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化石油气的物理特性(2021新版)
液化石油气

液化石油气物理性质: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是丙烷和丁烷。
丙烷的沸点是-42摄氏度,因此是特别有用的轻便燃料。
这就意味着即使温度很低,丙烷从高压容器释放后,也能立刻汽化。
丁烷的沸点约为-0.6摄氏度,温度很低时不会汽化。
因此丁烷的用途有限,需与丙烷混和使用,而非单独使用。
成分:较多:"丙烷、丁烷"。
较少:"乙烯、丙烯、乙烷丁烯"等。
外观与性状:无色气体或黄棕色油状液体有特殊臭味。
密度:液态液化石油气580kg/m3,气态密度为:2.35kg/m3,气态相对密度:1.686 (即设空气的密度为1,天液态液化石油气相对于空气的密度为1.686),引燃温度(℃):426~537爆炸上限%(V/V):9.5,爆炸下限%(V/V):1.5,燃烧值:45.22~50.23MJ/kg。
化学性质:是由碳氢化合物所组成,主要成分为丙烷、丁烷以及其他烷系或烯类等。
丙烷加丁烷百分比的综合超过60%,低于这个比例就不能称为液化石油气。
主要成分:液化石油气是炼油厂在进行原油催化裂解与热裂解时所得到的副产品。
催化裂解气的主要成份如下(%):氢气5~6.甲烷10.乙烷3~5.乙烯3.丙烷16~20.丙烯6~11.丁烷42~46.丁烯5~6,含5个碳原子以上的烃类5~12。
主要用途:用作石油化工的原料、亚临界生物技术低温萃取的溶剂,也可用作燃料。
液化石油气主要用作石油化工原料,用于烃类裂解制乙烯或蒸气转化制合成气,可作为工业、民用、内燃机燃料。
其主要质量控制指标为蒸发残余物和硫含量等,有时也控制烯烃含量。
液化石油气是一种易燃物质,空气中含量达到一定浓度范围时,遇明火即爆炸。
使用领域:有色金属冶炼:有色金属冶炼中要求燃料热质稳定,无燃炉产物,无污染,而液化石油气都具备了这些条件。
液化石油气被加热气化后,可以方便地引入冶炼炉燃烧。
健康危害:该品有麻醉作用。
急性中毒:有头晕、头痛、兴奋或嗜睡、恶心、呕吐、脉缓等;重症者可突然倒下,尿失禁,意识丧失,甚至呼吸停止。
液化石油气运输与储存方案

液化石油气运输与储存方案1. 概述液化石油气(LPG)是一种高度易燃的气体,主要由丙烷、丁烷、异丁烷等烷烃组成。
由于其高能量密度和广泛的用途,LPG在工业、商业和家庭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方案旨在提供关于LPG 运输和储存的专业指导,以确保安全性、效率和环保。
2. 液化石油气的物理和化学特性- 物理特性:LPG在常温下为液态,当温度升高时,会迅速蒸发成气态。
其沸点范围通常在-42°C至-0.5°C之间。
- 化学特性:LPG主要由丙烷(C3H8)、丁烷(C4H10)和异丁烷(C4H8)等烷烃组成,具有高度易燃性。
3. 液化石油气的运输3.1 运输方式- 公路运输:适用于短距离和灵活的运输需求,使用专业的LPG运输车辆,如槽车和罐车。
- 铁路运输:适用于中长途运输,使用符合安全标准的LPG铁路罐车。
- 海洋运输:适用于长距离和国际运输,使用LPG船舶或散装运输。
3.2 安全措施- 确保运输车辆和设备符合国家和行业安全标准。
- 采用专业的压力容器和阀门,以防止泄漏和事故。
- 在运输过程中,避免高温和火源,确保通风和远离易燃物品。
4. 液化石油气的储存4.1 储存设施- 地下储罐:适用于地下储存,减少占地面积,降低泄漏和火灾风险。
- 地面储罐:适用于地面储存,应选择符合安全标准的双层储罐,以防止泄漏和蒸发。
4.2 安全措施- 储存设施应位于通风良好、远离火源和易燃物品的地方。
- 定期检查储罐和管道,确保无泄漏和损坏。
- 安装温度和压力监测系统,以及泄漏警报装置,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5. 应急响应计划- 制定详细的应急响应计划,包括火灾、泄漏和其他事故情况。
- 培训员工和相关人员,确保他们了解应急程序和正确操作设备。
- 保持与当地政府和应急机构紧密合作,确保快速响应和协调。
6. 环境保护- 采取措施减少LPG泄漏和蒸发,避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 使用高效的排放控制设备,如冷凝器和回收系统,以减少气体排放。
液化石油气的特性

液化石油气具有以下五个方面的特性:1.常温易气化液化石油气在常温常压下的沸点低于-50℃,因此它在常温常压下易气化。
1L液化石油气可气化成250—350L,而且比空气重1.5~2.0倍。
由于气态液化石油气比空气重,所以泄漏时常常滞留聚集在地板下面的空隙及地沟、下水道等低洼处,一时不易被吹散,即使在平地上,也能顺风沿地面飘流到远处而不易逸散到空中。
因此,在储存、灌装、运输、使用液化石油气的过程中,一旦发生泄漏,远处的明火也能将逸散的石油气点燃而引起燃烧或爆炸。
2.受热易膨胀液化石油气受热时体积膨胀,蒸气压力增大。
其体积膨胀系数在15℃时,丙烷为0.0036,xx为0.00212,丙烯为O.00294,丁烯为O.00203,相当于水的10~16倍。
随着温度的升高,液态体积会不断地膨胀,气态压力也不断增加,大约温度每升高1℃,体积膨胀0.3%~0.4%,气压增加0.02~0.03MPa。
国家规定按照纯丙烷在48℃时的饱和蒸气压确定钢瓶的设计压力为1.6MPa,在60℃时刚好充满整个钢瓶来设计瓶内容积;并规定钢瓶的灌装量为0.42kg/L,在常温下液态体积大约占钢瓶内容积的85%,留有15%的气态空间供液态受热膨胀。
所以,在正常情况下,环境温度不超过48℃,钢瓶是不会爆炸的。
如果钢瓶接触热源(如用开水烫、用火烤或靠近供热设备等),那就很危险。
因为温度升高到60℃时钢瓶内就完全充满了液化石油气,气体膨胀力直接作用于钢瓶,而后温度再每升高1℃,压力就会急剧增加2~3MPa。
钢瓶的爆破压力一般为8MPa,此时温度只要升高3~4℃,钢瓶内的气压就可能超过其爆破压力而爆炸。
如果超量灌装钢瓶,那就更加危险。
据实验,规定灌装量为15kg的钢瓶,超装1.5kg,在35。
C时液态就充满了瓶内容积,在40℃时就有可能引起钢瓶爆炸;若超量灌装2.5千克,在20℃时液态就充满了瓶内容积,在25℃时就可能使钢瓶爆炸。
如某地一用户为贪小便宜,通过私人关系在液化气站往钢瓶内多灌了2kg 液化石油气,拿回家停放不久就爆炸了,造成物毁人亡。
液化石油气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液化石油气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液化石油气( LPG)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居民日常生活的燃料,液化石油气从储罐中泄漏出来很容易与空气形成爆炸混合物。
若在短时间内大量泄漏,可以在现场很大范围内形成液化气蒸气云,遇明火、静电或处置不慎打出火星,就会导致爆炸事故的发生。
随着液化石油气使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和用量的不断加大,近年来较大的液化石油气泄漏、爆炸事故时有发生,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1.理化特性液化石油气主要由丙烷、丙烯、丁烷、丁烯等烃类介质组成,还含有少量H2S、CO、CO2等杂质,由石油加工过程产生的低碳分子烃类气体(裂解气)压缩而成。
外观与性状:无色气体或黄棕色油状液体,有特殊臭味;闪点:- 74℃;沸点:-0.5~-42℃,引燃温度:426~537℃;爆炸极限(V/V):2.5%~9.65%;相对于空气的密度:1.5~2.0。
不溶于水。
禁配物:强氧化剂、卤素。
2.危险特性危险性类别:第2.1类易燃气体(1)燃爆性质。
极度易燃;受热、遇明火或火花可引起燃烧;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蒸气比空气重,可沿地面扩散,蒸气扩散后遇火源着火回燃;包装容器受热后可发生爆炸,破裂的钢瓶具有飞射危险。
(2)健康危害。
如没有防护,直接大量吸入有麻醉作用,可引起头晕、头痛、兴奋或嗜睡、恶心、呕吐、脉缓等;重症者可突然倒下,尿失禁,意识丧失,甚至呼吸停止;不完全燃烧可导致一氧化碳中毒;直接接触液体或其射流可引起冻伤。
(3)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大气可造成污染,残液还可对土壤、水体造成污染。
3.公众安全首先拨打产品标签上的应急电话报警;蒸气沿地面扩散并易积存于低洼处(如污水沟、下水道等),所以,要在上风处停留,切勿进入低洼处;无关人员应立即撤离泄漏区至少100m;疏散无关人员并建立警戒区,必要时应实施交通管制。
4.个体保护佩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防静电隔热服。
5.隔离大量泄漏:考虑至少隔离800m(以泄漏源为中心,半径800m的隔离区)。
液化石油气的物理特性(2021新版)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液化石油气的物理特性(2021新版)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液化石油气的物理特性(2021新版)一、液化石油气的状态参数液化石油气所处的状态,是通过压力、温度和体积等物理量来反映的,这些物理量之间彼此有一定的内在联系,称为状态参数。
1.压力压力是一物体垂直均匀地作用于另一物体壁面单位面积上力的量度。
物理上用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垂直压力来表示,称为压强,用符号p表示。
p=F/A(1-2-1)式中p——压强,Pa;F——均匀垂直作用在容器壁面的力,N;A——容器壁面的总面积,m2。
由于在工程实际中习惯地将压强称作压力,因此,本书中后面提到的压力,即指压强。
测量压力有两种标准方法:一种是以压力等于零作为测量起点,称为绝对压力,用符号“P绝”表示;另一种是以当时当地的大气压力作为测量起点,也就是压力表测量出来的数值,称为表压力,或称相对压力,用符号“P表”表示。
液化石油气储灌工艺所讲的压力都是指表压力。
绝对压力与表压力之间的关系为绝对压力=表压力+当时当地大气压力(1)压力的单位我国现行的法定压力计量单位是国际单位制导出的压力单位,即:帕斯卡(Pa),1Pa=1N/m2。
由于帕斯卡的单位太小(如:一粒西瓜子平放时对桌面的压力约为20Pa,在实际中常使用兆帕斯卡(MPa)、千帕斯卡(kPa)。
其关系为1MPa=103kPa=106Pa(2)压力单位的换算在采取国际单位制以前,我国惯用的压力单位有:标准大气压、工程大气压、毫米汞柱、毫米水柱及英制压力单位等,其与法定单位的换算关系,见表1-2-4。
液化石油气的理化性质表

自燃温度℃:450
禁忌物:强氧化剂、卤素。
危险性分类:第类易燃气体甲类
危险特性:极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灭火方法: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
性状:无色气体或黄棕色油状液体,有特殊臭味。
饱和蒸汽压kPa:4053(16.8℃)
熔点℃:
相对密度(水=1):
沸点℃:
相对密度(空气=1):
临界温度℃:
燃烧热kJ/mol:
临界压力MPa:
最小点火能mJ:
燃烧爆炸危险性
燃烧性:易燃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闪点℃:-74
聚合危险:不聚合
爆炸极限%:~
急救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脱去并隔离被污染的衣服和鞋。接触液化气体,接触部位用温水浸泡复温。注意患者保暖并且保持安静。确保医务人员了解该物质相关的个体防护知识,注意自身防护。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注意保暖,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毒性
毒性:属微毒类
接触限值:中国MAC(mg/m3)1000
健康危害:本品有麻醉作用。急性中毒:有头晕、头痛、兴奋或嗜睡、恶心、呕吐、脉缓等;重症者可突然倒下,尿失禁,意识丧失,甚至呼吸停止。可致皮肤冻伤。慢性影响:长期接触低浓度者,可出现头痛、头晕、睡眠不佳、易疲劳、情绪不稳以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
液化石油气的理化性质表
液化石油气理化特性表
标识
表-液化石油气体的理化性质及危险性

表-液化石油气体的理化性质及危险性
液化石油气体是一种常用的工业和家庭燃料。
其外观为无色透
明液体,主要成分为丙烷和丁烷。
其理化性质包括分子式为C3H8,分子量为44.097 g/mol,沸点为-42.2°C,密度为0.493 g/cm³,燃点
为-104°C。
然而,液化石油气体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首先,它是易燃气体,接触明火或高温会引发火灾。
此外,液化石油气体与空气混合后容
易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存在爆炸的风险。
在过量吸入液化石油气体时,会引起窒息,长期接触对健康有害。
为了确保安全,使用液化石油气体时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用户应穿戴防护服、面罩和手套,保持通风,并远离明火和热源等
潜在的危险因素。
请注意,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还需根据实际需求进行
进一步确认。
液化气的化学成分和物理特性

液化气的化学成分和物理特性液化气是一种广泛使用的燃气,是一种石油炼制中的副产品,主要含有丙烷、丁烷等化合物,通常以液体形式存储和使用。
液化气具有高热值、易于运输、储存和使用的优点,因此广泛应用于民用和工业领域。
本文将介绍液化气的化学成分和物理特性,以深入了解该气体的性质和用途。
一、液化气的化学成分液化气的成分主要是丙烷和丁烷,同时也含有少量的丙烯、乙烯、丁二烯、乙炔等烃类化合物。
丙烷和丁烷是最常见的两种液化气。
丙烷分子式为C3H8,由于其分子量较小,使其比其他烷烃容易液化,特点是易挥发,挥发性较大。
丁烷分子式为C4H10,分子量相对较大,液化点和沸点较高,因此挥发性较低。
液化气除了烃类成分外,还有少量的氧化物(如二氧化碳、氧化硫等)和杂质。
这些杂质对于气体的物理特性和热值有着一定的影响。
二、液化气的物理特性液化气是在高温高压状态下制备而成的,通常以瓶装或桶装的形式供应。
液化气最明显的特点是具有极高的压强,压力一般在5MPa以上。
同时,由于液化气具有极低的温度(一般低于零下30摄氏度),因此具有极高的密度,比空气沉重。
液化气的密度是液体和气体的平均密度的1/3左右,即每升液化气约有2.4升气体。
由于液化气具有高热值和低挥发性,因此常用于户外野营、烧烤和固定燃气热水器、厨房灶具等场合。
液化气也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农业温室。
三、液化气的安全性液化气具有高度的易燃性和爆炸性,因此在存储和使用时要注意安全。
气罐应储存于阴凉、通风、干燥的场所,同时避免和其他易燃、易爆物品共存。
在储存和使用液化气时,必须严格遵守规定,避免火源接触和暴露于高温环境。
使用气罐时,要注意安全阀门的正常运作,防止高压气体泄漏造成安全事故。
如果发生气体泄漏或气罐损坏等情况,应迅速关闭电源或火源,并扑灭火焰,以防发生火灾和爆炸事故。
四、液化气的环境污染液化气储罐、输送管道等设施的泄漏会导致液化气的挥发,这对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风险。
长期暴露在液化气环境中,地下水、土壤等环境资源均会被污染,对周边人民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液化石油气的物理特性(2021新版)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液化石油气的物理特性(2021新版)一、液化石油气的状态参数液化石油气所处的状态,是通过压力、温度和体积等物理量来反映的,这些物理量之间彼此有一定的内在联系,称为状态参数。
1.压力压力是一物体垂直均匀地作用于另一物体壁面单位面积上力的量度。
物理上用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垂直压力来表示,称为压强,用符号p表示。
p=F/A(1-2-1)式中p——压强,Pa;F——均匀垂直作用在容器壁面的力,N;A——容器壁面的总面积,m2。
由于在工程实际中习惯地将压强称作压力,因此,本书中后面提到的压力,即指压强。
测量压力有两种标准方法:一种是以压力等于零作为测量起点,称为绝对压力,用符号“P绝”表示;另一种是以当时当地的大气压力作为测量起点,也就是压力表测量出来的数值,称为表压力,或称相对压力,用符号“P表”表示。
液化石油气储灌工艺所讲的压力都是指表压力。
绝对压力与表压力之间的关系为绝对压力=表压力+当时当地大气压力(1)压力的单位我国现行的法定压力计量单位是国际单位制导出的压力单位,即:帕斯卡(Pa),1Pa=1N/m2。
由于帕斯卡的单位太小(如:一粒西瓜子平放时对桌面的压力约为20Pa,在实际中常使用兆帕斯卡(MPa)、千帕斯卡(kPa)。
其关系为1MPa=103kPa=106Pa(2)压力单位的换算在采取国际单位制以前,我国惯用的压力单位有:标准大气压、工程大气压、毫米汞柱、毫米水柱及英制压力单位等,其与法定单位的换算关系,见表1-2-4。
表1-2-4压力单位换算千克力每平方厘米/(kgf/m2)帕斯卡/Pa巴/bar毫米汞柱/mmHg磅力每平方英寸/(1bf/in2)毫米水柱/mmH2O19.81×1040.981735.6 14.221041×10-5110-57.5×10-3 145×10-6 0.102 1.02105175014.51.02×104 1.36×10-3133.3 1.333×10-3 119.34×10-3 13.670.3×10-3 6.89×103 6.89×10-2 51.71170310-69.819.81×10-5 7.356×10-2 1.422×10-312.温度温度是物质分子进行热运动的宏观表现,它是对物体冷热程度的量度。
测量温度的标尺称为温标。
温标的规定是选取某物质两个恒定的温度为基准点,在此两点之间加以等分,来确定温度单位尺度,称为度。
由于对两个基准点之间所作的等分不同,因此出现了不同的温度单位。
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①摄氏温标(℃),摄氏度温标又称百度温标,是瑞典人摄尔休斯最先提出的;②华氏温标(°F),华氏温标是德国人华伦海特最早提出的;③开氏温标(K),开氏温度又称绝对温度,是英国人开尔文最先提出的。
上述3种温标的相互关系,如图1-2-1所示。
图1-2-13种温标的关系3种温标的相互关系用公式表示为:3.体积体积是指一定数量的物质占据空间位置的大小。
由于气体总是要充满所盛装的容器,所以气体的体积由盛装容器的容积来决定。
常用的体积单位是m3(立方米)和L(升)。
1m3=1000L二、液化石油气的物理特性1.比体积、密度和相对密度(1)比体积是指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所占有的体积,用符号υ表示,其表达式为:式中υ——某种物质的比体积,m3/kg;V——该物质的体积,m3;m——该物质的质量,kg。
(2)密度是指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所具有的质量。
由于液化石油气的生产、储存和使用中经常呈现气态和液态两种状态,因此,液化石油气的密度就有气体的密度和液体的密度两种之分。
①液化石油气气体的密度。
其单位是以kg/m3表示。
它随着温度和压力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因此,在表示液化石油气气体的密度时,必须规定温度和压力的条件。
一些碳氢化合物在不同温度及相应饱和蒸气压下的密度见表1-2-5。
表1-2-5一些碳氢化合物在不同温度及相应饱和蒸气压下的密度/(kg/m3)温度/℃丙烷正丁烷异丁烷-156.41.06 2.50 -10 7.57 1.85 3.04 -5 9.05 2.10 3.59 10.34 2.82 4.31 5 11.90 3.355.07 10 13.60 3.94 5.92 15 15.51 4.65 6.95 20 17.74 5.39 7.94 25 20.15 6.189.21 30 22.80 7.19 11.50 35 25.30 8.17 13.00 40 28.60 9.33 14.70 45 34.50 10.5716.805036.8012.1018.945540.2212.3820.566044.6015.4024.20从表1-2-5中可以看出,气态液化石油气的密度随着温度及相应饱和蒸气压的升高而增加。
在压力不变的情况下,气态物质的密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在101.3kPa下一些气态碳氢化合物的密度见表1-2-6。
表1-2-6一些气态碳氢化合物在101.3kPa下的密度/(kg/m3 )温度/℃甲烷乙烷乙烯丙烷丙烯正丁烷异丁烷1-丁烯0.71681.35621.26042.021.91492.59852.67262.503150.6771.2691.1841.8611.7662.4522.4422.369②液化石油气液体的密度。
以单位体积的质量表示,即kg/m3。
它的密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温度上升密度变小,同时体积膨胀。
由于液体压缩性很小,因此压力对密度的影响也很小,可以忽略不计。
由表1-2-7可以看出,液化石油气液态的密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少。
(3)相对密度由于在液化石油气的生产、储存和使用中,同时存在气态和液态两种状态,所以应该了解它的液态相对密度和气态的相对密度。
①液化石油气的气态相对密度。
是指在同一温度和同一压力的条件下,同体积的液化石油气气体与空气的质量比。
求液化石油气气体各组分相对密度的简便方法,是用各组分的相对分子质量与空气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求得,因为在标准状态下1mol气体的体积是相同的。
液化石油气气态的相对密度见表1-2-7。
表1-2-7液化石油气液态的密度/(kg/m3)温度/℃丙烷正丁烷异丁烷丙烯丁烯-15 548 615 600 567 634 -10 542 611 594 561 629 -5 535605 588 552 624 523 600 582 545 619 5 521 596 576 538 612 10514 591 570 531 606 15 507 583 565 524 600 20 499 578 560 25490 573 553 30 483 568 546 35 474 562 540 40 464 556 534 4545154952750446542520表1-2-8液化石油气气态的相对密度(0℃,101.3kPa) 名称分子式相对分子质量空气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密度丙烷C3H84429 1.517 丁烷C4H105829 2.000 丙烯C3H64229 1.448 丁烯C4H856291.931戊烯C5H1272292.483从表1-2-8中可以看出液化石油气气态比空气重1.5~2.5倍。
由于液化石油气比空气重,因此,一旦液化石油气从容器或管道中泄漏出来,它不像相对密度小的可燃气体那样容易挥发与扩散,而是像水一样往低处流动和滞存,很容易达到爆炸浓度。
因此,用户在安全使用中必须充分注意,厨房不应过于狭窄,通风换气要良好。
液化石油气储存场所不应留有井、坑、穴等。
对设计的水沟、水井、管沟必须密封,以防聚积,引起火灾。
②液化石油气的液态相对密度。
指在规定温度下液体的密度与规定温度下水的密度的比值。
它一般以20℃或15℃时的密度与4℃或15℃时纯水密度的比值来表示。
液化石油气的液态相对密度,随着温度的上升而变小,见表1-2-9。
表1-2-9液化石油气液态各组分相对密度温度/℃丙烯丙烷正丁烷异丁烷1-丁烯-200.5730.5440.621 0.603 0.641 -10 0.559 0.541 0.611 0.592 0.630 0.545 0.528 0.601 0.581 0.619 10 0.5300.5140.5900.5690.607200.5130.5000.5780.5570.595从表1-2-9中可看出,在常温下(20℃左右),液化石油气液态各组分的相对密度约为0.5~0.59之间,接近为水的一半。
当液化石油气中含有水分时,水分就沉积在容器的底部,并随着液化石油气一起输送到用户,这样,既增加了用户的经济负担,又会引起容器底部腐蚀,缩短容器的使用期限。
因此,液化石油气中的水分要经常从储罐底部的排污阀放出。
2.体积膨胀系数绝大多数物质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液化石油气也不例外,受热会膨胀,温度越高,膨胀越厉害。
膨胀的程度是用体积膨胀系数来表示的。
所谓体积膨胀系数,就是指温度每升高1℃,液体增加的体积与原来的体积的比值。
液体的体积随温度升高的膨胀量可用式(1-2-3)计算。
V2=V1[1+α(t2-t1)]式中V1、V2——液体在温度t1、t2时的体积,m3;α——液体温度由t1至t2时的平均体积膨胀系数,1/℃,见表1-2-10。
表1-2-10液化石油气组分及水的体积膨胀系数/℃-1温度/℃丙烷丙烯正丁烷异丁烷1-丁烯水0~100.002650.002830.001810.002330.00198 0.0000299 10~20 0.00258 0.00313 0.00237 0.00171 0.00206 0.00014 20~30 0.00352 0.00329 0.00173 0.00297 0.00214 0.0002630~400.003400.003540.002270.002170.002270.0003540~500.004220.003890.002220.002660.002440.00042由表1-2-10可知,液化石油气液体的体积膨胀系数比水大十几倍,且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因此,液化石油气在充装作业中必须限制充装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