露帘为度。

鲜叶上好后水平放置在木钩上,接着上第2帘、第3帘,一直往下上叶。

中下层萎凋帘人可以直接站在地面上上叶。

上好叶的萎凋帘,用相对应的木钩钩在中间,基本保持水平。

上叶过程中,打开电扇吹冷风,以免叶子发红。

上叶结束再过1 h,用热风炉烧煤加热鼓热风,热风从萎室的各个出口出来,呈均匀分布,一般鼓热风4~6 h室温便可达到35~37 ℃,气温低,时间会长一些,气温高,时间短一些[4]。

然后维持温度35~37 ℃。

当萎凋叶达9成干时便可下叶。

一般是18:00进行萎凋,第2天15:00结束。

下叶时用1块长方形大布铺在萎凋帘底下,拿动木钩的绳子,萎凋帘一端下落,萎凋叶便翻落在布上,在长布的两端各站1人,收拢茶叶,抬到贮藏室堆放,堆放高度为50 cm,3 d 后进行烘干。

1.2 烘焙
烘焙的作用是挥发剩余水分,发展香气,防止变色变质,固定茶叶品质。

烘焙分焙笼烘焙和烘干机烘焙。

一是焙笼烘焙。

如果萎凋叶只达6~7成干,烘焙要分2次进行。

第1次烘焙,温度100 ℃左右,每笼摊叶约1 kg,时间10~15 min,达9成干下叶。

第2次烘80 ℃左右,每笼摊叶1.2 kg,达足干时下叶。

如果萎凋叶已达9成干,可一次烘焙达到足干。

每笼摊叶1.2~1.5 kg,火温70~80 ℃,时间15~20 min。

在烘焙过程中应翻拌2次,使之受热均匀,翻叶动作要轻,以免茶芽断碎,茸毛脱落。

二是烘干机烘焙。

生产量大应用烘干机烘焙,达7~8成干的萎凋叶分2次烘,初烘采用高温快速,温度100 ℃,时间10 min,摊放30 min进行复烘,复烘低温慢速,温度80 ℃,时间20 min左右,复烘结束,适当摊凉后进行包装,贮藏于阴凉干燥室内。

2 茶饼制作技术
因白牡丹在加工过程中不炒不揉,故成品茶呈自然形态,体积很大,不便于包装、贮藏和运输,也不耐贮存。

将白牡丹压制成茶饼,大大缩小了体积,便于包装和贮藏,更耐存放。

其制作工艺流程如下。

2.1 称茶
用蒸茶筒放在电子秤上称重,称白牡丹干茶净重350 g,存放年数较长的茶叶,因黏性差应加20 mL清水后再蒸,否则易松散。

2.2 蒸茶
在双灶煤气灶上放上2口锅,加入适量清水,盖上锅盖加热(锅盖上应先挖1个孔径15 cm的圆洞),将称好茶的蒸茶筒放在锅盖的圆洞上蒸。

锅中水沸腾后蒸2 min便可,但陈茶需蒸4 min,蒸不透压紧后还会松散。

2.3 整形
将蒸茶筒从锅盖上取下,放在台板上,套上布袋,然后翻转,将蒸茶筒取出,筒底活动有孔铁片压入布袋。

将布袋放入木模中,旋紧布袋,右手抓紧布袋,左手按压、敲打袋中茶叶,取出有孔铁片,放入蒸茶筒中,继续对袋中茶叶进行按压、敲打、整形。

卷紧袋的上部,在正中位置打1个结,结不要太小太高,也不
要太大太扁。

小而高的结,茶饼经液压机压扁后,中部的洞太深,茶叶顶部太薄易穿,而且边上的茶叶也难压紧。

大而扁的结成型后不够美观。

2.4 压制
制动液压机,使其升起,将压好的茶饼取下,放入待压的茶饼,摆放在中央位置;再制动液压机,使压杆下垂对茶饼加压,时间为2~3 min。

2.5 摊凉与烘干
从机上取下的茶饼,摊放在竹帘上冷到室温后,慢慢解开布袋,放在竹帘上摊凉。

将茶饼放在烘房的架上,一层层排列整齐,然后关闭门窗,对烘房加温,当烘房温度达40 ℃,停止加温维持温度(40±2)℃。

烘2 d左右,饼茶达到足干便可。

从烘房中出来的饼茶,晾至室温后进行包装,贮藏于阴凉干燥处。

3 参考文献
[1] 张建勇,江和源,崔宏春,等.白牡丹茶的主要生化成分分析[J].食品科技,2011(1):52-55.
[2] 徐永康,李松,邢后银.南京雨花茶加工工艺和关键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2011(13):176-177.
[3] 柳强.宁国市山区名优绿茶加工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2011(12):214-215.
[4] 王泽科.安化千两茶加工工艺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1(16):7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