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语法:语素、词的结构
现代汉语第四章 词汇——第一节语素和词

第一节 语素和词 一﹑语素 1、什么是语素
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这个定义规定了语素必 须具备的三个条件:最小、语音、语义。例如:“他在实验室 清理蝴蝶标本。”包含十个语素:他、在、实、验、室、清、 理、蝴蝶、标、本。它们都是最小的音义结合体。
2、确定语素的方法 (1)替换法 就是通过替换语言成分来确定语素的方法。具体做法是:
子们老 化头阿 (3) 按在词中的作用分:
词根:词义的主要承担者,位置不固定。 竹 木 跳 长 词缀:词义虚化,位置固定。 老 第 阿 子 儿 头
二﹑词和词的构成 1﹑什么是词
词是最小的能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是比语素高一级的单位。 词之成为词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最小”。所谓最小是指这个单位不能再分解。
(2)剩余法 就是判别运用替换法检验之后所剩余的语言成分是 否为语素的方法。如果剩下的成分虽不能替换组合成别的语言单位, 但它却有较明显的语义功能,那么该剩余成分是语素,否则就不是语 素。也就是说:如果“AB组合中,只有一个成分能被替代,而且整 个AB组合的意义不能用其中任何一个成分来表示,那么,AB组合就 不是一个语素。”(肖天柱 张达人《现代汉语语素的确定》信阳师 院学报87、4)
3) 别主谓式词和短语。看是否可以插入“不、很”。不能插入“不、很”的是 词,如“心细、花生、心酸”等。
4) 辨别补充式词和短语,看是否可以插入“得、不”。不能插入“得、不”的 是词,如“改动、改善、说明”等。
5) 辨别动宾式词和短语。看是否可以插入“着、了、过”。如“司令、美容” 等。
3、词的构成:
二是“独立运用”。所谓独立运用,指
a、单说(单独成句):飞机!火!血!
b、单独做句子成分,主谓宾定状补等。
现代汉语语法常识

现代汉语语法常识一、了解一下语法单位语法单位按照由小到大的顺序分为语素f词f短语(也称词组)f句子(包括单句和复句)f句群。
语素是最小的音义结合体,最小的语法单位,比如:单音节语素(山)、双音节语素(徘徊、坦克)、多音节语素(高尔夫、奥林匹克)。
句群是最大的语法单位,句群也叫句组或语段,是前后衔接连贯的,能表达一个明晰的中心意思的一组句子。
其中“语素”“句群”不需了解,“词”“短语”作一般了解,学习的重点是“句子”。
二、词、短语、句子(一)词词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是构成短语和句子的备用单位。
词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
义上有联系的现象。
具有这种特点的词,我们称之为“兼类词”[即时小练]1.指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所属词性。
(2)这件事教育了我。
..(4)一席话使她明白了很多道理。
() ..(6)他在教室看书。
.(8)小李只是哭,你问她,她什么都不说。
() ..(10)这件事,他和我都知道。
().(12)啊.!好大的一幅画!()(二)短语短语是词的组合,是意义和语法上能搭配而没有句调的一组词,故又称词组。
1.短语按其在句中充当句子成分的功能分为:(1)名词性短语:以名词为主体构成,具有名词的特征和语法功能,一般在句中作主语、宾语。
如:三贤故里、历史人物、负责人。
(2)动词性短语:以动词为主体构成,具有动词的特征和语法功能,一般在句中作谓语。
如:走与停、吃得香、大力发扬。
(3)形容词性短语:以形容词为主体构成,具有形容词的特征和语法功能,一般在句中作谓语,也可作主语、定语。
如:真与假、不土不洋、格外高兴。
2.短语按其内部结构关系分为: (1)常见结构类型:(1)教育要面向未来。
() .. ()(3)话说得很明白。
().. (5)他在教室。
(). ()(7)他在修自行车。
().(2)其他结构类型:除表中所列短语外,还有“指量短语”(这一本、那一个)、“比况短语”(蜜水似的)、“所字短语”(所闻)等。
第三节 现代汉语构词法

(3)非双声非叠韵联绵词: 两个成分都可被别的已知语素所替代,是两个语素。
科学工作者 ————构词时位置不固定(半自由语素)。
妯娌 麒麟 芙蓉 蝴蝶 牡丹 鸳鸯 玛瑙 蝙蝠 美丽 巨大 土地 朋友 斗争 美丽
二、请指出下列复合式合成词的类型。 多音节语素:葡萄、英特那雄耐尔 ⑴成词语素——能够独立成词也可以同其他语素组合成词。 蝴蝶、的士——1个语素 根据语素的构词能力,可以分出成词语素和不成词语素。 两个成分都可被别的已知语素所替代,是两个语素。
举重 司机 顶针 动员 承包 (5)主谓型(陈述型)——前一词根表示被陈述
的事物,后一词根是陈述前一词根的。 地震 心疼 国营 自卑 月亮
比较:加班——加法——加强——加减 眼馋—— 眼目——眼界——眼尖 护理—— 护兵——护栏——护短 飞快——手快——笔直——笔谈
(6)连动型——由两个表示先后动作的词根构成。 来访 提审 查办 (一般教材多并入联合型)
二、单纯词
单纯词都是由一个语素构成的。 (一)单音节单纯词
天水走我呢 (二)多音节单纯词
(二)多音节单纯词
1.联绵词: 2.叠音式单纯词:依依 姗姗 奶奶 潺潺 侃侃 3. 多音节纯音译外来词:咖啡 沙发 迪斯科 4. 多音节拟声词:哐啷 咔嚓 哗啦 扑通通 5.多音节叹词:哎呀 哎哟 哈哈 嘻嘻
树天地人山 水土牛 (树木 天空 人民 山水 土地 牛群) ⑵不成词语素——不能单独成词,只能同其他语素组 合成词。可分为两类: 不定位不成词语素 定位不成词语素
表示基本意义的语素叫词根,附在词根上 边表示某种附加意义的语素叫词缀。 桌子、石头、老鹰、第一
不定位不成词语素 ————构词时位置不固定(半自由语素)。 习—— 习惯 习俗 习性 实习 学习 复习 语——语素 语调 语气 语法 汉语 成语
现代汉语:词的构成

4、附加式合成词:词根+词缀
2、词根+后缀:“子、头、儿”
虾子、莲子、老子 幼儿、婴儿、健儿 葱头、烟头、车头
黑乎乎、酸溜溜、气冲冲、雾蒙蒙、乱腾腾、 黑咕隆咚、傻啦吧唧、灰不溜丢、粉不lūdū
5、复杂的合成词
当合成词由三个以上的语素构成时, 可进行层次分析。
练习:三角形、碰碰车、说明文、
精神衰弱、死心眼儿、物理学家。
指出下列复合式合成词的类型
衣服 碰壁 皮毛 日食
雪白 碰破 兄弟 高级
车辆 心酸 放大 信件
照明 司令 鞠躬 勇猛
3、重叠式合成词
爸爸、哥哥、妹妹、姐姐、娃娃 名词性重叠 刚刚、往往、渐渐、常常、偏偏 副词性重叠
姥姥、蛐蛐、蝈蝈、皑皑、瑟瑟、孜孜
多重重叠:骂骂咧咧、病病歪歪、婆婆妈妈、形形色色 干干净净、热热闹闹、大大方方、老老实实
“葡萄、狮子、石榴、 佛、菩萨、罗汉、刹那、 咖啡、扑克、沙发、奥林匹克、 乌鲁木齐、萨琪玛、哈达、 苏维埃、布尔什维克、布拉吉”
练习:指出下列单纯词的类型
“咖啡、蜘蛛、哆嗦、翩翩、霹雳、 叮铛、马拉松、蹊跷、蜈蚣、尴尬、 葡萄、仓促、灿烂、恍惚、冉冉、 蝙蝠、瑟瑟、拷贝、哗啦、窈窕”
(二)合成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 语素组合而成的词。
二、缩略形式
1、提取式:
北京大学→北大 环境保护→环保 科学技术→科技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 整顿党的作风→整风 清华大学→清华 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军
2、共素式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马列主义 中学、小学→中小学 中年和老年→中老年
3、标数式
通航 通邮 通商——三通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双百 蚊子、苍蝇、臭虫、老鼠——四害; 耳、目、口、鼻、身——五官;
现代汉语语法简介

﹙十﹚助词:附着在其它词或短语后以表示某种 语法意义。
结构助词,如:的、地、得; 动态助词,如:着、了、过; 语气助词:如:吗、吧、呢、啊; 比况动词,如:似的、一般、一样等; 其它助词,如:所、给、连等。 语法特征与功能: 第一、结构助词的语法功能 (1)表示附加成分与中心语的语法结构关系。 “的”为定语的标志,“地”为状语的标志,“得” 为补语 的标志。 (2)“的”还能够组成“的”字短语。
﹙九﹚连词:用于连接词、短语、分句、句子以及 句群等。
并列连词:和、并、同、跟、而、及、以及等; 顺承连词:然后,接着等; 选择连词:或、或者、还是、与其……宁可等; 递进连词:而、并、更、而且、并且、不但……还等; 转折连词:可、却、但、可是、然而、虽然……但是; 条件连词:只要、只有、无论、不管等; 假设连词:也、还、如果……那么、即使……也等; 因果连词:因、因为、所以、由于、既然、可见等。
语法特征与功能: 1、基本句法功能是充当状语,少数程度副词能够 充当补语。一般只能修饰、限定动词、形容词或 其它副词。但在句子里,有一些副词修饰名词性 成分。 2、除“不”、“没有”、“也许”等少数几个外, 副词一般都不能单独回答问题。 3、不能重叠,也不能以肯定否定相重叠的方式表 示疑问。
*副词与形容词的鉴别
*名词、动词、形容词的辨别方法
1、用“不”检验:不能加“不”的是名词; 2、用“很”分辨:不能加“很”的是动词(表示心理 活动的动词、能愿动词除外); 3、用带宾语分辨:不能带宾语的是形容词。 练习:分辨下列名词、动词、形容词 英雄 英勇 任务 任性 感想 感动 热爱 可爱 可惜 可以 附近 近来 重要 重视 重点 模仿 仿效 特点 特殊 安危 安全 节俭 节制 节省 充实 充当 感慨 感叹 感觉 报告 密切 形象 通知 保险 集中 明白 现代化
现代汉语词的构成

自由语素是能够独立成词的语素。这种语素可以独立成词 ,也可以和其他语素一起构成词,构词能力很强。
自由语素:天、地、人、日、月、金、木、水、火、土、 风、车、刀
半自由语素是不能独立成词、只能跟其它语素组合成词、在
组合时位置不固定的语素。这种语素是意义实在,只是不
能够独立运用了,要跟其他语素结合才能构词。 半自由语素:民、机、器、孩、童、意、师、生、时、可、
语素
语素的概念 语素的种类(单音节、多音节/自由、半自由、不自由) 语素与汉字的关系(一字一素/一字多素/多字一素)
汉
词语的概念
语
词语的种类(实词、虚词)
语
词语
词语的结构(并偏支补陈加叠,外加名量很特别)
法
词语的意义(同义词、近义词、熟语、成语)
知
词语的色彩(褒义词、中性词、贬义词)
识
短语的概念
结
责
不自由语素是不能独立成词、而且跟别的语素组合成词时
位置固定的语素。这种语素实际上跟英语里的前缀和后缀
很像,或者是词根(一个词的意义的主要承担者)。
不自由语素:老、初、第、阿、者、子、头、巴、儿、们
语素与汉字的关系
从上面对语素的分类研究我们可以看出来,语素 与汉字并不是简单的一对一的关系。单音节语素可以 简单的认为一个汉字就是一个语素,但是双音节语素 和多音节语素就不是一个汉字一个语素了,而是两个 或者更多的汉字才是一个语素——也就是说两个或者 更多的汉字合起来才表示一个意思。这里关键是想让 同学们知道,有些词语并不是一个字一个意思,而是 合起来才是一个整体的意思,而拆开来后每一个字就 没有了意思,这一点非常重要!
词的构成
.
并列式:领袖、是非、开关、发展/高大、正误 ①前后语素意义相同、相近、相关或相反;②词性相同
现代汉语语法

现代汉语语法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现代汉语语法第一编现代汉语语法概述1.语法单位包括语素、词、短语、句子。
2.汉字是音节文字。
3.词:最小的有意义的能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
所谓能独立运用,是指能单说或能单独(不必与另一些特定的语言成分结合)进入句子。
4.短语:词与词按照一定的规则组合起来表达一定的意义,就成为短语,也叫词组。
短语是造句的单位。
5.语素一般是比词小的语言单位。
短语是比词大的语言单位。
由于汉语的词大多缺乏明显的形态标志,又由于书面语中保留了相当数量的古汉语成分,所以一个语言单位究竟是语素还是词,是词还是短语,有时难以确定。
我们认为在教学中对很多难于从理论上解决的语言成分,只能分析各方面的因素,然后加以规定。
语素、词、短语的划分对外国人学习汉语也不会造成很大影响。
6.句子:指能够表达完整的意思、前后有较大停顿、有一定语调的语言单位。
句子是语言运用的最小单位。
7.句子和句子连接起来,可以构成语段、篇章。
8.我们划分汉语词类的标准主要是根据词的语法功能,兼顾其词汇意义。
9.根据语法功能,可以把词分为实词与虚词两大类。
实词能充任句子成分,具有实在的词汇意义,包括名词(包括时间词、处所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七类。
虚词一般不能充任句子成分,主要表达各种语法意义或语气、感情。
虚词下又可分为介词、连词、助词(结构助词、动态助词、语气助词)、象声词四类。
此外还有叹词。
10.名词、代词、数词、量词是“体词”,在句中主要不作谓语;动词、形容词是“谓词”,在句中主要作谓语。
11.词的兼类现象较多,是汉语语法的特点之一。
12.句法结构关系:词与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规则构成短语,词与短语又可以按照一定的规则构成一个更大的短语。
在短语中词与词(或短语)之间是存在着一定的结构关系的,这种关系叫句法结构。
13.汉语的句法结构关系有:联合关系、偏正关系、动宾(述宾)关系、补充(述补)关系、主谓关系。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

语法:语法是词、短语、句子等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律语法学:研究、描写、解释语法结构规律的科学,是对客观存在着的语法系统的认识和说明语法的性质:抽象性、民族性、稳固性语法单位:语素、词、短语、句子语素: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
可以组合成合成词,有的可单独成词词:最小的能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构成短语和句子的备用单位短语:语义上和语法上都能搭配而没有句调的一组词,造句的备用单位句子:具有句调,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意思的语言单位词的分类依据:词的语法功能、形态和意义。
主要依据是语法功能。
形态和意义是参考依据词的语法功能:1词在语句里充当句法成分的能力;2词与词或短语的组合能力主语:被陈述的对象,分为名词性主语和谓词性主语。
名词性主语由名词性词语充当,多表示人或事物;谓词性主语由谓词性词语充当,以事情、性状、动作作为陈述对象谓语:由谓词性词语充当,对主语进行叙述或判断,回答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动语:表动作行为,是涉及、支配后面宾语的成分。
可由单个动词充当,更常见的是动词带上补语或动态助词构成宾语:表示人或事情,是动作支配、涉及的对象,分名词性宾语和谓词性宾语定语:名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词。
限制性定语对中心语所指事物范围加以限制,使之与同类事物区分开来:描述性定语在语义上对中心语所指事物加以描写或形容,作用是描绘人或物的性质状态,突出其本身特性状语:谓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词补语:动词、形容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后面的补充成分中心语:偏正、中补短语里的中心成分,分为定语中心语、状语中心语和补语中心语主谓短语:由陈述关系的两部分组成,前面主语表示说的是谁或什么,后面谓语说明主要怎样或是什么动宾短语:支配、涉及关系两部分组成,前面支配作用的动语表动作行为,后面被支配的宾语表示做什么、是什么偏正短语:由有修饰关系的两部分组成,修饰部分在前,叫修饰语;被修饰部分在后,叫中心语,有定中、状中两种中补短语:由有补充关系的两部分充当,前面是中心语,后面是补充部分,都由谓词充当单句:由短语或词语充当,有特定语调、能独立表达一定意思的语言单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汉语语法:语素、词的结构第一节语素什么是语法1.语法:使用同一种语言的人共同理解、共同遵守的语言的结构法则。
这种法则构成一个系统,就叫语法系统。
2.五级语言单位(由小到大):语素、词、短语、句子、句群。
第一节语素一、什么是语素:语素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是最小的语言单位。
二、语素有两个特点:一是最小的,不能再分割的;二是有意义的。
三、语素的种类:根据音节的多寡来考察,可以将语素划分为三类。
1.单音节语素如子、民、大、小、前、后、天、地、江、河、日、月、金、木、水、火、土(基本事物的概念)等。
2.双音节语素(双音节语素既是语素也是词,二者合为一体)组成该语素的两个音节合起来才有意思,分开来没有与该语素有关的意义,双音节语素主要包括联绵字、外来词和专用名词。
①联绵式A.双声式:声母相同的联绵字:如琵琶、乒乓、澎湃、鞑靼、尴尬、荆棘、蜘蛛、踯躅、踌躇、仿佛、瓜葛、忐忑、淘汰、饕餮、倜傥、含糊、慷慨、叮当、蹊跷、玲珑、犹豫等。
B.叠韵式:韵母相同的联绵字:如从容、葱茏、葫芦、糊涂、匍匐、灿烂、蜿蜒、苍茫、朦胧、苍莽、邋遢、啰嗦、怂恿、螳螂、桫椤、倥侗、蜻蜓、轰隆、当啷、惝恍、魍魉、缥缈、飘渺、耷拉等。
C.非双声非叠韵联绵式:如蜈蚣、蓊郁、珊瑚、疙瘩、蚯蚓、惺忪、铃铛、奚落、褡裢、茉莉、蚂螂、窟窿、伉俪、蝴蝶、笊篱、蹦达、蟪蛄、狡狯、狡猾、蛤蚧、蛤蜊、牡丹、磅礴、提溜等。
②外来词由汉语以外的其他语种音译过来的词语。
如干部、涤纶、甲克(夹克)、的士、巴士、尼龙、吉普、坦克、芭蕾、哒爹等。
③专用名词主要是地名、人和事物名称。
如纽约、巴黎、北京、苏轼、李白、孔子、萝卜、菠菜、番茄、红薯等。
3.多音节语素(多音节语素既是语素也是词,二者也合为一体)主要是拟声词、专用名词和音译外来词。
如:哗啦啦、噼里啪啦、淅淅沥沥、喜马拉雅、珠穆朗玛、安迪斯、法兰克福、奥林匹克、白兰地、凡士林、法西斯、迪斯科、吉尼斯、青霉素、威士忌、麦克风、布拉吉(连衣裙)、英特纳雄耐尔、马克思。
第二节词的结构一、什么是词词是由语素组成的最小的造句单位。
二、词语的分类㈠就词的语法意义来说有两种形式:1.按构成方式分为单纯词和合成词。
2.按词的性质分为实词和虚词。
㈡就词的意义来说也有两种形式:1.按词义本身可分为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
2.按词义的相对性来说可分为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
㈢就词的色彩来分也有两种形式:1.按词的感情色彩可分为褒义词、贬义词和中性词。
2.按词的语体色彩可分为口语和书面语。
本节所谈的是语法意义上的单纯词、合成词、实词和虚词。
三、单纯词与合成词(一)单纯词单纯词是只有一个语素构成的词。
无论音节多少,只要由一个语素组成的词就是单纯词。
如“山”“好”“蝴蝶”“莫斯科”等词就是由一个语素构成的单纯词。
再如“树”“摇”“好”“二”“很”“的”“了”“扑通”。
(二)单纯词的语音结构从上面所举例词可以看出,单纯词的语音结构不是单一的,其中有单音节的,也有多音节的,多音节的单纯词无论音节有多少,单个的音节都不表示意义,只有几个音节组合起来才能表示意义。
对于多音节的单纯词而言,其内部的声音形式之间可能具有不同方面的联系。
多音节的单纯词从声母、韵母、音节之间有无联系、有什么样的联系角度分析,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联绵词连绵词是由两个音节连缀一起形成成义的单纯词。
包括双声连绵词、叠韵连绵词、非双声非叠韵连绵词。
①双声联绵词双声连绵词指构成的两个音节的声母相同的连绵词。
例如“仿佛”“鸳鸯”“伶俐”“蜘蛛”“蹊跷”“坎坷”“参差”“忐忑”“含糊”“澎湃”等。
②叠韵联绵词叠韵连绵词指构成的两个音节的韵母相同的连绵词。
例如“骆驼”“徘徊”“逍遥”“混沌”“霹雳”“苗条”“蹉跎”“朦胧”“轱辘”“迷离”等。
③非双声非叠韵联绵词非双声非叠韵连绵词指构成的两个音节既非双声又非叠韵的连绵词()。
例如“葡萄”“蝴蝶”“鸳鸯”“芙蓉”“鹧鸪”“蜈蚣”“囫囵”等。
2.叠音词叠音词指由一个音节重叠而成的词。
如“猩猩”“姥姥”“爷爷”“奶奶”“婆婆”“侃侃”“翩翩”“孜孜”“冉冉”“喋喋”“迢迢”“谆谆”等。
3.拟声词拟声词是模拟客观事物、现象的声音而形成的词。
例如“嘎吱”“知了”即是模拟事物发出的声音而形成的词。
又如“叮当”“扑通”“哗啦”“轰隆”“扑哧”“吧哒”“劈里啪啦”“稀里哗啦”等。
单个的音节或者没有意义,或者与原来的意义毫不相干。
4.外来词(音译词)译音词是指模拟外语词的声音形式而形成的词。
例如“咖啡”“的士”即是模拟英语词的声音形式形成的词。
又如“幽默”“巴黎”“吉普”“马拉松”“白兰地”“乌托邦”“歇斯底里”“英特纳雄耐尔”等。
音译词无论其音节有多长,单个的音节都没有意义。
四、合成词合成词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语素构成的词。
无论是词根语素(中心意义)还是词缀语素(辅助意义),只要有两个或更多的语素(当然其中至少有一个是词根语素)组成就是合成词。
如“报纸”“腐败”“哥哥”“黑乎乎”等词就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构成的合成词。
再如“思想”“睡觉”“提高”“自卫”“胖子”“星星”“白茫茫”“计算机”。
合成词的构成方式有三种:(一)复合式复合式是由词根和词根组成的合成词。
词根和词根的组合方式不同,形成该种合成词内部结构方式的差异。
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并列式(联合式)并列式(联合式)复合词由两个意义相同、相近、相关或相反的词根并列组成。
例如“城市”“艰难”“制造”“头绪”“骨肉”“禽兽”“岁月”“动静”“得失”“来往”等。
构成联合式的各部分之间是平等并列的关系,没有主次之分。
2.偏正式(前偏后正)偏正式复合词是由前一词根修饰、限制后一词根形成的词。
例如“书包”“绿豆”“汉语”“导师”“长跑”“狂欢”“蜂拥”“重视”“牛皮纸”“毛毛雨”等。
前后语素之间具有修饰被修饰的关系,起修饰作用的前语素是偏语素,被修饰的后语素是正语素。
3.补充式(前正后偏)补充式复合词是由后一词根补充、说明前一词根形成的词。
例如“提高”“改正”“弄清”“说明”等,前一语素往往表示某种行为动作,后一语素表示动作行为的结果。
另有一些补充式如“松树”“梅花”“布匹”“花朵”“泪汪汪”“白茫茫”等,前一语素表示一种事物或现象,后一语素用表示的物类、单位或情状对前语素进行补充说明。
4.动宾式动宾式复合词是由前面表示行为动作的词根支配后面表示关涉事物的词根形成的词。
例如“知己”“担心”“观光”“吃力”“理事”“负责”“剪彩”“冒险”“动员”“接力”等。
前一语素表示行为动作,后一语素表示动作行为所支配的对象。
5.主谓式主谓式复合词的前一词根表示被陈述对象,后一词根是陈述前一词根的。
例如“目击”“地震”“肉麻”“肩负”“霜降”“日食”“事变”“胃下垂”等。
前后两个部分是陈述和被陈述的关系。
(二)重叠式重叠式复合词是由相同的词根重叠而成的词。
例如“星星”“白白”“区区”“落落”“爸爸”“姐姐”“星星点点”“老老少少”“花花绿绿”“坑坑洼洼”等。
一个词根重叠形成的双音节词的意义与重叠之前的词根的意义是一致的;由两个词根分别重叠构成的四音节词是在重叠之后取得词的资格的。
(疑难点:叠音式单纯词和重叠式合成词的区别:两个音节拆开后没有意义或改变了原来的意义就是单纯词,反之是合成词。
)(三)附加式附加式的词是由词根和词缀组成的合成词。
根据词缀所在的位置分为两种情形。
1.前缀+词根(词缀在前,词根在后)。
例如“老师”“阿姨”“老虎”“老百姓”“阿哥”“阿妹”“第一”“第二”“初一”“初二”等。
2.词根+后缀(词根在前,词缀在后)。
例如“扣子”“桌子”“现代化”“甜头”“作者”“自觉性”“风儿”“突然”“忽然”“邮递员”“酸溜溜”“黑乎乎”等。
同样是词缀,构词的情形并不完全相同,有些如“老师”“老百姓”中的“老”,“桌子”“石头”中的“子”没有什么意义,主要陪衬音节。
有些有一定附带的意义,如“第一”“初二”中的“第”“初”表示次第的意义,“酸溜溜”“黑乎乎”中的“溜溜”“乎乎”带有某种强化的意义。
还有些词缀表示一定的语法意义。
如“扣子”“想头”中的“子”和“头”将动词“扣”和“想”变成了名词。
此外,同样一个成分,可能属于不同性质的语素。
如“老”,在“老者”“老人”“长老”“王老”等词中,是词根语素,在“老师”“老大”“老鼠”“老虎”“老百姓”等词中,是词缀语素。
应注意分辨。
合成词可以是由两个语素组合而成,也可以是由多个语素组合而成,该类复杂的合成词有多个结构层次,每个结构层次都有自己的结构关系。
如“痱子粉”(也可称为短语),“痱子”和“粉”是一个大层次,两者之间是偏正关系;其中“痱子”内部还可以再分出一个层次“痱”和“子”,两者之间是词根加词缀的附加关系。
无论怎样复杂,合成词的结构关系都应以第一个结构层次为依据来确立。
“痱子粉”的结构方式是偏正式而非附加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