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类增养殖10附着型贝类——扇贝的养殖【12】

合集下载

附着型贝类——扇贝的养殖共52页文档

附着型贝类——扇贝的养殖共52页文档

33、如果惧怕前面跌宕的山岩,生命 就永远 只能是 死水一 潭。 34、当你眼泪忍不住要流出来的时候 ,睁大 眼睛, 千万别 眨眼!你会看到 世界由 清晰变 模糊的 全过程 ,心会 在你泪 水落下 的那一 刻变得 清澈明 晰。盐 。注定 要融化 的,也 许是用 眼泪的 方式。
35、不要以为自己成功一次就可以了 ,也不 要以为 过去的 光荣可 以被永 远肯定 。
附着型贝类—扇贝的养殖
31、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 穿。(名 言网) 32、我不想听失意者的哭泣,抱怨者 的牢骚 ,这是 羊群中 的瘟疫 ,我不 能被它 传染。 我要尽 量避免 绝望, 辛勤耕 耘,忍 受苦楚 。我一 试再试 ,争取 每天的 成功, 避免以 失败收 常在别 人停滞 不前时 ,我继 续拼搏 。
6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

附着型贝类的养殖

附着型贝类的养殖
贝类增养殖学
附着型贝类的养殖
1、养殖概况介绍 2、扇贝的生物学基础 3、半人工采苗 4、全人工育苗 5、扇贝的养殖技术 6、扇贝的收获与加工
贝类增养殖学
1、概况介绍
附着型贝类常见的养殖品种有扇贝、贻贝、珠母贝等, 靠足丝附着在岩礁等外物上生活。本章主要以扇贝为代表 讲述附着型贝类的育苗养殖技术。 世界上扇贝科种类达300种,在我国约有30余种,已 经发展养殖的有自然分布于黄、渤海的栉孔扇贝、自然 分布于东南沿海的华贵栉孔扇贝,可以发展养殖的有自然 分布于南海的长肋日月贝和美丽日本日月贝。外来引进的 并在我国发展养殖的有1982年从美国引进的海湾扇贝(90 年代又从美国引进海湾扇贝的南方亚种墨西哥湾扇贝) 、 1982年从日本引进的虾夷扇贝。
2013-7-30
烟台大学海洋学院
贝类增养殖学
2.扇贝的生物学基础
2.2 栉孔扇贝的形态的内部构造 2.2.8 生殖系统 栉孔扇贝为雌雄异体,生殖腺位于足的后腹面,闭壳肌前 方的腹嵴内。 在繁殖季节,雄性生殖腺在成熟时为乳白色;雌性为桔红 色。 腺体的左右两侧有肾生殖孔与肾相通,成熟精子及卵子, 皆经过这个裂孔入肾脏,然后通过两肾孔排出体外。
2013-7-30
烟台大学海洋学院
贝类增养殖学
2.扇贝的生物学基础
2.2 栉孔扇贝的形态的内部构造 2.2.3 消化系统 栉孔扇贝消化管的迂回度在瓣鳃类中算是比较简单的。共分为唇瓣、口唇、 口、食道、胃、肠、直肠、肛门和消化腺等部分。 上图中24、2、3、20、23、9、11分别为唇瓣、食道、胃、肠、消化盲囊、 直肠、和肛门。
2013-7-30
烟台大学海洋学院
贝类增养殖学
2013-7-30
烟台大学海洋学院

贝类增养殖

贝类增养殖

第一章绪论贝类增养殖学:是研究经济贝类的生物学原理和生产技术的一门应用科学。

贝类又称为软体动物。

第一节贝藻套养1、贝类与藻类混养,贝类的代谢产物为藻类提供了有机肥料,藻类光合作用排出的氧气,有利于贝类的呼吸。

2、贝类的生物沉积物对底栖藻类的生长具有刺激作用;对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营养盐循环能产生重要的影响。

3、贝类可以固碳,为其它生物提供生存场所。

第二节五次海洋海水养殖“五次浪潮”引领蓝色技术革命科技浪潮这5次浪潮发源于山东,成形于山东,迅速从山东沿海推向全国1.8万多公里的海岸线,堪称我国海洋科技自主创新的丰硕成果,又是科学技术惠及人民群众的光辉典范。

正因为有了海水养殖的5次浪潮,我国水产业才实现了“养殖高于捕捞”、“海水超过淡水”的两大历史性突破。

第一次:上世纪60年代,海洋藻类养殖浪潮天然海带只适应冷水生长。

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曾呈奎院士等为代表的山东海洋科技工作者对此进行了人工移植的科学研究。

使我国海带的总产量大幅度提升,迅速成为世界第一。

荣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

现在,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海带生产国,全世界80%的海带由我国生产。

第二次:上世纪80年代,海洋虾类养殖浪潮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刘瑞玉院士为代表的海洋科技工作者开展了大量关于对虾的调查研究工作。

80年代初,以农业部黄海水产研究所赵法箴院士为代表的科研人员突破了对虾工厂化全人工育苗技术。

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长期主要依靠捕捞天然虾苗养殖的局面。

该成果获1985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对虾产量世界第一。

第三次:上世纪90年代,海洋贝类养殖浪潮1982年,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的张福绥院士首次从美国大西洋沿岸引进海湾扇贝,并系统研究解决了在中国海域养殖海湾扇贝的一些生物学与生态学问题,突破了产业化生产的一整套工厂化育苗与养成关键技术,掀起了我国海水养殖业的第三次浪潮。

海湾扇贝工厂化育苗及养殖技术研究成果获199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扇贝的养殖技术

扇贝的养殖技术

育苗的过程和方法(P.190-193) 亲贝的选择
亲贝的入池时间在3月上、中旬,最迟 在4月上旬(海上水温5-6℃左右)。
选择5-6cm的1龄贝,密度80-100个/m3
亲贝的升温促熟培育
海湾扇贝的生物学零度为6.6 ℃,经过20来 天的升温培育,有效积温达178.9 ℃,便可 排放精卵。
升温方法:每天提高1℃左右,水温提高到 15-16 ℃时,稳定2-3天,提高到20 ℃时, 稳定数日,观察性腺发育程度 (性腺成熟 的表观特征?) 。最终控制水温23 ℃。
采苗水层。扇贝幼虫多分布于2m以下,一般 3-5m最多。
采苗后的管理
采苗器投放后,尽量避免将采苗器提离水面 或搅动采苗器。待苗生长到2mm左右,对浮 泥多的网袋,可轻轻摆去浮泥,但切忌提离 水面操作。
扇贝的苗种生产
海湾扇贝室内加温人工育苗 栉孔扇贝海区筏式半人工采苗
海湾扇贝室内加温人工育苗
扇贝室内人工育苗基地工艺流程图(详见书P.2832) 育苗室 饵料室 供水系统 供氧系统 供热系统 供电系统
室内加温人工育苗应遵循的原则(P.190)
海湾扇贝室内加温人工育苗的目的:充 分利用夏秋季高温适温期养成并达到年 底收成。
栉孔扇贝海区筏式半人工采苗
采苗场的选择
风浪小,水质清新,有较大回流的海湾,无 淡水流入,盐度较高(32‰左右)。
采苗预报
采苗季节以春季为主。
观察幼虫的发育和数量:从5月上旬开始, 利用浮游生物网定点取样观察,一般每立方 米水体1000个以上幼虫才有采苗价值。达到 壳顶幼虫早期,则4、5天后可投放采苗器。
采苗及采苗后管理
在以上培养条件下,6.5-12d P.F.即发育至眼点 幼虫(壳高170-190 μm)。(幼虫即将附着变 态的特征?)

水产养殖概论答案

水产养殖概论答案

答案:《水产养殖概论》期末试卷一、名词解释(3’*10)1、孵化受精卵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经过胚胎发育最后孵出鱼苗的全过程。

2、亲鱼是指已达到性成熟并能用于人工繁殖的种鱼。

3、人工授精用人工方法采取成熟的卵子和精子,将它们混合后使之完成受精的过程。

4、内营养期刚孵出的鱼苗以卵黄囊中的卵黄为营养,称内营养期。

5、效应时间亲鱼注射催产剂后到开始发情所需的时间叫效应时间。

6、饲料添加剂在配合饲料中添加的少量或微量非能量物质。

7、总能是指饲料中三大能源物质完全氧化燃烧所释放出来的全部能量。

8、饵料鱼、虾、贝等水产动物的食物。

9、抗微生物类药物是指由某些微生物在其生命繁殖过程中产生的能选择性杀灭其他生物或抑制其机能的化学物质。

10、PCR即聚合酶反应,这种技术是在引物指导下,依赖模板和DNA聚合酶的酶促反应,它类似于生物体内的DNA复制,通过反复的变性、复性和延伸,在较短的时间内,可使微量DNA片段的目的基因数量呈几何级数扩增。

二、填空题(1’*30)1、鱼类的皮肤由(表皮)和(真皮)构成,色素细胞位于皮肤的(真皮)层。

2. 鱼类分类的主要性状有鱼体上的(可数性状)、(可量性状)和鱼类外部和内部构造的某些特征。

3. 鱼类的个体发育史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时期:(胚胎期),(仔鱼期),(稚鱼期),(幼鱼期)以及(成鱼期)。

4.对虾身体分为(头部)和(腹部)。

5、中国明对虾的养成方式可分为(粗养)、(半精养)、(精养)等数种。

6、中华绒螯蟹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软壳)亚纲、(十足)目、(爬行)亚目。

7、黄鳝常用的运输方法主要有(干运法)、(水运法)和(尼龙袋充氧法)三种。

8、水产动物配合饲料按其物理现状,可分为(粉状饲料)和(颗粒状饲料)两大类型。

9、鱼病防治工作中一般贯彻(全面预防)和(积极治疗)的正确方针。

10、鱼类的免疫接种方式可分为(注射法)、(浸浴法)与(口服法)的方法。

三、简答题(5’*8)1.简述轮捕轮放的作用及方法?答:作用:轮捕轮放是一种高密度、高产量的养殖模式,是提高池塘产量的重要措施。

第五章 附着型贝类的养殖

第五章 附着型贝类的养殖

(5)影响采苗袋(笼)采苗量的因素主要有:a、海水透明度的 大小、b、海水中浮泥的多少;c、海区亲贝和幼虫出现的 数量多少;d、能否准确掌握采苗期、利用适宜的水层及 时投放采苗器;e、使用网目的大小是否合适;f、附着基 的面积大小或空隙多少等。
5、采苗时间
(1)采苗时间的预测:简单的方法是根据水温和物候征象进行预 测。当水温上升至16℃和小麦将发黄时,要特别注意扇贝排 放精卵。或者与有关的预测预报部门联系,听从采苗预报的 统一指挥。 (2)成熟性腺的鉴别:性腺肥满,雌性腺呈鲜艳的桔红色,雄性 腺呈乳白色,是性腺成熟的标志。如果肥满鲜艳的性腺突然 变瘦,色泽变浅,则证明已产卵。充分成熟的亲贝常因为降 雨、大风浪、大潮、降温或升温等外界环境的变化,导致大 批排放。一般情况下,排放后8—9天投入采苗器为宜。
3、扇贝的繁殖习性
A、性别与性比 扇贝一般为雌雄异体,如栉孔扇贝、华贵栉孔扇贝、虾 夷扇贝等,少数种类为雌雄同体+如海湾扇贝。在性腺未成熟 或非繁殖季节,雌雄性腺宏观上完全相同,呈无色半透明状。 在繁殖季节性腺特别肥满,雌雄性腺颜色完全不同,通过性 腺颜色来辨别雌雄。 雌雄异体种类,幼龄扇贝雌雄性比相差较大,一般雄的 多,老成个体雌雄比较接近。如栉孔扇贝幼龄个体雄性约占 63.24%,老成个体雄性占51.33%,有时雌性个体比例略 大。 B、繁殖年龄 扇贝繁殖年龄因种类不同而异,短者5-6个月龄,如华贵 栉孔扇贝和海湾扇贝;长者2年龄以上,如虾夷扇贝一般1龄 左右达性成熟,开始繁殖,如栉孔扇贝。栉孔扇贝生物学最 小型为壳高1.8厘米。
2、产卵、孵化
成熟的虾夷扇贝性腺十分饱满。雌贝性腺呈桔红色或 桃红色,雄性呈乳白色。当性腺指数达13%以上,正常换 水发现有少量亲贝排放时,采用同温下倒池的方法产卵, 不进行其他刺激。亲贝第一次平均产卵量低于300000/只, 可留下亲贝再继续暂养3—5天,则又可大量排放。

贝类增养殖学重点

贝类增养殖学重点

贝类增养殖学重点名词解释:贝类:这类动物大多具有贝壳,身体柔软不分节,又称软体动物,种类多。

贝类增养殖学:是研究贝类增养殖的生物学原理和生产技术的一门应用科学。

其研究内容包括增养殖贝类生物学,苗种生产技术,增养殖技术加工等。

贝类学:研究贝类或软体动物形态生态,生理发生和分类方面的科学,称为贝类学,其研究范围涉及解剖学,生态学,生理学发生学和分类学。

晶杆:多数植食性种类的胃的一部分形成晶杆囊,内有一胶质棒状结构的晶杆。

作用:①起机械消化作用②溶解出消化酶③帮助消化食物齿舌:软体动物消化系统中的特殊器官位于口腔底部的舌突起表面,由横列的角质齿板组成,形似锉刀,许多排角质齿构成齿舌有效积温:亲贝性腺发育成熟所需要的有效温度的总和。

指暂养温度减去生物学零度之和。

多倍体育种:通过增加染色体组的方法来改造生物的遗传基础,从而培育出符合要求的优良品种,达到人类利用的目的。

包括三倍体育种和四倍体育种。

单体牡蛎:不固着,单个游离的牡蛎。

壳内柱:海笋及船蛀等的贝壳内面,壳顶下方有一个棒状物,称壳内柱。

稚鲍:鲍的幼虫形成第一个呼吸孔后就成为稚鲍。

生物学最小型:指第一次性腺成熟时的最小个体大小。

颚片:位于口腔前部,摄食物之用,一般位于口腔两侧左右对称的2片铰合部:瓣鳃类贝壳背部的加厚部位,一般具铰合齿和齿槽生物学零度:性腺发育的最小温度厣:腹足类独有的保护器官,具角质或石灰质。

齿式:软体动物齿舌带上角质齿的数目及排列方式用数字等符号表示称为齿式足丝:附着生活种类的特殊器官,足丝腺分泌的产物,利用足丝附着于外物上生活可重新分泌并且终身均可分泌、闭壳肌:外套膜分化而成,用以连接左右外套膜及贝壳的横行肌束,起关闭贝壳作用文蛤的跑流:文蛤有向木桩四周移动或养殖环境不适应时冒出滩面,随潮流移动至环境条件适宜处再次穴居的习性自然海区半人工采苗:依据贝类的生活史和生活习性,在其繁殖季节向自然海区人工投放采苗器或改良海区条件,使其幼虫附着变态发育生长,从而获得贝类养殖所需苗种的方法。

贝类增养殖思考题

贝类增养殖思考题

思考题1.如何判断腹足类贝壳的方位?2.贝类的生长规律是什么?3.如何确定贝壳的旋转方向?4.贝类的消化腺主要有哪几种?其功能是什么?5.简述贝壳的构造?6.试述贝类的排泄系统?7.试述贝类的神经系统?8.试述贝类外套膜的构造?9.详述牡蛎的摄食过程?10.论述贝类的生活型极其适应性特征?11.试述贝类的繁殖方式?12.试述贝类的御敌方式?13.半人工采苗的原理是什么?14.人工养殖珍珠的原理是什么?15.选择亲贝的条件是什么?16.贝类幼虫变态的标志是什么?17.埋栖型贝类是如何适应其生活方式的?18.固着型贝类有何适应性特征?19.腹足类的生活史可分为哪几个不同阶段?各阶段特征如何?20.瓣鳃类的生活史可分为哪几个不同阶段?各阶段特征如何?21.贻贝半人工采苗为何要早投放附着基?22.机械过滤水的机制是什么?合格的砂滤池的标准是什么?23.作为贝类幼虫的饵料应具备什么条件?24.如何区分扇贝和牡蛎的性别?25.如何统计受精率和孵化率?26.贝类幼虫培育期间冲气有何作用?27.贝藻套养的理论根据是什么?28.如何区分蛎苗与藤壶苗?29.试述牡蛎幼虫的固着过程和固着习性?30.牡蛎采苗与养成方式有哪些?31.我国养殖的扇贝主要有哪几种?分布如何?32.小片贝的选择条件是什么?如何切取外套膜小片?33.插核部位主要有哪几个?34.插核时应注意什么问题?35.试述稚鲍的培育方法?36.稚鲍的剥离方法有哪些?37.试述贝类育苗用水的处理方法?38.试述诱导精卵排放的方法?39.幼虫培育过程中的常规管理内容有哪些?40.提高扇贝稚贝保苗率的措施有哪些?41.天然珍珠的成因是什么?42.详述人工育珠的原理及珍珠形成的?43.试述泥蚶半人工采苗的方法?44.什么是三潮作业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虾夷扇贝
适温范围5-23 ℃ 高盐性,24-40 ‰
2
2、扇贝的生态
栉孔扇贝
水平分布
山东、辽宁
华贵栉孔扇贝 广东、海南
海湾扇贝 虾夷扇贝
美国东海岸, 南北方皆可养殖
日本、朝鲜沿海 仅我国北方养殖
垂直分布
10~30米,岩礁或沙 砾底
低潮线至浅海,2-4 米砂质海底
2015/4/23
2、扇贝的生态
•扇贝的生活方式
牡蛎, 421.8644, 35.73%
蛤, 385.3531, 32.63%
扇贝, 160.8201, 13.62%
主要养殖贝类产量及其占贝类养殖总产量的比例 (贝类养殖总产量1108.2321万吨,2013)
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型贝类
——扇贝的养殖
• 扇贝产量较大的国家有中国、加拿大、美国、日 本和阿根廷等。
• 60年代前,我国扇贝生产全部是采捕野生贝; • 1968年开始人工养殖; • 1973年以来,扇贝半人工采苗、人工育苗和养成
2015/4/23
2、亲贝的促熟培育
• 海湾扇贝的生物学零度为6.6℃
• 性腺成熟有效积温为180℃
• 有效积温:亲贝性腺发育成熟所需有效 温度的总和。
n
Yn=∑(Ti-T0)
i=1
Yn为有效积温; Ti为蓄养水温; T0为生物学零度
4、幼虫培育
• 密度:10-20个/ml; • 水温:23-25 ℃; • 盐度:21-36 ‰,最适25~30 ‰; • 光照:500Lux以下; • 饵料:5-10万cell/ml; • 换水:网箱或过滤鼓,2次/d,1/2~1/3 V; • 倒池:2~3次,清底; • 充气:微量连续充气; • 观察
• 采苗注意问题:
• 采苗器应处理干净; • 投放前加大换水,幼虫分布均匀; • 采苗器数量适当,宁少不多; • 光线要均匀,附苗均匀; • 坚持日常管理,注意观察。
2015/4/23
6、稚贝培育
(1)加大换水量;
• 采用流水培育;
(2)增加投饵促进稚贝快速生长; (3)逐渐降低水温,增强光照,使培育池内条件
2015/4/23
栉齿 栉孔
华贵栉孔扇贝
2、扇贝的生态
2、扇贝的生态
温度
盐度
栉孔扇贝
生存温度:-2~28℃ 生长适温:15-25 ℃
高盐性,23-34 ‰
华贵栉孔扇贝
生存温度:8-32℃ 生长适温:20-25 ℃
高盐性,23.6-31.4 ‰
海湾扇贝
生存温度:-1-31℃ 广盐性:16-43‰, 生长适温:8-28 ℃ 适宜范围21-35 ‰
• 栉孔扇贝和华贵栉孔扇贝:
• 足丝附着,左壳在上 • 具重新附着习性
• 海湾扇贝和虾夷扇贝
• 仅稚贝附着,成体无足丝 • 虾夷扇贝左壳(紫褐色)在下,平卧
• 快速运动
2、扇贝的生态
•扇贝的食性
• 食物种类:浮游生物 • 摄食方式:滤食 • 摄食器官:鳃
3、扇贝的繁殖
• 性别
• 一般雌雄异体,栉孔扇贝、华贵栉孔扇贝、虾夷扇贝 • 少数雌雄同体,海湾扇贝。 • 卵巢桔红色,精巢乳白色
3、扇贝的繁殖
虾夷扇贝的雌雄同体现象
3、扇贝的繁殖
• 性成熟年龄
栉孔扇贝:1年; 虾夷扇贝:2龄; 华贵栉孔扇贝和海湾扇贝:5-6个月。
3
3、扇贝的繁殖
• 繁殖季节
种类
繁殖季节
栉孔扇贝
5-6月,8-10月初 5月中-7月中
华贵栉孔扇贝 4-6月
虾夷扇贝
4月初-5月中 3月下-4月下
海湾扇贝
5月-6月,9-10月
水温
16-22℃
20-30℃ 8-8.5℃
20-30℃
地点
山东 辽宁 广东
日本北海道 日本陆奥湾 山东
2015/4/23
3、扇贝的繁殖
• 繁殖方式:产卵型; • 产卵量:
• 大,多次产卵: • 海湾扇贝:100万粒左右; • 虾夷扇贝:1000-3000万粒;
• 性腺指数:
• 性腺指数=腹嵴干重/软体部干重x100% • 栉孔扇贝性腺指数≧15%。
5、采苗
• 眼点幼虫:7-12天,170-190微米 • 附着基:棕帘、聚乙烯网片 • 投放时机:50%眼点幼虫 • 投放数量:
• 聚乙烯网片:10-13片/M3 或1-2Kg/M3; • 0.3cm的细棕绳采苗帘:为800-1000m/M3 • 0.8cm的棕绳帘:300-400m/M3 。
5
5、采苗
2015/4/23
附着型贝类
——扇贝的养殖
• 俗称海扇、干贝蛤、海簸箕; • 近缘种达300种,我国约30余种; • 闭壳肌肥大、鲜嫩,营养丰富,干品称“干贝”.
蚶, 33.687, 2.85%
蛏, 71.4 7.31%
贻贝, 77.2 7.90%
鲍, 11.038, 0.93% 江珧, 0.9,0.09%
• 培育密度:80-100个/M3 ; • 水温:日升0.5-1℃,20℃稳定; • 饵料:单胞藻、海藻榨取液; • 换水:
• 10℃以前,每天倒池1次; • 18℃前,每天早换水1/2, 晚上倒池1次;
• 连续微量充气; • 观察。
3、采卵与选优
• 性腺指数达15%—18%; • 采卵:升温2℃左右,倒池; • 采卵密度:30-50粒/ml; • 选幼:300目筛绢。
4、扇贝的生长
• 随年龄、季节、海区条件和种类而异; • 栉孔扇贝当年可达3cm,第2年可达5-6cm; • 华贵栉孔扇贝:1年可达7.4cm; • 海湾扇贝: 6-7个月可达5cm; • 虾夷扇贝: 1年零7个月可长至11-12cm。
§2. 扇贝的室内人工育苗
• 升温育苗(海湾扇贝) • 常温育苗(栉孔扇贝)
逐渐与自然海区接近;
(4) 震动、增加水流:对稚贝进行增强附着力的锻炼。
7、稚贝出池育成苗种
• 出池规格:500-600微米(附着后10-15d); • 苗种规格:0.5-1.0cm • 苗种育成方法:
等关键技术突破之后,扇贝养殖迅猛发展。
近年中国养殖扇贝产量(万吨)
主要内容
一、扇贝的生物学 二、栉孔扇贝的半人工采苗 三、海湾扇贝的人工育苗 四、扇贝的养成方法
§1 扇贝的生物学
• 主要养殖种类 • 扇贝的生§ 态 • 扇贝的繁殖 • 扇贝的生长
1
1、主要养殖种类
栉孔扇贝
海湾扇贝
紫扇贝(杂交种)
虾夷扇贝
海湾扇贝 室内升温人工育苗
1、亲贝选择及入池
• 亲贝选择:
(1)壳高5-6厘米的1龄贝; (2)体质健壮,活力好; (3)无损伤,无错壳,无病虫害;
(4)养殖海区无大量死亡现象。 • 入池时间:2月至3月上旬。
4
2、亲贝的促熟培育
• 培育方式:
• 初期网笼、网箱蓄养均可; • 15℃以上网箱蓄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