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尖瓣

合集下载

二尖瓣运动曲线解读

二尖瓣运动曲线解读

二尖瓣运动曲线解读
二尖瓣前叶曲线:正常人呈双峰,曲线上各段依次为A、B、C、D、E、F、G。

A峰位于心电图P波之后,相当于心房收缩所致的心室主动充盈期;E峰位于心电图T波之后,相当于心室舒张所致的心室快速被动充盈期。

C点相当于第一心音处,二尖瓣关闭。

D点在第二
心音后等长舒张期末,二尖瓣开放。

二尖瓣叶曲线:收缩期二尖瓣后叶与前叶合拢,在曲线上形成共同之CD段。

舒张期瓣口开放,后叶与前叶分开,形成与二尖瓣前叶
活动方向相反,幅度较小,呈倒影样单独活动的后叶曲线。

故对后叶曲线上与前叶曲线上相对应处的方向相反的双峰分别称为A峰和E峰。

二尖瓣机械瓣口径标准

二尖瓣机械瓣口径标准

二尖瓣机械瓣口径标准
二尖瓣机械瓣的口径标准因生产厂家和产品不同而有所差异。

一般来说,二尖瓣机械瓣的口径分为以下几种:
1. 23号瓣:适用于儿童和瘦小成人患者。

2. 25号瓣:适用于一般成人患者。

3. 27号瓣:适用于体型较大的成人患者。

4. 29号瓣:适用于老年人和二次手术的患者。

在选择二尖瓣机械瓣时,应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心脏大小以及手术需求等因素综合考虑。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瓣膜口径。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生产厂家的产品可能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实际需求和手术条件进行个性化选择。

在进行二尖瓣机械瓣置换手术前,患者应充分了解各种瓣膜的特点和适应症,与医生密切沟通,共同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瓣膜。

此外,手术后还需注意定期复查和保养,确保瓣膜功能良好。

二尖瓣名词解释

二尖瓣名词解释

二尖瓣名词解释二尖瓣(Mitral Valve),又称左心房-左心室瓣,是人类心脏中的一种瓣膜,位于左心房与左心室之间,用以控制血液在心脏中的流动。

以下是对二尖瓣的详细解释。

结构:二尖瓣由两片瓣膜构成,分别称为前瓣和后瓣。

前瓣较大,后瓣较小。

前瓣比较柔软,宽而厚,呈三角形,又称为前叶,其外缘有丰富的肌索,称为脚带。

后瓣较薄而小,又称为后叶。

二尖瓣的边缘由瓣膜纤维环组成。

功能:二尖瓣的主要功能是控制血液在心脏中从左心房流入左心室。

当左心房收缩时,二尖瓣开放,允许血液通过;而当左心室收缩时,二尖瓣关闭,防止血液逆流回左心房。

工作过程:当左心房收缩时,二尖瓣松弛,血液从左心房流入左心室。

当左心房舒张时,二尖瓣关闭,防止血液逆流。

当左心室收缩时,二尖瓣由于心脏壁肌肉收缩而关闭,防止血液逆流。

而当左心室松弛时,二尖瓣开放,血液从左心室进入主动脉。

疾病:二尖瓣疾病是指二尖瓣发生异常导致其功能异常的病症。

常见的二尖瓣疾病包括二尖瓣关闭不全和二尖瓣狭窄。

二尖瓣关闭不全是指二尖瓣在收缩时无法完全关闭,导致血液逆流回左心房。

二尖瓣狭窄是指二尖瓣开口狭窄,影响血液从左心房流入左心室。

这些疾病可导致心脏负荷增加、心功能不全等严重后果。

治疗:二尖瓣疾病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可以用于控制症状和减轻心脏负荷。

手术治疗常见的方法有二尖瓣成形术和二尖瓣置换术。

在二尖瓣成形术中,医生会使用特殊装置对瓣膜进行修复;而在二尖瓣置换术中,医生会用人工瓣膜替换受损的瓣膜。

总结:二尖瓣是心脏中非常重要的瓣膜之一,起着控制血液流动的关键作用。

二尖瓣的功能异常会导致一系列的心脏疾病,如二尖瓣关闭不全和二尖瓣狭窄。

对于这些疾病,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是常见的治疗方法。

通过及时诊断和治疗,可以有效控制二尖瓣疾病,并提高心脏功能。

内科学课件二尖瓣关闭不全

内科学课件二尖瓣关闭不全
慢性者,心尖区有典型得杂音伴左心房室增 大,诊断可成立,确诊有赖UCG
鉴别诊断
一、三尖瓣关闭不全 为全收缩期杂音,在三尖瓣 区最清楚,杂音在吸气时增强,常伴颈静脉与肝脏 收缩期搏动
二、室间隔缺损 为全收缩期杂音,在胸骨左缘 第三、四肋间最清楚,常伴胸骨旁收缩期震颤
三、主、肺动脉瓣狭窄 主动脉瓣狭窄杂音-胸 骨右缘第2肋间;肺动脉瓣狭窄-胸骨左缘第2肋 间;肥厚型梗阻型心肌病杂音-胸骨左缘第3、4 肋间。UCG可确诊
内科学课件二尖瓣关闭不全
二尖瓣关闭不全
收缩期二尖瓣关闭依赖二尖瓣装 置(瓣叶、瓣环、腱索、乳头肌)与左 心室得结构与功能完整,其中任何部分 得异常均可导致二尖瓣关闭不全 (mitral inpetence)。
病因
一、瓣叶 1、 风湿性损害最为常见 2、 二尖瓣脱垂 3、 感染性心内膜炎破坏瓣叶 4、 肥厚型心肌病收缩期二尖瓣前叶向前运动 5、 先心病心内膜垫缺损合并二尖瓣前叶裂
二尖瓣关闭不全
体征
慢性 心尖搏动 增强,心界向左下扩大。 心音 可有S1↓或正常S2分裂。严重返流时心尖
区有S3,二尖瓣脱垂时可有收缩中期喀喇音。 心脏杂音 心尖区全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心尖
区最响,向左腋下传导。 典型二尖瓣脱垂:喀喇音+收缩晚期杂音 腱索断裂:收缩期杂音如海鸥鸣或乐音性 前叶关闭不全:左腋下及左肩胛区传导 后叶关闭不全:胸骨左缘与心底部传导
症状 急性:轻度--劳力性呼吸困难
严重--急性左心衰、肺水肿、休克 慢性:轻度无症状
心排量减少,出现乏力 严重
代偿期长,肺淤血症状晚
二尖瓣关闭不全
体征
急性
心尖搏动增强,PS2亢进、心尖区闻 及S4、
心尖区收缩期杂音低调、呈递减 型、响度较慢性低。严重返流时有心 尖区S3与短促舒张期隆隆样杂音。

二尖瓣狭窄超声分级标准

二尖瓣狭窄超声分级标准

二尖瓣狭窄超声分级标准
一、轻度二尖瓣狭窄。

轻度二尖瓣狭窄是指二尖瓣口面积大于1.5cm²。

超声检查显示二尖瓣口径较小,但血流速度不高,心脏负荷轻。

患者通常无明显症状,治疗上主要是观察和定期复查。

二、中度二尖瓣狭窄。

中度二尖瓣狭窄是指二尖瓣口面积在1.0-1.5cm²之间。

超声检查显示二尖瓣口
径进一步减小,血流速度增加,心脏负荷逐渐增加。

患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乏力、胸痛等症状,需要密切观察和积极治疗。

三、重度二尖瓣狭窄。

重度二尖瓣狭窄是指二尖瓣口面积小于1.0cm²。

超声检查显示二尖瓣口径明显狭窄,血流速度明显增加,心脏负荷加重。

患者出现明显的呼吸困难、乏力、心悸、晕厥等症状,需要积极治疗,甚至手术治疗。

四、超重度二尖瓣狭窄。

超重度二尖瓣狭窄是指二尖瓣口面积极小,严重影响心脏功能。

超声检查显示
二尖瓣口径极度狭窄,血流速度极高,心脏负荷极重。

患者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乏力、心悸、晕厥等症状,需要紧急治疗,甚至立即手术治疗。

总之,二尖瓣狭窄超声分级标准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医生可以
根据超声检查结果对患者进行准确的分级,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患者也可以更清楚地了解自己的病情,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

希望本文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提高对二尖瓣狭窄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二尖瓣关闭不全分度标准返流面积

二尖瓣关闭不全分度标准返流面积

二尖瓣反流速度标准总面积小于1cm^2。

二尖瓣反流有可能是生理性反流,一般生理性反流的整体面积相对来说比较小,总面积小于1cm^2,返流的时候血液流动的速度比较低,可能会低于150cm/s,而且返流的范围就有一定的局限性,多数在半环的附近持续时间比较短。

如果二尖瓣返流能够满足半门开启及闭合活动的时候,一般不会出现心腔结构发生病变,属于一种病理性的改变。

二尖瓣反流也有可能是不良的病变引起的,如果心脏或者是瓣膜出现结构性改变,有可能会导致血流的动力异常,一般的心脏彩超检查的时候可以检查到。

二尖瓣反流主要是按照射流面积来进行分度的,而且需要根据反流容积来计算具体的速度标准,如果出现二尖瓣反流严重的情况下,会引起呼吸困难、心前区不适、浑身乏力等症状。

内科学第一节 二尖瓣狭窄

内科学第一节 二尖瓣狭窄

第一节二尖瓣狭窄心脏瓣膜病( valvular heart disease)是指心脏瓣膜存在结构和(或)功能异常,是一组重要的心血管疾病。

瓣膜开放使血流向前流动,瓣膜关闭则可防止血液反流。

瓣膜狭窄,使心腔压力负荷增加;瓣膜关闭不全,使心腔容量负荷增加。

这些血流动力学改变可导致心房或心室结构改变及功能失常,最终出现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临床表现。

病变可累及一个瓣膜,也可累及两个以上瓣膜,后者称多瓣膜病。

风湿炎症导致的瓣膜损害称为风湿性心脏病,简称风心病。

随着生活及医疗条件的改善,风湿性心脏病的人群患病率正在降低,但我国瓣膜性心脏病仍以风湿性心脏病最为常见。

另外,黏液样变性及老年瓣膜钙化退行性改变所致的心脏瓣膜病日益增多。

不同病因易累及的瓣膜也不一样,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中二尖瓣最常受累,其次为主动脉瓣;而老年退行性瓣膜病以主动脉瓣膜病变最为常见,其次是二尖瓣病变。

第一节二尖瓣狭窄【病因】(一)风湿热风湿热是二尖瓣狭窄( mitral stenosis)的主要病因,是A组β溶血性链球菌咽峡炎导致的一种反复发作的急性或慢性全身性结缔组织炎症。

其产生的机制是由于该细菌荚膜与人体关节、滑膜之间有共同抗原,细胞壁外层中M蛋白及M相关蛋白、中层多糖中N-乙酰萄糖胺等与人体心肌和心瓣膜有共同抗原,细胞膜的脂蛋白与人体心肌肌膜和丘脑下核、尾状核之间有共同抗原。

链球菌感染后体内产生的抗链球菌抗体与这些共同抗原形成循环免疫复合物,沉积于人体关节滑膜、心肌、心瓣膜,激活补体成分产生炎性病变。

临床表现以心脏炎和关节炎为主,可伴有发热、毒血症、皮疹、皮下小结、舞蹈病等。

急性发作时通常以关节炎较为明显,但在此阶段风湿性心脏炎可造成患者死亡;急性发作后常遗留轻重不等的心脏损害,尤以瓣膜病变最为显著,形成慢性风湿性心脏病或风湿性瓣膜病。

1992年美国心脏病协会根据Jones标准修订的风湿热诊断标准为:如有前驱的链球菌感染的证据,包括咽喉拭子或快速链球菌抗原试验阳性、链球菌抗体效价升高,同时有2项主要表现或1项主要表现加2项次要表现者,高度提示可能为急性风湿热。

二尖瓣e峰流速正常值

二尖瓣e峰流速正常值

二尖瓣e峰流速正常值二尖瓣e峰流速,这听起来像是个复杂的医学术语,对吧?其实说白了,它和我们的心脏息息相关。

大家都知道,心脏就像是我们身体里的“发动机”,要是这个发动机出了问题,咱们可就得多费劲了。

二尖瓣,简单理解就是心脏的一部分,它的主要任务就是控制血液的流动,保证一切正常。

而e峰流速嘛,就是在超声心动图里看到的一个数据,帮助医生评估心脏的健康状况。

正常的e峰流速是多少呢?通常来说,正常值大概是在60到100厘米每秒之间。

不过呀,具体的值可能因人而异,有的人心脏打得快,有的人慢,像是在和音乐节奏比拼。

就像是每个人的个性,心脏也有自己的“风格”。

一旦这个值超出了正常范围,就得引起注意了。

也许你会想,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异呢?许多因素都可能影响这个流速,比如年龄、性别、运动水平等,真的是五花八门,花样繁多。

想象一下,一个年轻的小伙子,他平时爱健身,心脏就像是个劲爆的运动员,二尖瓣的e峰流速自然会比较快。

而有些老年人,心脏的功能逐渐下降,流速就可能慢下来,听起来有点像老牛拖车,但这就是生命的规律啊。

人嘛,总有长大和变老的一天。

尤其是那些生活方式不健康的人,像是天天吃炸鸡、喝可乐,心脏就可能负担加重,流速也会受到影响。

在医院里,医生通过超声波检查心脏,看到的这些数字就像是心脏的“身份证”,告诉我们这个“小家伙”是否健康。

如果发现e峰流速异常,医生会继续深入探讨,可能会建议做一些进一步的检查。

你知道的,这就像是侦探在调查案件,得把每一个细节都搞清楚,才能找出真正的问题所在。

心脏健康可是个大事,马虎不得!e峰流速还可以反映出心脏的舒张功能,这就像是心脏的“弹性”。

如果流速太快或太慢,可能意味着心脏在工作上遇到了一些麻烦。

我们可不能掉以轻心,心脏的健康关系到我们的生活质量。

心脏如果出问题,生活就可能变得“很难过”。

就像电影里的情节,心脏不再“跳动”,生活就失去了色彩。

有些人可能会因为紧张、焦虑等原因,导致检查结果出现波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尖瓣狭窄合并关闭不全的护理
二尖瓣狭窄是最常见的心瓣膜病。

风湿热是二尖瓣较窄的常见病因。

2/3为女性病人,约半数病人无急性风湿热史,但多有反复链球菌扁桃炎或咽炎史。

二尖瓣狭窄常伴二尖瓣关闭不全。

瓣口面积1.5cm2以上为轻度、1~1.5cm2为中度、小于1cm2为重度狭窄。

临床表现
1.呼吸困难:最常见的早期症状。

首次呼吸困难常以运动、精神紧张、性交、
感染、妊娠或心房颤动为诱因。

并多先有劳力性呼吸困难,随狭窄加重,出现静息时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和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甚至发生急性肺水肿。

2.咯血;有几种情况;突然咯大量鲜血,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或咳嗽时的血
性痰或带血丝痰,急性肺水肿时咳大量粉红色泡沫样痰,肺梗死伴咳血。

3.咳嗽:冬季常见且明显。

4.右心受累的表现:食欲下降、恶心、腹胀、少尿、水肿等。

5.二尖瓣面容:心尖部可触及舒张期震颤。

听诊心尖部第一心音亢进,可闻及
亢进伴分裂。

心功能不全时可有颈舒张期隆隆样杂音,肺动脉瓣区可闻及P
2
静脉怒张、肝大、下肢水肿等。

伴有关闭不全时心脏向左下扩大,心尖部第一心音减弱,可闻及全收缩期粗糙高调吹风样杂音,向左腋下、左肩胛下传导。

评估要点
1.一般情况:观察生命体征有无异常,询问有无过敏史、家族史、有无发热、
消瘦等。

2.专科情况:
(1)呼吸困难的类型、发生的时间。

(2)有无右心功能受累表现:食欲下降、恶心、腹胀、少尿、水肿等。

(3)有无心律失常以及心律失常的性质。

(4)是否有颈静脉怒张、肝大、下肢水肿等心功能不全的表现。

(5)咯血的性质。

3.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1) X线检查:与风湿活动或合并感染有关。

(2)心电图:重度二尖瓣狭窄有“二尖瓣P波”。

常伴有心房颤动。

(3)超声心动图:为确定和定量诊断的可靠方法,还可提供房室大小、室壁厚度和运动、心室功能等。

护理诊断/问题
1.体温过高:与风湿活动或合并感染有关。

2.潜在并发症:心力衰竭、栓塞、心房颤动。

3.有感染的危险:与机体抵抗力降低有关。

4.疼痛:与肥厚心肌耗氧量增加、冠状动脉血流灌注量减少有关。

护理措施
1.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温暖、干燥,阳光充足,每日通风1~2次。

2.卧床休息,限制活动量。

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提高
机体抵抗力。

3.监测体温,观察热型及伴随症状。

当体温超过38.5℃,给予物理降温,并记
录降温效果。

4.经常巡视病房,观察及询问有无风湿活动的表现:发热、皮肤环行红斑、皮
下结节、关节肿胀及疼痛等。

5.观察抗生素及抗风湿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有无胃肠道反应、柏油样便、
牙龈出血等。

6.监测生命体征,评估病人有无呼吸困难、乏力、食欲减退、尿少等症状检查
有无肺部湿罗音、肝大、下肢水肿等体征。

7.做好口腔护理和皮肤护理,出汗多的病人应勤换衣裤和被褥,防止受凉。

8.一旦出现心力衰竭的表现,则按心力衰竭护理。

9.病情允许时鼓励并协助病人翻身、活动下肢、按摩、温水泡脚及下床活动等,
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

10.密切观察有无栓塞的征象。

应急措施
1.出现急性肺水肿时,立即协助病人取坐位,双腿下垂,给予20%~30%的酒精
湿化氧气吸入,6~8L/min观察病人的咳嗽情况,痰液的性质和量,协助病人咳嗽、排痰,保持呼吸道通畅;迅速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正确使用药物;
严密监测病人的呼吸频率、深度、意识、精神状态,皮肤颜色及温度,肺部啰音的变化,监测血气分析结果。

2.出现脑栓塞,下肢、肠系膜、视网膜等动脉栓塞征象时,应立即报告医生,
给予溶栓、抗凝治疗,配合抢救。

健康教育
1.向病人家属详细讲解本病的病因和病程进展特点,鼓励病人增强信心,有手
术适应症者应尽早择期手术,以提高生活质量。

2.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温暖、干燥、阳光充足,防止引起风湿活动。

3.适当锻炼,加强营养,但要避免劳累。

注意防寒保暖,避免感冒和呼吸道感
染,避免与呼吸道感染病人接触。

4.告诉病人坚持按医嘱服药的重要性,定期复查防止病情进展。

5.告知育龄妇女要根据心功能情况在医师指导下控制好妊娠与分娩的时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