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在急诊治疗车祸创伤颅脑损伤致失血过多昏迷患者中的应用
综合护理干预在颅脑外伤急诊治疗中应用分析

护理干 预的观察组 患者死亡 率 5 . 8 8 %、无效率 1 4 . 7 1 %, 痊 愈
率2 6 . 4 7 % 明显低 于观察组痊 愈率 4 4 . 1 2 %, 经 比较 差异具 有
机体能量 , 对此有经 验丰富的 医护人员 及时建立有效 静脉通 路, 输 人 已配对 的血 液 , 及 时增强 患者血液 循环 , 必要时 加
2 结 果
2 . 1 两 组患者抢 救时间和住 院时间情况 比较
实施 常规护
理 的对照 组患 者抢 救时 间 、住 院时 间明显 高于实施 综合 护 理 干预的观察组 , 经 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 学意义 f P < 0 . 0 5 ) 。见
表 1 。
合护理 干预 , 为急性 颅脑外伤患者制定 切实可行 的急诊急救
经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 意义 ( 尸 < 0 . 0 5 ) ; 对照组患者抢救 时间 、住院时间 明显高于观察组 , 经 比较差异具
有 统计学意义 ( P < 0 . 0 5 ) 。结论
在颅脑外伤急诊治疗 中应用综 合护理干预有效提 高患者 的治愈 率 , 降低
死亡率及缩短住院时间 , 值 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 摘要 】 目的 研 究综合护理 干预在颅脑 外伤急诊治疗 中的意义 。方法 6 8 例颅脑外伤 患者 , 随 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 每组 3 4例 。对照组 给予常规护理 ,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 床疗效 。结 果 对 照组死亡率 、无效率 明显高于观察组 , 痊愈率 明显低 于观察组 ,
展快 、死亡 率及 并发症 发生率较高 …。临床急救 中要求对颅 在保 护好损伤 部位 的情况 下注意体位 , 保护好创 面 , 进行有 脑 外伤患者及 时降低颅 内压 、纠正脑 缺氧 、制 止脑 出血 J , 效包扎 。⑤ 详细记录急诊患者 的受伤原 因 、时 间、初步 的体 由于其复杂性 , 医务人员 的抢 救工作量及难 度较大 , 本文 检诊 断 、现场及 途中的病情变化和处理情况 。 研究综 合护理干 预在颅脑外伤急诊 治疗 中的意义 , 旨在探讨 其效果 , 为今后 的临床护理 工作 作指导 , 现报告如下 。
综合护理干预在颅脑外伤急诊治疗中的影响

综合护理干预在颅脑外伤急诊治疗中的影响刘亚秋(江苏新沂市人民医院,江苏 徐州)摘要:目的探究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颅脑外伤急诊治疗中的影响。
方法研究对象选择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0例颅脑外伤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方案。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恢复效果更好,患者满意度更高。
结论对颅脑外伤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有效,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促进了患者的恢复效果,在其护理工作中具有深远意义,值得日后进行推广应用。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颅脑外伤;急诊治疗;影响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DOI: 10.19613/ki.1671-3141.2019.15.169本文引用格式:刘亚秋.综合护理干预在颅脑外伤急诊治疗中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5):243,247.0 引言在神经外科,颅脑外伤是一种常见的外科疾病,一旦受伤,具有病情突然且危重的特点[1]。
由于人的大脑是十分复杂且脆弱的器官,因此颅脑外伤的死亡率极高,术后也极容易产生并发症。
临床急救中的主要工作是及时降低患者颅内压、制止脑出血的情况[2],一系列高难度的复杂操作给抢救工作带来很多困难[3]。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自主意识的提高,患者对于治疗效果及护理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提高患者满意度,优化治疗进程及护理工作成为医护人员研究的重中之重。
根据上述原因,我院积极探索,本研究通过回顾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70例颅脑外伤患者的资料,探究分析了综合护理干预在颅脑外伤急诊治疗中的影响,成效显著,现将具体的实验过程及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本院于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70例颅脑外伤患者进行分析,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
其中包括男性45例,女性25例,患者的年龄为21~78岁,平均(45.0±8.6)岁,且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的差异不影响实验结果,具有可比性。
综合护理干预在颅脑外伤急诊急救中应用的临床意义研究

细心地观 察病情善患者的预后。 1资 料 与 方 法
与对照组 比较 , ) < 0 . 0 5 。 2 . 2两组抢救情况 和住 院情况 比较 : 由表 2结果可见 , 与对照组 外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 对 照组 和综合护理干预组各 7 8 例 。其 相 比综合护理干预组抢救 时间和住 院时间显著缩 短 ,住 院费用 中对 照组 , 男性 4 5例 , 女性 3 3例 ; 平均年 龄 ( 4 6 . 7 1  ̄ 1 0 . 8 0 ) 岁; 显著下降 , P < O . 0 5 。 受伤原 因中车祸 4 2例 , 摔伤 1 5例 , 击伤及 砸伤 2 1 例 。综合护 1 . 1 临床资料 :收集 2 0 1 2年 8月~ 2 0 1 4年 1 月我 院急诊科 收诊 的颅脑外伤病 例 , 所有患者均有 明确颅脑外伤病史 , 1 5 6例颅脑
北方药学 2 0 1 4年第 1 1 卷第 1 0期
1 9l
综合 护理 干预在 颅脑外伤 急诊 急救 中应用 的临床意义研究
金小花 ( 江苏 省镇江市 丹徒区 人民 医院骨 科 镇江 2 1 2 0 2 8 )
摘要 : 目的 : 探讨 综合护理干预在颅脑外伤急诊急救 中的作用。方法: 将 1 5 6例颅脑外伤 患者 随机分成 两组 , 对照组和综合护理干 预组各 7 8 例。 结果 : 综合 护理 干预组痊愈率显著 高于对照组 , 无效 率及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 P < 0 . 0 5 。 综合 护理 干预组抢救时 间 和住 院时间、 住 院 费用显著低 于对照组 , P < 0 . 0 5 。结论 : 在颅脑 外伤 急诊 急救 中运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缩短治疗 时间, 降低 治疗成本 并提 高抢救成功率。 关键词 : 颅 脑 外伤 急诊 急救 综 合 护 理 干 预
综合护理干预在车祸创伤致失血过多昏迷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1.2 护理干预措施
对实验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 研究组采取全面系统的综 合护理干预, 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2.1 防治休克及早期救治 严重创伤所致失血损伤速度快, 不仅引起肢体损伤, 甚 至 引 起 休 克。 急救时护理人员协助医生快速全面仔细检查 患者, 留置胃管和尿管, 在患者健肢侧建立起2-3 条有效输 液 通 道, 监 测 呼 吸、 脉 搏、 血 压 及 神 志。 患者病情得到控制 后, 给予平卧以保持呼吸道畅通, 将头侧向一方, 清除口腔、 鼻腔中异物, 吸氧时可借助面罩, 行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 通气。 1.2.2 出血的控制 严重开放性创伤失血速度快, 在短时间内血容量下降速 度过快很容易产生休克甚至死亡, 所以为帮助患者止血可以 给予开放性骨折患者夹板固定、 无菌敷料加压包扎, 并及时 送入手术室。 1.2.3 生命体征、神志及尿量的监测 临床上监测患者呼吸、 心率、 血压、 中心静脉压及血氧饱 和度变化时常用多参数监护仪。 若患者血压和中心静脉压下 降, 则说明循环血量缺乏, 应加快输液速度。 若患者心率加快 且血压及中心静脉压比正常值高, 则要考虑是否心功能不全 并尽快处理。 密切留意患者的呼吸频率、 节律及深浅的变化,
0 引言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因车祸创伤致失血过多昏迷患者62 例进 行分析研究, 并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实验组两组各31 例。 在研究组患者中, 男性患者14 例、 女性患者17 例, 年龄13-65 岁、 平均年龄 (36.3±8.6)岁, 受伤后接受治疗时间1.1-3.6h、 平均时间 (1.3±0.9) h; 在实验组患者中, 男性患者17 例、 女 性 患 者14 例, 年 龄12-68 岁、 平均年龄 (38.6±9.5)岁, 受伤 后 接 受 治 疗 时 间1.2-3.3h、 平均时间 (1.5±1.2) h。 分析比 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 发现并无明显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 ( P >0.05) , 可以进行对比。
护理干预在颅脑外伤术后持续昏迷44例中的应用

护理干预在颅脑外伤术后持续昏迷44例中的应用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颅脑外伤术后持续昏迷患者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颅脑外伤术后持续昏迷患者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干预进行护理,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进行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整体护理效果,出院后的生活自理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颅脑外伤术后持续性昏迷患者采用全面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标签:颅脑外伤;术后持续性昏迷;护理干预颅脑外伤是临床常见的脑外科急重病症,由于患者致伤原因较多,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也很多,临床预后情况往往较差,周到细致的护理工作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出现机率,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本研究主要观察护理干预对颅脑外伤术后持续性昏迷患者的疗效影响,研究内容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收集我院88例颅脑外伤术后持续性昏迷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患者46例,女性患者42例,年龄在19~62岁之间,平均年龄(39.4±6.1)岁,致伤原因包括坠落伤、击打伤和交通事故等。
将8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4例,男性23例,女性21例,年龄在19~62岁之间,平均年龄(40.3±3.9)岁;对照组44例,男性23例,女性21例,患者年龄在19~62岁之间,平均年龄(40.4±3.8)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针对患者的病情,为患者及家属讲解相应的治疗知识,指导患者的饮食和常规的药物服用,保持良好的通风和安静的病房环境,检测患者的生命体征[1]。
观察组在对照組的基础上,增加临床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①营养干预:给予患者静脉滴注营养液,搭配流食保证患者的营养充足,避免因机体营养不足导致免疫功能抑制而影响术后恢复;②病情观察:动态检测患者呼吸、血液循环和肾功能等,检查患者的体温,确保在38℃以下,做好患者的呼吸道和皮肤护理,定时翻身和拍背;③预防干预:做好并发症预防性护理,帮助患者咳痰,并确保正确的体位,为患者进行按摩等,进行系统的泌尿护理和病情监测,一旦发生异常情况,及时联系医师进行处理[2];④脱水剂与促醒药物应用干预:准确观测病患瞳孔变化,缓解脑水肿并积极预防脑疝,采用甘露醇缓解颅脑高压,在药物应用期间需持续观察患者机体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状况,避免意外事件发生。
综合护理干预在颅脑外伤急诊治疗中的影响

综合护理干预在颅脑外伤急诊治疗中的影响,山西太原030027【摘要】目的:讨论颅脑外伤急诊治疗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影响。
方法:选择2018年10月-2020年9月在我院治疗颅脑外伤急诊患者100例,应用随机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比组,将常规护理方法应用于对比组,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法。
对比两组患者的干预成效。
结果:实验组患者抢救时间、住院时间、费用都比对比组低,实验组治疗总优良率高于对比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颅脑外伤急诊治疗中可以使患者治愈率得以提高,使死亡率下降,同时减少住院时间,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颅脑外伤;急诊治疗引言:临床上常见外科疾病之一的颅脑外伤致死率比较高。
通常采用手术治疗方式,考虑患者具有复杂结构的大脑,很多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概率较高。
在治疗颅脑外伤急诊患者使时,医护人员主要实施降低颅内压、止血治疗操作。
与此同时,临床护理也发挥重要作用,它促进综合护理干预效率和质量的提高,有利于挽救颅脑外伤急诊患者生命[1]。
因此,本文观察100例颅脑外伤急诊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成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在2018年10月-2020年9月收治的颅脑外伤急诊患者100例,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比组,各50例。
实验组有32例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年龄是26-77岁,平均年龄是48.12±4.23岁;对比组有28例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年龄是29-79岁,平均年龄是47.09±4.36岁。
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可以比较。
1.2方法1.2.1 对比组将常规护理法应用于对比组患者。
1.2.2 实验组在对比组患者基础上,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是:第一,院外护理干预。
开展院外急救工作时,需判断颅脑外伤患者昏迷程度、病情发展程度,对患者生命体征严格监视,为患者取合适体位提供帮助,对患者口、鼻中分泌物进行清理,确保患者顺畅呼吸。
急诊综合护理干预在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急诊综合护理干预在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摘要:目的:考察急诊综合护理路径在创伤性休克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12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40例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急诊护理差异将其分为常规组(20例,常规急诊护理)和综合组(20例,急诊综合护理)。
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
结果:综合组的抢救成功率高于常规组,入院后12h内酸中毒、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及多脏器功能障碍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干预前,两组的去甲肾上腺素(NE)、β-内咖肽(β-EP)、神经生长因子(NGF)及皮质醇(Co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的NE、β-EP、NGF及Cor水平均降低,且综合组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急诊综合护理路径能够有效提高创伤性休克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其预后状况,缩短住院时间和提升抢救成功率,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较高。
关键词:创伤性休克;急诊综合护理;应用效果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引言创伤性疾病指机体受到猛烈撞击,导致的开放性或闭合性损伤。
严重创伤患者可受大量失血、体液丢失、骨、软组织及脏器损伤等多种合并症因素影响,引起休克,而一旦发生休克会导致患者组织器官呈低灌注状态,造成细胞代谢紊乱和器官功能障碍。
急诊科属于抢救危急重症患者的重要科室,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而言,急诊护理干预措施除了开放性创伤处理、控制出血、控制全身炎症反应、及时扩容、纠正组织缺血缺氧、给予镇静镇痛处理等常规操作外,还应加强患者的呼吸道管理、专人护理及用药干预等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并以此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风险,这对改善其预后和促进康复具有积极意义。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9年1月至12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40例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急诊护理差异将其分为常规组和综合组,各20例。
综合护理干预在急诊治疗车祸创伤致失血过多昏迷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综合护理干预在急诊治疗车祸创伤致失血过多昏迷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急诊治疗车祸创伤致失血过多昏迷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急诊接受治疗的车祸创伤致失血过多昏迷患者100名,护理人员将100名患者按照患者入院就诊日期的单双数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本次研究中,着重于对观察组的患者加强综合护理干预,而对照组采取最为传统的简单护理,分别观察两组患者在采取不同的护理模式后的住院时长、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
结果观察组车祸创伤致失血过多昏迷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6%)、住院时长(11.66±2.44)d明显低于常规护理对照组车祸创伤致失血过多昏迷患者的住院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28%)、住院时长(18.38±2.55)d,而护理满意度评分(96.65±2.32)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82.24±2.49),100名患者的实验数据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护理人员将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运用于我院急诊接受治疗的车祸创伤致失血过多昏迷患者护理工作中,能有效的降低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发生并发症的风险,促进患者疾病的好转,缩短住院时长,提升患者对护理人员各项工作的满意程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车祸创伤;失血过多昏迷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质的飞跃,汽车的数量也越来越多,在带给人们方便的同时,也增加了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1】。
因此,导致车祸创伤致失血过多昏迷患者的人数也不断增多。
本次研究中,通过对我院急诊接收的车祸创伤致失血过多昏迷患采取不同的护理干预模式,探讨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为本次研究对象的100名车祸创伤致失血过多昏迷患者均为本院急诊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患者,对照组患者中,男性人数为21,女性人数为29,年龄分布在13-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8.67±2.56)岁;观察组患者中,男性人数为20,女性人数为30,年龄分布在12-6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8.64±2.84)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 取 我 院 急 诊 科2012 年1 月 到2016 年3 月 收 治 的 发 生 严重车祸导致严重失血并且导致休克的患者58 例为研究对 象。 所选研究对象中, 男性患者32 例, 女性患者26 例。 所有患 者的年龄分布在17-64 岁之间, 平均36.43 岁。 所有患者从发 生车祸创伤到收治入院的时间范围均在0.6-4.3h 之间, 平均 2.41h。 将所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两组患者之间 的年龄构成、 性别比例、 具体受伤情况等一般资料进行比较, 无明显差异, 具有临床可比性 ( P >0.05) 。
0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人类财富积累的增加, 社会群众 对于生活的要求也变得多了起来。 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群众 对于私家车需求量的增加, 私家车的增加, 为交通事故的多 发埋下了更大的隐患。 而交通事故的发生又极大的影响到了 群众的生命安全, 这也是为何创伤住院患者增加的原因 [1]。 需 要开展一种新的护理模式来应对这种情况。 为此我们以我急 诊科收治的发生车祸创伤引发的失血过多所致昏迷的患者 为研究对象,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对于该部分患者救治过程 中起到的作用, 具体如下:
18
World Latest Medici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6 Vo1.16 No.63
·论著·
综合护理干预在急诊治疗车祸创伤颅脑损伤 致失血过多昏迷患者中的应用
张珂,张瑜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广东 广州)
摘要: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急诊治疗车祸创伤致失血过多昏迷患者中发挥的作用。 方法: 选取我院急诊科2012年1月 到2016年3月收治的发生车祸创伤致失血过多患者58例为研究对象, 对照组采取普通护理方式, 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 方式。 结果: 采取综合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并发症发生率、 救治所需的时间以及患者和家属对于救治和 护理的满意度情况均优于对照组, 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在急诊治疗车祸创伤致失血过多昏 迷患者中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 显著提升了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同时保障了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 关键词: 综合护理干预; 急诊; 车祸创伤; 失血过多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A DOI:10.3969/j.issn.1671-3141.2016.63.009
Zhang Ke, Zhang Yu
(The Thir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Zhongshan University, Guangzhou, Guangdong,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patients with excessive blood loss caused by excessive blood loss in traffic accident in emergency department. Methods: A total of emergency department of our hospital January 2012 to 2016 from March occurred accident injury caused by loss of blood in patients with 58 case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ordinary nursing methods were adopted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adopted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Results: To take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rescue success rate, complication rate, time of treatment, and patients and their families for the treatment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were superior to the control group, the result i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the emergency treatment of trauma of thss of blood in patients with coma can play a positive role,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success rate of rescuing the patients, while ensuring the life quality of the patient’s prognosis. KEY WORDS: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emergency; traffic accident trauma; excessive bleeding
The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Patients with Excessive Blood Loss Caused by Excessive Blood Loss in Traffic Accident in Emergency Depart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