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容穴位

合集下载

八大美容穴位

八大美容穴位

八大美容穴位关键信息项:1、美容穴位的名称2、每个穴位的位置描述3、每个穴位的按摩手法4、按摩每个穴位的功效5、按摩的注意事项6、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11 美容穴位介绍111 本协议所涉及的八大美容穴位分别为:印堂穴、攒竹穴、鱼腰穴、丝竹空穴、太阳穴、瞳子髎穴、承泣穴、四白穴。

12 穴位位置描述121 印堂穴:位于两眉头连线的中点。

122 攒竹穴:在面部,眉头凹陷中,额切迹处。

123 鱼腰穴:位于额部,瞳孔直上,眉毛中。

124 丝竹空穴:在面部,眉梢凹陷处。

125 太阳穴:位于头部侧面,眉梢和外眼角中间向后一横指凹陷处。

126 瞳子髎穴:位于面部,目外眦外侧 05 寸凹陷中。

127 承泣穴:在面部,眼球与眶下缘之间,瞳孔直下。

128 四白穴:位于面部,瞳孔直下,当眶下孔凹陷处。

21 按摩手法211 印堂穴:用拇指指腹轻轻按揉,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各揉 10 圈。

212 攒竹穴:以食指指腹点按,每次按压 1 分钟,重复 3 次。

213 鱼腰穴:用食指指腹轻轻按压,力度适中,持续 2 分钟。

214 丝竹空穴:以中指指腹按压,每次 30 秒,重复 5 次。

215 太阳穴:用双手拇指分别顺时针和逆时针按揉,各 1 分钟。

216 瞳子髎穴:以食指指腹轻轻揉按,每次 2 分钟。

217 承泣穴:用食指指腹缓慢按压,停留 5 秒后松开,重复 10 次。

218 四白穴:用食指和中指指腹轻轻按揉,每次 3 分钟。

31 按摩功效311 印堂穴:具有醒脑通窍、明目、宁心安神的作用,可缓解头痛、失眠等症状,同时能改善皮肤暗沉,提升面部光泽。

312 攒竹穴:能够缓解眼部疲劳,预防和减少眼部皱纹,对改善头痛、眉棱骨痛也有一定效果。

313 鱼腰穴:可以促进眼部血液循环,消除眼部浮肿,减轻鱼尾纹。

314 丝竹空穴:有明目、除皱的功效,能改善眼周皮肤松弛,预防黑眼圈。

315 太阳穴:能缓解头部疲劳,促进头部血液循环,增强记忆力,还可紧致面部肌肤,减少鱼尾纹。

面部穴位按摩图111

面部穴位按摩图111

面部穴位按摩图,有效解决疲劳问题。

学好了给自己或给家人按摩都不错睡觉前半小时各做一次面部按摩,每次十至十五分钟按摩前先用温水洗面部,有条件的话可在按摩前在面部均匀薄涂一层营养滑剂、按摩霜、营养霜等,以增加按摩效果。

两手同时对称按摩,主要利用两手掌面和手指腹侧面,动作要协调对称,用力要均匀柔和,使人有一种舒适的轻快感。

切勿粗猛,否则不但得不到美容的效果,还会损伤正常皮肤。

面部按摩的主要部位是,额部、眼周、鼻、二颞、二颊、口周及下颏部。

面部美容穴位。

面部美容点穴绝招中共有十六个穴如下:百会、印堂、攒竹、太阳;听宫、颊车、睛明、迎香;承泣、四白、巨髎、地仓;颞骨、鱼腰、翳风、承浆。

以上十六个美容穴,如能经常点按,不仅能达到美容的效果,而且能提高智力和记忆力。

对治疗神经衰弱,头晕,耳聋,耳鸣等也有显著疗效。

按摩动作:两手中指轻按太阳穴约五至十秒。

以解除疲劳,然后中指按顺时针作圆形按摩。

两手拇指由下而上按摩印堂穴。

两手食指、中指沿眼眶周围由内向外做圆形按摩。

两手食指、中指有节奏地从鼻根的两旁向下,向外滑向两颊部按摩。

两手中指沿口周围上下唇左、右交错按摩。

两手中指、无名指腹在两颊由内向外做螺旋形按摩。

两掌外侧线从眉弓向发际外滑动按摩。

左手掌、中指撑紧额部肌肉,右手中指插在指间左右按摩。

两手中指和无名指在额部做螺旋形按摩。

两手食指或中指轻按太阳、睛明、颊车、听宫、迎香、人中等穴。

用手小鱼际向上南推眼外角鱼尾纹。

两手轻拍两颊及下颏。

食、中、无名三指并拢轻叩前额中部。

两手全掌及手指轻摩整个面部,以使面部皮肤及肌肉恢复弹性。

按摩完毕,用脱脂棉或餐巾纸擦净面部,再涂一层营养霜。

增强皮肤弹性按摩法睡觉前三分钟是按摩最佳时刻我们的脸部整天暴露在外面,风吹、日晒、流汗或灰尘的污染,都会使皮肤变得干燥,老化,而失去弹性。

按摩能促进血液循环,清除污垢、促进新陈代谢,可使皮肤恢复光滑细嫩。

按摩最好在洗浴后进行,因为沐浴后,血液循环加快,体温上升,容易产生较好的效果。

面部美容穴位PPT

面部美容穴位PPT
详细描述
瞳子髎穴位于眼睛外侧1厘米处。按摩瞳子髎穴可以缓解眼部 疲劳、淡化细纹,对于改善黑眼圈、眼袋也有一定效果。
承泣穴
总结词
缓解眼袋、淡化黑眼圈
详细描述
承泣穴位于眼球正下方,眼眶骨凹陷 处。按摩承泣穴可以促进眼部血液循 环,缓解眼袋,同时淡化黑眼圈,使 眼部更加明亮有神。
03
美容穴位按摩方法
轻柔按摩法
瘦脸塑形
促进面部脂肪燃烧
按摩面部的美容穴位可以促进面部脂 肪的燃烧,减少脂肪堆积,从而达到 瘦脸的效果。
提升下颌线条
通过按摩面部美容穴位,可以提升下 颌线条,使脸型更加优美。
缩小毛孔
通过刺激面部美容穴位,可以促进毛 孔周围的血液循环,缩小毛孔,使肌 肤更加细腻光滑。
改善面部肌肉松弛
按摩面部美容穴位可以改善面部肌肉 松弛的现象,使肌肤更加紧致有弹性。
详细描述
鱼腰穴位于眉毛正中间上方。按摩鱼腰穴可以缓解头痛、提拉眼角,对于减轻皱纹、提升眼部紧致度 也有一定效果。
丝竹空穴
总结词
减轻鱼尾纹、提升脸部轮廓
详细描述
丝竹空穴位于眉毛外端两侧凹陷 处。按摩丝竹空穴可以促进面部 血液循环,减轻鱼尾纹,同时提 升脸部轮廓,使面部更加紧致。
瞳子髎穴
总结词
缓解眼部疲劳、淡化细纹
揉捏法
总结词:揉捏交替
详细描述:揉捏法是一种较为综合的按摩方式,通过用手指的指腹或手掌在面部皮肤上做揉捏动作,力度适中,可以促进血 液循环,增强皮肤弹性,改善面部轮廓线条,使面部更加紧致有弹性。
04
面部美容穴位的应用
改善肤色暗沉
改善肤色暗沉
调节气血
通过刺激面部美容穴位,可以促进面部血 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有助于排出体内 毒素,从而改善肤色暗沉的问题。

美容按摩穴位

美容按摩穴位

美容按摩穴位1、承泣位置:瞳孔直下方,眼球与下眼眶边缘之间。

美容范围:面瘫、眼袋、眼围皱纹等。

2、四白穴位置:双眼平视时,瞳孔正中央下约二厘米处或瞳孔直下,当眶下孔凹陷处美容范围:眼袋、眼周皱纹、眼轮匝肌痉挛等。

3、迎香穴位置:鼻翼外缘中点旁,鼻唇沟中美容范围:面痒浮肿、法令纹、粉刺、皮脂溢出症等。

4、巨髎位置:瞳孔直下与鼻翼下缘相平的凹陷处或鼻唇沟外侧,目中线上美容范围:皮肤松驰、肤色不匀、粉刺等。

5、攒竹穴位置:眉毛内侧边缘凹陷处或眼操第三节中按揉太阳、攒竹美容范围:面部皱纹、视物不清、面肌痉挛、头痛、眼睑下垂等。

6、印堂位置:两眉头连线的中点美容范围:粉刺、面瘫、额部皱纹、神经性头痛等。

7、阳白位置:瞳孔直上方,离眉毛上缘约二厘米处;足少阳胆经与阳维脉的会穴。

美容范围:额部皱纹、上眼睑下垂浮肿,头痛等。

8、鱼腰位置:眉毛的中点美容范围:额部眼角皱纹、上眼睑下垂浮肿等。

9、丝竹空位置:眉梢的凹陷中。

美容范围:明目、面部痉挛、鱼尾纹、倒睫、睑闭不合等。

10、瞳子髎位置:眼睛外侧一厘米处目外眦旁,当眶外侧缘处;足少阳胆经的起始穴位;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与足少阳胆经的会穴。

美容范围:面部痉挛、鱼尾纹。

面部保健常用穴等。

一、让BB霜更贴合的按摩法涂抹完BB霜之后,两手贴紧两颊,用力做上推动作,反复几次直至BB霜均匀散开,较好的贴合于面部。

这个按摩法还有让两颊看起来更瘦的作用呢!另外,你的额头和T区也需要相应的按摩,也需要做这样的提拉动作,方向可以不用一致向上,只要能起到贴合效果即可。

二、洗脸时的按摩法洁面时,需要做按摩来舒缓肌肤,同时给增强清洁肌肤的力度。

具体的方法是用食指或者中指的指尖在脸部轻轻打圈,顺时针逆时针都可以。

大约进行三十秒,便能达到上述的需求,这当然是洗脸最基本的,也是必须的步骤啦。

三、收缩鼻尖毛孔的按摩法先让脸部放松,然后,用带有热气的毛巾放在脖子后面,让淋巴通畅,然后准备两把小汤匙,汤匙要放到水里加温。

中医养生经典七个经络穴位让你焕发容光

中医养生经典七个经络穴位让你焕发容光

中医养生经典七个经络穴位让你焕发容光中医学是中国传统医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强调调整人体内部的平衡和协调,使之达到健康的状态。

经络穴位是中医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可以调理人体的气血运行,促进身体的健康和养生。

本文将介绍中医养生经典的七个经络穴位,帮助您焕发容光。

1. 风池穴风池穴位位于颈部后方的凹陷处,具有疏风解表、舒展经络的功效。

经常按摩风池穴可以缓解颈部疲劳和紧张,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肤色。

按摩时,用指尖轻揉风池穴,以顺时针方向转动,每次持续5-10分钟。

2. 太阳穴太阳穴位于额头与鬓角的交界处,是中医中治疗头痛和眼部疾病的重要穴位。

按摩太阳穴可以缓解头部不适,促进头部的血液循环,提高面部肌肤的光泽。

按摩时,用指腹轻柔地按压太阳穴,每次持续3-5分钟。

3. 曲池穴曲池穴位于胸部侧面的第四肋间隙前方,曲池穴是调理气血的重要穴位,经常按摩可以促进胸部的血液循环,改善胸部肌肤的紧实度。

按摩时,用指腹轻柔地揉动曲池穴,每次持续5-8分钟。

4. 神门穴神门穴位于耳后,耳廓和后颈交界处的凹陷处,是中医中调节心脑血液循环的重要穴位。

经常按摩神门穴可以改善面部肌肤的营养供应,预防面部皮肤的衰老和松弛。

按摩时,用指腹轻柔地按压神门穴,每次持续3-5分钟。

5. 次髎穴次髎穴位于人体的乳头下方,是中医中调节肝胆和情绪的重要穴位。

经常按摩次髎穴可以调节情绪,缓解压力和焦虑,促进身体内部的平衡。

按摩时,用指腹轻柔地揉动次髎穴,每次持续5-8分钟。

6. 焦梁穴焦梁穴位于颈部后方的突起处,是中医中调理眼部和头部血液循环的重要穴位。

经常按摩焦梁穴可以缓解眼部的疲劳和干涩,改善眼神无神和黑眼圈的问题。

按摩时,用指腹轻柔地按压焦梁穴,每次持续3-5分钟。

7. 丰隆穴丰隆穴位于手臂内侧的肘窝处,是中医中调节胃肠功能和促进血液循环的重要穴位。

经常按摩丰隆穴可以缓解胃部不适,促进消化功能,使皮肤更加有光泽。

按摩时,用拇指轻柔地按压丰隆穴,每次持续5-8分钟。

美容美体穴位

美容美体穴位

美容美体穴位推荐文章100个养生小窍门热度:美容美体有哪些项目_女人去美容院都做哪些项目热度:中医美容美体方法热度:产后美容美体热度:美容美体方法热度:人体有美容美体的八大特效穴位,时常按一按,轻松美容又美体。

下面店铺为大家介绍美容美体穴位,希望对你有用!美容美体穴位大迎穴:为面部美容要穴大迎穴又叫髓孔穴,位于胃经上,负责将胃经中的精微血气传送到头部,具有过滤浊气的功用。

大迎穴主治牙痛、面颊肿痛、口角歪斜等多种口部及面部疾病,其下布有丰富的面部肌肉和神经组织。

因此,又是面部美容的要穴。

它在人体头部,位于侧面的下颌骨前方,下巴骨的凹陷处。

按揉大迎消除浮肿,做小脸美人经脉不通,气血运行不畅,水汽过多地堆积在面部便会造成面部浮肿。

利用穴道按摩法,打通面部经络,加快血液循环,排出多余水汽,便可快速消除浮肿。

具体方法:取大迎、颊车、听会3穴,将双手食指和中指并拢,将指腹置于左右两侧鼻翼,然后从此处开始点按,逐渐经过面颊、耳际,便可消除水肿,长期坚持,还可消除面部赘肉。

平时在涂抹护肤品时,加上经大迎穴向耳际提拉的动作,亦有瘦脸的作用。

水分穴:消除腰腹水肿第一要穴水分穴又叫“分水穴”“中守穴”,是任脉的要穴之一。

水分穴在人体腹部,位于腹部中线上,于脐上1寸处取穴,向下纵深剖析,为小肠。

此穴具有分流水湿、通调水道、理气止痛的功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水肿、腹胀、腹痛、泄泻、反胃、胃炎、肠炎、肠粘连、肠鸣、肾炎、腰背强直、小儿陷囟等症。

按摩水分,重现迷人腰线女人坐着时最怕什么?最怕腰线上那一层又一层的“游泳圈”。

女人的形体美,来自于窈窕的曲线,腰线臃肿的人,自然少了一分女人味。

这时,就该找找任脉上的水分穴了。

任脉,具有消除胃部、腹部胀气的作用,刺激任脉上的水分穴,可向胃、腹部输送更多的阳气,排出腹部多余水分,消除水肿;此外,该穴深处又是小肠所在。

因此,刺激该穴还可加速胃肠蠕动,加快新陈代谢,消除腹部多余脂肪,让突出的小腹平下去。

十大人体穴位图及特效保健按摩法

十大人体穴位图及特效保健按摩法

十大人体穴位图及特效保健按摩法人体穴位是人体上一些特殊的部位,经络在这些部位上汇聚,具有控制身体功能的作用。

按摩这些穴位能够有效的缓解身体疲劳,增强免疫力,调节生理功能等,被广大人们所喜爱。

以下是十大人体穴位以及保健按摩法。

一、太阳穴太阳穴位于眉毛外侧的凹陷处,是一处十分敏感的部位。

按摩太阳穴可以缓解头痛、失眠等症状。

按摩方法:将食指和中指放在太阳穴处,轻轻旋转按摩20次。

二、风池穴风池穴位于颈后,两侧颈椎第一根棘突下缘的凹陷处,是头颈部保健的重要穴位。

按摩风池穴可以缓解颈椎疼痛、头晕、头痛等症状。

按摩方法:用拇指、食指捏住风池两侧的凹陷处,轻轻按摩。

三、涌泉穴涌泉穴位于脚心中央,是人体最重要的穴位之一。

按摩涌泉穴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力,缓解疲劳。

按摩方法:用拇指按揉涌泉穴5分钟。

四、合谷穴合谷穴位于手背正中间,第一、第二掌骨之间。

按摩合谷穴可以缓解头痛、失眠、口渴等症状。

按摩方法:用拇指按揉合谷穴2-3分钟。

五、天宗穴天宗穴位于脚背部,第一、第二跖骨骨间凹陷处。

按摩天宗穴可以缓解腰酸背痛、关节炎等症状。

按摩方法:用拇指按摩天宗穴3-5分钟。

六、肩井穴肩井穴位于肩胛骨下缘,往前约3个手指宽的凹陷处。

按摩肩井穴可以缓解肩颈疼痛、头痛等症状。

按摩方法:用拇指按揉肩井穴2-3分钟。

七、神阙穴神阙穴位于肚脐正中间。

按摩神阙穴可以缓解腹部胀气、腹泻、便秘等症状。

按摩方法:用拇指按揉神阙穴2-3分钟。

八、三阴交穴三阴交穴位于腿内侧,胫骨下缘前1/3与后2/3的交界处。

按摩三阴交穴可以缓解月经不调、失眠、前列腺炎等症状。

按摩方法:用拇指按摩三阴交穴3-5分钟。

九、液门穴液门穴位于脊骨最下端凹陷处。

按摩液门穴可以缓解腰酸背痛、肾虚等症状。

按摩方法:用拇指按揉液门穴5-10分钟。

十、足三里穴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前外侧,当膝盖外侧缘下3个指宽处。

按摩足三里穴可以缓解消化不良、便秘、失眠等症状。

按摩方法:用拇指按揉足三里穴5分钟。

美容头面部常用穴位

美容头面部常用穴位

头面部常用穴位
1、印堂穴:在面部、两眉内侧端联线的中间。

2、神庭穴:位于人体的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

3、攒竹穴:位于面部,当眉头陷中,眶上切迹处。

4、鱼腰穴:位于额部,瞳孔直上,眉毛中。

5、丝竹空穴:在眉梢凹陷处。

6、下关穴:在面部耳前方,当颧弓与下颌切迹所形成的凹陷中,张口时隆起;正坐或仰卧,闭口取穴。

7、上关穴:在耳前,下关直下,当颧弓的上缘凹陷处。

8、四白穴:位于人体面部,瞳孔直下,当眶下孔凹陷处。

9、瞳子髎穴:位于面部,眼睛外侧一厘米处(目外眦旁,当眶外侧缘处)。

10、太阳穴:在眉梢与外眼角中间、向后约一寸凹陷处。

11,头维穴:位于头侧部,当额角发际上0.5寸,头正中线旁4.5寸。

12、听宫穴:位于面部,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的后方,张口时呈凹陷处。

13、耳门穴:位于面部,在听宫穴上方,当耳屏上切迹的前方,下颌骨髁状突后缘,张口有凹陷处。

14、颊车穴:在下颌角前上方一横指,当用力咬牙时,咬肌隆起处。

15、听会穴:耳屏间切迹的前方,下颌骨髁状突的后缘,张口有凹陷处
16、大迎穴:位于下颌角前方,咬肌附着部前缘,当面动脉搏动处。

17、素髎穴:在面部,当鼻尖的正中央。

18、百会穴:在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联线的交点处,即后发际正中上七寸。

19、哑门穴:在向后发际上五分,第一颈椎与第二颈椎棘突之间处。

20、强间穴:位于人体的头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4寸(脑户穴上1.5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容穴位
一:腧穴的定义
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出入的特殊部位,也是疾病的反应点和针灸等疗法施术的部位。

二:腧穴的作用
①近治作用:如眼周的睛明,攒竹,承泣各穴均可治疗眼部皱纹及各种损美性疾病
②远治作用:如足三里穴不仅能治疗下肢病症,还可治脾胃运化失常引起的肥胖症
③特殊作用:如针刺天枢穴,泄泻时可以止泻,便秘时通便
三:具体美容穴位
1.印堂
定位:额部,当两眉头之中间
主治:痤疮,额纹,神经衰弱,头痛,失眠
2.攒竹
定位:面部,当眉头陷中,眶上切迹处
主治:痤疮,黄褐斑,面部油腻等损美疾病:黑眼圈,额部皱纹,眼部保健
3.鱼腰
定位:额部,目正视时,瞳孔直上,眉毛中
主治:额纹,鱼尾纹,上睑下垂,近视
4.丝竹空
定位:眉梢凹陷处
主治:鱼尾纹,眼部保健,头痛
5.太阳
定位:颞部,当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
主治:面瘫,目赤肿痛,鱼尾纹,头痛,面部红肿及瘙痒
6.睛明
定位:面部,目内眦角稍上方凹陷处
主治:各种目疾,眼角皱纹,眼睑浮肿
7.承泣
定位:面部,目正视时,瞳孔直下,眼球与眶下缘之间
主治:眼睑浮肿,眼袋,黑眼圈,目赤肿痛,迎风流泪
8.四白
定位:面部,目正视时,瞳孔直下,在眶下孔凹陷处
主治:黑眼圈,眼袋,色斑,改善视力,缓解眼部疲劳
9.瞳子髎
定位:面部,目外眦旁,当眶外侧缘处
主治:去皱,眼部保健按摩,面瘫,面痛
10.颧髎
定位:面部,目外眦直下,颧骨下缘凹陷处
主治:黄褐斑,痤疮,面痛,面肌痉挛,齿痛
11.承浆
定位:面部,当劾唇沟的正中凹陷处
主治:口疮,唇皲,面肿
12.颊车
定位:面颊部,下颌角前上方约一横指(中指),咀嚼时咬肌隆起最高点处
主治:面颊处皱纹,黄褐斑,痤疮,瘦脸
13.翳风
定位:耳垂后方,当乳突与下颌角之间的凹陷处
主治:痤疮,面肿,偏头痛,脂溢性脱发,耳鸣
14.曲池
定位: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90度角,当肘横纹外侧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主治:面赤肿痛,痤疮,黄褐斑,荨麻疹,咽喉肿痛,手臂保健按摩
15.天枢
定位:腹部中,脐中旁开2寸
主治:单纯性肥胖,增肥,便秘,泄泻,调经
16.气海
定位: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下1.5寸
主治:荨麻疹,湿疹,皮肤瘙痒症,肥胖症,脱发,面色无华,月经不调,神经衰弱17.关元
定位: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下3寸
主治:肥胖症,消瘦,面色苍白无华,荨麻疹,皮肤瘙痒,月经不调,尿频,泄泻
18.足三里
定位:小腿前外侧,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主治:腹痛,泄泻,便秘等肠胃疾患;消瘦,肥胖症;黄褐斑,痤疮,皮肤过敏,抗衰19.三阴交
定位:小腿内侧,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前缘后方
主治:黄褐斑,痤疮,黑眼圈,更年期综合症,神经衰弱,妇科疾病,泌尿生殖疾病,郁证,腹胀,便秘,消化不良
20.涌泉
定位:足底部,卷足时足前部凹陷部处
主治:畏寒,虚火上炎,头晕目痛,失眠头痛,咽喉肿痛,口腔炎,足部保健按摩
四:基础美容穴位的应用
1.黄褐斑:三阴交,足三里,期门,曲池,肝俞,脾俞,肾俞;每次选3-5个穴,留针20
分钟,每日一次,7次没一个疗程
2.雀斑:三阴交,曲池,足三里,肾俞,脾俞;每日或隔天一次,10次为一个疗程
3.痤疮:①肺胃热盛:曲池,合谷,肺俞;每天一次,10次为一个疗程
②肠胃湿热:颊车,攒竹,曲池,合谷,天枢,足三里,三阴交;同上
③痰热郁结:曲池,丰隆,阳陵泉;同上
4.肥胖症:①脾虚痰湿:足三里,三阴交,气海,关元;同上
②气滞血瘀:肝俞,胆俞,脾俞,足三里,三阴交;同上、
③脾肾阳虚:脾俞,胃俞,肾俞,气海,关元,足三里,三阴交,阴陵泉
5.去皱:丝竹空,攒竹,太阳,颊车,翳风,合谷,曲池,足三里;隔天一次,15次一个疗程
6.去眼袋:足三里,三阴交,攒竹,丝竹空,瞳子髎,球后,四白;同上
7.瘦脸:太阳,承浆,颊车,颧髎,阿是穴,三阴交,足三里;同上
中医美容协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