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提装置计算书
气提计算书

中沉池气提计算Q污泥流量(m3/h)5提升管的淹没水深H1(m)3提升高度H2(m)3校核(H1/(H1+H2))0.50.4~0.5〉=0.5 k 安全系数 取 1.31.2~1.3e 空气提升器效率 取0.40.35~0.50H1+10/10 1.3W 空气用量 (m3/h)18.60校核W 3.7203841643~5倍Q空气管流速m/S10空气管径 m0.025656229污泥管气液流量 m3/h23.60污泥管气液流速 m/s2污泥管径0.06462084气提管路直径DN80气提管距池底高度mm200气提管喇叭口角度45~55气提管喇叭口直径mm450二沉池气提计算Q污泥流量(m3/h)5提升管的淹没水深H1(m) 2.7提升高度H2(m) 3.35校核(H1/(H1+H2))0.4462809920.4~0.5〉=0.5 k 安全系数 取 1.31.2~1.3e 空气提升器效率 取0.40.35~0.50H1+10/10 1.27W 空气用量 (m3/h)22.80校核W 4.5602369633~5倍Q空气管流速m/S10空气管径 m0.028404858污泥管气液流量 m3/h27.80污泥管气液流速 m/s2污泥管径0.070134318气提管路直径DN80气提管距池底高度mm200气提管喇叭口角度45~55气提管喇叭口直径mm 450混凝沉淀池气提计算Q污泥流量(m3/h)5提升管的淹没水深H1(m)2.65提升高度H2(m)1.3校核(H1/(H1+H2))0.6708860760.4~0.5〉=0.5k 安全系数 取1.31.2~1.3e 空气提升器效率 取0.40.35~0.50H1+10/101.265W 空气用量 (m3/h)9.00校核W1.7993408423~5倍Q 空气管流速m/S10空气管径 m0.017842497污泥管气液流量 m3/h14.00污泥管气液流速 m/s2污泥管径0.049763603气提管路直径DN80气提管距池底高度mm100气提管喇叭口角度45~55气提管喇叭口直径mm 400实际的供气量还应考虑曝气设备的氧利用率以及混和的强度要求。
斗式提升机计算书

(红色数字为需要输入的数据)1. 提升物料:原煤;松散密度: γ=1.2t/m 32. 提升能力:Q=57.50t/h3. 提升长度:L=17.60m4. 倾斜角度:β=60.00° = 1.0472弧度5. 提升速度:ν=0.16m/s6. 提升高度:H=L×sin β=15.24mT40802.斗子宽度:B=800mm =0.8m 3.斗链节距:t=400mm =0.4m4.提升长度核算头部四方轮n=L/t=445.斗链数量计算m=n+2=46组 Q=3.6i 0/a 0νγψ式中:i 0=88.60升a 0—杓斗的间距;a 0=800.00故原定长度合适i 0—每个杓斗的容积,查表1;二、 自定义参数三、提升机理论运量计算:斗式提升机计算书完成日期: 年 月 日一、 原始参数1.脱水斗式提升机规格:a 0=0.8m 链速v=0.16m/s 松散密度γ=1.20t/m 3ψ=1.00Q=76.550t/h故运量满足1.空段阻力:W 1-2= q 0(L h W'-H)式中:q 0=134.00kg/mL h =Lcos β=8.800mH=15.24mW'=0.15W 1-2=-1865.554kg2.重段阻力:W 3-4=式中:q==132.90kg/mW 3-4=4420.410kg3.挖取物料阻力:W 挖=3q =398.700kg W 2-3=0.1S 2式中:S 2=400.00kgW 2-3=40.000kgW 4-1=K 0(S 4+S 1)(1) S 3=S 2+W 2-3+W 挖式中:S 2=400.00kg W 2-3=40.00kg W 挖=398.70kgS 3=838.700kg(2) S 4=S 3+W 3-4式中:S 3=838.70kg W 3-4=4420.41kg4.斗链绕过尾部星轮的阻力:L h —提升机水平投影长度, (q 0+q)(L h W'+H)S 2—初张力,查表15.斗链绕过头部星轮的阻力:6.各点张力计算:q 0—斗链每米重量,查表1:ψ—杓斗装满系数四、提升机功率计算: q—物料每米重量,i 0/a 0γψS 4=5259.110kg(3) S 1=S 2-W 1-2式中:S 2=400.00kg W 1-2=-1865.55kgS 1=2265.554kg 故W 4-1=K 0(S 4+S 1)式中:S 4=5259.11kg S 1=2265.55kgW 4-1=225.740kgK 0=0.03P 0=S 4-S 1+W 4-1式中:S 4=5259.11kg S 1=2265.55kg W 4-1=225.74kgP 0=3219.296kgN 0=P 0v/102式中:P 0=3219.30kg v=0.16m/sN 0=5.050kwN=KN 0/η1η2η1=0.94η2=0.96K=1.40N=7.834kw 选取电动机功率N=11.00kw 查表T4080V=0.160传动装置号11传动支架号16序号名称数量单重总重备注1尾部节段112271227.02尾部组件1405405.03尾部支座1293293.04封闭节段(带盖)214422884.0L=20005封闭节段311953585.0L=20006封闭节段(带盖)115881588.0L=24007封闭节段100.0L=24008敞开节段1771771.0L=18009中间支架3176528.07.圆周力计算:8.轴功率计算:9.电动机功率计算:η1--减速器效率;η2--套筒滚子链传动效率;K--功率储备系数;五、部件及其重量的统计:10头部支架1364364.011斗链461074922.0备件2组12头部节段113271327.013传动装置110511051.014头部组件1923923.015传动支架1669669.016栏杆17272.017梯子18181.018防止断链挡1184184.0重量合计20874.0kg。
气提计算书.xls

5 3 3 0.5 0.4~0.5 1.3 1.2~1.3 0.4 0.35~0.50 1.3 18.60 3.720384164 3~5倍Q 10 0.025656229 23.60 2 0.06462084
DN80 200
45~55 450
〉=0.5
提升每立方米污泥所需空气量 W(m3)为
(13—49)
W
23ekh2l源自h3 10/10(13—50)
式中 k 为安全系数,一般取 1.2~1.3;e 为空气提升器效率,一般 0.35~0.50。
一般空气管最小管径 25mm,管内流速 8~10m/s,提升管最小管径 75mm,流速按气水混 合液计为 2m/s。空气压力应大于 h1 至少 0.3m。
气可补充污泥中的溶解氧、尤其适用于采用 鼓风曝气的系统。
空气提升器常附设在二沉池的排泥井中 或曝气池的进泥口处,其构造如图 13-2 所示。 通过穿孔空气管布气,形成气水乳浊液,管
水深 h1(m)可按下式计算
内液体密度小于管外而上升。提升管的淹没
h1
h2 n 1
式中 n 为密度系数,一般用 2~2.5。
。通常情况下,当污泥负荷 ),当污泥负荷小于 0.3 或
备的选定。确定二沉池面积
气池,活性污泥从二沉池 要设置污泥回流设备,包 系统。常用的污泥提升设 提升器。污泥泵效中较高。 流管水力阻力计算来选 废水量的变化和备用。空 ,管理方便,所输入的空 溶解氧、尤其适用于采用
附设在二沉池的排泥井中 处,其构造如图 13-2 所示。 气,形成气水乳浊液,管 外而上升。提升管的淹没
提升每立方米污泥所需空气量 W(m3)为
(13—49)
气提装置详图

气提计算书

中沉池气提计算Q污泥流量(m3/h)5提升管的淹没水深H1(m)3提升高度H2(m)3校核(H1/(H1+H2))0.50.4~0.5〉=0.5 k 安全系数 取 1.31.2~1.3e 空气提升器效率 取0.40.35~0.50H1+10/10 1.3W 空气用量 (m3/h)18.60校核W 3.7203841643~5倍Q空气管流速m/S10空气管径 m0.025656229污泥管气液流量 m3/h23.60污泥管气液流速 m/s2污泥管径0.06462084气提管路直径DN80气提管距池底高度mm200气提管喇叭口角度45~55气提管喇叭口直径mm450二沉池气提计算Q污泥流量(m3/h)5提升管的淹没水深H1(m) 2.7提升高度H2(m) 3.35校核(H1/(H1+H2))0.4462809920.4~0.5〉=0.5 k 安全系数 取 1.31.2~1.3e 空气提升器效率 取0.40.35~0.50H1+10/10 1.27W 空气用量 (m3/h)22.80校核W 4.5602369633~5倍Q空气管流速m/S10空气管径 m0.028404858污泥管气液流量 m3/h27.80污泥管气液流速 m/s2污泥管径0.070134318气提管路直径DN80气提管距池底高度mm200气提管喇叭口角度45~55气提管喇叭口直径mm 450混凝沉淀池气提计算Q污泥流量(m3/h)5提升管的淹没水深H1(m)2.65提升高度H2(m)1.3校核(H1/(H1+H2))0.6708860760.4~0.5〉=0.5k 安全系数 取1.31.2~1.3e 空气提升器效率 取0.40.35~0.50H1+10/101.265W 空气用量 (m3/h)9.00校核W1.7993408423~5倍Q 空气管流速m/S10空气管径 m0.017842497污泥管气液流量 m3/h14.00污泥管气液流速 m/s2污泥管径0.049763603气提管路直径DN80气提管距池底高度mm100气提管喇叭口角度45~55气提管喇叭口直径mm 400实际的供气量还应考虑曝气设备的氧利用率以及混和的强度要求。
气提设计计算书

混凝沉淀池气提计算 5
2.65 1.3
0.670886076 0.4~0.5 1.3 1.2~1.3 0.4 0.35~0.50
1.265 9.00
1.799340842 3~5倍Q 10
0.017842497 14.00 2
活性污泥系统的设计还应包括二次沉淀池设计和污泥回流设备的选定。确定二沉池面积
时应满足出水澄清和污泥浓缩的需要,参见第十六章第二节。 对于分建式曝气池,活性污泥从二沉池
回流到曝气池时需要设置污泥回流设备,包 括提升设备和管渠系统。常用的污泥提升设
备是污泥泵和气力提升器。污泥泵效中较高。
根据回流量和回流管水力阻力计算来选 型.设数台以适应废水量的变化和备用。空 气提升器结构简单,管理方便,所输入的空
气可补充污泥中的溶解氧、尤其适用于采用 鼓风曝气的系统。
空气提升器常附设在二沉池的排泥井中 或曝气池的进泥口处,其构造如图 13-2 所示。 通过穿孔空气管布气,形成气水乳浊液,管
水深 h1(m)可按下式计算
内液体密度小于管外而上升。提升管的淹没
h1
h2 n 1
式中 n 为密度系数,一般用 2~2.5。
0.049763603
DN80 100
45~55 400
〉=0.5
实际的供气量还应考虑曝气设备的氧利用率以及混和的强度要求。通常情况下,当污泥负荷 大于 0.3kgBOD5/kgMLSS·d 时,供气量为 60~110m3/kgBOD5(去除),当污泥负荷小于 0.3 或 更低时,供气量为 150~250m3/kgBOD5(去除)。
内液体密度小于管外而上升。提升管的淹没
常压蒸馏装置工艺设计计算

目录第二章常压塔操作条件及工艺计算 (1)2.1 汽提蒸汽用量 (1)2.2 塔板形式和塔板数 (1)2.3 操作压力 (1)2.4 精馏塔草图 (2)2.5 汽化段温度 (2)2.5.1 汽化段中进料的气化率与过气化度 (2)2.5.2 汽化段油气分压 (2)2.5.3 汽化段温度初步求定 (2)2.5.4 t F的校核 (3)2.6 塔底温度 (4)2.7 塔顶及侧线温度假设与回流分配 (4)2.7.1 假设塔顶及各侧线温度 (4)2.7.2 全塔回流热 (4)2.7.3 回流方式及回流热分配 (4)2.8 侧线及塔顶温度校核 (5)2.8.1 重柴抽出板(第27层)温度校核 (5)2.8.2 轻chaiyou抽出板(第18层)温度校核 (5)2.8.3 煤油抽出板(第9层)温度校核 (6)2.8.4 塔顶温度校核 (7)2.9 全塔气、液相负荷 (7)2.9.1 第30块塔板气、液相负荷 (8)2.9.2 第1块塔板上气、液相负荷 (8)2.9.3 第1块塔板下气、液相负荷 (8)2.9.4 第8块塔板气、液相负荷 (9)2.9.5 第9块塔板气、液相负荷 (9)2.9.6 第10块塔板气、液相负荷 (10)2.9.7 第13块塔板气、液相负荷 (10)2.9.8 第17块塔板气、液相负荷 (11)2.9.9 第18块塔板气、液相负荷 (11)2.9.10 第19块塔板气、液相负荷 (12)2.9.11 第22层塔板气、液相负荷 (12)2.9.12 第26块塔板气、液相负荷 (13)2.9.13 第27块塔板气、液相负荷 (13)2.9.14 第31块塔板气、液相负荷 (14)2.10 全塔气、液相负荷图 (14)第三章塔板结构设计和优化 (15)3.1 选取浮阀 (15)3.2 塔板间距初选 (15)3.3 塔径初算 (15)3.3.1 基本操作数据的确定 (15)3.3.2 最大允许气体速度W max (16)3.3.3 适宜的气体操作速度Wa (16)3.3.4 计算气相空间截面积Fa (16)3.3.5 计算降液管内液体流速 (16)3.3.6 计算降液管面积 (16)3.3.7 计算塔横截面积和塔径 (17)3.3.8 采用塔径及相应的设计空塔气速 (17)3.4 浮阀数及开孔率的计算 (17)3.4.1 计算阀孔临界速度 (17)3.4.2计算塔板开孔率 (17)3.4.3 确定浮阀数 (17)3.5 溢流堰及降液管的决定 (17)3.5.1 决定液体在塔板上的流动形式 (17)3.5.2 决定溢流堰 (18)3.5.3 决定溢流堰高度及塔板上清液层高度 (18)3.5.4 液体在降液管的停留时间及流速 (18)3.5.5 降液管底缘距塔板高度 (18)第四章塔板水力学计算 (18)4.1 气体通过浮阀塔板的压力降 (18)4.1.1 干板压力降 (18)4.1.2 气体通过塔板上液层的压力降 (18)4.2 雾沫夹带 (19)4.3 泄漏 (19)4.4 淹塔情况 (19)4.5 降液管的负荷 (19)4.6 塔板上的适宜操作区和负荷上下限 (20)4.6.1 雾沫夹带线 (20)4.6.2 淹塔界线 (20)4.6.3 降液管超负荷界线 (21)4.6.4泄露线 (21)4.6.5 适宜操作区和操作线 (21)第五章常压塔内部工艺结构 (21)5.1 塔顶 (22)5.1.1 塔顶物料出口 (22)5.1.2 塔顶空间 (22)5.1.3 破沫网 (22)5.2 进口 (22)5.3 抽出盘及出口 (23)5.4 人孔 (23)5.5 塔底 (23)5.6 裙座 (23)5.7 封头 (23)5.8塔高 (23)结论 (24)1本次设计产品方案 (24)2常压塔工艺设计计算结果 (24)参考文献 (25)附录 (26)附录一长庆马岭原油TBP及中比性质曲线、EFV曲线 (26)附录二精馏塔计算草图 (27)附录三全塔汽液相负荷分布图 (28)附录五工艺流程图 (30)致谢 (31)第二章常压塔操作条件及工艺计算2.1 汽提蒸汽用量侧线产品及塔底重油均采用温度为420℃,压力为0.3MPa的过热水蒸汽汽提,取各段汽提蒸汽用量如下表:表2-1 汽提水蒸汽用量2.2 塔板形式和塔板数(1)选用F1型浮阀塔板。
变压吸附计算书

此计算书为内部参考,切勿传播!30000NM3/h变换气脱碳装置计算书一、装置基本条件⑴变换气组成(V)变换气组成见表1⑵温度:≤40℃⑶压力(表): 0.78MPa⑷处理变换气: 30000Nm3/h⑸总硫:≤150mg/ Nm3⑹年开车时间: 8000小时二、脱碳装置性能指标含量: ≤0.2%(V)⑴净化气中CO2⑵净化气压力(表): 1.8MPa⑶净化气温度: ≤45℃⑷氢气回收率: ≥99.5%(V) (吸附塔四均后无气体返回压缩系统)⑸氮气回收率: ≥98%(V) (吸附塔四均后无气体返回压缩系统)⑹一氧化碳回收率:≥97%(V) (吸附塔四均后无气体返回压缩系统)三、设备的选型及计算根据以上条件,本装置采用我公司的两段变压吸附吹扫流程,粗脱段采用15-3-10流程(即15塔3塔吸附10次均压),循环时间为800s;净化段采用9-2-4(即9塔2塔吸附4次均压),循环时间为720s。
1、吸附剂的用量计算(实际操作压力按粗脱段0.75Mpa、净化段1.75Mpa)本装置粗脱段吸附塔中的吸附剂采用两段装填,下层为氧化铝,上层为硅胶;净化段吸附塔中的吸附剂采用硅胶。
a. 氧化铝的计算以146000 Nm3/h的变换气需要氧化铝为136 m3,所以需要氧化铝为:30000×136×18.5÷8.5÷146000=60.82 m3为保险取氧化铝为60.82×1.15=70 m3b. 粗脱段硅胶的计算以146000 Nm3/h的变换气需要硅胶为1000m3,所以需要硅胶为:30000×1000×18.5÷8.5×146000=447.22 m3为保险取硅胶为447.22×1.15=514.3 m3按东平的1.15倍计算:(60.82+447.22)×1.15=584.25取585 m3c. 净化段硅胶的计算以146000 Nm3/h的变换气需要硅胶为604 m3,所以需要硅胶为:30000×604÷146000=124 m3按东平的1.3倍计算124×1.3=161.2m32、水分离器的计算a. 水分离器直径的计算变换气量为30000Nm3/h;变换气压力为0.78Mpa(表压);变换气温度为40℃;空塔气速取0.42m/s;变换气在气水分离器中停留时间取12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际的供气量还应考虑曝
大于0.3kgBOD5/kgMLSS·d时,供气量更低时,供气量为150~250m3/kgBO 活性污泥系统的设计还应包括二时应满足出水澄清和污泥浓缩的需要
水深h1(m)可按下式计算
1
2
1-
=
n
h
h
式中n为密度系数,一般用2~2.5。
提升每立方米污泥所需空气量W(
)
[1/
10
lg
23
3
2
+
=
h
e
kh
W
式中k为安全系数,一般取1.2~1.3一般空气管最小管径25mm,管内合液计为2m/s。
空气压力应大于h1至
考虑曝气设备的氧利用率以及混和的强度要求。
通常情况下,当污泥负荷
kgBOD 5/kgMLSS ·d 时,供气量为60~110m 3
/kgBOD 5(去除),当污泥负荷小于0.3或
,供气量为150~250m 3
/kgBOD 5(去除)。
性污泥系统的设计还应包括二次沉淀池设计和污泥回流设备的选定。
确定二沉池面积足出水澄清和污泥浓缩的需要,参见第十六章第二节。
对于分建式曝气池,活性污泥从二沉池
回流到曝气池时需要设置污泥回流设备,包括提升设备和管渠系统。
常用的污泥提升设备是污泥泵和气力提升器。
污泥泵效中较高。
根据回流量和回流管水力阻力计算来选型.设数台以适应废水量的变化和备用。
空气提升器结构简单,管理方便,所输入的空气可补充污泥中的溶解氧、尤其适用于采用鼓风曝气的系统。
空气提升器常附设在二沉池的排泥井中或曝气池的进泥口处,其构造如图13-2所示。
通过穿孔空气管布气,形成气水乳浊液,管内液体密度小于管外而上升。
提升管的淹没
m)可按下式计算
12
1-=
n h h (13—49)
为密度系数,一般用2~2.5。
升每立方米污泥所需空气量W (m 3
)为
()[]10/10lg 2332
+=
h e kh W (13—50)
为安全系数,一般取1.2~1.3;e 为空气提升器效率,一般0.35~0.50。
般空气管最小管径25mm ,管内流速8~10m/s ,提升管最小管径75mm ,流速按气水混为2m/s 。
空气压力应大于h 1至少0.3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