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之修辞手法(课堂用)

合集下载

五鉴赏诗歌的表达技艺之修辞手法教案

五鉴赏诗歌的表达技艺之修辞手法教案

高三诗歌鉴赏教案五: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之修辞手法一、教学目标1、了解诗歌中常用的修辞手法2、了解诗歌鉴赏中修辞手法的命题特点和解题策略3、鉴赏诗歌修辞手法解题和拟题训练二、教学过程一)诗词中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借代、双关、夸张、比拟、对偶、反复、互文、反问、设问、通感等。

:1、比喻。

诗词中运用比喻,在写景状物时能突出生动的意象,强化特定意境的渲染;议理抒情时能使抽象的情与理生动形象,耐人寻味。

如:“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刘禹锡《望洞庭》)诗歌巧妙地以“螺”作比,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做银盘里的青螺,色调淡雅,山水浑然一体。

再如:“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咏柳》)把春风比作剪刀,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春风送暖、杨柳垂绿的美景;作者又暗喻自己是识拔人才的春风,把万柳绿丝绦比作人才,表达作者识人用人之乐。

请你再举一例:诗句题目作者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2、借代。

借代在古诗词中运用得最广泛。

称人时可用籍贯、官职、做官地等来代称,称物时可用一些有特征的或相关联的另一类事物来代称,有的代称甚至相沿成习。

借代在诗词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很多,或得体,或含蓄,或形象,或别致。

如:“住近湓江地低湿,终岁不闻丝竹声。

”“丝竹”代音乐(白居易《琵琶行》);“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朱门”代指富豪之门,他们常把大门油漆成红色,以显示宅府的华贵及身份的显赫。

请你再举一例:诗句题目作者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如梦令》)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赵翼《论诗绝句》)3、双关。

古典诗词讲究含蓄美,因而双关手法运用较多,双关又分谐音双关和语意双关。

双关是言在此而意在彼,使表情达意更含蓄,更有趣。

专题06 赏析诗歌的表达技巧(修辞方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结构技巧)(解析版)

专题06 赏析诗歌的表达技巧(修辞方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结构技巧)(解析版)

专题06 赏析诗歌的表达技巧(修辞方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结构技巧等)★★考点解读★★表达技巧既包括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的使用,也包括各类表现手法、结构技巧的使用。

对表达技巧的鉴赏,就是辨识诗歌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等的艺术效果,评价其对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所起到的作用。

考查时,可以就其中的一个方面进行,也可以综合在一起进行。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是高考的高频考点。

★★技巧点拨★★❖常见表达技巧(1)表达方式:包括记叙、议论、说明、描写、抒情。

诗歌鉴赏通常涉及抒情(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描写(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此外还有记叙(多用于叙事诗)和议论(多用于点明诗歌主旨)等。

(2)修辞手法:主要有比喻、对偶、夸张、借代、设问、反问等,其特点和用法跟现代文学作品中的修辞手法大致相同。

(3)谋篇布局:主要有首尾照应、开门见山、铺垫、层层渲染、先总后分、过渡、先景后情、卒章显志、伏笔、欲抑先扬或欲扬先抑等。

(4)其他常见表现手法: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借物抒情(托物言志、象征)、借事抒情、寓理于景、借古讽今、虚实相生、动静结合、对比、反衬(以动衬静、以乐景衬哀情、以哀景衬乐情)、白描等。

❖答题步骤第一步:准确地指出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或何种技巧。

第二步:结合诗句说说这个手法的内容。

第三步:指出运用该手法的作用(这种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传达了怎样的旨趣,产生了怎样的效果等。

)★★经典例题★★一、【2019年高考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9~10题。

学诸进士作精卫衔石填海韩愈鸟有偿冤者,终年抱寸诚。

口衔山石细,心望海波平。

渺渺功难见,区区命已轻。

人皆讥造次,我独赏专精。

岂计休无日,惟应尽此生。

何惭刺客传,不著报雠名。

9.本诗前六句是怎样运用对比手法勾勒精卫形象的?请简要分析。

(6分)【答案】9.“终年”与“寸诚”对比,表现了决心之坚;细石与大海对比,表现了抱负之大;任务重与性命轻对比,表现了命运之悲。

古诗手法一:修辞手法(上课)

古诗手法一:修辞手法(上课)
[注]元至治元年(1321),张养浩因上《灯山疏》批评皇帝奢 侈而触怒了元英宗,为避祸辞去参议中书省事职务,归隐故 乡。
(1)请简要分析诗人晨起前后不同的心情。(2分)
(2)请简要赏析颔联和颈联景物描写的手法。(4分) 答:诗人晨起前,处于“恋枕”与“嫌多梦”的矛盾 答:颔联和颈联主要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颔联 中,透露出些许烦恼和不平静;晨起后,发现村居环境 写鹤立与猿啼,一静一动;颈联“泉鸣屋”动中有静, 充满诗情画意,喜悦之情油然而生。(2分。意思对即可) “树吞烟”静中有动。景物描写动静结合,突出了清晨 山村的清新幽静,流露出诗人归隐田园后怡然自得的心 境。
概括意境特点2分1浅浅的春寒始退天气转暖但到处是花影摇曳掉落莺声也凄凉破碎结合诗句分析诗人几2本句用了借代和比喻夸张亦可的修辞手法手法飞红万点以飞红万点代指暮春时节落英缤纷的景象画面凄美令人伤感
诗歌鉴赏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在古诗鉴赏中,命题者往往将 “表达技巧、写作特色、写作技法、 艺术特色、手法”等几种称谓综合 使用,实则大同小异。答题要看清 楚,不要被迷惑。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千秋岁①
秦观
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乱,莺声碎。飘零 疏酒盏,离别宽衣带。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 忆昔西池②会,鹩鹭③同飞盖。携手处,今谁在? 日边④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 海。
(2)本句用了借代和比喻(夸张亦可)的修辞手法(手法), 【注】①千秋岁:词牌名。此词作于词人被贬处州时。②西 飞红万点,以飞红万点代指暮春时节落英缤纷的景象,画面凄 池:汴京(.今开封)金明池。③鹩鹭:两种鸟,这里借指同 美令人伤感;“愁如海”比喻新奇,以深不可测、茫无边际的 游的同僚、朋友。④日边:指帝京 大海写出了词人愁之深、愁之广。(分析手法的特征表现),本句情 (1)词的开头四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象。(2分) 景交融,写出了诗人之愁,这愁既有伤春之愁,年华已逝的悲 愁,也有人生失意的愁苦(情感)。 (1)浅浅的春寒始退,天气转暖,但到处是花影摇

鉴赏诗歌表达技巧之修辞手法

鉴赏诗歌表达技巧之修辞手法

鉴赏诗歌表达技巧之修辞手法复习目标1、理解并明辨常见诗歌所运用的修辞手法2、理解并洞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课前导入走进教材:在诗歌中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反复,此外还有双关、对比、互文、通感、顶针等。

请各位同学讨论分析一下,下面的诗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并且考虑有什么表达效果?(1)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提示:这里面“主人下马客在船”一句运用互文手法,言简意丰,将主人陪着客人一道骑马来至江边,一同下马来到船上颇为复杂的内容运用简洁的语表达出来。

(2)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提示:诗人在这里用了一系列的生动比喻,使比较抽象的音乐形象一下子变成了视觉形象。

粗弦嘈嘈,好像是急风骤雨,细弦切切,好像是儿女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成一片,大珠小珠,落满了玉盘.诗人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粗弦、细弦的特点表现了出来,将彼此交错杂弹,弦声清脆的特点表现了出来。

(3)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提示:运用比喻,化抽象为具体,化虚为实,将李煜的亡国之愁比作“一江春水”,突出“愁绪”之多,“愁绪”的源源不断、绵绵不绝。

请根据上面的问题及答案提示,讨论分析一下鉴赏诗歌的修辞手法应该分几步进行?讨论提示并归纳第一:明辨修辞手法对修辞手法的正确鉴赏和评价,其前提是明确各种修辞手法的构成、特点,要区分一些易混淆的修辞手法。

如:对比与衬托,借代与借喻,设问与反问。

第二:洞悉表达效果鉴赏古典诗词中修辞手法的重点不是辨识和判断,而是分析体会修辞的妙处,即分析表达效果,分析表达效果一定要结合具体的内容,体会对其塑造形象、抒发情感、体会主旨的作用。

如通感可以使色彩有温度,使声音有形象,冷暖有重量,气味有锋芒,从而创造出更加鲜明的形象,开拓出新颖的意境,抒发出独特的感受增强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

下面是常见修辞格表达效果,请同学们迅速识记并且理解:比喻:化深奥为浅显,化平淡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化繁冗为简洁。

诗歌鉴赏之修辞手法(课堂)

诗歌鉴赏之修辞手法(课堂)

+ 4.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李白秋浦歌 夸张
+ 7.上邪,我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汉乐府《上邪》夸张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阵阵,夏雨 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 10.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林逋
山园小梅 拟人
+ 11.硕鼠硕鼠,无食我黍。诗经 反复 + 12.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王安石
有些拟声词也属于叠词,作用使诗文 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 寒。 -------《浪淘沙》李煜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登高》杜甫
判断下列诗句的修辞手法
⑴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借代,对比 ⑵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借代,设问 ⑶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 夸张 ⑷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双关对偶拟人 ⑸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夸张 ⑹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设问 ⑺荷花娇欲语,愁煞荡舟人。 拟人
10、双关
在有些诗歌尤其是民歌中, 作者为了表达出一种委婉含蓄 的情感,往往采用隐语、双关 的修辞手法。
双关
竹枝词(唐〃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析】这是作者摹仿民歌体写的恋歌。它写的是一位沉浸 在初恋中的少女微妙复杂的心理:她爱上了一位小伙子, 可还没有确实知道对方的态度,因此既抱有希望,又含有 疑虑,既欢喜,又担忧。“晴”与“情”同音,是双关隐 语,“道是无晴却有晴”,也就是“道是无情却有情”。
( 借代 )
( 白描 ) 8 .寒山几堵,风低削碎中原路。秋空一碧无今古。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修辞手法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修辞手法

比喻
船上看山走如马,倏乎过去数百群。(苏轼《江上看山》) 【析】此诗将江岸的群山比作马群,且以行船为 参照物,赋予群山这一静景以动态感,形象生 动。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王维《使至塞上》) 【析】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象随风 漂泊的蓬草一样出使“汉塞”,象振翮北飞的 “归雁”一样进入“胡天”。
(八)反问
作用:用来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 “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王安石《题乌江亭》) 使用反问句式,语气冷峻,强调了历史 发展之必然趋势。
(九)反复
作用: 音节舒缓,朗朗上口; 强调主题,形成 气势,突出情感。
1.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2.硕鼠硕鼠,无食我黍。 3.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

寄 黄 几 复① 黄庭坚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②三折肱③。 想得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注:①此诗作于神宗元丰八年,其时诗人监德州(今山东)德 答案一:① 运用列锦的手法,用六个意象叙写 答案二:①运用对比的手法。②“桃李春风”与 平镇。黄几复:诗人好友,时为广州四会县令。②蕲:同 “江湖夜雨”,是“乐”与“哀”的对比;“一 出十年间的情景。② 上句追忆十年前京城相聚 “祈”,祈求。③三折肱:古有三折肱而为良医的说法。诗中 杯酒”与“十年灯”,这是“一”与“多”的对 意思指黄几复善治国。 之乐,下句抒写别后十年间漂泊江湖,夜雨孤灯 本诗颔联被称为“奇语”,请从它运用的艺术手法中选择一种 比。“桃李春风”中共饮“一杯酒”,欢会极其 时的思念之深。③通过意象的罗列,展现了丰富 简要赏析。 短促。“江湖夜雨”中各对“十年灯”,漂泊极 的画面,给读者留下很大的想象空间,耐人寻味。 其漫长。③上句的明媚欢快与下句的凄凉孤独形 成对比,凸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修辞手法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修辞手法
答:后两句以天上的仙乐相夸,是遐想。 因虚而实,虚实相生,将乐曲美妙赞美到了极 致。
浪淘沙 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诗的后两句作者采用了什么手法来描写黄河?
诗人以浪漫的想像结合优美的传说把黄河 汹涌澎湃写得更具体、生动、形象。
4、细节描写
禁门宫树月痕过,媚眼惟看宿燕窝。 斜拔玉钗灯影畔,剔开红焰救飞蛾。
兰溪棹歌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分析:前两句山水的明丽动人和月色的清爽皎洁,是 静景;后两句写了鱼抢新水、涌上溪头浅滩的调皮,是动 景。全诗动静结合,写出了兰溪山水的美好和蓬勃生机。
鸟鸣涧 王维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鹿柴 王维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问题:“朝雨”“柳色”除了写春色外,还表达了 哪些言外之意? 答:“朝雨”还烘托出诗人送别友人时的忧伤之情;
10、借景抒情 “杨柳”象征离别,折柳相赠表示留恋之情,增加了浓
厚的离别情意。
绝句二首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这首诗是虚实结合的典范。“天门中断楚江开”,看似 写天门山,实则写水;“碧水东流至此回”,看似写水,实 则写山。这首诗也正是诗人李白的象征,李白是水,他无坚 不摧、一往无前;李白是山,巍然屹立、坚强不屈。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
以“花”之闲反衬人之忙
总之,实境乃是一种真境、事境、物境;虚境乃是在此基 础上给读者创造的一种想象的空间、诗意的空间。从前文所举 的例子中我们不难发现,虚可生实,实可生虚,想象则是其桥 梁,正是读者想象的介入,才使诗歌更为饱满,充满灵气,充 满诗情画意。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之修辞手法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之修辞手法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之修辞手法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之修辞手法【学习目标】1.了解诗歌中常用的修辞技巧及诗歌鉴赏中修辞技巧的命题特点2.学会结合具体诗句分析修辞技巧的运用。

3.掌握和规范诗歌鉴赏修辞技巧题目的答题步骤。

【学习过程】回顾古典诗词常用的修辞手法1、古典诗词中常见的修辞手法有哪些?2、判断下列诗句的修辞手法1、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2、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江南春》杜牧)()3、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4、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杜牧《题乌江》)()5、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6、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宋祁《玉楼春》)()7、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杜甫《春夜喜雨》)()8、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二首(选一)》()9、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10、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11、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12、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贺铸《青玉案》)()13、“秦时明月汉时关”、“主人下马客在船” (互文)14、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石灰吟》)()15、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梅尧臣《陶者》)()16、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杜甫)( )17、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高适《燕歌行》)()18、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19、“终岁不闻丝竹声”、“ 门前冷落鞍马稀” (白居易《琵琶行》)、“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曹操《短歌行》)()20、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里晴雨的“晴”是用来暗指感情的“情”, (2)
含蓄的(3)表达出一位沉浸在初恋中的少女希
望而又疑虑、欢喜而又担忧的微妙心理。(4)
6、对偶
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字数相等、 意义上密切相联的两个短语或句子, 对称地排列,这种辞格叫做对偶。 从形式上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 从内容上看,意义集中含蓄。
[双调]蟾宫曲
阿鲁威
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 紫盖黄旗,多应借得,赤壁东风。 更惊起南阳卧龙,便成名八阵图中。 鼎足三分,一分西蜀,一分江东。
以设问开篇,点明题旨,领起下 面,分层次地叙述三国人物的英雄 业绩。
清明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孤帆一片日边来。
这首是采用了借代的修辞 如梦令(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手法,( 1)诗中用“绿”和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花,(2)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 零。(3) 词人惜花,为花悲 喜,为花醒醉,为花憎风恨雨, 含蓄地表达了青春韶光短暂、 好花不常的惋惜之情。(4)
练 一 练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是历来传诵的名句, 请从表现手法和表达效果的角度赏析。 ①动静结合。又以听觉写动景,以视觉写静景,动静结合, 勾勒出秋日山林的特有美丽。②拟人的手法,将无情之 景赋予人的灵性,显得形象生动。③对偶的手法,对仗 工整。“万壑”对“数峰”,“有声”对“无语”, “含晚籁”对“立斜阳”。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作者是采用什么样的艺术手法来表达他对湖上 亭依恋难舍的深厚感情?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答案】作者采用拟人化的手法(1),赋予柳 条藤蔓、黄莺以人的情感,(2)并使主客移位, 巧妙而含蓄地(3)表达了诗人对湖上亭的依恋 之情(4)
第三联采用拟人的手法。(1) “先偷眼”极写白鹤爱梅之甚,它还 未来得及飞下,就迫不及待地先偷看梅 花几眼;“合断魂”一词写粉蝶因爱梅 而至消魂,(2) 把粉蝶对梅的喜爱之情夸张到极点。 (3)
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这首诗的后两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 什么好处?
1.这首诗的第三联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2.把庐山瀑布比作白练, 3.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瀑布的色彩和形态。
2、拟人(比拟)把物人格化,可以 使描绘生动形象,表意更加丰富。
如: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新晴(刘颁) 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
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山园小梅 (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兰溪棹歌
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诗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步骤一);把 “凉月”比作“眉毛”:把“水面”比作“明镜” (步骤二);比喻手法不仅写出明月弯弯、垂挂 天边的情态,还写出了水平如镜的特点,亦反衬 出月光的明洁,生动形象(步骤三),传达了作 者对越中山色由衷的赞美之情。(步骤四)
7、互文
是指古代作家在写作时为了增强某种
表达效果,把本应该合在一起说的话临时拆开, 使同句或相邻句中所用的词相互补充,相互渗 透,理解时又应该合在一起的一种修辞方法。 互文修辞的运用能收到笔墨经济,以少胜多, 表意委婉,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
主人下马客在船 烟笼寒水月笼沙
秦时明月汉时关
8、设问: 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 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 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
10、反语、故意使用与本来意思相 反的词语或句子来表达本意,这种 修辞格叫反语。
反 语
反语的作用 或批判讽刺,或风趣幽默。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11.通感
辞手法。这种修辞手法不仅表现为具体事物之间相互比拟 时的感觉挪用,还表现为将抽象事物具象化时的心灵沟通。 如: 塞上听吹笛(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5、双关(隐语)、利用语音或语义条件, 言在此而意在彼,这种辞格叫双关。恰当
地运用双关,可使语言幽默,饶有风趣, 也能适应某种特殊语境的需要使表达含蓄 曲折、生动活泼,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有意使语句同时关顾表面和内里两种意思,
春 思(唐•李白)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通过“争渡,争渡”的反复,表现了主 人公快速划桨的急切神态,写出了少女 们的热情活泼,无拘无束,顽皮好胜的 天然情态 。
练 (2005全国卷三) 雨后池上 刘敏 一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槛。 东风忽起垂柳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练 (1)简析这首诗是怎样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的。
(2)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1)简析这首诗是怎样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的。 答:用了比喻手法(步骤一) 把水面比作轻轻磨过的明镜一样,倒映出池塘 边的房檐和槛柱, (步骤二)生动形象地表现雨后 池塘水面的平静(步骤三) 表达作者对生活的热爱(步骤四)
〔正宫〕塞鸿秋 浔阳即景 周德清①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淀。 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电。 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
诗人运用了通感的手法,因为羌笛所吹奏的是 《梅花落》的曲调,于是由笛声想到了梅花,仿佛风 吹散的不是笛声而是落梅的花瓣,它们四处飘散,一 夜之间飞满关山。关山是没有梅花的,战士们由此想 到了家乡的梅花,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法。运用反复可以使诗歌一唱三叹, 回环婉转,增强了诗歌的抒情效果。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 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秋浦歌 (李白)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夸 张
夸张的手法(1)愁生白发, 诗人在一、二句中用夸张的手 法写白发竟有“三千丈”那么 长,(2)可见愁思的深重。 (3)
(福建高考题)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对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 表现手法作简要分析。
请各举一例说明这首散曲运用的三种修辞方法。
练 一 练
①比喻,如将长江比作白练,将江帆比作疾箭,将下泻 的山泉比作闪电,将天上一字排开的飞鸿比作一条线等。 ②对偶,如一、二两句对偶,三、四两句对偶,五、六 两句对偶等。 ③比拟,如说新月“学”扇。
村 行① 王禹稱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万壑 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何事 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注)本诗是王禹偁于淳化二年被贬为商州 团练副史时所作。
解答表达技巧类型的题目,一般分四步走:
(1)指出诗歌用了何种手法; (手法) (2)结合诗句分析作者是怎样 运用该笔法的;(具体分析) (3)使用手法的效果。(表达 效果) (4)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感情)
一、古典诗词中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 拟人、夸张、对比、对偶、反问、设问、
双关等。
对修辞手法的鉴赏,就是要明确辨识和 判断修辞手法是什么,掌握和了解各种 修辞手法的特点,分析和评价它们对于 塑造形象、表现情感和体现主旨的作用。
答:第三联运用了夸张手法(步骤1)写出 了岳阳楼高耸入云的情状(步骤2),同时 这两句诗想象奇特,在云间“连榻”,在天 上“行杯” ,写出了诗人人恍若置身仙境的 情景(步骤3)。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诗后问题。 •
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注】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注】龙钟:湿漉漉的样子。 • 问题:“双袖龙钟泪不干”一句,诗人运用的是什么修 辞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 【参考答案】诗人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说泪下如雨 湿袖难干,这种夸张手法的运用强烈地表达了诗人的情 感。诗人托入京使捎话时内心波澜起伏,深切思念亲人 的心情可见一斑。
• 后两句采用了拟人的手法,(1) • “两”、 “相”二字把人和山紧密 联系在一起,把敬亭山人格化,(2) 生动的(3)写出了诗人对敬亭山的 喜爱。(4)
3、借代 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 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 用特征代替人。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 含蓄。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终岁不闻丝竹声。
春兴 (唐)武元衡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2)诗的后两名既写惜春之情,又有思乡之 意,请分析其写作特点。 这两句语言平易,但使用拟人手法,想象 独特。(1)上句写春风吹拂思乡的梦,下句写 梦追逐着风,一吹一逐,富有表现力,使人 联想到诗人家乡也是春天。仿佛诗人在梦中 伴随春风,一起回到故乡,又仿佛诗人舍不 得春天,而追随春风而去,(2)生动形象的写 出了春风的善解人意、多情,(3)表达思乡之 意,惜春之情。(4)
对偶的作用 1).便于吟诵,易于记忆 2).形式工整,有音乐美 3).表意凝炼,抒情酣畅
春行即兴(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这首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 法?请具体说明。
答:这首诗的三四句运用了对偶修辞。(手法) 三四句中“芳树”对“春山”,“花”对 “鸟”,“自落”对“空啼”。(分析) 对偶的运用,使得本诗语言更加简练、整齐, 写出了诗人“春行”途中的所见所闻:有 山有树,有花有鸟,景中含情,情景交 融。 “花自落” 、“鸟空啼”之景显出了 山中的宁静,(效果) 也透露出了作者的一丝伤春凄凉之情。 (感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