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治理工程水土保持方案

合集下载

河道治理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报批稿)

河道治理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报批稿)

水保资证乙字第***号工程设计乙级******************地区******xx水闸段(502+300-505+100)河道治理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送审稿)项目建设单位:***地区******流域水管站方案编制单位:*******************************目录1.综合说明 (1)1.1主体工程概况 (5)1.2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评价结论 (7)1.3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及面积 (8)1.4水土流失预测结果及分析 (8)1.5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主要工程量 (8)1.6水土保持监测要点 (9)1.7水土保持投资概算及效益分析 (10)1.8主要结论与建议 (10)2.方案编制总则 (13)2.1方案编制的目的和意义 (13)2.2编制依据 (14)2.3水土流失防治标准 (16)2.4指导思想 (16)2.5编制原则 (17)2.6设计深度和设计水平年 (18)3.项目概况 (19)3.1项目基本情况 (19)3.2项目组成与工程总体布局 (21)3.3工程占地 (26)3.4土石方平衡 (27)3.6施工组织 (28)3.7拆迁与安置 (31)3.8投资估算 (31)3.9施工进度计划 (31)4.项目区概况 (34)4.1自然环境概况 (34)4.2社会经济概况 (37)4.3项目区水土流失现状及防治现状 (38)4.4水土保持技术经验 (38)5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 (40)5.1主体工程比选及限制性因素分析与评价 (40)5.2渠线方案比选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 (43)5.2主体工程占地类型、面积和占地性质的分析与评价 (43)5.3主体工程土石方平衡、料场、弃渣场的布置等评价 (43)5.4主体工程施工组织、施工方法与工艺等评价 (45)5.5主体工程设计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防护工程评价 (46)5.6工程建设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分析 (46)5.7结论性意见、要求与建议 (47)6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及防治分区 (49)6.1工程占地 (49)6.2责任范围划分依据 (49)6.3防治责任范围 (49)6.4水土流失防治分区 (50)7水土流失预测 (51)7.1预测范围和预测时段 (51)7.2预测单元划分 (52)7.3预测内容及方法 (52)7.4水土流失预测成果 (53)7.5水土流失危害分析与评价 (58)7.6预测结论及指导性意见 (58)8. 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及防治措施布设 (62)8.1防治目标 (62)8.2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布设原则 (63)8.3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和总体布局 (64)8.4植物措施可行性分析 (65)8.5防治分区措施设计 (66)8.6水土保持施工组织设计 (72)8.7水土保持措施进度安排 (73)9水土保持监测 (75)9.1监测范围及任务 (75)9.2监测目的和原则 (75)9.3监测时段和频次 (78)9.4监测分区和监测点位 (79)9.5监测内容与方法 (80)9.6监测工作量 (82)9.7监测成果要求 (83)10 投资概算及效益分析 (84)10.1投资概算的编制原则、依据、方法 (84)10.2水土保持投资概述 (85)10.3防治效益分析 (98)10.4损益分析 (99)11.方案实施保证措施 (102)11.1组织领导与管理 (102)11.2后续设计 (102)11.3水土保持工程招投标 (102)11.4施工管理 (103)11.5水土保持监理 (103)11.6水土保持监测 (104)11.7检查与验收 (104)11.8水土保持资金来源和管理 (104)12结论和建议 (105)12.1结论 (105)12.2建议 (105)附件:1.******xx水闸段河道治理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委托书,2012.05;2.******xx水闸段河道治理工程水土保持监理监测承诺书,2012.06;3.水土保持投资概算表;附图:1. 项目区地理位置图;2. 项目区水系图;3. 断面典型设计图;4. ******xx水闸段河道治理工程总平面布置图;5. ******xx水闸段河道治理工程措施布设及监测点图;6. 挡渣墙设计图;1.综合说明1.1主体工程概况1.1.1 项目基本情况xx水闸位于***县境内,***县在***地区中部,地理坐标为北纬**°00′~**°10′、东经**°00′~**°04′,东邻***县,西接xx自治县、***县,南跨xx与xx回族自治州毗邻,北靠***市,最北端和蒙古人民共和国接壤,边境线长55.67km。

河道整治工程水土保持措施体系建设

河道整治工程水土保持措施体系建设

河道整治工程水土保持措施体系建设摘要:目前,河道整治工程在城市化快速发展进程中担负着保障区域河道引水、排涝、调蓄等重要功能,是区域防汛排涝的重要基础,不仅有利于改善沿河的建设布局,大幅提高区域整体防灾抗灾能力,而且起到保持水土的重要作用,有力保护区域生态环境。

关键词:河道整治工程;水土保持;体系建设引言在河道整治工程中,区域性水土流失是阻碍施工进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不仅降低了土地利用率,也会影响生态环境平衡。

为了防止河道及周边区域因为气候、风沙等自然环境因素所带来侵蚀的可能性,做好区域水土流失监测和水土保持工作十分必要。

水土流失监测是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前提。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通过野外考察、定位检测及环境因子提取相结合的方法,实现对区域水土流失的监测工作,准确了解整个工程中水土流失状况,并掌握水土流失变化规律。

1目前河道水土流失的现状本地区河道一般情况下,由于地质抬升运动和水流侵蚀等升力作用形成了山峦起伏、谷地相间的中山河谷地貌,因此本地区大部分群众散居山区和半山区,原始落后的耕作方式、滥垦滥伐等破坏生态的现象依然存在,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对河道周围地区进行勘察也可以发现,沿河村组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牲畜粪便等导致河流周围环境有着严重的污染,从而导致河水受到一定的影响,使得河流两岸植被稀少、土质疏松、沟岸扩张严重,再加上河堤受损严重,无法发挥其作用。

具体来说,河道的水土流失具有流失面积大、分布范围广、侵蚀强度大等多个特点,已经流域范围内的生产生活工作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当地的部门要把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作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并通过严守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严格水功能区域管理监督等等多种举措进行水土流失治理工作,但是仍旧存在诸多问题。

2河道整治工程水土保持措施体系建设2.1倡导积极生态知识宣传意识是行动的先导,因此还应该积极进行宣传工作,树立其广大人民群众正确的生态观念,以便可以从根本上扭转人们的思想观念,从而积极地参与到生态环境的治理工作中。

水土保持工程施工方案

水土保持工程施工方案

水土保持工程施工方案一、项目概况本工程为水土保持工程施工方案,主要针对地区的土壤侵蚀、坡面塌方、河道冲刷等问题进行改善与修复。

项目总面积为X平方公里,包括X 个河道和X个山坡。

二、施工目标1.减少土壤侵蚀速率,保护土壤资源;2.防止坡面塌方,保护生命和财产安全;3.减少河道冲刷,维护河道稳定。

三、施工内容及措施1.土壤侵蚀治理1.1坡面覆盖措施:通过植被覆盖、覆盖材料、碎石等方式,对坡面进行有效覆盖,减少土壤直接暴露的面积,提高土壤的抗冲蚀性能。

1.2架设排水设施:在坡面上设置排水管道,改善坡面排水条件,减少水流对土壤的冲刷作用。

1.3林网和防坡梯度:在坡面上架设林网,保护和固定土壤,减少土壤侵蚀。

2.坡面稳定工程2.1土方开挖和边坡整理:对坡面进行整理,确保边坡的稳定性,防止塌方。

2.2设置土工护坡结构:采用土工材料,如格室护坡、石笼护坡、钢筋混凝土护坡等,加固和保护边坡,防止土体滑动和塌方。

3.河道治理工程3.1河道淤积清淤:对河道进行定期清淤,保持河道的通畅,减少冲刷。

3.2设置河道护坡工程:在河道两岸设置护坡措施,减少河道冲刷土壤,增加河岸的稳定性。

四、施工步骤1.前期准备进行工程现场勘察,确定施工范围、地形、地貌等情况,做好工程规划与设计。

采购所需施工材料和设备。

2.土壤侵蚀治理施工2.1进行坡面覆盖和排水设施的施工,确保土壤暴露面积减少。

2.2架设林网和防坡梯度,保护土壤,减少土壤侵蚀。

3.坡面稳定工程施工3.1进行土方开挖和边坡整理,确保边坡稳定。

3.2设置土工护坡结构,加固边坡,防止塌方。

4.河道治理工程施工4.1进行河道淤积清淤,保持河道的通畅。

4.2设置河道护坡工程,增加河岸稳定。

5.工程验收对施工完成的工程进行验收,检查每个施工环节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五、施工风险及对策1.天气因素:在遇到恶劣天气(暴雨、冰雹等)时,应暂停施工,确保施工过程中的人员和设备安全。

2.土壤质量:需对施工区域的土壤进行前期检测和分析,据此选择适宜的施工方案,确保土壤具备较好的抗冲蚀性能。

水土保持施工方案

水土保持施工方案

水土保持施工方案茅洲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XXX,XXX,编制了沙井街道黄埔广深高速以西片区雨污分流管网工程的水土保持施工方案。

下面对该方案进行介绍。

1.编制依据、原则1.1 编制目标本方案的编制目标是为了保护茅洲河流域水环境,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可持续发展。

1.2 编制依据本方案的编制依据是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包括《水土保持法》和《水土保持施工规范》等。

1.3 编制原则本方案的编制遵循科学性、可行性、经济性、环保性和安全性原则,以保证工程质量和效益。

2.工程概况2.1 项目概况沙井街道黄埔广深高速以西片区雨污分流管网工程是一项重要的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旨在改善茅洲河流域的水环境。

2.2 区域自然概况该区域属于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湿润,降雨充沛。

地势较为平坦,土地利用主要为农业和城市建设。

3.水土保持措施3.1 水土保持措施体系本方案采用多种水土保持措施,包括植被覆盖、水土保持结构物、沟道治理和坡面防护等,以保证工程施工期间和后期的水土保持效果。

3.2 分区防治措施典型设计根据不同施工区域的特点和需要,本方案设计了不同的分区防治措施,包括山区、平原和城市建设区域等。

4.水土保持工程施工组织4.1 施工组织原则本方案采用科学合理的施工组织原则,包括合理布置工地、科学施工技术、安全保障和环保措施等,以确保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目前,该片区一级干管已经建成,但末端管网不配套,二、三级支管还未建成,雨水和污水没有分流排放。

管网工程的主要施工内容包括管道明挖、夯管、立管以及部分附属工程,总长度约为48公里。

宝安区位于深圳市的西北部,是深圳市六大辖区之一。

它东经113°52',北纬22°35',面积为733平方公里,海岸线长30.62公里。

宝安南接深圳经济特区,北临东莞市,东与东莞市及光明新区接壤,西滨珠江口临望香港。

宝安区是未来现代化经济中心城市深圳的工业基地和西部中心,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风景秀丽,物产丰富。

永定新河河道治理工程水土保持方案设计

永定新河河道治理工程水土保持方案设计

文章编号:1007 2284(2010)12 0078 03永定新河河道治理工程水土保持方案设计杨 英1,笪志祥2(1.天津市永定河管理处,天津300131;2.天津市水务局农水处,天津300074)摘 要:河道治理工程的实施会对工程区域内的自然生态环境和水土保持带来负面影响。

以永定新河河道治理工程为例,分析工程建设中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影响,从工程、生物和临时三方面提出水土保持的防治措施,并对其投资进行了初步估算和效益分析。

关键词:水土流失;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生物措施 中图分类号:S157.2 文献标识码:B收稿日期:2010 04 09作者简介:杨 英(1960-),女,工程师,从事河道管理和科研工作。

E-mail:dzxdzx78@ 。

1 工程区概况1.1 工程概况永定新河位于天津市区北侧,其右堤是天津市城区北部的防洪屏障。

河道开挖于1971年,西起北辰区屈家店,东至塘沽北塘街入渤海,全长66km 。

沿途纳入机场排水河、北京排污河、潮白新河和蓟运河等,是海河流域北系永定河、北运河、潮白新河和蓟运河的共同入海尾闾河道,河口控制北四河流域面积8.3万km 2。

永定新河是以深槽行洪为主的复式河道,除承担泄洪任务外,还兼负排污及利用南河输送引滦水至海河的任务。

永定新河自建成以来,上游下泄径流甚少,河道受潮汐水流控制。

随潮水上溯的大量海域来沙,不断在河道内淤积,使河道行洪能力大幅度下降,严重威胁天津市、北京和河北地区的防洪安全,将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永定新河的全面治理亟待进行。

根据规划和要求,本次治理的主要任务以防洪为主,即增大河道行洪能力,使河道泄流通畅及时排洪入海,工程总投资10.11亿元,工期3年6个月。

工程建设主要内容和治理标准是:按泄洪能力50年一遇设计,100年一遇校核标准,在永定新河河口修建20孔防潮闸1座,拒海相泥沙于闸下河口之外,避免海沙继续淤积闸上河道;在闸下永定新河右岸新建码头1座;对永定新河右堤2.58km 无堤段进行复堤,新建480m 防潮闸与右堤的连接堤,对彩虹桥至防潮闸翼墙段650m 左堤进行筑堤;对挡潮埝至潮白新河河口段1.5km 河道按900m 3/s 规模、对潮白新河河口以下11.5km 河道按3000m 3/s 规模进行清淤。

河道治理水土保持和环境保护措施

河道治理水土保持和环境保护措施

河道治理水土保持和环境保护措施河道治理是指对河道进行综合性的整治和管理,以实现水土保持和环境保护的目的。

在河道治理中,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保护水土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河道的功能和服务能力。

本文将分析和探讨河道治理水土保持和环境保护的关键措施。

首先,加强河道整治和防洪措施是河道治理的主要内容之一。

对于一些长期存在的问题,如河道淤积、河岸侵蚀等,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加以解决。

河道整治具体包括清淤疏浚、加固河岸、修建堤岸、设置闸门、修建水利工程等。

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洪水灾害的发生,保护河道的稳定。

其次,加强水土保持工作是河道治理的核心工作之一。

水土保持工作旨在保护河道周边的土壤和水资源,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

为此,可以采取种植草坪、绿化河岸、植树造林等措施。

这些措施能够牢固地固定土壤,减少水土流失,维护生态环境的稳定。

另外,加强环境监测和管理也是河道治理的重要措施之一。

通过建立环境监测系统,可以及时发现和掌握河道水质、空气质量、植被覆盖率等环境指标的变化情况。

对于超标排放、污水倾泻等环境违法行为,应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以保护河道的生态环境,维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此外,加强宣传教育也是河道治理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开展河道保护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人们对河道保护意识的认识。

同时,也要加强对相关管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工作水平和业务能力。

只有在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基础上,才能实现河道水土保持和环境保护的目标。

除此之外,科学规划和合理利用河道资源也是河道治理的重要内容。

要根据河道的特点和需要,制定相应的规划和管理方案。

同时,也要合理利用河道资源,发展农业、工业、旅游等相关产业,促进河道经济的发展。

综上所述,河道治理水土保持和环境保护措施是多方面的,需要综合考虑地理、经济、生态等因素,并采取一系列科学有效的措施来解决。

只有在加强河道整治和防洪工作、加强水土保持工作、加强环境监测和管理、加强宣传教育和科学规划和合理利用河道资源等方面措施的基础上,才能实现河道治理水土保持和环境保护的目标。

河道治理工程水土保持措施

河道治理工程水土保持措施

河道治理工程水土保持措施在河道治理工程中,水土保持措施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它能够有效地减弱水流对土壤的冲刷,防止土壤侵蚀,保护水资源和生态环境。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河道治理工程中的水土保持措施。

首先,合理植被配置是河道治理中的重要措施之一。

通过合理选择河岸植被,既可以减缓水流速度,减少对河床的冲刷,又可以固定土壤,防止侵蚀。

常见的植被包括草坪、浅根系植物等,它们能够有效地保护河道两岸的土壤。

其次,构建护坡和防浪墙是水土保持的重要手段。

对于河道两岸的陡坡,可以采用护坡的方式来遏制水流的冲刷。

护坡可以采用石块、混凝土等材料进行加固,有效地保护坡面土壤。

在河道中设置防浪墙,可以阻挡冲击力较大的波浪,保护河道的生态环境。

此外,修建农田水利设施也是水土保持的重要措施之一。

在每个农田之间设置适当的排水沟和排水渠,可以有效地收集和排除农田中的水分。

这不仅能够保持农田的湿度,还可以防止水分积聚导致土壤流失。

同时,科学合理地规划农田水利系统,合理调节水源,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在进行河道治理工程时,还应该注重水土保持技术的应用。

比如,在施工过程中,可以采用覆盖法、植物覆盖、人工降雨等技术手段,保护现场裸露的土壤。

同时,合理选择构筑材料,使用防护网等工具来保护施工现场的土壤。

此外,对于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监测和维护也非常重要。

在治理工程完工后,应加强对河道进行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同时,可以定期对水土保持措施进行评估和改进,以确保其持续有效。

综上所述,水土保持措施在河道治理工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合理植被配置、护坡和防浪墙的建设、农田水利设施的修建、水土保持技术的应用以及监测和维护等都是保护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有效手段。

通过科学规划和实施这些措施,我们能够有效地改善河道的水土流失问题,实现河道治理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河道治理水土保持方案

河道治理水土保持方案

某县某某河防洪治理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书目录前 言 (2)1 编制总则 (2)1.1 编制目的和意义 (2)1.2 编制依据 (2)1.2.1法律、法规 (2)1.2.2部委规章 (3)1.2.3规范性文件及地方规章 (4)1.2.4标准、规范 (4)1.2.5技术文件及资料 (5)1.3 方案编制深度和设计水平年 (5)2 项目及项目区概况 (7)2.1 项目概况 (7)2.1.1工程地理位置 (7)2.1.2项目组成及规模 (7)2.1.3工程任务 (9)2.1.4工程布置 (10)2.1.5工程占地 (10)2.1.6拆迁安置 (12)2.2 工程施工 (12)2.2.1施工条件 (12)2.2.2施工交通运输 (13)2.2.3施工总布置 (13)2.2.4主体工程施工 (14)2.2.5施工导流 (16)2.2.6施工过程中水土流失影响分析 (17)2.3土石方平衡 (17)2.3.1土石方平衡 (17)2.3.2弃渣流向 (19)2.4施工进度计划 (19)2.5项目区概况 (20)2.5.1地形地貌 (20)2.5.2土壤、植被 (20)2.5.3气象与水文 (20)2.5.4工程地质 (21)2.5.5河流水系 (21)2.6水土流失现状 (22)2.6.1水土流失现状 (22)2.6.2水土保持现状 (23)2.6.3水土流失成因分析 (24)目录2.7社会经济情况 (24)3 工程建设过程中新增水土流失预测 (27)3.1预测基础 (27)3.2项目区水土流失特点 (27)3.3预测时段 (27)3.4预测内容和方法 (28)3.4.1 扰动原地貌、损坏土地和植被面积预测 (28)3.4.2弃土、弃石、弃渣量预测 (29)3.4.3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预测 (30)3.4.4 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面积及流失总量的预测 (30)3.5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危害预测 (33)3.6指导性意见 (34)4 水土流失防治方案 (35)4.1 防治原则和目标 (35)4.1.1防治原则 (35)4.1.2 防治目标 (36)4.2 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 (36)4.2.1项目建设区 (37)4.2.2 直接影响区 (37)4.3 主体工程水土保持评价 (38)4.3.1主体工程布局评价 (38)4.3.2工程比选方案水土保持评价 (38)4.3.3主体工程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工程评价 (38)4.3.4弃渣评价 (40)4.3.5施工工艺评价 (40)4.3.6综合评价 (40)4.4 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及水土保持措施布局 (41)4.4.1水土流失防治分区 (41)4.4.2水土保持措施布局原则及总体布局 (41)4.4.3分区防治措施布置 (43)4.5 分区防治措施设计 (46)4.5.1设计原则 (46)4.5.2堤防工程防治区 (47)4.5.3河道工程防治区 (49)4.5.4建筑物工程防治区 (49)4.5.6弃土(渣)场防治区 (50)4.5.7工程管理区 (54)4.5.8施工营地及生产区 (54)4.5.9施工道路区 (55)4.5.10移民安置区 (55)4.6 种草和造林技术要求 (55)4.6.1种草技术要求 (55)4.6.2造林技术要求 (57)某县某某河防洪治理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书5 施工组织设计 (58)5.1 水土流失防治项目与工程量 (58)5.2 施工组织设计 (59)5.2.1设计原则 (59)5.2.2施工条件 (59)5.2.3施工组织形式 (59)5.2.4水土保持的施工质量要求 (60)5.4 实施计划进度 (60)6 水土保持监测 (62)6.1 监测目的 (62)6.2 监测原则 (62)6.3 监测内容 (63)6.4 监测方法 (64)6.5 监测点布设 (64)6.6 监测时段及频次 (65)6.7 监测设备、机构与人员 (66)6.8 监测经费 (66)6.9 监测实施保证措施 (67)7 投资估算和效益分析 (68)7.1 投资估算 (68)7.1.1基本依据 (68)7.1.2投资价格水平年 (69)7.1.3编制办法及费用构成 (69)7.1.4基础单价 (69)7.1.5费用构成及计算标准 (69)7.1.6临时工程及独立费用 (70)7.1.7其他说明 (70)7.2 投资估算表 (71)7.3 效益分析 (74)7.3.1基础效益 (74)7.3.2社会效益 (74)7.3.3生态效益 (74)8 方案实施保证措施 (76)8.1组织领导措施 (76)8.2技术保障措施 (77)8.2.1法律、法规和技术培训 (77)8.2.2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 (77)8.2.3加强技术监督 (77)8.3资金来源与管理 (77)8.4 质量保证措施 (78)8.4.1 落实施工组织设计 (78)8.4.2 明确施工责任 (78)8.4.3 实行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监理制 (79)8.4.4 落实水土保持监测工作 (79)8.4.5 加强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工作 (79)8.4.6 落实方案组织实施方式 (79)8.4.7 切实做好竣工验收工作 (80)8.4.8 搞好档案管理工作 (80)9 结论与建议 (81)9.1 结论 (81)9.2 建议 (82)附件附件1: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设计委托书附件2:某县城市防洪工程水土保持有关问题的请示函附件3:某省人民政府皖政[1999]53号“关于划分全省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附件4:水土保持投资估算表附图附图1:工程位置图附图2:水系图附图3 项目区水土流失现状图附图4:项目区地形地貌图附图5:主体工程总体布置图附图6: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示意图附图7: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图附图8:水土保持监测点位置示意图附图9: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典型设计图附图10:水土保持植物措施典型设计图附图11:水土保持临时工程设计图前 言某县位于某省南部,皖南山区中部,长江支流青弋江的上游,地理位置为东经117°50′~118°21′,北纬30°00′~30°32′,全区土地总面积1669km2,辖7个镇7个乡,116个村委会,4.93万户,总人口16.16万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道治理工程水土保持方案
编制问题思考
摘要针对河道治理工程造成的水土流失的特点,提出了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关键性问题,介绍了河道治理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的设计思路,以沁河下游河道治理工程为例,评价了主体工程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措施,分析了河道治理工程防治分区体系和防治措施布局的情况,论证了工程弃渣场选址的合理性。

解决好这些问题,对有效控制因河道治理工程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充分发挥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效益,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河道治理;水土保持;沁河下游
河道治理项目属于开发建设项目线状工程,工程线路长、建设规模大、涉及围广,所产生的弃渣和所需借土、石料的方量特别大。

护岸工程、涵闸拆除重建等工程大规模开挖与回填是水土流失的根源,降水汇流及河道水流冲刷是河道治理项目水土流失加剧的动力源。

本文针对河道治理工程造成水土流失的特点,对河道治理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1方案设计思路
1.1 做好主体工程水土保持措施分析评价
主体工程水土保持措施分析与评价在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目的在于界定、识别主体工程设计已有的水土保持措施在类型、布置、围、标准等方面是否满足水土保持要求,对不满足水土保持要求的进行补充和完善[1]。

1.2 注重土石方的调配
作为开发建设项目线状工程,河道治理工程一般线路长、弃土弃渣量大。

因此,本阶段水土保持方案设计应以主体工程土石方平衡为基础,从水土保持角度,综合无用层剥离、表层土的保护、施工时序、运距等因素,进行土石方平衡和调配分析,分段优化土石方平衡,并附上详细的土石方流向图。

分段进行土石方调配有利于提高开挖量的利用率,减少工程造成的水土流失量。

1.3 注重临时措施和植物措施的布设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发生的关键环节是施工期,而临时措施又是防治施工期水土流失的关键措施[2]。

因此,措施布设时应重点考虑工程建设期的临时措施,施工期要备足防尘
网以实施临时覆盖措施;在土料场开采前进行表土剥离,重点做好堆放表土的临时拦挡和临时覆盖;施工道路两边和施工生产生活区周边做好临时排水措施,可采用土排水沟;施工道路两边在施工期做好临时绿化,可采用播撒草籽的措施。

注重永久占地区植物措施的设计,工程管理区和移民集中安置区最好设置乔灌草相结合的绿化措施,栽植园林树种,在林下播撒草籽,栽植绿篱和园林花卉,提高绿化标准(按水土保持一级标准)进行设计和施工。

2 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措施分析与评价
根据河道治理工程的特点,以服务主体工程为主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工程,只进行叙述,不纳入本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总投资中。

2.1 堤坡排水设施
按照岸坡的特点及所在位置,主体工程采取了横向排水沟和纵向排水沟,堤身排水沟可以及时排泄降雨径流以有效保护堤身免遭雨水冲刷破坏,起到减少水土流失的作用,因此纳入水土保持防治措施体系。

2.2 堤坡铺种草皮
主体工程在新堤堤坡的边坡以及坝垛非护砌段表面铺种护坡草皮,可以起到一定的美化环境、减少污染的效果,因此确定为水土保持措施。

2.3 工程临时占压耕地区的土地复垦措施
主体工程对工程临时占压耕地区进行了土地复垦。

复垦措施包括表土剥离、表土回覆、土地整治、施肥等,可以有效减少工程区水土流失,使工程扰动区尽快恢复为耕地,本方案界定为水土保持措施。

2.4 移民集中安置区水土保持措施评价
在对移民安置区集中安置点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措施一般为道
路两边铺设浆砌石排水沟、行道树和广场绿化三部分。

考虑到浆砌石排水沟可以减少道路周边水土流失,栽植行道树可以起到一定美化环境、减少污染的效果,因此,将它们纳入水土保持措施体系中,并对工程量不满足要求的部分进行完善。

3 河道治理工程水土保持防治措施布局
本项目主体工程设计中与水土保持相关的防护工程较少,本着“避免重复建设”的设计原则,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的设立拟在原有主体工程防护设计的基础上,进行水土保持工程的措施布局,以形成完整的水土保持防护体系。

河道治理工程水土保持防治分区一般分为以下5个区:
3.1 主体工程区
主体工程建设包括堤防工程和险工工程,采用混凝土挡墙、混凝土截渗墙和斜坡防护。

工程的开挖、填筑、碾压等施工活动,扰动了原土层结构和原地表附着的植被,造成土层松动、土体结构强度降低,加剧土壤侵蚀程度。

因此,施工期需加强对临时堆土进行临时拦挡和临时覆盖。

工程完工后,主体工程区采取的水土保持措施主要为植物绿化,包括堤顶道路两边栽植行道树、堤防护堤地栽植护堤林、防汛屋房台表面铺种护坡草皮。

3.2 土料场防治区
河道治理工程的土料场一般选择位于临河侧滩区,一方面节约占地、减少土方运距,另一方面工程结束后将堤防清基清坡弃土回填土料场,也有利于土料场尽快恢复为耕地。

由于土料场占地面积大,开挖量也大,河道治理工程的土料场区是水土流失防治的重点区域。

该区水土保持措施主要为对剥离表土的临时拦挡和临时覆盖防护措施。

另外,土料场土地复垦措施由移民专业负责实施。

备注:带“”的为主体工程已设计的水保措施。

图1 沁河下游河道治理工程水土保持防治措施体系图
Fig1.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system of lower reaches of Qinhe river restoration project 3.3 施工道路防治区
施工道路受到车辆、机械频繁碾压,造成路面土壤板结,降水不易下渗,且项目区降雨比较集中,夏、秋季节经常出现大雨、暴雨,加上滩区地形平坦,排水条件差,路面容易积水,影响工程施工。

针对施工道路区的情况,水保方案新增道路两边临时排水和临时绿化措施,该措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时或先于主体工程实施。

3.4 施工生产生活区
施工生产生活区一般由混凝土拌和系统、钢筋加工厂、木材加工厂和机械停放场组成。

主体工程对施工前期的场地平整,施工结束后的场地清理进行了设计。

为改善场区环境、防止径流集中造成水蚀,该区水土保持措施主要为施工期的临时排水措施及场区空闲地带临时
绿化措施。

3.5 移民安置区
如工程线路长,规划项目区搬迁安置以分散为主,集中为辅。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水土保持技术规》(SL575—2012)的相关规定,需对集中安置点进行措施布设。

工程措施为完善集中安置点道路两边的浆砌石排水沟;植物措施包括集中安置点道路两边栽植绿篱和行道树,广场栽植乔灌木、播撒草籽;临时措施为工程施工期临时堆土的临时拦挡、临时覆盖。

4 弃渣场选址分析评价
合理选择弃渣场的位置和优化弃渣场的数量是减少工程扰动面积、控制占用耕地、有效防治水土流失的关键。

沁河下游河道治理工程的弃渣主要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4.1 穿堤建筑物产生的弃渣
主要为难利用的建筑垃圾,可与当地水利部门沟通,将穿堤建筑物的弃渣全部拉到当地垃圾填埋场进行集中处理,弃渣可通过现状道路直接上堤,通过当地公路系统运到附近垃圾填埋场,控制弃渣的运距不能太长。

4.2 清基清坡产生的弃土
工程清基清坡的弃渣主要为土方,含杂草和表层腐殖质,设计将工程弃土回填土料场,有利于土料场的土地复耕;土料场采用“宽采浅挖”的取土方式,净取土深度可控制在为0.5 m左右,将工程弃土回填土料场有利于土料场的场地平整,不影响河道行洪安全。

4.3 险工拆除产生的弃石
险工工程弃石可以就近堆放在险工坝垛根石台前,控制好堆高,不但不影响工程安全,还有利于险工工程的稳定。

与《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进行符合性分析,工程弃渣场要避开居民点,不影响居民点的安全和行洪安全;由于项目区位于河流冲积平原,项目区周边大部分为耕地,几乎没有凹地、荒地,没有合适的堆渣地点,工程弃土回填土料场,险工弃石堆放在险工坝垛根石台前,穿堤建筑物弃渣拉到垃圾填埋场集中处理;移民专业设计施工结束后采取土地复
垦措施,恢复耕地;因此,弃渣场选址不存在制约因素,符合要求。

5 结论
河道治理工程水土流失一般沿河道呈线性分布,流失强度较大,危害程度严重,必须遵循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水土保持方针[3]。

水土保持方案设计中注重明确和细化土石方平衡及调配、注重施工期临时措施的布设和永久占地区植物措施的设计,根据工程特点布设水土保持措施,以达到防治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和要求。

参考文献:
[1] 周国富.开发建设项目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探讨[J].中国水土保持,2012(8),18-20.
[2] 高荣,钱爱国,雷丰泽,等.水土流失防治中加强临时措施应用的几点思考[J].中国水土保持,2012
(12):40-46.
[3] 德文,新水土保持法实施后水土保持方案审查审批的新趋向[J].中国水土保持,2012(4):11-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