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儿童故事和儿童小说

合集下载

《儿童文学名著导读》自学指导书

《儿童文学名著导读》自学指导书

《儿童文学名著导读》自学指导书第一章儿童文学的基本理论一、本章自学内容及要求:1、理解儿童文学的基本含义2、了解儿童文学的范围3、理解成人文学与儿童文学的联系和区别4、掌握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5、掌握儿童文学与儿童文学年龄特征6、了解儿童文学的目的、意义和功能7、了解阅读儿童文学的乐趣二、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是理解儿童文学的概念,掌握儿童文学美学特质、理解成人文学与儿童文学的联系和区别;难点是掌握儿童文学与儿童年龄特征的关系、掌握儿童文学美学特质。

三、学习方法指导:理论联系实际。

四、典型例题介绍:1、怎样理解儿童文学的基本含义?“儿童文学”的概念的基本含义应该包括这样几层意思:(1)儿童文学是为儿童创作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

(2)儿童文学是具有独特艺术个性和审美价值的语言艺术。

(3)儿童文学是适合于儿童接受并为他们所喜闻乐见的文学作品。

(4)儿童文学对儿童具有审美、认识、娱乐、教育等多种功能和价值。

综上所述,儿童文学是专为儿童提供和创作并适合他们阅读的、具有独特艺术性和丰富价值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

2、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有( ABCDE )。

A. 纯真美B. 稚拙美C. 欢愉美D. 变幻美E. 质朴美3、怎样理解童年期儿童的社会化?(1)道德意识形成。

这是社会人区别于自然人的重要特征。

社会道德即是社会行为的基本规范,少年后期的儿童不仅掌握了越来越多的道德标准,而且能自觉地去遵守。

(2)世界观初步形成,已形成了对社会与人生的基本看法。

(3)理想的初步形成,并且能将自己的理想与社会进步和国家的需要结合起来,成为一种社会行为。

(4)随着道德感、世界观与理想的形成,这一时期的儿童已经初步形成了作为社会成员所应具备的人格,使他们终将取得社会成员的资格,肩负起社会的责任。

第二章儿歌一、本章自学内容及要求:1、掌握儿童的含义和功能2、了解儿歌的历史演变3、理解儿歌的特点4、了解儿歌的艺术形式5、熟悉儿歌名家名著二、重点与难点:本章的重点是理解儿歌的特点、了解儿歌的艺术形式、熟悉儿歌名家名著;难点是阅读欣赏儿歌的方式方法。

0617《幼儿文学经典作品赏析与教学》课程作业

0617《幼儿文学经典作品赏析与教学》课程作业

0617《幼儿文学经典作品赏析与教学》课程作业《幼儿文学经典作品赏析与教学》课程作业第一章儿童文学经典作品概述1、17世纪以前的儿童读物17世纪以前属世界儿童文学的史前时期,没有儿童文学,只有两种不同性质的儿童读物。

一种是非文学的训诫书、知识书;一种是受儿童喜爱的、浅显的民间口头创作和成人文学。

如: 2~6世纪在印度成书的《五卷书》,是一种大故事套小故事结构的作品。

6~7世纪在希腊问世的《伊索寓言》,是以动物故事为题材,用形象的小故事比喻、说明生活道理,形式短小精悍。

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

这部被高尔基誉为人民口头创作中“最壮丽的一座纪念碑”式的名著。

12~13世纪法国出版的《列那狐传奇》,是儿童最喜爱的、最早的一部长篇动物故事诗。

2、17世纪儿童文学的诞生14~16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有了对儿童作为具有独立人格和独特世界的认识后,专门为儿童创作的读物和文学作品,才逐渐出现。

法国古典主义作家让·德·拉封丹的《寓言诗》,由239首寓言诗组成。

3、18世纪儿童文学创作的发展18世纪中叶,法国的卢梭出版了儿童教育自传体小说《爱弥儿》,这是世界儿童文学史上第一部把儿童作为具有独立人格的人来描写的小说。

4、19世纪儿童文学创作的繁荣安徒生是闻名世界的童话作家,他的《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举世闻名,是《安徒生童话》中的代表作。

5、中国现代儿童文学中国现代儿童文学产生于五四时期,这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世界进步思潮猛烈冲击古老中国的趋势。

1921年前后,影响最大的是叶圣陶的童话、冰心的散文。

冰心的《寄小读者》是她留学美国时寄往国内的文艺通讯,计29篇,1926年结集出版。

第二章赏析幼儿文学经典作品的相关理论1、文学作品的内容(1)题材;(2)主题;(3)情节;(4)人物和环境。

2、文学作品的形式(1)体裁;(2)结构;(3)语言。

3、文学作品按照四分法分类(1)诗歌;(2)小说;(3)散文;(4)戏剧文学。

《童年》各章内容简介(共十三章)

《童年》各章内容简介(共十三章)

《童年》各章内容简介(共十三章)《童年》各章内容简介《童年》各章内容简介第一章的中心人物是外祖母。

她善良、聪明、能干、充满爱心,是千千万万俄罗斯女性的优秀代表,对“我”的一生有着非常大的影响。

本章末尾用充满诗意的美好语言描写了外祖母的肖像和人品,塑造了一个光彩照人的平凡而伟大的人物形象。

年过花甲的外婆跟三、四岁的“我”见面时的第一次“对话“生动活泼,风趣盎然。

早已过不惑之年的高尔基,以三、四岁儿童的口吻、眼光、心理、行为,真实而生动地描写、反映当时的客观现实,深刻而准确地表达自己十分成熟的思想、观点和感情。

语言简洁生动,非常口语化,非常适合人物的口吻和当时的语言环境;情节画龙点睛,人物栩栩如生。

不仅本章,而且全部《童年》,具有这个显著的特点和优点。

《童年》开篇就写得十分精彩。

它可以摘出来绝不止一篇优美的散文。

从译者加的标题就可以大体知道本章内容:一、“外祖母的出现”;二、“父亲的去世和弟弟的降生”;三、“父亲的安葬”;四、“伏尔加河上的风光”。

《童年》的每一章都是由许多篇这样的优美散文组成的。

《童年》可以比拟为一串珍珠项链,而每一篇散文就是一颗晶莹剔透的珍珠。

比如本章就藏着好几颗这样的珍珠。

第二章可以分三大块,也就是三篇优美、精彩的散文。

它们可以分别标题为:“兄弟斗殴”、“凶残的外祖父”、“外祖父来病床看我”。

本章的中心人物是外祖父。

小说写外祖父毒打外孙们的凶残,令人惨不忍睹,毛骨悚然。

后来他来病床看“我”的情景,又令人觉得此老头儿的身世值得同情,他的精明令人佩服,虽然他的凶狠不能原谅,但也就多少可以理解,特别是在读了第五章他在病中教阿廖沙“我”识字和讲人生哲理以后。

第三章分四大块,即由四篇散文或短篇小说组成。

它们也可以有明确的标题。

一、“一双金不换的手”。

伊万是一把干活的能手,去市场购物时也会替外祖父省钱当小偷;二、“热闹的家庭舞会”,主角是伊万和外婆;三、“雅科夫的吉他”。

他当然也是舞会的核心;四、“小茨冈的惨死”。

幼儿故事 PPT课件

幼儿故事 PPT课件

2、幼儿历史故事
概念:以史实为依据而编写而成的、适合幼儿欣 赏和聆听的故事。 特点:尊重史实,不能随意虚构,可以提炼加工 。 分类 (1)历史人物故事——学习历史人物身上的美 好品德。
如《司马光砸缸》、《孔子少年的故事》等
(2)历史事件故事——写历史人物活动。 如《桃园结义》、《荆轲刺秦王》等
4、幼儿知识故事
概念:又称幼儿科学故事,以简单的科学知识为 主要内容的幼儿故事。 《小壁虎借尾巴》,《小蝌蚪找妈妈》,《乌鸦 喝水》等。
5、幼儿谜语故事
概念:故事做谜面,其中隐藏谜底的故事。
P149《六个矮儿子》
六个矮儿子
老爷爷老奶奶有六个矮儿子,他们总是长不高。一天, 矮儿子们说:“我们虽然矮小,可是有聪明的头脑,我们要 自己出去过日子了。” 一年过去了。六个矮儿子回来了。老爷爷老奶奶乐呵呵 地问:“一年来你们是怎样过日子的呀?” 第一个儿子说:“我从早到晚都为八只脚忙。我傍晚提 灯到湖边,扔下一条粗绳,八只脚看见灯光,就顺着绳子爬 上来。到半夜能捉到二十多只呢。” 第二个儿子说:“我是靠六只脚生活的。等春暖花开, 我把小箱子搬到田头,六只脚就开始采花酿蜜,那生活可美 了。”
第五章 幼儿故事
第一节 幼儿故事概说
学习要点 1、明确幼儿故事的概念、发展和分类。 2、重点学习幼儿生活故事。 3、积累并讲述幼儿故事。
曹冲称象
司马砸缸
铁杵磨成针
问题 • • • • 幼儿故事的概念是什么? 简述幼儿故事的发展概况。 幼儿故事是如何分类的? 说出下列故事的故事类型
《六个矮儿子》《寒号鸟的故事》《田螺姑娘》《小 壁虎借尾巴》《花木兰替父从军》《愚公移山 》 《海豹历险记》《完璧归赵》《乌鸦喝水》《狼和小 羊》
1、幼儿民间故事

《儿童文学名著导读》练习题

《儿童文学名著导读》练习题

《儿童文学名著导读》课程练习题第一章儿童文学的基本理论一、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导致儿童读者多样性的最重要因素是()。

A. 年龄B. 性别C. 智能D. 文化2、下列属于幼儿文学作品的是()。

A. 《风景》B. 《小蝌蚪找妈妈》C. 《胜者和败者》D. 《大林和小林》(二)多项选择题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有()。

A. 纯真美B. 稚拙美C. 欢愉美D. 变幻美E. 质朴美(三)填空题儿童文学作品可以划分为幼儿文学、文学、文学这几种不同形态。

(四)简答题怎样理解儿童文学的基本含义?二、练习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A2、B(二)多项选择题ABCDE(三)填空题童年、少年(四)简答题答:“儿童文学”的概念的基本含义应该包括这样几层意思:(1)儿童文学是为儿童创作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

(2)儿童文学是具有独特艺术个性和审美价值的语言艺术。

(3)儿童文学是适合于儿童接受并为他们所喜闻乐见的文学作品。

(4)儿童文学对儿童具有审美、认识、娱乐、教育等多种功能和价值。

综上所述,儿童文学是专为儿童提供和创作并适合他们阅读的、具有独特艺术性和丰富价值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

第二章儿歌一、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连锁调2、摇篮歌3、颠倒歌(二)简答题1、儿歌具有哪些特征?举例说明。

2、儿歌类型有哪些?举例说明。

3.?二、练习题答案(一)名词解释1、连锁调——又称为“连珠体”、“连环体”、“连句”、“衔尾式”,是一种运用顶针的修辞手法结构诗文的传统儿歌形式。

2、摇篮歌:摇篮歌又称摇篮曲、催眠曲,是成人哄婴幼儿入睡时所吟唱的儿歌。

摇篮曲通常表现为母亲对孩子的爱抚、安慰,对孩子前途命运的祝福和希望。

在艺术传达上,内容通俗浅显,节奏柔和舒缓,语言柔美流畅。

3、颠倒歌:也称滑稽歌、古怪歌,是一种使用夸张、颠倒的手法来描述大自然和社会生活中某些事物和现象的情状,达到以表面的荒诞揭示事物本相和实质的目的的传统儿歌形式。

(二)简答题1、答:儿歌的特征(1)主题单一,整首儿歌只说明一个意思、讲一个道理、有一个目的。

第五章 儿童故事和儿童小说

第五章 儿童故事和儿童小说

一、儿童小说的概念 二、儿童小说的特点 三、儿童小说与儿童故事的异同 四、儿童小说的分类 五、儿童小说的创作要求
一、儿童小说的概念
儿童小说是为少年儿童所写的小说作 品,它的读者对象主要是小学中高年级 学生及初中学生,作家针对这一特定读 者群的生理、心理和审美特点创作的, 有益于他们健康成长及有能力接受的小 说就是儿童小说。
(二)情节生动,故事性强
1.故事的完整性 2.情节的生动性 3.悬念艺术手法的运用
(三)叙述明快,趣味盎然
儿童故事更是以叙事为中心,着重 于人物行动的叙述,完善地交代中心事 件的发生、发展及结局,并不强调人物 形象的描述和性格的刻画。
优秀的儿童故事大多童趣盎然,使 小读者感到贴近他们的生活,符合他们 的兴趣,能引他们发笑,逗他们开心, 跟他们的思想情趣对得上号。 儿童故事的趣味性主要包含三个方 面的因素:心理因素、美学因素、艺术 手法上的因素
(四)儿童小说的语言创作要优美
儿童小说创作语言的美主要表现在它 的“准确、精练、风趣、上口”等方面。 要做到这八个字,关键是要注意以下几点 : (1)作者要具有深刻细致的观察力。 (2)作者要掌握丰富的词汇。 (3)作者对语言要反复推敲。 (4)作者要有一定的幽默感。
(五)儿童小说创作应突出主要人物
②掌握图画的绘制要求。 其一,富于儿童情趣。 其二,适合幼儿的理解水平。 其三,有动感。 其四,有细节。 其五,充分利用图画书翻页的欣赏方式。 其六,有节奏感。
四、儿童故事的创作
(一)注意观察,选好角度,提炼有 意义的主题 (二)抓住人物,塑造鲜明的形象 (三)巧设结构 (四)语言流畅、通俗和口语化
儿童故事无论是在儿童的生活中,还 是在儿童文学中都有其独特的地位。 一是它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儿童成长 的各个时期,故事都是他们所喜爱的。 二是它既可供阅读,又可供讲述;既 有很强的文学性,又有很强的表演性,而 且这种表演(讲故事)还十分灵活方便,因 此又具有相当广阔的传播渠道。

幼儿文学阅读与指导第五章 幼儿故事

幼儿文学阅读与指导第五章 幼儿故事
巧妙的构思,是其成功的重要原因。作品对小松和小勇两 个人的描写,可谓双管齐下,互为逆转:小松自认为勇敢,可 最后却临阵逃脱;小勇被认为胆小,最后却奋不顾身,为保护 小伙伴,敢于同马蜂搏斗,体现了诚实、友爱和勇敢的品质。 这里分别用先扬后抑和先抑后扬的手法,造成了强烈的艺术反 差,颇能引发小读者欣赏的兴趣。很明显,这篇作品的重心是 写人的。为了探究人物的内心世界,作者刻意把人物推向矛盾
二、幼儿故事赏析的具体作品
1.谁勇敢(生活故事) ● 杨福庆
马蜂赶跑了。小勇让马蜂蜇了一下,半边脸肿起老高,疼 得他直掉眼泪。
小勇哭了,可是大家都说他勇敢。小松敢捅马蜂窝,谁也 没说他勇敢。
【作者简介】杨福庆,1942年生,北京市人。中国少年儿 童出版社文学室副主任,副编审。198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已结集出版的有短篇小说集《鸡心枣》 (1984),低幼儿童故事集《我像谁》(1984)等。
学 了解幼儿故事的概念、特点、分类。 习 掌握幼儿故事的改编、创编方法。 目 标 学会生动讲述幼儿故事。
第一节 幼儿故事的含义及其特征 一、幼儿故事的含义 二、幼儿故事的特征
一、幼儿故事的含义
幼儿故事即为幼儿创作的、适合于幼儿阅读的故事。 故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故事指一切带有故事 情节的散文作品,包括神话、传说、寓言、童话、笑话、 小说等;狭义的故事指除以上体裁以外的那些具有完整故 事情节的作品。
二、幼儿故事的特征
(一)题材广泛,主题集中
(二)情节生动,故事性强
故事性是幼儿故事最本质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故事的完整性 2.情节的生动性 3.悬念艺术手法的运用
二、幼儿故事的特征
(三)叙述明快,趣味盎然
幼儿故事的趣味性主要包含以下三个因素。 1.心理因素 2.美学因素 3.艺术手法上的因素

儿童故事和儿童小说

儿童故事和儿童小说

《李子核》
妈妈买来李子,放在盘子里,打算吃完饭分给孩子们吃。 瓦尼亚从来没有尝过李子,他不停地围着李子打转转, 一会儿去闻闻,一会儿伸出手去摸摸,他很想马上就拿一个 来吃。 瓦尼亚黑溜溜的眼睛往四面转了一下,看看别人没注意 他,就踮起脚尖,抓起一只李子塞进嘴里。 吃完晚饭,妈妈去拿李子盘,数了一下李子,少了一只, 就问孩子们:“你们吃过李子吗?” 大家说:“没有。”瓦尼亚脸红得像虾一样,也说: “没有,我没有吃。” 妈妈看了看瓦尼亚,说:“谁吃了一只李子,这倒不要 紧。可是李子里面有核,谁要是不会吃,把核也吞下去,那 么只要过一天就要送命的。” 瓦尼亚听了妈妈的话,吓得脸色发自,他摇晃着两只小 手,结结巴巴地说:“没有,我把核扔到窗子外面去了。” 一家人都笑了,而瓦尼亚却哭了。
(四)通俗浅显的语言
在儿童故事中,作者常常以简单的句式结构和 生活化的文学口语给孩子讲述故事,儿童故事的语 言具有通俗浅显、质朴明快、口语化的特点,这种 语言特点与儿童的年龄特点以及他们的文学接受能 力是分不开的。
1、以叙述性语言为主,多用短句,少用长句和复句
2、多用比喻来增添语言的形象性和趣味性 3.多用动词,使语言富有动感
第二天,老师让他把自己些的念一念,他念道: “圈木鸟,圈儿圈,圈儿圈儿圈儿,圈儿小虫,大 家叫它圈儿医生” 念着念着,同学们哗地一声笑了,大成很难为 情。 老师说:“大成,你自己写的东西,自己都看 不懂,别人怎么看得懂呢?” 大成想:“老师说得对呀!我应该好好学习。 要是别人把字也画成圈儿,我到哪里去找书看呢?”
4、多用模拟色、形、声的象声词
郑春华 《大头儿子小头爸爸》(节选)
在一个冬天的晚上,外面下着大雪,风像一百 只老虎在吼叫。被窝里,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搂抱 在一起,像树洞里的两只熊。大头儿子帮小头爸爸 捂热一只脚,又捂热一只脚;小头爸爸替大头儿子 捂热一只手,又捂热一只手。捂着捂着,大头儿子 马上就要睡着了,小头爸爸忽然推推他,问:“你 将来长大了想做什么?” “想……做……像……你……一样……的…… 小……头……爸……爸。”刚说完,大头儿子就呼 呼睡着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