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电路芯片封装第8讲
(整理)最全的芯片封装方式(图文对照).

芯片封装方式大全各种IC 封装形式图片BGABall Grid Array EBGA 680L LBGA 160LPBGA 217L Plastic Ball Grid ArraySBGA 192L QFPQuad Flat Package TQFP100L SBGASC-70 5L SDIPSIPSingle Inline PackageTSBGA 680L CLCCCNR Communicatio n and Networking Riser Specification Revision 1.2CPGA Ceramic Pin Grid ArrayDIPDual Inline Package SOSmall Outline PackageSOJ 32LSOJSOP EIAJ TYPE II 14LSOT220 SSOP 16LDIP-tab Dual InlinePackage with Metal HeatsinkFBGAFDIPFTO220Flat Pack HSOP28SSOP TO18 TO220 TO247 TO264 TO3ITO220 ITO3p JLCC LCC LDCC LGA LQFP TO5 TO52 TO71 TO72 TO78 TO8 TO92PCDIPPGAPlastic Pin Grid ArrayPLCC详细规格PQFPPSDIPLQFP 100L详细规格METAL QUAD 100L详细规格TO93TO99TSOP Thin Small Outline Package TSSOP or TSOP II Thin Shrink Outline Package uBGA Micro Ball Grid ArrayuBGA Micro Ball Grid ArrayPQFP 100L 详细规格QFPQuad Flat PackageSOT220 SOT223 SOT223 SOT23SOT23/SOT32 3ZIPZig-ZagInlinePackage TEPBGA 288L TEPBGAC-BendLeadCERQUADCeramicQuad FlatPack详细规格CeramicCaseLAMINATECSP 112LChip ScalePackageSOT25/SOT35 3SOT26/SOT36 3SOT343 SOT523 SOT89SOT89Socket 603 Foster 详细规格Gull Wing LeadsLLP 8La详细规格PCI 32bit 5V 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 t详细规格PCI 64bit 3.3VLAMINATE TCSP 20LChip Scale PackageTO252TO263/TO268SO DIMM Small Outline Dual In-line Memory Module SOCKET 370 For intel 370 pin PGA Pentium III & Celeron CPU PCMCIA PDIP PLCC详细规格SIMM30 Single In-line Memory Module SIMM72 Single In-line Memory Module SIMM72 Single In-lineSOCKET 423 For intel 423 pin PGA Pentium 4 CPUSOCKET462/SOCKET A For PGA AMD Athlon & Duron CPU SOCKET 7 For intel Pentium & MMX Pentium CPU SLOT 1 For intel Pentium II Pentium III & Celeron CPU SLOT A For AMD Athlon CPUSNAPTK SNAPTK SNAPZP SOH各种封装缩写说明BGA BQFP132 BGABGA BGA BGABGA CLCC CNR PGADIPDIP-tabBGADIPTOFlat Pack HSOP28 TOTO JLCC LCC CLCC BGA LQFPDIP PGA PLCC PQFP DIPLQFP LQFP PQFPQFP QFP TQFP BGA SC-70 5LDIP SIP SO SOH SOJ SOJSOP TO SOPSOP CAN TO TO TOTO3 CAN CAN CAN CAN CANTO8 TO92 CAN CAN TSOPTSSOP or TSOPBGABGAZIPPCDIP以下封装形式未找到相关图片,仅作简易描述,供参考:DIM单列直插式,塑料例如:MH88500 QUIP蜘蛛脚状四排直插式,塑料例如:NEC7810DBGA BGA系列中陶瓷芯片例如:EP20K400FC672-3CBGA BGA系列中金属封装芯片例如: EP20K300EBC652-3 MODULE方形状金属壳双列直插式例如:LH0084RQFP QFP封装系列中,表面带金属散装体例如:EPF10KRC系列DIMM电路正面或背面镶有LCC封装小芯片,陶瓷,双列直插式例如:X28C010DIP-BATTERY电池与微型芯片内封SRAM芯片,塑料双列直插式例如:达拉斯SRAM系列(五)按用途分类集成电路按用途可分为电视机用集成电路。
集成电路封装形式

集成电路封装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港台称之为积体电路)是一种微型电子器件或部件。
采用一定的工艺,把一个电路中所需的晶体管、二极管、电阻、电容和电感等元件及布线互连一起,制作在一小块或几小块半导体晶片或介质基片上,然后封装在一个管壳内,成为具有所需电路功能的微型结构;其中所有元件在结构上已组成一个整体,这样,整个电路的体积大大缩小,且引出线和焊接点的数目也大为减少,从而使电子元件向着微小型化、低功耗和高可靠性方面迈进了一大步。
它在电路中用字母“IC”(也有用文字符号“N”等)表示。
集成电路特点集成电路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引出线和焊接点少,寿命长,可靠性高,性能好等优点,同时成本低,便于大规模生产。
它不仅在工、民用电子设备如收录机、电视机、计算机等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同时在军事、通讯、遥控等方面也得到广泛的应用。
用集成电路来装配电子设备,其装配密度比晶体管可提高几十倍至几千倍,设备的稳定工作时间也可大大提高。
集成电路的封装形式有很多,按封装形式可分三大类,即双列直插型、贴片型和功率型。
在选择器件封装形式应首先考虑其标称尺寸和脚间距这两点。
标称尺寸系指器件封装材料部分的宽度(H),一般用英制mil来标注;脚间距系指器件引脚间的距离(L),一般用公制mm来标注。
一、双列直插(DIP)型标称尺寸分为:300mil、600mil、750mil三种,常用的是300mil、600mil 两种。
脚间距一般均为 2.54mm一般情况下引脚数<24时其标称尺寸均为300mil;引脚数≥24时其标称尺寸为300mil时,俗称窄体;引脚数≥24时其标称尺寸为600mil时,俗称宽体。
引脚数≥48时其标称尺寸为750mil。
如MC68000,现很少使用。
二、贴片(SMD)型贴片器件种类繁多,按种类可分如下几类;SOP、TSOP-1、TSOP-2、SSOP、QFP、SOJ、PLCC(QFJ)等1、SOP型最常用的贴片器件标称尺寸分为:150mil、225mil、300mil、450mil、 525mil、600mil.常用的有:150mil、300mil、450mil脚间距均为:1.27mm引脚数<16时其标称尺寸一般为150mil引脚数=20时其标称尺寸分225mil和300mil两种,宽度为225mil的俗称窄体;宽度为300mil的俗称宽体。
集成电路封装技术

集成电路封装技术一、概述集成电路封装技术是指将芯片封装成实际可用的器件的过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封装技术不仅仅是保护芯片,还可以通过封装形式的不同来满足不同应用领域的需求。
本文将介绍集成电路封装技术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主要封装类型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内容。
二、发展历程集成电路封装技术随着集成电路行业的发展逐渐成熟。
最早的集成电路封装形式是引脚直插式封装,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出现了芯片级、无尘室级封装技术。
如今,随着3D封装、CSP、SiP等新技术的出现,集成电路封装技术正朝着更加高密度、高性能、多功能的方向发展。
三、主要封装类型1.BGA封装:球栅阵列封装,是一种常见的封装形式,具有焊接可靠性高、散热性好等优点。
2.QFN封装:裸露焊盘封装,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等优点,适用于尺寸要求严格的应用场合。
3.CSP封装:芯片级封装,在尺寸更小、功耗更低的应用场合有着广泛的应用。
4.3D封装:通过将多个芯片垂直堆叠,实现更高的集成度和性能。
5.SiP封装:系统级封装,将多个不同功能的芯片封装在一起,实现更复杂的功能。
四、未来发展趋势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兴起,集成电路封装技术也将迎来新的挑战和机遇。
未来,集成电路封装技术将朝着更高密度、更低功耗、更可靠、更环保的方向发展。
同时,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的应用将为集成电路封装技术带来更多可能性。
五、结语集成电路封装技术是集成电路产业链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其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整个集成电路的性能和应用范围。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集成电路封装技术也在不断演进,为各个领域的技术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集成电路封装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趋势,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集成电路封装知识

集成电路封装知识典子封装是一个富于挑战、引人入胜的领域。
它是集成电路芯片生产完成后不可缺少的一道工序,是器件到系统的桥梁。
封装这一生产环节对微电子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都有极大的影响。
按目前国际上流行的看法认为,在微电子器件的总体成本中,设计占了三分之一,芯片生产占了三分之一,而封装和测试也占了三分之一,真可谓三分天下有其一。
封装研究在全球范围的发展是如此迅猛,而它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也是自电子产品问世以来所从未遇到过的;封装所涉及的问题之多之广,也是其它许多领域中少见的,它需要从材料到工艺、从无机到聚合物、从大型生产设备到计算力学等等许许多多似乎毫不关连的专家的协同努力,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新型高科技学科。
集成电路封装知识典子封装是一个富于挑战、引人入胜的领域。
它是集成电路芯片生产完成后不可缺少的一道工序,是器件到系统的桥梁。
封装这一生产环节对微电子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都有极大的影响。
按目前国际上流行的看法认为,在微电子器件的总体成本中,设计占了三分之一,芯片生产占了三分之一,而封装和测试也占了三分之一,真可谓三分天下有其一。
封装研究在全球范围的发展是如此迅猛,而它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也是自电子产品问世以来所从未遇到过的;封装所涉及的问题之多之广,也是其它许多领域中少见的,它需要从材料到工艺、从无机到聚合物、从大型生产设备到计算力学等等许许多多似乎毫不关连的专家的协同努力,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新型高科技学科。
什么是电子封装(electronic packaging)? 封装最初的定义是:保护电路芯片免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包括物理、化学的影响)。
所以,在最初的微电子封装中,是用金属罐(metal can) 作为外壳,用与外界完全隔离的、气密的方法,来保护脆弱的电子元件。
但是,随着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芯片钝化层技术的不断改进,封装的功能也在慢慢异化。
通常认为,封装主要有四大功能,即功率分配、信号分配、散热及包装保护,它的作用是从集成电路器件到系统之间的连接,包括电学连接和物理连接。
关于多芯片集成封装技术的研究及其在集成电路中的应用

关于多芯片集成封装技术的研究及其在集成电路中的应用一、引言咱们生活中几乎每时每刻都离不开集成电路,手机、电脑、家电,甚至汽车也都离不开它。
可是你知道吗,这些小小的芯片其实有着很大的“内涵”。
想象一下,如果你能把好几块“聪明”的芯片聚集在一起,合作共赢,那岂不是更厉害?这就是所谓的多芯片集成封装技术,别看它名字长,原理其实蛮简单的,就是把多个芯片组合在一起,实现更加高效、节能和灵活的功能。
用个通俗点的话说,就像是把几个超级能干的小伙伴聚集在一块,互帮互助,一起完成任务,比一个人干活强多了。
这个技术的出现,简直是让集成电路的世界变得更加“聪明”了。
二、多芯片集成封装技术的基本原理说起这多芯片集成封装,首先得了解一下它的“基本操作”。
别看它是个技术名词,其实可以说是“节省空间、增加能力”的最佳体现。
大家都知道,传统的芯片封装方法是将一个芯片通过封装工艺固定在一个壳里,这样虽然好用,但是如果多个芯片一起使用时,它们就需要分别封装成独立模块,体积大、成本高、传输速度慢。
于是聪明的工程师们琢磨出了一种新玩法——把这些芯片集中封装在一个小小的模块里,多个芯片像“兄弟团”一样在一个封装体里紧密合作。
想象一下,假如你有几个小电池,每个电池的电量都差不多,单独使用时可能不会让你的设备跑得特别快,但是如果你把它们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更强大的电源,整体性能提升不止一点点。
这个技术的最大好处就是它能让多个芯片互相配合,减少空间浪费,又能提高数据传输效率。
更妙的是,芯片之间的通信距离变短,信号干扰减少,速度也就提升了。
三、多芯片集成封装的优势多芯片集成封装技术就像是集结了众多“天才”的合作团队,它的优势可多了,咱一起来数数。
这种封装方式最大的好处就是节省空间。
大家知道,现在电子产品越来越薄,越来越小,而随着性能要求的提高,单纯地依赖单个芯片已经有点力不从心。
多芯片集成封装让多个芯片能够在同一个空间内共存,大大减少了原本要占据的面积,保持了产品的纤薄性。
集成电路封装与测试

集成电路芯片封装:是指利用膜技术及微细加工技术,将芯片及其他要素在框架或基板上布置,粘贴,固定及连接,引出接线端子并通过可塑性绝缘介质灌封固定构成整体立体结构的工艺封装工程:将封装体与基板连接固定装配成完整的系统或电子设备,并确保整个的综合性能的工程(合起来就是广义的封装概念)芯片封装实现的功能:①传递电能,主要是指电源电压的分配和导通②传递电路信号,主要是将电信号的延迟尽可能的减小,在布线时应尽可能使信号线与芯片的互联路径及通过封装的I/O接口引出的路径最短③提供散热途径,主要是指各种芯片封装都要考虑元器件部件长期工作时,如何将聚集的热量散出的问题④结构保护与支持,主要是指芯片封装可为芯片和其他连接部件提供牢固可靠的机械支撑封装工程的技术层次①第一层次,该层次又称为芯片层次的封装,是指把集成电路芯片与封装基板或引脚架之间的粘贴固定电路连线与封装保护的工艺②第二层次,将数个第一层次完成的封装与其他电子元器件组成一个电路卡的工艺③第三层次,将数个第二层次完成的封装,组装成的电路卡组合在一个主电路板上,使之成为一个部件或子系统的工艺④第四层次,将数个子系统组装成一个完整电子产品的工艺过程芯片封装的分类:按照封装中组合集成电路芯片的数目,可以分为单芯片封装与多芯片封装按照密封的材料区分,可分为高分子材料和陶瓷为主的种类按照器件与电路板互连方式,可分为引脚插入型和表面贴装型按照引脚分布形态,可分为单边引脚,双边引脚,四边引脚与底部引脚零级层次,在芯片上的集成电路元件间的连线工艺SCP,单芯片封装MCP,多芯片封装DIP,双列式封装BGA,球栅阵列式封装SIP,单列式封装ZIP,交叉引脚式封装QFP,四边扁平封装MCP,底部引脚有金属罐式PGA,点阵列式封装芯片封装技术的基本工艺流程:硅片减薄,硅片切割,芯片贴装,芯片互连,成型技术,去飞边,毛刺,切筋成型,上焊锡,打码芯片减薄:目前硅片的背面减薄技术主要有磨削,研磨,干式抛光,化学机械平坦工艺,电化学腐蚀,湿法腐蚀,等离子增强化学腐蚀,常压等离子腐蚀等芯片切割:刀片切割,激光切割(激光半切割,激光全切割)激光开槽加工是一种常见的激光半切割方式芯片贴装也称为芯片粘贴,是将IC芯片固定于封装基板或引脚架芯片的承载座上的工艺过程。
集成电路封装知识简介

封装外观尺寸
TSOP II 54LD内部构造 内部构造
A6 A2 DS A5 A7
A5
Items
Thickness (mm) Nominal 1.000 0.127 Alloy 42 0.279 0.100 0.050 0.210 0.254 0.238
Thickness (mils) 39.37 5 A42 11 4 2 8 10 9.37
Die(Chip)
俯视图
Gold Wire L/F Pad Epoxy Inner Lead Die
正视图
工艺流程(前道工艺) 工艺流程(前道工艺)
打线结合(Wire Bonding)
主要工艺参数: • ball shear test • wire pull test • ball bond size • Ball placement • Pad Cractering Test • Loop Height Test • Reject(see PBI reject criteria) 见下页图示 打线后图片 设备与材料: 1. 打线机 2. 金线 3. 劈刀 主要机器参数: 1. 超声波功率 2. 焊接压力 3. 焊接持续的时间 4. 焊接温度
银胶
框架
胶带
固化 传统银胶粘结工艺
加热 固化 胶带粘结工艺
工艺流程(前道工艺) 工艺流程(前道工艺)
晶片粘结(Die Bonding) 银胶 芯片
框架焊盘
Fillet height BLT
Die Tilt
Y2
芯片
主要工艺参数: 1. BLT 2. Die tilt 3. Fillet height 4. Wetting 5. Die placement 6. Die shear
集成电路封装的主要流程

集成电路封装的主要流程一、集成电路封装的概述集成电路封装是指将芯片通过一系列工艺步骤,将其封装在塑料、陶瓷或金属外壳中,以保护芯片并方便使用。
封装后的芯片可以直接安装在电路板上,从而实现电子产品的制造。
二、集成电路封装的主要流程1. 芯片切割首先需要将晶圆切割成单个芯片。
这一步骤需要使用专业设备进行操作,以确保切割精度。
2. 焊盘制作接下来需要在芯片上添加焊盘。
焊盘是连接芯片和电路板的重要部分。
通常使用化学蚀刻或光刻技术制作。
3. 封装材料准备根据产品需求选择合适的封装材料,如塑料、陶瓷或金属等。
同时需要准备好其他辅助材料,如导线、引脚等。
4. 芯片安放和连接将焊盘与导线连接,并将芯片安放在封装材料中。
这一步骤通常需要借助自动化设备进行操作。
5. 封装材料固化对于塑料封装,需要进行固化处理。
通常采用高温烘烤或紫外线照射等方式,以确保封装材料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6. 引脚整形对于某些封装方式,如QFN、BGA等,需要对引脚进行整形。
这一步骤需要使用专业设备进行操作。
7. 测试和质检完成封装后,需要进行测试和质检。
测试包括功能测试、可靠性测试等,以确保芯片的性能符合要求。
质检则包括外观检查、尺寸测量等,以确保产品符合标准。
8. 包装和出货最后将芯片包装,并出货给客户。
包装方式通常有盘式、管式、卡式等多种选择。
三、集成电路封装的常见类型1. DIP(双列直插式)DIP是一种常见的集成电路封装方式,具有双列引脚,可以直接插入电路板上的孔中。
2. QFP(方形扁平式)QFP是一种较为流行的表面贴装型封装方式,具有方形外观和扁平引脚。
该种封装方式通常用于中小功率芯片。
3. BGA(球形网格阵列式)BGA是一种高密度表面贴装型封装方式,具有球形引脚和网格状排列。
该种封装方式可以实现更高的芯片密度和更好的散热效果。
4. CSP(芯片级封装)CSP是一种新型的封装方式,将芯片直接封装在塑料或陶瓷基板上,无需添加导线和引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