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导学案 (2)

合集下载

台湾省的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导学案

台湾省的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导学案

台湾省的地理位置与经济发展【课程标准】1.认识台湾省自古以来一直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2.在地图上指出台湾省的位置和范围,分析其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特色。

【学习重点与难点】重点:台湾省的自然环境特点和经济特征。

难点:台湾省人口城市分布特点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学习过程】环节一:位置与范围1.自主学习:在右图中适当位置填写下列地理事物的名。

水域:东海、南海、太平洋、台湾海峡省区:福建省岛屿:台湾岛、澎湖列岛、钓鱼岛、赤尾屿、兰屿、绿岛2.交流:台湾省的地理位置有何特征?其组成部分有哪些?3.拓展延伸:阅读教材第P79页“台湾—中国的神圣领土”,交流:为什么说台湾省自古以来一直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环节二:自然地理环境(一)地形1.自主学习:在右图中适当位置填写下列地理事物的名。

山脉:台湾山脉山峰:玉山平原:西部平原河流:浊水溪湖泊:日月潭盐场:莺歌海2.交流:台湾省的地形有何特点?3.拓展延伸:读“沿北回归线台湾省地形剖面”图,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省区A_______,海域B_______,岛屿C_______,地形区D______山脉E_______,F____________,G____________,H____________,水域I________(二)气候1.读右图,观察:台湾台湾省大部分属于___________气候,南部沿海地区属于______________气候。

2.读下图,合作、讨论、交流,完成下列问题。

(1)台湾岛年平均气温分布有何特点?影响台湾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什么?(2)台湾岛东部与西部年降水量有何差异?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亚热带季风气候与热带季风气候的界线向南弯曲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三)河流1.台湾最长河流是_________,其流向是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台湾最大湖泊是_________。

八年级地理下册《8.2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第2课时)》教案 (新版)湘教版

八年级地理下册《8.2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第2课时)》教案 (新版)湘教版

第二节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一、教学目标1. 了解台湾的经济发展概况;2. 认识两岸关系。

二、教学重难点(一)重点1.台湾加工贸易经济的发展。

2.台湾省的主要城市。

(二)难点台湾省加工贸易经济的发展。

三、教学流程设计【复习巩固】1、我国的第一大岛是。

2、台湾省北临海,南临海,东临洋,西隔海峡与省相望。

3、台湾省包括岛以及附近列岛、岛等许多小岛。

4、台湾省的少数民族主要是族。

5、台湾农产品中,产量居世界首位的是。

6、下列美称不属于台湾的是()A.樟脑王国B.水果之乡C.水能宝库D.东方甜岛7、下列关于台湾地形的说法错误的是()A.23山地,13平原B.山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中部,平原分布在西部C.受地形影响,台湾的农作物集中分布在西部D.受地形影响,台湾的铁路线呈放射状分布(一)导入新课,揭示学习目标【引入新课】台湾省第二课时【提出学习目标】1.掌握台湾的经济发展概况。

2.了解台湾的人口和城市。

(二)自学指导阅读P81-84、《地图册》P38,回答问题(3分钟):1.台湾的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和旅游业各有什么特点?2.台湾的工业需要进口什么、出口什么?形成什么样的经济发展模式?3.台湾的人口和民族构成各有什么特点?4.台湾主要的城市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三)自学检测1.台湾的发达,农牧业生产、水平逐步提高。

2. 是台湾的重要支柱,并建立以为主体,以为支柱,齐全的工业体系。

对的依赖程度大,形成的经济发展模式。

3.台湾发达,环岛建有和。

最大的机场是。

4.台湾业已成为重要经济支柱。

5.台湾居民以族为主,祖籍多为省,少数民族以为主。

6.主要城市(四)师生互动,解决教学重难点1、学生回答,解决教学重难点,了解台湾的经济和主要城市2、赏图,认识台湾主要城市3、【课外拓展】两岸关系•海峡两岸的关系源远流长。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

证据?历史证据传统习俗经济联系(五)课堂作业必做:《全优》P64-66选择题;选做:P66第11、12四、板书设计8.2 台湾省三、台湾的经济发展四、台湾的主要城市五、两岸关系。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学案2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学案2

第二节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一、教学目标1.知道台湾的位置、组成等概况。

2.掌握台湾的自然环境特征(地形、气候等)。

3.了解台湾丰富的资源及其美称。

二、教学重难点(一)重点台湾省的自然环境特征。

(二)难点台湾省自然环境与物产、美称的关系。

三、教学流程设计(一)导入新课,揭示学习目标【引入新课】“中国”的英文是?——China;“China”中的一点好比?——台湾【提出学习目标】1.知道台湾的位置、组成等概况。

2.掌握台湾的自然环境特征(地形、气候等)。

3.了解台湾丰富的资源及其美称。

(二)自学指导阅读P78–81图文、《地图册》P37–38,思考问题(5分钟):1、台湾的位置如何?主要由哪些岛屿组成?2、简要说明台湾的人口和民族情况。

3、台湾地形有什么特点?主要地形区如何分布?4、台湾以什么气候类型为主?5、台湾有哪些资源?(三)自学检测,掌握教学内容1、台湾的位置台湾位于我国。

2、台湾的组成看图说出台湾的主要岛屿。

区别台湾岛和台湾省。

3、人口和民族人口超过万,祖籍大多为省。

97%的居民为族,少数民族主要是族。

4、台湾的地形看台湾地形图,说出台湾的地形特征和主要地形区(主要山脉和平原)。

2/3为,1/3为。

山地多分布在、部;平原主要分布在部。

5、台湾的河流根据台湾的地形地势判断河流特征,找出最长的河流。

6、台湾的气候根据纬度和海陆位置判断主要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

(四)合作探究台湾被誉为“祖国宝岛”,它有哪些“宝”(自然资源)?为什么会有这些“宝”?你知道它们有什么美称吗?1、小组讨论,回答,分析2、看图欣赏台湾的主要资源,了解其美称:东南盐仓樟脑王国森林宝库海上米仓水果之乡蝴蝶王国东方甜岛水产王国(五)课堂总结(六)当堂检测1、抢答1、台湾的最高峰是?2、台湾最长的河流是?3、台湾最大的湖泊是?4、台湾比较容易遭受的自然灾害是?5、除了普通话,台湾通用的方言是?6、我国的“雨极”位于台湾哪里?(七)课堂作业必做:《全优》P61-63选择题;选做:P63第13四、板书设计8.2 台湾省一、基本概况1.位置和组成2.人口和民族二、自然环境1.地形:以山地为主2.河流:短小湍急3.气候: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三、丰富的资源及其美称。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导学案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导学案

第二节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学习目标1.熟知台湾和台湾海峡的地理位置和范围,认识其重要性。

2.理解台湾的地形特征和河流的关系。

3.会读图分析地形特征和交通分布。

4.了解台湾的经济特征和人口城市。

学习重点台湾的自然环境,“多山”的地形及台湾岛丰富的资源。

学习难点台湾“进口——加工——出口”型的经济特点。

自主学习1.位置和范围(1)读图说明:台湾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北临________,东临太平洋,南临________,西隔____________与福建省相望。

以________为主体,还包括周围的__________、________、赤尾屿、兰屿、绿岛等200多个岛屿。

台湾岛是我国大岛。

(2)读图说明:台湾海峡,北通,南接,是国际上重要的。

2.自然地理环境(1)台湾岛地形以________为主,山脉集中分布在中部和东部,_________纵贯南北,主峰______是中国东部的最高峰;平原约占总面积的1/3,主要分布在_______地区。

(2)台湾地处__________板块和________板块的交界处,是地震多发地区。

(3)台湾岛属___________气候和_________气候,温暖湿润。

每年6~10月常受______侵袭。

(4)台湾岛河流水流湍急,________资源丰富,________是岛内最长的河流。

(5)台湾岛森林资源丰富,盛产______、______________、扁柏等。

矿产资源多样,主要有______、______、金、铜、硫磺等。

周围海域的______资源也很丰富。

3.发展中的经济(1)近年来,台湾省农牧业生产______、______水平不断提高,粮食作物和________等经济作物比重逐步下降,________、蔬菜与________等园艺作物比重迅速上升。

(2)台湾省基本上建立了以____________为主体、以______________为支柱、部门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工业门类有______、______、食品、服装、机械等,每年有大量工业制成品出口。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导学案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导学案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导学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读图了解台湾省的位置、范围,组成和居民概况,并能在地图上填写台湾省的各种地理事物。

2了解台湾岛的主要气候类型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能初步说明自然条与物产、资源之间的因果关系。

3识记台湾主要城市,并了解其职能。

过程与方法运用地图和资料,描述台湾省地理概况。

2培养学生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学习进一步认识到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实现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共同的愿望。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学生的民族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难点台湾的自然环境、“多山”的地形及台湾岛丰富的资源;2台湾“进口——加工——出口”型的经济特点教学资源有关地图、多媒体教学时2时教学过程教学活动1导入新:播放歌曲《阿里山的姑娘》,并欣赏一组有关台湾的图片,之后提出问题:①这首歌曲的歌名是什么?②阿里山的姑娘生活在哪个省?承转:前,同学们通过各种途径查阅了很多台湾省的资料,今天我们就来探讨宝岛——台湾岛有哪些美称,了解它有什么宝?为什么能有这些宝?引入题第十节祖国宝岛――台湾省教学活动2一、地理位置和范围请学生读图:P0“台湾省地形图”并完成:)找出台湾岛、钓鱼岛、澎湖列岛;台湾的领土构成有什么特点?2)找出台湾海峡、太平洋、东海、南海;台湾的海陆位置有什么特点?3)根据比例尺,估算高雄与厦门之间的距离2完成填空:台湾岛位于我国的()海域。

它北临(),东临(),南临(),西隔()与福建省相望。

台湾省是由________和附近的________、________等200多个岛屿组成,是我国最大的岛屿。

二、居民与人口、播放《台湾的居民》录像。

2、结合本内容,说出台湾的人口和民族状况。

三、地形请学生读图:读图228,思考:①台湾以哪一种地形为主?分布在哪里?②台湾山脉的走向有什么特点?(教师在黑板上画简图,请学生填注一些重要的地理事物)小结:台湾岛地势东高西低。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优秀导学案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优秀导学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2)《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导学案学习目标:1、在地图上指出台湾省的位置和范围。

2、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分析台湾省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3、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分析台湾省的经济发展特色。

4、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台湾省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

5、利用资料认识台湾省自古以来一直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重点:1.台湾省的地理位置、范围。

2.台湾省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

3.台湾省经济发展的特点以及主要经济部门和产品状况。

4、主要城市台北、高雄、台南的城市职能。

难点:影响台湾自然资源分布的原因。

第一部分:自主学习一、位置与范围自主学习课本P79-80和读图8—23、8—24,完成:1、海陆位置(看图描述):台湾位于中国,东临,北临,南临,西隔与福建省相望。

台湾省的主体是我国的第一大岛,还包括周围的等200多个岛屿。

2、经纬度位置:用彩笔画出北回归线,看一看北回归线通过台湾岛的那个部位,位于温度带中的和;离东南季风的发源地,离冬季风的发源地远。

二、自然地理环境自主学习课本P78-79和读图8—25,8—26完成:1、台湾岛的地势是东,地形以为主(2/3),台湾山脉为走向,分布在台湾岛的,主峰是;平原多分布在台湾岛的。

2、台湾最容易发生的地质灾害是,每年6-10月常受侵袭。

3、台湾岛河流众多,最长河流是,最大湖泊是。

4、台湾岛资源丰富,有。

三、发展中的经济自主学习课本P81-82和读图8—34,8—35,完成:1、台湾省的农业特点是:发达,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农产品有2、台湾省经济的重要支柱是,形成了以为主体、以为支柱、部门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

3、台湾旅游资源丰富,已成为重要的经济支柱。

四、人口与城市1、台湾省居民以族为主,少数民族主要是;台湾省的人口和城市多分布于台湾岛的部沿海。

2、台湾省最大的城市是,最大港口是,最早兴起的城市是。

第二部分、合作探究1、读课本P81图8-30、31、32,联系《日本》的河流特点,讨论台湾岛的河流与气候、地形的关系,归纳台湾岛的河流特征。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导学案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导学案
(1)找出台湾岛、钓鱼岛、澎湖列岛、赤尾屿、绿岛、兰屿;
(2)找出福建省、北回归线、台湾海峡、太平洋、东海、南海;
B、完成填空:
1)、地理位置:台湾省位于中国_______沿海,北临________,东临_______,南临________,西隔__________与福建省相望。台湾海峡全部位于上,北通,南接,是重要的。位于海峡东南部,扼海峡咽喉。
5、北回归线穿过台湾的( )
A.中部 B.南部C.西部 D.北部
(四)、拓展提升:(学以致用,提升自我!)
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1)诗中“一湾浅浅的海峡”指的是______海峡,该海峡西岸是______省。台湾岛东临______洋,南临______海。
2) 范围:台湾省以________为主体,还包括周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屿、_____屿、_______岛等200多个岛屿。_______岛是我国第一大岛。
2、自然地理环境
(1)、地形特征:台湾岛地形以______为主,该地形类型约占总面积的_____,山脉集中分布在台湾岛的_____部和_____部,_________纵贯南北,主峰是______,海拔_______米,是中国东部的最高峰;平原约占总面积的_______,主要分布在_______地区。台湾地处__________板块和________板块的交界处,是地震多发地区。
A.全部是大陆架 B.部分是大陆架
C.在一部分海沟 D.大部分为大陆坡
3、关于台湾省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我国东北部 B.北临黄海,南临南海

湘教版地理八下8.2《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教学设计2

湘教版地理八下8.2《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教学设计2

湘教版地理八下8.2《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是湘教版地理八下8.2的内容。

这部分教材主要介绍了台湾省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资源以及经济发展状况。

通过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台湾省的地理特征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清晰,有助于学生直观地掌握相关知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前,已了解到我国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但台湾省作为一个特殊的地区,其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需要进一步探究。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对台湾省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他们在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方面的认知水平。

三. 教学目标1.掌握台湾省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资源等特点。

2.理解台湾省经济发展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3.培养学生的区域分析能力,提高他们分析问题时的人文关怀。

四. 教学重难点1.台湾省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资源的特点。

2.台湾省经济发展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3.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地图、视频等素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直观地了解台湾省的地理环境。

2.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的台湾省经济发展案例,让学生分析地理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台湾省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4.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问题,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图片、地图、视频等教学素材。

2.设计好案例分析题目,提前分发给各小组。

3.准备好课件,确保教学过程中能顺利进行。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台湾省的美丽风景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台湾省的地理环境。

同时,提问:“你们对台湾省有哪些了解?”让学生自由发言,初步掌握学生的知识基础。

2.呈现(15分钟)利用课件,详细介绍台湾省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资源等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导学案2)
学习目标:1、通过读图了解台湾的经济发展特色。

2、运用地图归纳台湾人口、城市分布特点,并了解其城市职能。

学习重点:台湾省的经济发展特色、人口、城市的分布。

教学难点: 台湾省的经济发展特色。

三、发展中的经济
1、近年来,台湾省农牧业生产____ __、__ ____水平不断提高,粮食作物和________等经济作物比重逐步下降,___ _____、蔬菜与___ _____等园艺作物比重迅速上升。

2、台湾省基本上建立了以______ ______为主体、以_____ _________为支柱、部门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工业门类有___ ___、____ __、食品、服装、机械等,每年有大量工业制成品出口。

3、台湾岛交通运输发达,环岛建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最大的机场是台湾___ __国际机场,主要港口有___ __、基隆等。

4、台湾省旅游业发达,______群山环抱, 是台湾省最大的天然湖泊。

阿里山五奇:
四、人口与城市
1、台湾居民以 族为主,主要的少数民族是 。

2、台湾省比较大的城市有____ _、____ ___和台南等。

台北市是台湾省的 、 、 和 中心,也是台湾省 的城市。

工商业发达,风景秀丽。

图为台北“故宫博物院”。

高雄市是新兴的重化工业基地,也是台湾省 城市和 港口,主要工业部门有石油、电力、冶金、化学工业、造船等。

台南市是台湾省 兴起的城市,旧名赤嵌,也是重要的渔港和食品工业基地。

市内 始建于1653年, 为台湾著名的古迹。

五、合作探究
说说台湾和台湾海峡为什么是国际上重要的海上交通线?
六、达标检测:
1、关于台湾省工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以出口加工工业为主
B 原料和能源蕴藏丰富,形成了资源型工业
C 、工业部门以汽车、钢铁、造船、化工、电子为主
D 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
2、台湾岛的主要农作物是 ( )
A 小麦、玉米和油菜
B 水稻、小麦和甜菜
C 玉米、花生和大豆D水稻、小麦和甘蔗
3、有关台湾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位于三大板块交界处
B 以“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为主
C 缺乏优良港口,海运不便
D 平原面积陕小,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
4、台湾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
A 台湾西部
B 台湾东部
C 台湾北部
D 台湾南部
5、台湾省的出口商品中大部分是()
A 工业制成品
B 水产品
C 矿产品
D 木材
6、读台湾地理位置和范围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台湾岛是中国第_____大岛,与台湾最近的省份是甲省,其简称是_____,甲省与台湾岛之间的水域乙,其名称是__________ 。

台湾岛南临丙海,其名称是_______海。

(1)图中台北与福州之间的直线距离约为_______千米。

(2)台湾岛的主要地形是_______,图中①山峰是台湾最高峰,其名称是______,它位于___________山脉。

(3)图中②城市的名称是_________,根据地理位置判断,该城市的气候类型应是_______。

(5)图中③为台湾最长的河流,其名称是__________。

图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