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系统实验指导18学时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代码:INDE2009英文名称: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程学分/学时:学分/54学时开课学期:第6学期适用专业:工业工程先修课程:数据库、管理学基础、计算机基础、网络技术、高级程序设计后续课程:无开课单位:机电工程学院课程负责人:窦云霞大纲执笔人:窦云霞大纲审核人:杨宏兵一、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在人材培育中的地位与性质及主要内容,指明学生需掌握知识与能力及其应达到的水平)课程性质:《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和学科交叉性的课程,也是工业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
信息管理是最重要的管理内容,是本课程的核心内容。
信息是宝贵的资源、无形的财富、决策的基础,是本课程的核心概念。
管理信息系统应用涉及到管理思想、管理制度、运行机制和人文环境,是本课程依赖的环境与背景。
教学目标:了解MIS的功能和作用;掌握MIS开发要点;熟知MIS结构;掌握利用计算机进行管理数据搜集、加工和利用的知识,取得管理和应用管理信息系统的能力。
重点了解信息系统的应用领域,知道如何按照管理任务向信息系统开发人员提出设计要求,并配合他们成立信息系统,为管理决策服务。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分派(含课程教学、自学、作业、讨论等内容和要求,指明重点内容和难点内容。
重点内容:;难点内容:∆)1、信息系统概述(6学时)1.1信息化与管理1.2系统与信息系统1.3管理信息系统1.4管理信息系统与现代管理方式1.5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1.6组织与信息系统;1.7信息系统对组织的影响1.8信息系统应用中的管理挑战1.9企业信息系统管理部门的成立目标及要求:1)了解信息系统的概念,掌握信息管理是管理信息系统的核心内容;2)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3)掌握了解信息系统对组织的影响。
讨论内容:信息系统在现代企业中的地位。
2、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及重要性(3学时)2.1通信、互联网与无线技术2.2商务智能基础2.3实现卓越运营和亲近客户2.4数字化市场与数字化商品目标及要求:1)了解现今商业世界的通信和网络;2)了解通信网络、互联网和企业网络,了解无线革命给企业带来的影响;3)掌握商务智能基础,了解数据库管理系统能够提高公司绩效和决策;4)了解现代ERP系统、SCM系统和CRM系统;5)了解电子商务及移动电子商务。
管理信息系统的实验报告范文

管理信息系统的实验报告范文一、什么是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是把实验的目的、方法、过程、结果等记录下来,经过整理,写成的书面汇报。
科技实验报告是描述、记录某个科研课题过程和结果的一种科技应用文体。
撰写实验报告是科技实验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虽然实验报告与科技论文一样都以文字形式阐明了科学研究的成果,但二者在内容和表达方式上仍有所差别。
科技论文一般是把成功的实验结果作为论证科学观点的根据。
实验报告则客观地记录实验的过程和结果,着重告知一项科学事实,不夹带实验者的主观看法。
二、管理信息系统实验报告范文随着个人的文明素养不断提升,接触并使用报告的人越来越多,报告中涉及到专业性术语要解释清楚。
那么报告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管理信息系统实验报告范文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管理信息系统实验报告范文1一、系统简介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简称MIS)、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新型学科,MIS的定义随着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简称MIS)、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新型学科,MIS的定义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的进步也在不断更新,在现阶段普遍认为管理信息系统MIS、是由人和计算机设备或其他信息处理手段、组成并用于管理信息的系统。
管理信息由信息的采集、信息的传递、信息的储存、信息的加工、信息的维护和信息的`使用六个方面组成。
完善的管理信息系统MIS具有以下四个标准:确定的信息需求、信息的可采集与可加工、可以通过程序为管理人员提供信息、可以对信息进行管理。
具有统一规划的数据库是MIS成熟的重要标志,它象征着管理信息系统MIS是软件工程的产物、、管理信息系统MIS是一个交叉性综合性学科,组成部分有:计算机学科(网络通讯、数据库、计算机语言等)、、数学(统计学、运筹学、线性规划等)、管理学、仿真等多学科。
信息是管理上的一项极为重要的资源,管理工作的成败取决于能否做出有效的决策,而决策的正确程度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息的质量。
《酒店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标准

《酒店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标准一、课程定位《酒店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是酒店管理专业的专业核心课,是校企合作开发的基于酒店服务管理的工作过程的课程。
该课程的设立符合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相关技术领域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同时对于学生职业素养养成起一定作用,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酒店服务与管理方面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该课程开设的学期为第三学期,本课程与前导课程《酒店管理》、《前厅运行与管理》、《计算机基础》等关系紧密,学生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清楚了酒店管理的基本原理及旅游相关行业的基本知识,为《酒店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学习该门课程掌握了酒店前台接待工作和智慧旅游的应用之后,不仅为后续课程《酒店市场营销》、《酒店人力资源管理》等提供借鉴,同时对于学生将来在酒店进行的顶岗实习和毕业实习/设计中能起到指导作用。
因此与前续课程及后续课程衔接得当,共同构成了科学的高职课程体系。
二、课程目标(一)总体目标通过项目教学、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任务训练,了解酒店前台操作系统的特点,掌握绿云或者opera酒店管理系统的基本操作方法,熟悉绿云或者opera酒店信息系统的模块设计,养成良好的对客接待意识,为今后能够在酒店的前台接待和酒店管理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对智慧酒店有一定认识,并能应用先进的技术手段解决酒店运营中麻烦,提高工作效率,辅助高层决策,成为酒店行业的高级技能型人才。
(二)具体目标1.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会利用信息媒体,获取新知识、新思想,培养自我学习能力(2).培养学生能够调整心态,提高自信心,勇担责任的社会责任感(3)培养学生能正确分析、判断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综合分析能力。
(4)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吃苦耐劳、善于创新的工作作风;(5).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团队合作精神与协调沟通能力;2.知识目标1.掌握前台客房预定2.掌握前台客房接待3.掌握前台客房收银和退房4.掌握pos点餐饮点餐5.掌握客户资料维护6.掌握冲销、冲减、拆账、并帐7.了解夜审功能和夜审的条件8.知道智慧酒店基本概念9.知道国内外的常见酒店管理信息系统10.掌握智慧的基础概念和基本常识3.能力目标1.能够准确进行散客的预定2.能够准确进行团队的预订3.能够准确进行散客的接待4.能够准确进行团队的接待5.能够准确进行散客的结账收银6.能够准确进行团队的结账收银7.能够进行夜审处理8.能够树立良好的对客意识,培养服务意识和素养9.能够熟悉前台接待流程10.能够建立智慧酒店的工作意识11.能够在智慧酒店中应用先进的技术三、课程内容设计四、课程实施(一)课程团队1.专任教师杨丹讲师研究方向为酒店信息化相关方向,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能够独立完成课程理论教学工作,具有《前厅服务高级接待员》职业资格证书,能够独立完成学生实践教学指导工作,能够设计课程项目,具有较强的课堂教学组织、指导、协调能力,具有较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能够用高职高专教育理念指导教学工作。
MIS实验指导书2

MIS实验指导书2《管理信息系统》实验手册学院:班级:学号:姓名:实验评分表一二三四五六总评《管理信息系统》实验大纲课程名称:管理信息系统。
英文名称:ManagementInformationSytem,MIS适用对象:本科专业学时学分:必修课20学时,1.25学分。
选修课16学时,1.0学分。
一、实验的地位、作用管理信息系统实验作为课程实践性环节之一,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
通过计算机实验和案例分析,使学生加深理解、验证巩固课堂教学内容;增强管理信息系统的感性认识;掌握管理信息系统分析、开发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二、基本原理及课程简介《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培养学生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开发能力的理论课程,同时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
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培养计划中,它是核心课程。
本课程在教学内容方面着重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
在实践能力方面着重培养系统分析方法、系统设计方法与基本技能的训练。
实验课程不同于理论课程,应充分体现“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认知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共开设5个实验项目。
实验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选择其中的实验项目进行。
三、实验项目:1、实验准备知识:1课时。
目的:了解实验环境,熟悉计算机基本操作,为后续实验作准备。
本实验针对部分缺乏计算机基础学生。
实验教师可酌情选作。
2、概念认知实验:2-4课时。
实验目的:通过使用一个实际的管理信息系统,学会基本操作,形成对管理信息系统的感性认识,牢固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和层次结构、软件结构、功能结构、综合结构等。
4、计算机硬件与网络实验:2课时。
目的:能够运用计算机基础知识及网络知识,了解MIS的物理系统配置方案。
5、系统分析实验:4-6课时。
目的:能够正确运用系统分析的过程与方法,进行业务流程图、数据流程图、数据字典的绘制,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系统分析思想。
实验实训周《酒店信息系统应用与管理》教学计划与实施大纲

云南财经大学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实验实训周《酒店信息系统应用与管理》教学计划与实施大纲授课教师:董少华1附表一:实验课程教学计划表学院课程名称指导教师教师工号教师职称实验学时学生班级学生人数实验上课地点备注、特殊要求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酒店信息系统应用与管理董少华ZZ1875 助教 3 餐饮13-1 34 实实北607 无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酒店信息系统应用与管理董少华ZZ1875 助教 3 酒店13-1 35 实实北607 无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酒店信息系统应用与管理董少华ZZ1875 助教 3 餐饮14-1 28 实实北607 无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酒店信息系统应用与管理董少华ZZ1875 助教 3 酒店14-1 37 实实北607 无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酒店信息系统应用与管理董少华ZZ1875 助教 3 职酒14-1 68 实实北607 无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酒店信息系统应用与管理董少华ZZ1875 助教 3 职酒14-2 67 实实北607 无2附表五:实验实训周教学活动实施大纲实验实训周教学活动实施大纲学院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专业酒店管理教学活动名称酒店信息系统应用与管理总计学时18指导教师董少华教学类型实验实训教学一、教学活动目标和基本要求了解并熟练掌握简单点酒店管理系统,在线试用该软件学会如何在系统上进行前台操作、接待入住、结账退房、房态管理、账务管理、客史管理以及库存管理等。
通过学习以后,学生能快速实现客人预订入住到财务对账等一系列操作,从而实现酒店的高效经营和管理。
了解杭州东方网升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四大品牌:最佳东方——酒店业第一招聘品牌;先之——酒店业教育培训网;迈点——中国酒店业门户网站;乔邦猎头——中国酒店猎头第一品牌。
学生需要着重学习“迈点”,从中掌握酒店行业最新资讯,了解酒店行业最新发展动态和未来发展趋势。
二、教学活动内容与安排(一)教学内容此课程教学内容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让学生在线学习试用“简单点酒店管理系统”;二是给学生系统介绍东方网升旗下的酒店领域四大知名品牌。
《信息资源管理》实验指导书

《信息资源管理》课程实验指导书《信息资源管理》实验指导书目录实验1 建立工资主文件及其程序 ................................................... - 2 - 实验2 工资管理系统模拟实验 ....................................................... - 1 - 实验3 科达电脑外部设备管理信息系统..................................... - 12 - 实验4 科达组装电脑管理信息系统 ............................................. - 25 - 实验5 客房管理信息系统 ............................................................. - 70 -实验1 建立工资主文件及其程序一、实验目的1、进一步熟悉VFP6.0程序设计语言在实际中的运用。
2、熟悉E-R图的设计过程。
二、实验要求:用VFP6.0完成教材(管理信息系统(高教版))87页实例3.2的设计。
三、实验步骤与内容:1、用VFP把工资主文件建立在硬盘上2、每输入一个记录后,能通过屏幕显示输入内容,提供校验。
只有当操作者回答“Y”时,才将数据存盘。
3、如果主文件中已有某人的数据,屏幕应提示:“该人已有数据!回车后重输!”提示:1、在建立主程序时尽量先不看书中的源程序。
复习与巩固VFP基本编程语句。
2、教程中的屏幕输出语句也可通过消息框加以实现。
实验2 工资管理系统模拟实验一、实验概述该实验采用的系统是由山东经济学院信通科技开发公司开发的工资管理系统。
该软件操作界面亲切直观,操作简便,操作人员无需具备专业计算机知识,便可正常工作。
工资核算系统主要是输入与职工工资计算和管理有关的原始数据,提供工资结算信息,及时处理企业职工调入、调出、调资结算等数据,并打印输出各种工资报表。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本科专业培养计划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本科专业培养计划一、专业代码:110102 专业名称: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学制:4年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系统思想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能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等部门从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三、培养要求通过将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同管理学、经济学基础知识的有机融合,培养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
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具备管理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掌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及其计算机处理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2.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方法、设计方法和实现技术;3.具有信息组织、分析研究、传播与开发利用的基本能力;4.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5.了解本专业相关领域的发展动态;6.具备经济管理方面专业软件的开发能力和实践训练,具有一定的科研和实际工作能力。
四、主干学科管理学、经济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五、主要课程学科基础课:管理学、经济学、市场营销学、统计学、运筹学、会计学、生产运作管理专业领域课:管理信息系统、管理建模与仿真、信息资源管理、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程序设计、程序设计、WEB应用技术六、主要实践环节在四年学习中,实践环节主要包括程序设计实习、信息管理软件实习、毕业设计等。
另外还包括军训、公益劳动、社会实践等内容。
为了强化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实践环节将以程序设计为工具,以经济管理业务为标的,构造贸易金融、管理决策、财务会计共计3个课程组合,分别在3个学期进行组合式课程设计,并借鉴毕业设计的模式进行公开、集体式答辩。
在四年学习进行大学生创业计划、体育竞赛获奖、科研实践、发表论文、听学术报告等活动作为第二课堂,毕业时要求必须修满6学分。
(最新整理)《管理信息系统》教学大纲

(完整)《管理信息系统》教学大纲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管理信息系统》教学大纲)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管理信息系统》教学大纲的全部内容。
《管理信息系统》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中文名称: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英文名称: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课程编码:20000058课程类型:学科基础课总学时:54 理论学时:30 上机学时:24学分: 3适用专业:经济管理各专业先修课程:《管理学》、《计算机基础》、《应用数学》《运筹学》《数据库系统》《计算机网络》开课院系:经济管理学院电子商务教研室二、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一门专业课程,它是一门新的学科,是多科交叉的边缘科学.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应用数学、管理理论、运筹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研究管理信息系统的规划、设计、实施等一系列过程,从而为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的学科.本课程是管理学等门类各专业的专业课。
三、教学基本要求1、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有关概念.2、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的步骤和相应内容3、理解面向对象的系统开发方法。
4、能开发一个简单的管理信息系统四、理论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第1章管理信息系统概述1.1 信息的概念1.2 信息系统的概念及其发展1.3 信息系统和管理1.4 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1.5管理信息系统与现代管理方法1.6企业资源计划基本要求(1)掌握:数据与信息的概念,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2)了解:物料需求计划;制造资源计划;企业资源计划第2章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2。
1.信息技术概述2.2.数据处理2.3.数据库技术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Experiments Lecture 广东药学院 医药商学院 1
前言 本书是《管理信息系统》一书的配套实验指导书。该实验指导书侧重于培养学生实际应用、开发与维护管理信息系统的能力,力求通过实际操作管理信息系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原理、基本功能以及操作方法;通过对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使学生能更加熟练地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维护方法。全书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初识管理信息系统实验。学生通过该实验初步认识管理信息系统,建立对管理信息系统的感性认识,并了解我国财务及管理软件的现状、基本功能和基本操作方法。第二部分为数据库与管理信息系统设计实验。实验从基本的建立数据库及表对象入手,由浅入深,逐步引导学生建立数据库,实施数据完整性,建立查询、视图、索引、触发器、存储过程、进行数据库的备份与恢复。在此基础上,让同学学会利用数据库创建简单的管理信息系统。第三部分为电子商务实验,通过该实验,使学生掌握电子商务B2C模式的运作流程,加深对电子商务B2C模式的认识。第四部分为管理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和实施实验。实验以小型自选商场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和某大学工资管理信息系统为例,使学生掌握比较简单的管理信息系统分析、设计与实施方法。
编者 2011年8月 2
实验一 初步认识管理信息系统(2学时) 一、实验目的 1.初步认识管理信息系统,建立对管理信息系统的感性认识。 2.认识管理信息系统给组织和个人带来的影响。 二、实验设备及软件环境
(一)实验设备 服务器、交换机和PC机组成NT网络。 (二)软件环境 1.服务器采用Microsoft Windows 2003 Server 操作系统; 2.学生客户端采用Windows XP系统、IE6.0以上浏览器。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
1.通过网络搜索和社会调查等手段,寻找社会中使用到的各种各样的信息系统。例如:学校使用的教学、行政管理系统,图书馆使用的图书管理系统,宾馆使用的客房管理系统等。 2.详细了解这些信息系统实现了哪些功能。 3.从应用的角度出发,了解这些信息系统给人们生活、学习和工作带来什么影响,分析这些系统是否还有不完善之处,应该在哪些方面加以改进。 四、实验要求
1.每位学生列出五个管理信息系统的案例。 2.对每个案例做简单的说明,内容包括:系统名称、功能简介、操作步骤,运行环境,系统使用对业务工作产生的影响,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什么样的便利。 3.在实验报告的最后写明实验体会和实验中存在的问题。 3
实验二 数据库设计1(2学时) 一、实验目的 1 .熟悉数据库及表对象的建立过程; 2 .熟悉表字段类型及属性的设置; 3 .熟悉数据表数据的编辑; 4 .熟悉建立多表间关系的操作。 二、实验设备及软件环境
(一)实验设备 服务器、交换机和PC机组成NT网络。 (二)软件环境 1.服务器采用Microsoft Windows 2003 Server 操作系统; 2.学生客户端采用Windows XP系统、IE6.0以上浏览器、MS Access数据库。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
(一)实验内容 示例 1. 建立一个名为“百货公司”数据库,数据库包含三个表对象,三个表分别名为“员工表”、“商品表”和“销售表”,其表结构分别为: “员工表”各字段:员工号(主键,文本, 4 )、姓名(文本, 4 )、性别(文本, 2 )、出生日期(日期 / 时间)、工作日期(日期 / 时间)、电话(文本, 20 )、部门(文本, 10 )、照片( OLE 对象)。 “商品表”各字段: 商品号(主键,文本, 5 )、商品名称(文本, 20 )、部门(文本, 10 )、单价(数字,单精度型)。 “销售单”各字段: 销售单号(自动编号)、员工号(文本, 4 ,索引:有,有重复)、商品号(文本, 10 ,索引:有,有重复)、数量(数字,整型)、销售日期(日期 / 时间)、销售金额(数字,单精度)。
三个表的数据分别如图1、图2和图3所示。 4
图1 员工表数据 图2 商品表数据
图 3 销售单数据 (二)实验步骤 操作步骤1: 1.创建数据库:打开 Access 窗口;打开“文件”菜单;执行“新建”命令;单击窗口右侧的“新建空数据库”命令;在打开的“文件新建数据库”对话框中确定数据库保存位置及输入数据库名“百货公司”;按“创建”按钮。 5
2.创建“员工表”的结构:在“百货公司”数据库窗口单击“表”对象;双击“使用设计器创建表”;在“设计视图”下按图4所示输入“员工表”表各字段的名称和属性;把员工号作为主键;执行“保存”命令;在“另存为”对话框中输入表名“员工表”;按“确定”按钮。 3.输入“员工表”各记录:单击工具栏上的“视图”按钮,切换到“数据表视图;按图1所示输入各记录内容。 4.重复步骤2 和3 ,分别创建“商品表”和“销售表”。
图 4 员工表结构 示例 2. 在“百货公司”数据库中建立三个数据表之间的关系。 操作步骤2: 1.单击工具栏上的“工具”按钮,选择“关系”选项;在“显示表”对话框中分别双击“员工表”、“商品表”、“销售单”,把这三个表添加到“关系”对话框;单击“关闭”按钮。 2.将“员工表”中的字段“员工号”拖到销售表中的“员工号”字段处;在“编辑关系”对话框中单击“创建”,则创建了根据员工号相等的“员工表”与“销售表”之间的关系。 3.类似步骤 2 ,以“商品号”字段建立“商品表”与“销售单”之间的关系。操作后的效果如图5所示。 4.单击“关系”对话框的 “关闭”按钮,并保存关系。 6
图 5 关系对话框 图 6 关系数据表 示例3. 查看“商品表”中某商品资料及该商品的销售情况。 操作步骤3: 双击数据库窗口的“商品表”,即打开“商品表”;单击某商品记录左边的“ + ”号,打开关联的“销售表”,并显示该商品的销售记录。如图6所示。
四、实验要求 1.创建“图书管理”数据库。数据库包含“图书记录”、“读者信息”和“借阅状况”三个表。表中各字段的类型、长度等属性请根据实际情况自己设定。
图书记录 ISBN 号 类别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出版日期 单价 册数 金额 7-5615-23885 00 英汉词典 张伟 商务印书馆 2000-9-23 32.00 8 7
7-302-07790 01 Access2000 应用 李明 邮电 1998-3-20 38.00 5 7-115-13197 00 3D MAX 动画创作 王军 海洋 1997-9-23 21.00 5 7-302-09389 02 计算机应用基础 赵明 福建省教育 1989-9-23 25.00 15 7-5615-17815 01 Windows2000 入门 刘光 清华大学 1999-9-23 30.00 8 7-3452-32145 02 计算机应用基础 张三 厦门大学 2005-5-7 32.00 10
其中: “ ISBN 号”字段为主键。 读者信息 借书证号 姓名 性别 职务 办证日期 部门 00001 李明 男 教授 2000-10-12 数学系
00002 王磊 男 副教授 2001-3-8 物理系
00003 吴兴 女 讲师 2001-5-12 计统系
00004 张好 男 助教 2000-9-15 财经系
00005 郑新 男 讲师 2001-3-12 中文系
其中:“ 借书证号”字段主键,“姓名”为“必填”字段,“办证日期”字段以当前日期为“默认值”。
借阅状况 流水号 借书证号 ISBN 号 借阅日期 归还日期 1 00001 7-5615-23885 2005-8-9 2005-8-19 2 00001 7-302-07790 2005-8-9 2005-8-20 3 00003 7-115-13197 2005-8-9 2005-8-20 4 00002 7-5615-17815 2005-8-9 5 00001 7-115-13197 2005-8-10 6 00002 7-5615-17815 2005-8-10 7 00003 7-5615-17815 2005-8-10 8
其中:“流水号”字段为主键,“借阅日期”和“归还日期”字段的“默认值”为当前系统日期。
2.为“图书管理”数据库中各相关表建立表间关联。 3.实验指导书中简要列出上述结果操作步骤。 9 实验二 数据库设计2(2学时) 一、实验目的 1.熟悉查询设计及运行过程; 2.熟悉查询条件的设置; 3.熟悉生成表查询的设计; 4.熟悉各种操作查询的设计。 二、实验设备及软件环境
(一)实验设备 服务器、交换机和PC机组成NT网络。 (二)软件环境 1.服务器采用Microsoft Windows 2003 Server 操作系统; 2.学生客户端采用Windows XP系统、IE6.0以上浏览器、MS Access数据库。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
(一)实验内容 1.选择查询 2.修改查询 3.生成表查询 4.参数查询 5.更新查询 6.汇总查询
(二)实验步骤 示例1. 选择查询。在“读者信息”表中查找所有“男讲师”。 操作步骤: 1.打开“图书管理”数据库;单击“对象”栏下的“查询”; 双击“在设计视图中创建查询”,打开“查询设计器”窗口和“显示表”窗口(如图1),其中后者是顶层窗口,应事先处理。 2.在“显示表”窗口中,双击“读者信息”,将该表添加到查询设计窗口中;单击“关闭”按钮;使“查询设计器”成为当前窗口。 3.单击“查询设计器”窗口下方网格中第一行(“字段”行)第一列的下拉菜单按钮;从列表中选择要添加到查询中的字段“借书证号”(也可直接双击窗口上方“读者信息”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