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功能分类

合集下载

城市道路各类道路主要技术指标

城市道路各类道路主要技术指标

城市道路各类道路主要技术指标城市道路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其主要作用是提供市民出行的基本通道,承担着交通流量的导向、分散和集结功能。

道路的设计和建设需要考虑多个技术指标,这些指标不仅关系到道路的功能和安全性,还与城市的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相关。

下面将介绍城市道路各类道路主要技术指标。

1.道路功能分类根据不同的交通流量,道路可分为高速公路、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和支路等。

不同功能的道路有不同的设计标准和技术要求,一般来说,交通流量越大的道路要求车道数目增加以满足车辆通行需求。

2.道路宽度道路宽度直接影响道路的通行能力和交通效率。

一般来说,道路宽度应该考虑车辆的通行要求,包括车道宽度、非机动车道的宽度和人行道宽度等。

不同功能的道路具体的宽度要求可参考相应的设计规范。

3.车道数目和分隔带车道数目和分隔带的设置也与道路的通行能力有关。

车道数目根据交通流量确定,通常来说,单向道路应设置不少于两个车道,高速公路和快速路则需要更多的车道。

分隔带的设置可以提高道路的安全性,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4.交叉口交叉口是城市道路的重要部分,其设计和布置直接影响道路的通行能力和交通流的顺畅性。

交叉口的布局和信号灯的设置需要根据交通流量和转向要求进行合理规划。

此外,为了保证行人的安全通行,还要设置人行横道和人行天桥等。

5.路面材料和结构道路的路面材料和结构对道路的耐久性和使用寿命有重要影响。

一般来说,城市道路常用的路面材料有水泥砼路面和沥青路面。

在选择路面材料时要考虑道路的交通流量、道路的功能以及降低噪音和振动等方面的要求。

6.道路设施道路设施包括交通标志、交通信号灯、交通护栏等。

这些设施的设置是为了提高道路的交通安全,并指导车辆和行人的通行行为。

交通信号灯的定时设置和信号配时对道路的通行能力和交通拥堵有重要影响,需要合理规划和调整。

7.道路排水系统道路排水系统是为了解决道路上的雨水和污水排放问题。

排水系统需要考虑道路的纵向和横向坡度、路面排水设施和雨水收集设施等。

中国公路与城市道路分级标准

中国公路与城市道路分级标准

中国公路与城市道路分级标准根据道路的不同功能,中国的车行道路一般分为公路与城市道路。

城市总体规划区以内的以车辆通行为主的道路为城市道路,城市总体规划区以外的道路为公路。

一、公路的分级标准:(一)公路根据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分为五个等级:1、高速公路:为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应全部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公路。

四车道高速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25000~55000辆;六车道高速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45000~80000辆;八车道高速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60000~100000辆。

2、一级公路:为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可根据需要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公路。

四车道一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15000~30000辆;六车道一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25000~55000辆。

3、二级公路:为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公路。

双车道二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5000~15000辆。

4、三级公路:为主要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公路。

双车道三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车辆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2000~6000辆。

5、四级公路:为主要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或单车道公路。

双车道四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车辆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2000辆以下。

单车道四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车辆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400辆以下。

(二)各级公路设计交通量的预测应符合下列规定:1、高速公路和具干线功能的一级公路的设计交通量应按20年预测;具集散功能的一级公路,以及二、三级公路的设计交通量应按15年预测;四级公路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2、设计交通量预测的起算年应为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计划通车年。

3、设计交通量的预测应充分考虑走廊带范围内远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综合运输体系的影响。

(三)公路等级选用的基本原则:1、公路等级的选用应根据公路功能、路网规划、交通量,并充分考虑项目所在地区的综合运输体系、远期发展等,经论证后确定。

公路路面层位功能及要求路面的等级与分类[详细]

公路路面层位功能及要求路面的等级与分类[详细]

二、石灰稳定类基层
2.石灰稳定材料的强度影响因素
2)灰质
1)土质
3)石灰 剂量
4)含水量
5)密实度
6)石灰土
的龄期
7)养生
条件
二、石灰稳定类基层
3.石灰土基层的特点和应用
石灰稳定土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并有较好的水稳 定性和一定程度的抗冻性,它的初期强度和水稳性较 低,后期强度较高。由于其干缩、温缩系数较大,因 此易产生裂缝。石灰稳定土适用于各级公路路面的底 基层,也可用作二级和二级以下公路的基层,但不应 用作高级路面的基层。在冰冻地区,当石灰稳定土用 于潮湿路段时,石灰稳定土层中可能产生聚冰现象, 从而使其结构遭受破坏,强度明显下降,使沥青路面 产生过早破坏。在非冰冻地区,如果石灰稳定土经常 处于过分潮湿状态,也不易形成较高强度的板体。因 此,在冰冻地区的潮湿路段以及其他地区的过分潮湿 路段,不宜采用石灰稳定土做基层。若只能采用石灰 稳定土时,则应采取措施防止水分侵入石灰稳定土层。
1—水流流向;2—硬路肩边缘;3—低凹区;4—拦水 带顶;5—路堤边坡坡顶;6—急流槽 图5-3 纵坡坡段上拦水带设泄水口的平面布置(单位:cm)[WTBZ]
四、路面排水设施的构造与布置
1—中央分隔带;2—护栏;3—铺面;4—缝隙式圆形 集水管;5—碟形混凝土浅沟
图5-4 超高路段上设置缝隙式圆形集水管或碟 形浅沟(单位:cm)[WTBZ]
一、路面的基本要求
1.强度和 刚度
6.其他
2.稳定性 3.表面平整度
4.表面抗滑性 5.耐久性
二、路面结构及层次划分
2.基层
3.底基层
1.面层 5.联结层
4.垫层
二、路面结构及层次划分
1—面层;2—基层(有时包括底基层);3—垫层;4—路缘石; 5—加固路肩;6—土路肩;i—路拱横坡度

城市道路的功能与分类

城市道路的功能与分类
人均道路面积:为城市人口的人均城市道路面 积,单位为平方米/人。车均道路用地面积是 指道路用地面积与服务车辆的比值,单位为平 方米/车。
二、路网主要技术指标的建议 值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总结了国 内外道路规划和建设的经验,提出了不 同规模的大城市以及中、小城市对于路 网密度、机动车道数、道路宽度等技术 指标的建议值。
本体功能,是为各类交通主体的交通活动和行为提供空间的载体。
12.1.1.2、4派生功能:城市道路派生功能包括:地下管线埋设、
通风、日照等空间的提供,视觉观赏路径、场所的提供等。
12.1.1.3依托与引导功能:城市道路的依托与引导功能是道路作
为城市发展与建设的骨架、建筑与各类活动空间的依托,对城市发展 起到引导作用。
1995年9月颁布并实施了《城市道路规划设计规范》,改规范对 城市道路的等级与功能、路网密度做出了详细的规定。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规范》将城市道路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 支路四个等级。
1.快速路:为城市中大量、长距离、快速交通服务,并与其他干路构 成系统,且与城市高速公路有便捷联系。一般情况下,规划人口超过 200万以上的大城市和长度超过30km的带形城市应设置快速路
城市道路交叉口是城市道路网的的重要节点,对于路 网的整体运行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除了由于跨 河桥梁净空高或山城地形所形成的立体交叉口外,城 市道路交叉口应根据相交道路的等级、分流方向、公 交站点设置、交叉口周围用地的性质,确定交叉口的 形式及其用地范围。对于道路交叉口形式的选择这一 问题,要明确认识道路上的立体交叉不是现代化交通 的标志,更不是城市中的点缀品,不能按照城市的规 模来确定立体交叉口的数量。
12.1 城市道路的功能与分类
城规0801 29 吴斐

中国公路与城市道路分级标准

中国公路与城市道路分级标准

中国公路与城市道路分级标准根据道路的不同功能,中国的车行道路一般分为公路与城市道路。

城市总体规划区以内的以车辆通行为主的道路为城市道路,城市总体规划区以外的道路为公路。

一、公路的分级标准:(一)公路根据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分为五个等级:1、高速公路:为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应全部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公路。

四车道高速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25000,55000辆; 六车道高速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45000,80000辆; 八车道高速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60000,100000辆。

2、一级公路:为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可根据需要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公路。

四车道一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15000,30000辆; 六车道一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25000,55000辆。

3、二级公路:为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公路。

双车道二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5000,15000辆。

4、三级公路:为主要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公路。

双车道三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车辆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2000,6000辆。

5、四级公路:为主要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或单车道公路。

双车道四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车辆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2000辆以下。

单车道四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车辆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400辆以下。

(二)各级公路设计交通量的预测应符合下列规定:1、高速公路和具干线功能的一级公路的设计交通量应按20年预测;具集散功能的一级公路,以及二、三级公路的设计交通量应按15年预测;四级公路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2、设计交通量预测的起算年应为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计划通车年。

3、设计交通量的预测应充分考虑走廊带范围内远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综合运输体系的影响。

公路分级

公路分级

公路分级标准公路根据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分为以下五个等级:1.高速公路为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应全部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公路。

四车道高速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25000~55000辆;六车道高速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曰交通量45000~80000辆;八车道高速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60000~100000辆。

2.一级公路为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可根据需要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公路。

四车道一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15000~30000辆;六车道一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25000~55000辆。

3.二级公路为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公路。

双车道二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5000~15000辆。

4.三级公路为主要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公路。

双车道三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车辆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2000~6000辆。

5.四级公路为主要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或单车道公路。

双车道四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车辆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El交通量2000辆以下。

单车道四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车辆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400辆以下。

中国道路编号规则中国道路按其行政等级主要分为国道(含国道主干线)、省道、县道三级,G、S、X作为它们各自相应的标识符,标识符加数字组成编号。

1.国道主干线的编号,由国道标识符“G”、主干线标识“0”加两位数字顺序号组成。

国道放射线编号,由国道标识符“G”、放射线标识“1”和两位数字顺序号组成,以北京为起始点,放射线止点为终点,按路线的顺时针方向排列编号,如G101北京至沈阳(简称京沈线)。

国道北南纵线的编号,由国道标识符“G”、北南纵线标识“2”(偶数)和两位数字顺序号组成,如G204 烟台至上海(简称烟沪线)。

国道东西横线的编号,由国道标识符“G”、东西横线标识“3”(奇数)和两位数字顺序号组成,如G318上海至聂拉木(简称沪聂线)。

公路基本知识

公路基本知识

公路基本知识1、公路的概念及其与道路的区别公路是指联接城市、乡村和工矿基地之间,主要供汽车行驶并具备一定技术标准和设施的人工构筑物称公路。

意义:( 1)联接——相互之间(确定范围)(2)使用性质——供汽车使用(确定技术标准和设计依据)(3)建设性质——人工构筑(定性)道路是供各种车辆(无轨)和行人通行的工程设施。

按其使用特点分为城市道路、公路、厂矿道路、林区道路及乡村道路等。

2、公路分类(一)、按行政等级划分公路按行政等级可分为:国家公路、省公路、县公路和乡公路(简称为国、省、县、乡道)以及专用公路五个等级。

一般把国道和省道称为干线,县道和乡道称为支线。

国道是指具有全国性政治、经济意义的主要干线公路,包括重要的国际公路,国防公路、连接首都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首府的公路,连接各大经济中心、港站枢纽、商品生产基地和战略要地的公路。

国道中跨省的高速公路由交通部批准的专门机构负责修建、养护和管理。

省道是指具有全省(自治区、直辖市)政治、经济意义,并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公路主管部门负责修建、养护和管理的的公路干线。

县道是指具有全县(县级市)政治、经济意义,连接县城和县内主要乡(镇)、主要商品生产和集散地的公路,以及不属于国道、省道的县际间公路。

县道由县、市公路主管部门负责修建、养护和管理。

乡道是指主要为乡(镇)村经济、文化、行政服务的公路,以及不属于县道以上公路的乡与乡之间及乡与外部联络的公路。

乡道由人民政府负责修建、养护和管理。

专用公路是指专供或主要供厂矿、林区、农场、油田、旅游区、军事要地等与外部联系的公路。

专用公路由专用单位负责修建、养护和管理。

也可委托当地公路部门修建、养护和管理。

(二)、按使用任务、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划分(技术等级)根据我国现行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DG B001-2003 ),公路按使用任务、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五个等级:1)、高速公路为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应全部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公路。

公路路基的作用及分类

公路路基的作用及分类

公路路基的作用及分类摘要:公路路基是构成公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属于公路结构的下部结构,是公路行驶及其它运输工作的基础。

它能够承受路面、行车和集装箱的重量,具有减少振动、吸收冲击、保护路面、防止侧移和滑动等功能。

公路路基可以根据工程和地质条件的不同,分为沥青路基、混凝土路基、土路基和石路基等。

关键词:公路路基;作用;分类1. 介绍公路路基是构成公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属于公路结构的下部结构,是公路行驶及其它运输工作的基础。

它能够承受路面、行车和集装箱的重量,具有减少振动、吸收冲击、保护路面、防止侧移和滑动等功能。

要建造一条安全、稳固、耐用的公路,路基的设计、施工要达到有效而合理的要求,它起着支撑、缓冲、抗冲击、防滑、防止侧移等作用。

2. 作用(1)支撑作用。

公路路基是承载路面、行车和集装箱的重量,能够有效地承受荷载,而且重量分布均匀,从而支撑路面和公路系统的稳定运行。

(2)缓冲作用。

公路路基具有良好的弹性,能够有效减少行车和集装箱对路面的振动,使公路系统的行驶速度更安全、平稳。

(3)抗冲击作用。

公路路基具有良好的弹性,能够吸收冲击力,防止路面受到损害。

(4)防滑作用。

公路路基具有良好的抗滑性,可以阻止路面发生滑动,确保安全。

(5)防止侧移作用。

公路路基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可以防止路面发生侧移。

3. 分类根据工程和地质条件的不同,公路路基可以分为沥青路基、混凝土路基、土路基和石路基等。

(1)沥青路基。

沥青路基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公路路基,它采用沥青和碎石混合物制成,经过填平和稳固后,形成比较平整的表面,便于行车,可以承受一定的荷载。

(2)混凝土路基。

混凝土路基是一种大型公路路基,它采用混凝土制成,具有良好的抗滑性,能够承受高额荷载,是高速公路的常用路基。

(3)土路基。

土路基是一种节约成本的路基,它采用土和石混合物制成,经过填平和稳固后,具有一定的抗滑性和抗冲击性,但承载力较弱,一般用于小道路。

(4)石路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通知识--公路功能分类
公路功能分类就是根据公路所提供交通服务的特性,把它们分成不同类别,这是目
前世界上不少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公路分类方法,一般作为公路里程和运输量统计的基
础分类方法,广泛应用于公路交通的各个领域。美国、英国等国家较早地开展了相关理
论的研究与实践。美国是较早进行公路功能分类的国家,1947年,加利弗尼亚州的《科
里尔.本斯法案》第一次将其所有的道路按照功能进行系统分类。1969年至1971年,美
国正式开始了道路功能分类的研究,到1973年,《联邦资助公路法》明确要求按照功能
分类来更新和改变联邦资助公路系统。如今,美国的道路功能分类方法和实践已经十分
成熟。美国在公路功能分类过程中发现,从土地使用的密度和类型、街道和公路网密度、
出行方式等角度来看,城市和乡村存在不同的特点。因此,依据美国国家人口普查局对
地区的划分,将公路所在的区域分为城市地区和乡村地区两大类,分别按功能层次进行
划分。按照公路功能分类的思想,干线公路主要提供机动性功能,而地方公路主要提供
可达性功能,集散公路的功能介于机动性和可达性之间。因此,里程较少的干线公路将
承担较多的运输量,而里程最多的地方公路仅承担较少的运输量。英国的公路功能分类
既体现了功能分类方法的主要思想,又具有本国特色。它首先将公路按照其重要性分为
主要公路和次要公路两大类,主要公路再细分为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次要公路划分为
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和未定级公路三大类。此外,一级公路再分为干线公路和重要公路,
高速公路和干线公路合称为战略公路网。在英国,功能等级高的公路虽然里程短,却承
担了较大的交通量。除了美国、英国以外,日本和南非等许多国家也开展了公路功能分
类的研究和应用,所分的类别根据各自国家的情况不尽相同,但功能分类的基本思想都
得到了一致认同。美国等国家的公路功能分类理论及其实践,对其他国家有着重要的借
鉴意义。美国等对公路功能分类方法研究较全面的国家,在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完整
的分类理论、系统的分类标准和严密的分类程序。在理论研究过程中,将公路功能分类
与出行需求层次相对应,与出行阶段相对应,充分考虑了公路所提供服务特性的层次,
达到了既能满足出行需求、又能最大化利用公路资源的目的。这些国家将公路功能分类
作为基础性的分类方法,把技术等级分类和行政等级分类当作补充,在功能分类的基础
上构建了层次分明、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公路网,用实践证明了公路功能分类理论和
方法的科学性。公路功能分类的理论只有同实践结合起来,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在美
国等国家,公路功能分类被广泛应用于管理权限分配、投资决策、公路网规划、公路设
计等公路交通发展的各个重要领域。公路功能分类的理论与公路交通发展的实践结合起
来,不仅有利于构建功能合理的公路网,而且有利于公路交通的发展战略、交通规划、
投融资政策、设计标准等多方面政策的制定,实现公路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美国交通
美国各地必须仰赖由航空、铁路、公路、高速公路与水路所构成的庞大交通系统才能
连接. 在以水路连接中西部与海岸之前, 中西部是东南海岸唯一的前哨. 在铁路通过西
部之后, 西部地区便迅速地开发起来. 现代美国随着铁路发展起来, 然后汽车和大卡车
在全天候的高速公路上奔驰, 空中也有快速飞翔的飞机, 终于使分散在全国各地居民,
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抵达其他地区.
航空
美国民用航空非常发达, 主要国内航线连接所有的大城, 小一点的城市则依赖支线.
所有的航空支线都与一个主要的航空中心联系. 国内航线每年可以运输24,000万名旅客.
货运的重要性也日形提高, 因快递与货物运输而开出的国内航线每年约可飞行65亿吨
哩. 一个吨哩是指0.9公吨的货物, 跑16里的距离. 美国启用的国际航线总共有13条.
其他国家的航空公司也在美设航线.
铁路
铁路对开发西部有很大的功劳. 农民、商人、以及矿工们都经由铁路运输穿过大草原
到西部的荒凉地带. 1869年, 铁路已经遍布联邦政府的东半部. 那一年, 第一条横贯大
陆运接太平洋的沿岸的铁路终于完成. 今天,美国境内有539,100公里的铁路. 空中航线
与高速公路在运载乘客上减低了铁路的重要性, 然而在美国铁路还是货物运输的重要工
具.
公路
美国的公路与高速公路系统扁遍布全国, 全长将近5,790,000 公里, 其中5,150,000公
里是铺好路面的. 约有14,000万辆车利用这些公路系统. 高速公路是由地方、州与联邦
政府建造的. 从1811年起, 联邦政府首次负起公路建造的责任. 那一年联邦政府开始建
造通过阿帕拉契山, 名为肯伯兰公路的国家公路. 今日, 联邦政府资助绝大部份的州际
公路系统, 而由各州管理这些公路的建筑工程, 并负责州内自己的公路网. 大部分的州
也帮助地方公路的建设.
海运
美国优越的内陆水运网一直是美国成长与进步的重
要因素. 早期美国移民们经过阿帕契山到达俄亥俄河
然后再由俄亥俄河顺流而下, 在俄亥俄河沿岸建造家
园. 后来居民们也曾让货物从俄亥俄河顺流而到密西
西比河, 再到纽奥尔良. 1825年, 伊利运河在纽约州完
工, 它连接哈得逊河与伊利湖, 因而刺激整个大湖区的商业成长. 今日, 远洋船可以往
上游航行到圣罗伦斯海道, 再由大湖区到芝加哥. 在那儿, 芝加哥河与运河构志连接密
西西比河的重要水路. 因此, 美国有从大西洋经过中西部到墨西哥的水路航线.密西西比
河的支流密苏里, 从这儿的水路延伸到内陆平原的西部.农业与工业制品都是由这条水
路运运往沿岸城市及其他国家. 国内另外两条重要的水道分别是大西洋沿岸的大 西洋
内岸运河, 以及墨西哥湾的墨西哥湾内岸运河. 还有一些小水道连接许多的湖泊、河川、
水坝以及近海的咸水湖, 构成辅助的水运系统. 美国大部分的国外贸易都必须依赖海运.
其商船吨位占世界的七分之一. 纽约是美国最繁忙的海港, 美国其他分布在大西洋岸的
重要港口有巴尔的摩、波士 顿、诺佛港、费城、波特兰. 而大湖区的重要港品则包括芝
加哥、底特律、杜鲁斯与苏必略以及托雷多. 墨西哥湾的重要港口则是纽奥尔良、休士
顿和巴敦罗基. 太平洋岸的主要港品则有长堤、洛杉矶、波特兰、西雅图及加州的里乞
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