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娥冤》《古诗二首》

合集下载

窦娥冤原文和翻译

窦娥冤原文和翻译

窦娥冤原⽂和翻译窦娥冤原⽂和翻译 《窦娥冤》是元代戏曲家关汉卿的杂剧代表作,也是元杂剧悲剧的典范,该剧剧情取材⾃东汉"东海孝妇"的民间故事。

窦娥冤原⽂和翻译,⼀起来看看。

〔净扮赛卢医上,诗云〕⾏医有斟酌,下药依本草;死的医不活,活的医死了。

⾃家姓卢,⼈道我⼀⼿好医,都叫做赛卢医。

在这⼭阳县南门开着⽣药局。

在城有个蔡婆婆,我问他借了⼗两银⼦,本利该还他⼆⼗两,数次来讨这银⼦,我⼜⽆的还他。

若不来便罢,若来啊,我⾃有个主意。

我且在这药铺中坐下,看有什么⼈来?〔⼘⼉上,云〕⽼⾝蔡婆婆。

我⼀向搬在⼭阳县居住,尽也静办。

⾃⼗三年前窦天章秀才留下端云孩⼉与我做⼉媳妇,改了他⼩名,唤做窦娥。

⾃成亲之后,不上⼆年,不想我这孩⼉害弱症死了。

媳妇⼉守寡,⼜早三个年头,服孝将除了也。

我和媳妇⼉说知,我往城外赛卢医家索钱去也。

〔做⾏科,云〕蓦过隅头,转过屋⾓,早来到他家门⾸。

赛卢医在家么?〔卢医云〕婆婆,家⾥来。

〔⼘⼉云〕我这两个银⼦长远了,你还了我罢。

〔卢医云〕婆婆,我家⾥⽆银⼦,你跟我庄上去取银⼦还你。

〔⼘⼉云〕我跟你去。

〔做⾏科〕〔卢医云〕来到此处,东也⽆⼈,西也⽆⼈,这⾥不下⼿,等什么?我随⾝带的有绳⼦。

兀那婆婆,谁唤你哩?〔⼘⼉云〕在那⾥?〔做勒⼘⼉科。

孛⽼同副净张驴⼉冲上,赛卢医慌⾛下。

孛⽼救⼘⼉科。

张驴⼉云〕爹,是个婆婆,争些勒杀了。

〔孛⽼云〕兀那婆婆,你是那⾥⼈⽒?姓甚名谁?因甚着这个⼈将你勒死?〔⼘⼉云〕⽼⾝姓蔡,在城⼈⽒,⽌有个寡媳妇⼉,相守过⽇。

因为赛卢医少我⼆⼗两银⼦,今⽇与他取讨;谁想他赚我到⽆⼈去处,要勒死我,赖这银⼦。

若不是遇着⽼的和哥哥呵,那得⽼⾝性命来。

〔张驴⼉云〕爹,你听的他说么?他家还有个媳妇哩。

救了他性命,他少不得要谢我,不若你要这婆⼦,我要他媳妇⼉,何等两便?你和他说去。

〔孛⽼云〕兀那婆婆,你⽆丈夫,我⽆浑家,你肯与我做个⽼婆,意下如何?〔⼘⼉云〕是何⾔语!待我回家多备些钱钞相谢。

《窦娥冤》赏析解析

《窦娥冤》赏析解析

《窦娥冤》赏析解析在元代文学中,杂剧的异军突起标志着中国戏剧的成熟。

元杂剧在中国古典文学的各种体裁形式中,堪称能够最生动、最直接也最大胆地反映广大社会下层人民的喜怒哀乐、表达出对不合理社会现实的无情批判。

元杂剧被人们与唐诗、宋词并举而作为一代文学最具特色的代表,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篇章。

王国维《宋元戏曲考》中有:“明以后,传奇无非喜剧,而元则有悲剧在其中。

其最有悲剧之性质者,则如关汉卿之《窦娥冤》,纪君祥之《赵氏孤儿》。

剧中虽有恶人交构其间,而其蹈汤赴火者,仍出于其主人翁之意志。

即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

”“关汉卿一空依傍,自铸伟词,而其言曲尽人情,字字本色,故当为元人第一。

”笔者通过对关汉卿的代表作品《窦娥冤》创作时代背景及其主要艺术特点的分析,进一步加深对元代杂剧的理解,亦希望通过拙文为喜爱《窦娥冤》的朋友做一点抛砖引玉的工作。

一、《窦娥冤》主要内容及创作背景《窦娥冤》杂剧剧本,元代剧作家关汉卿著。

贫寒秀才窦天章上京求取功名,向寡妇蔡婆借贷盘缠。

蔡婆早就看上了他的女儿瑞云,乘机提出索要瑞云做童养媳。

端云3岁丧母,7岁便到蔡婆家,改名窦娥。

17岁时窦娥与蔡婆儿子成婚,一年后丈夫病故,婆媳相依为命。

一天,蔡婆去向赛卢医索讨银钱,赛卢医赚她到僻静处,想勒死她,幸亏张驴儿父子把她救下。

因这救命之恩,张驴儿父子想霸占婆媳二人。

窦娥执意不从。

张驴儿在羊肚汤里放了毒药,想害死蔡婆,强占窦娥。

不料其父喝下了那碗羊肚汤,呜呼身亡。

张驴儿反诬窦娥毒死公公,并威胁窦娥窦娥嫁给他为妻,不然要去公堂告发。

窦娥问心无愧,与张驴儿去见官评理。

太守桃杌是一个昏官,严刑逼供,窦娥坚不屈从。

桃杌转对蔡婆用刑,窦娥为救婆婆,含冤承招,被判死罪。

临刑时窦娥满腔悲愤,呼天抢地:“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宝贵又寿延。

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

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作天!”窦娥死前发出三桩誓愿:若是屈死,死后血飞白练,六月降雪,大旱三年,果然一一灵验。

文言文窦娥冤原文及翻译

文言文窦娥冤原文及翻译

窦娥,宋宣和间人也。

父窦天章,仕元丰中,为京兆尹。

时岁荒民饥,天章贫不能活,遂卖娥于蔡婆家为婢。

娥年方七岁,天章临别时,泪如雨下,嘱娥勿忘父母养育之恩。

蔡婆以娥幼,养之如己女。

后蔡婆家遭不幸,被贪官张驴儿诬陷,家破人亡。

娥年长,嫁与楚州布衣王文举为妻。

文举素知娥贤淑,夫妻恩爱。

一日,文举外出,家中仅有娥与蔡婆。

张驴儿趁机入室,欲强占娥,娥不从。

驴儿怀恨在心,遂诬告文举与娥通奸,诬陷之事传至官府。

贪官桃杌受理此案,不辨是非,即以通奸罪判处文举死刑。

娥闻讯,痛哭流涕,诉冤无门。

桃杌曰:“窦娥,你既已嫁人,岂能白头到老?你若肯从,可免你丈夫一死。

”娥愤然答曰:“宁教我夫死,不教我夫奸!”桃杌怒,遂判文举死刑,娥流放岭南。

文举被斩,娥含冤莫雪。

桃杌贪赃枉法,杀害无辜,天下皆知。

娥含恨而终,年仅二十有二。

其魂不散,夜夜哭诉于天。

天怒,降大雪三日,将桃杌家覆灭。

娥冤得以昭雪,百姓欢呼。

《窦娥冤》翻译:窦娥,是宋朝宣和年间的人。

她的父亲窦天章,在元丰年间担任京兆尹。

当时正值荒年,百姓饥饿,天章因贫困无法维持生计,便将窦娥卖给蔡婆家为奴。

窦娥当时只有七岁,天章在离别时泪如雨下,叮嘱窦娥不要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

蔡婆因窦娥年幼,将她抚养得如同己出。

后来,蔡婆家不幸遭遇变故,被贪官张驴儿诬陷,家破人亡。

窦娥年长后,嫁给了楚州布衣王文举为妻。

文举一直知道窦娥贤淑,夫妻感情深厚。

有一天,文举外出,家中只有窦娥和蔡婆。

张驴儿趁机闯入家中,想要强占窦娥,窦娥不从。

驴儿怀恨在心,于是诬告文举与窦娥通奸,此事传至官府。

贪官桃杌受理此案,不辨是非,立即以通奸罪判处文举死刑。

窦娥听到这个消息,痛哭流涕,无处诉冤。

桃杌对她说:“窦娥,你既然已经嫁人,怎能白头到老?你若愿意顺从我,可以免除你丈夫的死刑。

”窦娥愤怒地回答:“宁教我丈夫死,不愿我丈夫奸!”桃杌愤怒,于是判处文举死刑,窦娥被流放到岭南。

文举被斩首,窦娥含冤而终,年仅二十二岁。

高二下册语文《窦娥冤》相关知识

高二下册语文《窦娥冤》相关知识

高二下册语文《窦娥冤》相关知识【高二下册语文《窦娥冤》相关知识】对联欣赏对联:舞台小天地,天地大舞台欣赏:这副对联明确地告诉我们,戏剧虽说是一门综合性的表演艺术,但从它产生的那一刻起,就是生活的真实反映,它来源于生活,尽情地展现生活,使我们感受艺术熏陶的同时,也感悟生活的真谛。

元杂剧常识中国古代戏曲主要指元明清戏曲,包括元杂剧、元散曲、明清传奇。

课文《窦娥冤》为元杂剧《窦娥冤》的节选,《闺塾》为明代戏曲《牡丹亭》的节选,《哀江南》为清代传奇《桃花扇》的节选。

古代戏曲的语言包括曲词、宾白和科介。

曲词、宾白是台词,是剧中人物的语言;科介是舞台提示,是对剧中人物的主要动作、表情和舞台效果的简要说明。

1.戏曲知识中国古代戏曲主要指元明清戏曲,其中包括元杂剧、元散曲、明清传奇;课文《窦》、《长》属元杂剧;《哀》属清传奇;《闺》为明代套曲。

⑴古代戏曲的三要素——曲词、说白、科介曲词和说白是台词,是剧中人物的语言;科介是舞台提示,是对剧中人主要动作、表情、舞台效果的简要说明。

戏曲以曲词为主,另两项也有各自的特点与使命。

三者交相配合。

推动剧情发展,刻画人物形象。

所用术语为:唱——唱曲词;云——道白;科(介)——角色动作;上——出场;内——后台,等等。

⑵角色杂剧的角色主要分“末”、“旦”两类。

末,又分正末、副末、冲末、大末、小末等;旦,又分正旦、贴旦、外旦、老旦、花旦等。

其中,正末为男主角,正旦为女主角。

此外还有净(俗称“花脸”)、孤(官员)、卜儿(老年妇女)、孛老(老年男子)、邦老(盗匪)、洁郎(和尚)等。

常见角色有:生——扮青壮男子;外(外末)——扮老年男子;卜儿——扮老年女人;旦——扮青年女子;正旦——扮女主角;净——扮花脸。

⑶元杂剧一般每本都由四折构成,依次写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也有由五折构成的。

有的还有“楔子”,一般置于第一幕之前,类似现代剧的序幕,有时也置于两折之间,具有过场戏的性质。

⑷元散曲与杂剧散曲是兴盛于元代的一种配乐歌唱新诗体。

《窦娥冤》原文及翻译

《窦娥冤》原文及翻译

《窦娥冤》原文及翻译原文:正宫、端正好:没来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宪,叫声屈动地惊天。

顷刻间游魂先赴森罗殿,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滚绣球: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

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

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元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如果你是秀才,你会被我这枷扣的左边歪向右边,我会被人拉住。

我的窦娥有话要对我哥哥说。

怀恨在心去前街,无端死在后街。

不要拖延。

无聊令:自怜自艾,又没有亲人,最后还是忍气吞声,怨天尤人。

我已经十几年没见过我爸了。

我怕我婆婆在前街看到我。

白白杀了他,白白杀了他。

告诉你哥,人在危险中行走很方便。

快活三:念窦娥葫芦提当罪愆,念窦娥身首不完全,念窦娥从前已往干家缘;婆婆也,你只看窦娥少爷无娘面。

鲍老儿:念窦娥服侍婆婆这几年,遇时节将碗凉浆奠;你去那受刑法尸骸上烈些纸钱,只当把你亡化的孩儿荐。

婆婆也,再也不要啼啼哭哭,烦烦恼恼,怨气冲天。

这都是我做窦娥的没时没运,不明不暗,负屈衔冤。

和孩子们玩耍:不是我,窦娥,发出了这样一个无头的愿望。

真是委屈。

如果没有一些精神上的圣人传世,那就不一定清楚了。

我不要半星的血和红尘,所有的都只是挂在八尺旗的枪元素。

当他环顾四周,他看到这是我们宏伟的花园,看着皇帝啼叫。

二煞:你道是暑气暄,不是那下雪天,岂不闻飞霜六月因邹衍?若果有一腔怨气喷如火,定要感得六出冰花滚似绵,免着我尸骸现;要什么素车白马,断送出古陌荒阡?一煞:你道是天公不可期,人心不可怜,不知皇天也肯从人愿。

做甚么三年不见甘霖降?也只为东海曾经孝妇冤。

如今轮到你山阳县,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

沙威:云为我阴,恨台为我旋,三愿明言。

同时,我给你看了一个死去的鬼魂。

翻译:正宫、端正好:无缘无故说我犯王法,没有想到遭受刑罚,大叫一声“冤枉啊”惊天动地。

窦娥冤作者介绍与作品原文

窦娥冤作者介绍与作品原文

窦娥冤作者介绍与作品原文《窦娥冤》是元代戏曲家关汉卿的杂剧代表作,也是元杂剧悲剧的典范,想要了解的小伙伴快来瞧瞧吧!下面由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窦娥冤作者介绍与作品原文”,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窦娥冤作者介绍关汉卿(约1220年──1300年),元代杂剧作家。

是中国古代戏曲创作的代表人物。

号已斋(一作一斋)、己斋叟。

汉族,祁州(今河北省安国市)人,大约生于金代末年(约公元1220年前后),卒于元成宗大德初年(约公元1300年前后)。

与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关汉卿位于“元曲四大家”之首。

大约生于金代末年(约公元1229年—1241年),祁州人(今河北安国)。

卒于元成宗大德初年(约公元1300年前后),元代杂剧作家,与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关汉卿位于“元曲四大家”之首。

号已斋叟(一作一斋)。

贾仲明《录鬼簿》吊词称他为“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师首,捻杂剧班头”,可见他在元代剧坛上的地位。

关汉卿曾写有《南吕一枝花》赠给女演员珠帘秀,说明他与演员关系密切。

他曾毫无惭色的自称:“我是个普天下的郎君领袖,盖世界浪子班头。

”在《南吕一枝花·不伏老》结尾一段,更狂傲倔强地表示:“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

据各种文献资料记载,关汉卿编有杂剧67部,现存18部。

个别作品是否出自关汉卿手笔,学术界尚有分歧。

其中《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鲁斋郎》、《单刀会》、《调风月》等,是他的代表作。

关汉卿的杂剧内容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和弥漫着昂扬的战斗精神,关汉卿生活的时代,政治黑暗腐败,社会动荡不安,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突出,人民群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他的剧作深刻地再现了社会现实,充满着浓郁的时代气息。

既有皇亲国戚、豪权势要葛彪、鲁斋郎的凶横残暴,“动不动挑人眼,剔人骨,剥人皮”的血淋淋现实,又有童养媳窦娥、婢女燕燕的悲剧遭遇,反映生活面十分广阔;既有对官场黑暗的无情揭露,又热情讴歌了人民的反抗斗争。

高一语文《窦娥冤》(完整版)

高一语文《窦娥冤》(完整版)

《关汉卿:一身正 气数风流》 —— 宋殿儒
• 关汉卿在《南吕·一枝花·不伏老》
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
当一粒铜豌豆,恁子弟每谁教你钻入他锄不断、
斫不下、解不开、顿不脱慢腾腾千层锦套头。
我玩的是梁园月,饮的是东京酒,赏的是洛阳
花,攀的是章台柳。我也会围棋、会蹴鞫、会
打围、会插科、会歌舞、会吹弹、会咽作、会
驴儿父子在家中住下。
(开端)
第二折
张驴儿为达目的,心生恶 意,找赛卢医讨了毒药欲毒死 蔡婆,阴差阳错被他父亲喝了, 张驴儿顺势栽赃窦娥,逼她私 了,嫁与自己为妻,被刚烈的 窦娥断然拒绝,于是,两人对 簿公堂,却不料碰上桃杌这个 昏官,偏听张驴儿一面之词, 窦娥为保蔡婆被屈打成招判了 死刑。
(发展)
主唱(主角) 正旦(女主角) 正末(男主角)
其 它(配角) 净(花脸) 卜儿(老太婆) 孛老(老头)
小生 净
丑 老生
老旦
花旦
武旦
正旦
生行,扮演男性角色的一 种行当,其中包括老生、 小生(文小生、武小生)。
老生,中老年人物, 因戴胡须,又称须生。
小生,青年人物,
不挂胡须,分文小生、 武小生。
文丑,除武夫外各种丑脚 均由文丑扮演。
武丑,扮演机警幽默、 武艺高超的人物。
元代杂剧·语言构成
剧本由唱(曲词)、科(科介)、白(宾白)三部分构成。 唱词是按一定的宫调(乐调)、曲牌(曲谱)写成的韵文。唱是 杂剧的主要部分,一剧四折通常由主角一人唱到底,其他角色有白 无唱。 科(即科范)是戏剧动作的总称。包括舞台的程式、武打和舞 蹈。科范或叫“科”“介”,是关于动作、表情或其他方面的舞台 提示,如“笑科”“见科”“把盏科”“做掩泪科”“内作起风科” 等。 白是“宾白”,是剧中人的说白部分。宾白是元杂剧中重要的 有机组成部分。“宾白又分以下四种:对白:人物对话;独白:人 物自叙;旁白:背过别的人物自叙心理话;带白:唱词中的插话。

【教育学习文章】高二语文下册《窦娥冤》知识点解析

【教育学习文章】高二语文下册《窦娥冤》知识点解析

高二语文下册《窦娥冤》知识点解析课件www.5y 【原文欣赏】《窦娥冤》楔子(卜儿蔡婆上,诗云)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不须长富贵,安乐是神仙。

老身蔡婆婆是也。

楚州人氏,嫡亲三口儿家属。

不幸夫主亡逝已过,止有一个孩儿,年长八岁。

俺娘儿两个,过其日月。

家中颇有些钱财。

这里一个窦秀才,从去年问我借了二十两银子,如今本利该银四十两。

我数次索取,那窦秀才只说贫难,没得还我。

他有一个女儿,今年七岁,生得可喜,长得可爱。

我有心看上他,与我家做个媳妇,就准了这四十两银子,岂不两得其便!他说今日好日辰,亲送女儿到我家来。

老身且不索钱去,专在家中等候。

这早晚窦秀才敢待来也。

(冲末扮窦天章,引正里扮端云上,诗云)读尽缥缃万卷书,可怜贫煞马相如。

汉庭一日承恩召,不说当垆说子虚。

小生姓窦,名天章,祖贯长安京兆人也。

幼习儒业,饱有。

争夺时运不通,功名未遂。

不幸挥家亡化已过,撇下这个女孩儿,小字端云。

从三岁上亡了他母亲,如今孩儿七岁了也。

小生一贫如洗,流落在这楚州居住。

此间一个蔡婆婆,他家广有钱物;小生因无盘缠,曾借了他二十两银子,到今本利该对还他四十两。

他数次问小生索取。

教我把甚么还他?谁想禁婆婆常常着人来说,要小生女孩儿做他儿媳妇。

况如今春榜动,选场开,正特上朝取应,又苦盘缠缺少。

小生出于无奈,只得将女孩儿端云送与蔡婆婆做儿媳妇去。

(做叹科,云)嗨!这个那里是做媳妇?分明是卖与他一般。

就准了他那先借的四十两银子,分外但得些少东西,勾小生应举之费,便也过望了。

说话之间,早来到他家门首。

婆婆在家么?(卜儿上,云)秀才,请家里坐,老身等候多时也。

(做相见科,窦天章云)小生今日一任的将女孩儿送来与婆婆,怎敢说做媳妇,只与婆婆早晚使用。

小生日下就要上朝进取功名去,留下女孩儿在此,只望婆婆看觑则个!(卜儿云)这等,你是我亲家了。

你本利少我四十两银子,兀的是借钱的文书,还了你;再送与你十两银子做盘缠。

亲家,你休嫌轻少。

(窦天章做谢科,云)多谢了婆婆!先少你许多银子,都不要我还了,今又送我盘缠,此恩异日必当重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二首》《窦娥冤》 复习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掌握字、词、成语、文学常识等基础知识
2:课文背诵
【复习时间】2课时
学法指导一:请用15分钟掌握这2
部分,然后用10
【知识链接】
关汉卿,号已斋叟,元代大都人,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并称为“元
曲四大家”,并居四大家之首。

元杂剧知识
1、构成要素: 唱词:①宫调、曲牌。

②韵文
科:戏剧动作的总称。

白(宾白):①对白;②独白;③旁白;④带白。

2、形式:四折(四幕)一楔子(序幕)。

3、角色:末(生;外末─老生;正末─小生。

扮演剧中主要男性人物角色。


旦(正旦;卜儿─老妇人。

扮演剧中主要女性人物角色)
净(大花脸。

扮演剧中性格品质或相貌上有物异之点的男性人物。


丑(小花脸;二花脸;三花脸。

扮演剧中男性次要人物角色。

这些人物有的语言幽默,行动滑
稽,心地善良;有的奸诈可恶,吝啬卑鄙。


【实战练兵】
荫蔽( ) 暖暖( ) 暝( )
刽子手( )寒暄( ) 罪愆( ) 顷刻 ( ) 前合后偃( )披枷戴
锁( )
林y īn ( )大道 殒身( ) 氓之蚩蚩( ) 送子涉淇( )匪我愆期( )
将子无怒( )乘彼垝垣( )( ) 尔卜尔筮( ) 其黄而陨( )淇水汤汤( )
靡室劳矣( ) 所向披靡( ) 靡费( ) 奢靡( ) 隰则有泮( )( )
【重点字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下列各项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寒喧 罪愆 倾刻 披枷戴锁
B 、分辩 诀别 造蘖 望帝啼鹃
C 、时辰 昭障 冤枉 湛湛清天
D 、怜悯 枷纽 白练 负屈衔冤
2、下列词语中加线的词释义有误的一项是( )
A 、磨(摇)旗 只合(应该) 错勘(判断)定 罪愆(罪过)
B 、糊突(混淆) 则(只)被 亢(极)旱 餐(吃,挨)刀
C 、枷纽(拘束) 天道(规律) 生埋怨(深深地)
D 、笑科(动作) 哥哥行(行走) 着做公的(语助词)
3、下列戏剧术语分类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外(外末) ②端下好 ③云 ④正宫 ⑤滚绣球 ⑥一煞 ⑦唱
⑧正旦 ⑨科(介) ⑩倘秀才 ⑾花脸 ⑿耍孩儿 ⒀鲍老儿 ⒁卜儿
⒂快活三
⒃净 ⒄白
A 、角色名①⑧⑾⒁⒃
B 、角色表演指示 ③⑦⑨⒄
C 、宫调名②④
D 、曲牌名⑤⑥⑩⑿⒀⒂
4、下列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 、关汉卿,金末元初大都人,著名的戏曲作家,元杂剧的奠基人。

他一生创作杂剧六十多种,今存14种,代表作除《窦娥冤》之外,还有《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等。

1956年,作者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之列。

B、《窦娥冤》全名为《感天动地窦娥冤》,著名杂剧,全剧共四折,开头有一个“楔子”(元杂剧在四折以外所增加的短的独立段落,一般用在最前面,作为剧情的开端,有时用在折与折之间,衔接剧情)。

课文是全剧的第三折,是矛盾冲突的结局。

C、“元曲四大家”指的是元代四个著名的杂剧作家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其中马致远的代表作是《汉宫秋》,郑光祖的代表作是《倩女离魂》,白朴的代表作是《墙头马上》。

D、《窦娥冤》中用到“苌弘化碧”“望帝啼鹃”“六月飞霜”“亢旱三年”四个典故分别涉及的人物是周朝的苌弘、神话中的杜宇、战国的邹衍。

汉朝的孝妇。

5、我国的古典戏曲与古典诗歌一样,往往借典故表达思想感情,鉴赏戏曲剧本,就必须注意分析其中的典故。

对《窦娥冤》中的四个典故,分析不当的是()
A、“苌弘化碧”、“望帝啼鹃”两个典故都与“血”有关,紧承第一桩誓愿而用。

苌弘、望帝都是无罪被冤被杀的人,作者借此表现窦娥至死不屈的坚强性格。

B、“六月飞霜”“东海孝妇”两个典故都是说人间奇冤感天动地,配合窦娥的第二、三两桩誓愿而用,说明窦娥蒙受了冲天冤情,同时驳斥了监斩官的话。

C、前两个典故写人间怨恨,后两个典故写天地震怒:一个当时应验,一个后来应验。

四个典故,内容层层递进,意义由轻而重。

D、四个典故不仅推动了剧情的发展,而且表现了窦娥的性格。

同时紧紧扣住了“‘感天’‘动地’窦娥冤”这个题目的意思。

答案:CDCBC
【背诵默写】
学法指导2:请学们用20时间背诵古诗二首以及《窦娥冤》中“滚绣球”一段,完成下面的默写练习,要注意书写,写对字形。

1、,,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2、,以望复关。

不见复关,。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3、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三岁食贫。

,。

,。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4、,。

,靡有朝矣。

5、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

总角之宴,。

,。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6、,。

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么生糊突了盗跖、颜渊?,。

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天也,!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7、默写《行行重行行》全文:
行行重行行
《古诗十九首》
,。

,。

,。

,。

,。

,。

,。

,。

【查漏补缺】
复习完这两篇课文,合上书,回忆一下,还有什么遗漏的吗?如果有,赶紧打开书复习。

鱼不能漏网,知识同样也不能漏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