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颗钻石(主题学习)

合集下载

七颗钻石教案及教学反思

七颗钻石教案及教学反思

七颗钻石教案及教学反思1.1 设计意图:1.1.1 通过引入对七颗钻石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对主题的思考。

1.1.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1.1.3 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环保意识。

二、知识点讲解2.1 故事情节理解:2.1.1 讲解故事的基本情节,让学生了解故事的发展脉络。

2.1.2 分析故事中的象征意义,如七颗钻石的象征意义。

2.1.3 引导学生思考故事的主题,如人与自然的关系。

三、教学内容3.1 故事情节分析:3.1.1 让学生复述故事情节,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3.1.2 分组讨论,分析故事中的重要情节和细节。

3.1.3 分享各组的分析结果,进行全班讨论。

四、教学目标4.1 知识与技能:4.1.1 学生能够理解并复述故事情节。

4.1.2 学生能够分析故事中的象征意义。

4.1.3 学生能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五、教学难点与重点5.1 教学重点:5.1.1 学生能够理解故事情节,复述故事。

5.1.2 学生能够分析故事中的象征意义。

5.1.3 学生能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5.2 教学难点:5.2.1 学生对故事中的象征意义的理解。

5.2.2 学生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入思考。

以上为前五个章节的教案内容,后续章节将根据您的要求进行编写。

六、教具与学具准备6.1 教学课件:6.1.1 制作包含故事情节、人物、象征意义等元素的课件。

6.1.2 课件中加入问题引导,激发学生思考。

6.1.3 课件设计简洁明了,方便学生理解。

七、教学过程7.1 课堂导入:7.1.1 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

7.1.2 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

7.1.3 宣布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引起学生兴趣。

7.2 故事情节分析:7.2.1 让学生分角色朗读故事,感受故事氛围。

7.2.2 学生分享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感悟。

7.2.3 教师引导讨论,分析故事中的象征意义。

7.3 人与自然的关系探讨:7.3.1 让学生分组讨论,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七颗钻石》教案优秀5篇

《七颗钻石》教案优秀5篇

《七颗钻石》教案优秀5篇教学目标11、会认8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钻石、焦渴、水罐、喜出望外、匆匆忙忙、反正、递给、忍不住、唾沫、涌出、新鲜”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

4、体会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

教学过程:2一、创设情景,激发阅读兴趣(播放课件)教师叙述: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发生过一次大旱灾。

接连几个月没有下一滴雨,每天都是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

这些就是旱灾造成的(看幻灯),你们看到了什么?(生: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草木、丛林、庄稼也都干枯了,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

)是啊,此时他们最需要的是什么呢?(生:水)此时的水意味着什么?(使学生认识到水的重要性,如,生命之水、希望之水、救命之水;有了水,人和万物才能继续生存下去,没有水,等待人和万物的只有死亡。

)师:就在这样的情况下,某一天夜里,一个小姑娘意外地得到了一罐水,如果你是她,你会怎样用掉这罐水呢?(启发学生展开各种想象。

如,她会先自己喝上一口,滋润一下干裂的嘴唇和冒火的喉咙,然后再给自己的亲人喝;她会跑回家去,赶紧送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弟弟妹妹)(师评价:是的,你已经很渴了;你是个孝顺的孩子;你还不忘他人,为他人着想。

)师:是啊,多么珍贵的一罐水啊!今天我们要学的这个童话故事《七颗钻石》(板书课题)就是围绕这一罐水讲了许多意想不到的事情。

二。

自学课文,整体感知请同学们拿出放在课桌里的文章,放声地读,读准生字词,读通课文。

三.交流自学成果1.检查朗读情况师:看大家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我们就来检查一下大家的自学情况,课文一共几个自然段?(4个)我们就请四位同学来读一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看看是你读得好还是他们读得好。

(师评价:这么短的时间你就能读得这么流利,真能干;知道自己读错了,能及时纠正,你真棒;你读得很投入,大家都被你吸引了;你的声音很响亮,读得真好听。

七颗钻石教案

七颗钻石教案

七颗钻石教案教案标题:七颗钻石教案教案目的:通过本教案的指导和实施,学生将能够:1. 了解并理解七颗钻石教育理念的核心概念和意义;2. 掌握使用七颗钻石教育方法来激发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效果;3. 应用七颗钻石教育理念和方法设计并实施课堂教学。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解释七颗钻石教育的七个核心要素和其在教学中的作用;2. 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自主学习”和“多元智能”等概念。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使用七颗钻石教育方法进行主动学习,如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2. 学生能够设计并实施一个基于七颗钻石教育理念的教学活动。

情感目标:1. 学生能够体验并提高学习的乐趣;2. 学生能够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1. 七颗钻石教育的核心概念和要素;2. 如何应用七颗钻石教育理念和方法进行课堂教学。

教学准备:1. 课件、多媒体设备;2. 分组讨论作业;3. 课堂互动活动材料。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关于成功人士如何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多元智能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思考和讨论。

概念解释(15分钟):通过线上学习资源或课堂讲解,向学生传授七颗钻石教育的核心概念、教育哲学和七个要素。

并请学生在笔记本上对这些概念进行整理和总结。

小组合作学习(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七颗钻石教育的要素,并基于此要素设计一个小组作业或项目。

鼓励学生彼此交流、互动、探究,并给予合理的指导。

展示与总结(15分钟):邀请每个小组派代表介绍他们的小组作业或项目,并让其他同学提出问题和评价。

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强调七颗钻石教育的实践方法和意义。

拓展活动(15分钟):根据学生的表现和讨论情况,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拓展活动,如课堂辩论或角色扮演等,以加深学生对七颗钻石教育方法的理解和应用。

作业布置(5分钟):要求学生在家完成一个关于七颗钻石教育的个人思考和总结,并准备下节课的课堂展示。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实施,学生对七颗钻石教育的核心概念和要素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能运用其方法进行课堂学习。

2023最新-《七颗钻石》教案【优秀3篇】

2023最新-《七颗钻石》教案【优秀3篇】

《七颗钻石》教案【优秀3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辛苦为大家带来的《七颗钻石》教案【优秀3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教学目标篇一1、会认8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钻石、焦渴、水罐、喜出望外、匆匆忙忙、反正、递给、忍不住、唾沫、涌出、新鲜”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

4、体会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

《七颗钻石》教学设计篇二一、复习词语和课文内容,走进课文。

1、复习词语。

(课件出示)(1)、认读词语。

竟然咽下唾沫匆忙绊倒瞬间凑上去忍不住(2)复习多音字。

咽(3)在新的语言环境中认字。

(课件出示)一天下午,街上传来雪糕的叫卖声。

弟弟忍不住咽了口唾沫,看他那口渴的样子,我从储钱罐里取出零花钱,匆匆忙忙地跑了出去,不料绊倒在一块大石头上,鲜血瞬间就涌了出来。

为了不让弟弟失望,我顾不得疼痛,凑到人群中,为弟弟买回了雪糕。

(4)随机指导“唾”、“沫”两个字的书写。

板演学生书写展示及引导评价。

[设计意图:复习生词,重点指导难记易错的生字,扫除字词阅读障碍。

随机指导“唾”“沫”两个字的书写。

]2、复习内容,质疑导入。

(1)指黑板,复习课文内容。

水罐:空→满→银→金→钻石、水流、星星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小姑娘的水罐首先从空的变成了满的,接着变成了(银的),然后变成了(金的),最后竟然从里面跳出了(钻石)涌出了(水流)钻石变成了星星。

(2)质疑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些变化怎么样?你有什么疑问吗?学生自由质疑,教师归纳提出大问题:(课件出示)为什么水罐会有如此神奇的变化呢?从一次次神奇的变化中你体会到什么?[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质疑,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教师随机提出本课的大问题,为后面抓课文主线教学做铺垫]二、深入课文,感悟内容。

七颗钻石的教案(4篇)

七颗钻石的教案(4篇)

七颗钻石的教案(4篇)七颗钻石的教案 11.本课要求会认8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钻石、焦渴、水罐、喜出望外、匆匆忙忙、反正、递给、忍不住、唾沫、涌出、新鲜”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

4.体会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

教学重点了解小姑娘的水罐发生了哪些变化。

教学难点体会小姑娘美好的心灵与七颗钻石的关系。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

导学过程二次备课第一课时一、设置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1、(播放课件)教师叙述: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发生过一次大旱灾。

接连几个月没有下一滴雨,每天都是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

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草木、丛林、庄稼也都干枯了,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

谁来说一说,此时的水意味着什么?(使学生认识到水的重要性,如,生命之水、希望之水、救命之水;有了水,人和万物才能继续生存下去,没有水,等待人和万物的只有__。

)2、一天夜里,一个小姑娘意外地得到了一罐水,她会怎样用掉这罐水呢?(启发学生尽可能地展开各种想象,并说明理由。

如,她会先自己喝上一口,滋润一下干裂的嘴唇和冒火的喉咙,然后再给自己的亲人喝;她会跑回家去,赶紧送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弟弟妹妹。

)同学们的猜想都有道理,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七颗钻石》(板书课题)就是围绕这一罐水讲了许多意想不到的事情。

让我们来读一读这篇课文吧!二、感受“缺水”。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2、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地球上发生了大旱灾)3、__朗读第一自然段。

从哪些词语可以让人感受到这次旱灾之大,画出这些词语。

根据回答,理解:“干涸、干枯、焦渴”。

4、师述:这三个词,虽然意思相近,但却不可以混淆,干涸是形容河流和水井的。

这三个词充分说明了当时人、动物、植物都已严重缺水,他们对水是多么的渴望!此时的水就是希望之水、生命之水呀!谁来有感情地读读这个自然段,要读出旱灾的严重程度,读出地球上万物对水的渴望。

课文七颗钻石教学方案与反思

课文七颗钻石教学方案与反思

课文七颗钻石教学方案与反思引言“七颗钻石”教学方案是一种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模式,该方案的核心概念是通过培养学生的七大能力(听、说、读、写、译、练、评)来提高他们的语言水平。

本文将针对《课文七颗钻石教学方案》进行详细的分析和反思。

一、方案介绍《课文七颗钻石教学方案》是一种系统化的教学方法,主要通过以下七个阶段的教学活动来促进学生的语言发展:1.听:通过听力训练,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

2.说:通过口语练习,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读:通过阅读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4.写:通过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5.译:通过翻译练习,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

6.练:通过练习题,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

7.评:通过评价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二、教学方案解析1. 听在这个阶段,教师可以选择播放课文录音或设置听力题。

通过反复听、检查和纠正,学生可以提高他们的听力技能。

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听力活动,如听写、听力竞赛等,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听力技巧。

2. 说说是语言表达的最基本形式之一。

在这个阶段,教师可以通过角色扮演、讨论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口语练习。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话题或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从而培养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3. 读阅读是提高语言水平的重要环节。

在这个阶段,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与课文相关的阅读材料,让学生通过阅读理解来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阅读活动,如朗读比赛、阅读理解练习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写写作是语言学习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在这个阶段,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写作任务,如写日记、写文章等,来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同时,教师应该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改进写作技巧。

5. 译翻译是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方法。

在这个阶段,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翻译练习,如中英互译、句子翻译等,来提高学生的翻译水平。

通过翻译练习,学生可以学会通过语言的转换来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

七颗钻石教案

七颗钻石教案

七颗钻石教案引言钻石是一种珍贵的天然矿石,具有高硬度、高折射率和高热导率的特点。

从古至今,钻石一直被人们珍视和追求。

在教育领域,同样存在着一种称为“七颗钻石”的教学方法。

这种方法通过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批判思维和合作精神,旨在实现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

本文将介绍“七颗钻石”的含义和教学应用,帮助教师更好地运用这种教学方法。

1. 钻石一:设计挑战“七颗钻石”的第一颗钻石是“设计挑战”。

教师可以通过提出开放性问题或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创造力,还可以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批判思维。

2. 钻石二:合作学习“七颗钻石”的第二颗钻石是“合作学习”。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他们在团队中相互合作、交流和协作。

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可以提高他们的交流能力、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钻石三:思维导图“七颗钻石”的第三颗钻石是“思维导图”。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思维导图来整理和表达他们的思维过程。

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组织他们的思维,提高他们的思维逻辑和表达能力。

4. 钻石四:探究学习“七颗钻石”的第四颗钻石是“探究学习”。

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开展实验或观察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

5. 钻石五:评估反思“七颗钻石”的第五颗钻石是“评估反思”。

教师可以通过定期的评估活动,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和反思。

评估反思不仅有助于发现学生的问题和不足,还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自我认知和自我反思能力。

6. 钻石六:资源整合“七颗钻石”的第六颗钻石是“资源整合”。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各种资源进行学习,如图书馆、互联网等。

通过资源整合,学生可以拓宽他们的知识面,提高他们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

7. 钻石七:展示表达“七颗钻石”的第七颗钻石是“展示表达”。

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演讲、写作、展示等方式,表达他们的学习成果和思考。

通过展示表达,学生可以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

小学语文《七颗钻石》教案(精选6篇)

小学语文《七颗钻石》教案(精选6篇)

小学语文《七颗钻石》教案〔精选6篇〕小学语文《七颗钻石》教案〔精选6篇〕小学语文《七颗钻石》教案篇1教学要求:1.学会11个生字(其中2个多音字钻,倒)及新词,认读5个字,能用“清澈”造句.2.继续学习默读课文,理解七颗钻石的来历.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6.7自然段.4.展开想象,感受小姑娘美妙的心灵.教学重点:理解小姑娘的水罐发生了哪些变化.教学难点:体会小姑娘美妙的心灵与七颗钻石的关系.教学时数:2课时教具准备:词语、句子卡片,每人一张表格第一课时教学要求:1.认读本课生字新词及多音字.2.默读课文,理解七颗钻石的来历.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6.7自然段.4.展开想象,感受小姑娘美妙的心灵.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听过苏联卡泰耶夫写的童话故事《七色花》吗(有或没有)师说:“ 《七色花》讲的是珍妮用一朵神奇的七色花的花瓣实现自己和别人的愿望的事,表现了珍妮愿意为别人带来幸福和快乐的好品质.今天我们将认识一位和珍妮同样仁慈的小姑娘,我们一起来学习童话故事《七颗钻石》.”板书:七颗钻石二、初读课文,认读本课生字新词,初步感知课文内容自由读课文,借助课后生字表,认读字表或读准字音.认读生字词,认读字词及句子.(课件出示)水井干涸枯槁干渴而死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发生过一次大旱灾.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草木丛林都枯槁了,许多人和动物也都干渴而死.(学生读后老师说:“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故事就发生在这样的情况下,请同学们再读这句话感受当时的环境.”)绊倒递给一瞬间水罐就在这一瞬间,水罐又从银的变成了金的接着一股清澈这时,突然从水罐里射出七颗闪闪发光的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一股清澈,新颖的水流.再读课文,在读准字音的根底上把句子读通顺,读流利.三、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默读课文考虑: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默读后按提示说一说:这篇课文写的是:谁干什么,结果怎么样的一件事.这篇课文写的是:一个小姑娘为生病的母亲找水,水罐变成金的涌出清水,射出七颗钻石升上天空的一件事.(假如再加上“大旱之年,”更好)小姑娘为生病的母亲找水,水罐为什么会发生变化呢请你自由朗读课文三至六自然段想一想.指导学生深化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这篇精读课文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篇童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词语我会读
干涸 绊倒
焦渴 新鲜
旱灾 钻石
清澈 涌出
递给
唾沫
水罐 一瞬间 喜出望外
忍不住 匆匆忙忙
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地球上发生了( 大旱灾 ),许多人和 动物都( 焦渴而死 ),一个小姑娘抱着水罐 生病的母亲 出门为( )找水,爱心使水罐一 次又一次地发生着(神奇)的变化,最后 水罐里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 水流,从水罐里跳出的(七颗钻石)升到了 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
每日一诵
1、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2、帮助别人的人,能得到别人的帮助。 4、人生是花,而爱是花蜜。 3、把爱心献给别人,不是让别人作出 回报,而是使自己和别人快乐。
钻石


钻石代表着纯洁、永恒、珍贵
人教版三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级语文下册第十九课
君埠小学 陈群
自主学习
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 音,读通句子。再想想课文讲 了一件什么事?
自主学习
自由阅读语文主题丛书《真情传递》中的文章《一 杯牛奶》,完成: 1、文章讲述的是在(穷孩子凯利 )劳累了一整天,饥 一个女孩 )给了他一杯 贫交迫的时候,( ( 热腾腾的牛奶 )并且不索取回报。凯利长大后成为 了(一名出色的医生)。当时,女孩( 患上了重病 ), 当年送牛奶给他喝的女孩),于是不 凯利认出她正是( 仅(全尽力治好了恩人),还 ( 帮她付清了昂贵的治疗费用),使女子免于倾家荡产。 2、读了这两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
品读句子
小姑娘回到家,把水罐交给 了母亲。母亲说:“我反正要死 了,还是你自己喝吧。”她又把 水罐递给小姑娘。
品读句子
这时,小姑娘再也忍不住了,正 想凑上水罐去喝口水的时候,突然从门 外进来一个过路人讨水喝。小姑娘咽了 一口唾沫,把水罐递给了这个过路人。
大熊星座
愿爱心像大熊星座一样在人们
需要的时候,普照人间,指明方 向!
爱在马路上
爱在货车尾
爱在背上
爱在幼儿园
爱在书本上
爱是不问原因的给予; 爱是不图回报的付出; 爱是毫无私心的奉献......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 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课后小练笔:(任选一题)
1、《七颗钻石》这个故事真神奇,有 了水流之后大地又会发生哪些奇妙的变 化呢,我要展开想象续写这个故事。 2、写一写自己或者身边人做过的爱心 故事。
合作讨论、交流:
1、水罐是怎样一次次发生变化的?
空木水罐 水依然是满的 有水木水罐 银水罐 金水罐 掉在地上 跳出七
颗钻石,接着涌出了水流
品读句子
一天夜里,一个小姑娘拿 着水罐走出家门,为生病的母 亲去找水。小姑娘哪儿也找不 着水,累得倒在沙地上睡着了。
品读句子
小姑娘喜出望外,真想 喝个够,但又一想,这些水 给妈妈还不够呢,就赶紧抱 着水罐跑回家去。
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发生 过一次大旱灾,所有的河流和水井 干枯 干涸 都干涸了,草木丛林也都干枯了, 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 焦渴而死
合作探究
小组内快速阅读课文,讨论完成下列问 题: 1、水罐发生了哪些变化,用横线把 相关的词语和句子画出来 。水罐为 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
2、用波浪线画出文中让你感动的句子, 并认真品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