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自己的危险程度降降级

合集下载

风险控制及隐患排查治理清单汇总__完稿

风险控制及隐患排查治理清单汇总__完稿

吴忠市高闸煤矿有限公司安全风险控制及隐患排查治理清单编制日期:2016年11月word格式整理前言为了减少事故的发生,通过对生产活动和生产系统中存在或潜在的危险源的辨识,进而对其进行消除、减少、控制,实现煤矿人—机—环—管系统的最佳匹配,特编制《安全风险控制及隐患排查治理清单》。

本清单内容主要包括煤矿存在功潜在的风险概述,危险源评估、监测、预警、控制、控制管理等。

并从通用部分、机电运输、综采工作面、综掘工作面、一通三防、地测防治水、职业卫生、地面设施设备等八个方面分别列出,便于查看和制订具体的事故隐患治理清单及“五定表”。

风险管理主要运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法)对危险源进行辨识,确定危险源可能发生的风险和后果,对危险源进行分级分类,监测预警和控制,预防事故的发生。

通过对煤矿常见事故进行机理分析,分析出引起事故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找出控制事故的关键因素及环节,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或应急预案,切断事故发生的因故链,达到控制事故发生的目的。

按照工作任务分析法辨识危险源,首先以清单的形式列出本单位所有的工作任务及每项任务的具体工序,辨识出煤矿现有工作条件下所有工作任务中存在或潜在的人、机、环、管四类危险源。

通过对危险源进行分析、确定,将风险划分为5个等级。

对已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定期、动态和实时监测,根据危险源的风险等级和实际发生频率按照5个预警等级进行预警,word格式整理对风险进行有效控制。

同时根据监测结果对危险源进行再次评价,并对危险源进行增减与升降级调整,从而实现矿井风险的闭环管理。

风险评价方法简介:☐LEC评价法(格雷厄姆(BenjaminGraham,1894-1976)评价法)是对具有潜在危险性作业环境中的危险源进行半定量的安全评价方法,用于评价操作人员在具有潜在危险性环境中作业时的危险性、危害性。

☐该方法用与系统风险有关的三种因素指标值的乘积来评价操作人员伤亡风险大小,这三种因素分别是:L(likelihood,事故发生的可能性)、E(exposure,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和C(consequence,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

危险源(点)分级控制管理及考核制度

危险源(点)分级控制管理及考核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公司对危险源(点)的管控,科学控制作业场所的潜在危险因素,落实预防为主的方针,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和公司的财产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吉林市建龙钢铁有限责任公司所属各单位和部门。

第二章确定危险源(点)的依据第三条危险源(点)是指企业里的设备、作业场所和岗位在生产过程中潜在的可能发生事故的危险地点.这些设备、场所和岗位一旦发生事故会导致人身伤亡、建筑物破坏、设备损坏,是重点控制和管理部位。

第四条划分危险源(点)的具体依据是:1、有发生爆炸、火灾、高温喷溅危险的场所;2、有高处坠落、坠井危险的场所;3、有腐蚀、放射、辐射、中毒、窒息危险的场所;4、有被机具绞、辗、碰、割、挤、压、撞、刺伤危险的场所;5、有触电伤害的线路、设施和场所;6、有烧伤、烫伤危险的场所;7、有被各种车辆造成伤害可能的场所;8、其它容易致人受到伤害的场所。

第三章危险源(点)的分级与确认第五条危险源(点)按危险程度分级。

危险程度是衡量危险源(点)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和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

第六条危险源(点)按危险程度分为四个等级:1、一级危险源(点)(A级):是指发生事故机率大或虽发生事故机率小,但一旦发生事故将会造成人员的重大伤亡,引起重大设备事故,重大火灾事故的危险岗位、设备、场所及物质。

对此必须制定应急预案,采取措施进行控制,及时排除危险因素。

2、二级危险源(点)(B级):是指发生事故频率较大或容易导致多人伤害事故的危险岗位、设备、场所及物质。

对此要采取措施排除危险因素。

3、三级危险源(点)(C级):是指虽不导致重伤以上事故和发生重大设备事故、重大火灾事故,但发生事故有较大可能性。

对此应予以排除或采取控制措施.4、四级危险源(点)(D级):是指有一定危险性,有可能发生一般性的伤害事故。

第七条危险源(点)的分级确认及建档1 、A级危险源(点):由公司组织专业人员评定,安委会审核,报公司生产计划处经公司安委会批准,分别由分厂安全部门和公司生产计划处安环室建档立案。

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安全生产奖惩制度(5篇)

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安全生产奖惩制度(5篇)

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安全生产奖惩制度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是指由政府批准生产、经营危险化学品的企业。

危险化学品具有较高的危险性和风险,一旦安全生产出现问题,可能引发严重的事故,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因此,建立健全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安全生产奖惩制度,对于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和预防事故具有重要意义。

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安全生产奖惩制度(2)1. 经营规范奖励:对符合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要求,建立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企业给予奖励,包括:(1)合格认证奖励:对通过国家或地方相关认证的企业给予一定的资金奖励或减免相关税费;(2)安全生产管理奖励:对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培训员工、设置专职安全生产人员的企业给予奖励;(3)创新技术奖励:对采用先进技术、设备和安全生产管理方法的企业给予奖励。

2. 安全生产成绩奖励:对安全生产成绩突出的企业给予奖励,包括:(1)事故率奖励:对事故率为零或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的企业给予奖励;(2)良好行为奖励:对主动参加应急演练、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隐患整改的企业给予奖励;(3)安全意识提升奖励:对积极普及安全知识、组织安全培训和宣传教育的企业给予奖励。

3. 社会评价奖励:对社会评价较高、公众满意度较高的企业给予奖励,包括:(1)环境保护奖励:对环保意识较强、主动履行环境保护责任的企业给予奖励;(2)社会责任奖励:对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回报社会的企业给予奖励。

二、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安全生产惩罚制度:1. 违法违规行为处罚:对违反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要求,存在严重安全隐患、未按时整改的企业给予处罚,包括:(1)罚款:根据违法违规程度和造成后果的严重程度,对企业进行罚款;(2)关停整顿:对违法违规行为严重,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企业进行关停整顿;(3)吊销许可证:对严重违法违规,造成重大事故后果的企业吊销其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4)刑事责任追究:对涉及刑事犯罪的违法违规行为,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浅析混烃处理站爆炸危险区域划分

浅析混烃处理站爆炸危险区域划分

浅析混烃处理站爆炸危险区域划分混烃处理站为易燃易爆场所,生产过程中如果出现泄漏,有发生火灾爆炸的危险,在爆炸性气体环境中,电气设备或照明装置产生的电火花或危险温度常常构成引发爆炸事故的引燃源。

因此,必须对电气装置危险因素进行有效控制,以实现各类电气设备的安全应用。

作为爆炸性气体环境控制电气危险因素的一项必要措施,就是在爆炸危险区域内使用防爆电气设备。

使用防爆电气设备,首先要弄清使用的区域类型和范围,即确定爆炸危险场所的分区和区域范围,然后才能根据分区和危险物质的情况,对需要设置在区域内的电气设备和照明装置等进行合理的防爆选型。

可以说,对爆炸性气体环境进行合理的危险区域划分,是正确选择防爆电气装置的前提。

1.危险区域术语与定义(1)爆炸性气体环境:在大气条件下,气体或蒸气可燃物质与空气的混合物引燃后能够保侍燃烧自行传播的环境。

(2)爆炸危险区域:爆炸性混合物出现的或预期可能出现的数量达到足以要求对电气设备的结构、安装和使用采取预防措施的区域。

(3)区:爆炸危险区域的全部或一部分。

按照爆炸性混合物出现的频率和持续时间可分为不同危险程度的若干区。

(4)释放源:可释放出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物质所在的部位或地点。

(5)设备保护级别(EPL):根据设备成为引燃源的可能性和爆炸性气体环境所具有的不同特征而对设备规定的保护级别。

2.爆炸性气体环境危险区域划分流程(1)第一步:分析确定释放源等级释放源应按可燃物质的释放频繁程度和持续时间长短分为连续级释放源、一级释放源、二级释放源。

1)连续级释放源应为连续释放或预计长期释放的释放源。

下列情况可划为连续级释放源:①没有用惰性气体覆盖的固定顶盖贮罐中的可燃液体的表面;②油、水分离器等直接与空间接触的可燃液体的表面;③经常或长期向空间释放可燃气体或可燃液体的蒸气的排气孔和其他孔口。

2)一级释放源应为在正常运行时,预计可能周期性或偶尔释放的释放源。

下列情况可划为一级释放:①在正常运行时,会释放可燃物质的泵、压缩机和阀门等的密封处;②贮有可燃液体的容器上的排水口处,在正常运行中,当水排掉时,该处可能会向空间释放可燃物质;③正常运行时,会向空间释放可燃物质的取样点;④正常运行时,会向空间释放可燃物质的泄压阀、排气口和其他孔口。

消防知识考试题+参考答案

消防知识考试题+参考答案

消防知识考试题+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70题,每题1分,共70分)1、任何人发现火灾都应当立即( )。

任何单位、个人都应当无偿为报警提供便利,不得阻A、呼教B、报警C、逃生D、扑教正确答案:B2、下而对安全理解最准确的是( )。

A、安全就是不发生事故B、发生事故的危险程度是可以承受的C、安全就是不发生伤亡事故D、生产过程中存在绝对的安全正确答案:B3、应急演练按照形式分为现场演练和( )。

A、专项演练B、桌面演练C、单项演练D、综合演练正确答案:B4、下列( )灭火剂是扑救精密仪器火灾的最佳选择。

A、二氧化碳灭火剂.B、干粉灭火剂C、泡沫灭火剂正确答案:A5、下列内容不属于学生宿舍防火十戒的为( )。

A、戒使用电热器具B、戒明火照明、床上吸烟、室内乱扔烟头、乱丢火种C、戒私自乱拉电线,避免电线穿行于可燃物中间D、戒电器带故障使用正确答案:D6、由于行为人的过失引起火灾,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构成( )A、玩忽职守罪B、重大责任事故罪C、失火罪D、纵火罪正确答案:C7、企业新职工上岗前必须进行的三级教育是指( )的安全教育。

A、政府级、厂级、车间级B、国家级、政府级、厂级C、厂级、车间级、班组级D、特殊工种、一般工种、常识正确答案:C8、一个灭火器设置点的灭火器配置数量不宜多于( )具。

A、2B、4C、3D、5正确答案:D9、油锅起火时使用以下方法中( )方法扑灭是不正确的?A、用水扑灭B、锅盖盖住油锅口C、灭火毯覆盖正确答案:A10、发现消防通道被堵塞或封闭时个人采取以下哪种行动最正确的( )?A、向防火监督机构举报B、自己想法打通正确答案:A11、高层建筑失火时,正确的做法是( )A、乘坐电梯逃离B、跳楼逃生C、从疏散通道逃离正确答案:C12、以下对打119报警电话描述不正确的是( )。

A、119报警电话是免费的B、发生火灾时,任何人都可以无偿拨打119C、为了演练平时可以拨打11913、发生火灾时,根据起火点的位置可采取的疏散方式有,向下可以跑到地面,向上可以爬到屋顶,还可以( )。

危险辨识和风险评价管理制度范本(4篇)

危险辨识和风险评价管理制度范本(4篇)

危险辨识和风险评价管理制度范本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推进危险源识别、评价及监督管理制度的实施,提高对事故的防范能力和对重大危险源的控制力,有效防范重特大事故的发生,消除事故苗头,我公司特制定本制度。

一、公司危货运输专职安全员负责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价的领导工作,并对确定的重大危险源审核批准。

二、安全员负责排查、识别所辖范围内的危险源并实施和管理。

车队负责组织危险源的识别、汇总、分析、评价和确定,各相关部门协助实施。

三、危险源识别范围:1、本公司在生产和服务活动中存在或可能发生的危险源。

2、所使用的产品或服务中存在或可能发生的危险源。

3、识别危险源应充分考虑常规、非常规两种活动状态和过去、现在、将来三个时态。

四、危险源识别方法危险源的识别采用现场排查法,由安全检查人员同其他相关人员在现场进行识别、观察。

五、风险评价采用lec评估办法,它综合考虑各个环节发生事故的可能性,人员暴露在这些环境的频率以及一旦发生事故所产生后果的严重性等三方面因素,采取“评分”的办法和对比的手段,根据总的危险分值简易评价作业环境的潜在危险性。

六、车队安全员根据本程序的规定组织有关人员对所辖场所的危险源进行评分评级,确定重大危险源并实施控制。

七、重大危险源管理:1、公司、各部分别建立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体系和识别监控小组,明确相关人员的职责。

2、公司、各部门分别制定重大危险源识别监控管理制度。

4、公司、各部门分别建立重大危险源识别监控台帐。

各部门每月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价,每月分别向公司上报一份台帐。

5、各部门对识别出的重大危险源要单独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和应急救援措施及监控责任制度,报安全经理审批。

6、各部门针对确定的重大危险源施工前必须进行专项安全技术交底,并要求进行现场公示。

7、各部门必须设置专人对重大危险源进行监控检查,并留有监控检查纪录。

车队由车队队长每周组织一次安全检查,并留有检查纪录。

8、各部门成立以队长为组长的救援抢险队伍,生产现场配备所需的应急救援物资和设备。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管理制度范文(4篇)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管理制度范文(4篇)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了规范企业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工作,减少风险对员工和生产设备的影响,保障员工的安全与健康,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的所有员工,包括合同工、外包人员等。

第三条主要职责本企业所有部门和员工都有责任参与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工作,各职能部门要加强对本部门的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工作的组织和管理,确保工作能够顺利实施。

安全环保部门负责制定风险评价工作的具体程序和方法,并组织实施、监督和指导。

第二章危险源辨识第四条辨识对象本企业的危险源辨识工作包括对工作场所、工艺设施、化学品、机械设备等进行辨识。

第五条辨识方法本企业采用现场检查、访谈、资料收集等多种方法进行危险源的辨识工作。

其中,现场检查是主要的辨识方法,以发现隐藏的危险源为目标。

第六条辨识记录对于辨识出的危险源,应当向相关部门报告,并记录在企业的危险源数据库中,以供后续的风险评价和管理使用。

第三章风险评价第七条风险评价方法本企业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风险评价。

对于特别重要或者特别危险的危险源,还可以进行专门的风险评估。

第八条风险评价内容风险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识别工作活动中的可能危及员工安全与健康的危险源。

2. 根据危险源对员工的危害程度和暴露程度,评估风险等级。

3. 分析和评估已采取的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4. 提出改进控制措施的建议。

第九条风险评价周期风险评价工作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周期,一般不超过三年进行一次。

第四章风险管理第十条风险管理措施根据风险评价的结果,本企业应当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措施:1. 合理修改工艺流程,降低危险源的风险等级。

2. 加强员工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3. 采取物理、化学、生物等手段对危险源进行控制。

4. 定期检查、维护和修复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5. 为员工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

6. 建立应急预案,以应对可能发生的事故和灾难。

风险控制及隐患排查治理清单汇总--完稿

风险控制及隐患排查治理清单汇总--完稿

山西右玉教场坪煤业有限公司安全风险控制及隐患排查治理清单编制日期:2017年3月前言为了减少事故的发生,通过对生产活动和生产系统中存在或潜在的危险源的辨识,进而对其进行消除、减少、控制,实现煤矿人—机—环—管系统的最佳匹配,特编制《安全风险控制及隐患排查治理清单》。

本清单内容主要包括煤矿存在功潜在的风险概述,危险源评估、监测、预警、控制、控制管理等。

并从通用部分、机电运输、综采工作面、综掘工作面、一通三防、地测防治水、职业卫生、地面设施设备等八个方面分别列出,便于查看和制订具体的事故隐患治理清单及“五定表”。

风险管理主要运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法)对危险源进行辨识,确定危险源可能发生的风险和后果,对危险源进行分级分类,监测预警和控制,预防事故的发生。

通过对煤矿常见事故进行机理分析,分析出引起事故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找出控制事故的关键因素及环节,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或应急预案,切断事故发生的因故链,达到控制事故发生的目的。

按照工作任务分析法辨识危险源,首先以清单的形式列出本单位所有的工作任务及每项任务的具体工序,辨识出煤矿现有工作条件下所有工作任务中存在或潜在的人、机、环、管四类危险源。

通过对危险源进行分析、确定,将风险划分为5个等级。

对已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定期、动态和实时监测,根据危险源的风险等级和实际发生频率按照5个预警等级进行预警,对风险进行有效控制。

同时根据监测结果对危险源进行再次评价,并对危险源进行增减与升降级调整,从而实现矿井风险的闭环管理。

风险评价方法简介:☐LEC评价法(格雷厄姆(BenjaminGraham,1894-1976)评价法)是对具有潜在危险性作业环境中的危险源进行半定量的安全评价方法,用于评价操作人员在具有潜在危险性环境中作业时的危险性、危害性。

☐该方法用与系统风险有关的三种因素指标值的乘积来评价操作人员伤亡风险大小,这三种因素分别是:L(likelihood,事故发生的可能性)、E(exposure,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和C(consequence,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丽 
邀量 

给自己的 

口主任医师李涛(武汉 
卒中的危险素分为两大类,…- 
类是可控制的危险因素,另一类是 
不可控制的危险因素。但90%以 
的卒中是由可控制的危险因素 
引起的,因此,控制好这些可控制 的危险因素,可以明显减少卒中的 发病率。 卒中的很多危险因素都没有 症状,特别是早期,如高血压、高血 脂、糖尿病或糖代 异常的早期就 没有临床症状,患者F1已完全没感 觉,很容易被忽视。很多人没有定 期体检的意识,患病很长一段时间 仍不知道自己已患病,直到出现了 1口 家臆 .. ,。 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或糖代谢 异常的并发症后才看医生,靶器官 已经造成了不可逆的损害。定期体 检是早期发现危险因素的关键,特 别是那些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 
病或糖代谢异常家族史的人群 
给高血压患者的建议高血压 
是卒中最重要的一个危险因素,一 
经诊断就应该立即进行评估和治 
疗。首先要进行生活方式干预,最 
重要的一点是限制钠盐摄入(成人 
每天食盐摄入总量不得高于6克, 
包括酱油、味精、醋等含盐高的调 
味晶用量),不食或少食咸菜、加二r 

肉制晶及含盐高的零食。 
如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后血压 
仍然不能控制在140毫米汞柱/90 
毫米汞柱以下,就应该服用降压 
药。目前有5大类降压药,包括噻 
嗪类利尿剂、B受体阻滞剂、钙离 
子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索受体拈抗剂, 
这些药物都能有效的控制血压.但 
也都有不同的不良反应。药物的选 
择应依据血压的高低、靶器官的受 
损情况、是否合并有其他危险因素 
等来决定,最好由医生选择。 
高血压需要长期规律服药,并 
监测衄压。目前多采用长效降压 
药,一天服1—2次,血压的测量应 
在当天服药前。如f:午8点服药,最 
好在i:午8点前测血压:如果上午 
8点服药,上午10点测血压正常, 
这并不代表正常,因为将一天24小 
时的血压都控制在140毫米汞柱 
/90毫米汞柱以下才是我们的目标 
给高血脂患者的建议高血脂 
也是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改变不 
良生活方式,减少高脂肪食品的 
摄入,是所有血脂异常患者治疗的 
基础。 
他汀类药物是目前降脂的主 
流药物,指南推荐阿乐伐他汀和瑞 
舒伐他汀两种他汀类药物。根据低 
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水 
平选择不同剂量的他汀类药物,服 
用4—8周后应复查血脂、肝功能 
和肌酸激酶。如LDL-C达到目标 
值,可逐步改为每6~12个月复 
查1次,如降脂治疗3~6个月后 
LDL—C仍未达到目标值,应增加 
降脂药的剂量或采用联合降脂药 
物治疗;LDL—C达到目标值后不 
宜马上停药物,可观察一段时间, 
逐步减少他汀类药物的剂量,如 
多次复查血脂LDL—C能维持在目 
标值范围内,可考虑停用。不过多 
数患者难以完全停用,特别是与 
遗传有关的高血脂血症,需要长 
期服用他汀类药物。 
给糖尿病患者的建议国际 
糖尿病基金会的数据显示,2015 
年全球成人糖尿病患者已达4.15 
亿,到2040年将升至6.42亿。我 
国糖尿病患者人数居世界之首, 
而且呈快速上升和年轻化趋势, 
2013年我国约有I.14亿确诊的 
糖尿病患者,l8岁以上占11.6%。 
糖尿病也是引起卒中的一个重要 
危险因素。 
糖尿病的治疗同样需要改 
变不良生活方式,减少膳食总热 
量,不吃或少吃含糖饮料、糕点 
等含糖量高的食品,适当控制谷 
类摄入量,增加蔬菜、水果等低 
能量食物的摄入,减少食用油的 
用量。不吸烟,少饮酒或不饮酒。 
增加体力活动,减少肥胖。同时 
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降糖药物。 

囝囚 3要盈 
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是减少 
卒中危险因素的基础,因为高 血压、糖代谢异常、高脂血症、 心脏病、腹部肥胖都与不良生 活习惯有关。 饮食少盐低钠高血压与 钠摄入过多有关,如果不控制 钠的摄入,再好的降压药也难 以控制好血压。有研究表明血 压下降与限盐呈剂量依赖关 系,钠摄入量减少到6克/日, 高血压人群的血压下降7/4毫 米汞柱。2016年《美国心脏病学 会杂志》发表一项历时20余年 的研究显示,每天多摄入1克 钠,早死风险增加l2%。 控制胆固醇摄入高脂血 症与胆固醇摄入过多有关,摄 入和排 的平衡决定血液中胆 圊醇的水平,但至今我们没有 有效的方法增加高密度脂蛋白 胆同醇的水平。要想降低血液 中的胆固醇水平,只有减少食 物中胆固醇的摄人,但也不能完 全不摄入胆同醇,因为细胞膜的 组成需要胆固醇。建议每天食用 75克左右瘦肉,每周食用4个鸡 蛋(已患高胆固醇症应不吃或少 吃蛋黄)。重点是不能让摄入的总 热量超标,而且脂肪所提供的能 量不宜超过总能量的25%左右, 其中饱和脂肪的供能比应等于 或小于l0%。可采用含不饱和脂 肪酸较多的植物油(如花生油、豆 油、玉米油和橄榄油)作为烹调 油,少用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的 动物脂肪,以及棕榈油、椰子油 和人造黄油等,尽量避免食用动 物内脏,增加富含c0—3多不饱 和脂肪酸的深海鱼类和淡水鱼 类摄入量,适量补充硬果类和 豆类食物。 避免肥胖和超重经济发 展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造成 超重和肥胖呈流行趋势。与 1992年相比,2002年我国人群 超重率上升了38.6%,肥胖率 上升了80.6%。判断是否超重 和肥胖最简便指标是体质指数 l本期j 热点I 和腰围,体质指数可按公式计 算,即体重(公斤)÷身高(米) . 
它反映的是全身肥胖程度;腰 
闱反映的腹部脂肪蓄积的程 
度。这两个指标都能预测心m 
管病的危险。体质指数大于28 
千克/平方米为肥胖,应开始 
减重;男性腰同大于95厘米、 
女性腰围大于90厘米也应开 
始减重。减重最有效的方法是 
减少进食量、减慢进食速度、有 
规律的中等强度运动。减重速 
度不宜太快,以每周减重0.5~ 
1.O公斤为宜。减食与运动效果 
不理想的肥胖患者可在医生指 
导下使用减肥药.但不应滥用, 
因为减肥药有不良反应。 
坚持运动不运动或少运 
动是高血压、糖代谢异常、高脂 
血症、心脏病和腹部肥胖的原 
因之一。所有年龄的人都应提 
倡运动,每周不应少于5天,每 
天不宜少于30~45分钟的体 
力活动。提倡包括步行、慢跑、 
骑车、游泳、做健美操、跳舞和 
非比赛性划船等在内的有氧锻 
炼。增加活动量应循序渐进,依 
据个人的身体状况量力而行。运 
动强度要适当,低至中等量的运 
动对心血管的保护作用最强;过 
强的运动无保护作用,甚至有 
害。一般来讲可依据主观感觉、 
心率和呼吸恢复正常所需的时 
间来判断,休息后约4分钟心率 
和呼吸恢复到运动前水平或接 
近运动前水平、主观感觉好为强 
度适当。运动时要特别注意出现 
的不良反应,特别是年龄大日‘很 
少活动的人,若活动时m现心跳 
明显加快,并心律不齐、心悸、心 
率先快而后突然变慢,或运动中 
或运动后即刻 现胸痛、咽喉部 
疼痛或沉重感或其他疑似心绞 
痛症状,或 现眩晕、头痛、意识 
不清、出冷汗或晕厥.或 现严 
重气短、一过性失明或失语、一 
侧肢体突然明显无力、身体某一 
部位突然疼痛或麻木等,应立即 
停止运动,及时就医。瞳 

家庭医学 ... .。: 1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