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非道路用柴油发动机排放标准的解读
非道路用柴油机国三标准与国二、国一区别

5.0
1.3
/
7.0
/
/
4.7
0.4
0.4
19≤Pmax<37
5.5
5.5
1.5
/
8.0
/
/
7.5
0.8
0.6
8≤Pmax<19
6.6
6.6
/
/
-
/
9.5
7.5
0.8
0.8
Pmax<8
8.0
8.0
/
/
/
/
10.5
7.5
1.0
0.8
从上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各功率段污染物的主要变化在THC+NOx,THC+NOx降低幅度约30%-40%,CO没有任何变化,PM只有19≤Pmax<37和Pmax<8功率段有所降低,降低幅度分别为25%和20%。
非道路用柴油机国三标准与国二,国一的区别
《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柴油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I、II阶段)》(GB20891-2007)标准,非道路移动机械用功率小于560kW的柴油机;在公路上用于载人(货)的车辆装用的第二台发动机;额定净功率不超过37kW,用于船舶驱动的,可参考本标准执行。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柴油机排气污染物中的CO、HC、NOX、PMD的比排放量第I阶段如表1,第II阶段如表2
4、增加了后处理系统的贵金属检测要求
催化转化器的贵金属含量与柴油机污染物的排放密切相关,对其加强检查,有利于柴油机污染物排放控制。
我国19kW以下机型数量巨大,且排放水平低,污染物分担率占到了非道路用移动机械的90%以上,需要重点控制。
2、增加了耐久性的技术要求
引进了有效寿命的概念,有效寿命即保证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柴油机及其排放控制系统(如有)的正常运转并符合有关气态污染物和颗粒物排放限值,且已在型式核准时给予确认的使用时间。详细要求见下表:
北京机动车排放标准

北京机动车排放标准
北京市作为我国的首都,人口众多,交通拥堵严重,机动车尾气排放成为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为了改善空气质量,北京市制定了严格的机动车排放标准,以控制机动车尾气排放,保护环境,净化空气。
首先,北京市对机动车的排放标准主要包括对汽油车和柴油车的不同要求。
对于汽油车,北京市实行了国Ⅳ排放标准,即每辆汽油车的尾气排放中一氧化碳不得超过2.72g/km,碳氢化合物不得超过0.20g/km,氮氧化物不得超过0.08g/km。
而对于柴油车,则实行了国Ⅴ排放标准,要求一氧化碳不得超过1.5g/km,碳氢化合物不得超过0.13g/km,氮氧化物不得超过0.10g/km。
这些严格的排放标准对于新车的生产和销售都有着明确的要求,以保证新车的尾气排放符合标准。
其次,对于老旧机动车,北京市也实行了相应的排放标准,对于不符合排放标准的老旧机动车,将进行限制行驶或者淘汰更新。
北京市政府出台了多项政策,鼓励老旧机动车的淘汰更新,例如对报废的老旧机动车给予一定的补贴,同时对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给予一定的奖励政策,以此来推动老旧机动车的淘汰更新,减少
尾气排放。
此外,北京市还实行了严格的机动车尾气排放监测制度,对机动车的尾气排放进行定期检测,确保车辆的排放符合标准。
对于不符合排放标准的车辆,将予以处罚,并要求整改达标后方可上路行驶。
总的来说,北京市的机动车排放标准严格,对于新车、老旧车都有相应的要求和政策,以保证机动车尾气排放不会对城市空气质量造成过大的影响。
同时,北京市政府也在不断完善相关政策和措施,以期通过控制机动车尾气排放,改善城市空气质量,为市民营造一个更加清洁、健康的生活环境。
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柴油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三阶段)(征求意见稿)

附件3《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柴油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三阶段)》(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柴油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三阶段)》标准编制组二〇一三年五月项目名称: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柴油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三阶段)项目统一编号:458承担单位:济南汽车检测中心编制组主要成员:刘顺利、范凤雷、胡开建等标准所技术管理负责人:纪亮标准处项目负责人:谷雪景目录1项目背景 (1)1.1任务来源 (1)1.2工作过程 (1)2行业概况[1] (1)2.1单缸柴油机 (2)2.2小缸径多缸柴油机 (2)2.3中等缸径多缸柴油机 (3)2.4配套情况 (4)2.5保有量情况 (5)2.6柴油消耗量情况 (6)2.7进口二手机械情况 (6)3标准修订的必要性分析 (7)3.1大气污染物减排需要 (7)3.2行业发展带来的主要环境问题 (7)3.3促进内燃机行业可持续发展 (8)4主要国家、地区及国际组织相关标准研究 (9)4.1ISO标准 (9)4.2欧盟法规 (10)4.3美国法规 (15)4.4全球统一的非道路法规 (21)5国内相关标准 (23)5.1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用柴油机排放标准 (23)5.2GB/T8190系列标准 (24)5.3中小功率柴油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 (25)6主要修订内容 (26)6.1原标准基本情况 (26)6.2增加的术语与定义 (27)6.3加严了污染物的排放限值 (27)6.4增加了耐久性要求 (28)6.5基准燃油的改变 (30)6.6带含贵金属材料的后处理系统的要求 (30)6.7增加了非道路移动机械的要求 (31)7本标准与欧美相关标准的差异 (31)7.1控制范围的差异 (31)7.2实施时间的差异 (32)7.3测量方法的差异 (32)7.4与其现行标准限值的差异 (32)8实施本标准的环境效益及经济技术分析 (33)8.1实施本标准的环境(减排)和社会效益 (33)8.2燃油可行性分析 (33)8.3发动机技术可行性及成本分析 (34)8.4测试设备可行性分析 (37)1项目背景1.1任务来源根据环境保护部(原国家环保总局)环办[2006]371号文,由济南汽车检测中心负责制订《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柴油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三阶段)》标准,项目统一编号:458。
非道路用柴油机排放现阶段及国四排放升级

非道路用柴油机排放现阶段及国四排放升级.、八、一前言随着我国道路用柴油机排放法规日益严格,道路用柴油机已实施国五排放阶段,国六排放阶段实施迫在眉睫。
随着城市建设、农业发展,各类非道路移动机械在市场、生活中的应用迅速发展,非道路用柴油机的污染日益凸显,对其进行污染物排放控制的需要也越来越迫切。
2014年5 月正式发布了《非道路机械用柴油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与测量方法(中国三、四阶段)》,随着非道路国三排放标准的实施,工程机械、农业装备机械用柴油机的技术升级到整车匹配都迎来了一次升级风,其产生的环境效益也非常庞大,因此对非道路用柴油机排放技术尤其是该技术的关键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很有必要。
1我国非道路用柴油机的国三排放现状非道路移动机械指的是以内燃机为动力的各种移动式机械设备,如工程机械、农业机械、发电机组等,与道路车辆同属移动污染源范畴。
我国非道路用柴油机每年新增约200 万台左右,全国每年超过 1 亿吨的柴油消耗总量中,约有20%用于各类非道路移动机械。
这些非道路移动机械是氮氧化物的重要排放源,初步估算每年约排放氮氧化物200 万吨以上。
面对无比严重的污染问题,2014 年5 月国家环保部发布了《非道路机械用柴油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与测量方法(中国三、四阶段)》,从国二阶段到国三阶段,主要降低氮氧化合物(NOX和碳氮化合物(THC , 根据发动机功率的不同,降低幅度约30%-45%,国三阶段与国二阶段的污染物排放检测方法相同,与国三阶段新增加了排放控制耐久性要求(详见GB20891-2007和GB20891-2014),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非道路机械用柴油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见表 1 。
非道路国三阶段柴油机的技术路线,根据功率的不同,可采用共轨、增压中冷、废气再循环(EGR等技术,小型发动机可采用提高油泵、油嘴喷射压力、涡流室、增压中冷等技术。
目前各发动机企业采取的技术路线基本一致。
目前市场上能够达到非道路三阶段排放标准的主要技术路线有两种,一种是电控单体泵系统,另一种是电控高压共轨系统,现就两种系统的工作原理作一介绍,两种系统的工作原理基本一致,都是ECU (电子控制单元)随时收集发动机工况的各种信息,并通过对电磁阀的控制,现对发动机工况的控制。
浅谈我国现阶段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柴油机排放标准

规 的有关人员参考。 关 键词 : 非 道路 移 动机 械
中图分 类 号 : T K 4 2 7
文 献标 识码 : A
Di e s e l En g i n e Em i s s i o n S t a n d a r d s o n t h e Pr e s e n t S t a g e o f o u r Co u n t r y f o r No n Ro a d Mo b i l e Ma c h i n e r y
道路移动机械 的污染 日 益严重 ,有必要进一步提高 非道路移动机械的污染物排放控制水平 ,以减轻 由 于此类机械设备保有量和使用量 的不断增长给环境 带来 的压力 , 早 日实现环境空气质量改善 目 标。 我 国于 2 0 0 7年发布 了非道路第一阶段和第二
阶段排 放 标 准 i t ] ,现 阶段 执行 的是 G B 2 0 8 9 1 — 2 0 1 4 《 非 道路 移 动 机 械 用 压 燃 式 发 动机 排 气 污 染 物 排 放 限值 及 测量 方 法 ( 中国第 三 、 四 阶段 ) 》 中的 中 国第 三 阶段 ( 以下 简 称 非 道路 国 Ⅲ标 准 ) , 自2 0 1 6年 4月 1 日起 , 所 有 制造 、 进 口和销 售 的非 道路 移 动机 械 不得
Ke y wo r d s :No n r o a d , Mo b i l e ma c h i n e y, r D i e s e l e n g i n e , E x h a u s t e mi s s i o n , S t a n d a r d
引言
近 年来 , 在道 路机 动 车排 放 收 紧控 制 的 同时 , 非
Oe t . 2 01 6
北京市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标准

北京市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标准北京市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标准1. 引言北京市作为我国的首都,一直致力于改善空气质量和环境保护工作。
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标准作为环境保护的重要一环,近年来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两方面出发,对北京市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标准进行全面评估,并撰写一篇有价值的文章,以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这一重要主题。
2. 什么是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标准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标准指的是对挖掘机、装载机、推土机、压路机等非道路移动机械的废气排放进行限制的标准。
这些机械在施工、土方、挖掘等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废气排放,对环境和空气质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制定和执行排放标准对于减少污染、改善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3. 北京市的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标准的具体要求北京市对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标准的要求是严格的。
在市区范围内使用的非道路移动机械必须符合国家和北京市的排放标准,超标排放的机械将被限制行驶或处以罚款。
北京市还明确了不同类型非道路移动机械在不同作业情况下的具体排放要求,例如在建筑工地、城市道路施工区域等。
4. 整个行业的调整与升级北京市的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标准的提升,也推动了整个行业的调整与升级。
更加环保的机械产品开始受到市场青睐,各大生产企业也纷纷加大研发投入,推出符合更高排放标准的产品。
这也为整个行业的环保转型提供了动力和契机。
5. 个人观点和理解从个人角度看,北京市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标准的提升是非常必要和积极的举措。
这不仅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也推动了整个产业的转型和升级。
对企业生产环保型机械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有利于整个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6. 总结通过本文的全面评估和撰写,相信读者对北京市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标准已经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该标准的实施,不仅是北京市环境保护工作的一部分,也是对环保、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体现。
期待未来,这样的标准能够不断提升,为我们创造更美好的生活环境。
非道路机械柴油发动机鉴定-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非道路机械柴油发动机鉴定-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非道路机械柴油发动机鉴定是对非道路机械柴油发动机进行评估和认证的过程。
随着非道路机械柴油发动机的广泛应用,其性能和排放标准的合规性成为了关注和监管的焦点。
鉴定过程包括对发动机的技术参数、排放性能和可靠性等方面进行检测和评估,以确保其符合相关的法规和标准要求。
在当前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和对污染物减排要求的加大背景下,非道路机械柴油发动机鉴定显得尤为重要。
这些发动机通常用于建筑工地、农业机械、矿山设备等非道路工作场所,其排放的废气和颗粒物对空气质量和环境保护造成潜在威胁。
通过对发动机的鉴定,可以评估其排放性能,确保其符合国家和地区的排放标准,从而保证工作场所的环境质量和员工的健康安全。
非道路机械柴油发动机鉴定的过程涉及到多个方面,包括排放测量、性能测试和可靠性评估等。
通过对发动机的排放测量和性能测试,可以评估其在实际工作条件下的运行状态和排放水平。
同时,还需要对发动机的可靠性进行评估,包括燃油经济性、使用寿命和故障率等指标,以确保其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非道路机械柴油发动机鉴定的结果不仅对制造商具有重要意义,也对监管部门、用户和环境保护组织等相关方面具有参考价值。
对制造商而言,鉴定结果可以帮助他们了解产品的性能和排放水平,为产品研发和改进提供指导。
对监管部门而言,鉴定结果可作为监管和管理的依据,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罚和督促整改。
对用户而言,鉴定结果可以作为选购和使用设备的参考依据,保证设备的质量和环保性能。
对环境保护组织而言,鉴定结果可以作为监督和评估非道路机械柴油发动机对环境的影响和保护程度的依据。
综上所述,非道路机械柴油发动机的鉴定在当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发动机的评估和认证,可以保证其符合相关标准和法规要求,减少排放对环境的影响,为用户提供高质量和环保性能的设备。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要求的提高,非道路机械柴油发动机鉴定将会进一步完善和细化,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柴油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

附件2《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柴油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三、四阶段)》(GB 20891-2014)修改单(二次征求意见稿)1.前言第二段修改为:本标准规定了第三、四阶段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柴油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和测量方法,并规定了第四阶段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控制技术要求。
2.前言第七段修改为:第四阶段非道路移动机械及其装用的柴油机排放控制要求还应满足《非道路柴油移动机械污染物排放控制技术要求》(HJ 1014-20□□)。
3.前言第十一段后增加:自本标准发布之日起,即可依据本标准第四阶段技术要求进行信息公开。
本标准自发布之日起24个月后,所有生产、进口和销售的560kW以下(含560kW)非道路移动机械及其装用的柴油机应符合本标准第四阶段要求。
本标准自发布之日起36个月后,所有生产、进口和销售的560kW以上非道路移动机械及其装用的柴油机应符合本标准第四阶段要求。
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各相关地方标准停止执行。
4.第1章第一段后增加:并规定了第四阶段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控制技术要求。
5.第2章增加:HJ 1014-20□□非道路柴油移动机械污染物排放控制技术要求。
6.第5.1条第二段后增加:第四阶段非道路移动机械及其装用的柴油机技术要求和试验应满足第5.2.3条及HJ 1014-20□□标准第5章要求。
7.第5.2.3条修改为:按照附录B及HJ 1014-20□□附录B的试验规程进行试验,气态污染物及颗粒物排放结果加上按照HJ 1014-20□□第5.5条确定的劣化修正值,或乘以按照HJ 1014-20□□第5.5条确定的劣化系数,结果都不应超出表2规定的限值。
表2 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柴油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阶段额定净功(P max)(kW)CO(g/kW·h)HC(g/kW·h)NOx(g/kW·h)HC+ NOx(g/kW·h)PM(g/kW·h)NH3(ppm)PN(#/kW·h)第三阶段P max>560 3.5—— 6.40.20——130≤P max≤560 3.5—— 4.00.20——75≤P max<130 5.0—— 4.00.30——37≤P max<75 5.0—— 4.7 0.40——P max<37 5.5——7.50.60——第四阶段P max>560 3.50.40 3.5,0.67(1)—0.1025(2)—130≤P max≤560 3.50.19 2.0—0.0255×1012 75≤P max<130 5.00.19 3.3—0.02556≤P max<75 5.00.19 3.3—0.02537≤P max<56 5.0—— 4.70.025P max<37 5.5——7.50.60—(1)适用于可移动式发电机组用P max>900kW的柴油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