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进校园》教学设计
戏曲进校园策划书戏曲的情感

戏曲进校园策划书戏曲的情感一、项目背景戏曲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情感内涵。
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戏曲逐渐走出了大众的视野,尤其是年轻一代对戏曲的了解和接触更为有限。
为了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艺术,将戏曲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引入校园,使更多的青少年能够领略戏曲的情感魅力,我们计划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
二、活动目标1. 引导学生了解戏曲的根源和发展历史,增强文化自信心;2. 激发学生对戏曲艺术的兴趣,培养其对传统文化的热爱;3.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三、活动内容1. 戏曲知识讲座:邀请专业戏曲艺术家或学者来校园进行戏曲知识讲座,介绍戏曲的分类、流派、表演形式等,让学生全面了解戏曲的基本知识和特点。
2. 戏曲表演展示:组织专业戏曲团体或学生社团在校园内进行戏曲演出,展示经典剧目和优秀的戏曲唱腔,让学生亲身感受戏曲的情感表达和舞台魅力。
3. 互动体验活动:设置戏曲体验区,供学生试穿戏曲服饰、学习基本的脸谱绘画等,并引导学生参与小剧场演绎,体验戏曲表演艺术的感染力和乐趣。
4. 创意比赛:组织学生参与戏曲相关的创意比赛,如设计剧本、编排舞蹈、创作曲目等,培养学生对戏曲的创造力和情感表达能力,激发他们对戏曲的深入理解和热爱。
5. 戏曲交流展览:举办戏曲相关的图片展览、实物展示以及学生作品展,展示戏曲的美学价值和学生对戏曲的理解,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文化交流。
四、活动实施方案1. 确定活动时间和地点:选择学生集中的校园区域作为活动场地,并结合学校的教学计划合理安排活动时间,以确保尽可能多的学生能够参与。
2. 邀请戏曲专家:与戏曲艺术家、学者等联系,协商讲座或演出的时间和内容,确定参与人员等相关事宜。
3. 准备道具和场地布置:准备戏曲演出所需的道具、服饰等,同时对活动场地进行布置,使其符合戏曲的氛围和艺术特点。
4. 宣传推广:通过学校内部宣传渠道、校内广播、班级通知等方式,将活动信息传达给全校师生,引导他们参与活动。
戏曲进校园策划书艺术的盛宴

戏曲进校园策划书艺术的盛宴第一部分:引言戏曲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和丰富的艺术内涵。
然而,近年来由于各种原因,戏曲逐渐远离了现代年轻人的生活。
为了传承和弘扬戏曲文化,我们计划在校园中开展戏曲进校园的活动,为学生们提供一场艺术盛宴。
第二部分:活动内容2.1 戏曲表演我们邀请戏曲院校的专业演员来校园进行精彩的戏曲表演。
他们将呈现经典的京剧、评剧、豫剧等剧种,让学生们领略到戏曲的魅力。
2.2 戏曲体验为了增加学生们的参与感和互动性,我们将开设戏曲体验区。
在这里,学生们可以亲身体验学习戏曲的基本技巧,如唱腔、表演和化妆等。
通过亲身参与,学生们将更好地了解戏曲艺术。
2.3 讲座和展览我们将邀请知名戏曲专家和学者给学生们进行戏曲讲座,深入解读戏曲的艺术特点和历史背景。
同时,我们还将呈现戏曲展览,展示与戏曲相关的文物和图片,让学生们更全面地了解戏曲文化。
第三部分:活动目标3.1 传承戏曲文化通过戏曲进校园活动,我们希望将戏曲这一传统艺术形式传递给更多的年轻人,让他们了解、喜爱并参与到戏曲文化的传承中来。
3.2 激发学生艺术兴趣通过观看戏曲表演、体验戏曲和聆听戏曲讲座,我们希望能够激发学生们对艺术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表演艺术鉴赏能力。
3.3 促进校园文化建设戏曲进校园的活动将为学校的文化建设注入新的元素,丰富学生们的校园生活和文化体验,提高学校的文化氛围和影响力。
第四部分:活动筹备4.1 策划团队我们将组建一个由校园学生、戏曲专家和文化艺术教师组成的策划团队,负责活动的具体筹备、组织和执行。
4.2 资金支持我们将积极争取相关部门和赞助商的资金支持,以确保活动的顺利开展,并提供良好的表演场地、设备和器材。
4.3 宣传推广我们将通过校内宣传、校园微信公众号、学校网站等方式进行活动的宣传推广,吸引更多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参与。
第五部分:活动评估5.1 反馈调查在活动结束后,我们将进行学生满意度调查,了解学生们对活动的评价和建议,以不断改进活动质量,并为以后的活动提供参考。
戏曲进校园策划书古韵的悠扬

戏曲进校园策划书古韵的悠扬演绎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戏曲在中国历史悠久、博大精深。
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了解逐渐减少,戏曲艺术也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为了传承和弘扬中国戏曲文化,将古老而优美的戏曲艺术带入校园,并通过各种形式和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并参与其中,我们提出了“戏曲进校园”策划。
一、活动目标1.传承戏曲文化: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使学生和教师更好地了解和传播中国戏曲。
2.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让学生感受戏曲的艺术魅力,提高审美能力和文化修养,丰富校园文化氛围。
3.培养学生综合能力:通过参与戏曲表演、赛事、研讨等活动,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活动内容1.戏曲艺术欣赏:每学期举办一次戏曲欣赏讲座,邀请专业戏曲艺术家来校进行演讲和表演。
通过现场演示、解读戏曲曲艺的历史典故、形式特点等方面,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欣赏戏曲艺术。
2.戏曲表演交流:定期组织校内外戏曲团队进行表演交流。
学校可以与相关机构合作,组织学生参与剧目排演和演出,通过演出交流,提高学生的戏曲演技和艺术修养。
3.戏曲创作比赛:举办校园戏曲创作比赛,鼓励学生创作和改编戏曲剧目。
通过比赛展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艺术才华,选出优秀作品进行演出展示。
4.学术研讨讲座:邀请学者和专家开展戏曲研究讲座,讨论戏曲艺术的历史、文化内涵、演变等方面内容。
通过学术交流,提供学生深入了解戏曲文化的机会。
5.社区服务活动:组织学生走进社区、农村,以戏曲形式进行公益演出。
通过将戏曲艺术与社区服务结合,传达正能量,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三、活动计划1.明确责任:成立以相关老师为组长的戏曲进校园策划小组,负责整个活动的组织、协调与落实。
2.制定计划:根据学校课程安排和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活动计划。
3.广泛宣传:在学校官方平台、校报、校园电视等媒体上宣传活动内容和参与方式。
同时,制作海报、横幅和宣传册等,将活动推广到社区和公众面前。
4.确保经费:争取学校和相关机构的支持,融入公益资金或相关专项资金,确保活动的经费保障。
感受经典之美戏曲进校园活动策划书

感受经典之美戏曲进校园活动策划书感受经典之美:戏曲进校园活动策划书1.活动背景戏曲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瑰宝,具有丰富的艺术内涵和历史意义。
然而,在现代社会,随着娱乐形式的多样化,戏曲渐渐失去了年轻人的关注。
为了让更多的学生感受到戏曲的魅力,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我们计划开展“感受经典之美:戏曲进校园”活动。
2.活动目标- 引导学生了解和认识戏曲的魅力,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自豪感。
- 提供学生与戏曲艺术家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促进文化沟通和交流。
- 激发学生对艺术的兴趣和创造力,并培养情感及思维方面的素养。
3.活动内容(1)经典戏曲展演邀请知名戏曲团体到校举办精彩的戏曲展演,包括经典名剧片段的表演。
通过舞台表演,学生们可以亲身感受戏曲的魅力和独特之处。
(2)名家授课邀请戏曲表演艺术家或专家到校,给学生们授课。
他们将分享自己的经验,讲解戏曲的历史背景、角色塑造、音乐和舞蹈等细节。
这将有助于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戏曲艺术。
(3)互动体验组织学生们参与戏曲体验活动,如学习基本的脸谱绘画和戏曲动作,穿戴传统戏曲服饰进行角色扮演等。
通过互动体验,学生们可以深入了解戏曲的表演技巧和艺术内涵。
(4)创意作品展示组织学生们参与戏曲相关的创意作品比赛,如诗歌、书法、书籍、绘画等。
这些作品将在活动期间展示,为学生们提供展示自己才艺和理解戏曲的平台。
4.组织方案(1)时间安排确定活动的具体时间和持续期限,通常在校内举办该活动的周末或假期期间,以确保更多的学生能够参与。
(2)场地选择选择一个适合举办戏曲展演和交流的场地,如学校的礼堂或剧场。
确保场地设施完备,并提供音响和投影设备等。
(3)资源调配联系戏曲团体、戏曲表演艺术家和专家等,邀请他们参与活动。
同时,需要合理安排活动期间的志愿者人员,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4)宣传推广通过海报、校园电子屏幕、学校网站、班级群等方式进行宣传,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同时,可以向学校媒体投稿,增加活动的曝光度。
戏曲进入校园方案策划书3篇

戏曲进入校园方案策划书3篇篇一《戏曲进入校园方案策划书》一、背景戏曲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
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戏曲在青少年群体中的关注度逐渐降低。
为了弘扬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特制定戏曲进入校园方案。
二、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戏曲的基本知识和艺术特点,感受戏曲的魅力。
2. 培养学生对戏曲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
3. 促进戏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三、实施步骤(一)宣传阶段1. 制作戏曲宣传海报、展板等,展示戏曲的精彩剧照、表演片段和文化内涵,在校园内进行广泛宣传。
2. 邀请戏曲艺术家到校举办讲座,介绍戏曲的历史、发展、流派等知识,让学生对戏曲有初步的认识。
3. 利用学校广播、宣传栏等渠道,定期播放戏曲经典曲目,营造浓厚的戏曲文化氛围。
(二)教学阶段1. 开设戏曲兴趣小组,邀请专业戏曲教师进行指导,教授学生戏曲的基本唱腔、身段、表演技巧等。
2. 将戏曲知识纳入学校艺术课程体系,编写戏曲教材,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系统地学习戏曲知识。
3. 组织学生观看戏曲演出,如京剧、昆曲、豫剧等经典剧目,让学生亲身感受戏曲的艺术魅力。
(三)活动阶段1. 举办戏曲文化节,开展戏曲知识竞赛、戏曲小品表演、戏曲服装展示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2. 组织学生参与戏曲社团活动,如戏曲演唱、戏曲舞蹈、戏曲剧本创作等,培养学生的综合艺术能力。
3. 邀请家长到校观看学生的戏曲表演,增进家长对学校戏曲教育的了解和支持。
(四)推广阶段1. 与社区、文化机构等合作,开展戏曲进社区、进校园活动,扩大戏曲的影响力。
2. 鼓励学生将所学戏曲知识和技能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如参加文艺演出、文化交流等活动,展示学生的风采。
3. 建立戏曲传承基地,培养一批戏曲传承人才,为戏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奠定基础。
四、保障措施1. 成立戏曲进入校园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方案的制定、实施和监督。
戏曲进校园活动方案范文(精选3篇)

戏曲进校园活动方案范文(精选3篇)戏曲进校园活动方案1 为重拾戏曲艺术精神,传承戏曲文化精粹,培育少儿戏曲素养,推动戏曲遗产保护,经研究,决定在我校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现提出如下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遵循一年普及,二年提高,三年见效的目标,普及戏曲基本知识,促使师生学唱、爱唱、会唱、唱响戏曲,激发学生尊重历史、敬畏文化的核心价值情感,培育戏曲特色培训的教育品牌。
二、组织机构组长:XX副组长:XX成员:XX。
三、实施步骤1、选定曲种学唱内容。
召开戏曲专家和教师代表座谈会,选定适合学生学唱的经典曲目,各班进行欣赏学唱。
2、培训指导教师。
举办戏曲进校园培训班,选聘区内外戏曲名家为顾问,依托戏曲专业技术人员、民间戏曲艺人和学校音乐教师为师资基础,让教师掌握戏曲传授的基本理论与教学方法。
3、列入校本课程计划。
启动戏曲进校园活动,把戏曲科目纳入地方课程,把唱腔板式引入音乐课及课外活动中,并根据学生年龄特点与学段课时计划逐步培养戏曲苗子。
4、展示教学成果。
设立学生戏曲兴趣小组(社团)或开辟教学第二课堂,通过戏曲橱窗展、摄影专题展、知识竞赛、脸谱绘画比赛、名家进校园、送戏进校、学生折子戏专场表演、校园戏曲晚会等活动形式,分阶段组织、实施、呈现戏曲进校园的成果。
四、主要措施1、分类指导。
在普遍学唱的基础上,筛选优秀班级,重点推进,从中确定2—4个班级为河北梆子传承培训班。
2、夯实学唱。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紧扣戏曲教学特点规律,明确阶段应知应会内容,注重实践体验与兴趣培养,力求掌握说唱基本方法,切实提升看戏的能力、听戏的热情与、“演戏”的本领。
3、开发教材。
音乐教师利用集体智慧开发适合我校学情的教材。
4、充分展示。
在教学各个阶段,倡导各班创设戏曲学唱大舞台,鼓励年级创办戏曲沙龙,引导学生走进戏曲剧场观看戏曲艺人表演或影像资料,宣传戏曲剧目中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传统美德,搭建戏曲学习实践的平台,推进戏曲的传承与发展。
5、完善考评。
《戏曲进校园》教学设计

《戏曲进校园》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知识与理解**:让学生了解中国戏曲的基本知识,包括戏曲的历史、特点、主要剧种和表演形式。
2. **技能**: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戏曲的表演技巧,提高他们对戏曲艺术的鉴赏能力和实践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戏曲文化的兴趣和尊重,引导他们理解和欣赏传统戏曲的美。
教学准备:1. 戏曲教学视频片段2. 戏曲服饰、道具3. 戏曲剧本或选段4. 音响设备教学内容与步骤:**一、导入新课**1. 播放一段经典的戏曲表演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提问学生:你们知道这是什么艺术形式吗?你们对戏曲有什么了解?**二、新课讲解**1. 介绍戏曲的历史和发展,让学生了解戏曲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
2. 讲解戏曲的特点,如唱、念、做、打等。
3. 介绍几种主要的戏曲剧种,如京剧、豫剧、昆曲等,让学生了解它们之间的区别和特色。
**三、体验活动**1. 邀请专业的戏曲演员来校进行示范表演,让学生近距离感受戏曲的魅力。
2. 安排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段简单的戏曲选段进行排练。
3. 提供戏曲服饰和道具,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表演展示。
**四、课堂讨论**1. 让学生分享他们在体验活动中的感受和收获。
2. 讨论戏曲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和意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传承和发展传统戏曲文化。
**五、总结与作业**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戏曲文化的重要性。
2. 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观看一段戏曲表演,并写下自己的观后感。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体验活动中的表现,评价他们对戏曲艺术的掌握程度。
2. 通过学生的课堂讨论和作业,了解他们对戏曲文化的理解和态度。
教学反思:在本次教学设计中,我注重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受戏曲的魅力。
同时,我也注重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引导他们思考如何传承和发展传统戏曲文化。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对戏曲的兴趣不高,这可能是因为我对戏曲的介绍还不够生动和有趣。
戏曲进校园活动方案5篇

戏曲进校园活动方案5篇寻求上级有关部门支持,构建大一统的戏剧曲艺特色及培训、普及模式。
(四)加强指导,促进特色创建。
学校将组织专门人员,定期不定期对各班级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督查与指导,同时,学校聘请约翰艺术团国家二级演奏员李斌为校外辅导员,并计划组织一次成果展示活动,同时把“戏剧曲艺进校园”活动列入学校文化特色创建,为促进艺术特色学校的创建和地方戏剧曲艺艺术的振兴而做出应有的贡献。
五、实施步骤现将学校“戏曲文化进校园”(2023年10月―2023年12月)活动做如下安排:共分三个阶段:1、宣传发动阶段:2023年10月―11月。
根据《湖南省“戏曲文化进校园”工程实施方案》精神,成立学校“戏曲文化进校园”活动领导小组,认真制定实施方案,结合日常工作,重点做好宣传发动、氛围营建和培训等工作。
2、师资培训阶段(11月份):根据实施方案,采取分批、分级的培训方式,选取有特长的教师积极参加戏剧曲艺知识培训班,提高音乐教师和指导教师的戏剧曲艺素养,掌握戏剧曲艺的基本理论和教学方法,奠定师资基础。
3、组织实施阶段(11月―次年7月):学校组织开展戏剧曲艺专业指导与教师教学相结合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
4、阶段成果展示阶段:2023年7月―9月。
根据本方案确定的目标、任务和要求,对学校“戏曲文化进校园”阶段工作进行展示。
戏曲进校园活动方案篇3一、活动背景:当我们成为大学生的那一刻,我们的学习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因此,丰富我们的大学生活,营造互助互爱、积极愉悦、学习氛围浓厚的生活,对我校学风的完善、文化的深化、“信敏廉毅”精神的传承显得犹为重要。
借滨江十周年之际,特组织此次活动。
二、活动目的:让当代大学生警醒于关于大学关于人生关于梦想的问题,找到人生的目标。
展示一个竞争残酷的现实社会及当代许多大学生享受安逸的大学生活,形成对比,唤起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危机感、对梦想的思考,唤起当代大学生的行动力,成就他们的美好未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戏曲进校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戏曲特别是京剧的文化、历史和艺术特色。
2.通过学习,了解脸谱艺术的特点,谱式,色彩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并加以运用和绘制。
3.通过学习,激发学生关心中国传统艺术的情感,了解中国戏曲艺术独特的美。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了解戏曲艺术的有关知识,加深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理解。
尝试用绘制脸谱的形式来表达自己对戏曲艺术的理解,表达对民族艺术和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
难点:对不同戏曲人物脸谱特征的把握。
一、激趣导入
1、师生问好,老师做自我介绍,即兴演唱黄梅戏《女驸马》片段。
问:“同学们能听出我唱的是什么剧种吗?”(安徽地方戏曲黄梅戏)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留下了很多珍贵的传统文化,戏曲就是其中之一。
今天,我们就来走进精彩的戏曲世界!
2、板书课题
二、探究活动
1.你知道戏曲的起源吗?
起源于先秦时期的原始歌舞,直到唐代戏曲才正式形成,唐朝中后期和宋朝戏曲飞速发展,戏剧艺术逐渐形成。
元朝则是我国戏曲的成熟期,当时最优秀的作曲家是关汉卿,代表作《窦娥冤》,到了明清,就进入了戏曲的繁荣时期,大量优秀的作曲家和剧本产生,如汤显祖的《牡丹亭》
2.我国大约有多少个剧种?(三百多)
课件展示:
(1)欣赏戏曲联唱
(2)连线
3.我国的国粹——京剧
(京剧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戏曲剧种,深受国内外人士喜爱,素有“国粹”之称。
)
三、京剧探究
课件展示:
1.京剧的历史
2.京剧的角色(京剧的行当)
通过连线游戏,了解生、旦、净、丑各自代表的人物角色。
3.京剧的脸谱艺术
(1)教师展示画好的脸谱,了解京剧脸谱的基本谱式:
三块瓦式、十字门脸、碎花脸、整脸(注意左右对称)(2)脸谱的颜色代表不同的人物性格和品质
(3)欣赏音乐《说唱脸谱》,听歌词
红色--表现忠贞,英勇的人物性格,如:关羽.
蓝色--表现刚强,骁勇,有心计的人物性格,如:窦尔敦.
黑色--表现正直,无私,刚直不阿的人物形象,如:包公.
白色--代表阴险,疑诈,飞扬,肃煞的人物形象.如:曹操
绿色--代表勇敢,莽撞的绿林好汉人物形象.如:程咬金
黄色--代表枭勇,凶猛的人物,如:宇文成都.
紫色--表现刚正,稳练,沉着的人物.
金,银色--表现各种神怪形象
老师总结:脸谱是京剧中最有特色的艺术,通过脸谱可以直观地辨别人物的善恶,因此被人们称为“心灵的画面”
四、艺术实践
绘制脸谱的方法:
1.脸部要左右对称
2.注意突出五官,颜色的搭配
3.涂色均匀
五、评价
展示学生绘制的脸谱,请学生互相评价,说出优缺点,老师最后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