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动系统设计规范

合集下载

制动系统设计规范

制动系统设计规范

1X X X X有限公司企业标准制动系统设计规范20XX-XX-XX发布20XX-XX-XX实施XXXX研发中心发布1前言 (2)1.1适用范围 (2)1.2引用标准 (2)1.3总体设计要求 (3)2.制动系统整体设计 (3)2.1制动系统开发流程 (3)2.2制动系统方案的确定顺序 (4)2.3整车参数 (4)2.3.1制动系统的总体方案 (4)2.3.2整车参数输入 (5)2.4设计期望值 (5)2.4.1制动能力 (5)2.4.2制动踏板力与制动力的关系 (9)2.4.3驻车制动能力 (10)3.制动系统零部件设计 (11)3.1制动器设计 (11)3.1.1鼓式制动器 (11)3.1.2鼓式制动器的设计计算 (12)3.1.3盘式制动器 (15)3.1.4盘式制动器的设计计算 (16)3.1.5衬片磨损特性的计算 (17)3.1.6制动间隙调整装置 (17)3.2制动驱动机构 (18)3.2.1制动驱动机构的形式 (18)3.2.2分路系统 (19)3.2.3液压制动驱动机构的设计计算 (20)3.3制动力调节装置 (22)3.3.1ABS设计开发 (22)3.3.2ESP设计开发 (24)1前言1.1适用范围本设计指南适用于在道路上行驶的汽车制动系统。

1.2引用标准GB7258-2012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21670-2008乘用车制动系统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GB/T13594-2003机动车和挂车防抱制动性能和试验方法表1-1制动法规基本要求序号项目法规要求GB21670-2008GB7258-20121试验路面干燥、平整的混凝土或具有相同附着系数的其它路面2制动初速度Km/h100503制动减速度m/s2≥6.43空载≥6.2满载≥5.94制动距离m≤70空载≤19满载≤205驻车制动坡度≥20%≥20%6制动踏板力N65~500空载≤400满载≤5007应急制动减速度m/s2≥2.44≥2.98应急制动距离m≤168≤389制动稳定性不偏出3.5m通道不偏出2.5m通道1.3总体设计要求汽车应设置使汽车能按驾驶员要求减速、停车和保证汽车可靠停放的制动系统。

吊车梁制动

吊车梁制动

2010-12-16钢吊车梁及制动系统设计要点2010-12-16 01:04:54| 分类:个人日记|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摘要]文章结合钢吊车梁及制动结构设计和施工管理的实践经验,论述在钢吊车梁及制动结构设计过程中应注意的重点问题。

[关键词]钢吊车梁;制动结构;设计要点[作者简介]谭集慧,广西电力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工程师,工学与管理学双学士学位,研究方向:电力工程土建设计,广西南宁,530023吊车梁是工业厂房的重要组成部分,吊车梁及制动结构如不严格按照规范进行设计施工,将会导致一系列问题,如资金浪费、工期拖延,甚至埋下严重的安全隐患,影响生产。

可以说吊车梁能否正常工作直接影响着生产的正常进行。

现今的工程绝大部分均采用钢结构吊车梁。

本文通过理论同时结合钢吊车梁及制动结构设计和施工管理的实践经验,论述在钢吊车梁及制动结构设计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重点。

一、钢吊车梁及制动系统简介与设计流程钢吊车梁及制动结构一般由吊车梁、制动梁(桁架)、辅助桁架、垂直支撑、下翼缘水平支撑以及吊车轨道和轨道联结件组成。

吊车梁直接承受吊车的竖向荷载,一般设计为简支结构,可采用型钢梁或焊接H型钢梁。

当厂房柱距小且吊车起重量不大时,可不设置制动结构,但须经过计算使吊车梁有足够的侧向抗弯刚度。

对于跨度或起重量较大的吊车梁,应设置制动系统,制动结构承受吊车的水平制动力,保证吊车梁的整体稳定,并且可作为检修走道,须通过计算保证其强度,同时也要采取必要的构造措施。

二、钢吊车梁及制动系统设计要点1.关于吊车梁计算的荷载取值:《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2009-2001)中第五章已进行了详述,须注意的是,5.1.2条中规定吊车横向水平荷载标准值是根据小车重量和额定起重量之和乘以不同的百分数确定的,但在《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中3.2.2条规定,验算重级工作制吊车梁及制动结构的强度、稳定性及连接的强度时,应考虑吊车摆动引起的水平力,并给出了计算公式,并且与《荷载规范》中的水平力不同时考虑,此时应取其中大值进行计算,当遇到重级别工作制吊车梁设计时应引起注意。

CNCA-CURC-03:2019 -城市轨道交通装备产品认证实施规则 特定要求—城市轨道交通制动系统

CNCA-CURC-03:2019 -城市轨道交通装备产品认证实施规则 特定要求—城市轨道交通制动系统

城市轨道交通装备产品认证实施规则特定要求-城市轨道交通制动系统目录1适用范围 (1)2认证模式 (1)3认证单元划分及产品标准 (1)4认证申请必须具备的条件 (1)5申请文件 (1)6型式试验 (2)6.1设计鉴定要求 (2)6.2产品抽样检验检测要求 (2)7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补充要求 (5)附件1 城市轨道交通制动系统认证单元划分及产品标准 (6)附件1-1 空气压缩机认证单元及产品标准 (6)附件1-2 制动控制装置认证单元及产品标准 (6)附件1-3 制动夹钳单元认证单元及产品标准 (6)附件1-4 踏面制动单元认证单元及产品标准 (6)附件1-5 合成闸瓦认证单元及产品标准 (7)附件1-6 合成闸片认证单元及产品标准 (7)附件1-7 铸铁制动盘认证单元及产品标准 (7)附件2 城市轨道交通制动系统关键零部件和材料清单 (8)附件2-1-1 活塞空气压缩机组关键零部件和材料清单 (8)附件2-1-2 螺杆空气压缩机组关键零部件和材料清单 (8)附件2-2 制动控制装置关键零部件和材料清单 (9)附件2-3 制动夹钳单元关键零部件和材料清单 (9)附件2-4 踏面制动单元关键零部件和材料清单 (9)附件2-5 合成闸瓦关键零部件和材料清单 (10)附件2-6 合成闸片关键零部件和材料清单 (10)附件2-7 铸铁制动盘关键零部件和材料清单 (10)附件3 城市轨道交通制动系统必备生产设备、工艺装备、计量器具和检测手段 (11)附件3-1-1 活塞空气压缩机组必备生产设备、工艺装备、计量器具和检测手段 (11)附件3-1-2 螺杆空气压缩机组必备生产设备、工艺装备、计量器具和检测手段 (11)附件3-2 制动控制装置必备生产设备、工艺装备、计量器具和检测手段 (12)附件3-3 制动夹钳单元必备生产设备、工艺装备、计量器具和检测手段 (12)附件3-4 踏面制动单元必备生产设备、工艺装备、计量器具和检测手段 (12)附件3-5 合成闸瓦必备生产设备、工艺装备、计量器具和检测手段 (13)附件3-6 合成闸片必备生产设备、工艺装备、计量器具和检测手段 (13)附件3-7 铸铁制动盘必备生产设备、工艺装备、计量器具和检测手段 (14)附件4 城市轨道交通制动系统检测项目 (15)附件4-1-1 活塞空气压缩机组检测项目 (15)附件4-1-2 螺杆空气压缩机组检测项目 (16)附件4-2 制动控制装置检测项目 (17)附件4-3 制动夹钳单元检测项目 (18)附件4-4 踏面制动单元检测项目 (19)附件4-5 合成闸瓦检测项目 (20)附件4-6 合成闸片检测项目 (21)附件4-7-1 轴装铸铁制动盘检测项目 (22)附件4-7-2 轮装铸铁制动盘检测项目 (23)城市轨道交通装备产品认证实施规则特定要求-城市轨道交通制动系统1适用范围本规则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制动系统的产品认证,其中包括零部件:空气压缩机、制动控制装置、制动夹钳单元、踏面制动单元、合成闸瓦、合成闸片、铸铁制动盘等产品。

铁路制动系统规章制度最新

铁路制动系统规章制度最新

铁路制动系统规章制度最新1. 引言铁路制动系统是铁路运输中至关重要的一个部分,它对列车的安全行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铁路运输的安全性、可靠性和高效性,制定和执行一套规范的制动系统规章制度是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铁路制动系统的相关规章制度的内容和要求。

2. 制动系统基本原则铁路制动系统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下列几个方面:2.1 制动力的准确控制铁路制动系统需要能够实现对列车制动力的准确控制,确保列车按照指定的速度适时停车。

制动力的控制需要根据列车的负荷、速度等因素进行合理的调整。

2.2 制动装置的可靠性制动装置必须具备良好的可靠性,确保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正常工作。

同时,需要定期对制动装置进行检测和维护,以确保其正常使用。

2.3 制动系统的统一标准制动系统的设计、使用和维护需要遵循统一的标准和规定,确保整个铁路网络中的列车制动系统的互通互用。

铁路制动系统的设备主要包括制动阀、制动缸、制动盘等组成部分。

对于这些设备的要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3.1 设备的可靠性和精度制动设备必须具备良好的可靠性,确保在各种条件下都能够正常工作。

同时,设备的精度也需要达到要求,以便准确控制制动力。

3.2 设备的平衡性和稳定性制动设备在工作时需要具备良好的平衡性和稳定性,以确保制动力的均匀分布和稳定施加。

3.3 设备的维护和检修制动设备需要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以保持其良好的工作状态。

同时,对于有故障或者磨损的设备,需要及时更换或修复。

4. 制动系统的操作要求铁路制动系统的操作要求涵盖了列车运行中制动系统的启动、调整和停止等方面的内容。

4.1 启动制动系统的要求列车启动时,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制动系统的启动。

首先需要对制动装置进行检查,确保其正常工作。

然后按照规定的操作程序启动制动系统。

在列车运行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制动力进行调整。

这需要根据列车的运行速度和负荷等因素进行合理的操作,确保制动力的准确控制。

4.3 停车制动系统的要求列车停车时,制动系统需要确保列车能够按照预定的位置和速度停稳。

汽车设计-ABS齿圈设计规范

汽车设计-ABS齿圈设计规范

ABS齿圈设计规范编制校对审核版本R01日期摘要本文为汽车制动器轮毂单元ABS传感器的齿圈设计规范. 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车用液压盘式制动器.目录见下页版本更新记录状态:N-新版R-修订D-删除目录1.目的、范围 (2)2.ABS系统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2)3.ABS的布局和种类 (3)4.ABS齿圈的种类 (4)1)独立齿圈结构 (4)2)集成式齿齿圈轮毂单元: (5)5.ABS齿圈的材料及尺寸 (6)1)齿圈的材料 (6)2)齿圈的齿数 (7)6.齿圈的布置与传感器的安装 (8)1)齿圈和传感器的布置 (9)2)齿圈的安装 (9)3)传感器的安装 (10)4)传感器与齿圈的间隙 (11)5)齿圈的间隙计算 (12)7.试验验证 (13)8.注意事项 (14)ABS齿圈的设计1.目的、范围本规范描述了汽车制动器ABS齿圈工作原理及开发规范,用于指导ABS 齿圈的开发设计以及与传感器的匹配设计。

本规范适用于液压制动器的设计流程。

2.ABS系统的结构及工作原理ABS系统主要由电子控制单元、传感器和液压调节器(电磁阀)三个主要部分组成。

ABS齿圈是装在驱动轴或轮毂等旋转体上,随着车轮的旋转而转动,与齿圈相连接的固定部位安装电磁头(传感器),当车轮旋转时,传感器切割磁力线,产生与轮速相同的脉冲信号,并将此电流传输到电控单元ECU,ECU根据交流变化的频率算出车轮的速度、滑移率,再根据预先设置好的控制系统计算,来控制通往每个车轮的制动液压,使车轮制动到不抱死的极限状态。

所以ABS齿圈在整个ABS系统中是传送切割磁力线产生的感应电流大小给ECU,控制各个轮速的作用。

3.ABS的布局和种类1)双通道/X型布局,四传感器。

左前、右后轮为一个通道,右前左后轮为一个通道。

2)三通道四传感器。

后两轮为一个通道,左前为一个通道,右后为一个通道,右前为一个通道。

3)四通道四传感器,每个轮子各为一个通道。

所以适应ABS的布局,ABS齿圈与传感器相匹配,分别布置在每个有传感器的轮上。

制动系统的设计规范

制动系统的设计规范

制动系统的设计规范目录一概述 (1)1.1 制动系统基本介绍 (1)1.2 制动系统的结构简图 (2)二法规要求 (2)2.1 GB12676-1999法规要求 (2)2.2 GB 7258-2012法规要求 (3)三制动动力学 (3)3.1 稳定状态下的加速和制动 (3)3.2 制动系统设计与匹配的总布置设计硬点或输入参数 (5)3.3、理想的前、后制动器制动力分配曲线 (5)3.3.1 基本理论 (5)四计算算例与分析改进方法 (7)4.1 前、后轮制动器制动力矩的确定 (7)4.1.1制动器的制动力矩计算 (7)4.1.2确定车型的制动器制动力矩 (11)4.2 比例阀的设计 (12)4.2.1 举例基本参数 (12)4.2.2 GMZ1的校核 (13)4.2.3 GZM2的校核 (14)4.2.4设计优化曲线 (14)4.3 总泵的校核 (16)4.3.1基本参数 (16)4.3.2基本理论 (17)4.3.3校核结果 (17)一概述制动系是汽车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直接影响汽车的行驶安全性。

为了保证汽车有良好的制动效能,本规范指导汽车的制动性能及制动系结构的设计。

1.1 制动系统基本介绍微型电动货车的行车制动系统采用液压制动系统。

前、后制动器分别为盘式制动器和鼓式制动器,前制动盘为空心通风盘,制动踏板为吊挂式踏板,带真空助力器,制动管路为双回路对角线(X型)布置,采用ABS以防止车辆在紧急制动情况下发生车轮抱死。

驻车制动系统为机械式手动后轮鼓式制动,采用远距离棘轮拉索操纵机构。

1.2 制动系统的结构简图图1 制动系统的结构简1. 真空助力器带制动主缸总成2.制动踏板3.车轮4.轮速传感器5. 制动管路6. 制动轮缸7.ABS控制器二法规要求2.1 GB12676-1999法规要求发动机脱开的0型试验性能要求。

发动机接合的O型试验性能要求2.2 GB 7258-2012法规要求GB 7258-2012法规要求:汽车、无轨电车和四轮农用运输车的行车制动,必须采用双管路或多管路,当部分管路失效时,剩余制动效能仍能保持原规定值的30%以上。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制动检验规范(试行)-[80]交公路字259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制动检验规范(试行)-[80]交公路字259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制动检验规范(试行)正文:---------------------------------------------------------------------------------------------------------------------------------------------------- 交通部关于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制动检验规范》(试行)的通知(80)交公路字259号各省、市、自治区交通局(厅),北京、上海、天津市公安局:为了确保行车安全,提高运输效率,适应四化建设的需要,我部委托交通科学研究院负责机动车制动检验规范的试验工作。

经过两年多的试验,提出了机动车制动检验规范初步方案,并广泛征求有关方面的意见,于去年七月召开了审查会议,又加修改,现随文颁发试行,望认真贯彻执行。

在执行过程中,如有问题和意见,请随时函告我部。

附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制动检验规范一九八0年二月四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制动检验规范(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行车安全,提高运输效率,适应交通运输现代化的需要,特制订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汽车(包括于汽车带挂车和半挂车)、无轨电车、特种汽车、二、三轮摩托车和方向盘式拖拉机带挂车等机动车辆,对手扶式拖拉机的制动装置也提出了适当要求。

第三条机动车的制动装置及制动性能,必须符合本规范的有关要求。

对于汽车、无轨电车和牵引车带半挂车的制动性能要求,根据其总重量按小、中、大三种车型分别规定(详见表一和表二)。

第四条本规范由交通监理部门和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负责监督、贯彻执行。

第二章制动装置第五条通行城镇街道和公路的机动车以及出厂的新车,必须装有行车和停车制动装置。

挂车和半挂车(包括新出厂的)必须装有行车制动装置。

两轴挂车至少在后轴两轮上装有行车制动装置。

手扶拖拉机拖带的挂车也必须装有可靠的制动装置。

制动装置应保持技术状况良好,操纵轻便,完整可靠。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团体标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制动系统》正式实施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团体标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制动系统》正式实施
为适应行业发展的需要,根据产业司部署,由城轨协会技术装备专委会牵头,组织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机车车辆研究所及北京纵横机电技术开发公司等单位编制了制动系统的3个系统类技术规范和7个部件类技术规范,并于2015年至2016年陆续发布。2016年9月,國家发改委和认监委下发了城轨装备认证的要求。制动系统作为认证的首批产品,需要与之匹配的产品标准支撑。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按照《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团体标准管理办法(试行)》等有关规定,对已发布的技术规范进行修订工作,完成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制动系统》系列标准,该标准于2018年6月发布,9月1日实施。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团体标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制动系统》正式实施
作者:,在城市轨道交通装备产业相关政策的指导下,城轨交通车辆装备发展迅速。制动系统是城轨交通车辆装备的关键系统,在设计、制造中缺少适应国内城轨交通车辆制动系统的标准,通常采用国外标准或国内铁路的相关标准,其适用性受到一定的限制。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官网2018-09-2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规范介绍了制动器的设计计算、各种制动阀类的功能和匹配、以及制动管路的布置。

本规范合用于天龙系列车型制动系统的设计。

本规范主要是在满足下列标准的规定(或者强制)范围之内对制动系统的零、部件进行设计和整车布置。

汽车制动系统结构、性能和试验方法机动车和挂车防抱制动性能和试验方法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在设计制动系统时,应首先考虑满足零部件的系列化、通用化和零件设计的标准化。

先从《产品开辟项目设计定义书》上获取新车型在设计制动系统所必须的下列信息。

再设计制动器、匹配各种制动阀,以满足整车制动力和制动法规的要求。

确定了制动器的规格和各种制动阀之后,再完成制动器在前、后桥上的安装,各种制动阀在整车上的布置,以及制动管路的连接走向。

3.1 车辆类型:载货汽车、工程车、牵引车3.2 驱动形式:4×2、6×4、8×43.3 主要技术及性能参数:长×宽×高、轴距、空/满载整车重心高坐标、轮距、整备质量、额定载质量、总质量、前/后桥承载吨位、 (前/后)桥空载轴荷、 (前/后)桥满载轴荷、最高车速、最大爬坡度等。

3.4 制动系统的配置:双回路气/液压制动、弹簧制动、鼓/盘式制动器、防抱制动系统、手动/自动调整臂、无石棉磨擦衬片、感载阀调节后桥制动力、缓速器、排气制动。

本规范仅对鼓式制动器的各主要元件和设计计算加以阐述,盘式制动器的选型和计算将暂不列入本规范的讨论范围之内。

4.1 鼓式制动器主要元件:4.1.1 制动鼓:由于铸铁耐磨,易于加工,且单位体积的热容量大,所以,重型货车制动鼓的材料多用灰铸铁。

不少轻型货车和轿车的制动鼓为组合式,其圆柱部份用铸铁,腹板则用钢压制件。

制动鼓在工作载荷下将变形,使蹄、鼓间单位压力不均,带来少许踏板行程损失。

制动鼓变形后的不圆柱度过大,容易引起制动时的自锁或者踏板振动。

所以,在制动鼓上增加肋条,以提高刚度和散热性能。

中型以上货车,普通铸造的制动鼓壁厚为 13~18㎜。

4.1.2 制动蹄和磨擦片:重型货车的制动蹄多用铸铁或者铸钢铸成,制动蹄的断面形状和尺寸应保证其刚度。

重型货车用无石棉磨擦片第制动衬片应不含有石棉。

)的前片厚度为 15 ㎜摆布,后片厚度为 18 ㎜摆布。

磨擦片材料的性能应具有:高而稳定的磨擦系数,热衰退较缓和;耐磨性好;吸水率和吸油率低;较高的耐挤压强度和冲击强度;制动时没有噪声和有毒气体发出。

制动蹄和磨擦片可以铆接,也可以粘接。

粘接的优点在于衬片更换之前的使用厚度较大,但工艺复杂且不易更换衬片。

铆接衬片的工艺简单、噪声较小且易于更换。

东风汽车公司的制动衬片多采用铆接方式。

4.1.3 制动底板:制动底板将承受全部制动反力矩,故应有足够的刚度。

刚度不足,将导致制动力矩减小,踏板行程加大,制动衬片磨损不均。

重型车多用铸造底板代替压制的制动底板。

4.1.4 制动器间隙自动调整装置:制动鼓在不制动时应能自由运转,故制动鼓和制动衬片之间必须有一定的间隙。

鼓式制动器的设定间隙普通为 0.2~0.5㎜。

采用自动调整装置第行车制动器的磨损应能自动调整。

但是,对于N 和N 类非公路车辆的制动器以及M 和N 类车辆的后制动器,可不强行要求安装自动2 3 1 1调整装置。

……)时,制动器的间隙不需要人工精细调整,只需要进行多次全制动即可自动调整到设定间隙,并且在行车过程中能随时补偿过量间隙。

自动调整装置有间隙感应式和行程感应式两种,国内常用的是间隙感应式。

它感应制动器的间隙超过设定间隙值时,便自动加以调整到设定的间隙。

44.1.5 制动气室:前桥制动器普通用膜片式的普通制动气室,中、后桥制动器普通用弹簧式制动气室,它的 膜片气室部份用作行车制动, 弹簧气室部份用作驻车制动或者紧急制动。

膜片气室部份和弹簧气 室部份的控制气路彻底独立,分别由脚制动和手制动控制。

膜片气室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对气室壁的加工精度要求不高,但所容许的行程较小,膜 片的使用寿命也较短。

无非,膜片的价格较低,且易于更换。

在工程车上很受欢迎。

而活塞气 室的使用寿命较高,但对气室壁的加工精度要求较高,且不易适应恶劣的路况。

对非平衡式渐开线凸轮张开装置的制动器,有:a 2h 1 2式中 P 、P —— 凸轮对两蹄的张开力1 2a——张开力对凸轮中心的力臂 2h ——调整臂的臂长Q ——制动气室推杆的推力设制动气室工作压力为 p ,则气室的作用面积为:A = = 1 2 p 2hp对活塞式制动气室: A = D 2 D 为活塞直径Q = (P + P ) Q a (P + P )对膜片式制动气室: A =(D 2 + Dd + d 2 ) 12其中 D 为气室壳体在夹持膜片处的内径, d 为膜片夹盘直径。

气室的推杆行程为: l = 入2h 6a式中 δ——制动器间隙λ——安全系数, 取λ=2.2~2.4。

制动气室的工作容积为:活塞式制动气室: V = Al = D 2l 4膜片式制动气室: V = A . 2l = (D 2 + Dd + d 2 ) . l 64.2 制动器的设计计算:4.2.1 制动器效能因数:效能因数是鼓式制动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它是制动器的输出力矩与输入力矩的比 值。

设计制动器时,就是要在有限的制动器的空间里力争尽可能高的效能因数。

对于非平衡式凸轮张开装置的领、从蹄式制动器:领蹄: K = G t 1 k cos 入其中: G = h /R , k = f /R , p = l /R , 入 = Y + b _ a_ 1 p cos b sin Y几 几几G从蹄:K =t 2 k cos入' + 1p cos b sin Y其中:G = h /R , k = f /R , p = l /R , 入' = Y - b +a制动器效能因数:K =式中:θ-领、从蹄磨擦片包角9-领从蹄磨擦片起始角α-最大压力线与磨擦片平分线的夹角γ-磨擦角β-等效法向合力与磨擦片平分线的夹角h-张开力对支点的力臂f-支点与制动鼓中心的距离-压力中心圆的直径lR-制动鼓半径从上面的公式中可以看出:影响制动器效能因数的主要参数有磨擦片起始角9 、磨擦片包角θ、制动蹄支承点与制动器中心的距离 f、制动鼓半径 R、张开力作用线到制动蹄支承点的力臂 h 及磨擦片的磨擦系数μ。

磨擦片的片宽较大,对制动器吸热越好,也可减少磨损。

当输入力一定时,制动鼓的半径越大,则制动力矩就越大,且散热能力也越强。

但制动鼓的半径和磨擦片的片宽都受到轮辋内径的限制。

制动鼓与轮辋之间应保持一定的间隙,以改善制动器的散热条件。

普通情况下,制动鼓与轮辋直径之比为 D/Dr=0.70~0.83。

制动鼓的半径 R 和磨擦片的片宽b 是在轮辋内径的限制下确定的。

当磨擦片包角θ=90o~100o 时,磨损最小,制动鼓温度最低,且制动效能最高。

θ再减小虽有利于散热,但单位压力过高将加速磨损。

而增大包角对减小单位压力的作用并不大,且将使制动作用不平顺,容易使制动器发生自锁。

所以,包角θ普通不大于 120o。

9常将磨擦片布置在制动蹄的中央,故磨擦片起始角的大小为9 = 90。

0 2张开力作用线到制动蹄支承点的力臂 h 应尽可能大,以提高制动效能, h=1.6R 摆布。

在保证两蹄支承端毛面不干涉的条件下,两支承端之间的距离尽可能小,所以,制动蹄支承点与制动器中心的距离 f=0.8R 摆布。

温度不同,磨擦片的磨擦系数也不同。

当温度在 250oC 以下时,磨擦系数可保持在μ=0.35~0.4。

在计算制动器的制动力矩时,取μ =0.3 可使计算结果更接近实际情况。

4.2.2 制动力矩的计算:用效能因数法求制动蹄的制动力矩。

设制动蹄的制动力矩和输入张开力分别为M 和 P,则M = KPR 。

4.3 制动性能验算:制动器的基本参数确定之后,制动器制动力矩的大小就已经确定了。

但该制动器能否满足整车性能的要求,需按照 GB12676-1999 和 GB7258-1997 的要求作进一步的验算。

4.3.1 同步附着系数计算:Fβ = b1F + Fb1 b2= 20 hg式中: F -前桥制动器制动力(N)b1F -后桥制动器制动力(N)b2β-制动力分配系数-满载同步附着系数L -轴距(m)L -汽车重心至后轴的纵向距离(m)2h -汽车重心高度(m)g4.3.2 满载时制动性能:当时0 当> 时0 j =g . L2> 5(m /s2) max L + ( )h2 0 gj =g . L1> 5(m /s2) max L + ()h1 0 gβ . L L式中: L -汽车重心至前轴的纵向距离(m) 1Ψ-附着系数g -重力加速度(m/s2)4.3.3 剩余制动性能:前失效时: j = 1.3(m /s 2 )后失效时: j = gL 2L 一h g1.3(m /s 2 )4.3.4 应急制动性能:F j = B 弹 2.2(m/s 2 )max m4.3.5 驻车制动性能:按 GB12676-1999 规定:驻车制动系必须使满载车辆停在 18%坡道上(上坡或者下坡);允许 挂接挂车的车辆,牵引车的驻车制动系必须能使列车停在 12%坡道上。

F以 arcsin B 弹mg4.3.6 比能量耗散率:前桥制动器: e = mv 2 β1< 1.8W /mm 21 4tA后桥制动器: e =mv 2 (1 β )1 1.8W /mm 22 4tA式中: v -制动初速度1A -单个制动器的磨擦片面积t -制动时间4.3.7 比磨擦力:M f = 0.48N /mm 2RA式中: M -单个制动器的制动力矩气制动管路系统中常用的制动阀类及总成有: 空气压缩机、组合式空气干燥器(含卸载阀)、 四回路保护阀、贮气筒、放水阀、取气阀、串联式双腔制动阀、快放阀、感载阀、弹簧制动气 室、手控阀、差动式继动阀、挂车控制阀、分离开关及连接头、排气制动阀、缓速器、 ABS 电 磁阀、单向阀、继动阀等。

5.1 空气压缩机:空压机用来向汽车气制动系统或者其它辅助用气装置提供必要的能源, 即一定的气压和空气 量。

空压机经皮带轮由发动机驱动。

空气经滤清器到达空压机吸气口,由进气门进入气缸。

气 体被活塞压缩后,经排气门到达空压机供气口,再经干燥器、四保阀等进入贮气筒。

5.2 组合式空气干燥器:由于经空压机压缩后的气体温度很高(普通在220℃摆布),因此空气中包含的水分和油污将随同空气一起进入了管路中。

含有水蒸气的压缩空气,经过管道凝结成水。

这些水分会引起金属零件锈蚀,橡胶密封件龟裂、润滑油脂分解失效,管路阻塞等故障,严重影响行车安全性。

特殊在寒冷地区的冬季,滞留在管路中的水分容易冻结成冰,破坏阀的正常工作,甚至使制动控制失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