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中的漏斗现象汇总

合集下载

沟通过程-“漏斗效应”的解决办法

沟通过程-“漏斗效应”的解决办法

沟通过程-“漏斗效应”的解决办法
一、第一各环节漏掉的20﹪(你心里想表达的100﹪,嘴上说的80﹪)。

原因:
●没有记住重点;
●不好意思,没有表达出来。

解决办法:
●表述前记录下要点;
●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

二、第二各环节漏掉的60﹪(你嘴上说的80﹪,别人听到的60﹪)。

原因:
●你自己讲话时有干扰;
●他人听话时有干扰;
●没有记录。

●避免干扰;
●记录。

三、第三各环节漏掉的40﹪(别人听到的60﹪,别人听懂的40﹪)。

原因:
没有理解,不懂装懂。

解决办法:
●向与会者强调重点、询问;
●问他有没有其他想法。

四、第四各环节漏掉的20﹪(别人听懂的40﹪,别人行动执行的20﹪)。

原因:
●没有办法;
●缺少监督。

●共同制定办法;
●监督到位。

企业团队在解决“沟通漏斗”的问题上应该充分认识到“沟通就是影响力、沟通就是执行力”这个道理,对于重点的、有分歧的问题及时进行沟通,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消除沟通屏障。

管理层、任务下达者应该及时向执行人提供他们所需要的信息,并在任务执行过程中不断进行补充和完善。

员工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首先要对工作内容有充分的理解和认识,并将执行过程中出现的突发性异常情况进行及时反馈。

组织者要适时进行会议总结,如有偏离,及时纠正。

团队内部只有达到良好的沟通和共识,才能保质保量地完成每一项工作任务,企业才能不断地成长和壮大。

沟通中的漏斗效应出现的原因

沟通中的漏斗效应出现的原因

沟通中的漏斗效应出现的原因
沟通中的“漏斗效应”出现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三点:
1.沟通者表达逻辑不清晰:如果表达者没有经过充分的准备,或者没有条理清晰的思路,就很难
把想要表达的内容表述清楚,这就容易导致“漏斗效应”。

2.沟通对象过滤信息:听者可能会根据自己的理解,过滤掉一些信息,从而造成信息传递过程中
的损失和理解偏差。

3.沟通对象再转述或执行时有误差:当沟通对象需要转述或执行已经接收到的信息时,可能会因
为语言、理解或记忆的问题,造成信息的二次损失,从而产生“漏斗效应”。

1。

沟通漏斗经典案例

沟通漏斗经典案例

沟通漏斗经典案例沟通漏斗经典案例一1910年,在美国,营长对值班的军官说:“明晚大约八点钟左右,哈雷彗星将可能在我们这个地区看到,这颗彗星每隔76年才能看见一次。

命令所有士兵,着野战服在操场上集合,我将向他们解释这一罕见的现象;如果下雨的话,就在礼堂集合,我为他们放一部有关彗星的影片。

”值班军官立即执行营长的命令,对连长说:“根据营长的命令,明晚八点,每隔76年才能看见一次哈雷彗星将在操场上空出现。

如果下雨的话,就让士兵穿着野战服列队前往礼堂,这一罕见的现象将在那里出现。

”连长立即执行值班军官的命令,对排长说:“根据营长的命令,明晚八点,非凡的哈雷彗星将军穿野战服在礼堂中出现,这是每隔76年才出现的事。

如果操场上下雨的话,营长将下达另一个命令,这种命令每隔76年才会出现一次。

”排长立即执行值班连长的命令,对班长说:“明晚八点,营长将带着哈雷彗星在礼堂中出现,这是每隔76年才出现的事。

如果下雨的话,营长将命令彗星穿上野战服到操场上去。

”最后,班长对士兵说:“在明晚八点下雨的时候,著名的76岁的哈雷将军将在营长的陪同下身着野战服,开着那辆彗星牌汽车,经过操场前往礼堂。

”同样道理,在企业经营中,谁能保证你们企业不会发生像哈雷彗星通知这样的笑话。

其实,我们经常会遇到“沟通漏斗”,经常会遇到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失真的问题。

一旦信息失真,员工就会部分理解,执行就会大打折扣,生产效率会大大下降,企业效益会大受影响,严重时,会造成企业倒闭;当追究起责任时,大家就会互相埋怨,进而会直接影响人际关系。

所以,一定要掌握一些沟通技巧,争取让这个沟通漏斗“漏”的越来越少。

沟通漏斗经典案例二昨晚旸旸的记事本作业要求记湖州的“塔里塔”——飞英塔的故事。

故事的开头,旸旸是这样复述给我听的:从前,飞英公园有一家人,一个老婆,一个老公。

他们有一个女孩。

意思虽然没错,但我当时听着就觉得别扭。

一边记一边心里想着,现在讲给小朋友听的故事也与时俱进了,老公老婆的张口就来。

沟通中的漏斗原理

沟通中的漏斗原理

沟通中的漏斗原理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心里想的是一回事,说出来是另一回事,别人听进去的又是另外一回事,最后做出来的结果和你最初想的完全不一样了呢?这就像是一个漏斗,咱们的想法在沟通这个大漏斗里不断地漏走、变形,这就是沟通中的漏斗原理啦。

那这个漏斗到底是怎么漏的呢?咱们来好好瞧瞧。

假设你心里有个非常棒的想法,这个想法是100%完整的,就像一个装满水的水桶,一滴水都不少。

比如说,你想和小伙伴一起办一个超级有趣的户外烧烤聚会。

你在心里已经把这个聚会策划得超级完美了,从要买什么食材、带什么工具,到在哪个公园的哪个角落举办,还有每个人要负责什么事情,都想得清清楚楚。

这时候,你的这个想法是100%的存在于你的脑海里的。

然后呢,你开始把这个想法说出来。

你可能会说:“咱们办个户外烧烤呗,可有意思了。

”你看,这和你心里想的完整计划比起来,是不是少了很多内容呀?就像水桶里的水开始往漏斗里倒,一下子就只剩下80%了。

这是因为我们在表达的时候,不可能把所有的细节一下子全都说出来,有些东西可能觉得不重要就省略了,或者是自己表达能力有限,没有办法把心里想的完完全全地转化成语言。

接着,你的小伙伴听你这么一说,他接收到的信息又会减少。

他可能只听到了“户外烧烤”这几个字,然后他的理解可能就是简单地在户外烤点东西吃,至于你心里想的那些食材、工具、地点、分工,他根本就没听进去多少。

这就像漏斗里的水又漏了一些,只剩下60%了。

因为每个人在听别人说话的时候,都会受到自己的经验、知识、注意力等因素的影响。

他可能当时正在想别的事情,或者他对户外烧烤的理解本来就很简单,所以他听到的和你想表达的就有了差距。

最后呢,小伙伴按照他听到的去做的时候,可能就只做了在户外烤了几根香肠这么简单的事情,这和你最初的完美计划相差得可不是一星半点啊。

这就像漏斗里的水到最后只剩下40%甚至更少了。

这是因为在执行的过程中,又会出现各种新的情况,比如说他可能没有理解你说的“户外”是哪个具体的户外,或者他根本就没打算按照你想的那样去精心准备食材和工具。

沟通,需要一个漏斗!

沟通,需要一个漏斗!

沟通,需要一个漏斗!有时候你是不是感觉自己所说的话别人只听懂了一部分?这到底是自己的表达有问题,还是对方的理解有问题?这个问题可以在沟通漏斗里找到答案。

正如你所看到的沟通漏斗(Communication funnel),它为倒金字塔状,呈现由上至下逐渐减小的趋势。

表达者想说的就是倒金字塔中最高部分——100%的内容,当你在他人面前表达的时候,因为表达能力或者当时情绪的影响,你已经漏掉了20%。

剩下的80%就进入了第二阶段,成为你实际说出来的。

但是这80%并不会被听者全部接受,沟通的环境也会影响沟通的效率,导致只有60%得到进入听者耳朵的通行证。

但是进入耳朵的并不代表能听懂,能真正被吸收的只剩40%。

听懂之后能用行动来实现的就只剩下了最后的20%。

在沟通中,表达者心里所想的100%,听者行动时却只有20%。

我们需要的是在这个沟通漏斗中加上一个小塞子——沟通的技巧,这样漏斗漏得才会越来越少。

从100%到20%,每一层都少去了一个20%,那么这四个20%都跑到哪里去了呢?第一个20%,从心里想的到嘴上说出来的。

这中间少的20%可能是由于你缺乏沟通的技巧而遗漏了,也有可能是你根本讲不出口。

为了少遗漏内容,在讲之前先列一个提纲,在头脑里面梳理一遍,想想还有什么被忽略的;对于讲不出的内容,可以请别人代讲或者可以换一种比较委婉的方式讲出来。

此时,表达者使用必要的沟通技巧显得格外重要。

第二个20%,从嘴上说的到别人听到的。

这20%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受到环境的影响而缺失的。

提供一个良好的沟通环境,能够提高沟通的效率。

从听者角度来看,如果听者没有过耳不忘的记忆力,必要的笔记还是有帮助的。

假如沟通内容很重要,那么一个良好的沟通环境就是沟通的保护伞。

第三个20%,从听到的到听懂的。

孔老夫子告诉我们需要不耻下问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但事实上,总是有很多人不懂装懂,这个20%就是这么消失的。

此时,表达者的反侦察能力需要进一步的提高,在说完一部分内容之后,可以先不忙着讲下一部分,先试一试向听者提几个问题,看看听者到底听懂了几分。

沟通漏斗的经典案例

沟通漏斗的经典案例

沟通漏斗的经典案例沟通漏斗经典案例一1910年,在美国,营长对值班的军官说:“明晚大约八点钟左右,哈雷彗星将可能在我们这个地区看到,这颗彗星每隔76年才能看见一次。

命令所有士兵,着野战服在操场上集合,我将向他们解释这一罕见的现象;如果下雨的话,就在礼堂集合,我为他们放一部有关彗星的影片。

”值班军官立即执行营长的命令,对连长说:“根据营长的命令,明晚八点,每隔76年才能看见一次哈雷彗星将在操场上空出现。

如果下雨的话,就让士兵穿着野战服列队前往礼堂,这一罕见的现象将在那里出现。

”连长立即执行值班军官的命令,对排长说:“根据营长的命令,明晚八点,非凡的哈雷彗星将军穿野战服在礼堂中出现,这是每隔76年才出现的事。

如果操场上下雨的话,营长将下达另一个命令,这种命令每隔76年才会出现一次。

”排长立即执行值班连长的命令,对班长说:“明晚八点,营长将带着哈雷彗星在礼堂中出现,这是每隔76年才出现的事。

如果下雨的话,营长将命令彗星穿上野战服到操场上去。

”最后,班长对士兵说:“在明晚八点下雨的时候,著名的76岁的哈雷将军将在营长的陪同下身着野战服,开着那辆彗星牌汽车,经过操场前往礼堂。

”同样道理,在企业经营中,谁能保证你们企业不会发生像哈雷彗星通知这样的笑话。

其实,我们经常会遇到“沟通漏斗”,经常会遇到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失真的问题。

一旦信息失真,员工就会部分理解,执行就会大打折扣,生产效率会大大下降,企业效益会大受影响,严重时,会造成企业倒闭;当追究起责任时,大家就会互相埋怨,进而会直接影响人际关系。

所以,一定要掌握一些沟通技巧,争取让这个沟通漏斗“漏”的越来越少。

沟通漏斗经典案例二昨晚旸旸的记事本作业要求记湖州的“塔里塔”——飞英塔的故事。

故事的开头,旸旸是这样复述给我听的:从前,飞英公园有一家人,一个老婆,一个老公。

他们有一个女孩。

意思虽然没错,但我当时听着就觉得别扭。

一边记一边心里想着,现在讲给小朋友听的故事也与时俱进了,老公老婆的张口就来。

沟通漏斗的三个经典案例_演讲稿范文_

沟通漏斗的三个经典案例_演讲稿范文_

沟通漏斗的三个经典案例“沟通漏斗”,就是在人与人沟通时,一个人通常只能说出预想的80%,对方听到的最多只能是60%,听懂的却只有40%,执行时,只有20%了。

也就是说,一个人所说的80%,对方只能执行到20%,这也就是沟通中的“80∕20法则”,今天小编给大家分享三个沟通漏斗经典案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沟通漏斗经典案例一20xx年7月25日下午1点左右,格林豪泰东莞厚街商务酒店715房间客人周先生到前台退房结账。

外面正下着雨,客人提出请前台服务员帮他打一下伞,他要到马路对面打出租车。

当天前台值班的是两位女员工(前厅副经理和一名同事),听到客人提的要求时,前厅值班经理考虑到她们俩的个子都比较矮,不到1米6,而客人个子比较高,超过1米8,给客人撑伞不太方便,想到店里的销售员同事身高1米78,给客人打伞比较合适。

于是,前厅经理就对客人说了一句:"请您稍等一下",然后就开始打电话给销售员同事。

但电话刚刚打通,客人就走了。

前厅经理想叫住客人,但是客人没有回应,走远了。

最后,这名客人在宾客满意度调查评分中给了0分评价。

沟通漏斗经典案例二从前,飞英公园有一家人,一个老婆,一个老公。

他们有一个女孩。

意思虽然没错,但我当时听着就觉得别扭。

一边记一边心里想着,现在讲给小朋友听的故事也与时俱进了,老公老婆的张口就来。

可今天下午放学接旸旸时,一打开记事本我就乐了。

因为老师用红笔分别在故事里的“老婆”和“老公”后边各加了一个“婆”字和一个“公”字。

原来是这样!这个故事被旸旸吃掉了两个字。

这两个字一加上,故事的味道迥然不同,童趣立现。

沟通漏斗经典案例三,在美国,营长对值班的军官说:“明晚大约八点钟左右,哈雷彗星将可能在我们这个地区看到,这颗彗星每隔76年才能看见一次。

命令所有士兵,着野战服在操场上集合,我将向他们解释这一罕见的现象;如果下雨的话,就在礼堂集合,我为他们放一部有关彗星的影片。

”值班军官立即执行营长的命令,对连长说:“根据营长的命令,明晚八点,每隔76年才能看见一次哈雷彗星将在操场上空出现。

沟通漏斗总结(优选4篇)

沟通漏斗总结(优选4篇)

沟通漏斗总结第1篇第一个漏掉20%(你心里说的100%,你嘴上说的80%)的原因是:一没有记住重点;二不好意思讲。

解决办法:一写下要点;二请别人代讲。

第二个漏掉20%(你嘴上说的80%,别人听到的60%)的原因是:一你自己在讲话时有干扰;二他人在听话时有干扰;三没有笔记。

解决办法:一避免干扰;二记笔记。

第三个漏掉20%(别人听到的60%,别人听懂的40%)的原因是:不懂装懂。

解决办法:一质问;二问他有没有其他想法。

第四个漏掉20%(别人听懂的40%,别人行动的20%)的原因是:一没有办法;二缺少监督。

解决办法:一具体办法;二监督到位。

选择性沟通。

时间、地点、人物、事项是其中的四个重点。

我认为还有事项的标准、程序、完成时间、检查时间等。

多种形式沟通,反复强调。

集体沟通、分别沟通、会议沟通、语言沟通、邮件沟通、书面沟通、文件沟通……都是可以选择和组合运用的沟通形式。

现实中的多数管理者往往会犯如下几个错误:1、认为某事已经讲过了,就没有更多沟通的必要了,孰不知多种形式的反复沟通,更利于统一认识,将指令及计划的相关重点深入团队成员内心;2、认为嘴上讲过了,就没有必要再以书面文件及邮件等形式沟通,孰不知口头的沟通会更多的“xxx右耳出”,并缺乏书面文件及邮件沟通形式的严肃性、法效感;3、认为大会上已经讲过了,区别及单独沟通就没有必要了,孰不知每位团队成员的理解力、知识面、技能、问题敏感意识,甚至是所面临的执行环境、执行条件都存在极大的差异,而这些差异正是造成执行力高低不同的重要原因。

4、给下属们一定讨论的机会。

每一个有着太多经验的人,心里面都会装着太多的“成见”,你跟他沟通的,和他具体执行的就会因此存在偏差。

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可以给予适当讨论的机会,明确要点、阐明要求,以让他们以我们指明的方向、要求的速度、规定的标准,行进在正确的执行道路上。

5、节点及关键点沟通。

每一项执行计划及指令,都存在它的关键时间节点,以及影响执行成效及成败的关键绩效点,这是管理者们需要强化管控的,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强化在这些节点及关键点上的沟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格物致知出自《礼记· 大学》,是该书所 提出的儒者求学八阶段的初始两个阶段:
• • • • • •
古人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 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 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 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 平”。
• • • • • • 8.2 产品和服务的要求 8.2.1 顾客沟通 与顾客沟通的内容应包括: A) 提供有关产品和服务的信息; B) 处理问询、合同或订单,包括变更; C) 获取有关产品和服务的顾客反馈,包括顾 客抱怨 • D) 处置或控制顾客财产; • E) 关系重大时,制定有关应急措施的特定要 求。
“活动流似”的沟通方式
• 逐步实现企业2.0的管理和沟通方式, 逐步取代传统“听说式”、 “家长 式”、“以罚代管”、“嗔恨式” 的沟通方式 • 采用兼具及时性和可追溯性的网络 化的“活动流”方式。 • 要实现网状化、可视化、增值式的 信息传递方式。
活动流似的沟通方式 • 因其网状化的组织模式,员工可以 了解到上级领导的工作安排,领导 可以了解到各个部门,各个项目, 各个群组,每个员工的工作进度。 • 采用“企业社区”的概念来组织企 业各方面信息,可即时、直观地看 到企业当下发生的事情。 • 快速响应,迅速行动 有了组织上的 保障
解决方法—防漏工作(防错技术)
• 在沟通中,你心里所想的100%,他人行动时却 只有20%,为什么会层层漏掉? • 第一个漏掉的20%(你心里说的100%,你嘴上说 的80%)原因是: • (1)、没有记住重点;(2)、不好意思讲。 • 解决办法:写下要点;目视化管理、看板管理 • 第二个漏掉的20%(你嘴上说的80%,别人听到 的60%)原因是:(1)你自己在讲话时有干扰; (2)他人在听话时有干扰;(3)没有笔记。 • 解决办法: 避免干扰 记笔记,请别人代讲,让 别人复述
思考一个问题
什么是管理???
思考一个问题
管理就是有效的沟通。
思考一个问题
什么是沟通???
标准 沟通 P106
• 7.4 沟通
• 组织应确定与质量管理体系相关的内部和 外部沟通,包括: • A)沟通什么 • B)何时沟通 • C)与谁沟通 • D)如何沟通 • E) 由谁负责
标准 第二节 生产和服务的要求P116
解决方法—防漏工作
• 第三个漏掉的20%(别人听到的60%,别人听懂 的40%)原因是:不懂装懂。 • 解决办法:质问 问他有没有其他想法?
• 第四个漏掉的20%(别人听懂的40%,别人行动 的20%) • 原因是: 没有办法; 缺少监督。
• 解决办法:共同想办法,互相启发智慧,寻找方 法与思路 学习与培训 • 事事监督,形成PDCA
活动流似的沟通方式
• 沟通在公开透明的同时根据工作需要 提供必要的权限控制,让信息有效的 范围内传播。 • 将领导的指令,项目经理的执行及普 通员工的所有工作流程都在一个平台 上呈现,使“自上而下”的传递及任 务“自下而上”执行的各层次相关人 员都能看到,避免沟通的偏差,促使 信息顺畅沟通。
认识沟通的重要性
什么是管理?
管理就是 科学+艺术。
艺术是需要反复实践的。
什么是管理?
• 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 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 而在于成果” • -------德鲁克
“善男子,汝应于自己作 病人想,于法作妙药想,于善 知识作明医想,于精进修持作 药病想。” -------古经典
• 格物致知这个成语家喻户晓,是中国古代 认识论的重要命题,对古代科学发展从思 想上有所影响,其基本意思是说:考察事 物,获得知识。 • 事物分动态和静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分有生命和无生命
什么是管理?
• 管理一定程度上就是有效的沟通
• 跟人沟通:
• 内部工友(真诚、友善、启发、帮助) • 外部客户(真诚、优雅、增值的服务、保守商业 秘密) • 与自己的心、与自己的灵魂沟通(是否尽全力? 是否负责到位了?)
• 跟物的沟通
• 跟设备沟通、跟工艺流程的沟通、跟实物的沟通, (格物致知)。 • 从中悟出解决问题的智慧。
而当这80%的东西进入 别人的耳朵时,由于文 化水平、知识背景等关 系,只存活了60%。实 际上,真正被别人理解 了、消化了的东西大概 只有40%。等到这些人 遵照领悟的40%具体行 动时,已经变成20%了; 一定要掌握一些沟通技 巧,争取让这个漏斗漏 的越来越少。
沟通中的“漏斗现象”
明白管理中的“漏斗现 象”,做好“防漏工 作”。 一定要掌握一些沟通技 巧,争取让这个漏斗漏 的越来越少。
• 及时向员工提供他们需要的信息, 保质保量的完成每一项任务。
• 除此之外,摆正心态,消除沟通 屏障。
成功、失败的案例
• 1、对焊机加装压力节点继电器减低废品率 • 对焊时因钳口未压到位就开始焊接,总成废品率高 (我没去一线验证,仅听说而已),安装压力节点 继电器解决不到位就开始焊接,也是动作细化,防 错技术的运用。 • 2、关键压力表采取并联一块,以满足体系上的校对 要求。 • 3、五征钢印错打事件 • 4、财务对我讲银行中午来签字,我说中午一起吃饭, 我在办公室等、食堂也在等。 • 事实上财务和银行已在外面吃油饼了。
• 团队在解决沟通漏斗的问题上应认 识到了“沟通就是影响力”这个真 理。 • 对于有分歧的问题,及时的进行沟 通,大事小事,及时进行讨论,如 有必要,还可以通过会议的形式解 决。 • 每位管理者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 及时向任务下达人进行回馈,如有 偏离,及时纠正。
认识沟通的重要性
• 团队每项工作都应有专人负责, 对该工作有充分的认识。如遇问 题,及时向有关人员进行沟通。
沟通中的“漏斗现象”
沟通漏斗呈现的是一 种由上至下逐渐减少 的趋势,因为漏斗的 特性就在于“漏”。 对沟通者来说,是指 如果一个人心里想的 是100%的东西,当在 众人面前、在开会的 场合用语言表达心里 100%的东西时,这些 东西已经漏掉20%了, 说出来的只剩下80% 了。
沟通中的“漏斗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