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治理中水土保持的优化途径分析 李玲
河道治理中水土保持的优化途径分析 李玲

河道治理中水土保持的优化途径分析李玲摘要:河道清淤治理疏通工程越来越被国家相关部门所重视,而河道治理过程中存在的水土流失等问题也应被关注。
水土保持不仅关系到生态平衡问题,而且是关乎整个河道治理工程后期能够发挥防洪排涝作用的重要一环。
所以,河道治理工程中水土保持的治理至关重要。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河道治理工程不仅需要进行清淤净化以使河道发挥防洪排涝的功能,还需要承担绿化和美化城市环境的任务,与此同时河道治理工程中的水土保持治理措施也必须重视与景观工程的设计相结合,不但满足河道治理和水土保持设计的功能性需要,还要达到美化城市优化城市环境的目的。
所以,水土保持治理在河道治理工程中不仅重要而且关键,是整个河道工程发挥功能和达到建设目的的重要部分。
关键词:河道治理;水土保持;优化途径1水土保持的意义水土保持是一项保证生态平衡的重要工程项目,同时也是开展河道治理工程的重要保障。
水土保持治理能够防止水土流失的发生,水土流失给生态和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多危害,不仅破坏了生态平衡减少耕地面积而且冲刷的淤泥进入河道影响河道的防洪排涝功能,人们的生命财产都受到了威胁。
另一方面,水土保持治理能够减少城市土资源污染,加强气候调节,更好地为和谐美丽城市的发展提供保障。
2水土保持的问题和原因河道治理工程中出现的水土流失等问题主要是由于在整个工程中没有明确的规范说明,没有详细的指导措施,造成问题出现之前没有进行有效的防范,问题出现后也没有行之有效的措施予以解决。
另一方面是河道治理工程中没有对水土保持给予足够的重视,无论是管理人员还是施工人员都没有认识到水土保持的重要性,在工程中时常出现忽略的情况,而且有的工程为了赶工期、减少工程开支直接忽略水土保持治理,这给后期发生水土流失等问题埋下了诸多隐患。
水土保持治理问题应该被重视起来,虽然水土保持不像其他工程可以直接看到工程效果,但是水土保持的治理是防患于未然并进一步保证河道治理工程的安全有序进行,根据实践可以证明,水土保持治理的必要性不容忽视。
河道治理工程水土保持防治措施布设及防治效果预测应注意的问题

河道治理工程水土保持防治措施布设及防治效果预测应注意的
问题
席琳
【期刊名称】《治黄科技信息》
【年(卷),期】2015(000)003
【摘要】2010年10月,国务院以国发[2010]31号文发布《国务院关于切实加
强中小河流治理和山洪地质灾害防治的若干意见》要求“力争用5年时间,基本
完成流域面积200平方公里以上有防洪任务的重点中小河流(包括大江大河支流、独流入海河流和内陆河流)治理,使治理河段基本达到国家确定的防洪标准”。
【总页数】4页(P1-4)
【作者】席琳
【作者单位】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V85
【相关文献】
1.河道治理工程中水土保持防治措施探析
2.黄河故道河道治理工程中水土保持防治措施探讨
3.汽车维修过程应注意的问题及防治措施
4.河道治理工程中水土保持防
治措施探讨5.河道治理工程中水土保持防治措施探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谈水利工程质量检测内容及其优化策略 李玲

浅谈水利工程质量检测内容及其优化策略李玲发表时间:2020-12-15T14:25:50.207Z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4期作者:李玲周锡雷[导读] 摘要:在水利工程质量检测项目建立过程中,要积极落实有效的管控措施,提高质量监督和质量检查机制的水平,建构系统化的管控要求,为工程质量以及后续维护管理步骤提供直观且有效的检测数据,在强化人才培养机制的同时,升级整体管理项目的综合水平,严格管理水利工程检测项目的操作规范,为水利工程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扬州市扬子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225000 摘要:在水利工程质量检测项目建立过程中,要积极落实有效的管控措施,提高质量监督和质量检查机制的水平,建构系统化的管控要求,为工程质量以及后续维护管理步骤提供直观且有效的检测数据,在强化人才培养机制的同时,升级整体管理项目的综合水平,严格管理水利工程检测项目的操作规范,为水利工程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水利工程;质量检测;内容;优化策略引言众所周知,检测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存在价值,而只有确保它公正,才能够保证所有的活动有参照的基准,否则就会使得它不具备法律制约力。
以其科学性来看,它是检测活动的必要前提,只有具有科学性才能够确保项目正常运作。
而准确性是上述两者的先决要素,是用来检测工作开展的是否客观真实。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一定要确保上述要素得以落实,采用科学的检测数据来说话,尽量避免依靠主观看法来判断的现象发生。
只有积极开展检测活动才可能够在第一时间获知质量特征质量,才能够方便我们更好地控制质量的波动范围来保证质量的稳定。
1水利工程质量检测内容 1.1水利工程质量检测概述对于水利工程,是对水资源进行控制,针对防止水涝水灾的工程建设,我国每年在夏天都会发生一些洪灾,给我国经济和公民财产才成了影响,水利工程的建设就是发挥防洪抗灾的作用。
而质量检测就是保证这一作用的发挥。
水利工程质量检测是按照相关的规定对工程的相关的项目有进行检测,确保其中是否存在质量问题[1]。
河道治理水土保持策略分析

河道治理水土保持策略分析发布时间:2022-11-01T08:25:38.178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2年7月13期作者:杨文飞[导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口、环境和资源矛盾也随之产生。
杨文飞深圳市宗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广东.深圳 518000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口、环境和资源矛盾也随之产生。
其中,水土流失是环境问题中的一个主要问题,水土流失的问题越来越严重。
没有水土保持,就不能有效地保护和管理水资源,而水资源是人类的生命之本。
为此,请各有关部门今后要严肃对待生态环境。
关键词:河道治理;水土保持;策略分析引言由于工程施工对工程区域及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大,特别是在施工中挖掘土方,形成裸露的基坑和松软堆土,因此,在工程施工中应注意施工管理与保护措施,减少工程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减少水土流失带来的损失。
1.河道治理水土保持存在的问题1.1.河道水质下降大量的开发和建造,使大量家用设备不经处理就被直接排入河流。
导致河水颜色、腥味严重,水质持续恶化,严重损害了河流的生态环境。
部分生物因环境污染而灭绝,农田荒芜,给江边居民的生存带来极大的影响,如图1所示。
1.2.河流治理违反自然规律现在,许多地方对河道进行了围护。
钢筋混凝土的河床,表面上看起来是安全的,但实际上存在着诸多问题。
首先,拥有净化能力的水生生物,很难在淤泥中生长。
随着岁月的流逝,水中的生物逐渐死亡,河流失去了自身的净化作用,水质也会逐渐恶化。
其次,河流治理使得河流两侧的植被急剧减少,河流气候的变化使得河流气温急剧波动,并导致了有害微生物的大量繁殖。
同时,还可以防止河流两边的地下水渗漏,进而对河道及地下水流产生一定的影响。
这些不利因素的综合作用,最终导致沿江流域生态环境的恶化。
图1 河道水质污染严重图2 河道两岸垃圾1.3.河道两岸污染严重一般河流的排放主要来自河道两边的工业和居民的生活设施。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建设,沿海地区大量的建筑垃圾被倾倒在海岸边,造成了严重的泥沙淤积。
农村河道整治及生态治理对策探讨 李玲玲

农村河道整治及生态治理对策探讨李玲玲摘要:随着绿色化建设生态环境理念的不断发展,生态治理得到了极大发展。
本文以探讨农村河道整治与生态污染现状为出发点,分别从着手解决农村河道污染问题、进一步建设河岸绿色环境、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增进居民的河道整治管理意识、完善农村现有河道管理体系这五个方面,对如何开展农村河道整治以及生态治理进行着重探讨,并总结了开展本文研究的重要意义,以完成对农村河道整治以及生态治理措施的探讨研究。
关键词:农村河道整治;生态治理;解决措施引言: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深入推广,河道的生态功能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而河道生态整治工作愈发受到重视。
有关职能部门和人员必须要立足现状,充分认识到应用生态理念整治河道的必要性,不断探索,探寻有效的应用方法,才能更好地指导生态治理工作顺利进行。
1河道生态治理的必要性21世纪是一个全新的经济时代,在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下,城市化规模急剧扩展,而河道在此过程中也受到了过度开发。
据有关调查所得,近年来的河道污水排放量呈直线上升态势,但污水的处理率却无法同步增长,这使得城市的内河负荷越来越大,河水的质量明显低于其他水体的水平,而水体污染程度的加深更是形成了水体富营养化,这引起了蓝藻水华泛滥,给居民们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其次,当地有关部门为了整治河道,封填了城区水体,部分居民为了方便,在河道两侧违章乱搭,导致河道阻塞甚至断流,污染问题进一步加剧。
除此以外,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所带来的污染也同样使人触目惊心,大量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入河道,使河道的纳污负荷越来越大,久而久之就超出了现有的纳污能力,开始出现河水浑浊乌黑、细菌滋生等问题。
在一系列问题的影响下,城市的河道逐步变成了一块“大毒瘤”,不仅降低了城市的形象,还严重影响到居民的生活质量。
由此可见,积极应用生态理念、生态技术等对河道进行整治,已经成为城市生态系统建设的当务之急,更是打造生态城市的必然选择。
河道治理工程中水土保持防治措施探讨

河道治理工程中水土保持防治措施探讨发布时间:2021-02-01T07:21:21.192Z 来源:《防护工程》2020年30期作者:崔永[导读] 河道治理工程中,水土保持技术是其中的关键,其具有良好的连带效应,既可以有效地预防水土流失问题的出现,提高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
又可以提高堤防防洪的安全性,稳定施工现场周边的生态环境,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保障。
崔永神木市河湖水质安全保障中心陕西省 719399摘要:河道治理工程中,水土保持技术是其中的关键,其具有良好的连带效应,既可以有效地预防水土流失问题的出现,提高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
又可以提高堤防防洪的安全性,稳定施工现场周边的生态环境,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保障。
关键词:河道治理;水土保持;措施1水土流失的影响(1)土壤剥蚀,降低土地生产能力。
随着水土流失量的增加,土壤中施加的氮、钾、磷肥及微量元素也随之流失,严重时化肥的流失量甚至与当前年施加的化肥量相当,严重影响了农作物的生产。
年复一年地流失,不仅造成了大量的经济损失,还使土地的生产能力下降,严重时甚至使其丧失生产力。
(2)制约可持续发展。
水土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本钱,所以水土资源不仅直接影响着当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更关系着未来子孙后代的持续发展,随着水土流失的加剧,土地越来越贫瘠,人均耕地量也越来越少,人地矛盾越来越突出,有效合理地使用水土资源,决定着人类生存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河道治理工程施工水土保持措施某河道治理流域面积约22.30km2,该工程建设区域在平原区,地势比较平坦,河道平均比降5×10-3。
项目区位于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具有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温和、湿润等特点,该地区5-9月份降水量比较大,尤其在6-8月份会出现暴雨天气,具有强度大、持续时间长等特点。
工程建设的主要内容是河道清淤疏浚、截污治污、生态景观等。
主要建设内容如下:河道治理长度11.67km,重建水闸3座,拆除重建交通桥5座。
水土保持河道治理与持续治理问题分析

水土保持河道治理与持续治理问题分析(黑龙江佳木斯156300)摘要:近年来,我国对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非常重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开展河道治理工作,其中水土保持方案是河道治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对水土保持进行分析并建立相应的防治体系,对河道治理类工程进行设计时需要提前对其进行水土保持方面的分析与评价,及时进行内容的补充与完善,才能使河道治理为工程建设更加合理,真正发挥其应用价值,因此本篇文章将主要针对河道治理中水土保持相关内容展开讨论,仅供参考。
关键词:河道治理;水土保持;分析评价;防治体系引言河道治理工作主要功能是扩大河道行洪能力,使某区域的防洪标准提升,并且河道治理工作可以将其沿线的水生态、水环境进行治理和改善,但是水河道工程却由于其战线较长,规模过大,涉及区域非常广泛等特点使得建设难度较高。
河道工程当中涉及到堤防、沿河构筑物改扩建等细部工程,很多都需要进行大规模的土方开挖与回填,这造成了水土流失的问题,不利于水土保持防治工作的开展,因此在进行河道治理工程建设之前必须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水土保持防治方案,这样才能真正满足我国建设河道治理工程的初衷,为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1河道治理时关注水土保持的必要性要想保证河道拥有良好且健康的河流形态就需要做好河道治理工作,而河道治理的过程不能过于盲目,应当以生态环境保护理念为出发点,坚持自然修复的原则,对河道治理过程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提前制定预防方案,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河流、湖泊、湿地之间拥有良好的衔接,保证河道周围生物拥有更加健康的生长环境,使得河道周围生物的种类多样性得以保证。
只有河道水系与其他水系支流之间保持通畅,河流水源足够充足,可以实现自然性的流动,才能有效提高企业抗污染能力,保证水资源的健康。
而且河道治理工程通常需要建设堤坝,这一过程可能会对周围植被造成破坏,所以堤坝建设的合理性非常关键。
当前很多河道治理工程使用的堤坝形式仍然以土石堤坝为主,应用的材料是岩浆砌石,而在绿色环保的理念之下,我们可以使用一定的措施,对其进行生态环境方面的美化操作。
河道治理水土保持策略分析

河道治理水土保持策略分析摘要:我国人口、环境、资源的矛盾是伴随着经济发展而来的。
在这些问题中,水土流失是一个重要的环境问题。
水土流失问题日益突出。
如果没有水土保持,就无法对水资源进行有效的保护与管理,而水资源则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根本。
对此希望有关方面,从现在起,我们要认真地维护我们的生态环境。
关键词:河道治理;水土保持;策略分析1.河道治理中存在的问题1.1.河道两岸污染严重一般河流的排放主要由河流两侧的商业和住户的生活设备产生。
近几年,由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建设,大量的建筑废弃物被倾倒在海岸边,导致了河道的淤积。
清水河的水质污染很严重,水体中存在着液态物质,并散发着恶臭等。
尤其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盲目地填埋沟渠、土地,造成了河道生态环境的损害,而污水通过河道时,由于水流不畅,造成河道水系统破坏,河道两侧污染,对河道的调控与景观功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如下图1所示。
图11.2.河道水质下降大规模的发展和建造使得许多生产性家用设备在没有经过任何处理的情况下就被直接排放到了江河中。
由于河水颜色、腥味严重,水质不断恶化,致使江河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一些河流由于受到严重的环境污染,导致了生物绝种,耕地变得贫瘠,对江边的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如下图2所示。
1.3.河流治理违反自然规律目前,很多地区在治理河流时,都采取了衬砌的措施。
用钢材和水泥做的河床,看似安全,其实有很多缺陷。
首先,拥有净水功能的水生物难以在泥河里成长。
随着时间的推移,水体中的生物会慢慢地消亡,河水也会丧失自我净化的功能,水质也会随之下降。
其次,河道治理使两岸植被大幅度降低,沿江气候的改变,使河水温度变化剧烈,有害微生物大量繁殖。
最后,河道护坡可以有效地阻止河道两侧的地下水渗漏,从而影响到河道和地下水流。
这些不利因素的最终后果是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不断恶化。
2.河道治理工程水土保持施工策略2.1.做好植物设计与施工在实施绿化工程时,必须坚持保持水土与美化环境相结合、尊重绿化、美化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道治理中水土保持的优化途径分析李玲
发表时间:2019-08-16T12:03:37.617Z 来源:《防护工程》2019年10期作者:李玲
[导读] 所以,水土保持治理在河道治理工程中不仅重要而且关键,是整个河道工程发挥功能和达到建设目的的重要部分。
青海金晟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青海西宁 810000
摘要:河道清淤治理疏通工程越来越被国家相关部门所重视,而河道治理过程中存在的水土流失等问题也应被关注。
水土保持不仅关系到生态平衡问题,而且是关乎整个河道治理工程后期能够发挥防洪排涝作用的重要一环。
所以,河道治理工程中水土保持的治理至关重要。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河道治理工程不仅需要进行清淤净化以使河道发挥防洪排涝的功能,还需要承担绿化和美化城市环境的任务,与此同时河道治理工程中的水土保持治理措施也必须重视与景观工程的设计相结合,不但满足河道治理和水土保持设计的功能性需要,还要达到美化城市优化城市环境的目的。
所以,水土保持治理在河道治理工程中不仅重要而且关键,是整个河道工程发挥功能和达到建设目的的重要部分。
关键词:河道治理;水土保持;优化途径
1水土保持的意义
水土保持是一项保证生态平衡的重要工程项目,同时也是开展河道治理工程的重要保障。
水土保持治理能够防止水土流失的发生,水土流失给生态和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多危害,不仅破坏了生态平衡减少耕地面积而且冲刷的淤泥进入河道影响河道的防洪排涝功能,人们的生命财产都受到了威胁。
另一方面,水土保持治理能够减少城市土资源污染,加强气候调节,更好地为和谐美丽城市的发展提供保障。
2水土保持的问题和原因
河道治理工程中出现的水土流失等问题主要是由于在整个工程中没有明确的规范说明,没有详细的指导措施,造成问题出现之前没有进行有效的防范,问题出现后也没有行之有效的措施予以解决。
另一方面是河道治理工程中没有对水土保持给予足够的重视,无论是管理人员还是施工人员都没有认识到水土保持的重要性,在工程中时常出现忽略的情况,而且有的工程为了赶工期、减少工程开支直接忽略水土保持治理,这给后期发生水土流失等问题埋下了诸多隐患。
水土保持治理问题应该被重视起来,虽然水土保持不像其他工程可以直接看到工程效果,但是水土保持的治理是防患于未然并进一步保证河道治理工程的安全有序进行,根据实践可以证明,水土保持治理的必要性不容忽视。
所以,无论是设计单位还是施工单位都应重视水土保持治理工程,认真贯彻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科学管理、注重效益的水土保持方针。
3在河道治理关注水土保持的必要性
水土流失主要表现为表土被冲刷,土壤中养分被带来,导致土层变薄及土壤肥力下降,再加之河道中泥土淤积,水土流失造成下游河床抬高,河道中泥沙大量淤积,河道变浅,这对于河道的泻洪能力带来了较大的影响。
因此在当前河道治理工作中,需要打造一个良好的河流形态,坚持自然修复原则,保证河流的自然流动和水源的充足,同时各支流和其他水系之间保证具有较好的畅通性,实现河道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增强河道水体的控污能力和自净能力。
在具体进行河道治理过程中,要重视植被保护和堤坝建设,并运用先进的生态理念来治理河道。
目前大部分河道治理时采用土石堤坝,利用岩浆砌石修筑堤坡,并进行一定的绿色,实现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对环境进行美化。
但在实际河道治理工作中,只是对河道进行疏通和对堤坝进行加固,这种治理方式无法有效的达到河道水土保持的效果。
因此需要重视生态河道的建设,即在实际河道治理过程中,各部门之间要协调配合,实现河道的综合管制,从而实现水土保持,保持水质的干净健康,打造一个良好的河道生态环境。
4河道治理中水土保持的优化途径
4.1注重河道水土保持的宣传
在当前河道治理水土保持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加大对水土保持的宣传力度,以此来引起人们的重视。
具体可以应用多种方式,借助于多媒体来对水土保持进行宣传。
同时还要加大执法监督力度,通过法律途径来强化河道水土流失问题,做好水土保持工作。
4.2加强水土流失的监测工作
在实际河道治理过程中,可以采取的治理方法具有多样性。
针对于水土流失问题,可以通过地面监测、调查监测和现场巡查等方法监测建设开发过程中地表腐蚀强度,并针对河道的地基、土壤、动植物、气候、水文资料等进行分析,根据分析后获得的资料进行实地勘察,并抽样选点,获取到有用的数据来为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提供有效的参考。
4.3加强技术导入,提高水土资源保持的预判性
在实际水土保持工作实施过程中,要求提前针对实际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制定具有针对性的预防方案,同时不宁基于现场的情况对水土保持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记录,针对记录的数据进行汇总,制定具有针地性的保护方案和预防方案。
在水土资源保持预判性工作时要尽量选择先进的检测设备,并重视技术的导入,以此来提高水土资源保持的效果。
4.4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绿化方向发展
河道治理工作作为一种环保工作,其水土保持亦要遵循着绿化与净化相结合的思想方案,在对河道两侧的水土进行保护时要尽可能运用绿色植被进行固定,通过绿色植被的引入使得河道两旁的水土资源能够得到有效保护。
长此以往,能够使得河道管理工作得到有效落实,让水土资源得到优化,路基得到保护以及景观更加优美。
在水土保持中,需要根据当地土质情况进行绿化种类的选择,采取撒草籽的方式进行绿化工作,并在后续的水土保持中做好河道治理项目规范制度,对不法行为进行严肃处理,从源头防止水土流失问题的加剧。
4.5河道治理工程需注重的综合效益
当前河道中水土流失原因较多,如河床滩地裸露、挖沙取土、向河道内倾倒建筑和生活垃圾、各种建筑物的侵占,不仅导致水土流失,同时也影响了河道的行洪能力。
在行洪期间,河床顺直段河水流速大对堤岸破坏严重,弯曲开阔段河水流速降低推移质沉淀淤塞河道破坏凹岸,严重时造成河流改道。
植被受到破坏后对地表植被覆盖和坡面土壤侵害的影响是非常的大的。
植被的茎叶对降雨有截留的功能,对降雨雨滴有着削减的功能,对径流流速有着减缓的功能。
因此在河道治理过程中针对河道岸坡治理的同时,还要重视河道滩地水土
保持的治理。
在实际治理过程中可以在河道中间横向修建和河道枯水期水面高程相当的截潜工程,以此来提高地下水位。
同时还需要在近水滩栽植适合当地物修特点的水生蒲草,远离水面的滩地栽植适合本地生长的植被,堤防工程尽量减少硬覆盖尽最大可能采取生态护坡形式,对于必须采取应覆盖的河段采取糙率大的石笼护坡石笼网。
只有改变土壤的结构,才可以增加入渗,涵养水源,从而来固结土壤,提高土壤抗腐蚀性的作用。
在水土流失严重的植树造林的区域内,栽树种草,严格禁止毁林、毁草;并能够对低岸坡面设置植被或者是保护措施,以防坍塌。
5结论
河道治理中的水土保持工作具有复杂性,同时水土保持也是河道治理中较为重要的一项工作内容,对保持水资源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旦河道治理中脱离了水土保持,必然会影响水资源的利用。
因此河道治理工作需要建立在水土保持基础之上,在实际具体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针对于河道的实际情况,并针对于河道水土流失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因地制宜来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整治方案,有效的防范水土流失情况的发生,提高河道治理的科学性,从而打造一个良好的河道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贺佳欣.河道水土保持治理措施[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8,47(12):14-15.
[2]王瑞玲.张家口市桑干河河道综合治理思路初探[J].河北水利,2018(08):27.
[3]孙世军.浑河河道防洪治理水土流失预测及防治措施探析[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8,46(02):105-108.
[4]马玉新.彰武县中小河流河道存在问题及治理方案分析[J].地下水,2018,40(01):218-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