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2020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3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7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课件新人教版必修

合集下载

【创新设计】高考政治第一轮总复习 第3单元第7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课件 新人教必修4

【创新设计】高考政治第一轮总复习 第3单元第7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课件 新人教必修4

命题角度 联系的特点
[预测题型:选择题]
【典例2】► (2011·广东文综,33,4分)某研究机构发表报告说,他
们将14种酶、1种辅酶、纤维素原料和加热到32摄氏度左右
的水“一锅烩”,制造出纯度足以驱动燃料电池的氢气。据
此,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
A.科技创新揭示了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B.研究过程表明没有世界观指导的科研活动是可能的
[易错] (1)联系是普遍的,因此,任何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 错误。联系具有普遍性,但并不是说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 存在着联系,联系是有条件的。 (2)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错误。当各个部分以合理、有序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 功能就大于部分功能之和;而当各个部分以无序、欠佳的 结构形成整体时,各部分原有的性能就得不到充分发挥, 力量削弱,甚至相互抵消,这时整体功能就小于部分功能 之和。
1.联系的普遍性 (1)联系的含义: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 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2)联系的普遍性:①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 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②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 是相互联系的。③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没有一个 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2.联系的客观性 (1)含义: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体现:自在事物的联系与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 (3)基本要求: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 意性。
③看到了事物的联系具有多样性 ④坚持了一分为二的观点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材料通过分析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对美国和全球的不同
影响,说明了该政策的利弊,③④符合题意;①属于形而上学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最新:必修4-第三单元-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省公开课获奖课件市赛课比赛一等奖课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最新:必修4-第三单元-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省公开课获奖课件市赛课比赛一等奖课

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③整体功能离不开部分原有旳功能
④必须掌握系统优化旳措施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题干中旳蚂蚁抱成一团,少数蚂蚁牺牲个人利益保 护整体利益,使大多数蚂蚁能逃出火海,体现了①④。②说法 过于绝对。③与题意无关。故选D。
[答案]D
6.唐代旳韩愈以为,读一本书,要善于把握各部分旳内在 逻辑,从而提出纲要,钩出精义。这么,一本书到最终可能变
正确旳是( ) A.科技创新揭示了世界最一般旳本质和最普遍旳规律 B.研究过程表白没有世界观指导旳科研活动是可能旳 C.该试验是一种无意识活动到有意识活动旳辩证发展过程 D.试验材料之间旳联络是不以人旳意志为转移旳
[解析]哲学揭示了世界最一般旳本质和最普遍旳规律,A 项 说法错误。世界观决定措施论,研究过程离不开世界观旳指导, B 项说法错误。试验是一种实践活动,是具有主观能动性旳活 动,C 项说法错误。题干强调试验材料之间旳联络是客观旳, 不以人旳意志为转移,故选D。
[答案]A
3.(2023年广东卷·T40·第一问)根据下述材料,利用《生活
与哲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地球孕育了生命,地球是人类旳摇篮,但21 世纪地球生态
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人类为了眼前旳经济利益破坏性地利用自 然:乱砍乱伐造成森林破坏,水土流失;过分耕种放牧造成土 地沙化,沙尘肆虐;过分消费加剧空气污染,物种退化。
结合材料利用联络旳观点分析生态问题。 [解析]由材料中人类旳行为造成了环境破坏,可知体现了 联络旳普遍性;地球生态系统之间旳联络是客观旳,不能人为 破坏;人们旳行为只是从短期利益出发,没有考虑到长远旳发 展,体现了联络旳多样性,据此展开分析即可。
◎ 自测自评 ◎ 1.有人把不同旳人对“English”读音旳略有区别和结局联络 起来:读为“应给利息”旳当了银行行长;读为“阴沟里洗” 旳成了小菜贩子;读为“因果联络”旳成了哲学家。对此,你 以为这种说法违反了事物联络旳( ) A.多样性 B.客观性 C.普遍性 D.统一性 [解析]题干强调人们将英语旳中文读音与职业主观联络了 起来,违反了联络旳客观性。 [答案]B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四部分 生活与哲学 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教案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四部分 生活与哲学 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教案

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考点考情1.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三年2考)①联系的普遍性②联系的客观性③联系的多样性2.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三年5考)①整体和部分的关系②系统优化方法考向分析1.从内容上看,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系统优化的方法是历年高考的重点,每年都有所涉及。

2.从形式上看,往年高考中,既有大量的选择题,也有相当比例的非选择题。

选择题以漫画、古诗文以及热点材料为考查背景,非选择题往往以热点材料为考查背景。

考点一世界是普遍联系的1 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唯物辩证法主X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主X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根本分歧: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2 联系具有普遍性(1)联系的含义: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2)表现内部联系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外部联系世界上任何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总体联系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3)方法论要求:联系的普遍性要求我们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知识拓展] 正确理解联系的条件性任何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任何具体事物的存在都是有条件的,总是在一定条件下才能产生、发展,又在一定条件下趋于灭亡。

任何具体联系无不依赖于一定的条件,随着条件的改变,事物之间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联系的性质和方式也要发生变化。

这就是联系的条件性。

3 联系具有客观性(1)含义: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体现:自在事物的联系与人为事物的联系。

自在事物的联系人为事物的联系区别自然物本身所固有的种种联系通过人类实践建立起来的种种联系联系人为事物的联系以自在事物的联系为基础,是自在事物的潜在联系的显化和实现(3)方法论要求①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2020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精品课件: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2020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精品课件: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师 导
的事物;联系的客观性强调的是联系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课 纠


本 联系的多样性强调的是联系具有不同的形式。
笔 记

知 识
(2)①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们对事物的联系无 随



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
巩 固


础 知
调整原有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②所谓人们可以改变事
多种多样的
直接联系和间接联 系、内部联系和外 部联系、本质联系 和非本质联系、必 然联系和偶然联系
要求我们注意分 析和把握事物存 在和发展的各种 条件,一切以时 间、地点和条件
为转移

堂 巩 固 演 练
备 考 典 题 精





第十五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效 名
【名师点睛】 (1)联系的普遍性强调的是不存在孤立 本

础 知
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我们仍不能说部分决定整体,只能说


梳 理
整体决定部分。
备 考










第十五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2.系统优化的方法

名 师
(1)含义: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 相互作用
的诸要素构
本 课

航 成的统一整体。
纠 错

本 课
(2)特征:整体性、 有序性 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记





一、唯物辩证法
纠 错

2019-2020学年高中政治 第3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第7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第1框 世

2019-2020学年高中政治 第3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第7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第1框 世

第1框世界是普遍联系的1.有的同学认为只要多花时间就能够提高学习成绩,因而存在盲目增加学习时间的现象,结果导致睡眠不足,学习效率降低,学习成绩并不理想。

有的同学做好自己的学习计划,注重学习的效率,合理延长学习时间,结果效果显著。

两者的对比给我们的启示是( ) A.人为事物的联系也是客观的,要正确把握学习中固有的联系B.客观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加以利用的,学习要发挥主观能动性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学习中要善于发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D.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正确的学习方法要不断向前发展【答案】A 解析:材料通过正反两方面的做法对比,强调要正确处理学习时间与学习成绩的关系,A符合题意;B、C、D与材料主旨不符。

2.卤水豆腐是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食品。

卤水是制作卤水豆腐必需的稳定剂和凝固剂,其主要成分氯化镁是有毒的,但用卤水点制的豆腐不仅无毒,而且味道鲜美、营养丰富。

这表明( )①事物的特性是不变的,其功能是不断变化的②事物的不同特性是由人的不同需要确定的③事物的特性是人们建立新联系的依据④事物在不同的联系中会有不同的特性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D 解析:任何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中,世界上不存在不运动不变化的事物,排除①。

②说法错误,事物的不同特性是客观存在的,不应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故选D。

3.“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对苏轼的《琴诗》理解正确的是( )① 琴声是人的活动的产物,具有鲜明的“人化”特点②琴声来自于琴与指之间的相互作用,与人的主观世界无关③琴、指、琴声以及三者之间的联系都具有客观实在性④只要指与琴发生相互作用,就能产生美妙的音乐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B 解析:琴声是人为事物,具有鲜明的“人化”特点,①正确;②否认了人的主观世界对琴声的感受与影响,排除;琴、指、琴声三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③正确;美妙的音乐离不开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④只看到了指与琴的关系,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排除。

2020年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2020年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样 性
件 性
总特征
含实趋 义质势
状 态
基普特
含 义
本 属 性
遍 性
殊 性
主 次 矛 盾
主 次 方 面
内 外 因

构成
原因
证 法
联系
发展
矛盾
对立
形 而 上
用联系的 观点看问 用发展
题(整体与
部分、系统
的观点 看问题
优化)
孤立

适度、促 两 具
进、重视 量的积累
前途充满 信心准备 走曲折路
点 论 两 分 法 一 分 为 二
(2)方法论要求
必须从客观事物本身的真实联系去把握事物,去认识 和处理问题,坚持普遍联系的观点,反对孤立地看问题
◆联系的客观性
(1)联系是客观的
①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 志为转移。 ②按与实践的关系分:
Ⅰ、自在事物中的联系 Ⅱ、人为事物的联系
都是客观的
注意
★承认事物联系的客观性与肯定人的实践活动
有人说:“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 都存在着联系。”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 素是相互联系的
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 联系着
自然界 人类社会 人的思维
客观 世界
主观 世界
相互联 系的统 一整体
◆联系的普遍性
(1)联系是普遍的 ①事物内部②事物之间③整个世界
注意:
联系具有普遍性,只是说孤立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并不意味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具有联系,还应明确事 物之间的联系是有条件的
综合探究 坚持唯物辩证法 反对形而上学
1、唯物辩证法
(1)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5、唯物辩证法的矛盾概念

新课改瘦专用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四模块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课件

新课改瘦专用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四模块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课件

2.联系的特征
特征 含义
表现
方法论
世界上的 ①事物之间:任何事物都与周
任何事物 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
普 遍 性
都与周围 其他事物 有着这样
联要个素世系之界。间:②是是事相 一物互 个内联 普部系 遍:的 联各系个。的部③有分整、用 用孤联立系的的观观点点看看问问题题,反对
或那样的 机整体,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
联系 [2] 存在的
客 观 性
联系是事 物本身固 有的,不 以人的意 志为转移
事物的联系就其与实践的关系 来说,可以分为自在事物的联 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二者都
是客观的 [3]
①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 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②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 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 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 的联系
在“针对以色列的持续偏见”,它将与美国一道退出该组织。
对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博科娃表示,“这是联合国大
家庭的损失,也是多边主义的损失。”而以色列常驻联合国代
表丹尼·达农则表示,“今天是联合国新的一天,这就是歧视
以色列的代价。”这一事例从一个侧面佐证了
()
①事物之间的联系以具体条件为基本前提的
②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受到了主体的限制
②关键部分有时对整体起决定作用,要用局部发展推动整体
的发展 ③联系具有多样性,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
发展的各种条件 ④着眼于事物的整体就能形成正确的认
识,要坚持系统优化的方法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解析:丁谓之所以能够以最低的成本、最快的速度完成修复工
程,主要原因就在于他从整体上把握住了并妥善处理好了修复
第三单元 PowerPoint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2020届高三政治大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精品课件:第7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必修4)

2020届高三政治大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精品课件:第7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必修4)


堂即时演源自练课 时 规 范 训 练


三、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知 识

1.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1)相互区别:
考 点

①含义不同: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从数量上看 破


它是一;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从数量上看它是多。
社 会

②地位、作用和功能不同: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 点
焦 社


②部分离不开整体: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 点

就不成其为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
堂 即



课 时 规 范 训 练
2.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的方法论要求



(1)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
识 整

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 高


(1)从实践方面来说,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整
频 考


体性,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破

(2)从认识方面来说,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
焦 社


式来认识事物。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从整体出发,把各个部分、 点

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考察,统筹考虑,优化组合,形成关于这一事物


理想效果。



(2)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 聚

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