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所用土的分类

合集下载

路基工程复习题

路基工程复习题

路基工程复习题1. 我国公路用土依据土的颗粒组成、塑性指标和有机质存在情况,可分为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四类。

2.粉性土的毛细水上升速度快而且_____ ,水稳定性_____ 。

3.公路路基用土按粒径划分为_____ 组、_____ 组和细粒组。

4. 公路要求路基路面具有的基本性能包括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5. 公路对路面的要求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公路自然区划是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三个原则制定的。

7. 公路自然区划分________ 个级别,其中一级区划分________ 区,二级区划的主要划分依据是____________。

8. 路基干湿类型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四种。

9. 路基的干湿类型以____________来划分。

对于原有公路,按不利季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确定,对于新建公路可以用________作为判别标准。

1.公路自然区划2.路基临界高度3.柔性路面4.刚性路面5.设计弯沉值1.用以下几类土作为填筑路堤材料时其工程性质由好到差的正确罗列是( )。

A .砂性土-粉性土-粘性土B .砂性土-粘性土-粉性土C .粉性土-粘性土-砂性土D .粘性土-砂性土-粉性土2.在公路土中,巨粒土和粗粒土的分界粒径是( )。

A .200mmB .60C .20mmD .5mmm3.已知某路段预估路面厚度约30cm ,路面表层距地下水位的高度为 1.65m,查得临界高度H =1.7~ 1.9m,1H =1.2~ 1.3m,H =0.8~ 0.9m,则该路段干湿类型是( )。

(完整版)路基路面(黄晓明版)知识点提要

(完整版)路基路面(黄晓明版)知识点提要

路基路面工程重点复习(第六版)其中★:必定掌握,▲:必定认识,其他未注明的是老师勾选的重点。

第一章概论1.路基路面的工程特点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路基和路面是道路的主要工程构造物:①路基是在天然地表面依照道路的设计线性(位置)和设计横断面(几何尺寸)要求开挖或堆填而成的岩土构造物;②路面是在路基顶面用各种混杂料铺筑而成的层状构造物。

路基和路面工程是道路工程的主要组成部分,其特点是:(1)路基工程的土方量很大,而路面构造在道路造价中所占比重很大;(2)路基与路面工程是一项线性工程,公路沿线地形起伏、地质、地貌、气象特点多变,造成了路基与路面工程复杂多变的特点。

2.路基路面的性能要求包括哪几个方面?(1)承载能力:路基路面构造承受荷载的能力;(2)牢固性:在降水、高温、低温等环境作用下还可以保持其原有特点的能力;(3)长久性:在车辆荷载的屡次作用与大气水温周期性的重复作用下的性能变化特点;(4)表面平展度:路面表面纵向凹凸量的偏差值;(5)路面抗滑性:路面表面抗滑能力的大小。

3.为什么要特别重视路基的牢固性?路基牢固性受哪些因素影响?(1)处于不牢固的路基构造会以致路基失稳,从而惹起滑坡或坍塌等病害出现。

(2)路基牢固性受地理条件、地质条件、天气条件、水文和水文地质条件、土的种类等因素的影响。

4.路面构造为什么要进行分层设计?水泥混凝土路面和沥青混凝土路面怎样分层设计?(1)行车荷载和自然因素对路面的影响 ,随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变化。

因此 ,对路面资料的强度、抗变形能力和牢固性的要求也随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变化。

经过沥青路面构造应力计算结果可以发现 ,荷载作用下垂直应力z ,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变小,水平拉应力r 一般为表面受压和底面受拉 ,剪切应力zr 先增加后减小。

为适应这一特点,路面构造平时是分层铺筑。

(2)依照使用要求、受力情况、土基支承条件和自然因素影响程度的不同样进行分层,平时依照各个层位功能的不同样,划分为三个层次,即面层、基层和路基(垫层)。

第2章 路基的强度与稳定性

第2章 路基的强度与稳定性

三、路基土的工程性质
巨粒土包括漂石(块石)和卵石(小块石),有 很高的强度和稳定性,用以填筑路基是良好的材料, 亦可用于砌筑边坡。
级配良好的砾石混合料,密实程度好,强度和稳 定性均能满足要求。除了填筑路基之外,可以用于 铺筑中级路面,经适当处理后,可以铺筑高级路面 的基层、底基层。
砂土无塑性,透水性强,毛细上升高度小,具有 较大的内摩擦系数,强度和水稳定性均好,但砂土 粘结性小,易于松散,压实困难,但是经充分压实 的砂土路基,压缩变形小,稳定性好。为了加强压 实和提高稳定性,可以采用振动法压实,并可掺加 少量黏土,以改善级配组成。
施工中,路基土石按其开挖难易程度,可分为6级。 Ⅰ松土—砂类土、腐殖土、种植土及中密的粘性土、砂性
土等,用铁锹挖脚蹬一下到底的松散土层; Ⅱ普通土—密实的粘性土及砂性土、黄土含有30mm以上 的
树根的泥炭土、碎石类土,部分用镐刨松,再 用铁锹挖,连蹬数次才能挖动的土; Ⅲ硬土—硬粘土、漂石土及各种风化土块的岩石等,必须 用镐整个刨过才能用铁锹挖; Ⅳ软石—各种松软岩石、泥岩页岩、砂岩、煤等,部分十 字镐及大锤开挖,部分爆破法开挖; Ⅴ次坚石—白云岩、石灰岩、泥灰岩和软玄武岩、花岗岩 等,用爆破法开挖; Ⅵ坚石—玄武岩、大理岩、石英岩、正长岩等,用爆破法
三、路基干湿类型确定
路基的强度与稳定性同路基的干湿状态有密切关 系,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路面结构设计。
路基按其干湿状态不同,分为四类:干燥、中湿、 潮湿和过湿。
为了保证路基路面结构的稳定性,一般要求路基 处于干燥或中湿状态。过湿状态的路基必须经处理 后方可铺筑路面。
1.原有公路路基的干湿类型确定—分界稠度法 路基的稠度定义为路基土的液限和路基土的含水
土基在重复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塑性变形积累,最 终将导致何种状况,主要取决于:

路基土的分类

路基土的分类

3、本课程的内容
路基路面工程
路基工程
路面工程
公路路基 机场道基 公路路面 机场道面
School of Transportation Southeast University,China
东南大学道路与铁道工程国家重点学科
◇ 课程的具体内容
概论
路基工程部分
一般路基设计( Design) 路基稳定性分析计算
School of Transportation Southeast University,China
东南大学道路与铁道工程国家重点学科
第一节 道路工程发展概况 (History)
核心内容:
➢道路的演变与趋势 ➢道路的分类 ➢城市道路的分类和等级 ➢公路的技术等级 ➢公路的行政等级 ➢国家干线公路网 ➢国家高速公路网命名 ➢路基路面工程的组成内涵与构成
(折合为小客车) 双车道:5000~15000
三级公路
为沟通县以上城市的公路
(折合为小客车) 双车道:2000~6000
四级公路
为沟通县、乡(镇)、村等的公路
School of Transportation Southeast University,China
(折合为小客车) 双车道: < 2000 单车道: <400
东南大学道路与铁道工程国家重点学科
(1)路基工程-冻土
School of Transportation Southeast University,China
东南大学道路与铁道工程国家重点学科
(1)路基工程-防护与加固
School of Transportation Southeast University,China
东南大学道路与铁道工程国家重点学科

第2章 路基土的特性及设计参数

第2章 路基土的特性及设计参数
漂(卵)石质土: 巨粒组(粒径大于60mm )质量占总质量 15%~50% (含50%)的土。
2.1 路基土的分类及工程特性
2.1.1 路基土的分类 (1) 巨粒土
巨粒组(粒径大于60mm )质量少于或等于总质量15%的 土,可扣除巨粒,按粗粒土或细粒土的相应规定分类定名。
2.1 路基土的分类及工程特性
10 0
累积曲线
d60
d30
d10
粒径(mm)
2.1 路基土的分类及工程特性
2.1.1 路基土的分类
土的塑性指标
液限
土从流动状态转变为可塑状态的界限 含水率,用WL表示。
塑限
土由可塑状态转变为半固体状态的界 限含水率,WP表示。
塑性 指数
液限与塑限的差值,IP=WL -WP
液性指数:
IL
W WP WL WP
2.3 路基水温状况及干湿类型
2.3.3 路基土的基质吸力与饱和度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 路基存在四种干湿状态:干燥、中湿、潮湿、过湿。
路基干湿类型的划分指标:

平均稠度:
c

L L P
缺点: 对于塑性指数为零或接近于零的土组,土的平均稠
度不能全面反应路基的工作状态。
图1土基中沿深度的应力分布
令 则 土基自重引起的压应力: 土基中任一点受到的竖向压应力:
2.2 路基的力学强度特性
2.2.2 路基工作区 在路基某一深度Za处,当车轮荷载引起的垂直应力与
路基土自重引起的垂直应力相比所占比例很小,仅为 1/10~1/5时,该深度Za范围内的路基称为路基工作区。
该深度Za随车辆荷载增大而增大,随路面的强度和厚 度的增加而减小。

路基路面工程考试重点

路基路面工程考试重点

1.为了保证公路与城市道路最大限度地满足车辆运行的要求,提高车速、增强安全性和舒适性,降低运输成本和延长道路使用年限,要求路基路面具有下述一系列基本性能:a承载能力(包括强度和刚度)、b稳定性、c耐久性、d表面平整度、e表面抗滑性能。

2.影响路基路面稳定的因素:a地理条件、b地质条件、c气候条件、d水文和水文地质条件、e土的类别。

3.我国公路用土依据土的颗粒组成特征,土的塑性指标和土中有机质存在的情况,将土划分为:巨粒土、粗粒土、细粒土和特殊地质。

4。

根据水热平衡和地理位置,划分为:冻土、温润、干湿过渡、湿热、潮暖和高寒7个区。

5。

路基湿度的水源可分为:大气降水、地面水、地下水、毛细水、水蒸气凝结水、薄膜移动水。

6。

路基按干湿状态不同分为:干燥、中湿、潮湿、过湿。

7。

在公路勘测设计中,确定路基的干湿类型需要在现场进行勘测,对于原有公路,按不利季节路槽底面以下80cm深度以内的平均稠度确定。

8.路基的湿度由下而上逐渐减小,与分界稠度相对应的路基离地下水位或地表积水水位的高度称为路基临界高度H。

9。

路面结构按层位功能的不同分为:面层、基层、垫层. 面层:应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抗变形能力,较好的水稳定性和温度稳定性,耐磨,不透水,良好的抗磨性和平整度;基层: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垫层:足够的水稳定性和隔温性能。

10。

路面按力学特性的不同分为:柔性路面,刚性路面、半刚性路面。

11。

双圆荷载的当量圆直径d=0.213m; 单圆荷载的当量圆直径D=0。

302m.12.路基工作区:在路基某一深度Za处,当车轮荷载引起的垂直应力σz与路基自重引起的垂直应力σb相比所占的比例很小,仅为1/10~1/5时,该深度Za范围内的路基称为路基工作区。

13。

土的流变特性:通常在施加荷载的初期,变形量随荷载持续时间的延长而增大,以后逐渐趋向稳定,这称为土的流变特性。

试验表面,回弹应变与荷载的持续时间关系不大,土的流变特性主要同塑性应变有关. 一般情况下,土基的流变影响可以不予考虑。

道路工程知识点

道路工程知识点

道路工程书本部分知识点道路工程1概念:道路工程是以道路为对象而进行的规划、设计、施工、养护与管理工作的全过程及其工程实体的总称。

2主体:主体是路线,路基和路面三大部分3特点:基本属性:公益性、商品性、超前性、储备性。

4分类:按使用特点分为:公路,城市道路,专用道路。

5公路是线性结构物,包括线性和结构两个组成部分,公路线性是指公路中线的空间几何形状和尺寸,平面线性由直线,圆曲线和缓和曲线等基本要素组成;纵面线性由直线及竖曲线等基本要素组成。

公路结构是承受荷载和自然因素影响的结构物,包括路基、路面、桥涵、隧道、排水系统、防护工程、特殊构造物及交通服务设施等。

6城市道路分类: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

1道路平面线性:指道路中投影到水平面的几何形状和尺寸,它由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等各种基本线性组成。

2直线:直线是平面线性的基本要素之一。

3平曲线:1)在道路平面设计中,应在两直线段交汇点,用曲线将其平顺的连接起来,以利于汽车安全正常的通过,这段曲线称之为道路平面曲线。

2)圆曲线是平曲线的中的主要组成部分。

3)道路平曲线是鉴别道路等级高低的重要技术指标之一。

4平面曲线的设计原理是确保汽车沿道路前进时,其横向与纵向能同时处于安全正常状态。

5最小长度的确定:1)按6S行程确定平面曲线最小长度;2)按离心加速度变化率确定平面线的最小长度;3)按最小偏角的要求确定平面线的最小曲线长度。

6圆曲线:1)三个半径:不设超高最小半径、极限最小半径、一般最小半径;2)圆曲线四个要素:圆曲线长(L)、切线长(T)、外距(E)、校正数(J)。

3)三个主点桩号直圆点、圆直点、曲中点。

7缓和曲线:设置在直线和圆曲线之间或半径相差较大的两个转向相同的圆曲线之间的一种曲率连续变化的曲线。

8作用:1)曲率变化缓和段,从直线向圆曲线或从大半径圆曲线向小半径圆曲线变化;2)横向坡度变化的缓和段,直线段的路拱横坡渐变至弯道超高横坡度的过渡或圆曲线之间不同横坡度的过渡;3)加宽缓和段,直线段的标准宽度向圆曲线部分加宽段之间的渐变;长度确定:1)以离心加速变化率计算;2依驾驶员操作反应时间计算一般采用3S行程。

路基路面复习知识点

路基路面复习知识点

整理于2013年5月XX日路基路面工程零、路基路面工程的特点:1承载能力;2、稳定性;3、耐久性;4、表面平整度;5、表面抗滑性能。

P5~7一、影响路基路面稳定的因素:路基路面裸露在大气中,其稳定性在很大程度上受当地自然条件的影响;路基路面的稳定性通常与下列因素有关:1、地理条件;2、地质条件;3、气候条件;4 ;水文与水文地质条件;5, 土的类别。

P7二、各类公路用土具有不同的工程性质,在选择路基填筑材料,以及修筑稳定土路面结构层时,就根据不同的土类分别采用不同的工程技术措施。

总之,土作为路基建筑材料,砂性土最优,黏性土次之,粉性土属不良材料,最容易引起路基病害。

重黏土,特别是蒙脱土也是不良的路基土。

此外,还有一些特殊土类,如具有特殊结构的土(黄土)、含有机质的土(腐殖土)以及含易溶盐的土(盐渍土)等,用以填筑路基时必须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

三、公路自然区划根据以下三个原则划分:1道路工程特征相似的原则;2、地表气候区划差异性的原则;3、自然气候因素既有综合又有主导作用的原则。

四、公路自然区划分三级进行区划,首先将全国划分为多年冻土,季节冻土和全年部冻土三大地带,然后根据水热平衡和地理位置,划分为冻土、温润、干润过渡、潮暖和高寒7个大区。

五、我国7个一级自然区的路面结构设计注重的特点各有不同,根据各地区经验,可大致归纳如下:I ――北部多年冻土区;n——东部温润季冻区;川——黄土高原干湿过渡区;IV——东南湿热区;V——西南潮暖区;W――西北干旱区;vn——青藏高寒区。

路基按其干湿状态不同,分为四类:干燥、中湿、潮湿和过湿。

为了保证路基结构的稳定性,一般要求路基处于干燥或中湿状态。

六、在公路勘测设计中,确定路基的干湿类型需要在现场进行勘查,对于原有公路,按不利季节路槽底面以下80cm深度内土的平均稠度确定。

于路槽底面以下80cm内,每10cm 取土样测定其天然含水率、塑限含水率和液限含水率。

七、当路基的地下水位或地表积水水位一定的情况下,路基的湿度由下而上逐渐减小,如图1-6所示;与分界稠度相对应的路基离地下水位或地表积水水位的高度称为路基临界高度H。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路土工试验规程
(JTG E40—2007)
适用于各类公路工程的地基土、路基土及其它路用土的基本工程性质试验。

土的分类
漂石块石卵石小块石砾角砾砂粉土粘土混合土(粗、细粒土合称)有机质土
(一)巨粒土
漂石,为冲洪积成因,圆形或亚圆形。

按其含量细分为漂石、漂石夹土、漂石质土。

漂石:粒径>20cm者超过总质量的75%
漂石夹土:粒径>20cm者占总质量的50%~75%
漂石质土:粒径>20cm者占总质量的15%~50%。

应按粗粒土或细粒土的相应规定定名。

块石与漂石的不同,在于其形状。

块石为棱角状或次棱角状。

也可细分为块石、块石夹土、块石质土。

卵石:圆形或亚圆形。

按其含量细分为卵石、卵石夹土、卵石质土。

卵石与漂石的区别唯粒径大小而已。

(漂石之界限为20cm,卵石之界限为2cm)类似地,小块石也分为小块石、小块石夹土、小块石质土。

(二)粗粒土
〔定义〕试样中巨粒组土粒质量不大于总质量的15%,且巨粒组与粗粒土土粒质量之和大于总质量50%的土。

粗粒土分为砾类土、砂类土二种。

砾类土按其中细粒土(粒径界限0.075mm)的含量(F)的不同分为以下3种:
砾:大于2mm者超过50%,且F≤5%
含细粒土砾:大于2mm者超过50%,且5%<F≤15%
细粒土质砾:大于2mm者超过50%,且且15%<F≤50%
类似地,砂类土(粒径大于2mm者≤50%,粒径大于0.075mm者>50%)亦分为砂、含细粒土砂、细粒土质砂。

砂:F≤5%
含细粒土砂:5%<F≤15%
细粒土质砂:15%<F≤50%
(二)细粒土(粒径小于0.075mm者>50%)
细粒土新老土名对照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