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谓语结构 简述

合集下载

双谓语结构语文

双谓语结构语文

双谓语结构语文《有趣的“双谓语结构”》嘿,同学们!你们听说过“双谓语结构”吗?这玩意儿可有意思啦!就拿我们平常说话来说吧,比如说“我跑着跳着回家”,这里面“跑着”和“跳着”就是两个谓语呀。

这就像一个人有两条腿,一起发力,让表达更有劲儿!有一次上课,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了一个句子“小明笑着哭了”。

大家一看,都懵了,这是啥意思呀?有人就问老师:“老师,笑着怎么还能哭呢?这不是矛盾吗?”老师笑着说:“这就是双谓语结构的奇妙之处呀,它能同时展现出两种看似矛盾却又合理的状态。

” 哎呀,这可把我们给惊到了,原来语文还有这么神奇的东西!还有一次,我和同桌在讨论作业,我说:“我又想玩又想写作业。

”同桌瞪大了眼睛说:“你这不是自相矛盾嘛,怎么能又想玩又想写作业呢?”我反驳道:“这就是双谓语结构呀,说明我心里两种想法在斗争呢!”同桌恍然大悟:“哦,原来是这样,语文可真复杂!”咱们再来说说“她唱着舞着上台了”,唱和舞,两个动作同时进行,是不是一下子就让你在脑海里有了很生动的画面?这就好比一只美丽的蝴蝶,一边扇动着翅膀,一边轻盈地飞舞,多么美妙呀!双谓语结构就像是一个魔法盒子,打开它,就能看到各种奇妙的组合。

比如说“他喊着叫着冲了过来”,这“喊着叫着”让我们能感受到他的急切;“她哭着闹着要玩具”,是不是能想象出她那任性的小模样?有时候我就在想,语文怎么这么有趣呢?一个小小的双谓语结构,就能让一句话变得这么丰富多彩。

这可比那些枯燥的数学公式好玩多啦!双谓语结构不仅能让我们的表达更生动,还能让我们更准确地传达自己的心情和想法。

比如“我兴奋着期待着假期的到来”,这里面的兴奋和期待,把我那种急切盼望的心情展现得淋漓尽致。

所以呀,同学们,咱们可别小看了这双谓语结构,它可是语文世界里的一颗璀璨明珠呢!咱们得好好掌握它,让我们的语言变得更加精彩!。

英语双重谓语结构的图形背景理论分析

英语双重谓语结构的图形背景理论分析

英语双重谓语结构的图形背景理论分析英语中句子基本都是主谓宾结构,以主谓结构为主干,以谓语动词为中心,由动词或动词短语构成的谓语,属于动词性谓语。

由连系动词与表语构成的系表结构,属于名词性合成谓语。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是由动词性谓语和名词性合成谓语交叉构成的句子,这就是将要探讨的双重谓语句。

英语中的双重谓语是一种独特的语言现象。

在语法研究的史上,有许多著名的学者都有所论述。

OttoJespersen,HenryPoutsma,GeorgeCurme,Quirk等各辟途径,给人启迪。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数语法学家Ganshina,他指出双重谓语"是由两个谓语-一个动词性谓语和一个名词性谓语-组成的交叉"(Ganshina,1964:350)。

由于双重谓语的结构比较特殊,目前语法界尚未达成共识,因此有必要另辟蹊径来对其进行探讨。

二、图形-背景理论图形-背景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的中以突显原则为基础的一种理论,最初来源于心理学。

1915年丹麦心理学家Robin首先提出这种认知观,后由完形心理学家借鉴来研究视觉和听觉及描写空间组织的方式。

他们认为,知觉场被分成图形、背景两部分。

图形这部分知觉场是看上去有高度结构的、被知觉者所注意的一部分;而背景则是与图形相对的、细节模糊的、未分化的部分。

人们观察某一物体时,总是在未分化的背景中看到图形。

完形心理学家认为,确定一个物体为图形应遵循"普雷格郎茨原则",即通常被选作图形的是具有完形特征的物体、小的或运动的物体。

图形是某一认知概念或感知中突显的部分,是注意的焦点;背景是为突显图形起衬托作用的部分。

当人们观察周围环境中的某个物体时,通常会把这个物体作为知觉上突显的图形,而把环境作为背景。

图形-背景理论可用于对语言结构的研究。

认知语言学理论认为语言的运用不完全是由语法规则制约的,而是由人的经验结构和认知方式决定的。

语言的表达方式是基于人们对事物的感知和不断地整理,划分成图形与背景来组织语言表达。

感叹句中两个谓语-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感叹句中两个谓语-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感叹句中两个谓语-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感叹句是一种常见的语法结构,用于表达强烈的情感或情绪。

在感叹句中,通常会使用一个或多个感叹词,例如"多么"、"多"、"真"等,来强调所表达的意思。

感叹句的特点是语气强烈,常常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

本文将重点讨论感叹句中出现两个谓语的情况。

在一般的语法规则中,一个句子中通常只包含一个谓语,用于表示动作或状态。

然而,在感叹句中,有时会出现两个谓语,这给句子的结构和意义带来了一定的变化。

因此,本文将探讨感叹句中出现两个谓语的语法结构和意义。

通过分析这种特殊的句子结构,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感叹句的用法和表达方式。

文章接下来将分别解释感叹句和谓语在感叹句中的作用,并在结论部分对感叹句中两个谓语的影响进行讨论。

通过阅读本文,读者将能够更好地理解感叹句的语法结构和使用方式,并深入探讨感叹句中两个谓语的意义和影响。

同时,本文也将为读者提供一些实际的例子和应用场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运用和理解这种特殊的语法结构。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解释感叹句和谓语在感叹句中的作用,以及感叹句中两个谓语的影响。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深入研究,我们将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种特殊的语法结构,使我们的语言表达更加准确、自然和生动。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文章结构是指文章组织的框架,通过合理安排各个部分的内容和顺序,使得整篇文章有条不紊地展开。

一个良好的文章结构可以提高读者的阅读体验,使得文章更加清晰、连贯和有逻辑性。

在本文中,文章结构部分主要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是文章的开篇部分,通过对话题的概述、背景介绍和问题提出等方式,引起读者的兴趣,明确文章的主题和目的。

在引言中,我们将对感叹句中两个谓语的问题进行简要概述,引出接下来的讨论。

正文是文章的核心部分,是对感叹句中两个谓语的解释和讨论。

具体来说,正文的第一部分将详细解释什么是感叹句,包括感叹句的定义、特点和用法等内容,以帮助读者对感叹句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常见双谓语错误句型和双重谓语结构的用法

常见双谓语错误句型和双重谓语结构的用法

常见双谓语错误句型英语中一个简单句只能出现一个谓语动词,因为谓语必须由动词担任,但动词不一定作谓语,不少同学因受汉语习惯影响将非谓语动词作谓语使用,造成双谓语错误句型.常见双谓语错误句型误用句型如下:一、误用定语性动作作谓语例站在那儿地学生来自北京.(误) .(正) .(正) .析:“站在那儿”属定语性动作,修饰名词“学生”,因此属误用.二、误用宾语性动作作谓语不少同学不能根据谓语成份成立条件,误用谓语动词表达宾语性动作,造成双谓语错误句型.例她说她将明确拒绝给予他帮助.(误) .(正) .析:“帮助他”属宾语性动作,不能作谓语动词表达,应用不定式表达.三、误用表语性动作作谓语例我地人生目标是在一切领域取得成绩.(误) .(正) .析:“在一切领域取得成绩”属表语性动作,不能用谓语动词表达,应用动词不定式或动名词表达.四、误用状语性动作作谓语例他手里拿着一本书走进教室.(误) , .(正) , .析:“手里拿着一本书”属伴随状语,因此不能用谓语动词表达,应用现在分词表达.五、“有……人做某事”句型地误用表“有……人做某事”时,不少学生没有考虑到“做某事”已为谓语动词,又使用句型,造成双谓语错误句型.例今天有二十个学生迟到.(误) .(正) .(正) .析:“有”与“迟到”均属动词,不能同时使用.双谓语结构用法,….在英语中有这样一种句型:主语+实义动词+形容词(或名词),人们将它称为双谓语结构(也有人认为这是主语补语结构).在这种结构中,第一部分地实义动词,说明主语地行为动作,通常是不及物动词;第二部分说明主语在进行这一动作时地特征、身份、状态,其作用相当于表语(或状语).这类句子主要出现在描绘性地文字中,在日常口语里用得很少.例如:一、主语+实义动词+形容词(或过去分词). . .斯密斯先生卧病在床.. .她一言不发地坐在角落里.. .这天天亮时雾气很重,天上布满了乌云. , .他手拿钞票,站在那里目瞪口呆.. , .他叹了口气,用刷子蘸了灰浆,顺着顶上一层木板刷过去……就在一只木箱上垂头丧气地坐下来了.二、主语+实义动词+名词. .他为革命事业牺牲了.. .他们极其友好地分手了.. .她去时是一个孩子,回来时己是三个孩子地妈妈了.. .他死时很穷.. ’ .林肯出生时是一个贫苦农夫地儿子,死时则是美国总统.以上例句去掉句中地形容词或名词,句子意思仍然完整;而从结构上看,它与系表结构类似.三、双谓语结构与系表结构地区别(一)双谓语结构去掉后面地形容词句子意思仍然完整,而系表结构去掉形容词则句子意思不完整.例如:. .(她出嫁时年龄不大.)去掉, .句子意思仍然完整.. . (他仍一言不发.)去掉,句子意思不完整..(二)双谓语结构最为常见地时态是一般过去时,而系表结构地时态可因情况不同而比较灵活.(三)判断一个句子是否是双谓语结构可以用联系动词代替谓语动词地方式来验证:如果一个句子用系动词替代谓语动词不影响原句意思地则为系表结构,如“ .”可变为“ .”,原句意思不变,则它为系表结构.而“ .”如变为“ .”虽然句子仍旧成立,但意思却发生了改变,“回来”地意思消失了,影响了原句地本意,故它属于双谓语结构.四、双谓语结构与实义动词加副词结构地区别双谓语结构与不及物动词加副词结构不同,后者地副词修饰动词,作状语.. .(他醉醺醺地走了进来.)句中是形容词形容时地状态,因此它与构成双谓语结构.. .(需求急剧增加.)句中地是副词,修饰谓语动词,作状语.双谓语结构地使用能使文章生动,富有表现力,但是并不是每一个不及物动词都可以构成双谓语结构。

语文中学教案古文阅读中的重点句式分析

语文中学教案古文阅读中的重点句式分析

语文中学教案古文阅读中的重点句式分析教案:语文中学教案古文阅读中的重点句式分析(导入)作为一位优秀的语文教师,我们都知道,古文阅读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阅读古文时,学生们经常会遇到一些重点句式,对于掌握古文的语言特点和思想内涵非常重要。

本文将就古文阅读中的重点句式进行分析和学习,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古文。

(第一部分:主谓结构)1. 定式主谓结构古文中常见的主谓结构是以谓语动词为核心,通过各种修饰成分对主语进行限定,例如:“夫(主语)佳人(状语)之大德(谓语)也,宜以广共德声。

”学生们在阅读古文时,要注意分析句子结构,理解主谓关系。

2. 倒装主谓结构古文中常使用倒装句来突出某种语气或修辞手法,例如:“唯(主语)天下至贤(谓语),为圣乃出。

”学生们在阅读古文时,要留意倒装结构的使用,并理解其意义和作用。

(第二部分:宾语结构)1. 直接宾语结构古文中的直接宾语常常是动词的直接对象,可以是名词、代词或动词短语等,例如:“臣闻(动词)君之兴(直接宾语)也,仁义而已矣。

”学生们在阅读古文时,要注意分析宾语的类型和与动词的关系。

2. 间接宾语结构古文中的间接宾语常常需要通过介词或动词短语来表达,例如:“吾欲(动词)所合(间接宾语)之人。

”学生们在阅读古文时,要理解介词或动词短语与动词的搭配关系,进一步理解句子的意义。

(第三部分:状语结构)1. 时间状语结构古文中的时间状语常常用来修饰动作或事件的发生时间,例如:“昔(时间状语)在农家。

”学生们在阅读古文时,要注意掌握时间状语的用法和对句子的修饰作用。

2. 地点状语结构古文中的地点状语常常用来修饰动作或事件的发生地点,例如:“国中(地点状语)无贫苦。

”学生们在阅读古文时,要理解地点状语的含义和与句子的关系,帮助理解句子的整体意义。

(第四部分:表语结构)1. 双谓语结构古文中的双谓语结构常常出现在句子中,通过两个谓语来对主语进行描述,例如:“心高(谓语),志远(谓语)。

谓语的语义分类和语义组合模式

谓语的语义分类和语义组合模式

谓语的语义分类和语义组合模式
谓语是句子的核心,它是句子的主要组成部分,它表达句子的主要意思。

谓语的语义分类和语义组合模式是语言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话题。

谓语的语义分类可以分为三类:行为动词、状态动词和感知动词。

行为动词表示主语的动作,如“跑”、“跳”、“唱”等;状态动词表示主语的状态,如“是”、“有”、“属于”等;感知动词表示主语的感知,如“听”、“看”、“闻”等。

谓语的语义组合模式可以分为两类:单谓语和双谓语。

单谓语只有一个谓语,如“我跑”;双谓语有两个谓语,如“我跑步”。

双谓语可以分为两种:主谓结构和动宾结构。

主谓结构是指主语和谓语之间的关系,如“我跑”;动宾结构是指动词和宾语之间的关系,如“我跑步”。

谓语的语义分类和语义组合模式是语言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话题,它对于理解句子的意思有着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句子的意思,而且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谓语的语义分类和语义组合模式的研究,以便更好地理解句子的意思,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浅析英语双重谓语动词结构

浅析英语双重谓语动词结构
现分别对双重谓语与这几个相似结构加以区别分析。 (一)双重谓语与复合谓语的区别 双重谓语与名词性复合谓语的区分可用删除、替代 和分解的办法加以区别。双重谓语的动词具有完全的意 义和完整的句法功能,去掉第二谓语,第一谓语(即动词) 的句法功能和词汇意义不变。例如:Tom returned home hungry and tired(汤姆回到家又饿又累),可删除为“Tom returned home”(汤姆回家了),仍保留谓语的功能和“回 家”的意义。如果略去名词性复合谓语中的表语,动词 的意义就改变了。如将 home 去掉,则无法判定返回的 是什么地方,returned 的词汇意义也随之变得模糊。再如: He fell asleep(他昏昏欲睡),删除为“He fell”(他跌 倒了)。删除之后,虽然主谓结构完整,但 fell 的意义 已改变。 在 英 语 中, 除 表 示 客 观 存 在 的 万 能 系 动 词“be” 外,还有许多表示持续性或存在的系动词,如 remain、 keep、lie、stay、prove; 表 示 逐 渐 变 化 的 系 动 词, 如 become、turn、get、grow、fall 等;表示感觉和感知的系 动词如 feel、look、sound、smell;表示“似乎是”含义 的系动词,如 seem、appear 等,而这些动词也可以统称 为半系动词。在复合谓语中,系动词一般可以被另外的 系动词取代,而意义不发生变化;然而,在双重谓语中, 若实义动词被系动词替代,尽管句子能成立,但原来句 子的实际意义已经改变。例如:He died a beggar(他死 时是个乞丐)。如果用系动词“become”替代“died”, 则表示“他变成了乞丐”,句子的意义完全改变了。 由于双重谓语的第一谓语和第二谓语具有相对的独 立性,而且第二谓语在主语实施的行为过程中是说明主

英语“双谓语”结构初探

英语“双谓语”结构初探

英语“双谓语”结构初探作者:谢绍白来源:《青年时代》2016年第27期摘要:一个英语的简单句中只能有一个谓语动词,但是在英语中有一类比较特殊的句型被语言学家称作“双谓语结构”,本文将对其进行简要介绍并作初步分析。

关键词:双谓语结构;准主语补足语;副词状语一、双谓语结构的简介双谓语结构在各阶段的英语教材中都有出现,比如:人教版必修1的Unit 1里的“Your friend comes to school very upset.”;在《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一册Unit 3里的“He went to work sick and despite the nasty weather.”;在《新时代交互式大学英语》第二册Unit 1里的“...the children who grow up pampered in a new society...”这种句型有个共同的特点,即:“主语+实义动词+形容词、名词、分词以及短语等”,有些语言学家称之为“双谓语结构”(double-predicate),也有些认为这是“准主语补语结构”(quasi-subject complement)[1]。

这一结构中的“实义动词”用以说明主语的主要行为动作,通常是不及物动词;其后的形容词或名词等(“第二谓语”)表明主语在发出主要动作时的状态以及结果,其作用相当于传统语法中的补足语成分[2]。

二、双谓语结构的分析我们可以从两个维度对其进行分析,即(1)根据第二谓语在句中所起的作用;(2)根据第二谓语的词性。

具体分析如下:(一)第二谓语的作用分析第二谓语的两大作用是分别表示主语的现状以及结果:1.表示主语的现状这类动词主要有:arrive,go,hang,lie,ride,sit, stand,pass,emerge等,例如:What I ate lies heavy on my stomach.2.表示主语的结果这类动词主要有:boil,fall, sink,take,glow,burn, hold,blush等,例如:They blew into the charcoal until it glowed red.(二)第二谓语的词性分析第二谓语的词性有形容词、名词、分词以及短语等,下面就从这五方面进行分析:1.第二谓语为形容词时,与之搭配的句子主要动词(即第一谓语)的数量最多: wake,marry,arrive,approach,emerge,crawl,burn,dance,leave,reach,sit,start等,例如:She married young.2.第二谓语为名词时,与之搭配的句子主要动词有:go,leave,die,come, emerge,return等,例如:He left his hometown a teacher.3.第二谓语为-ing分词时,与之搭配的句子主要动词有:end up,lie,go,come,sit,stand等,例如:The boss is coming to us smiling.4.第二谓语为-ed分词时,与之搭配的句子主要动词有:live,part,die,listen,come,sit,emerge,boil,dance等,例如:I listened entranced to his story.5.第二谓语为介词短语,与之搭配的句子主要动词的数量最少,如:come,go,eat,drink等,例如:The little girl ate in tears.三、双谓语结构的应用双谓语结构在日常英语学习中很常见,尤其在阅读英美人士撰写的文章时,更要注意这种特殊的结构,千万不要和“不及物动词+副词”的结构[3]混淆在一起,如:1.He came in drunk. 2.He came in slowly.第1句中的“drunk”是过去分词形容词,描述主语“he”的状态;而第2句的“slowly”是副词,用来描述谓语“came”的状态,用作状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双谓语结构
When my HIV test results returned positive, ….
在英语中有这样一种句型:主语+实义动词+形容词(或名词),人们将它称为双谓语结构(也有人认为这是主语补语结构)。

在这种结构中,第一部分的实义动词,说明主语的行为动作,通常是不及物动词;第二部分说明主语在进行这一动作时的特征、身份、状态,其作用相当于表语(或状语)。

这类句子主要出现在描绘性的文字中,在日常口语里用得很少。

例如:
一、主语+实义动词+形容词(或过去分词)
1. Mr. Smith lay ill in bed.
斯密斯先生卧病在床。

2. All the time she sat silent in the corner.
她一言不发地坐在角落里。

3. The day dawned misty and overcast.
这天天亮时雾气很重,天上布满了乌云
4. Holding the note in the hand, he stood there dumbfounded.
他手拿钞票,站在那里目瞪口呆。

5. Sighing, he dipped his brush and passed it along the topmost board...and sat down on a box discouraged.
他叹了口气,用刷子蘸了灰浆,顺着顶上一层木板刷过去……就在一只木箱上垂头丧气地坐下来了。

二、主语+实义动词+名词
6. He died a martyr to the cause of the revolution.
他为革命事业牺牲了。

7. They parted the best of friends.
他们极其友好地分手了。

8. She left a child and came back a mother of three children.
她去时是一个孩子,回来时己是三个孩子的妈妈了。

9. He died a poor man.
他死时很穷。

10. Lincoln was born a poor farmer’s boy and died 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林肯出生时是一个贫苦农夫的儿子,死时则是美国总统。

以上例句去掉句中的形容词或名词,句子意思仍然完整;而从结构上看,它与系表结构类似。

三、双谓语结构与系表结构的区别
(一)双谓语结构去掉后面的形容词句子意思仍然完整,而系表结构去掉形容词则句子意思不完整。

例如:
1. She married young.(她出嫁时年龄不大。


去掉young,She married.句子意思仍然完整。

2. He remained silent. (他仍一言不发。


去掉silent,He remained句子意思不完整。

.
(二)双谓语结构最为常见的时态是一般过去时,而系表结构的时态可因情况不同而比较灵活。

(三)判断一个句子是否是双谓语结构可以用联系动词代替谓语动词的方式来验证:如果一个句子用系动词替代谓语动词不影响原句意思的则为系表结构,如“He went mad.”可变为“He became mad.”,原句意思不变,则它为系表结构。

而“He came back sick.”如变为“He was sick.”虽然句子仍旧成立,但意思却发生了改变,“回来”的意思消失了,影响了原句的本意,故它属于双谓语结构。

四、双谓语结构与实义动词加副词结构的区别
双谓语结构与不及物动词加副词结构不同,后者的副词修饰动词,作状语。

1. He came in drunk.(他醉醺醺地走了进来。


句中drunk是形容词形容came in时的状态,因此它与came in构成双谓语结构。

2. The demand rose sharply.(需求急剧增加。


句中的sharply 是副词,修饰谓语动词rose ,作状语。

双谓语结构的使用能使文章生动,富有表现力,但是并不是每一个不及物动词都可以构成双谓语结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