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油箱、燃油箱清洁度控制标准

合集下载

工程机械推土机液压油箱清洁度控制

工程机械推土机液压油箱清洁度控制

工程机械推土机液压油箱清洁度控制作者:陈林锐来源:《科技与创新》2017年第11期摘要:油箱的污染问题一直是影响工程机械推土机整机质量的重要问题之一。

在介绍全液压推土机油箱结构的基础上,分析了在制造及组装过程中,油箱内腔产生污染的主要原因,并提出实施控制油箱内腔污染的措施。

关键词:液压油箱;污染控制;清洁度;焊接工艺中图分类号:TU623+.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5913/ki.kjycx.2017.11.131在全液压推土机液压系统中,油箱虽是辅助装置,但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一般出现的液压故障或元件早期磨损大多与它有关,主要是因液压油的污染造成的。

在实际生产中,液压油箱内腔在制造和装配过程中会受到多种污染,因此,在制造和装配过程中保持油箱内腔的清洁,是有效控制液压油污染,降低液压系统故障率,提高液压系统工作可靠性和延长液压元件使用寿命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对全液压推土机液压油箱内腔污染原因及控制进行探讨。

1 油箱结构所谓的“全液压推土机”,为电液智能自动化控制技术与信息技术在传统的机械类与液力机械类推土机中的运用,它实际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有着一定的运用与理论研究价值。

全液压推土机油箱箱体由钢板焊接而成,其上部设有呼吸器、滤网、吊环、油箱盖,底部设有放油阀、安装座,前部设有吸油法兰、回油法兰、油位计,箱体内腔设有回油管路、加强筋等。

全液压推土机油箱结构如图1所示。

2 污染原因油箱在制造和装配的过程中会受到多种污染,通过调研分析,找出了造成污染的4种主要原因,分别如下:①在焊接过程中,由于过程控制不严格,焊接后油箱内腔的焊渣、焊豆等杂质较多且难以清理,给油箱内腔造成较大污染;②油箱局部结构存在设计缺陷,例如没有预留出气孔,在酸洗、磷化及电泳等工序过程中,其内腔顶部容易产生“憋气”现象,“憋气”面积可达油箱内顶板面积的1/5以上,“憋气”部位可产生锈蚀,由此可导致液压油污染,如图2所示;③在焊接、磷化、电泳、清洗及装配等工序之间周转时,没有对油箱各油口和法兰接口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使杂物进入油箱内腔,造成污染;④组装油箱时,现场环境不能保证箱体内腔及油箱零部件保持清洁状态,例如现场粉尘比较严重且控制不到位,滤网等零部件直接放到地面上,或暴露于有尘土的空气中,由此使油箱内腔受到污染。

油箱清洁度标准

油箱清洁度标准

油箱清洁度标准
油箱清洁度标准如下:
1.对于大间隙、低压的液压系统,NAS 10-12级(相当于ISO 19/16—21/18)
是允许的。

2.对于中压的液压系统,NAS等级要求在7-9级(大约相当于ISO 16/13—
18/15)。

3.对于高压、高灵敏的液压系统,NAS等级要求在4-6级。

检查油箱清洁度一般采用晃动涮洗法或实验台冲洗法。

1.晃动涮洗法主要适用于静态元件,如导管、管接头、软管、过滤器壳体及油
箱等。

实验台冲洗法则主要用于检测动态元件的清洁度。

2.保持汽车油箱清洁和正常运行的关键是定期检查油箱,检查油箱内是否有异
物或污垢,以及油箱盖的密封性能等。

液压油箱清洗通用工艺规程9

液压油箱清洗通用工艺规程9
相对湿度大于70%时,应加热加温干燥油 箱,并及时进行清洗,组装。 • 4油箱清洗 • 4.1油箱的外表清理: • 4.1.1铲除清理盖板和其它密封接合面的油 漆,用锉刀清理螺纹孔的毛刺、飞边,用 尖头锤清理焊渣,然后用低颗粒脱落的长 纤维纺织品拭擦各部位,并用压缩空气吹 净。
• 4.1.2油箱外表的灰尘,应用压缩空气吹净。 • 4.2内表面预处理: • 4.2.1用铲刀清理油箱内表面的焊渣、磷化液
• 4.3内表面清洗: • 4.3.1用吸尘器吸出灰尘,颗粒等杂物。 • 4.3.2用清洁的煤油(清洁度等级不低于16/13),
擦洗干净。 • 4.3.3用干净的46#液压油中浸泡过的面团, 粘去油箱内表面微小灰尘和颗粒。 • 4.3.4自检,要求用手触摸时不得感觉有灰尘 和颗粒。
5检验: • 5.1外观检查:目测油箱,不得有焊渣,焊 瘤,飞溅物,毛刺,锈蚀,氧化皮等。用 手触摸内腔时不得感觉有灰尘和颗粒。 • 5.2清洁度检查:液压油箱清洁度的评定按 照JG/T5065-1996《液压管件和油箱净化的 评定方法》的规定执行,清洁度等级为 20/17。
液压油箱清洗工艺规程
• 1目的 • 保证液压油箱装配过程中的清洁度。 • 2范围 • 本规程规定了所有液压油箱清洗过程中的基
本工艺方法。 • 3油箱清洗前准备 • 3.1内表面磷化层完整、无锈蚀,外表面按 有关规定涂有防锈底漆的液压油箱,经检验 合格,方可转入清洗工序。
• 3.2油箱清洗时,严禁使用棉纱、纸屑。当

6存放 6.1油箱清洁度检验合格后,用洁净的 46#液压油涂刷油箱整个内表面。 6.2油箱清洗完毕后,应及时转入部件组 装,不能及时组装的油箱应采用封板和螺 塞封住各外露口,做好防尘保护。
残留物、颗粒。 • 4.2.2用砂布除锈,并在已除锈部位涂上磷化 液,2分钟后清理磷化液残留物。 • 4.2.3油箱内表面灰尘用低颗粒脱落的长纤维 织物品擦除。

液压油清洁度检测标准

液压油清洁度检测标准

液压油清洁度检测标准一、颗粒物含量颗粒物含量是液压油清洁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它反映了液压油中固体颗粒物的数量和分布。

颗粒物可能来自于液压系统的磨损、污染或污染物。

1.1 检测方法:一般采用显微镜法或自动颗粒计数器法进行检测。

其中,显微镜法可以观察到颗粒物的形状、大小和分布,但需要人工操作,效率较低;自动颗粒计数器法则可以自动检测并统计颗粒物的数量和分布,效率较高。

1.2 合格标准:根据液压系统的要求和国家标准,一般要求颗粒物含量低于一定数值,如NAS 7级以下或ISO 4406 18/15以下。

二、金属磨损颗粒金属磨损颗粒是由于液压系统中的金属元件摩擦而产生的微小颗粒。

这些颗粒可能会加速液压系统的磨损和堵塞。

2.1 检测方法:一般采用铁谱分析法或原子吸收光谱法进行检测。

其中,铁谱分析法可以观察到金属磨损颗粒的数量、大小和形状,还可以对颗粒进行成分分析;原子吸收光谱法则可以对金属磨损颗粒中的金属元素进行定量分析。

2.2 合格标准:根据液压系统的要求和国家标准,一般要求金属磨损颗粒的含量低于一定数值,如S-10等级或更高。

三、污染指数污染指数是反映液压油中污染物含量的综合指标,包括固体颗粒物、液体污染物、气体污染物等。

3.1 检测方法:一般采用光谱分析法或色谱分析法进行检测。

其中,光谱分析法可以对液压油中的多种污染物进行同时检测,但精度较低;色谱分析法则可以对液压油中的特定污染物进行高精度检测。

3.2 合格标准:根据液压系统的要求和国家标准,一般要求污染指数低于一定数值,如NAS 7级以下或ISO 4406 18/15以下。

四、水分含量水分含量是评估液压油清洁度的另一个重要指标。

水分可能来自于液压系统的泄漏、环境湿度或其他水源。

过多的水分可以引起液压系统的腐蚀和堵塞。

4.1 检测方法:一般采用卡尔·费休法或蒸馏法进行检测。

其中,卡尔·费休法是一种常用的水分检测方法,具有精度高、操作简便等优点;蒸馏法则是将水分从液压油中分离出来并进行测量的方法。

46抗磨液压油清洁度标准

46抗磨液压油清洁度标准

46抗磨液压油清洁度标准46抗磨液压油清洁度标准是指液压油中固体颗粒的数量和大小的标准。

在液压系统中,固体颗粒是导致液压元件磨损和故障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控制液压油中固体颗粒的数量和大小对于延长液压系统的使用寿命至关重要。

46抗磨液压油清洁度标准规定了液压油中固体颗粒的数量和大小的限制,以确保液压系统的正常运行。

根据46抗磨液压油清洁度标准,液压油中固体颗粒的数量应该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通常情况下,我们使用ISO4406等级来表示液压油的清洁度,该等级由三个数字组成,分别表示油中直径大于4μm、大于6μm和大于14μm的固体颗粒的数量。

例如,ISO4406等级为18/16/13表示每毫升液压油中直径大于4μm的固体颗粒数量不超过18个,大于6μm的固体颗粒数量不超过16个,大于14μm的固体颗粒数量不超过13个。

根据46抗磨液压油清洁度标准,液压油的ISO4406等级通常应控制在特定范围内,以确保液压系统的正常运行。

除了固体颗粒的数量,46抗磨液压油清洁度标准还规定了液压油中固体颗粒的大小。

根据标准,液压油中的固体颗粒大小应该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通常情况下,我们使用最大污染物尺寸(MPC)来表示液压油中固体颗粒的大小。

根据46抗磨液压油清洁度标准,液压油的MPC值通常应控制在特定范围内,以确保液压系统的正常运行。

总的来说,46抗磨液压油清洁度标准是衡量液压油清洁度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于液压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寿命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通过控制液压油中固体颗粒的数量和大小,可以有效地延长液压系统的使用寿命,减少故障率,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应该严格遵守46抗磨液压油清洁度标准,定期对液压油进行检测和维护,以确保液压系统的正常运行。

液压油清洁度国家标准

液压油清洁度国家标准

液压油清洁度国家标准
液压系统作为工程机械中重要的动力传输和控制装置,其正常运行对液压油的
清洁度要求极高。

因此,国家对液压油的清洁度制定了相应的标准,以保障液压系统的正常运行和设备的安全性。

国家标准对液压油的清洁度主要包括颗粒污染度和水分含量两个方面。

颗粒污
染度是指液压油中固体颗粒的数量和大小,通常以颗粒数量和颗粒直径来表示。

颗粒数量是指每单位容积内的颗粒数量,而颗粒直径则表示颗粒的大小。

国家标准规定了不同等级的颗粒数量和颗粒直径的要求,以确保液压油的清洁度达到相应的标准。

水分含量则是指液压油中水分的含量,国家标准也对水分含量做出了相应的规定。

对于液压油的清洁度国家标准,企业在生产和使用液压油时应严格按照标准要
求进行生产和检测。

首先,在生产过程中,企业应选择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原材料,并严格控制生产工艺,以确保液压油的清洁度达到标准要求。

其次,在使用过程中,企业应定期对液压油进行检测,并根据国家标准的要求进行相应的处理和更换,以确保液压系统的正常运行和设备的安全性。

同时,对于液压油的清洁度国家标准,企业应加强对液压系统的维护和管理。

在液压系统的使用过程中,企业应定期对液压系统进行清洗和维护,并定期更换液压油,以确保液压系统的正常运行和设备的安全性。

总之,液压油的清洁度国家标准对于保障液压系统的正常运行和设备的安全性
具有重要意义。

企业应严格按照国家标准的要求进行生产和使用,并加强对液压系统的维护和管理,以确保液压系统的正常运行和设备的安全性。

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发挥液压系统的作用,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降低故障率,为工程机械的发展做出贡献。

液压设备油箱国标标准

液压设备油箱国标标准

液压设备油箱国标标准液压设备油箱是液压系统中的重要部件,它主要用于存储液压油,并提供所需的压力和流量。

液压设备油箱的国标标准对于确保设备的安全性、可靠性和高效性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液压设备油箱的设计、材料、制造和使用方面探讨国标标准的相关内容。

首先,液压设备油箱的设计是保证液压系统正常运行的基础。

国标标准对油箱的设计要求非常严格,包括油箱容积、尺寸和布局等方面。

油箱容积应根据液压系统的工作压力和流量确定,以满足系统的需求。

油箱的尺寸和布局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充分考虑设备的安装空间和操作便利性。

其次,液压设备油箱的材料选择也是国标标准关注的重点。

油箱材料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腐蚀性,以保证设备在恶劣环境下的长期使用。

常见的油箱材料包括钢板、铸铁和铝合金等,在选择材料时需要考虑设备的工作环境和使用寿命。

此外,国标标准还对液压设备油箱的制造工艺和质量要求作出了详细规定。

制造工艺应符合相关的机械制造标准,确保油箱的加工精度和装配质量。

油箱的密封性能和焊接质量是制造过程中需要重点检测的项目。

此外,国标还对油箱的外观质量、涂装和包装等方面提出了规定,以确保油箱在运输和安装过程中不受损。

最后,国标标准还关注液压设备油箱的使用和维护。

液压设备油箱的使用要求液压系统的压力和温度稳定在安全范围内,避免过载和过热。

油箱应安装合适的滤油器和油位标示装置,以便对油箱的使用状态进行监测和调整。

在维护方面,油箱的清洁和沉淀物的清理是非常重要的,同时还要定期更换液压油和滤芯,以保证液压系统的正常运行。

综上所述,液压设备油箱的国标标准从设计、材料、制造到使用和维护等多个方面进行规定,旨在确保油箱的安全性、可靠性和高效性。

遵循国标标准对液压设备油箱进行设计、制造和使用,不仅可以延长油箱和液压系统的使用寿命,还可以提高设备的工作效率和运行稳定性。

因此,液压设备制造商和使用者都应高度重视国标标准,并在实际操作中严格遵守相关要求。

液压件清洁度控制规范

液压件清洁度控制规范

液压系统零部件供货、储运、装配过程清洁度控制规范编制:校对:审核:批准:会签:发布日期:实施日期:目录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零部件的清洁度 (1)3.1软管 (1)3.2钢管 (1)3.3管接头 (2)3.4密封垫圈的清洁度控制 (2)3.5液压油箱的清洁度控制 (3)3.6主要液压件清洁度控制 (3)3.7零部件装配前的检查 (3)4液压件装配过程中的要求 (4)5液压油加注 (4)6整机下线后的液压系统清洁度的控制 (4)液压清洁度常用标准 (5)主要液压元器件清洁度指标 (6)1范围本标准规范了液压零部件供货、储运、装配过程清洁度控制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农业装备产品中液压油、液压油箱、软管、钢管、接头等液压零部件及整机生产过程中液压系统的清洁度的控制。

2规范性引用文件GB/T 14039 液压传动油液固体颗粒污染等级代号(ISO 4006-1999)JB/T 7858 液压元件清洁度评定方法及液压元件清洁度指标3零部件的清洁度液压系统清洁度的控制是一个系统工程,它与液压系统的初期设计水平、零部件加工、储运、装配过程等环节清洁度控制息息相关。

要控制产品液压系统的清洁度,首先必须严格控制与液压系统相关的零部件的清洁度,如软管、钢管、管接头等零部件的清洁度。

否则,零件制造过程中产生的及空气中的灰尘杂物等随着零部件进入液压系统,从而影响液压系统的清洁度,尤其是那些颗粒较大的(大于10μm)的异物,一旦进入,对于液压系统就是毁灭性的。

对该类零部件的控制措施为:所有进入装配现场的油液、油箱、滤油器、软管、钢管、管接头等零部件外露应全部封堵,否则判断为零部件不合格。

3.1 软管所有胶管类零部件外露油口必须有堵盖密封,为防止塑料堵盖在搬运过程中意外掉落,另外要求在胶管接头两端用小塑料袋捆扎牢靠以避免堵盖掉落导致污染物进入胶管内部。

(如:图1)3.2 钢管所有钢管类零部件外露油口必须有堵盖密封,为防止塑料堵盖在搬运过程中意外掉落,另外要求在钢管接头两端用小塑料袋捆扎牢靠以避免堵盖掉落导致污染物进入钢管内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