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腹水的辨证施治

合集下载

老中医:治疗肝硬化腹水经验

老中医:治疗肝硬化腹水经验

北京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方药中老师,多年来研究肝病,有较丰富的经验,其中对肝硬化腹水的治疗,亦颇有心得。

兹将方老师诊治本病的经验,结合我们学习的体会,介绍如下:一、治疗原则肝硬化腹水属于祖国医学“单腹胀”、“蜘蛛臌”、“症瘕胀”等病范畴,历代医家对本病的治疗,争论很大,有的主补,如喻嘉言说:“凡治胀病而用耗气散气泻肺泻膀胱诸药者,杀人之事也”,有的主攻,如陈士铎说:“水肿之病,亦土不能克水者也,方用牵牛三钱,甘遂三钱,水煎一服,即大泻水斗余,臌胀尽消,此则直夺其水势而土得其平。

”主补者,无非认为臌胀由虚而起,攻逐则取快一时,复发难疗;主攻者,则认为本病因邪而致,攻逐其邪,邪去则正复。

方老师认为偏执一端,都不全面。

临床所见,此类病症,虚实夹杂者多,纯虚纯实者甚少,因此治疗上单纯补益或攻下均非所宜。

有鉴于此,他主张采用攻补兼施或消补兼施,作为本病的治疗大法。

二、方药运用对于本病的病理机转,方老师认为原发在肝,波及脾肾,以致肝脾肾三脏俱病而以肝脾为主,又以气虚、血瘀、水停、阴亏四个方面为其主要病理表现。

气虚是脾失健运,化源不充所致;血瘀是肝失疏泄,络脉阻滞使然;水停是脾肾俱衰,运化无权,水无所制之故;阴亏则是肝郁化火,营阴内耗,或肝病及肾,肾阴受损而起。

此四者,往往彼此影响,互为因果。

基于上述,所以方老师治疗本病多从调治肝脾肾三脏着手,在具体立法上重视养肝、健脾、活血、行水。

兹归纳其处方用药的主要经验如下:补的方面:认为重点应滋养肝肾,健脾益气。

滋养肝肾常用生地、黄精、麦冬、杞子、怀牛膝、当归、白芍、阿胶之类,其用方,在魏氏一贯煎的基础上组成加味一贯煎(北沙参、麦冬、生地、当归、金铃子、丹参、鸡血藤、柴胡、姜黄、郁金、薄荷、杞子),用于肝肾阴亏者,常获良效。

此外,还自拟黄精汤(黄精、当归、生地、夜交藤、苍白术、青陈皮、柴胡、郁金、薄荷、甘草),丹鸡黄精汤(即上方加丹参、鸡血藤)和参芪丹鸡黄精汤(即丹鸡黄精汤加党参、黄芪),用于肝脾两虚、气阴两衰者,亦多取效;健脾益气常用党参、苍白术、黄芪、茯苓、炙甘草之类,在选方上,善用补中益气汤,并制订加味异功散(党参、苍白术、茯苓、甘草、青陈皮、黄精、当归、丹参、鸡血藤、柴胡、郁金、薄荷),用于脾虚气弱而兼肝血不足者,效果比较满意。

谢谓芬:重视肝硬化腹水的规范性诊治

谢谓芬:重视肝硬化腹水的规范性诊治

重视肝硬化腹水的规范性诊治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消化内科谢渭芬上海市凤阳路415号,邮编200003腹水是肝硬化最常见的并发症,肝硬化初次诊断后10年内腹水发生率超过50%。

腹水出现往往提示严重门脉高压和肝功能不全。

一旦出现腹水,患者发生低钠血症、肝肾综合征、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机率大大增加,约一半未接受肝移植者在2~3年内死亡,而难治性腹水1年病死率超过50%。

建立肝硬化腹水的规范化诊治流程,提高诊治水平,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命、合理分配医疗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一、准确评估肝硬化腹水性质准确判断腹水形成的原因及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并对机体状况进行正确的全面评估是对肝硬化腹水患者进行恰当治疗的前提。

原则上肝硬化患者首次出现腹水或腹水治疗效果不佳时,均应行诊断性腹水穿刺检查,排除腹水感染或其它病因所致的腹水。

肝硬化腹水蛋白浓度差别很大,约10%~30%患者>25g/L;另一方面,也有约20%恶性腹水总蛋白<25 g/L。

因而单纯根据腹水总蛋白量判断肝硬化腹水准确性仅为50%。

尽管如此,腹水蛋白总量和白细胞计数作为腹水常规检查,对初步判断腹水性质仍有一定价值。

血清-腹水白蛋白梯度(serum-ascites albumin gradient, SAAG)是近来受到广泛推崇的腹水分类新指标,SAAG≥11 g/L提示门脉高压性腹水,<11 g/L为非门脉高压性腹水,诊断准确率达80%~97%。

但血清和腹水的白蛋白浓度必须同步测定,并在排除或纠正腹水感染后进行,同时还应排除输注白蛋白等因素影响。

二、重视肝硬化腹水的三阶段综合治疗,建立规范化、个体化治疗方案肝硬化腹水的治疗是一长期过程,主张采取综合措施,包括以卧床休息、限钠、利尿为主的一线治疗,治疗性穿刺放腹水等二线治疗,以及腹水回输、腹腔-颈静脉引流、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和肝移植等三线治疗。

尽管肝硬化腹水治疗的三阶段方案已达成较一致的意见,但对于其中是否限钠、补充白蛋白、三线治疗指征等问题仍存在争议。

肝硬化腹水的鉴别诊断与治疗_北京肝硬化治疗医院

肝硬化腹水的鉴别诊断与治疗_北京肝硬化治疗医院

Peritoneovenous Shunt Treatment ?TIPS
Poor response
Non-tense ascites
Poor response
?Extracorporeal Ultrafiltration and reinfusion

此为肝硬化病人最初,也是最基本的治疗。
初治腹水若不合用利尿剂,仅采用单纯饮食限钠产生自发 性利尿,仅15%的病人有效。

比较上述两种诊断方法对腹水病因诊断的
灵敏度、 特异度、 准确率

比较各指标对诊断合并感染的门脉高压
性腹水的差别

比较门脉高压性腹水病例在治疗前后SAAG 的变化

本研究数据分析采用SPSS统计学软件 统计学方法分别采用 连续型非配对资料t检验 配对资料t检验 检验水准:p<0.05 认为有统计学差异
n=3
n=1 n=35


腹腔恶性肿瘤 结核性腹膜炎 细菌性腹膜炎
n=19 n=9 n=1



总计
n=29


腹水培养
腹水结核杆菌涂片 腹水细胞学检查
腹水总蛋白 腹水白蛋白



腹水乳酸脱氢酶
腹水比重

腹水细胞计数


血清总蛋白
血清白蛋白 血清胆红素 凝血酶原时间 血清转氨酶

结果中的数据表示为:均数±标准差

门脉高压组(A组)SAAG为21.2±5.1g/L
非门脉高压组(B组)SAAG为7.4 ±3.5g/L
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01)

腹腔恶性肿瘤组
SAAG为7.5 ±2.5g/L SAAG为6.8 ±5.3g/L

肝硬化腹水120例辨证施护体会

肝硬化腹水120例辨证施护体会
可 中医 2 1 北 0 0年 2月 第 3 第 2期 2卷
H bi C F bur 00,o 3 ,o ee J M,eray 1 V l 2 N T 2
肝 硬 化腹 水 10例 辨 证 施 护体 会 2
范景 芳 武 美岩
( 河北 省石 家庄市 第五 医院感 染科 , 河北 石家 庄
缓。③ 湿热蕴结型 : 腹大坚满 , 脘腹 撑急 , 烦热 口苦 , 不 渴 欲饮 , 小便短黄 , 大便秘 结或溏 垢 , 目、 两 皮肤发黄 。舌 边
尖红 , 舌苔黄腻 或灰 黑 , 弦滑或 数。④肝 脾血 瘀 型: 脉 腹
大坚满 , 脉络怒 张 , 胁肋刺 痛 , 面色黯黑 , 蜘蛛 痣 、 掌 , 肝 唇 色紫褐 , 口渴不 欲饮 , 大便 色 黑。舌紫 红或 有瘀 斑 , 细 脉 涩 。⑤脾 肾阳虚型 : 腹大 坚满 , 朝轻暮重 , 面色苍黄 , 闷 脘 纳呆 , 神倦怯寒 , 肢冷或下肢水 肿 , 少便溏 , 食 小便 短少不
程长 , 症状改善慢 , 常合并其他多种并发症 , 患者多忧郁
● I ◆ I i ● ,, l l ● …◆ l i● h ● ◆ ● ● ● o ● , 1 ● : ◆ i l 1 ◆ ,, 1 4
2 结
定 患者情绪 , 提高术
中 西 医 结 合 护 理 组 患 者 术 后 第 1次 排 气 时 间 为 后舒 适感 , 减少用药 。同时 , 推拿 按摩 还可加速 血液循 环 ,
( 35 2 .7±5 2 ) h 术 后 第 1次 排 便 时 间 为 ( 2 8 ± 促进 伤 口愈合 , 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 .8 , 7 .6 预 并且 可融洽护患
不适 , 小便 短少 。舌 苔 白腻 , 弦。② 寒 湿 困脾型 : 大 脉 腹

肝硬化腹水是是什么_肝硬化腹水的概念意思

肝硬化腹水是是什么_肝硬化腹水的概念意思

肝硬化腹水是是什么_肝硬化腹水的概念意思肝硬化腹水俗称肝腹水。

这也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病症。

下面店铺给大家讲一下肝硬化腹水是是什么,供大家阅读!肝硬化腹水的概念正常人腹腔内有少量的游离腹水,一般为50毫升左右,起着维持脏器间润滑作用,当腹腔内出现过多游离液体时,称为腹水。

肝硬化腹水是一种慢性肝病。

由大块型、结节型、弥漫型的肝细胞性变,坏死、再生;再生、坏死,促使组织纤维增生和瘢痕的收缩,致使肝质变硬,形成肝硬化。

肝硬化肝功能减退引起门静脉高压,导致脾肿大,对蛋白质和维生素的不吸收而渗漏出的蛋白液,形成了腹水症。

肝腹水形成原理首先,肝硬化腹水俗称肝腹水。

在正常情况下,腹腔内约有50ml 的液体,对肠蠕动起润滑作用。

若腹腔液体量超过200ml时称为腹水,一般肝炎病人不会出现腹水,只有在重型肝炎、肝硬化时才会出事腹水,它是肝硬化患者最突出的表现之一,但是极个别重病慢性肝炎患者也会出现少量腹水。

出事腹水时首先感到腹胀,尿量减少。

下面从病理学上分析,肝脏严重损害及肝硬化时形成肝腹水的原因是:①广泛肝细胞坏死、增生,影响门静脉循环,引起门脉高压。

若有纤维化,门脉压力更高。

血浆成分被迫渗入腹腔。

②毛细血管通透性增训,有利于液体漏出。

③血浆白蛋白减少,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有利于血管内液体向血管外转移。

④体内醛固酮水平增高,抗利尿激素灭活减少,引起体内钠、水潴留。

⑤肝脏淋巴液形成增多,促进腹水形成。

⑥并发肝肾综合症,出现水、电解质紊乱,使腹水加重。

⑦其它:如缓激肽的减少、心钠素的增加、肾小动脉的痉挛、前列腺素e的改变等。

肝硬化腹水的吃什么药好1、黄芪15 桂枝30 茯苓20 炒白术15 党参15 丹参10 红花6 山楂10 麦芽20 车前子10 白毛藤20 生姜20 红枣七个两剂水煎服,日一剂.2、炮附片30 黄芪25 干姜15 桂枝30 茯苓20 炒白术15 党参15 土别虫10 水蛭6 苡米仁30 麦芽20 白茅根15 白毛藤20 生姜20 红枣七个两剂水煎服,日一剂.3、乙型,丁型病毒性肝炎引起的腹水,无论血清HBV-DNA是否高于1.0×10^3copie/ml,都必须选用核苷类药物(截止2008年8月国内上市的药物主要有拉米夫定,替比夫定,阿德福韦酯和恩替卡韦四种)抗病毒.对于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腹水,可选用广谱抗病毒药如病毒唑口服.甲型和戊型急性肝炎在保肝抗炎治疗的同时辅以针对腹水的治疗.4、硒麦芽和传统中药五味子为主要原料的养肝片,将现代营养学理论与传统中医药养生保健理论有机结合。

肝硬化腹水及相关并发症的诊疗指南

肝硬化腹水及相关并发症的诊疗指南

肝硬化腹水及相关并发症的诊疗指南一、本文概述肝硬化腹水及相关并发症的诊疗指南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一套全面、系统的治疗方案,以提高肝硬化腹水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本文将从肝硬化腹水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策略以及相关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有力的参考。

肝硬化腹水是由于肝脏疾病导致的肝功能减退,进而引起门静脉高压和血浆渗透压降低,最终导致腹腔内液体潴留。

其并发症包括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肝肾综合征、肝性脑病等,这些并发症的存在不仅加重了患者的病情,也增加了治疗的难度。

因此,本文的编写旨在整合现有的临床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为临床医生提供一套科学、实用、规范的肝硬化腹水及相关并发症的诊疗指南。

希望通过本文的指导,能够使临床医生更加准确地诊断肝硬化腹水及其并发症,更加有效地制定治疗方案,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二、肝硬化腹水的诊断肝硬化腹水的诊断主要依赖于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

对于有慢性肝病病史,特别是肝炎、酒精性肝病或血吸虫病等的患者,应高度怀疑肝硬化的可能。

当患者出现腹胀、腹部膨隆、移动性浊音阳性等体征时,应考虑腹水的存在。

在诊断过程中,腹部超声检查是首选的无创性检查方法,它不仅可以确定腹水的存在,还可以评估腹水的量和分布,以及肝脏的形态和结构。

腹水分析也是重要的诊断手段,可以了解腹水的性质,如是否为漏出液或渗出液,以及是否存在感染或肿瘤等。

当肝硬化腹水的诊断明确后,还需要进一步评估患者的肝功能、凝血功能、肾功能等,以便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和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对于肝硬化腹水患者,还需要注意排除其他可能引起腹水的疾病,如结核性腹膜炎、腹腔肿瘤等。

肝硬化腹水的诊断需要结合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进行综合判断。

在诊断过程中,应注意排除其他可能引起腹水的疾病,以便为患者提供准确、有效的治疗。

三、肝硬化腹水的治疗饮食调整:患者应采取低盐饮食,控制每日钠的摄入量,并适量补充优质蛋白质。

最新:肝硬化腹水中医诊疗专家共识(完整版)

最新:肝硬化腹水中医诊疗专家共识(完整版)

最新:肝硬化腹水中医诊疗专家共识(完整版)肝硬化是各种慢性肝病进展至以肝脏弥漫性纤维化、假小叶形成、肝内外血管增殖为特征的病理阶段,腹水是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当腹腔内出现过多游离液体(〉20OnII)时称为腹水。

肝硬化常见病因有: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遗传、代谢性疾病,药物或化学毒物,寄生虫感染,循环障碍等,我国目前仍以慢性乙型肝炎为主,但酒精性及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所致肝硬化比例也逐渐增加。

肝硬化腹水的形成是腹腔内液体的产生与吸收失去动态平衡的结果,可由多个因素联合作用导致,门静脉高压是腹水形成的主要原因及始动因素,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失衡及低蛋白血症在腹水的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

腹水是肝硬化自然病程进展的重要标志,据调查中国南方地区住院肝硬化患者中腹水发生率为55.6%o腹水的出现也提示肝硬化预后不良,一旦出现腹水,1年病死率约为15%,5年病死率为44%~85%。

肝硬化腹水以腹部胀满、小便短少,甚则腹大如鼓、皮色苍黄、脉络暴露为主要表现,属于中医“鼓胀”范畴。

中医药治疗对促进腹水消退、预防腹水复发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于2012、2017年发布了《肝硬化腹水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o随着肝硬化腹水中医药研究的进展,有必要对该诊疗共识意见进行更新,以满足临床诊治和科研的需要。

本次修订,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于2023年11月在北京牵头成立了《肝硬化腹水中医诊疗专家共识》起草小组。

小组成员依据循证医学的原理,广泛搜集循证资料,参考国内外共识制定方法,并先后组织国内脾胃病、肝病专家就“肝硬化腹水”的证候分类、辨证治疗、名医经验、循证研究、诊治流程、疗效标准等一系列关键问题进行总结讨论,形成本共识意见初稿,然后按照德尔菲法分别于2023年4月、2023年8月、2023年10月进行了3轮专家投票,逐次进行修改完善形成送审稿。

肝硬化腹水中医临床路径诊疗方案

肝硬化腹水中医临床路径诊疗方案

肝硬化腹水中医临床路径诊疗方案一、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1.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鼓胀。

2.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肝硬化腹水。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

(2)西医诊断标准: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实用内科学》,《2009 年美国肝病学会肝硬化腹水的治疗指南》、《2010年欧洲肝病研究学会临床实践指南:肝硬化腹水、自发性腹膜炎、肝肾综合征处理》等国内、外临床诊疗指南。

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鼓胀病(肝硬化腹水)诊疗方案”,结合本科优势病种“鼓胀病(肝硬化腹水)”诊疗常规.鼓胀病(肝硬化腹水)临床常见证候:(1)气滞湿阻证:主症:腹胀按之不坚;胁下胀满或疼痛;纳呆食少,食后胀甚,得暖气、矢气稍减;舌苔薄白腻。

次症:下肢水肿;小便短少;脉弦。

(2)气虚血瘀证主症:腹胀按之不坚;胁下胀满或疼痛;纳呆食少,食后胀甚,得暖气、矢气稍减;舌苔薄白腻。

次症:下肢水肿;小便短少;脉弦。

(3)湿热蕴结证主症:腹大坚满:脘腹胀急;烦热口苦;渴不欲饮;大便秘结或溏垢;舌边尖红、苔黄腻或兼灰黑。

次症:面目皮肤发黄;小便赤涩;脉弦数。

(4)肝肾阴虚证主症:腹大胀满,或见青筋暴露;面色晦滞;唇紫;口干而燥;;心烦失眠;舌红绛少津,苔少或光剥。

次症:时或鼻衄,牙龈出血;小便短少;脉弦细数。

(5)脾肾阳虚证主症:腹大胀满,形如蛙腹,朝宽暮急;面色苍黄,或星呈白;便溏;畏寒肢冷;舌体胖,质紫,苔淡白。

次症:脘闷纳呆;浮肿;小便不利;脉沉细无力。

(三)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鼓胀病和肝硬化腹水的患者;2.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3.其它原因如肾病、内分泌病变及结核等,所引起的腹腔积液患者,不进入本路径。

(四)标准住院日为≤15天(五)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肝功能、肝胆脾超声、凝血功能、血常规+血型、尿常规、便常规+潜血、肾功能、电解质、乙肝五项、HBV-DNA定量、血液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血糖;心电图、胸部CT。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肝硬化腹水的辨证施治
作者:陆亚明
来源:《中国医药导报》2008年第13期
[摘要] 探讨肝硬化腹水,病因是虚、瘀、水三者相因。

从气虚血瘀,把握虚实,补脾益中,补肾化气几个方面论述了本病的辨证施治。

[关键词] 肝硬化;肝腹水;辨证施治
[中图分类号] R575.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5(a)-074-02
肝硬化腹水,属中医“膨胀”范畴,由于病情复杂多变,预后欠佳。

本病的病机是虚、瘀、水三者相因,其辨证当把握好病机,治疗上通常达变,以期逆转病势,并力争治愈,确是临床研究的重要课题。

在此,谈谈对此病论治的点滴体会。

1从气虚血瘀论治
中医辨证肝硬化,往往以气虚血瘀或其他证兼有血瘀为常见,采用益气健脾,改善消化吸收功能,活血化瘀,减少病人缺血,防止肝细胞坏死。

有文献报道,“凝血蕴里”是本病的机理焦点,肝为藏血之脏,瘀血蕴机则肝肿大坚硬,淤阻肝脾脉络,散发于皮腠之间,故见颈胸部等处出现血痣,脉血淤阻不通,则右肋引痛,痛有定处,固定不移,面色晦暗或黧黑也是血行不畅,脉络淤滞而之于外的表现。

由于淤积日久,肝脾损伤,其表现多本虚标实,总以气血淤滞,瘀凝脉络为主要矛盾,其临床表现为舌暗青紫,或有瘀点瘀斑,脉涩,皮肤见蛛丝纹缕,肌肤甲错,青筋暴露,腹内积块等。

治疗宜及早使用活血化瘀、软坚消积之药,以治疗本病气结血瘀之本,使肝脏变软,脾脏回缩,治疗药物选用丹参、桃仁、田七、茜草根、当归、红花、赤芍、郁金、泽泻、鳖甲、龟甲等组方治疗。

活血祛瘀消积之法不但可以改善症状和体征,而且使肝脏功能也有明显改善。

活血祛瘀软坚消积的治疗对提高本病的疗效有重要意义。

而且丹参、鳖甲、田七等有抑制纤维组织增生,促进肝纤维化重吸收等作用。

当归能改善肝内循环和病理改变的减少。

2从虚实论治
膨胀之病,乃水聚腹中,虽积水为实,而其本则多由虚所致,辨治大要在于评审虚实之轻重,不可轻投攻逐和滥用滋补。

《寓意草》云:“单单腹肿,则中州之地,久室其四运之轴,而清者不升,浊者不降,互为结聚,牢不可破,实因脾气衰微所致,而泻脾之药,尚敢漫乎。

”关于辨治要点,景岳谓:有气寒而胀者……有气湿而胀者……有气实而胀者……凡此虽
皆胀病,而治之之要,则全在查其虚实,其治疗大法,前贤早有昭示,如《医学统旨》谓:胀病多因以渐而成,非一朝一夕之故,必须分其有余不足,新久深浅寒热之异,然后或分消或消导,或升降或散坚,或健脾胃,或扶正气。

寒者热之,热者寒之。

皆宜随证加减,切不可妄下……然因脾胃虚而致者为多……如起初大实大满,气滞由伤,脉洪实者,非下不可,又不必拘泥,且先以疏利,利后便宜调养。

若补之太早,邪气愈盛,则胀满渐加,虽欲攻利,邪不能伏而反有所助也。

治之当识先后虚实,斟酌用药,量其脉证为的确也。

笔者经验,立法把握虚实,通补兼施,对腹胀大较甚,难以忍受者,法取寓补于消,祛邪而不伤正,对腹胀大较轻者,消补并重或寓消于补。

利水消胀常选用葫芦、地骷髅、陈皮、大腹皮、蕏苓、泽泻、广地龙、鸡内金,重用车前子,扶正常先党参、太子参、生白术等,偏阳虚者,重用黄芪,加砂仁、干姜;兼阴虚者加北沙参、生地、甘杞子、女贞子,重用山药、白芍。

视虚实轻重酌用三棱、莪术。

而消利之中,切不可滥用攻削,图快一时,戕伤正气而加重病情。

即使是大实大满之证,攻逐虽是治标救急之法,而得利之后,当急急培补正气。

总之,本病应刻刻顾护中州,唯中气健旺,方能邪去正安。

3 从补脾益中论治
由于肝硬化腹水的主表现是单腹胀急,而腹中乃肝、脾、肾三阴聚集之地,其中脾为三阴之长,乃阴中之至阴,惟脾气虚哀,水邪始得窃踞腹中,故前人多认为滕胀病根在脾,如沈金承接朱丹溪关于臌胀“理官补脾”的论点,指出“鼓胀病根,在脾,由脾阴受伤,胃虽纳谷,脾不运化,或由怒气伤肝,渐蚀其脾,脾虚之极,故阴阳不交,清浊相混遂道不通,郁而生热,热留为湿,湿热相生,故其腹胀大”。

其中脾阴受伤之说,甚为可贵,脾具坤静之德,而有乾健之运,思虑劳倦,湿热久郁,均能耗伤脾阴,然而养阴易于碍湿滞中,补脾阴之难在于此。

治当以补脾运中为主。

但脾虚有积,补中要寓通意,土虚木贼、补脾毋忘和肝,选方用药,颇费周章。

余常以《金匮》当归芍药散(当归、芍药、川芎、茯苓、泽泻)为主方,着眼肝脾,兼顾血水,以达扶脾利水、养血和肝之功。

方中重用白术(30 g)增强补脾作用,再加大剂量泽兰(30 g),益母草(120 g),煎汤代水,共奏化瘀滞,行水气,运脾和肝之效。

如脂水不多,则选用香砂六君子汤补脾运中,重加黄芪(30 g),以补脾气之虚,复入木瓜之酸以柔肝,更增椒目,防己,姜汁以通阳化水,分消利导,往往获验。

4 从补肾化气论治
肝、脾损伤不复,病必传肾。

传肾亦有伤阴伤阳两途,一旦肾气大伤,真阴涸竭,则气化功能完全丧失,腹中蓄积之水液无以下泄,瘀阻日甚,病情可急趋直下,迅速恶化,是病不危于胀急而亡于无气也。

病由肝、脾而传肾,症情进一步恶化,但肾阳每与脾阳虚同时兼见,故当辨其以脾阳虚为主,抑以肾阳虚为主,用药方能切中要害。

一般而论,脾阳虚者,在腹水的同时,多可伴见阴黄之候,其时周身泽黄而晦黯,形寒怯冷,腹胀如臌,朝宽暮急,纳呆便溏,澳黄少,舌质淡,脉沉弦而小滑。

其发病机制,责之脾运失眠,肾失开合,水湿留著,土虚木郁,胆汁浸
淫,外溢为黄,以脾、肾阳虚为本,痰浊交阻为标,呈现本虚标实之候。

可予《医学心悟》茵陈术附汤(茵陈、白术、附子、干姜、甘草)为主,增入生鸡内金,海金砂,马鞭草等化瘀泄浊之品。

方中附子,恒需重用至10~15 g,始能增强温阳泄浊作用。

若以肾阳虚为主者,其证面色挑白或灰黯,怯冷殊甚,腹中胀大,周身浮肿,尤以下肢为甚,腰腹酸软,大便溏硬不调,小便淡黄而短少不利,舌体胖大,舌质淡,上有紫气,脉沉细等。

由于肾阳失于温煦,三焦气化无权,故肿胀之势日增,治疗以温肾化气为主,肾气未复。

则中气有所恃,脾气散精,肺气通调,三焦壅塞自解。

择其对症方药:以济生肾气丸最佳,此方妙在肾,补精气以外,有活血利水之功,凡瘀血内结,小便不利者,实为当选之佳品。

由于本病病程长,而且病情较重,反复发作,在治疗中要积极稳妥,应扶正为主,祛邪为辅,不可峻药急投,注意提高机体免疫力,确保治疗质量。

[参考文献]
[1]沈龙柱,张应文,吴兆洪.古代中医对肝硬变的认识 [J].辽宁中医学院学报, 2003,(3):216.
[2]王玉润,王伯祥.中华肝胆病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3. 612-622.
[3]陈帅.辨证分型敷脐治疗肝硬化腹水临床体会[J].江苏中医药,2003,(11):10.
(收稿日期:2008-03-1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