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生活饮用水水质微生物检验分析
生活饮用水水质微生物检验结果分析

生活饮用水水质微生物检验结果分析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水质环境监测是我国环保事业的重要组成,微生物检测技术是水污染治理的一个重要技术,阐述微生物检测技术内涵和在水污染治理中应用机理的基础上,就如何借助微生物检测技术来处理水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问题进行探究,分别介绍了水体污染治理中应用的微生物技术和水质环境监测中的常用微生物检测技术,具体分析了在水质环境检测中微生物检测质量控制的要点,旨在为我国水质检测工作的顺利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
关键词:生活饮用水;水质微生物;检验结果;分析引言现阶段,饮用水最迫切的安全问题是微生物污染问题,这也是世界范围的难题。
消除安全问题最有效的方法为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检查。
符合国家规定的饮用水都是经由相关处理,水中微生物达到一定标准,且人们能够安全饮用的水。
世界卫生组织调查发现,水污染导致世界上约12亿人发生了肠道传染性疾病,其中大约有400万人因为水污染疾病死亡,所以生活饮用水质量把控工作十分重要。
近几年,我国加强了生活饮用水质量监测工作,以确保生活饮用水中所含有的微生物含量符合国家标准;但是在输送等过程中也可能出现二次污染的问题,导致水中微生物含量超标,因此微生物检验是检验生活饮用水质量的重要方式,能够保证饮用水质量安全。
1饮用水中微生物检验的必要性日常饮用水微生物检验工作必要性、重要性的明确,推动了工作理念的快速转变,对后续微生物检验方法的梳理、检验流程的优化以及水质卫生安全提升策略的制定,提供了方向性引导。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饮用水处理体系,通过沉淀-过滤-消毒等流程,逐步提升饮用水的纯洁度与安全性。
必须清楚认识到,这种饮用水处理工艺,尽管可以去除水体中的悬浮物等有害物质,但是对于微生物的处理成效往往难以达到预期目标,容易诱发较为严重的微生物污染问题,对公众的健康带来极大的威胁。
尤其饮用水在运输、存储过程中,极易出现微生物污染,造成微生物超标。
饮用水加工处理过程中,往往借助于微生物检验技术,对饮用水中微生物的种类、浓度等参数进行获取,根据检验结果,采取针对性处理方案,降低饮用水微生物污染危害性。
生活饮用水水质检测结果分析报告2

生活饮用水水质检测结果分析报告水是居民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保证饮用水安全、合格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和社会稳定。
见此,新巴尔虎左旗水务局于2012年05月13日委托呼伦贝尔市疾控中心对白音查干地区居民生活饮用水进行了检测。
根据饮用水水质检测结果现对送检水样做如下分析:1、检测对象:此次水质检测采样地点为白音查干,采样数量为2份,分别为20米深机井和80米深机井。
2、采样方法:每份送检水质以高压灭菌玻璃瓶取样500mL,供水质微生物指标检测使用;以聚乙烯塑料壶取样2.5Kg,供一般感官性状、理化指标检测使用。
3、检测方法:检验依据为GB/5750-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和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微生物检测指标4项,包括: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大肠埃希氏菌。
一般感官性状、理化检测指标共29项,包括:色度、浑浊度、臭和味、肉眼可见物、PH、耗氧量、氨氮、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氟化物、氯化物、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硫酸盐、磷酸盐、六价铬、挥发酚类、碘化物、汞、硒、砷、铜、铁、锰、锌、铅、镉、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
4、检测结果:根据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20米深水样,微生物4项检测指标均合格。
一般感官性状、理化29项检测指标中有5项超标,分别为:色度、浑浊度、氟化物、铁、锰,不合格项目率为15.2%;80米深水样,微生物4项检测指标中有2项不合格,分别为: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
一般感官性状、理化29项检测指标中有12项超标,分别为:色度、浑浊度、臭和味、耗氧量、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氟化物、氯化物、硝酸盐氮、硫酸盐、铁、锰,不合格项目率为:42.4%。
其中,2份送检水样的不合格项目集中在色度、浑浊度、氟化物、铁、锰5个项目上。
5、结果分析:呼伦贝尔市疾控中心水质检测结果显示,白音查干地区居民生活饮用水水质多数检测项目均符合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
生活饮用水与水源水微生物检验结果对比分析

74生活饮用水与水源水微生物检验结果对比分析马文玉目的:分析生活饮用水与水源水微生物检验结果差异。
方法:选择我市某实验室2018年送检的生活饮用水标本和水源水标本,每个季度送检120份,分别进行卫生检验,了解不同水质、不同时期存在的问题。
结果:生活饮用水合格率均高于水源水,生活饮用水第二季度合格率较其他季度低,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生活饮用水在夏季不合格率较高,水源水不合格主要是由于总大肠杆菌超标,卫生监管部门要加强对水微生物的检验,保证用水安全。
如今随着外在环境的恶化,水源受到污染,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用水。
水作为生命之源,是人类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保证水源的干净卫生是人们关注的重点问题。
通过水源传播的传染性疾病种类较多,如果不能有效保障水源的安全性,将会增大传染病流行的概率。
本研究通过对我市某实验室送检的生活饮用水和水源水进行微生物检验,了解不同水质存在的问题,为卫生监督检查提供有效数据,取得了满意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市某实验室2018年送检的生活饮用水标本和水源水标本,每个季度送检120份,分别进行卫生检验,在收到水样本后均按照试验流程进行处理,均未发生后期二次污染的情况,在接收受检样本后4小时内按规定进行检验。
1.2 方法1.2.1 水源水检验按照国家卫生部规定的水源水卫生标准进行检验,观察水样本中总菌落数、大肠杆菌菌落群数、耐热大肠杆菌菌落群数,三项指标中有一项不合格即为不合格水样。
1.2.2 生活用水检验按照国家卫生部规定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进行检验,检验方法与检验结果认定同水源水检验。
1.3 统计学方法将本研究所得数据输入到SPSS 20.0软件中进行处理和统计,计量单位用x ±S 来表示,组间比较则采取均数t 检验,P <0.05认为具有统计学意义;计数单位用%来表示,组间比较则采取X 2检验,P <0.05认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生活饮用水中的微生物检验

资讯生活·热点Family life guide -1-管英(四川省绵阳市安州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水是十分重要的资源,在人类生产生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化进程逐渐加快,推进社会生产力的同时,对环境也造成了相应的污染。
水污染的出现对人们的生活用水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与其他资源相比,水资源的分布范围较广,并且扩散性较强,在产生污染的情况下,不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
因此利用微生物检验,对生活用水予以质量检测,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是十分必要的。
生活用水中的微生物检验过程前期采集对日常生活用水中的微生物进行检验,对使用的水质量进行评价,需要对样品采集工作予以重视。
首先,需要对采集的水分样本代表性予以确定,在实际采集过程中,需要进行严格的无菌操作,以此对结果检验过程中的准确性予以提高。
针对采集容器的使用,主要是进行相应的杀菌处理,并且在样本的运输以及相应的保存过程中,保证其不会受到污染。
针对自来水的检测,对其样本进行采集时,可以使用酒精灯,在出水口的位置,进行相应的灭菌处理,之后将水龙头打开,以此对积存的水予以排出,之后实施取样,这一过程使用时间基本为5-10分钟。
针对河流等水源地进行取样时,需要对采样深度予以控制,以水面为指标,将深度设置在水面以下的15厘米左右,防止水面漂浮物对样本的准确性造成影响。
之后对水样进行有效运输,在实际采样过程中,最好使用棕色瓶,防止阳光对样本进行直接性的照射。
在进行这一过程中,需要对采样的特点进行确定,对时间以及来源地予以确定,并且主要采集时间需要控制在4小时之内。
检验过程存活于水中的微生物,其种类具有多样性,并且可以根据不同的检验目标,选择不同的检验方法。
针对水样中的细菌总数进行检验时,主要采用的方法为平皿计数法,对水样中的总大肠菌数进行检验时,使用多管发酵法。
在实际检验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根据水样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节,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以及稳定性。
生活饮用水中的微生物检验

中国卫生产业[作者简介]韦清玲(1967-),女,壮族,广西河池人,大专,主管技师。
水资源在社会发展以及人类生存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位置,而最近几年,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持续加快,在推动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环境污染问题,水污染的存在对于生活饮用水的处理提出了更加严苛的要求。
与其他资源相比,水资源的分布广泛,而且扩散性较强,一旦受到污染,对于人们的身体健康将会造成巨大的威胁。
在这种情况下,做好生活饮用水中微生物的检验,对水质进行评价,就显得非常必要。
1生活饮用水水质评价标准在经济发展的带动下,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持续加快,许多地区都出现了水资源短缺以及城市饮用水水源污染的问题,使得居民的生活饮用水安全受到了很大的威胁。
对此,原卫生部以及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在原有卫生标准的基础上,进行了相应的修订,颁布了强制性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
作为保障生活饮用水安全的重要举措,新标准的修订涉及到了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国家环保总局等多个部门,相比较原有的标准,存在3个比价显著的特点,①强化了对于有机物、微生物以及水质消毒等方面的相关要求,将原本的35项饮用水水质指标增加到了106项,要求更加全面细致;②对城镇及农村饮用水卫生标准进行了统一;③实现了标准的国际化,其在水质项目的划定以及指标值的选择方面,参考了世界卫生组织的《饮用水水质准则》以及一些发达国家的饮用水标准,同时充分考虑了我国的实际情况[1]。
新的标准对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要求、水质监测及水质检验方法进行了明确,同时适用于城乡等各类集中式供水以及分散式供水的生活饮用水。
2生活饮用水中的微生物检验2.1样品采集想要对生活饮用水中的微生物进行检验,对水质进行评价,需要首先做好样品的采集工作。
需要确保采集水样的代表性,而在整个采样过程中,应该尽可能做到无菌操作,以减少对于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影响。
首先,对于采样容器,需要做好相应的杀菌处理,并保证在水样采集、运输以及保存的过程中,不会受到任何形式的污染。
饮用水检测报告

饮用水检测报告
饮用水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健康。
因此,对饮用水进行定期的检测是非常必要的。
本报告将对某市某小区的饮用水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说明。
首先,我们对该小区的自来水进行了多项指标的检测,包括PH值、浑浊度、
余氯、重金属含量等。
经过检测,PH值在6.5-8.5之间,符合国家标准;浑浊度在
5NTU以下,余氯在0.3-0.5mg/L之间,重金属含量均低于国家卫生标准规定的限量。
这些指标的结果表明,该小区的自来水在各项指标上均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可以放心饮用。
其次,我们还对该小区的自来水进行了微生物指标的检测,包括大肠菌群、致
病菌等。
经检测,水样中大肠菌群和致病菌均未检出,符合国家卫生标准规定的要求。
这表明,该小区的自来水在微生物指标上也符合国家卫生标准,不存在污染问题。
综上所述,通过对该小区自来水的全面检测,我们得出结论,该小区的自来水
质量良好,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居民可以放心饮用。
但是,我们也建议小区物业部门定期对自来水进行检测,并加强管网的维护和管理,以确保水质始终符合卫生标准。
总之,饮用水的质量关乎人们的身体健康,对其进行定期检测是非常重要的。
本报告的检测结果表明,该小区的自来水质量良好,居民可以放心饮用。
希望小区相关部门能够重视水质安全问题,确保居民的健康和安全。
生活饮用水检验标准微生物指标

生活饮用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其质量和卫生安全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健康。
国家对生活饮用水的质量进行了严格的监管和检测。
其中微生物指标是评价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的重要指标之一。
以下将围绕生活饮用水检验标准中的微生物指标,进行详细的分析和阐述。
一、微生物指标的含义微生物指标是指生活饮用水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在水中存在的微生物主要来自污染源,如粪便、废水等。
通过检测水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可以评估水质的污染程度,以及是否存在潜在的卫生风险。
二、生活饮用水检验标准中的微生物指标根据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生活饮用水的微生物指标主要包括大肠杆菌、菌落总数、大肠埃希氏菌等。
这些微生物指标的含量和标准均是对水质卫生安全的重要保障。
1. 大肠杆菌大肠杆菌是一类常见的肠道微生物,在水中存在的数量和比例可以反映水质的卫生安全情况。
国家标准规定,每升生活饮用水中大肠杆菌的数量应当为0个。
这意味着生活饮用水中不应当存在大肠杆菌,如果水中发现大肠杆菌,就表明水质存在严重的卫生风险,不适宜饮用。
2. 菌落总数菌落总数是指水样中可增殖繁殖的微生物的总数目,通常用于评估水质的微生物污染程度。
国家标准对于生活饮用水中菌落总数的要求是每毫升不超过100个。
这表示生活饮用水的微生物污染应当控制在一个很低的水平,以保障水质的卫生安全。
3. 大肠埃希氏菌大肠埃希氏菌是一类肠道病原菌,其存在可以直接威胁人体健康。
国家标准规定,生活饮用水中大肠埃希氏菌的数量应当为0个。
这也是对水质卫生安全的严格要求,意味着生活饮用水中不应当存在大肠埃希氏菌。
三、微生物指标的检测方法针对生活饮用水中微生物指标的检测,通常采用的是微生物培养法和分子生物学检测法两种方式。
1. 微生物培养法微生物培养法是通过将水样放置在适当的培养基上,利用微生物自身的代谢特性,培养出各类微生物菌落,然后通过计数和鉴定来确定其中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微生物指标

FiltaMax Xpress 快速淘洗装置
2020/5/20
压缩 空气
滤器+滤芯
Filta-Max xpress快速法淘洗流程
• 滤器(带滤芯)放入淘洗装置 • 淘洗装置连接缓冲液及空气压缩机 • 加 4.0 巴(58 psi)压缩空气 • 按动F1钮 • 2分钟后收集400ml淘洗液 • 快速全自动
能产生β-半乳糖苷酶的细菌群组分解ONPG使培养基呈黄色 酶底物法的主要特点: 优点: ➢可同时判断水样中大肠菌群和大肠埃希氏菌 ➢检测时间较短,只需18-24h,最长需要28h ➢无需确证试验 ➢操作简单,对试验条件和人员要求低 缺点: ➢检测成本高
2020/5/20
2020/5/20
2020/5/20
修订后的标准,微生物学指标增加为6项:菌落总数、总 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大肠埃希氏菌、贾第鞭毛虫和 隐孢子虫。
同时在资料性附件中增加了肠球菌和产气荚膜梭状芽胞杆 菌。
2020/5/20
2020/5/20
2020/5/20
2020/5/20
2020/5/20
2020/5/20
2020/5/20
2020/5/20
Cryptosporidium 隐孢子虫生活周期
子孢子
滋养体
Ⅰ型裂殖体
裂殖子
裂殖子
成熟卵囊 2020/5/20
合子
雌、雄配子体
Ⅱ型裂殖体
Cryptosporidium 隐孢子虫(染色后荧光显微镜下)
2020/5/20
Giardia 贾第鞭毛虫 ➢ 特点:单一细胞原生动物,大小约10-15m,含4对鞭毛和
培养条件:36±1℃ 培养4h 紫外灯:波长366nm,功率6W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orld Latest Medic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6 Vo1.16 No.87
402
·公共卫生与防疫·
某市生活饮用水水质微生物检验分析
邬玉英,王彩珍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检验科,内蒙古 鄂尔多斯 010300)摘要:城市生活饮用水水质的检测关系到居民的身体健康,虽然饮用水经过了沉淀和杀菌等处理工序,但难免会受到其他污染,因此生活饮用水水质检测具有重要的意义。
文章对生活引用水水质的检测内容以及具体检测方法进行了具体的介绍。
关键词:生活饮用水;水质;微生物检验
中图分类号:R122.1+2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671-3141.2016.87.352
0 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饮用水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很多城市的居民生活饮用水中存在较多的微生物,如大肠杆菌等,这些微生物不利于人的身体健康,需要将其处理掉。
在处理微生物之前,需要先进行水中微生物种类以及数量的检测,利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才能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1 样品的采集
在生活饮用水的水质微生物检验中,样品的采集是一个关键环节,首先要求所采集的样品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并要注意保持在无菌的条件下进行操作。
一方面盛放样品和测试使用到的仪器和容器在检验之前都要进行严格的消毒杀菌;另一方面,水样的采集、运输和保存过程中,也要保证其完全不受污染。
1.1 自来水样品的采集。
在进行自来水样品的采集过程中,一般都是从从水龙头中获取自来水,首先要注意对水龙头的灭菌,通常使用酒精灯对水龙头进行加热的方式。
在取水时,要注意先把水龙头完全打开放水五到十分钟,然后再正式接取自来水样品,这是为了让水管中原有的给水排除干净,保证取到最新鲜的自来水。
1.2 地面水样品的采集。
地面水样品的采集可以在井水、湖水中来采集,地面水的采集需要注意采集的深度,一般在十到十五厘米深处进行采样。
另外,对于含有余氯的水进行采集时,要注意采样瓶在灭菌前,先加入硫代硫酸钠溶液,用来还原采集瓶中可能存在的余氯,保证地面水样品的有效性。
自来水和地面水的采样、运输以及保存的过程都需要进行详细的记录,包括时间、点、人员、温度、采集方法以及运输方式等。
水样品在采集完成四个小时内完成检验。
2 菌落总数的检验
对菌落进行检测的方法一般都是使用平皿计数法。
平皿计数法具体的实验步骤为:首下能用灭菌吸管量取体积为1ml的水样,然后将其注入灭菌的平皿中,然后向平皿中加入营养琼脂,对琼脂的要求是已经融化和冷却至45摄氏度,将琼脂和水样品摇晃均匀。
对菌落进行检验时,需要做平行接种试验,还要做一组空白对照实验。
培养基中冷却凝固后将平皿倒置放于培养箱中,培养箱的温度要保持三十七摄氏度,在培养四十八小时以后,再进行统计培养皿中的菌落数。
3 总大肠杆菌的检验
总大肠菌群包括很多类型的菌落,主要肠杆菌属、柠檬酸杆菌属等,针对这些菌落类型需要采用的方法主要有多管发酵法、酶底法等三种方法。
3.1 多管发酵法。
对多管发酵法的含义就是使用多个试管进行大肠菌的检验。
具体的步骤就是使用两个50ml的烧瓶,分别向两个烧瓶中加入一定量的三倍浓缩乳糖蛋白胨培养液,然后把两个烧瓶都加满水,接下来取十支试管并进行灭菌,然后十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ml培养液,并加入10ml水样,摇晃均匀后放置于恒温箱中进行培养,恒温箱的温度保持为三十七摄氏度,培养时间为二十四小时,培养完成后,取出试管计算菌落数。
3.2 滤膜法。
滤膜法就是通过对微孔滤膜对水样进行过滤。
把微孔滤膜粘贴在含有乳糖的选择培养基上,然后把培养基在37摄氏度下进行恒温培养二十四小时。
3.3 酶底物法。
酶底物法是检测大肠菌群时使用最多的一种方法,酶底物法的原理是通过培养可以产生色原底物分解霉的菌落,菌落产生的酶对色原底物进行分解,释放出的色原体在特殊的光照射下可以发出荧光,通过计算发光菌落的数量来计算总大肠菌落。
使用酶底法检测饮用水的优点是,不仅可以判断大肠埃希氏菌还可以对大肠菌群进行判断,且该方法所耗费的时间较短,而且不需要对实验进行验证,操作简单,对试验条件的要求比较低,但酶底法需要利用到压膜机,增加了检测成本。
4 耐热大肠菌群的检验
耐热大肠菌群主要是指埃希氏菌和耐热克雷伯氏菌,对这两种类型的菌进行检测时,一般采用的方法为滤膜法和多管发酵法。
其具体的原理为,提高培养温度将自然环境和粪便中的大肠杆菌进行区分,把在44.5摄氏度的环境中依然可以存活的大肠菌群规定为耐热大肠菌群。
5 大肠埃希氏菌的检测
5.1 霉底物法。
采用多管发酵法检测大肠埃希氏菌的具体步骤为,在44.5摄氏度的环境下,把荧光底物加入到培养基中,培养基一般使用EC-MUG培养基,然后进行培养,培养时间为二十四小时,培养基中的群落会产生酶,酶可以将荧光底物分解,释放荧光产物。
然后使用功率为6W的紫外线灯对培养基进行照射,培养基中就出现了可以发出蓝色荧光的菌落,然后通过荧光的强度和吸收值计算大肠埃希氏菌。
5.2 滤膜法。
利用滤膜法对大肠埃希氏菌进行检测的原理和多管发酵法类似,在而培养中加入荧光底物后,将总大肠菌群放置在滤膜上进行培养,利用菌落产生的酶来分解荧光底物,释放荧光物质,最后在紫外线照射下,菌群显示出特殊的荧光。
不同之处在于滤膜法使用NA-MUG作为培养基,在37摄氏度下,培养四小时。
6 结论
在对饮用水水质进行微生物检测时,需要采集自来水样品和地面水样品,并要对菌落总数和总大肠杆菌群进行检验。
检测菌群的方法主要有多管发酵法,滤膜法以及霉底物法。
在实际检验过程中需要结合菌落的特点,采用正确的检测方法,提高检测的准确性,保障人们生活饮用水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端海涛,周燕华,陈桂琼,等.2011—2013年云南省通海县生活
饮用水微生物检测结果[J].职业与健康,2014,30(8):1123-1124.
[2] 焦丽娟,周霞,顾雪影,等.2011-2013年盐城市盐都区农村生活
饮用水监测结果分析[J].职业与健康,2015,31(5):647-649.
[3] 王小英,杨云,米丽,等.酒泉市肃州区2012年-2014年
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监测结果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5(17):2966-2968.
[4] 夏宏丽,马驰,曹劲,等.2012年-2014年西昌市农村饮水水质监
测结果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5(19):3339-3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