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综合自测练习题
沪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单元综合练习试题(全册)

二年级第二学期第一单元练习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评价_______________一、口算。
35+9= 24÷4= 6×3= 3×7+4= 2×8+4×8=51÷8= 70-32= 12+5= 24÷8+52= 14×6-4×6=二、递等式计算。
7×19 9×5×2 32÷4÷2= = == = ==三、填空。
1、在括号中填上合适的数。
()÷9=3……1 4×()+8=44 7×3=()×()2、()里最大或最小填几?()×5<37 9×()<20 7×()>31 ()×5 >42 3连乘算式:四、判断题。
1)12÷4÷2 24 + 24÷8= 12÷2 =48÷8= 6 =6()()2)以下都是正方体的展开图。
()五、应用。
1、两球重量相差多少千克?重90千克重34千克用你喜欢的方法,用算线画一画,并列式解答。
算式:算线:答:2、二年级6个班级举行运动会,有32人报名参加4个项目的比赛,(1)平均每个项目有几人参加?(2)参加比赛的小朋友每5人坐一张长椅,可以坐几张?还多几人?(3)每个班级发8面加油小红旗,另加2面备用,一共需要多少面小红旗?(4)每个参赛项目有6名裁判,25名裁判够不够?*六、提高题。
1、○+□+□=44 ○+○+□+□=64○=()□=()2、将2、4、6、8、10、12、14、16、18填在下面空格内,使每一横行、竖行、斜行三个数相加和都相等。
沪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千位数的认识与表达》检测试题、口算8×4=8×9=6×8=7×9=5×9=53-8=2×8=30+66=28÷7=21÷3=35-9=14÷2=28+7=8×5=9×4=8×8=40+20=24÷6=1×8=35÷7=35÷7=23-12=0×13=15+18=7×( )=49 ( )×8=24 ( )×9=54 32÷( )=8 ( )÷6= 6 9+( )=11 5×( )=35 ( )+15=17 42÷( )=6 21÷( )=7 16-( )=11 ( )-5=75 8+( )=( )+11=21 72-( )=52 8×( )=0 15+( )=( )+18=35 7×( )=63 21+( )=31 16-( )=10 10+( )=18 2+( )=32 64+( )=96 ( )+5=42 70+( )=81 25-( )=15 ( )+5=85 ( )-9=45 ( )-8=92 30÷( )=5 ( )÷4=7 5×( )=45 4×( )=24 ( )×7=56 81÷( )=9二、我会算48÷6÷( )=4 36÷6×( )=18 72÷9÷( )=1( )×9÷6=6 3×( )÷8=3 35÷5×( )=56三、填空1.10个十是(),10个()是一千。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单元检测题 全册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一、二单元学科素质检测题(考50分钟,满分100分)学校:班别:姓名:成绩:一、我会算一算。
(20分)24÷6﹦ 5×4﹦ 9÷3﹦ 4×4= 12+10= 2×9= 15÷3= 5×8= 25÷5= 52-7= 20÷5= 4×3= 10÷2= 36÷6= 43+8= 3×8= 12÷2= 9×8= 18÷3= 78﹣70= 二、在○填上+、—、×在、÷。
(16分)24○6=18 36○6=6 3○3=9 6○3=3 18○6=3 25○5=30 18○3=15 10○6=16三、填空。
(10分)1. 16÷8=2,读作(),表示把()平均分成()份,每份是()。
2.有28本练习本,每人分7本,可以分给()人。
3. 有9根小棒摆△,每3根小棒摆1个,可以摆()个△。
4. 一个数是9,另一个数是3,这两个数的积是(),商是()。
5.把18个学生平均分成2组,每组有()人。
四、看下图写一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
(12分)★★★★★★★★★★★★★★★()○()=()()○()=()()○()=()五、选择题。
(10分)1. 4个5与30相加是()。
① 65 ② 58 ③ 502. 二(1)班有女生22人,比男生少了6人,二(1)班共有()人。
① 60 ② 50 ③ 483. 草地上有50只羊,走了19只,还剩()只。
① 31 ② 21 ③ 414.李老师带了60元钱,买笔用了33元,买墨水用了15元,还剩()元。
① 13 ② 12 ③ 145. 在16÷2=8中,2是()。
①除数②被除数③商六、列式计算。
(12分)1.15里面有几个3? 2. 从3个6里面减去8得多少?3.从25里面连续减去几4. 把56平均分成7份,每份个5,结果是0。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次月考综合试题及答案(八套)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次月考综合试题及答案说明:本套试卷精心编写了各考点和重要知识点,测试面广,难易兼备,仅供参考。
全套试卷共八卷。
目录: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次月考综合试题及答案(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次月考考点题及答案(二)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次月考考试卷及答案(三)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次月考考试及答案(四)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次月考考试及答案(五)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次月考考试及答案(六)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次月考考试及答案(七)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次月考考试及答案(八)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次月考综合试题及答案一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填空题。
(20分)1、1张可以换(____)张,或换(____)张,或换(____)张。
2、6个4相加的和是________。
3、同学们排队,小丽前面有14名同学,后面有16名同学,她所在的这队共有(____)名同学。
4、6个9相加的和是(____),7个5相加的和是(____)。
5、丽丽用4米长的竹竿量井深,竹竿露出井沿部分是1米.井深_______米.6、35里面有(____)个5,63是7的(______)倍。
从40里连续减去(______)个8,得0。
7、1米=(____)厘米200厘米=(____)米7厘米+6厘米=(____)厘米42米-20米=(____)米8、在一个乘法算式中,积是其中一个因数的12倍,另一个因数是(______)。
9、一根铁丝先用去一半,再用去剩下的一半,还剩9米。
这根铁丝原来长___米。
10、8050读作:(_________________);二千零二写作:(____________)二、我会选(把正确答案前面的序号填在()里)(10分)1、3个人每人做6朵花,共做了多少朵花?列式不正确的为()。
A.3+3+3 B.6+6+6 C.6×32、把一个长方形的框架拉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周长与原长方形的周长相比()。
北京版2021年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二、混合运算假期自主学习同步练习题2(附答案)

北京版2021年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二、混合运算假期自主学习同步练习题2(附答案)一、选择题1.81-45÷9=()A.36 B.76 C.86 D.52.弟弟看一本故事书,每天看5页,看了6天,还剩下12页没看,这本故事书一共有多少页?列式正确的是( )。
A.5×6-12B.5+6+12C.5×6+123.54+(26-20)=()A.60 B.37 C.22 D.554.18减去6与7的和,差是多少?正确列式是()。
A.18-(6+7)B.18-6+7 C.18-(6-7)5.小朋友买了钢笔134元,铅笔223元,橡皮187元,小朋友一共花了()元A.544 B.356 C.3546.小红买了苹果356元,桃子223元,香蕉134元,小红一共花了()元。
A.713 B.356 C.3547.从甲地到乙地有450米,3人一道步行出发,5分钟到达,求平均每人每分钟行多少米,列式为()A.450÷3÷5B.450÷3C.450÷58.在算式(89-69)×8中,应该先计算:()。
A.89-69 B.69×8 C.89×89.国庆节到了,学校要搬100盆花布置喷水池,已知小明搬了42盆,小红搬了38盆,他们还要搬( )盆。
A.19B.21C.2010.一个数除以15商9余1,这个数是()。
A.134 B.135 C.150 D.136二、看图列式11.看图列式计算.三、脱式计算12.脱式计算(1)9×8+12 (2)20+24×2 (3)72÷8+30(4)56-8×3 (5)21+6×3 (6)15-40÷513.脱式计算(1)63-40+25 (2)35+4×8 (3)27+81÷9四、填空题14.看图列式计算( )×( )=( ) ( )÷( )=( )15.把两个算式合并成一个算式。
二年级数学下册综合测试卷(含答案),收藏给孩子

二年级数学下册综合测试卷(含答案),收藏给孩子练习二年级数学下册综合测试卷一、填一填。
(9题2分,其余每空1分,共27分)1.计算24÷6时,所用的口诀是( );根据口诀“六八四十八”可得的除法算式是( )和( )。
2.6个( )是42,72里面有( )个9。
3.荡秋千是( )现象,苹果从树上落下来是( )现象。
4.把36个水蜜桃平均分给9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 )个,如果每个小朋友分6个,可以分给( )个小朋友。
5.33加15的和是( ),再除以8,商是( )。
6.写出两道商是9的除法算式:( )、( )。
7.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 )×9=36 ( )÷4=7 56÷()=8 8.( )里最大能填几?( )×6<42 56÷7>( )32÷8>( )9.把下面的算式按得数的大小从小到大排一排。
45÷5 24-6 72÷96×4 49÷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在()里填上“+”“-”“×”“÷”或“<”“>”“=”。
48÷8()54÷94()5>3+636()9=4 36÷6()2+33+6×5()45 81()9<10二、判断。
(每题1分,共5分)1.计算24÷8和24÷6用同一句口诀。
( )2.它们都是轴对称图形。
( )3.升国旗时,国旗由下到上是平移运动。
( ) 4.把35支铅笔分给7个同学,每人一定分5支。
( )5.计算6÷3×8时先算乘法。
( )三、选一选。
(每题1分,共5分)1.通过平移能得到图案甲的是( )。
2.○+○+○+○=32,○代表的数是( )。
①7 ②8 ③93.与6×8使用同一句口诀的算式是( )。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综合复习试题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综合复习试题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计算题1. 根据题意解答。
1.85减去13的差是再除以9,列综合式______。
2.甲数比乙数少15,乙数是30,甲数是______。
3.会场中单人椅有34把,双人椅有8把,一共能坐多少人?2. 找朋友。
(把得数相等的算式连起来)3. 下面的计算对不对?对的画“√”,错的画“×”并改正。
①②4. 用竖式计算。
174+583= 108+264= 241+739= 388+421= 245+38= 254+128= 784+169= 392+538= 463+279= 57+36= 67+18= 29+27=5. 判断横线上填的数是否正确,不正确的请改正。
214-76=248 716+313=10296783+239=7022 101-45=66215-89=126 130-60=60单位换算6. 5元钱可以正好买下面哪两种物品?(________)A .①和②B .②和③C .①和④7. 想一想,选一选。
1.20厘米加180厘米等于()米。
A .2B .20C .2002.大树高()厘米。
A .3B .30C .3003.小拇指长度为()厘米。
A .3B .30C .3008. 动动脑,选一选。
1.一根跳绳大约长( )。
A .30厘米B .3米C .3厘米2.黑板大约有()长。
A .4米B .50米C .100厘米9. 动动脑,填一填。
1.我能量长短,10个厘米就是我,米是我的好哥哥,10个我组成我的好哥哥,猜猜我是什么______。
2.厘米和米都是______单位。
量较长的物体可以用______作单位,量较短的物体可以用______作单位。
3.下图中铅笔长______厘米。
10. 把合起来是15元的连起来。
填空题11. 按要求填空。
1.按要求排一排。
800毫米 4厘米 9分米 1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横线里填上“﹥”“﹤”或“=”。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练习题(三篇)

【导语】做数学题可以⾼效帮助学习者理解全⽅位,多⾓度理解基本知识,拓展思路,积累技巧。
⽽这些恰是考试所需要的。
但是,做题有⽤的前提是,做过的题必须知道⾃⼰为什么做对,为什么做错,做错的完全理解没有,否则,只是练字,起不到做题的作⽤。
以下是整理的《⼩学⼆年级下册数学练习题(三篇)》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学⼆年级下册数学练习题篇⼀ ⼀、填空题。
1、⼀枚2分硬币约重1(),1千克=()克。
2、在算式30÷5=6中,被除数是(),除数是(),商是()。
3、56⾥⾯有()个8。
4、⼀个三位数,它的位是()位。
⼀个数的位是千位,它是()位数。
5、5573的千位和百位上都是5,千位上的“5”表⽰()个(),百位上的“5”表⽰()个()。
6、由4,6,0组成的三位数是(),组成的最⼩三位数是()。
7、⽤两个3和两个0组成⼀个四位数,其中⼀个0都不读的是(),只读⼀个0的是()和() 8、⼀台电脑的售价是4988元,约是()元。
9、括号⾥能填⼏? 5×()<43 8×()<70 10、在⾥填上“>”、“ 4900克() 5千克 1300-800() 500 4859() 4598 81÷9÷3() 2×6+4 ⼆、判断题。
(对的打“√”,错的打“×”) 1、x ÷6=7…… 的值是5。
() 2、和899相邻的两个数是900和901 () 3、三位数⼀定⽐四位数⼩() 4、⼀个苹果约重150克() 5、开窗户是在做旋转运动() 三、选择题。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
1、五五⼆⼗五这句⼝诀可以写()道除法算式。
A、 1 B 、2 C、 3 2、下⾯⼏个数,除以6没有余数的数是()。
A、 6B、 25C、 38 3、16÷4+4的结果()16÷(4+4)的结果。
A 、⼤于 B、⼩于 C、等于 4、果园⾥有76棵苹果树,梨树⽐苹果树朵⼀些,梨树可能有()棵。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综合知识训练100题含参考答案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综合知识训练100题含答案一、单选题1.363+239的和大约是()。
A.500B.600C.580D.7002.电风扇的运动是()A.平移B.旋转C.既平移又旋转3.一个四年级学生的体重大约是()。
A.30克B.300克C.30千克4.钟面上分针从12走到6,我们说分针沿顺时针方向旋转了()。
A.30°B.90°C.180°5.打卡计算器,先输入37,再输入“+”,接着输入3,然后再输入“×”,最后输入4,这样操作后得出的计算结果和下面()式子。
A.37+3×4B.(37+3)×4C.37×3+4D.37×4+36.下列图案中,可有由“基本图形”连续旋转45°得到的是()。
A.B.C.D.7.物体平移时,()发生了变化。
A.大小B.位置C.形状8.下图中,交换()两篮子草莓,可以使两边的草莓总数相等。
A.24与19B.24与22C.24与269.公园里有24棵松树,又栽了5行柏树,每行7棵,松树和柏树一共有()棵。
A.36B.59C.15510.学校组织一、二年级学生到操场看演出,一年级有296人,二年级有303人。
大约需要准备多少个座位?A.500B.600C.70011.36被18与18的和除,正确的算式是()。
A.36÷18+18B.36÷(18+18)C.(18+18)÷36D.(36+18)÷1812.小丽买同一种书刚好用了28元,她可能买的是()。
A.B.C.13.62-(46-6)=()A.60B.37C.22D.5514.有一堆围棋棋子,按照的顺序排列,第38颗棋子是()色。
A.白B.黑C.无法确定15.李老师为家人买了4件礼物,最便宜的为12元,最贵的为24元。
那么这4件礼物总共需用的钱数()A.少于60元B.在60元90元之间C.在70元90元之间D.多于90元16.下列运动是平移的是()A.B.C.17.检验183÷13=14……1时,不可以采用()的方法验算.A.(183-1)÷13B.13×14+1C.(183+1)÷14D.(183-1)÷1418.30÷6=5,读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综合自测练习题
一、口算。
380-200=
284=
43+50=
67=
87-55=
517=
37+45=
71-26=
1600-700=
5900-2019=
74+32=
120+50=
二、填空。
1、长方形有四个()角,长方形()边相等。
2、四千写作:(),三千零七写作:()。
3、按照从小到大排列下面各数;
3050、5030、5003、350、3500、53
4、选择合适的单位填空(km、m 、dm、cm、mm)。
数学本厚约5()
二年级的小红高128()
深圳到广州大约120()
一棵大树高9()
5、选择合适的符号(<>=)
1km ()100m
999()1000
20cm()2dm
6、在计算35-357 时,要先算()法,再算()法。
三、判断题。
1、在有余数的除法里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
2、锐角比直角大。
()
3、五位数都比四位数大。
()
4、学校的操场跑道约200 mm。
()
5、一个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
四、计算。
1、脱式计算
86-(23+46)=
63-427=
1000-132-452=
896-253+74=
2、竖式计算并验算。
457+326=
4100-648=
364=
261+425=
566=
五、应用题。
1、小兵有32张动物邮票,每页放6张,可以放几页,还剩多少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0个同学要栽树60棵,已经栽了25棵,剩下的分给5个小组栽,平均每个小组栽树多少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商店运进7 箱粉笔,每箱8 盒,其中白粉笔30 盒,其余是彩色粉笔,彩色粉笔有多少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菜园里有大白菜680棵,上午运走265棵,下午运走284棵,菜园里还有大白菜多少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三班44名同学去旅游,中型客车每辆坐24人,小车每辆4人,请你安排一下,可以派几辆大车,几辆小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同学们参加劳动。
二(1)班去了26人,二(2)班去了38人,每8人编成一组,可以编几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
巧,“死记”之后会“活用”。
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
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
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
7、有45人去东湖游玩。
其中15人去参观植物园,剩下的去划船,每条船坐6人,需要几条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
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
《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
“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
“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
“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
“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
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
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
今天看来,“教
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
8、李老师有50元钱。
买3个小足球用去了36元,剩下的钱正好买2副球拍,每副球拍多少钱?
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
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
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
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
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
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