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自控能力发展与培养的研究

合集下载

幼儿自我控制能力发展的研究

幼儿自我控制能力发展的研究

幼儿自我控制能力发展的研究自我控制是指个体以自主的方式抑制或调节情感、行为、认知等方面的反应,以达到特定目的的能力。

在生活中,自我控制能力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能够帮助个体控制自己的情感,行为,影响自我的发展,也有助于增强个体的社交能力和学习成就。

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许多因素都会对其产生影响。

幼儿时期正是自我控制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个体掌握自我控制能力的起点。

经过多年的研究,学者们发现,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与幼儿的性格、环境、心理状态、家庭教育等因素密切相关。

1.性格对自我控制能力的影响性格是个体行为表现的深层次特征,对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

研究表明,性格沉着、有耐性的幼儿更容易具有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而急躁、易冲动的幼儿则往往缺乏自我控制能力,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幼儿的生活环境对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研究表明,稳定、有规律的家庭环境有助于幼儿培养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而不稳定、混乱的家庭环境则会对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形成产生消极影响。

家庭教育是影响幼儿自我控制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

研究显示,家长对幼儿的管教方式和教育方法直接影响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

合理的家庭教育能够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自我控制能力,反之则可能对其自我控制能力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总的来说,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性格、环境、心理状态、家庭教育等。

因此,在教育和家庭环境中,应该注重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帮助他们掌握自我控制技能,在今后的发展中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和机会。

幼儿自我控制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

幼儿自我控制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

幼儿自我控制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是幼儿园教育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对于幼儿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促进幼儿的情感发展和智力发展。

本文将就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策略进行探讨。

一、营造积极的教育环境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离不开一个积极的教育环境。

为幼儿营造一个能够促进自我控制能力发展的环境是十分重要的。

教育者应把游戏、体育活动、手工制作、讲故事等多种形式的活动结合起来,创造一个富于启发性和多样性的教育环境,将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贯穿到各项教育活动中。

二、有效地给予丰富的激励丰富的激励措施不仅仅能够增强幼儿的成就感,同时可以促进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

对于幼儿而言,直接的激励手段似乎更具有实际效果。

教育者可以采用各种手段,如表扬、奖品、赞美等方式,激励幼儿,让他们切身感受到自我控制能力的重要性。

三、培养幼儿的坚韧性幼儿园教育中,经常的接触挫折和失败是不可避免的。

为此,教育者要在平常的教育活动中,注重培养幼儿的坚韧性和逆境应对能力,帮助幼儿在挫折和失败中不失信心,培养他们面对困难时的自信心,从而提高其自我控制能力。

四、理智引导幼儿的情绪情绪控制是自我控制的一个重要方面。

幼儿缺乏情绪控制能力,容易冲动,不能很好地控制行为,所以情绪管理是幼儿自我控制能力提高的基础。

教育者可以加强幼儿情感教育,帮助幼儿学会理智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从而在行为中表现出一定的自制能力。

五、积极引导幼儿进行自我评价对于幼儿而言,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是促进自我控制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

教育者可以通过各种方式,鼓励幼儿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让他们意识到所取得的进步和不足之处,从而更好地认识自己,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六、家园合作共同促进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提高家庭是幼儿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家长的支持和鼓励对于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提高十分关键。

教育者可以积极与家长沟通家园合作,共同协助幼儿掌握更多的自我控制技能。

大班幼儿自控能力现状及培养策略的研究

大班幼儿自控能力现状及培养策略的研究

大班幼儿自控能力现状及培养策略的研究一、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教育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开始关注幼儿自控能力的培养。

大班幼儿正处于学前晚期,是孩子步入小学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阶段,幼儿自控能力的养成对于其未来的学习和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大班幼儿自控能力的现状及培养策略,以期为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自控能力是指个体通过调节自己的行为和情绪,以适应环境要求或实现自我目标的能力。

在国内外研究中,自控能力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心理品质,对于幼儿的社会化、情感和认知发展都具有积极作用。

国内外学者对于自控能力的培养进行了大量研究,主要包括自控能力的概念、成因以及训练方法等方面。

三、大班幼儿自控能力的表现与评估大班幼儿自控能力的表现主要包括自我认知、自我评价、情绪调控能力和行为控制能力等方面。

自我认知是指幼儿对自身能力和价值的认知;自我评价是指幼儿对他人的评价和自我评价;情绪调控能力是指幼儿调节自身情绪以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行为控制能力是指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控制自身行为以符合社会规范的能力。

对大班幼儿自控能力的评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自我认知与自我评价:大班幼儿是否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缺点,是否能够接受自己的不足并努力改进,是否能够积极评价他人的优点和不足。

2. 情绪调控能力:大班幼儿在面对挫折、不满意等情况时,是否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以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

3. 行为控制能力:大班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是否能够控制自己的行为,遵循社会规范和学校纪律,与他人友好相处。

四、大班幼儿自控能力的影响因素大班幼儿自控能力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家庭环境、教师指导、同伴关系等方面。

家庭环境对幼儿自控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父母的教养方式、家庭经济条件、父母的受教育程度等都会对幼儿的自控能力产生影响。

教师指导也是影响幼儿自控能力的重要因素。

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以及与幼儿的互动方式等都会对幼儿的自控能力产生影响。

幼儿园教师如何培养幼儿的自控能力

幼儿园教师如何培养幼儿的自控能力

幼儿园教师如何培养幼儿的自控能力幼儿园教师如何培养幼儿的自控能力自控能力是指个体在面对冲突、诱惑或压力时能够自我调节和管理情绪、行为和思维的能力。

对于幼儿来说,自控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它不仅有助于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取得成功,还对于他们未来的发展和个人成就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幼儿园教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可以通过创造有利于自控能力发展的环境、提供合适的教育材料和指导以及培养积极的习惯等方式来帮助幼儿建立和提升自控能力。

第一,创造支持自控的环境。

幼儿园教师应设法创造一个鼓励幼儿自我控制和管理的环境。

这可以通过提供结构化和组织化的活动来实现,如制定日常规划和活动时间表,从而让幼儿有清晰的预期和目标。

另外,给予幼儿足够的选择权和自主权,让他们能够在一定的范围内做出决策,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自我调控能力。

第二,提供有针对性的教育材料和指导。

幼儿园教师可以选择并提供一些专门针对自控能力培养的教育材料和游戏,如益智拼图、记忆游戏和角色扮演等。

这些材料和活动可以帮助幼儿发展他们的集中注意力、耐心等自控能力。

教师还可以运用故事、绘本和情景模拟等方式,引导幼儿思考和探索如何在不同情境中应对挑战和诱惑,从而增加他们的自我调控能力。

第三,培养积极的习惯和行为。

习惯对于幼儿的自控能力发展至关重要。

幼儿园教师应鼓励幼儿形成良好的习惯和行为模式,如早起、整理物品、自我整饬等。

通过课堂活动和示范,幼儿园教师可以模范出示自律和自控的行为,并向幼儿传授正确的习惯养成方法。

此外,教师还可以与家长密切合作,共同促进幼儿在学校和家庭中形成一致的自控习惯。

总结与回顾:幼儿园教师在幼儿自控能力培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通过创造支持自控的环境、提供有针对性的教育材料和指导以及培养积极的习惯和行为,教师可以帮助幼儿建立和提升他们的自控能力。

幼儿的自控能力不仅对于他们目前的学习和生活有着积极的影响,还是他们未来发展和个人成就的重要基础。

因此,幼儿园教师应重视自控能力的培养工作,并积极采取相应措施来帮助幼儿在这方面取得进步。

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和决策能力

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和决策能力

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和决策能力幼儿期是儿童人生中重要的发展阶段,而在这个阶段,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和决策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自我控制和决策能力的培养能够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社交技能,培养自信和独立的人格。

本文将探讨一些方法和具体技巧,帮助家长和教育者有效地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和决策能力。

一、提供积极的角色模型幼儿在成长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受到周围人的影响,而家庭成员往往是幼儿最有力的榜样。

因此,家长和教育者应该努力成为积极的角色模型,展示出良好的自我控制和决策能力。

例如,我们可以在幼儿面前展示出镇定和冷静的态度,解决问题时思考周全,并且理性地做出决策。

同时,我们也要注意言行一致,不以权力和强迫的方式来影响幼儿的决策。

通过这种方式,幼儿能够从我们身上学到正确的行为模式。

二、创造适当的自主环境为了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和决策能力,我们可以创造出一个适当的自主环境。

这个环境应提供给幼儿一定的自由度,让他们有机会做出决策。

例如,我们可以在家中设置一个小角落,让幼儿拥有自己的个人空间,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活动。

在幼儿园或学校中,我们可以设计一些小组活动,让幼儿在小组合作中学会协商和做出决策。

通过这样的环境设计,幼儿能够逐渐建立起自我控制和决策的能力。

三、倾听和尊重幼儿的意见幼儿是独立的个体,他们也有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为了培养他们的自我控制和决策能力,我们应该给予他们充分的倾听和尊重。

在与幼儿进行互动时,我们可以询问他们的意见,尽量不轻易否定他们的提议。

当幼儿做出决策时,我们可以鼓励他们表达理由,并给予适当的正面反馈。

这样的做法能够激发幼儿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独立思考能力。

四、制定明确的规则和界限自我控制和决策能力需要建立在一定的规则和界限之上。

为了帮助幼儿理解和遵守这些规则,我们应该制定明确、简洁的规则,并向他们解释规则的原因和后果。

同时,我们也要注意逐渐增加幼儿的决策范围,让他们有机会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做出决策。

大班幼儿自控能力现状及培养策略的研究

大班幼儿自控能力现状及培养策略的研究

大班幼儿自控能力现状及培养策略的研究一、大班幼儿自控能力现状1. 自控能力发展不平衡:在大班幼儿中,有些孩子的自控能力较强,能够较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而有些孩子的自控能力较弱,容易受到外界刺激而产生情绪波动,难以自我调节。

2. 自控能力与年龄、性别有关:研究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的自控能力逐渐增强;同时,男孩的自控能力普遍优于女孩。

3. 家庭教育方式影响自控能力:过于溺爱或严厉的教育方式都可能导致幼儿自控能力的发展受到影响。

过度溺爱的孩子可能缺乏自我约束力,而过于严厉的孩子可能会产生逆反心理,不愿意接受规则的约束。

4. 同伴关系影响自控能力:幼儿在与同伴互动过程中,会学习到如何遵守规则、如何处理冲突等社交技能,这些技能对于培养幼儿的自控能力具有积极作用。

二、大班幼儿自控能力培养策略1. 家庭教育方面:家长应该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既不过分溺爱孩子,也不过于严厉。

要尊重孩子的个性,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同时,家长要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2. 幼儿园教育方面:教师要关注每个孩子的发展特点,因材施教。

可以通过组织各种活动,如游戏、角色扮演等,让孩子在实践中学会自我约束和自我调节。

此外,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孩子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让他们在与同伴互动中学会遵守规则和处理冲突。

3. 创设良好的环境:幼儿园要为孩子创设一个安全、舒适、有序的环境,让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自然而然地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同时,教师要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及时给予关爱和支持,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

4.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幼儿园可以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帮助孩子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情绪和需求。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让孩子学会自我调节,提高自控能力。

5. 家校合作:家长和教师要加强沟通与合作,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

家长要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教师也要关注孩子在家庭中的情况。

通过家校共同努力,为孩子创造一个有利于自控能力发展的环境。

幼儿时期的自我控制发展与培养方法

幼儿时期的自我控制发展与培养方法

幼儿时期的自我控制发展与培养方法幼儿时期是儿童个人发展的关键时期,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对于孩子日后的成长和成功至关重要。

自我控制是指个体能够有效地管理自己的行为和情绪,并能够抑制冲动、延迟满足的能力。

下面将探讨幼儿时期自我控制发展的几个重要方面以及相应的培养方法。

1.注意力控制能力幼儿时期的孩子非常容易被外界的刺激吸引,缺乏集中注意力的能力。

这就使得他们在学习和日常生活中容易分心和冲动。

因此,培养幼儿的注意力控制能力是自我控制能力的关键。

一种有效的培养方法是通过简单而有趣的游戏来练习幼儿的集中注意力。

比如,让孩子通过数数、找出不同等游戏来锻炼他们的观察力和注意力。

同时,家长也可以给幼儿提供一个安静、整洁、无干扰的学习环境,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集中注意力。

2.情绪调节能力幼儿时期的孩子情绪波动较大,经常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

这不仅会影响他们的行为表现,还会给他们自身带来困扰。

因此,培养幼儿的情绪调节能力是培养自我控制能力的重要一环。

家长可以与孩子进行情绪管理训练,教他们如何面对不同的情绪,并通过适当的方式来表达和释放。

比如,当孩子生气或悲伤时,可以引导他们用绘画、摆弄玩具等方式来发泄情绪。

另外,父母的示范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父母应该注重自己的情绪调节,避免在孩子面前发脾气或情绪失控的行为,以树立良好的表率。

3.冲动控制能力幼儿时期的孩子常常因为缺乏冲动控制能力而做出错误的决策,例如一时冲动地做出自己后悔的行为。

因此,培养幼儿的冲动控制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一种有效的培养方法是教育孩子制定计划和目标,并为他们提供一些简单的自我约束方法,例如帮助他们制定一份“每日任务清单”。

此外,父母也可以通过故事、游戏等方式,启发孩子思考不同决策的后果,从而培养他们独立、理性地进行决策的能力。

总之,幼儿时期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对于孩子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家长应注重培养孩子的注意力控制、情绪调节和冲动控制能力,通过游戏、示范和教育等方式积极引导孩子的发展。

大班幼儿自控能力现状及培养策略的研究

大班幼儿自控能力现状及培养策略的研究

大班幼儿的自控能力是指他们在行为、情绪和认知上对自己的管理能力,这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

以下是针对大班幼儿自控能力现状及培养策略的一些研究方向和建议:1. 现状分析:-通过观察幼儿在日常生活、学习和游戏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自控能力水平,包括情绪调节、冲动控制、注意力集中等方面的表现。

2. 认知发展:-研究幼儿自我认知和自我监控的发展情况,了解他们对自己行为和情绪的认识程度,以及对自己行为的调控能力。

3. 教师角色:-探讨教师在幼儿自控能力培养中的作用和影响,包括教师如何引导幼儿进行自我认知、情绪管理和行为调控等方面的能力。

4. 家庭环境:-考察幼儿家庭环境对其自控能力发展的影响,包括家长的教养方式、家庭氛围对幼儿自控能力的塑造等因素。

5. 幼儿园教育:-分析幼儿园教育环境对幼儿自控能力培养的作用,包括教师的教学策略、课程设置和活动安排等对幼儿自控能力的影响。

针对幼儿自控能力的培养策略,可以考虑以下方向:1. 情绪管理教育:-开展情绪管理教育,教导幼儿如何认识和调控自己的情绪,包括情绪表达、情绪转移等技能的培养。

2. 行为规范引导:-制定明确的行为规范,通过示范、引导和奖惩机制,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规范。

3. 游戏与活动设计:-设计一些可以锻炼幼儿自控能力的游戏和活动,如模拟情境训练、集体游戏等,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自我控制。

4. 家园合作:-与家长积极合作,加强家园沟通,共同关注和引导幼儿自控能力的培养,形成家园共育的局面。

5. 角色扮演:-组织一些角色扮演活动,让幼儿在扮演不同角色时学会自我约束和控制,培养责任感和自我管理能力。

以上是针对大班幼儿自控能力现状及培养策略的一些研究方向和建议,希望能够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一些参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自控能力发展与培养的研究
【摘要】:自我控制是个体对自身心理和行为的主动掌控,儿童自我控制能力培养则是儿童社会化重要目标之一。

自我控制能力不仅在早期儿童心理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同时也对个体今后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因此对学前儿童自控能力发展特点和教育干预方法进行系统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教育意义。

本研究采用实验法,探讨了抑制性控制能力和外部情境两个因素对幼儿自控能力发展的影响;采用单一被试实验法,对自控能力较弱的正常幼儿进行了教育干预研究;通过调查法和观察法,对幼儿园的常规教育中不利于幼儿自我控制能力发展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从而为更好地开展幼儿园常规教育,培养幼儿自控能力提出有效的教育建议。

第一部分,通过对国内外有关自我控制的内涵、发展阶段,以及研究取向进行综述的基础上,提出本研究要解决的问题、研究方法以及总体的研究构想。

第二部分,通过三个研究,考察了3-6岁幼儿的抑制性控制能力发展特点,比较不同情境下抑制性控制能力不同幼儿的自控能力发展特点,检验了对正常幼儿缺乏课堂自控能力的行为教育干预的有效性。

第三部分,从幼儿园常规教育与幼儿自控能力发展关系的角度,分析了目前幼儿园常规教育中不利于幼儿自控能力培养的现象及其原因,提出幼儿园常规教育是培养幼儿自控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常规教育既要遵循幼儿自控能力发展的特点以实现维持教育秩序的短期目标,同时更要运用恰当的教育手段促进幼儿自控能力发展,以实现常规教育的最终目标。

本研究通过以上系列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
论:(1)抑制性控制能力是幼儿自控能力发展的前提条件,在教育中教师要依据幼儿抑制性能力发展状况和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提出合理的教育目标和要求;(2)学前儿童自控能力的发展不稳定,还不具有跨情境的稳定性,因此幼儿园的环境应具有足够的有序性和一致性;(3)综合干预法能有效提高缺乏自控能力幼儿的课堂行为自控能力,因此对于缺乏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和教育干预应发挥各种教育合力。

本研究以抑制性控制能力为个体特征变量,考察了不同抑制性控制能力幼儿的自控能力发展特点,及其在不同情境中自控能力的稳定性,弥补了以往研究较少涉及个体特征因素的不足;将同伴作为一个社会因素,比较了同伴存在与否对幼儿自控能力的影响,弥补了以往研究较少考虑社会因素的不足;通过在正常教育活动中渗透对缺乏自控能力的正常儿童的干预,及作为培养幼儿自控能力重要途径的目前幼儿园常规教育存在的问题研究,弥补了以往研究中较少探讨幼儿园自控能力培养的不足。

本研究丰富了我国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为培养幼儿的自控能力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创造有利于培养幼儿自控能力的教育环境提供了有效建议。

【关键词】:自我控制抑制性控制教育干预常规教育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G610
【目录】:摘要6-8Abstract8-14图表目录14-16绪论16-23一.人为
什么需要自我控制16-17二.自控能力在早期儿童心理发展中的重要性17-20三.开展儿童自控能力发展和教育研究的重要意义20-23第一部分研究综述与问题提出23-531自我控制的内涵23-262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26-303国内自控研究的状况30-314国外有关自控研究的状况31-444.1特质取向的自控研究31-364.2环境取向的自控研究
36-404.3自控研究的新动向40-445自我控制能力干预和教育的研究44-465.1关于自控能力发展的干预研究455.2关于幼儿园自控教育的研究45-466以往研究存在的问题与思考46-517本研究拟解决的问题与思路51-53第二部分实验研究53-142研究一3—6岁幼儿抑制性控制能力发展的特点研究53-67一.研究目的与研究假设53-54二.研究方法54-591.被试542.实验程序54-59三.分析与讨论59-66四.结论66-67研究二抑制性控制能力不同的幼儿在不同情境中的自控表现67-107实验一:不同社会情境下不同抑制性控制能力幼儿遵守游戏规则的差异68-80一.研究目的与研究假设68-69二.研究方法69-711.被试692.实验设计693.实验程序69-71三.分析与讨论71-79四.结论
79-80实验二:不同社会情境下不同IC幼儿延迟满足选择的差异80-86一.研究目的与研究假设80-81二.研究方法81-821.被试812.实验程序81-82三.分析与讨论82-85四.结论85-86实验三:不同任务性质下不同IC幼儿自控能力的差异86-96一.研究目的与研究假设86二.研究方法86-871.被试862.实验设计86-873.实验程序87三.分析与讨论87-94四.结论94-96实验四:不同干扰环境下不同IC幼儿自控能力的差异
96-107一.研究目的与研究假设96二.研究方法96-971.被试962.实验
设计963.实验程序96-97三.分析与讨论97-105四.结论105-107研究三提高幼儿课堂自控能力的教育干预研究107-134一.问题提出
107-108二.研究方法108-1281.干预对象108-1112.实验设计1113.基线期111-1233.1缺乏自控能力行为的界定111-1123.2观察和记录方法112-1133.3观察的信度1133.4观察结果分析113-1163.5自控能力缺乏的成因分析116-1234.干预期123-1284.1干预的目标1234.2干预的方法123-1284.3数据收集128三.干预效果分析128-1321.统计和分析方法的选择1282.量的分析128-1303.质的分析130-132四.讨论132-133五.结论133-134总讨论134-142第三部分自控能力培养与幼儿园常规教育142-178一.幼儿园常规教育是促进幼儿自控能力发展的重要途径142-149(一)何为幼儿园常规教育142-144(二)自控能力发展与常规教育的关系144-145(三)常规教育对自控能力发展的促进作用145-149二.幼儿园常规教育中不利于自控能力发展的现象149-156(一)将”维持即时纪律”作为常规教育唯一目标149-150(二)以”整齐划一”来衡量常规教育的成效150-153(三)以”听话”作为讦价幼儿自挖能力强弱的尺度153-155(四)将常规教育封闭化155-156三.导致上述现象的原因分析156-164(一)教育观念的制约156-158(二)管理者”求稳”心态的制约158-160(三)教师”求无过”心态的制约160-161(四)评价机制的制约161-163(五)办园条件的制约163-164四.思考与展望:发挥常规教育在自控能力培养方面的重要作用164-178(一)常规教育要兼顾短期和长期的教育目标164-166(二)常规教育要顺应自控能力发展的特点
166-170(三)发挥常规教育对自控能力发展的促进作用170-1781.尊重
与合作:常规教育的情感基础170-1712.理解与内化:常规教育的出发
点171-1733.有效交流:常规教育的重要手段173-1754.自主性:常规教育的起点和归宿175-178结语178-183主要参考文献183-191附录191-193后记193 本论文购买请联系页眉网站。

出师表
两汉:诸葛亮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