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考政治复习教案:必修4第6课考点二 意识的能动作用 含答案
2018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习题:5.2意识的作用含答案

第二框意识的作用1.被誉为“股神”的巴菲特有一句投资名言:我与其他人不同,在别人贪婪的时候,我恐惧;当众人恐惧的时候,我贪婪。
这蕴含的哲理是()A.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B.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C.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主动创造性,投资理念独特,成为一代“股神”,C项符合题意。
A、B、D三项与题意不符。
2.科幻小说《从地球到月球》预言了火箭发射、变轨飞行等航天活动中的基本情况,同后来航天发展的实际情况有着惊人的相似。
人类能预言并能将幻想实现,这说明()①意识因其创造性而具有超前性②意识因其能动性而可以成为实践的先导③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④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B.①③C.③④D.②④,是人们对未来世界的超前反映,体现了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
人类能将幻想付诸实现,说明人们通过实践能够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这从反面说明了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3.日本某研究小组经研究发现,一种存在于细胞和血液中、被称为“微型核糖核酸”的物质,可以使乳腺癌和宫颈癌的癌细胞衰老,从而具有抑制癌细胞增殖和转移的功能。
这说明()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②人们完全可以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作出正确的反映③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④科学技术的发展已使人们完全掌握了自然规律B.①④C.②③D.③④“微型核糖核酸”具有抑制癌细胞增殖和转移的功能,说明人们完全可以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作出正确的反映,也说明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4.近年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生态文明、节能减排、环境治理正在改变中国人的生活习惯。
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少开一次车、少用一张纸、节约一度电,正逐渐成为中国百姓的一种生活方式。
这说明()A.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不可忽视B.科学的意识决定生态文明C.意识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人们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体现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A项入选;B项夸大了意识的作用;C项不符合题意;D项说法错误。
高考政治复习教案:必修4第6课考点二 意识的能动作用 Word版含答案

前言:转变观念,端正态度,思想是行动的指针,态度的端正是做好每一件事的前提。
由于学校、考试等因素的差异,在很多学校尤其是初中,政治学科是不被重视的,有些地方在中考中政治学科还实行开卷考试,于是在很多同学的眼中,政治是一门副科,可学可不学。
3但是进入高中以后,政治成了一门必修课,而且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学完相应内容,否则势必影响毕业和升学,因此,进入高中以后,同学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及时转变思想观念、端正学习态度,对政治学科要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
因为只有思想观念转变了、学习态度端正了,才有学好政治的可能,俗话说:“态度决定一切”,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制定计划,明确任务,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人区别于物的特点就在于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人的活动总是有目的、有计划的,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能制定一个合理有效的学习计划是学好思想政治的基本保证。
5如对每一天、每一周、每一月的什么时间看政治、看几遍、要掌握哪些内容、要解决什么问题等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目中有书,千万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尤其是要转变那种认为“政治学科只要考试之前突击看一看背一背就行了”的错误观念。
6养成习惯,掌握方法“细节决定成败”,良好的习惯往往会让人终身受益,能够促进人的成长和发展,学习更是如此。
7定期总结,查漏补缺,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曾经说过:“温故而知新。
”这句话告诉我们,没有反思就没有进步、没有总结就没有提高,随着时间的推移,学习的内容也就越来越多,而且有很多内容会容易产生混淆。
这时及时进行总结反思、查漏补缺就显得非常必要。
因此作者整理了政治学习的课件提供大家使用学习。
考点二意识的能动作用知识精讲1.意识活动的特点而言,认识是有限的;就整个人类的无限发展和人类认识不断前进的历史趋势而言,认识又是无限的。
2.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总之,意识具有能动性,它是对物质的能动的反映,又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2018—2019学年高二政治人教版必修四 5.2 意识的作用 教案1

提示与建议
2.5解析客观规律是可以认识和掌握的事例,印证人们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地把握客观规律。
◆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
◆讨论:以“精神不是万能的,但没有精神是万万不行的”为题。包括精神状态对学习和生活的影响,精神状态与发挥潜能的关系,主观努力与客观条件、客观规律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应注意的问题;
难点: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
【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重在启发式教学,渗透辩证思维方法的教育。通过列举事例、小组讨论、合作学习、教师讲解等方法,使学生明确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提高理解能力。
和河狸有相同本领的动物还有个水獭,人们把一只幼獭关在笼子里,在它身边放一些泥土,等它长大时,它就会自动筑起堤来,尽管在笼子里筑堤是完全不必要的。
材料三:2006年5月,全长2309米的三峡大坝全线建成,全线浇筑达到设计高程海拔185米,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混凝土重力坝。三峡工程是迄今世界上综合效益最大的水利枢纽,在发挥巨大的防洪效益和航运效益外,其1820万千瓦的装机容量和847亿千瓦时的年发电量均居世界第一。三峡大坝荣获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世界纪录。三峡大坝建设的论证开始于1986年6月,由原水利电力部组织,分为14个小组,共412位专家参与,历时3年。
教师点拨、总结:
1.人们在反映客观世界的时候,总是抱有一定的目的和动机,在实施行动之前还要预先制定蓝图、目标、行动方式和行动步骤等。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教案:必修4第6课考点三 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 含答案

考点三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知识精讲1.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1)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它们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2)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离不开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3)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人们是否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将决定着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否收到积极的效果。
特别提醒既要反对不尊重客观规律,片面夸大主观能动性的唯心主义观点,又要反对认为客观规律妨碍了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放弃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形而上学的观点。
2.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续表遍性、客观性、多样性,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把握变化的客观实际;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一分为二地对待客观实际。
3.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是统一的(1)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与时俱进,就是我们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2)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和前提;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目标和归宿。
4.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关系易错纠偏易错点一:错误认为“要坚持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提醒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矫正训练1][2015·保定摸底]与一些地方整齐划一的“新农村”不同,某地依据独特的地理优势,房屋依地势而建,村外群山环绕,村内阡陌交通,村民往来耕作,一派自然古风。
一村一意境,一户一禅声,火了经济,热了精神。
材料表明()①发挥主观能动性是从实际出发的前提条件②从实际出发是做好本地工作的基本要求③必须坚持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④把握矛盾的特殊性才能促进事物的发展A.①④B.②④C.①②D.③④答案 B解析某地结合自身特点,依据独特的地理优势,建设新农村,做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②正确;也说明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④正确;从实际出发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①错误;要坚持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③错误。
高中政治 必修四哲学生活 5.2 意识的作用

一、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人们可以根据过 去遗留下来的事 物追溯过去
一、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人们可以用科学 的手段预测未来 的各种情况
一、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2、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不同于动物的适应性活动)
3、世界上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
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反作用)
强调意识在“改造世界”活动中起的作用。在意识 的指导下,通过实践引起了物质具体形态的变化。
三、一切从实际出发
1、含义(是什么)
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 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 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作为我调节、控制作用) 2、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难点)
一、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人在反映客观世界时,总是抱有一定的目的,在行动
之前还要确定目标、行动方式和行动步骤。
区别于动物纯粹无目的的本能活动
一、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课堂小结
4、“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
A 物。”这句话表明( )
A.每一时期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的,但 这种认识又总在扩展、加深。 B.有的事物人们能够认识,有的事物人们不能认识。 C.要正确地认识事物,必须靠先天的聪明 D.有的人能正确地认识事物,有些人永远不能
课堂小结
5、高中的学习生活是很紧张的。有的同学常常通过心理 暗示来调节自己的状态。譬如,当自己心情烦躁、学习状 态不佳时,暗示自己能够静下心来、以愉快的心情投入学 习,也许真的有一定效果;有人暗示自己属于很有修养的 人,也许按照一定的标准长此以往地进行心理暗示,真的
2018学年第二学期高二政治必修4《意识的作用》学案

《意识的作用》学案一、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1)识记:意识的作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要求。
(2)理解意识是怎样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
2.能力目标(1)通过学习意识作用的原理,使自己对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有一个正确的估计,逐步培养起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2)通过对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原理的学习,明确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途径,培养自己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高度的革命热情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相结合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人们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地把握客观规律。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保持良好的精神风貌和旺盛的斗志,积极投身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实践中去。
二、重点难点: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三、自学检测:《意识的作用》(一)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1、意识活动具有和。
人们在反映客观世界的时候,总是抱有一定的和,在实施之前还要制定蓝图、目标、行动方式和行动步骤等。
[来源:学科网]2、意识活动具有和。
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并不是客观世界有什么就反映什么。
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和。
它不仅能够“复制”当前的对象,而且能够追溯过去、推测未来,能够_。
3、意识活动的和,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
通过人类意识这个“思维的眼睛”,我们能够揭示深藏于事物内部的和。
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二)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1、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即通过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的东西,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
(三)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和作用。
意识活动依赖于,又对生理过程有着。
【小结】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重点)[来源:学_科_网Z_X_X_K](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发展;要求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5.2《意识的作用》学案

高中政治必修四《5.2 意识的作用》学案学习指导语:识记意识的作用,知道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含义、要求,理解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哲学依据。
知识梳理:一、意识能动性的特点:(人为什么能够认识世界?)1、意识活动具有和。
2、意识活动具有和。
①表现:A.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的,有的。
B.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
C.意识不仅能够“复制”当前的对象,而且能够、,能够创造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
②作用: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人能够。
世界上只有之物,而没有之物。
二、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1、人能够能动地世界。
世界上只有认识之物,而没有认识之物。
2、人能够能动地世界,(又叫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表现在;①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作用;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有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有阻碍作用。
②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作用。
高昂的精神可以;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
三、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1)世界观及方法论:A.物质决定,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这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B.意识对物质具有作用。
正确的意识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事物的发展。
这要求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2)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A.含义: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从出发,进行调查研究,找出事物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B.要求:①要发挥,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不断,与时俱进,。
②做到两个结合:要把发挥和尊重结合起来,要把高度的同严谨踏实的结合起来。
③反对两种倾向: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安于现状、无所作为的思想。
四、课堂练习:单项选择题1.以下选项中最能表现主观能动性的是()①天意从来高难问,人生由命非由他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③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④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2.抗灾救难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居安思危,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5.2 意识的作用教学案(含习题)新人教版必修4

课题:5.2意识的作用【学习目标】理解意识的作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运用结合人的意识的主观能动性原理,列举生活实例,说明人能够在意识的指导下,通过实践活动改造世界。
【学习重难点】意识的作用;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启发式讲授法教学过程【自学质疑】自学教材P38完成以下问题探究活动一:(1)为什么说最蹩脚的建筑师也要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2)马克思的这段话说明了什么?知识点一: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1、意识能动性的特点有哪些?自学教材P39-40完成以下问题探究活动二:科学家关于电脑的设计理念是从哪里来的?意识在人类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是怎样发挥作用的? 知识点二: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表现在哪些方面?3、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是什么?自学教材P40-41完成以下问题探究活动三:(1)该地区是针对什么来制定自己的发展战略的?(2)如果你是这个地区的负责人,你会根据什么来制定你所管辖地区的经济发展政策?知识点四: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4、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交流展示】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现【典型例题】1、“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
”郑板桥的这句话蕴含的道理是()A、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B、意识活动具有客观实在性C、意识活动具有生动形象性D、意识活动具有主观随意性【课堂效益检测】班级姓名1、“自然是一本不隐藏自己的大书,只要我们读它,就可以认识它。
”费尔巴哈的这句话主要说明了( ) A.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 B.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C.意识能够反映客观事物 D.意识不能脱离客观事物而存在2、恩格斯说:“一个民族要站在科学的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
” ( ) A.意识可以改造客观事物 B.意识的能动作用使事物向正确方向发展C.只有正确的意识才能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D.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积极作用3、著名心理学家奥瑞利欧斯:“如果你对周围的任何事物都感到不舒服,那是你的感受造成的,并非事物本身如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二意识的能动作用
知识精讲
1.意识活动的特点
特别提醒人的认识是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统一。
就每个人来说,就认识的每一次实现而言,认识是有限的;就整个人类的无限发展和人类认识不断前进的历史趋势而言,认识又是无限的。
2.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
总之,意识具有能动性,它是对物质的能动的反映,又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特别提醒(1)不能认为物质和意识不可分割。
(2)意识不具有直接现实性。
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的指导作用必须通过实践,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意识不能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
(3)不能认为意识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就意味着同一客观事物在人脑中形成的正确意识只能有一个。
(4)不能认为只有正确的意识才具有反作用。
(5)不能认为“人们的意识都是一样的”。
3.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1)原理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同时,意识又具有能动作用,正确
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阻碍作用。
如下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