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职业卫生管理知识培训
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培训方案ppt课件(含内容)

职业病-------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引发的疾病
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 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 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02
我国职业病有哪些
我国职业病有哪些
在巡视过程中,通过视频分析设备,能够提供各种智能分析功能,如对仪表读数、刀闸状态、刀闸(开关)分合指示牌状态、控制柜指示状态进行识别;通过红外热像仪,能够对设备的早期故障进行预 防。系统还能够实现与电力生产系统(如SCADA系统、信息一体化系统)的智能视频联动,任何操作任务都能够关联相应的摄像机预置位,实现可视化运行管理。设计原则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新 技术不断涌现。变电站智能辅助监控系统,必须是高性能、可扩展的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以便支持今后不断更新和升级的需要,从而保护投资。
(一)受教育、培训权 上岗前和在岗期间,劳动者有权得到职业卫生培训。
职业卫生知识
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 规章和操作规程
职业病防护用品使用
(二)职业健康权
职业健康检查 职业病诊疗
康复等职业病防治服务
劳动者的职业卫生保护权利
4)先进性在投资费用许可的情况下,系统采用当今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一方面能反映系统所具有的先进水平,包括先进的传输技术、图像编码压缩技术、视频智能分析技术、存储技术、控制技术,另一 方面使系统具有强大的发展潜力,设备选型与技术发展相吻合,能保障系统的技术寿命及后期升级的可延续性。5)扩展性系统应充分考虑扩展性,采用标准化设计,严格遵循相关技术的国际、国内和行 业标准(技术规范),确保系统之间的透明性和互通互联,并充分考虑与其它系统的连接;在设计和设备选型时,科学预测未来扩容需求,进行余量设计,设备采用模块化结构,便于系统扩容、升级。
2020第18个《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专题培训课件 职业健康保护我行动 PPT课件

防治尘肺病关键在防尘
尘肺病虽然如此可怕,但只要防尘工作做到位,完全可以避免患上尘肺病。 控制和减少尘肺病的关键环节是防尘,最大限度防止粉尘的吸入。
矿山开采
机械制造
煤矿、金属和非金属矿山 开采,是产生职业性尘肺 病的主要工作场所,主要 作业工种是凿岩工、爆破 工、支柱工、运输工。
金属铸件制造过程中的铸 造配砂、混砂、成型,铸 件的清砂、喷砂和电焊作 业等,主要作业工种是配 砂工、造型工、铸件清理
工、电焊工。
金属冶炼
建材行业
矿石装卸、炼钢铸模、 锰铁铸锭、氧化铝烧 结等,主要作业工种 是烧结球团原料工、 烧结工、高炉运装工。
如耐火材料、石英砂、陶 瓷、玻璃、石材、水泥生 产中的开采、破碎、碾磨、 筛选、拌料等,石棉的开 采、运输以及石棉制品的 加工制造,主要作业工种 是耐火材料粉碎工、防水 材料包装工、陶瓷成型工。
尘肺病靠洗肺延缓病情
根据粉尘接触情况和胸片检查结果,尘肺病分为三期。 Ⅰ、Ⅱ期尘肺主要靠洗肺来延缓病情进展,避免并发症。严重的Ⅲ期尘肺病人有的只有靠肺移植 才能挽救生命。
尘肺病不可逆转,一旦发病,终生无法治愈,死亡率高达22%。
尘肺病的规范名称是肺尘埃沉着病,是由于在职业活动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灰 尘),并在肺内潴留而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瘢痕)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尘肺病患者因为肺泡内潴留粉尘,肺部交换气体的作用受阻,使得血液 中的氧气不足,二氧化碳过多,身体持续缺氧。随着病情逐渐加重,呼 吸越来越困难,患者无法躺着睡觉,只要躺下,就有窒息的危险,睡觉 时只能跪着或者趴着。
2020年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宣传周知识,科学预防职业病,防治尘肺病,从预防做起)

活动要求
(一)各地区要充分认识开展《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活动的重要 意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具体活动方案,认真抓好组织实施。要 结合当地疫情防控形势和企业复工复产实际,将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和指 导企业做好防控作为宣传周活动的重要内容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
03、上岗前,企业应组织工人体检,排除感染性疾病;在岗时,定期安排工人到 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进行体检,每年拍一次胸片,测试肺功能。脱离粉尘作业时还 应做脱尘作业检查。 04、加强工人的职业健康教育,提高工人的安全防范意识。个人加强防护,佩戴 防尘安全帽、防尘口罩(面罩)等。
防尘口罩(面罩)正确用法
防尘口罩(面罩)正确用法
3.金属冶炼 矿石装卸、炼钢铸模、锰铁铸锭、氧化铝烧结等,主要作 业工种是烧结球团原料工、烧结工、高炉运装工。 4.建材行业 如耐火材料、石英砂、陶瓷、玻璃、石材、水泥生产中的 开采、破碎、碾磨、筛选、拌料等,石棉的开采、运输以 及石棉制品的加工制造,主要作业工种是耐火材料粉碎工、 防水材料包装工、陶瓷成型工。
一规范: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
如何发现职业病?
积极参加职业健康体检,包括:上岗前体检、在岗期间体检和离岗后 体检。 如在“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和“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时,发现 劳动者有“职业禁忌症”,即指劳动者从事特定职业或者接触特定职 业病危害因素时,比一般职业人群更易于遭受职业病危害和罹患职业 病或者可能导致原有自身疾病病情加重,或者在作业过程中诱发可能 导致对他人生命健康构成危险的疾病的个人特殊生理或者病理状态。 用人单位应考虑不上岗或换岗。 “疑似职业病”是在“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离岗时职业健康 检查”中发现的,需要提交职业病诊断机构进一步明确诊断。用人单 位应当予以配合。
职业病危害防治宣传、教育和职业卫生培训制度

职业病危害防治宣传、教育和职业卫生培训制度
为提高职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结合本车间实际,组织对职工进行职业卫生法律法规、职业危害基本知识、操作规程、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维护的培训,特制定本制度。
一、培训内容
1.职业卫生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2.职业病危害预防和控制的基本知识;
3.职业卫生管理和防护相关知识;
4.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5.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定的其他内容。
二、培训的对象与方式
1、车间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大力宣传我车间存在的职业病及其危害,教育职工掌握职业病的危害及规避措施。
2、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接受安监部门组织的职业卫生培训。
3、职工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卫生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卫生培训
4、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岗位的劳动者,进行专门的职业卫生培训,经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5、因变更工艺、技术、设备、材料,或者岗位调整导致职工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发生变化的,本公司重新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卫生培训。
2020年职业病防治宣传周宣传资料

2020年职业病防治宣传周宣传资料——职业病防治知识简介一、什么是职业病?我国职业病防治的基本方针是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二条:本法所称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职业病的分类和目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制定、调整并公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三条: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建立用人单位负责、行政机关监管、行业自律、职工参与和社会监督的机制,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
二、职业病有哪些?中国卫生部从1972年首次公布职业病14种,1987年修订为9类99种,2002年修订为10类115种,根据2013年12月30日修订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它包括十大类,132种职业病,包括职业性尘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19种(包括尘肺13种、其他呼吸系统疾病6种)、职业性皮肤病9种、职业性眼病3种、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4种、职业性化学中毒60种、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7种、职业性放射性疾病11种、职业性传染病病5种、、职业性肿瘤11种、其他职业病3种。
分别是:1.尘肺。
有硅肺、煤工尘肺等。
2.职业性放射病。
有外照射急性放射病、外照射亚急性放射病、外照射慢性放射病、内照射放射病等。
3.职业中毒。
有铅及其化合物中毒、汞及其化合物中毒等。
4.物理因素职业病。
有中暑、减压病等。
5.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
有炭疽、森林脑炎等。
6.职业性皮肤病。
有接触性皮炎、光敏性皮炎等。
7.职业性眼病。
有化学性眼部烧伤、电光性眼炎等。
8.职业性耳鼻喉疾病。
有噪声聋、铬鼻病。
9.职业性肿瘤。
有石棉所致肺癌、间皮癌,联苯胺所致膀胱癌等。
10.其他职业病。
有职业性哮喘、金属烟热等。
三、职业病有哪些特点?职业病有以下四个特点:⑴、病因明确,其病因就是职业病危害因素,如果这些因素得到消除或控制,就可以防止或减少职业病的发生。
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

劳动者权益保护意识 提高,对职业病防治 提出更高要求
职业病防治法主要内容
明确职业病定义和范围 强化职业病危害源头治理
规定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 责任
完善职业病诊断、鉴定制 度
职业病防治法实施意义
01
保护劳动者健康权益, 促进劳动力资源可持续 发展
02
03
04
推动用人单位加强职业 卫生管理,提高职业病 防治水平
脑炎病毒等。
社会心理因素
包括工作压力、职业紧张、夜 班工作等。
职业病危害因素来源
01
02
03
பைடு நூலகம்
生产过程
如化工、冶金、矿山等行 业的生产原料、中间产品 和最终产品。
劳动过程
如生产工艺流程中的各个 环节,以及生产环境中的 有害因素。
生产环境
如厂房设计不合理、通风 不良、照明不足等。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评估
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维护社会稳定和谐
提升国家职业卫生治理 能力和水平,展现负责 任大国形象
02
职业病危害因素与来源
常见职业病危害因素
01
02
03
04
化学因素
包括有毒物质和粉尘,如铅、 汞、苯、甲醛、农药等。
物理因素
包括噪声、振动、高温、低温、 辐射(如X射线、伽马射线)
等。
生物因素
包括病毒、细菌、寄生虫等, 如布氏杆菌、炭疽杆菌、森林
开展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 职业病防治的认识和意识。
职业病预防制度建设与完善
完善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
制定和完善职业病防治相关法律法规,为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法律保 障。
建立职业病防治工作机制
建立政府领导、部门协作、用人单位负责、社会监督的职业病防治工 作机制,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2020年《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职业病防治法研读与防治知识培训

01 职业病防治的基本方针
2
职业病 防治法
Page 22 /
➢ 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 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 的疾病。
2
职业病 防治法
Page 20 /
内容共7章,90条: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前期预防 第三章 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 第四章 职业病诊断与职业病病人保障 第五章 监督检查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七章 附 则
2
职业病 防治法
Page 21 /
➢ 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 ➢ 建立用人单位负责、行政机关监管、行业自律、职工参与和
“职业病防治法解读
Page 14 /
我国 职业卫生法律体系
1
我国 职业卫生
目前,以《中华人民共和国 职业病防治法》为基础的我 国职业卫生的法律法规规章 体系已基本形成。
法律体系
Page 15 /
法律 行政法规 地方性法规 部门规章 地方政府规章
标准 规范性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1
我国 职业卫生 法律体系
尘肺病 职业中毒 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等疾病 职业性肿瘤 其他
看看我国的职业卫生现状
引言
Page 7 /
5.60%
26.50% 36.40%
6.30% 10.50%
14.70%
矿业 加工制造 电子 化工 建筑 其他
看看我国的职业卫生现状
引言
Page 8 /
8.20% 3.70%
21.40%
66.70%
1
我国 职业卫生 法律体系
Page 17 /
2020年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职业健康基础知识宣教培训(附安全日历)

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 职业病种类 作业场所危害因素的识别
个体防护知识
01 职业病防治法概述
职业病防治法概述
一是职业病病人数量大。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累计报告职业病50多万例,近年新发病例 数仍呈上升趋势。由于职业病具有迟发性和隐匿性的特点,专家估计我国每年实际发生的职业 病要大于报告数量。
二是尘肺病、职业中毒等职业病发病率居高不下。尘肺病是我国最主要的职业病,约占职 业病病人总数的80%,近年平均每年报告新发病例1万多例。
02 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
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
用人单位应当履行的职业病防治义务
健康保障义务 保险义务 卫生防护义务 职业危害检测义务 职业危害告知义务 健康监护义务 特殊劳动者保护义务
职业卫生管理义务 报告义务 减少危害义务 不转移危害义务 培训教育义务 事故处理义务 举证义务
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 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工作的主体责任
1.完善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管理机构与人员的设置。 2.加强用人单位职业卫生规章制度建设。 3.加强用人单位作业环境管理。 4.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资料 5.加强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工作。 6.严格职业健康监护工作 7.完善职业卫生警示告知制度。 8.加强职业健康培训工作。
03 职业病概述
职业病防治法概述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分类管理、综合治理.
“防” 主要由安全监管部门负责; “治” 涉及到体检、诊断和治疗, 主要由卫生部门来 承担; “保” 主要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负责。
➢ 更加强调预防为主 ➢ 增加了工会组织监督企业防治职业病的规定 ➢ 大力维护职业病患者权益 ➢ 可以申请民政部门的医疗和生活救助
职业病概述
什么叫职业卫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解读职业病防治法
2.解读职业病防治法
职业病防治法
现行职业病防治法自2016年7月2日 起施行。该法对职业病的预防、治疗 和职业病待遇保障各环节作了规范。 面对经济发展中出现的职业病防治新 局面,根据2016年7月2日第十二届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 一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 国职业病防治法〉等六部法律的决定》 第二次修正)。
1.职业病及职业卫生基本知识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存在形态
气体:如CO、HCl、Cl2、 SO2等; 蒸气:如喷漆作业产生的苯、丙酮、醋酸酯类等蒸气; 雾:如电镀作业产生的铬酸雾、酸洗时的H2SO4雾等; 烟:如铅熔炼时产生的铅烟,熔铜时的氧化锌等; 粉尘:各种物质在机械粉碎、碾磨时均可产生粉尘。(上述的烟、雾、 尘统称为气溶胶) 放射线:Ⅹ、α、β、γ 其他:如噪声、高温、电磁辐射等。
1.职业病及职业卫生基本知识
职业病的特点
病因明确,其病因就是职业病危害因素,是人为的,如果这些因素得 到消除或控制,就可以防止或减少职业病的发生。 所接触的危害因素(病因)通常是可以检测的,只有接触量超过一定 限度,才能使人得职业病。 在接触同样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工人中,常常有一定人数发病,很少只 出现个别病人。 大部分的职业病目前无特效药或治疗方法,早期发现,较易恢复,发 现越晚,疗效越差。
1.职业病及职业卫生基本知识
职业病的预防
综合措施: 消除尘、毒等职业病危害因素 控制逸散,降低浓度或强度 保护个体 提高机体抵抗力 控制职业病危害技术措施 技术革新,如采用机械化、自动化、管道化操作; 改革工艺,以无毒或低毒的代替; 改变毒物形态,如用铅膏代替铅粉;
1.职业病及职业卫生基本知识
职业病的预防
控制职业病危害技术措施(续) 合理布局,有毒无毒分开 减少与尘、毒等直接接触的机会 密闭毒源、通风排毒、防二次污染、湿式作业 生产设备的维修管理防止跑、冒、滴、漏 制订、遵守安全操作规程,防止意外事故。 加强个人防护,防止尘、毒进入体内 防护用品、卫生习惯、卫生设施 合理组织,注意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
2.解读职业病防治法
职业病防治法的变化
职业卫生监管部门职责分工 消除职业病诊断的受理门槛 简化劳动仲裁程序,使制度设置向保护劳动者权益倾斜 规定监管部门在特定情况下对有争议资料作出判定的职责 明确诊断机构在法定情形下应当参考劳动者的自述作出职业病诊 断结论
1.职业病及职业卫生基本知识
业病及职业卫生基本知识
职业病的概念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统称用人单位)的 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 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法定职业病
法定职业病要满足以下条件: 患病主体是企业、事业单位或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
必须是在从事职业活动的过程中产生的 必须是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职业病危 害因素引起的 必须是国家公布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所列的职业病。
职业卫生管理知识培训
主要内容
1.职业病及职业卫生基本知识 2.解读职业病防治法 3.职业卫生防治管理制度介绍 4.如何落实健康监护主体责任 5.职业卫生防护设施介绍 6.职业卫生个人防护用品介绍 7.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介绍 8.企业职业卫生档案信息管理介绍 9.用人单位如何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申报
1.职业病及职业卫生基本知识
职业病分类
2013年12月30日修订后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将职业病调整为10类132种。
1. 尘肺。有矽肺、煤工尘肺等。 2. 职业性放射病。有外照射急性放射病、照射亚急性放射病 、外照射慢性放射病 、内照射放射 病等。 3. 职业中毒。有铅及其化合物中毒、汞及其化合物中毒等。 4. 物理因素职业病。有中暑、减压病等。 5. 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有炭疽、森林脑炎等。 6. 职业性皮肤病。有接触性皮炎、光敏性皮炎等。 7. 职业性眼病。有化学性眼部烧伤、电光性眼炎等。 8. 职业性耳鼻喉疾病。有噪声聋、铬鼻病。 9. 职业性肿瘤。有石棉所致肺癌、间皮癌,联苯胺所致膀胱癌等。 10. 其他职业病。有职业性哮喘 、金属烟热等
1.职业病及职业卫生基本知识
职业病的基本特征
有一定的临床特征。许多职业病临床表现和病程进展上各有其相 对的特点,如矽肺须在接触矽尘数年至十年以上才会发病,X线 胸片有特殊的结节性和间质性改变,病情并不因脱离接触粉尘而 停止进展,慢性苯中毒则多在长期接触苯之后逐渐出现血象改变, 早期多表现为白细胞减少,及时调离病情多能恢复。 疗效不够满意。多数职业病尚无特效治疗药物,而以对症治疗为 主,其疗效往往不够理想。 职业病是完全可以预防的。职业病是职业病危害因素所引起的疾 病,只要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使劳动者免于接触这些有害因素, 减少职业病的发生。
1.职业病及职业卫生基本知识
职业病危害因素
职业病危害因素是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 各种危害的因素。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主要有: 各类生产性粉尘,含游离台二氧化硅的矽尘、煤尘、打磨出来的 粉尘等; 化学毒物:苯、铅、汞、CO、有机磷农药等; 电离辐射:X射线、α射线、β射线、γ射线等; 物理因素:高温与热辐射、噪声、振动、高低气压等; 生物因素:森林脑炎病毒、炭疽杆菌等;
1.职业病及职业卫生基本知识
职业病危害因素侵入人体的途径
呼吸道: 气体、蒸气、气溶胶(粉尘、烟、雾)等状态存在,如各种粉
尘、CO、H2S等。与血/气分配系数、水溶性、分散度等有关 皮肤: 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有机磷,苯。与脂/水分配系数、皮
肤完整性、接触面积、温湿度等有关 消化道: 发生意外或因不注意卫生。
1.职业病及职业卫生基本知识
职业病的基本特征
有明确的病因。职业病的病因是明确的,如各种尘肺是由于吸入 不同种类的粉尘所引起,职业中毒是由于吸收了各种生产性毒物 而致病等。 发病和劳动条件有关。职业病的发病主要与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 的浓度(强度)和作业时间有关。急性职业中毒发生于短期内吸 收大量毒物,慢性职业中毒是由于长期接触一定量的毒物后才发 病。 常有群体性发病的情况。在同一生产环境中,往往不是只有个别 的人发病,而是同时或先后出现相同的职业病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