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2一、职业卫生概述职业卫生是指对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接触的各种有害因素及其对健康的影响进行监测、评估、控制,以保障劳动者健康和安全的科学和技术活动。
它涉及到职业病防治、工作场所环境监测、职业健康检查、职业卫生培训和职业卫生管理等多个方面。
二、职业卫生标准职业卫生标准是职业卫生工作的基础和依据,它规定了职业卫生工作的基本要求、方法和程序,为职业卫生管理和职业病防治提供了技术支持。
职业卫生标准包括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行业职业卫生标准和地方职业卫生标准等。
三、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2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2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涵盖了职业卫生工作的各个方面,包括职业病防治、工作场所环境监测、职业健康检查、职业卫生培训和职业卫生管理等多个方面。
四、GBZ2标准的主要内容1. 职业病防治:规定了职业病防治的基本要求、方法和程序,包括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评估、控制、监测和职业病诊断、治疗和康复等。
2. 工作场所环境监测:规定了工作场所环境监测的基本要求、方法和程序,包括监测项目、监测频次、监测方法和监测结果的评价等。
3. 职业健康检查:规定了职业健康检查的基本要求、方法和程序,包括检查项目、检查频次、检查方法和检查结果的评价等。
4. 职业卫生培训:规定了职业卫生培训的基本要求、方法和程序,包括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时间和培训效果的评价等。
5. 职业卫生管理:规定了职业卫生管理的基本要求、方法和程序,包括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等。
五、GBZ2标准的意义GBZ2标准的实施,对于保障劳动者健康和安全,促进职业卫生事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它有助于提高职业卫生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降低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提高劳动者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GBZ2标准是职业卫生工作的基础和依据,对于保障劳动者健康和安全,促进职业卫生事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一、总则1、为了保护劳动者、职业健康,保障劳动者的就业安全,依据劳动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标准。
2、本标准适用于我国各类职业的职业卫生活动。
二、定义1、职业卫生:是维护人体健康、保障劳动安全,并防止职业疾病及其他职业危害发生的系统工作,包括预防、控制、监测、诊断和处理职业危害。
2、职业危害:是在职业生活中因接触与作业有关的因素而可能危及人体健康,包括有害物质、放射性物质以及机械、物理、光学和生物因素等。
三、职业卫生工作内容1、收集、分析和评价职业危害相关的数据和信息,诊断存在的职业卫生问题和职业病危害,提出预防控制措施;2、制定职业卫生宣传和教育计划,及时向劳动者传达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危害的重要性;3、检查、检测和评价各种职业危害的暴露情况;4、研究职业危害物质的环境行为,制定管理控制计划;5、评估职业病的危险性,揉合避免职业病发生的措施;6、开展职业指导证件的发放;7、实施职业健康保健措施;8、监测职业健康监控;9、协助法律法规的实施;10、开展其他职业卫生活动。
四、职业卫生管理控制1、建立完善的职业卫生管理体系,明确责任和义务;2、制定职业病安全生产规程和管理制度;3、定期检查和检测职业卫生环境;4、明确有害物质的控制条件;5、检查职业危害设备,确保安全;6、定期检测劳动者的职业卫生状况;7、深入开展职业安全教育和培训;8、及时处理职业危害事故;9、监测和评价职业卫生活动的效果。
五、应急处理1、建立职业卫生应急预案,制定应急措施,及时处理职业危害事故;2、在职业危害发生的地区和时间,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减少职业危害对职工的危害;3、对发生职业病和其他职业危害事故,应及时健全报告制度,加强监测诊断和处理;4、对职业禁忌区每天,要定期进行检查与监测,及时发现职业危害;5、在发生的职业危害突发事件中,要及时组织应急救治,并及时处置、清理。
六、职业卫生工作保障1、职业卫生工作要求企业对危害源进行管理和控制,保证职业卫生工作环境满足职业卫生标准和规范要求,确保劳动者身体健康;2、企业应建立健全职业卫生预防和控制机制,完善职业卫生管理;3、组织职业健康检查,及时进行职业病诊断处理工作;4、企业应为职工有关职业安全卫生的教育和培训;5、提供限制职业危害的职业技能培训;6、企业应根据实施职业安全与卫生标准的要求,积极参与安全生产的监督和检查工作;7、企业应建立职业危害信息及时报告制度,及时上报职业危害数据;8、推广职业安全卫生新技术,提高安全水平和职业卫生水平。
中国职业卫生标准twa

中国职业卫生标准twa一、概述职业卫生是一门关于预防和控制工作环境中有害因素对工人健康危害的学科。
职业卫生标准TWA(Time Weighted Average)是指工作环境中有害因素浓度在一定时间内的平均值,通常以每天8小时的工作时间为标准。
TWA是评估职业病风险和制定职业病防控措施的重要依据。
二、TWA的计算方法TWA的计算方法可根据不同有害物质的性质和测定数据的方式进行分类。
常用的计算方法有以下几种:1. 直接测定法:直接在工作环境中对有害因素进行连续测定,根据测定结果计算TWA值。
2. 污染源排放和个人暴露数据法:根据工作场所的污染源排放和个人暴露数据,结合工作时间和工作方式,计算TWA值。
3. 职业卫生监测法:通过职业卫生监测机构对工作环境中有害因素进行监测,根据监测结果计算TWA值。
三、TWA的标准值TWA的标准值是指在规定的工作时间内,工作环境中有害因素的浓度应控制在安全范围内,保护工人的健康。
根据不同有害物质的毒性和危害程度,TWA的标准值也有所不同。
例如,对于一些易引起急性中毒和慢性危害的有害物质,TWA的标准值较低,需要加强监测和控制。
四、TWA的监测和控制为了保护工人的健康,必须进行TWA的监测和控制。
监测包括定期对工作环境中有害因素进行浓度测定,控制包括采取措施减少有害因素的排放和个人暴露量。
具体措施包括改进工艺流程、提高通风和排风能力、使用个人防护装备等。
五、TWA的应用TWA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的职业卫生管理中,对工作环境中的有害因素进行评估和监测,为制定职业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TWA的计算和比较,可以评估不同有害物质对工人健康的风险,优化工作环境,保护工人的健康。
六、结语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职业卫生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TWA作为评估工作环境中有害因素浓度的重要指标,在职业病防控中起着关键作用。
各行业和企业应加强TWA的监测和控制,保护工人的健康,营造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本规范由中华人民共和卫生部批准。
本规范负责起草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参加起草单位有: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州市职业病防治院、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山东省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研究院、华中科技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李德鸿、江朝强、王祖兵、余晨、王佩丽、徐孝华、周伟民、刘移民、杨磊、王建新、李霖、齐放、侯强、卢伟。
附录B(规范性附录)职业健康监护中医学常规检查方法
附录C(资料性附录)无机粉尘作业劳动者呼吸系统症状调查问卷
附录D(资料性附录)棉尘作业劳动者呼吸系统症验方法
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
1.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职业健康监护的基本原则和有关职业病危害因素开展健康监护的目标疾病、健康检查的内容和监护周期。
GBZ94职业性肿瘤诊断标准
3.定义
下列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3.1职业健康监护occupationalhealthsurveillance
是以预防为目的,根据劳动者的职业接触史,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医学健康检查和健康相关资料的收集,连续性地监测劳动者的健康状况,分析劳动者健康变化与所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关系,并及时地将健康检查和资料分析结果报告给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本人,以便及时采取干预措施,保护劳动者健康。职业健康监护主要包括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等内容。职业健康检查包括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和离岗后医学随访以及应急健康检查。
(3)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应维护和保证其工作的独立性,包括不受用人单位、劳动者和其他行政意见的影响和干预。当职业健康检查机构或职业健康检查专业人员开展工作的独立性受到干扰或破坏时,可向其主管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申诉。
4.9职业健康监护方法和检查指标的确定
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国家职业卫生标准一、概述国家职业卫生标准是为了维护企业员工的健康和安全,保障工作环境的安全性和健康性而制定的一系列标准。
职业卫生标准涵盖了工作环境的各个方面,包括空气质量、噪音、化学品接触等多个方面。
二、标准的重要性•员工健康保障:通过执行职业卫生标准,可以有效预防职业病的发生,保障员工的健康和安全。
•生产效率提升:良好的职业卫生环境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减少事故发生率,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
•企业形象提升:严格执行职业卫生标准可以体现企业的社会责任感,提升企业形象,获得更多客户和员工的信任。
三、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内容国家职业卫生标准涉及多个方面,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空气质量要求:对工作场所空气中的污染物浓度、通风系统等方面提出要求,保障员工呼吸道健康。
2. 噪音控制标准:控制工作场所噪音水平,保护员工的听力健康。
3. 化学品接触控制:对接触化学品的员工进行防护,确保员工不受有害化学品侵害。
4. 有害物质防护:对工作场所有害物质的防护进行规定,防止员工接触到有害物质。
5. 工作场所照明:对工作场所的照明进行要求,保障员工的视力健康。
四、职业卫生标准的执行为了确保职业卫生标准的有效执行,企业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 建立职业卫生管理体系:设立职业卫生管理部门,制定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 定期监测:对企业的工作环境进行定期监测,确保符合标准要求。
- 员工培训:对员工进行职业卫生知识的培训,提高员工的卫生意识。
- 建立健康档案:建立员工健康档案,记录员工的健康情况,及时发现问题。
五、总结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维护员工健康和安全,提升企业形象和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企业应严格执行相关标准要求,保障员工的健康和安全,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occupational exposure limits for heat stress work in the workplace 10.1术语和定义 10.1.1高温作业 heat stress work 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工作地点平均WBGT指数≥25℃的作业。 10.1.2 WBGT指数 wet bulb globe temperature index 又称湿球黑球温度,是综合评价人体接触作业环境热负荷的一个基本参量,单位为℃。 10.1.3接触时间率 exposure time rate 劳动者在一个工作日内实际接触高温作业的累计时间与8h的比率。 10.1.4本地区室外通风设计温度 local outside ventilation design temperature 近十年本地区气象台正式记录每年最热月的每日13时~14时的气温平均值。 10.
体力劳动强度分级 classification of physical workload 14.1术语和定义 14.1.1能量代谢率 energy metabolic rate 从事某工种的劳动者在工作日内各类活动(包括休息)的能量消耗的平均值,以单位时间(每分钟)内每平 方米体表面积的能量消耗值表示,单位是kJ/min·m-2。 14.1.2劳动时间率 working time rate 劳动者在一个工作日内实际工作时间与日工作时间(8h)的比率,以百分率表示。 14.1.3体力劳动性别系数 sex-based coefficient of physical work 相同体力强度引起的男女不同生理反应的系数。在计算体力劳动强度指数时,男性系数为1,女性系数为1.3。 14.1.4体力劳动方式系数 pattern coefficient of physical work 在相同体力强度下,不同劳动方式引起的生理反应的系数。在计算体力劳动强度指数时,“搬”的方式系数 为1,“扛”的方式系数为0.40、“推/拉”的方式系数为0.0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卫计委

ICS13.100C 5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T 285—2016珠宝玉石加工行业职业危害预防控制指南Guideline fo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occupational hazards in gem processingindustry2016-11-29发布2017-05-01实施GBZ/T 285—2016目次前言 (Ⅱ)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用人单位基本卫生要求 (2)5 宝石加工行业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 (2)6 职业病危害因素预防控制 (4)7 职业病防治工作评估 (10)附录A(规范性附录)宝石加工行业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11)附录B(规范性附录)宝石加工行业职业健康监护检查项目及周期 (15)附录C(资料性附录)宝石加工行业生产工艺流程和不同岗位职业病危害因素 (21)附录D(规范性附录)局部排风罩设计与安装原则 (24)GBZ/T 285—2016前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
本标准参与起草单位:深圳市宝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丘创逸、闫雪华、吴礼康、温翠菊、黎丽春、朱宝立、陈建雄、李旭东、张灶钦、陈惠清、张莹。
GBZ/T 285—2016 珠宝玉石加工行业职业危害预防控制指南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珠宝玉石(以下称宝石)加工场所的基本职业卫生要求、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及预防控制、职业病防治工作的评估。
本标准适用于存在宝石加工工作场所(包括选石、切石、打磨、雕刻、冲胚、打孔、抛光、熔炉和化镀等作业)的用人单位;不适用于宝石开采,或宝石作为工业制造业用途的用人单位,但其可参照本指南有关条款做好职业病危害预防控制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 /T 197—2007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技术导则2007—08—13发布2008—02—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布目次前言 (Ⅲ)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评价目的和基本原则 (2)5 评价依据 (2)6 评价范围与内容 (3)7 评价方法 (3)8 评价程序 (3)9 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方案编制 (4)10 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编制 (4)11 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表编制 (6)附录A(资料性附录)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应收集的主要资料 (7)附录B(资料性附录)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工作程序 (8)附录C(资料性附录)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格式 (9)附录D(资料性附录)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表格式 (11)前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的附录A~D都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卫生部职业卫生标准专业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批准。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山东省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研究院、山东省卫生厅卫生监督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河南省职业病防治研究所、湖南省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所、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永青、闫慧芳、吴世达、易继湖、张玉慧、缪庆、胡伟江、蔡立群、邵强、余善法、张贻瑞、丘创逸、朱宝立、温亚男。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技术导则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的目的和基本原则、依据、内容、方法、程序和报告编写格式等。
本标准适用于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 2-2002)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Occupational Exposure Limit for Hazardous Agents in the Workplace
说明
PC-TWA 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8小时)。
PC-MAC 最高容许浓度,指在一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都不应超过的浓度。
PC-STEL 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15分钟)。
* 表1:数值系根据“超限系数”推算;表2:粉尘TWA的接触上限值。
** 表1:“其他粉尘”指不含有石棉且游离SiO2含量低于10%,不含有毒物质,尚未制订专项卫生标准的粉尘。
总粉尘指直径为40mm的滤膜,按标准粉尘测定方法采样所得的粉尘。
呼尘呼吸性粉尘,指按呼吸性粉尘采样方法所采集的可进入肺泡的粉尘粒子,其空气动力学直径均在7.07μm以下,空气动力学直径5μm粉尘粒子的采样效率为50%。
选编内容
表1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容许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