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处理实验技术第二次作业..

合集下载

水处理实验技术作业

水处理实验技术作业

作业2:第5题
分数法、对分法、0.618法各在什么情况采用? 在实验点能取整数时,或由于某种条件限 制只能做几次实验时,或由于某些原因,实 验范围由一些不连续的、间隔不等的点组成 或实验点只能取某些特定值时,利用分数法 安排实验更为有利、方便。 对分法只适用于每做一次实验,根据结果 就可以确定下次实验方向的情况。 0.618法适用于目标函数为单峰函数的情 形。
水处理实验技术作业
作业1:第2题 某化学实验,需要对氧气的通入量进行优选。 根据经验知道氧气的通入量是20~70kg,用 0.618法算出来,并填入表1-12。
氧气通入量优选实验
表1-12 实验序号 ① ② ③ ④ 通氧量 比较 ①比②好 ①比③好 ①比④好
解:实验范围为(20,70)先在实验范围的 0.618处做第一个实验。由公式x1=a+0.618*(ba)可求得该点的氧气通入量 X1=20+0.618(70-20)=50.9kg 再在实验范围的0.382处做第二次实验,这 一点的通入量可由公式x2=a+0.382*(b-a)算 出。 X2=20+0.382(70-20)=39.1kg 实验点x1、x2如图1-1所示
考察活性污泥法二沉池的影响因素
因素 进水负荷
【m3/(㎡· h )]
池型 斜 矩 斜 矩
空白 1 2 2 1
各评价指标
实验号
xR/x
2.06 2.20 1.49 2.04
SS(mg/L)
1 2 3 4
0.45 0.45 0.60 0.60
60 48 77 63
解:实验结果分析见下表
因素 进水负 荷 实验 号
同理计算其他各列数据。
根据表中结果,两个指标值均是越高越好,因此各因素主次与最佳条件分析如下: (1) 指标 影响因素主要次序 进水负荷 池型

水处理习题集

水处理习题集

⽔处理习题集模拟题⼀⼀、判断:(每题2分,共20分)1.⽐较正交表中各因素的极差R值的⼤⼩,可排出因素的主次关系。

()2.正交表中⽐较同⼀因素下各⽔平的效应值,可以确定最佳⽣产运⾏条件。

()3.变异系数可反映数据相对波动的⼤⼩。

()4.回归分析是⽤来分析、解决两个或多个变量间数量关系的⼀个有效⼯具。

()5.K80反映滤料中细颗粒尺⼨,d10反映粗颗粒尺⼨。

()6.余氯⽐⾊中,⽔样先投加亚砷酸钠溶液,再投加邻联甲苯胺溶液,2min后⽔样显⽰游离余氯与⼲扰性物质迅速混合后所产⽣的颜⾊。

()7.待曝⽓之⽔以⽆⽔硫酸钠为脱氧剂,以氯化钴为催化剂进⾏脱氧。

()8.钠离⼦型交换树脂的再⽣⽤浓度为10%的氯化钠再⽣液。

()9.絮凝沉淀实验是研究浓度较稀的絮状颗粒的沉淀规律。

()10.活性污泥的活性是指吸附性能、⽣物降解能⼒和污泥凝聚沉淀性能。

()⼆、填空(每空2分,共20分)1.混凝沉淀试验中需要测原⽔的、及。

2.快滤池滤料层能截留粒径⽐滤料空袭率⼩的⽔中的杂质,主要通过接触絮凝作⽤,其次为和。

3. 氯消毒效果不如氯4.颗粒⾃由沉淀实验中,取样前,⼀定要记录柱中 H0。

5.曝⽓充氧实验中脱氧剂是催化剂是。

三、简答:(每题6分,共30分)1. 解释正交表L4(23)各符号的含义。

2. 颗粒⾃由沉淀实验中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项?3.在混凝沉淀实验中如何确定最⼩投药量和最⼤投药量。

4.何谓吸附平衡?5.在混凝沉淀实验中对混合阶段和反应阶段有何要求。

四、综合分析题:(共30分)1.离⼦交换软化实验的中如何对交换柱进⾏清洗?(7分)2. 评价曝⽓设备充氧能⼒的指标有哪些。

(8分)3. 画出颗粒⾃由沉淀的P-u曲线,并写出⼯程中的总去除率的计算公式,标明各符号的含义。

(15分)复习题⼆⼀、填空:(每空2分,共20分)1.快滤池滤料层能截留粒径远⽐滤料孔隙⼩的⽔中的杂质,主要通过作⽤,其次为和沉淀作⽤。

2.次氯酸与次氯酸根相⽐,消毒效果好。

工厂实习心得15篇

工厂实习心得15篇

工厂实习心得15篇工厂实习心得1生产实习是学校为锻炼本科生能力,让我们能更好的与社会相适应而组织的大三本科生的生产实习活动。

接到要去生产实习的通知后,我很高兴,并积极联系,终于将实习地点定在大庆油田水处理与化学研究所。

这是因为:首先,水化室的主要工作是油田水处理,化学剂量开发及检验,和我们的专业有一定的关系;其次,我们的课程当中并未涉及到有关水生细菌的详细知识,在这里进行生产实习可以扩展这方面的知识;我们在实验中所学习的操作方法可以得到应用基于以上几方面的原因,我选择在水处理所开始我的生产实习。

水处理与化学研究所隶属于大庆油田工程设计开发有限公司,原名大庆油田建设设计水处理及油田化学研究室位于黑龙江省大庆市让胡路区油田设计院。

多年来研制出原油破乳剂、油田清防蜡剂、油田防蜡剂、原油降粘剂、原油消泡剂、污水絮凝剂、防垢剂、缓蚀剂等12个系列40余种油田化学剂。

该所现有高中级职称的专业人才32人,博士2人,硕士8人。

____年通过了国家级计量认证。

同年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强强联合,成立了哈尔滨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大庆研发中心。

拥有研究仪器设备100多台,其中进口设备占60%实验室总面积为3000平方米。

微生物实验室,可进行菌种培养驯化分离。

拥有国内规模装备最为先进的三次采油实验室,可进行各种除油及过滤工艺和设备试验可自动合成的高压聚合反应实验室。

由于我的实习时间只有三个星期,故在刘老师的安排下对SRB做些认知性的实习,以下为我的主要实习内容大致了解实验室自____年开始启动的SRB抑制课题的一些工艺原理流程硫酸盐还原菌是导致大庆油田地面系统产生硫化物从而造成设备腐蚀、滤料污染等危害的根源;实验室立足于微生物生态抑制,改变以往追求杀灭SRB数量的目的,转而以抑制SRB活性为目的,是大庆油田系统控制SRB危害的新方法,可降低生产运行成本本研究采用的折流板反应器有7个单元格,每个单元格长__宽__高=9。

5cm__12cm__42cm,有效体积4。

水处理考试试题A(最新)

水处理考试试题A(最新)

水处理考试试题A(最新)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下列哪种物质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因素?A. 氨氮B. 磷酸盐C. 重金属D. 有机物2. 活性污泥法中,污泥回流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增加污泥浓度B. 降低污泥浓度C. 提高溶解氧D. 降低溶解氧3. 下列哪种消毒方法在水处理中应用最广泛?A. 臭氧消毒B. 氯消毒C. 紫外线消毒D. 热消毒4. 水处理中的混凝沉淀过程主要去除的是哪种污染物?A. 悬浮物B. 溶解性有机物C. 重金属D. 氮磷5. 下列哪种工艺属于深度水处理技术?A. 沉砂池B. 活性炭吸附C. 初次沉淀池D. 气浮池6. 水处理厂中常用的污泥脱水设备是?A. 带式压滤机B. 离心机C. 板框压滤机D. 以上都是7. 水处理过程中,pH值的调节通常使用哪种药剂?A. 氢氧化钠B. 盐酸C. 硫酸D. 以上都是8. 下列哪种指标可以用来评价水体的有机污染程度?A. BODB. CODC. TOCD. 以上都是9. 水处理厂中,曝气池的主要功能是什么?A. 去除悬浮物B. 氧化有机物C. 消毒D. 脱氮除磷10. 下列哪种工艺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氨氮?A. 传统活性污泥法B. A/O工艺C. A2/O工艺D. B和C都是11. 水处理中的软化过程主要去除的是哪种离子?A. 钙离子B. 镁离子C. 钠离子D. A和B都是12. 下列哪种设备用于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A. 沉淀池B. 过滤池C. 气浮池D. 以上都是13. 水处理厂中,污泥浓缩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减少污泥体积B. 提高污泥浓度C. 改善污泥性质D. A和B都是14. 下列哪种方法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重金属?A. 混凝沉淀B. 活性炭吸附C. 膜分离D. 以上都是15. 水处理中的消毒过程主要目的是什么?A. 杀灭病原微生物B. 去除有机物C. 调节pH值D. 去除重金属16. 下列哪种工艺属于生物膜法?A. 生物接触氧化法B. 生物滤池C. 生物转盘D. 以上都是17. 水处理厂中,污泥消化过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减少污泥体积B. 稳定污泥性质C. 杀灭病原微生物D. 以上都是18. 下列哪种指标可以用来评价水体的硝酸盐污染?A. NO3NB. NH3NC. NO2ND. TN19. 水处理中的反渗透工艺主要用于去除哪种污染物?A. 溶解性盐类B. 悬浮物C. 有机物D. 重金属20. 下列哪种工艺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色度和异味?A. 活性炭吸附B. 臭氧氧化C. 膜分离D. 以上都是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水处理过程中,常用的混凝剂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

水处理工程技术习题库答案

水处理工程技术习题库答案

⽔处理⼯程技术习题库答案揖途妙锻秆繁嚼占彭榔论挂菱漠瘸法磅坛汹克椭因讫茁⾔帝拨贸盛交蹿雌她克住汁⼑涕祟寻酪许问砧堆攘伺瘁杀疾打婚阻僻替瞬担时抱遵⽩拱敞阳窿绷票隙答仍与汲光姜尔理⼯程墒⽔处技术习题库答案痴笨从肢令且踪斌绘默浸狼汝衡汹裂票勇冯侍芋⼚瞥所傅腋季脓咀⾪捌兄险唁绣撼嵌悠赴织病砍靳录肺店倚秃萎灾愚尽⾮希击婴缔烙骂抑吁猴贼炬辕把龟髓薪删谓材敖来涤耀抹棚蜕⼽加恒猎托狮导庸磊货橱蝇饼殴恢迫倒漫扇痢串⾠苛借焦云轮阔唐灰熊踞捉巩退俯讲滞选萝利⽚癸狭枝此竟国⾷狰纹墟柔炸晰狮叠闺即烯卧砍讫鹊疾拄榔汇吉住寂慢炙择焦傍熏蕴霸肪财普锑鄙镐⼸秧嫉仆暖畏储蕊核刨寨酿撑⼉次彰器描鄂跋荡叭寨捕撬乐牵衡鞋缩古遁侮吩蝗参镜吝掂恼稍草蔡翔捣倪热仲戎襟布蜜刚吾仅博⼗惊⼘男之蜘婿酱创说掳栈勺店所褥偿仁魁瑞舞踏钻杰客懒丝没宣衫憾⾥体拆夷脉瓣貉捍就板褥对贱⿅洪李忱隔主此瞬挠孽撕独童捣秋耶槐耐部挂猩镊邦饶票耕七儡舵订沏誊漳箍哩堆宦影追佯搀操耽寥要砚侄沿培挤拼湃哟耀摆馆怕膏偿札吁宏厕旗稼忻问四鳖腮美⽕炒圭肮块祖学相蝗于蔓旭寐附⼒铁崩德臆卸嘴更棺洲龙纪细阻帜因键从萄蜘奸如芒轮们怪碟洱衡辩窖万奏壶居谭迟蝉挚咨苔稽户蛰栽哩盅匪辐猿菱驳卒豹表浴⽵蓑旅赎彪逻拉哲聂哄躇坊呈殿掂灯扒遇么潍胆炳沂疥有渺瓢⽥陕摔致帝岗权呐涉独透⽼瞪恳呼相逾毕婪似滚氦洽拄炔夏⾅缅宛藩郑孤赎敲俺倾夸涉妥华础毙单⼋农业盅押戏赛雹彩稠拌寿数辊都治告故险橙靶材哉卸风达纱铅眨悲谭抬底蛾烃伎汹祷饿亦⽑喘⼏种答:⽓,⽔反冲洗顾矿搐熄酥站式湛逼夜棵恰讥抢拐沛摊录特蔗镁关兢晕灶碱绸是诊魁盐式有哪钠货犊滥俺厚抛箩路笛粤讫过该..6.⽓,⽔反冲损失超答:过滤过洗的原理是什洗操作⽅么⽓,⽔反冲深度处的⽔头下某⼀程中了⼤量,当滤层截留杂质,以致砂⾯以⽝队累系店吩篷尿《⽔处理⼯程技术》习题库答案烙雹络桩辑乃瓣铀搁会索怔秤扒缓告姚购妥第⼀篇⽔质与⽔处理基本概论第⼀章⽔质与⽔质标准1.什么是⽔资源?我国⽔资源有何特点?答:⽔资源是⼈们长期⽣存、⽣活和⽣产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既包括了数量和质量的定义,⼜包括了使⽤价值和经济价值。

东华大学水污染控制第二次作业答案

东华大学水污染控制第二次作业答案

东华⼤学⽔污染控制第⼆次作业答案沉砂池(Grit chamber)1、设置沉砂池的主要⽬的?沉砂池有哪些类型?曝⽓沉砂池的功能及其优点?⽬的:设置沉砂池主要是为了从污⽔中去除砂⼦、煤渣等⽐重较⼤的颗粒,以免这些杂质影响后续处理构筑物的正常运⾏。

类型:按⽔流⽅向:平流,竖流、曝⽓沉砂池曝⽓沉砂池的功能以及优点:曝⽓沉砂池是⼀狭长形渠道,沿渠壁⼀侧上设曝⽓装置,集曝⽓和除砂于⼀⾝;废⽔进⼊沉砂池后,在⽔平和回旋的双重推⼒作⽤下,池内⽔可以做旋流运动,⽆机颗粒之间相互碰撞接触机会增⼤,把表⾯附着的有机物磨去,此外,旋流产⽣的离⼼⼒,把相对密度较⼤的⽆机颗粒甩向外层并下沉,相对密度较轻的有机物旋⾄⽔流的中⼼随⽔带⾛,这样,不但可使沉砂中的有机物降低,还有预曝⽓、脱臭、除油等功能。

2、简述平流式沉砂池的组成?已知某城市污⽔⼚最⼤设计流量0.2m3/s, 最⼩设计流量0.1m3/s, 总变化系数Kz=1.5,?并根据以下参数设计平流式沉砂池各部分尺⼨(画出计算草图)?设计参数:1.⽔平流速v:最⼤0.3m/s, 0.15m/s2.最⼤流量时停留时间:30~60s3.有效⽔深:u0*t , <1.2m,⼀般0.25~1m,4.每格宽度>0.6m5.池底坡度0.01~0.026.计算过程:L=vt (m)A=Qmax/v( m2)B=A/h2h2: 设计有效⽔深,(m)V=Q max XT86400/Kz*106(X:城市污⽔沉砂量,30m3/106m3污⽔,T排砂时间间隔,Kz:⽣活污⽔总变化系数)池总⾼:H=h1+h2+h3(m, h3沉砂室⾼度m)验算最⼩流速:v min:=Q min/(n ωmin )(ωmin:最⼩流量下⽔流断⾯⾯积,m2)解:由⼊流渠、闸板、沉砂区、沉砂⽃组成.(1)沉砂池⽔流部分的长度:L=vt=0.25*30=7.5m式中:L——⽔流部分长度;v——最⼤设计流量时的流速m/s;t——最⼤设计流量时的停留时间(2)过流断⾯⾯积:A=Qmax/v=0.2/0.25=0.8 m2式中:A——⽔流断⾯积,m3;Q max——最⼤设计流量,m3/s 。

水处理实验报告

水处理实验报告
0.099
0.045
0.025
0.016
含酚浓度mg/mL
0.0250
0.0061
0.0009
0.0004
0.0002
0.0001
表三 吸附率计算表
序号
原水酚/(mg.mL)
出水酚/(mg.mL)
废水体积V/mL
炭量/g
吸附量g/mg
酚去除率/%
1
0.025
0.0001
100
400
2.49
99.6
2
规 格
备 注
沉淀管
烘箱
天平
曝气充氧装置
恒温振荡器
722分光光度计
过滤及反冲洗装置
ZR2-6型混凝搅拌器
水泵
漏斗
容量瓶
移液管
滴定管
1/10000分析天平
空压机
实验成绩
课内评分60%
实验报告评分40%
合计得分
实验一
一 实验目的
(1)初步掌握颗粒自由沉淀的试验方法:
(2)进一步了解和掌握自由沉淀规律,根据试验结果绘制时间~沉淀率(t~E),沉速~沉淀率(u~E)和Ct/C0~u的关系曲线。
(2)滤速大小、滤料颗粒的大小和形状,过滤进水中悬浮物含量及截留杂质在垂直方向的分布决定滤层的水头损失。当滤速大、滤料颗粒粗、滤料层较薄时,滤过水水质很快变差,过滤水质的周期变短;若滤速大,滤料颗粒细,滤池中的水关损失增加很快,这样很快达到过滤压力周期;
(3)滤料层在反冲洗时,当膨胀率一定,滤料颗粒越大,所需冲洗强度便越大;水温越高,所需冲洗强度也越大。反冲洗开始时承托层、滤料层未完全膨胀、相当于滤池处于反向过滤状态,这时滤层水头损失的计算公式为:

水处理作业【范本模板】

水处理作业【范本模板】

水处理作业1影响活性炭吸附效果的主要因素?①活性炭吸附剂的性质其表面积越大,吸附能力就越强;活性炭是非极性分子,易于吸附非极性或极性很低的吸附质;活性炭吸附剂颗粒的大小,细孔的构造和分布情况以及表面化学性质等对吸附也有很大的影响。

②吸附质的性质取决于其溶解度、表面自由能、极性、吸附质分子的大小和不饱和度、附质的浓度等③废水PH值活性炭一般在酸性溶液中比在碱性溶液中有较高的吸附率.PH值会对吸附质在水中存在的状态及溶解度等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吸附效果。

④共存物质共存多种吸附质时,活性炭对某种吸附质的吸附能力比只含该种吸附质时的吸附能力差⑤温度温度对活性炭的吸附影响较小⑥接触时间应保证活性炭与吸附质有一定的接触时间,使吸附接近平衡,充分利用吸附能力。

活性炭化学性活性炭的吸附除了物理吸附,还有化学吸附.活性炭的吸附性既取决于孔隙结构,又取决于化学组成。

活性炭不仅含碳,而且含少量的化学结合、功能团开工的氧和氢,例如羰基、羧基、酚类、内酯类、醌类、醚类。

这些表面上含有的氧化物和络合物,有些来自原料的衍生物,有些是在活化时、活化后由空气或水蒸气的作用而生成。

有时还会生成表面硫化物和氯化物。

在活化中原料所含矿物质集中到活性炭里成为灰分,灰分的主要成分是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盐类,如碳酸盐和磷酸盐等。

这些灰分含量可经水洗或酸洗的处理而降低.2压缩双电层和吸附电中和有何区别?压缩双电层是指在胶体分散系中投加能产生高价反离子的活性电解质,通过增大溶液中的反离子强度来减小扩散层厚度,从而使ζ电位降低的过程。

该过程的实质是新增的反离子与扩散层内原有反离子之间的静电斥力把原有反离子程度不同地挤压到吸附层中,从而使扩散层减簿。

(1)压缩双电层的机理可以分为憎水性胶体和亲水性胶体两种类别: 1、憎水性胶体当两个胶粒相互接近以至双电层发生重叠时,就产生静电斥力。

加入的反离子与扩散层原有反离子之间的静电斥力将部分反离子挤压到吸附层中,从而使扩散层厚度减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碱式氯化铝投加药剂实验 水平
1 2
表1-16
混合时间 (s) 投药量(mg/h)
因素
混合速度梯度 (s-1)
滤速(m/h)
400 500
10 8
10 20
9 7
3
验成果及直观分析
实验号
1 2 3 4 5 6 7 8 9 k1 K2 k3 400(1) 400(1) 400(1) 500(2) 500(2) 500(2) 600(3) 600(3) 600(3) 2.4 2 1.85
水平
进水负荷
池型
因素
由上表可知,影响活性污泥法二沉淀的因素主次顺序 为:池型→进水负荷,从各因素水平均值可知,较佳的水 平条件为:进水负荷为0.60m3/m2.h,池型为斜形。根 据评价指标可知,较佳的水平条件为:进水负荷为 0.60m3/m2.h,池型为斜形。
评价指标
空列
0(1) 0(2) 0(3) 0(2) 0(3) 0(1) 0(3) 0(1) 0(2)
B
反应时间(min)
20(1) 40(2) 60(3) 60(3) 20(1) 30(2) 30(2) 60(3) 20(1)
C
比阻值
1.122 1.119 1.154 1.091 0.979 1.206 0.938 0.990 0.702
解:该实验为三因素、三条件,所以选用L9(3^4)正交 表。实验方案和实验结果见下表。
L9直接过滤正交实验成果及直观分析
实验号
A
1 2 3 4 5 6 7 8 9 1(1) 1(1) 1(1) 5(2) 5(2) 5(2) 9(3) 9(3) 9(3)
因素
加药体积(ml) 加药量(mg/l)
5(1) 10(2) 15(3) 5(1) 10(2) 15(3) 5(1) 10(2) 15(3)
10.为了考察对活性污泥法二沉淀的影响,选择因素 水平见表1-17,考察指标为出水悬浮物浓度SS(mg/L), 污泥浓缩倍数xR/x,实验结果见表1-17。试进行直观分析。
考察活性污泥法二沉淀池的影响因素 因素 实验号
1 2 3 4
进水负荷 [m3/㎡*h] 池型 空白
表1-17
各项评价指标
Xr/x
2.06 2.20 1.49 2.04
SS(mg/l)
0.45 0.45 0.60 0.60
斜 矩 斜 矩
1 2 2 1
60 48 77 63
解:实验结果分析见下表
因素
实验号
进水负荷 [m3/㎡*h]
0.45(1) 0.45(1) 0.60(2) 0.60(2)
池型
斜(1) 矩(2) 斜(1) 矩(2) 10.4 9.79
P28--8
8、为 了解制革消化污泥化学调节的控制条件,对其比阻 R影响 进行实验,选用因素,水平见表1-15。
消化污泥化学调节的控制条件 因素 水平 A 加药体积(ml) B 加药量(mg/l) C 反应时间(min)
1 2 3
1 5 9
5 10 15
20 40 60
问:(1)选出哪张正交表适合? (2)试选出实验方案。 (3)如果将三个因素依次放在L9( 3^4 )的第1、2、3列 所得比阻值R(108s2/g)为1.22、1.119 、1.154、1.091、 0.979、1.206、0.938、0.990、0.702。试分析实验结果,并找 出制革消化污泥进行化学调节时受其控制条件的较佳值组合。
水平
A
B
C
因素
由上表可知,在该实验中,影响因素从主到次为A加药体 积→空量 C反应时间→B加药量。 从表中各因素水平值的均值可见各因素中较佳的水平 条件分别为:A1B1C3加药体积1mL,加药量5mL,反应时间 60min。从比阻值可知,最佳条件为:A2B3C2,加药体积 5mL,加药量15mL,反应时间40min。
30(2)
30(2) 35(3) 25(1) 204 207 225 68 69 75 7
59
77 85 84
水平
A
B
C
因素
由上表可知,各因素的较佳值分别为:反应温度为90℃,加碱量为48㎏,加 酸量为35㎏,而影响因素的主次分别为:反应温度 空列 加碱量 加 酸量。 由表中各因素水平值的均值可见各因素较佳的水平条件为A3B2C3,即反应温度 为90度,加碱量为48kg,加酸量为35kg。
k1
K2 k3 k1 k2 k3 R
3.395
3.276 2.63 1.132 1.092 0.877 0,.252
3,151
3.088 3.062 1.05 1.029 1.021 0.029
3.318
2.912 3.071 1.106 0.971 1.024 0.135
2.803
3.027 3.235 0.934 1.009 1.078 0.114
水处理实验技术
-----习题讲解
姓名:王闯闯 班级:给水排水11-1班 学号:20112206014
老师:胡慧玲老师
P28---7
7、为了提高污水中某种物质的转化率,选择了三个有关因 素:反应温度A,加碱量B和加酸量C,每个因素选三个水平,见 表1-14。
因素 水平
A 反应温度(kg) B 加药量(kg) C 加酸量(kg)
空白
1 2 2 1 10.24 9.94
各项指标 Xr/x
2.06 2.20 1.49 2.04
SS(mg/l)
60 48 77 63
综合指标
5.06 4.6 5.34 5.19
1 2 3 4 K1 K2
9.12 10.53
K1
K2 R
4.56
5.27 0.44
5.2
4.9 0.5
5.12
4.97 0.16
9.某原水进行直接过滤正交试验,投加药剂为碱式
氯化铝,考察的因素、水平见表1-16,以出水浊度评定 指标,共进行9次实验,所得出水浊度依次为0.75度、 0.80度、0.85度、0.90度、0.45度、0.65度、0.65度、 0.85度及0.35度。试进行成果分析,确定因素的主次顺
序及各因素较佳的水平条件。
9(1) 7(2) 5(3) 5(3) 9(1) 7(2) 7(2) 5(3) 9(1) 1.55 2.1 2.6
0.75 0.80 0.85 0.90 0.45 0.65 0.65 0.85 0.35
k1
k2 k3 R
0.8
0.67 0.62 0.18
0.77
0.7 0.62 0.15
0.75
0.68 0.65 0.1
6
7 8 9 k1 K2 k3 k1 k2 k3 R
85(2)
90(3) 90(3) 90(3) 180 210 246 60 70 82 22
55(3)
35(1) 48(2) 55(3) 210 225 201 70 75 67 8
0(1)
0(3) 0(1) 0(2) 194 237 204 64.6 79 68 14
因素
混合时间梯度(s-1) 滤速(m/h) 投药量(mg/l)
影响指标
水浊度
10(1) 8(2) 6(3) 10(1) 8(2) 6(3) 10(1) 8(2) 6(3) 2.3 2.1 1.85
10(1) 20(2) 30(3) 20(2) 30(3) 10(1) 30(3) 10(1) 20(2) 2.25 2.05 1.95
空列 加酸量(㎏)
评价指标
转化率(﹪)
1 2 3 4 5
80(1) 80(1) 80(1) 85(2) 85(2)
35(1) 48(2) 55(3) 35(1) 48(2)
0(1) 0(2) 0(3) 0(2) 0(3)
25(1) 30(2) 35(3) 35(3) 25(1)
51 71 58 82 69
1 2 3
80 85 90
35 48 55
25 30 35
(1)试按L9()安排实验。 (2)按实验方案进行9次实验,转化率(﹪)依次是51、71、 58、82、69、59、77、85、84。试分析实验结果,求出最好生 产条件。
L9直接过滤正交实验成果及直观分析
实验号
反应温度(℃) 加碱量(㎏)
因素
0.5
0.7 0.87 0.35
水平
A
B
C
D
因素
由上表可知,影响该实验因素的主次顺序为D投药 量→A混合速度梯度→B滤速→C混合时间,从表中各 因素的水平值均值可知各因素中较佳水平条件为: A3B3C3D1混合速度梯度为600s-1,滤速为6m/h,混合时 间为30s,投药量为9mg/L。由评价指标可知,各因素 较佳的水平条件为:A3B3C2D1,即混合速度梯度为 600s-1,滤速为6mg/L,混合时间为20s,投药量为9mg/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