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数学故事《度天下之方圆》
小学生数学故事名称

影子的长度
祖冲之的故事
圆周率
1.2趣味数学
都是例题2.1小欧拉智改羊圈
面积是例题
3.2数学知识竞赛游戏
都是题
圆周角会较其他圆
为什么平年二月只有28天
正方形、正三角形和正六边形是仅有的三种自镶嵌正多边形。
整数的加减乘除
0和它的数字兄弟
0到9
学生数学故事:生活中的几何图形
长方形正方形圆
小学生数学故事:与爱丽丝同游数学世界(二)
由小数化分数、分数的基本性质,
与爱丽丝同游数学世界(一)
分数的加减
特价商品三送一
怎样买电影票省钱
大人小孩团购
洗衣服的数学几分之一
卖瓜四舍五入
把1加 至100与100加至1排成两排相加,也就是说:
小学生数学故事:生活中的长方体和正方体
:最小公倍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孙悟空巧解比例
狐狸的诡计
百分数
二战中的数学
理智避开德军潜艇
小学生数学故事:诗词里的数学
小学生数学故事:视觉的迷惑
几何试图
小学生数学故事:自然数记趣
1 2 3
小学生数学故事:奇数和偶数
小学生数学故事:箱子装了什么
苹果和梨
小学生数学故事:米兰芬算灯
少了一元钱
骗人的“平均数”
测量烧开水所需煤气量和所需时间的实验。
谁随着变化而变化图2煤气流量和烧开一壶水所需煤气量关系图
生活中的趣味数学
都是很短的小故事
生活中的趣味数学有故事又答案
小学数学小故事(精选40篇)

小学数学小故事故事不需要有过多的心理活动描写、大段的对话和繁复细腻的景物描写、人物形象的刻画。
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小故事(精选40篇),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数学小故事1蜜蜂不仅是辛勤的劳动者,而且是动物中神奇的“数学天才”。
密封蜂房是严格的六角柱状体,它的一端是平整的六角形开口,另一端是封闭的六角棱锥形的底,由三个相同的菱形组成。
组成底盘的菱形的钝角为109度28分,所有的锐角为70度32分,这样既坚固又省料。
蜂房的巢壁厚0.073毫米,误差极小。
蜘蛛也是不容小觑的“数学天才”。
蜘蛛网的“八卦”形网是既复杂又美丽的八角形几何图案,人们使用直尺和圆规也很难画出像蜘蛛网那样匀称的图案。
不过最厉害的“数学天才”当属珊瑚虫。
珊瑚虫在自己的身上记下“日历”,它们每年在自己的体壁上“刻画”出365条斑纹,显然是一天“画”一条。
奇怪的是,古生物学家发现3亿5千年前的珊瑚虫每年“画”出400幅“水彩画”。
天文学家告诉我们,当时地球一天仅21.9小时,一年不是365天,而是400天。
小学数学小故事2昨日晚上我去给弟弟买贴画儿,买了8张贴画儿,我买了一张铠甲勇士的拼图,贴画儿每张1元共8元,拼图3元,一共8+3=11元,我给老板搞了搞价钱,便宜了1元,给了老板10元钱。
我和妈妈开开心心地回家了。
小学数学小故事3叙拉古的亥厄洛王叫金匠造一顶纯金的皇冠,因怀疑里面掺有银,便请阿基米德鉴定。
当他进入浴盆洗澡时,水漫溢到盆外,于是悟得不一样质料的物体,虽然重量相同,但因体积不一样,排去的水也必不相等。
根据这一道理,就能够决定皇冠是否掺假。
小学数学小故事4华罗庚上中学时,在一次数学课上,老师给同学们出了一道著名的难题:“有一个数,3个3个地数,还余2;5个5个地数,还余3;7个7个地数,还余2,请问这个得数是多少?”大家正在思考时,华罗庚站起来说:“23”他的回答使老师惊喜不已,并得到老师的表扬。
小学数学小故事5卖钢琴的厂家有20台钢琴。
圆的数学文化和数学小故事

圆的数学文化和数学小故事圆是平面上最基本的图形,也是最简单的几何图形之一。
它可以用直线、曲线和平面图形来展现出千姿百态。
圆作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让我们探究圆的数学文化。
在古代中国的战争中,要算弓箭手的数量,就要数“万”了。
《史记》里有过这样一句话: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意思是说,只要有一个士兵把守着关口,那么在很长的时间里,其他敌军就不敢进攻。
古时候的十万,也许是夸张的说法,但十个一万是有的,如果在打仗的时候都有一万多人,对方还怎么打呢?当然,十个一万是不可能的,但是可以把几率提高到100%。
因此,在行军作战的时候,如果有几万人结成队伍,一定是非常壮观的。
因为在队伍里,不仅有士兵,还有马匹、车辆和武器等等,因此,人数越多,其所占的空间就越大。
还有一个典故:这个小孩子不但会认数字,还会数数,并且认识时间,真是太厉害了。
他生下来不久,父母带他外出,看到路边有一棵桑树,父亲就逗他说:“你仔细看看,这树上有几个桑果?”他看了看,说:“爸爸,有三个。
”父亲又问:“这树上还有几个?”他回答道:“这树上的果子总共有两个,树上还有一个。
”父亲笑了起来:“这么小就会数数了,真了不起!”他听了,心里高兴极了。
从这件事中,我发现,这个小孩子从小就懂得了数数,知道了几个桑果的数目,并且能够加以判断,这种智力是很难得的。
有人曾经做过一个试验,在同样的圆圈里,随便取一个点,然后向左、向右或向上、向下拉动一根绳子,就可以让它旋转180°。
可见,它有一个螺旋线。
同时,它还是封闭图形。
这样的图形叫做什么呢?它有很多名称:闭合曲线、圆、圆圈、螺旋线等等,你想知道吗?我来给你介绍一下吧。
它有以下的名称:第一类:单叶双曲线,第二类:凹凸双曲线,第三类:对称双曲线。
圆还是轴对称图形,有一条直径所对应的圆,也有一条直径所对应的直线。
圆形的东西好找,可是要找圆形的数学文化却不容易,这需要去查阅相关的资料。
通过对圆的数学文化的介绍,使我感觉到原来在我们身边就有这么多的数学文化。
数学故事

小学生数学故事:鲁迅巧对奇联鲁迅曾在三味书屋拜寿镜吾老先生为师念私塾,寿老先生是一位刚正、质朴、博学的人,不仅教学生读四书五经,还教学生对对子。
由于对联讲究对仗,所以在对对中,是很能见出才思之高下的。
一天,寿老先生出了一奇对,上联是:“独角兽”。
要求他的学生对出下联.一时引得学生们跃跃欲试,纷纷亮出自己的下联,有:“两头蛇”;“三足蟾”;“九头鸟”;“百足虫”……寿老先生看了这些下联,都不满意。
由于先生上联“独角兽”中的“独”字,是一非数字而又蕴含“单”意的字,所以下联需用一非数字而又蕴含“双”意的字去对,才称得起是对联中的上乘。
当寿老先生看到鲁迅对的下联时,不禁大加赞赏。
原来鲁迅所对下联是:“比目鱼”。
小学生数学故事:规矩与方圆我国考古学者曾发掘出公元2世纪汉朝的浮雕像,其中有女娲手执规,伏羲手执矩的图像。
在司马迁所写的《史记》中,也提到夏禹治水的时候“左准绳(左手拿着准绳)”,“右规矩(右手拿着规矩)”。
在甲骨文里,就发现有规和矩这两个字。
其中规字很像一个人手执圆规在画图,矩字像两个直角,可以说极尽象形文字之妙。
“规”,就是圆规,是用来画圆的工具;“矩”很像现在的直角尺,是用来画方形的工具。
正如俗话所说:“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据数学史家考证,人类最早是用树杈来画圆的。
这种原始圆规由于半径固定不变,只能画一种大小的圆。
因为圆有许多重要的性质,人类很早就认识了圆,使用了圆。
把车轮做成圆形的,是因为圆周上的点到圆心的距离相等,车子行驶起来平稳;还因为圆轮在滚动时摩擦力小,车子走起来省力。
把碗和盆做成圆形的,一方面是圆形物体制作起来比较容易,又没棱没角不易损坏;另一方面是用同样大小的材料作碗,数圆形的碗装东西最多。
把桶盖和下水道盖做成圆形的,是因为圆形的盖子,不管你怎样盖法都不会掉进里面去。
而方形和椭圆形的盖子。
盖得不合适,就会掉进去。
有的拱形门和屋顶做成半圆形的,是因为圆形拱门抗压能力强。
小学生数学故事:破碎的数在拉丁文里,分数是来源于“破碎”一词,因此分数也曾被人叫做是“破碎数”。
尺规作图

尺规作图一、定义:在几何里,把限定用直尺和圆规来画图叫做尺规作图。
二、步骤:已知:写出已知的线段和角,画出图形。
求作:做什么图形,它符合什么条件,一一具体化。
做法:五种基本作图(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做一个角作为已知角、平分已知角、经过一点作已知线段的垂线、做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保留作图痕迹。
三、历史1、中国古人云,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可见在中国古代就已经有了规和矩。
规是指画图用的圆规,而矩说的是折成直角的曲尺,尺上有刻度,发明规矩的确切年代已经无从考察,但在公元前十五世纪的甲骨文中已经有规矩二字了。
山东武梁祠东汉画像砖( 见图1) 和吐鲁番市阿斯塔那唐代古墓群的绢绘图中, 刻画有伏羲女娲形象,左为女娲执规, 右为伏羲握矩, 人首蛇身。
在古代传说中, 伏羲乃天地之父,女娲为天地之母; 女娲执规, 炼石补天, 断龟足立四极, 创天地; 伏羲握矩, 画八卦, 通神明之德, 解万物之情。
以规画圆, 以矩画方; 相同的规矩, 才能描绘一样的方圆。
在绵长世代中, 规矩决定宇宙之方圆, 赋予人类权衡轻重的智慧。
图一《史记》中有这样记载:大禹的父亲鲧治水失败受诛, 大禹挺身而出, 担负起领导治水的重任。
为了规划出一套正确的治水方案, 他“薄衣食, 卑宫室, 左准绳, 右规矩”不辞辛劳地跋山涉水, 实地勘察山川地势。
在外十三年, 领导人们开山劈岭, 疏浚河道, 广修沟渠, 终于“开九州, 通九道, 陂九泽, 度九山”, 制服了水患, 开发了农耕。
这则传说故事告诉我们, 尽管那时的人们克服自然灾害的能力相当薄弱, 但要完成这项规模巨大的工程, 必须具有相当的测量知识, 而规矩、准绳等这些测量工具已发挥了重要作用。
由此说明,在大禹治水的年代就已经有规和矩了。
图二(大禹治水)春秋战国时期,关于规矩的论述很多。
墨子说:“执其规矩, 以度天下之方圆”; 孟子说:“不以规矩, 不成方圆”。
可见至少从那时起, “规”与“矩”的应用在我国民间已经很普遍了。
圆的数学历史小故事

圆周率的数学历史小故事
魏晋时期的刘徽于公元263年给《九章算术》作注。
他发现"径一周三"只是圆内接正六边形周长和直径的比值。
他创立了割圆术,认为圆内接正多连形边数无限增加时,周长就越逼近圆周长。
他算到圆内接正3072边形的圆周率,π= 3927/1250。
刘徽已经把极限的概念运用于解决实际的数学问题之中,这在世界数学史上也是一项重大的成就。
拓展资料:
圆的性质:
1、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心角,两个圆周角,两组弧,两条弦,两条弦心距中有一组量相等,那么他们所对应的其余各组量都分别相等。
2、如果一条弧的长是另一条弧的2倍,那么其所对的圆周角和圆心角是另一条弧的2倍。
3、一个三角形有确定的外接圆和内切圆。
外接圆圆心是三角形各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到三角形三个顶点距离相等。
4、如果两圆相交,那么连接两圆圆心的线段(直线也可)垂直平分公共弦。
数学小故事之奇妙的圆形

数学小故事之奇妙的圆形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 被誉为科学的皇后。
对于我们的广大小学生来说, 数学水平的高低, 直接影响到以后的学习,特地为大家整理了数学小故事之奇妙的圆形,希望对大家有用!数学小故事之奇妙的圆形(上)圆形,是一个看来简单,实际上是很奇妙的圆形。
古代人最早是从太阳,从阴历十五的月亮得到圆的概念的。
一万八千年前的山顶洞人曾经在兽牙、砾石和石珠上钻孔,那些孔有的就很圆。
以后到了陶器时代,许多陶器都是圆的。
圆的陶器是将泥土放在一个转盘上制成的。
当人们开始纺线,又制出了圆形的石纺缍或陶纺缍。
古代人还发现圆的木头滚着走比较省劲。
后来他们在搬运重物的时候,就把几段圆木垫在大树、大石头下面滚着走,这样当然比扛着走省劲得多。
大约在6000年前,美索不达米亚人,做出了世界上第一个轮子--圆的木盘。
大约在4000多年前,人们将圆的木盘固定在木架下,这就成了最初的车子。
会作圆,但不一定就懂得圆的性质。
古代埃及人就认为:圆,是神赐给人的神圣图形。
一直到两千多年前我国的墨子(约公元前468-前376年)才给圆下了一个定义:"一中同长也"。
意思是说:圆有一个圆心,圆心到圆周的长都相等。
这个定义比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约公元前330-前275年)给圆下定义要早100年。
数学小故事之奇妙的圆形(下)圆周率,也就是圆周与直径的比值,是一个非常奇特的数。
《周髀算经》上说"径一周三",把圆周率看成3,这只是一个近似值。
美索不达来亚人在作第一个轮子的时候,也只知道圆周率是3。
魏晋时期的刘徽于公元263年给《九章算术》作注。
他发现"径一周三"只是圆内接正六边形周长和直径的比值。
他创立了割圆术,认为圆内接正多连形边数无限增加时,周长就越逼近圆周长。
他算到圆内接正3072边形的圆周率,π= 3927/1250。
小学六年级数学知识小故事趣味阅读20篇

小学六年级数学知识小故事趣味阅读20篇六年级数学知识小故事趣味阅读1.疯狂的体验你可曾听说过我们的熊猫博士?无论我们在他的课堂上研究什么,最后都能去亲身体验一次!这几天,我们认识了“圆”。
今天上课熊猫博士宣布:“今天的天气最适合出外体验!”我们火速登上了那辆老校车。
大家的注意力都在收音机上,想听点儿音乐,没看到熊猫博士转动了仪表板上一个奇怪的小转盘。
突然,同学们集体向上蹿了上去后又掉回在座位上。
大家都奇怪的看向窗外,不对啊!路面还是平的车怎么就颠的这么厉害呢?“快看!”灰熊XXX大声叫道。
大家顺着灰熊XXX手看去,真是难以置信,校车的车轮竟然变成方的了。
我们就坐着方形车轮的校车一路颠着,真是难受死了。
校车总算停下了,大家都疯一般的下了校车,围着车轮研究了起来,后来大家发现:把车轮做成圆形,XXX在圆心上,当车轮在地面滚动的时候,车轴离开地面的距离,就总是等于车轮半径那么长。
因此,车厢里坐的人都将平稳地被车子拉着走。
如果这车轮子是个破的,已经不成圆形了,轮缘上高一块低一块的,也就是说从轮缘到轮子圆心的距离都不相等,那么这种车子走起来,一定要把你的头颠昏。
熊猫博士说:车轮做成圆的,固然也还有别的原因,例如:当一样工具在地上滚动的时候,要比在地面上拖着走省劲多了,这是由于滚动磨擦阻力比滑动磨擦阻力小的缘故。
有了这次的疯狂的体验,我想大家再也不会想着把车轮做成方形的了。
智慧树爷爷:一万八千年前的山顶洞人曾在兽牙、砾石和石珠上钻孔,那些孔有的就很圆。
到了陶器时代,许多陶器都是圆的。
当人们入手下手纺线,又制出了圆形的石纺锤或XXX。
古代埃及人认为:圆是神赐给人的一种崇高图形。
一直到两千多年前我国的XXX才给圆下了一个定义:“一中同长也。
”意义是说:圆有一个圆心,圆心到圆周的长都相称。
这个定义比希腊数学家XXX给圆下的定义早100年。
试一试“圆的半径都相等,直径也都相等”这句话对吗?2.比例尺的归宿数学城里有一个叫比例尺的小伙子,他固然相貌平平,名字希奇古怪,但他法力无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1 页
2019年小学生数学故事《度天下之方圆》
查字典数学网小学频道为各位同学整理了2019年小学
生数学故事《度天下之方圆》,供大家参考学习。
小朋友,我们总是听别人说:要守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规矩这个词可以说是我们的日常用语了,可是你们知道,规
矩到底是什么呢?
其实,规和矩,都是我们中国古时候的数学工具。规就是画
圆的圆规,矩就是折成直角的曲尺。在几何制图中,圆规、
直尺是最基本的两种工具。那么规和矩最早是谁发明的呢?
这就有不同的传说了。
有种说法,说规矩是鲁班发明的。不过这点已经被考古学家
证明是不可能的了。因为早在比鲁班生活的春秋战国时期更
早几百年的商朝时,就已经有对规矩的记载了。之所以传说
规矩是鲁班发明的,是因为他们也是木工使用的重要工具,
所以人们就把发明他们的功劳归到了木匠的祖师爷鲁班身
上了。
大家可能都知道大禹治水的传说,大禹治水的时代在四千多
年前。那个时候,黄河经常发大水,当时的首领舜就命令大
禹来治水,据说,为了规划出正确的治水方案,大禹翻山越
岭,考察了山川的形势。而他随身携带的测量工具,就是准
绳和规矩。规和矩这两样工具,在治水过程中,起到了重大
的作用。两千多年的周朝,有一位叫做商高的人,他就是我
第 2 页
们曾经提过和毕达哥拉斯一样,发现了勾股定理的那位数学
家。他在和当时的政治家周公旦讨论数学的时候,对用矩的
道理进行了一次总结。
他说:把矩平放在地上,可以定出绳子的垂直线;把矩竖立
起来,可以测量高度;把矩倒立过来,可以测量深度;把矩平
卧在地上,可以测量两地之间的距离。矩旋转一周,就画成
圆;两个矩合拢来,就形成一个方形。小朋友们看,一个简
简单单的矩,使用起来竟然会有这样多的用途。
用规能画圆,用矩能画方,所以俗话才会这么说: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19年小学生数学故事《度天
下之方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