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头脑眩晕
眩晕症的最好治疗方法

眩晕症的最好治疗方法第一篇:眩晕症的最好治疗方法眩晕症是一种常见的病症,其症状包括头晕、恶心、呕吐等。
对于眩晕症的治疗方法,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选择,但是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治疗。
一、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眩晕症的常见治疗方法,主要是通过药物改善内耳和中枢神经的血液循环,缓解症状。
常用的药物有利多卡因、安坦和普通维生素等。
其中,利多卡因是治疗眩晕症最常用的药物之一,它能够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缓解症状。
安坦是一种镇静剂,能够减轻紧张和焦虑,缓解症状。
而普通维生素则有助于加强内耳的代谢功能,有助于治疗眩晕症的症状。
二、针灸针灸是一种古老而有效的治疗方式,对于眩晕症的治疗也有一定的效果。
针灸能够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神经传导,缓解肌肉紧张,对于治疗眩晕症具有一定的疗效。
在进行针灸治疗前,需要找到专业的针灸师进行治疗。
三、物理治疗物理治疗是一种不需要药物介入的治疗方法。
常见的物理治疗方式有按摩、理疗、体操等。
按摩是通过按摩脖颈和头部的穴位,缓解肌肉紧张,促进血液循环的治疗方法。
理疗是利用热、冷、高频电磁波等物理因素进行治疗。
而体操则可以改善身体健康状况,缓解疲劳,促进血液循环等。
综上所述,眩晕症的治疗方法有多种选择,药物治疗、针灸和物理治疗都是常见的治疗方式。
需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在进行治疗之前,需要保证身体健康和睡眠充足,避免激烈的运动和食用刺激性食物,有助于缓解眩晕症的症状。
第二篇:眩晕症的最好预防方法眩晕症是一种常见的病症,病人会感到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
为了预防眩晕症的发生,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是预防眩晕症的基础。
需要保证良好的睡眠质量,避免熬夜和过度疲劳。
另外,合理的饮食和适量的运动也有助于预防眩晕症的发生。
二、避免精神压力精神压力是导致眩晕症的一个重要因素。
因此,需要避免长时间的紧张状态和焦虑情绪,增强心理素质。
三、避免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会导致血液循环不畅,使身体处于缺氧状态。
眩晕症的最佳解决方法

眩晕症的最佳解决方法
眩晕症是一种令人不舒服且影响生活质量的症状。
以下是一些可以帮助你缓解眩晕症的方法:
1. 坚持规律的饮食和睡眠:保持良好的健康习惯对控制眩晕症非常重要。
避免过度疲劳和睡眠不足,保证每天有足够的休息时间。
2. 避免头部突然变动:突然转动头部可能会加剧眩晕症状。
尽量避免急速转头,比如迅速从床上坐起或者低头寻找东西。
3. 避免触发物:某些刺激性物质可能会诱发或加重眩晕症状。
常见的眩晕症触发物包括咖啡因、尼古丁、酒精和强烈的气味。
尽量减少或避免暴露于这些物质。
4. 管理焦虑和压力:焦虑和压力可能加重眩晕症状。
学习一些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冥想或进行适度的运动来缓解心理压力。
5. 尝试头部体位训练:头部体位训练是一种针对平衡系统的治疗方法,可以帮助减轻眩晕症状。
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6. 调整生活环境:保持室内光线明亮、避免使用眩光灯。
避免暗室和环境中的刺激灯光,尽量保持环境舒适和稳定。
7. 寻求医疗帮助:如果眩晕症状严重或持续时间较长,建议咨询专业医生进行评估和治疗。
医生可能会推荐一些药物或其他治疗方法来帮助控制眩晕症。
请注意,以上方法仅供参考,并不适用于所有人。
如果你有眩晕症状,最好咨询医生以获取更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建议。
眩晕症的最佳治疗方法

眩晕症的最佳治疗方法
眩晕症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可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因此寻找最佳的治疗方法对于患者来说非常重要。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治疗方法:
1. 药物治疗: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病因,开具一些针对性的药物,如抗晕动药物(例如安坦、度冷丁等),抗组胺药物(如西替利嗪)等。
这些药物可以帮助缓解眩晕症状,并减轻患者的不适感。
2. 物理治疗:一些物理治疗方法可以通过改善平衡系统的功能,缓解眩晕症状。
常见的物理治疗方法包括头位训练、平衡训练和眼球运动训练等。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患者重建平衡系统的功能,减轻眩晕的发作次数和程度。
3. 行为疗法:一些行为疗法可以帮助患者控制和减轻眩晕症状。
例如,深呼吸、放松练习、逐渐增加日常活动以及规律的锻炼等都可以有助于减轻眩晕症状,并增强患者的自信心。
4. 饮食调整:某些患者的眩晕症状可能与饮食有关。
因此,饮食调整也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方法。
患者应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如辣椒、咖啡和酒精等,同时增加摄入均衡的饮食,如多食用新鲜水果和蔬菜。
以上治疗方法只是一些常见的选择,具体的治疗应根据患者的情况和医生的建议来确定。
对于眩晕症状的患者来说,积极采取治疗措施是非常重要的,以改善生活质量并减轻痛苦。
马上止眩晕的三个妙招

马上止眩晕的三个妙招嘿,朋友们!有时候是不是会突然感觉天旋地转,脑袋晕乎乎的呀?别着急,今天我就来给大家分享三个止眩晕的妙招,保准有用!妙招一,深呼吸大法。
你可别小看这简简单单的深呼吸哦!当你感觉眩晕来袭,就赶紧找个舒服的地方坐下或者躺下,然后慢慢地吸气,让空气充满你的肚子,再慢慢地呼气。
就像给你的身体打了一针镇定剂一样。
想象一下,你的身体就像一个气球,吸气的时候鼓起来,呼气的时候瘪下去,把那些让你不舒服的感觉都给挤出去啦!多来几次,眩晕说不定就被你赶跑啦。
妙招二,按揉小助手。
找到你的太阳穴,用手指轻轻按揉,顺时针转几圈,逆时针再转几圈。
哎呀,就像给你的脑袋做了一场按摩一样舒服呢!还有后颈那块,也别忘了按一按。
这就好比是给你的大脑开通了一条顺畅的通道,让那些乱七八糟的感觉没法在里面捣乱。
有时候啊,就这么简单按一按,就能让你从晕乎乎的状态中清醒过来呢。
妙招三,神奇平衡力训练。
眩晕的时候是不是感觉站都站不稳呀?这时候就来试试平衡力训练吧。
单脚站立,能坚持多久就坚持多久,换另一只脚再来。
或者闭上眼睛,双手平举,试着保持平衡。
这就好像在跟眩晕玩一场游戏,你要努力战胜它,让自己的身体重新找回平衡感。
刚开始可能有点难,但多练几次,你会发现自己越来越厉害,眩晕也不敢轻易来找你麻烦啦!说真的,这三个妙招真的很管用哦!我自己就试过呢。
有一次我在大太阳下走了好久,突然就觉得头晕得厉害。
我赶紧找了个阴凉的地方坐下,开始深呼吸,然后按揉太阳穴和后颈,休息了一会儿又试着做了下平衡力训练。
嘿,你猜怎么着,没过多久我就感觉好多啦,又能活蹦乱跳啦!所以呀,大家要是遇到眩晕的情况,可别慌张,试试这三个妙招,说不定就能马上见效呢。
别再让眩晕影响你的生活啦,让我们一起把它赶跑吧!。
眩晕症治疗药品

眩晕症治疗药品眩晕症是一种常见的病症,患者在头晕、目眩、平衡失调等症状下常感到困扰。
为了缓解患者的不适,现代医学已经开发出了一系列有效的眩晕症治疗药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眩晕症治疗药品。
一、前庭神经耐受剂前庭神经耐受剂是一类通过改善前庭系统功能的药物,常用以减轻眩晕症状。
它能够调节前庭神经的功能,提升患者的平衡能力,从而使眩晕症状得到缓解。
目前市场上较常见的前庭神经耐受剂药品包括倍他司汀、西洛他唑等。
倍他司汀是一种经典的前庭神经耐受剂,能够改善前庭传导功能,并减少其对迷路的兴奋作用。
通过调节前庭神经功能,倍他司汀能够缓解患者的眩晕症状。
在使用倍他司汀时,需注意副作用可能引起的恶心、头晕等不适感。
西洛他唑是另一种常用的前庭神经耐受剂,其作用机制是通过阻断前庭神经的代谢降低其兴奋性。
西洛他唑广泛应用于眩晕症状轻、中度的患者,能够有效减轻病症,提升生活质量。
在使用西洛他唑时,需要考虑个体差异的问题,避免副作用带来的不适。
二、镇静安抚剂镇静安抚剂是一类能够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药物,常用于治疗焦虑、紧张等症状。
对于眩晕症患者来说,焦虑紧张可能进一步加重病情,因此镇静安抚剂在治疗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常见的镇静安抚剂包括帕金森病的治疗药品“苯海索”,这种药品具有镇静、抗焦虑等作用,能够帮助患者缓解眩晕症状。
苯海索是一种广谱性的抗胆碱药物,其镇静作用通过阻断在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中的胆碱能传递实现。
苯海索在治疗眩晕症状中具有较好的疗效,可以帮助患者减轻病症,提升生活质量。
然而,由于苯海索会产生一定的副作用,如口干、食欲减退等,患者在使用时需遵循医生的建议,并注意不良反应的监测。
三、晕动病治疗药品晕动病是眩晕症的一种特殊类型,常常与运动、旅行等相关,给患者带来困扰。
针对晕动病,医学界开发了一系列治疗药品,例如雷尼他胺、美索巴明。
雷尼他胺是晕动病常用的抗组胺药,其作用机制是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H1受体。
通过阻断组胺的作用,雷尼他胺能够减少晕动病的症状,帮助患者恢复正常。
眩晕症治疗方案

眩晕症治疗方案眩晕症是一种常见病症,主要表现为头晕、眼花、头昏、恶心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
为了有效治疗眩晕症,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治疗方案。
一、药物治疗1. 抗眩晕药物:常用的抗眩晕药物包括东莨菪碱、安钠咖、甘露醇等,可以有效缓解眩晕症状。
但是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并注意用药时间和剂量。
2. 镇静剂:对于由焦虑、紧张等情绪引起的眩晕,可以使用一些镇静剂来缓解这些症状。
3. 血管活性药物:对于血液循环不良引起的眩晕,可以使用一些血管活性药物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眩晕症状。
二、物理疗法1. 物理治疗:如头部按摩、颈部按摩等,可以改善血液循环,缓解眩晕症状。
2. 物理疗法:如艾灸、针灸等,可以调节身体的气血流通,减轻眩晕症状。
3. 物理运动:适当的体育锻炼,如慢跑、散步等,可以提高身体的代谢水平,改善眩晕症状。
三、生活调整1. 睡眠调整: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利于改善眩晕症状。
2. 饮食调整:避免油腻、辛辣食物,多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有利于控制眩晕症状。
3. 精神调节: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尽量避免焦虑、紧张情绪,有助于改善眩晕症状。
四、康复训练1. 平衡训练:通过进行一些平衡训练,如平衡球、单脚站立等,可以提高身体的平衡感,减轻眩晕症状。
2. 视觉康复训练:通过进行一些视觉康复训练,如追光运动练习、视觉跟踪训练等,可以提高眼睛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改善眩晕症状。
3. 肌肉放松训练:通过进行一些肌肉放松训练,如温水浴、瑜伽等,可以减轻肌肉紧张引起的眩晕症状。
五、手术治疗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耳朵内有听神经瘤、梅尼埃病等引起的眩晕,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来解决问题。
但需要注意的是,每个病人的眩晕症状可能由不同的原因引起,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
因此,在治疗眩晕症时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遵循医生的专业建议。
消除头晕的方法

消除头晕的方法头晕是一种常见的身体不适症状,给人带来不舒适感,甚至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
然而,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缓解和消除头晕,帮助我们恢复身体健康。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的消除头晕的方法。
一、保持良好的姿势与坐卧位置保持良好的姿势和坐卧位置是消除头晕的重要因素之一。
我们经常在长时间坐着或者低头看手机、电脑时头晕,这时应该注意调整坐姿和仰卧或站立休息一会儿。
合理的坐姿能够减少颈椎负担,改善血液循环,从而缓解头晕。
二、适度休息与放松适度休息与放松也是消除头晕的重要方法之一。
长时间的劳累和紧张会导致身体疲劳,血液供应不足等,从而引发头晕现象。
因此,应该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适时放松身心,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定期进行有氧运动,增强体质,缓解疲劳。
三、饮食调理与合理膳食饮食调理与合理膳食对于消除头晕也起到积极的作用。
我们应该遵循“少油、少盐、少糖”的原则,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摄入,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适量摄入一些有助于提高血液循环的食物,如红枣、山楂等,可以有效减少头晕的发生。
四、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良好的睡眠对于消除头晕也非常重要。
夜晚睡眠时,应保持一个相对安静、舒适的环境。
避免长时间注视电子屏幕,避免饮用刺激性饮料和食物,如咖啡、浓茶等。
睡前可以进行一些放松的活动,如听轻柔音乐、泡热水澡等。
保持规律的生物钟,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和消除头晕。
五、适度运动与锻炼适度运动是增强身体机能和消除头晕的有效方法之一。
在头晕发作时,可以进行适度的头部运动,如缓慢转动头部、低头低眼、做转圈运动等,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和纠正头晕。
此外,适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跑步、游泳等,也能提高身体机能,缓解头晕。
六、避免剧烈晃动和刺激剧烈晃动和刺激是诱发头晕的常见原因之一,应该避免。
例如长时间乘坐摇晃的交通工具,如船、车、飞机等,容易导致头晕。
此外,暴露在强光和噪声环境中也会产生不适感。
因此,我们应该尽量避免这些刺激,保持身心平静,减少头晕的产生。
眩晕最简单的恢复方法

眩晕最简单的恢复方法
眩晕是一种常见的症状,通常表现为头晕、眼花、恶心、耳鸣等不适感。
眩晕会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大的困扰,因此及时有效地恢复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介绍一些简单的方法来帮助您缓解眩晕的不适感。
首先,当您感到眩晕时,可以尝试找一个安静的环境坐下来,闭上双眼,放松身体,深呼吸几次。
这样可以帮助您缓解眩晕的症状,让自己平静下来。
其次,眩晕可能与颈部肌肉紧张有关。
您可以进行一些颈部放松操来缓解眩晕。
比如,慢慢转动头部,左右摇动头部,做一些颈部的拉伸运动,这些都可以帮助缓解颈部肌肉的紧张,减轻眩晕的不适感。
另外,眩晕还可能与血糖不稳定有关。
当您感到眩晕时,可以适量进食一些含糖的食物,比如水果、巧克力等,以帮助稳定血糖水平,缓解眩晕的症状。
此外,眩晕还可能与情绪紧张有关。
因此,保持良好的心态也
是缓解眩晕的重要方法。
可以尝试做一些放松的活动,比如听音乐、做瑜伽、散步等,让自己的情绪得到宣泄,减轻紧张情绪,从而缓
解眩晕的不适感。
最后,如果您长期感到眩晕,建议及时就医,寻求专业的医生
帮助。
因为眩晕可能是一些疾病的表现,比如内耳疾病、颈椎病等,需要得到及时的治疗。
总之,眩晕是一种常见的症状,但是通过一些简单的方法,我
们可以缓解眩晕的不适感。
希望以上方法可以帮助您更好地应对眩晕,恢复健康。
祝您早日康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治疗头脑眩晕的食疗方中医认为,眩晕多为肝阳上亢,气血亏虚,肾精不足,痰浊中阻所致,当以平肝潜阳、益气养血、补益肝肾、燥湿化痰为治。
临床观察发现,采用外治法可有效地防治眩晕。
∙迷走神经刺激术∙生酮饮食治疗癫痫∙平癫祛痫黄金组合∙治好癫痫先治好人眩晕是以头晕、眼花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病证。
眩即眼花,晕即头晕,两者常同时并见,故统称为“眩晕”。
其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舟船,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有恶心、呕吐、汗出、面色苍白等症状,严重者可突然仆倒。
主要由迷路、前庭神经、脑干及小脑病变引起。
眩晕类似于现代所谓的前庭眩晕、梅尼埃病、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者。
周围性眩晕常为发作性,多呈旋转型或上下左右晃动,程度较剧烈,持续时间短,从数秒至数日不等,常伴耳鸣、听力减退,水平或略带旋转的眼球震颤。
中枢性眩晕常见的有摇摆感、地动感、倾斜感,或是头晕脑涨,头重脚轻,脚步虚浮感。
眩晕程度较轻,持续时间可达数周以上,较少伴耳鸣、耳聋。
中医认为,眩晕多为肝阳上亢,气血亏虚,肾精不足,痰浊中阻所致,当以平肝潜阳、益气养血、补益肝肾、燥湿化痰为治。
临床观察发现,采用外治法可有效地防治眩晕。
药枕疗法配方1:夏枯草、荷叶、竹叶、公英、菊花各50g,研为细末,装入布袋中,当枕芯用,连续1~2月。
配方2:野菊花500g,红花100g,薄荷200g,冬桑叶、辛夷、冰片各50g,共研粗末,装入枕芯,3个月为一疗程。
此二方均可清热平肝,适用于肝阳上亢所致的眩晕。
湿热敷法药用当归、伸筋草、路路通、丹参各50g,防风、雪上一枝莲各20g,白芷花10g,乳香15g。
捣碎和匀,分装布袋中,放入水中浸泡约20分钟后,放入蒸锅中加热20分钟,取出降温至50℃左右时,置于颈部热熨。
每次30分钟,凉了可再加热,每日2次,10日为一疗程。
有条件者,亦可将上述药物加水煎煮,取浓缩液至100ml,用8cm×12cm 与12cm×12cm绒布两块,浸透药汁,置于颈部,并加置相等大小的两块电极板,通以15mA 强度的直流电作离子透入。
本法是中医湿敷疗法的扩大应用,利用直流电使药物离子通过皮肤、黏膜引入机体内,达到治疗目的。
塞耳疗法灵磁石10g,研为细末,分成2份,用纱布包裹,塞于双耳中,每日1~2次,每次1小时,连续5~7天。
可平肝潜阳,适用于肾虚眩晕。
民间还有用鲜生地塞患侧耳治眩晕法。
耳穴疗法取米粒大小之冰片,放在0.5cm×0.5cm的橡皮膏中心,贴于双耳穴上(取穴:神门、脑、皮质下、交感,双侧,每次2~3个穴位),3天1换,4次为1疗程。
用药时应将橡皮膏严格密封周围,防止冰片挥发。
个别人贴药后有欲寐感,以后转清醒,不必多虑。
本方也可治失眠证。
敷百会法蓖麻仁、生半夏各等量,共捣成膏状,外敷于百会穴处,敷料包扎,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连续2~3天。
可化痰除湿,适用于痰湿眩晕,一般用药30分钟后眩晕可明显减轻。
填脐疗法黄芪、五味子各10g,研为细末,加清水适量调为稀糊状,外敷于肚脐孔处,敷料包扎,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连续3~5天。
可健脾益气,适用于气血亏虚所致的眩晕。
敷手心法曼陀罗叶10g。
最好用鲜叶,捣碎,加白酒数滴,包于左手掌心,每日换药2次,对肝阳上扰引起的眩晕效果较好。
本品有毒,慎勿内服。
敷涌泉法吴茱萸20g,肉桂2g,共研细末,米醋调匀,捏成饼状,于睡前贴敷于双足心涌泉穴,次晨取下,连续3~5次。
或取吴茱萸适量,研为细末,用米醋或凡士林适量调为膏糊状外敷双足心涌泉穴,每日1换,连续10~15天。
可引热下行,适用于眩晕耳鸣,烦躁多梦,颜面潮红。
足浴疗法取山栀子、钩藤各10g,水煎取药液泡脚,每日1~2次,每次15~30分钟,连续5~7天;也可用夏枯草30g,钩藤、桑叶、菊花各20g,水煎足浴。
此法适用于肝阳上亢型眩晕。
穴位注射法患者取坐位,选准双侧风池穴,医者用5号皮试针抽取复方丹参注射液2ml,局部皮肤常规消毒后,将针快速刺入皮下组织,缓慢推进0.5~0.8寸,得气后回抽无血,将药液缓缓推入,每穴各1ml,隔日治疗1次,10次为1疗程,疗程间隔1周。
此法治疗颈性眩晕疗效较佳。
温馨提示:看过药典方剂栏目这篇文章,相信你对药典方剂又有了一些新的认识,想了解更多的药典方剂知识,请返回药典方剂栏目。
所患疾病:眩晕性别:女年龄:63岁1.2007年4月份前,常感头昏脑胀,不舒适;2.2007年4月份后,突然感觉天旋地转伴有呕吐,大汗,大汗后发冷,不能睁开眼睛,眩晕严重并发生卒倒昏迷状态,送县城医院治疗体温血压均无,做脑CT,心电图显示脑梗,心肌有点缺血,抢救治疗,输液后症状缓解(吊扩张血管等药物点滴),一周后出院,出院后1-2周,眩晕再次发生,症状也是大汗,呕吐,不能移动,天旋地转,再次入院输液治疗。
3.出院后头部一直仍有不适和昏沉感,后慢慢发现左耳有耳鸣现象;4.2007年-2009年4月期间均有眩晕发作,只能平躺,不能移动,不能睁眼,并伴有呕吐,持续时间不定,常失眠,发作不严重时,去吊参麦,丹参等点滴缓解。
2008年左耳耳鸣加重,至今听力下降严重,几乎丧失,现左耳仍有敲打声音。
5.2009年5月因之前有去打点滴,心情较舒畅,头脑不适感消失,也无眩晕发作,服用过:天麻杜仲丸,西比灵,敏史朗,拜阿司匹林,心脑康药物。
6.5月底到广州,2009年6月开始,头脑又出现昏沉状态,头脑和颈脖子感觉发胀无眩晕发作,但有失眠,盗汗症状,到院就诊,血压偏低,服药:参氏五味子以及百乐眠胶囊;7.2009年7月4日,凌晨5点30左右,躺床上眩晕发作,大汗,伴有呕吐,肢体发冷,服用“敏史朗”2片,平躺休息,症状缓解。
8.2009年7月5日前往广州华侨医院“神经科”就诊,做“经颅多普勒(TCD)”以及“心电图”检查。
A、经颅多普勒(TCD)检查报告如下:所测各动脉血流方向正常,频音正常,频谱形态呈波峰后移,1)双侧眼动脉、颈内动脉血速未见异常;2)双侧椎动脉以及基底动脉未见异常;3)双侧颈总动脉血速不对称,右侧偏慢。
提示:1)符合脑动脉硬化之TCD频谱改变。
2)建议做颈部彩B检查。
B、心电图检查报告如下:1)窦性心律2)电轴左偏(-34度)3)左前分支传导阻滞4)ST-T改变。
服药一周“”7月9日,凌晨眩晕发作,7月10日前往中山大学第六医院“神经科”就诊,测量血压为:90/65,做“头颅平扫CT”,影象表现如下:脑实质未见明显异常密度影。
脑室、脑池及脑沟的大小、形态及密度未见明显异常,中线结构未见移位。
诊断意见:颅脑CT平扫未见明显异常,必要时复查。
医生开7天点滴,“醒脑静、CDPC、VitB6”等输液,并服用“天丹通络胶囊”,输液后第二天,7月11日凌晨又发作眩晕,服用敏史朗和西比灵。
7月16日七天点滴打完,无明显改善7月17日,前往中山大学第六医院“心血管”就诊,测量血压为:90/60,医生改用“丹参”和“参麦”输液三天,输液前两天,睡眠比较好,头昏沉状况缓解。
7月20日凌晨4点左右,眩晕再次发作7月21日前往中山大学第六医院“耳鼻喉科”就诊,做“颈椎正侧双斜位”X线和“耳朵纯音测试”以及“双耳乳突3D—CT”。
1、“颈椎正侧双斜位”X线影象表现如下:颈椎生理弯曲存在,顺列良好;颈3-7椎体边缘见轻度唇状骨质增生影,以后缘为主;颈椎间隙未见狭窄;双侧颈6/7椎间孔变小;颈6/7局部前纵韧带钙化。
诊断意见:颈椎病。
2、“双耳乳突3D—CT”影象表现如下:双侧外耳道通畅,鼓膜未形态和大小正常,未见异常密度影,鼓室各壁光整,听小骨链完整,未见破坏。
双侧乳突突气房透亮清晰,未见异常密度影,骨质结构正常。
双侧听道对称,大小、形态正常,无骨质破坏及增生。
诊断意见:双侧中耳、乳突CT平扫未见明确异常。
几次眩晕均发生在夜晚或凌晨,转动睡姿,昨侧或右侧睡姿改为平躺时肚子感觉翻滚马上发生眩晕。
这是我母亲眩晕,从内科,看到神经科,到心血管科,再到耳鼻喉科都就诊过,却都没有定论和确诊针对治疗,每每看到母亲发作眩晕时的痛苦,却无能为力,心理很难受,医药费用花了很多,但很是茫然,希望有好的医生能忙!根据病症请好心医生看看,是否能确定我母亲的眩晕是由颈椎病引起还是脑血管性眩晕?还是什么?确诊后才能针对治疗,非常感谢!你母亲患的是典型的颈性眩晕病,与动脉硬化有关,这是基本原因,如要受凉、劳累、生气等可诱发发作,在发作期间轻微的颈部活动都能引起发作。
此病常因以原因反复发作,随着年纪的增长,有加重的可能。
治疗措施:一是平时注意预防诱发因素,二是发作时尽早治疗,第三是发病期间不能活动颈部。
看神经内科,输液治疗+口服药,用热水袋热敷颈部也有效果。
目录释义眩晕的原因眩晕发病机理眩晕的种类诊断治疗预防与调养忌食物品释义眩晕的原因眩晕发病机理眩晕的种类诊断治疗预防与调养忌食物品∙眩晕食疗方∙眩晕患者的护理∙变形金刚角色∙美国电影∙法国电影∙同名小说∙引发眩晕发作的七大元凶展开编辑本段释义基本解释词目:眩晕拼音:xuàn yùn[dizziness] 头晕目眩详细解释1.眩晕是包括视觉、本体觉、前庭功能障碍所致的一组症候。
一般认为眩晕是人的空间定位障碍所致的一种主观错觉,对自身周围的环境、自身位置的判断发生错觉。
一般来说,头晕、头昏相对较轻,而眩晕则较重。
眩晕包括摇晃感、漂浮感、升降感。
2. 头晕目眩。
《剪灯馀话·贾云华还魂记》:“夫人亦眩晕思卧,乃先就榻。
惟娉率诸婢收拾器皿,锁闭门户。
”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地震》:“人眩晕不能立,坐地上,随地转侧。
”《医宗金鉴·内治杂证法·眩晕》:“伤损之症,头目眩晕,有因服克伐之剂太过,中气受伤,以致眩晕者。
” 清昭连《啸亭续录·王功伟》:“﹝王富顺﹞尝病眩晕,恒恐毙於道途,每出行,必小纸书其姓名居址,以防颠仆。
” 郁达夫《采石矶》二:“他觉得晴光射目,竟感觉得有些眩晕。
”3. 引申为迷惑。
瞿秋白《<饿乡纪程>跋》:“二十年来盲求摸索不知所措,凭空舞乱我的长袖,愈增眩晕。
”眩晕是目眩和头晕的总称,以眼花、视物不清和昏暗发黑为眩;以视物旋转,或如天旋地转不能站立为晕,因两者常同时并见,故称眩晕。
编辑本段眩晕的原因引起眩晕的疾病种类很多,大约有上百种病可以引起眩晕,不同的疾病的原因也是不一样的。
按照病变部位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周围性眩晕和中枢性眩晕两大类。
中枢性眩晕是由脑组织、脑神经疾病引起,比如听神经瘤、脑血管病变等,约占眩晕病人总数的30%。
周围性眩晕约占70%,多数周围性眩晕与我们的耳朵疾病有关。
周围性眩晕发作时多伴有耳蜗症状(听力的改变、耳鸣)和恶心、呕吐、出冷汗等植物神经系统症状。
部分疾病可反复发作性眩晕,自行缓解。
1.高血压病:高血压所致的眩晕多数是由于情绪变化、精神紧张或受精神刺激等因素的影响,使血压产生波动而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