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 毒

合集下载

霉菌毒素常见种类介绍

霉菌毒素常见种类介绍

常见种类介绍据统计,己知的霉菌毒素有300多种,常见的毒素有:黄曲霉毒素(Aflatoxin)玉米赤霉烯酮/F2毒素(ZEN/ZON, Zearalenone)赭曲毒素(Ochratoxin)T2毒素(Trichothecenes)呕吐毒素/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deoxynivalenol)伏马毒素/烟曲霉毒素(Fumonisins,包括伏马毒素B1、B2、B3)黄曲霉毒素(Aflatoxin)特征:1.主要由黄曲霉菌和寄生曲霉菌产生。

2.由约20种结构相似的化学物质组成,其中以B1、B2、G1、G2及M1最为重要。

3.国家法规规定饲料中这种毒素的含量不得超过20ppb.4.敏感性:猪>牛>鸭>鹅>鸡黄曲霉素对猪的影响:1.采食量降低或拒食。

2.生长迟滞,饲料报酬变差。

3.免疫功能降低。

4.造成肠道及肾脏出血。

5.肝胆肿大、受损和癌变。

6.影响生殖系统,胚胎坏死,胎儿畸形,盆血。

7.母猪泌乳量下降。

乳汁中因含有黄曲霉毒素,从而对哺乳小猪产生影响。

黄曲霉毒素对家禽的影响:1.黄曲霉毒素对所有品种的家禽都有影响。

2.导致肠道、皮肤出血。

3.肝胆肿大、受损和癌变。

4.高水平摄入时可导致死亡。

5.生长不良,产蛋性能变差,蛋壳品质恶化,蛋重减轻。

6.抗病能力、抗应激能力和抗挫伤能力降低。

7.影响鸡蛋品质,现已发现在蛋黄中有黄曲霉毒素的代谢产物出现。

8.低水平(低于20ppb)仍可产生不良影响。

黄曲霉毒素对其它动物的影响:1.降低生长速度和饲料报酬。

2.奶牛产奶量下降,另外黄曲霉毒素可以将黄曲霉毒素M1的形态分泌到牛奶中。

3.可引起犊牛直肠痉挛、脱肛。

4.高水平黄曲霉毒素也可引起成年牛肝脏的损害,抑制免疫功能,导致疾病爆发。

5.致畸、致癌。

6.影响饲料适口性,降低动物免疫力。

玉米赤霉烯酮(ZEN)特征:1.主要由粉红色镰刀菌产生。

2.主要来源是玉米,热处理不能破坏此毒素。

3.敏感性:猪>>牛、畜类>禽类危害:玉米赤霉烯酮是一种具有雌激素类物质活性的毒素,主要危害种用畜禽,其中青年母猪对之最为敏感。

梅毒的口腔有何表现症状

梅毒的口腔有何表现症状

梅毒的口腔有何表现症状北京长虹医院泌尿科的专家介绍,不管是孕期经过母体感染所患的先天性梅-毒,还是通过性接触感染所患的后天性梅毒,这些都有相当一些患者在口腔表现出症状来。

有资料显示,大约10%~30%的先天性梅毒病人,具有牙齿改变,乳牙发病较少,常见于恒牙的病变。

后天性梅-毒则多侵犯口腔黏膜。

先天梅毒牙是怎样发病的呢?研究证明:在胎儿牙胚形成分化期,造釉器上皮的变性和牙胚内及周围发生炎症,是造成牙齿形态改变的主要原因。

后天梅毒主要是梅-毒螺旋体通过所接触的皮肤或黏膜的细微损伤侵入人体而发病。

临床上可见到的口腔表征有:1、口唇部的下疳:感染上梅-毒后的第3周,受侵部位出现黄红至暗红色的圆或椭圆形单个溃疡,上覆棕黄色薄痂,无痛。

触摸时在溃疡底部有如硬币或软骨,故也称硬性下疳,发生在唇部的下疳表现十分典型。

这时相应淋巴结肿大,坚硬但无痛、不粘连。

下疳不治疗,溃疡可在3~8周内愈合,但硬结并不消失。

2、黏膜斑是感染7~10周后的第二期梅-毒。

损害部位呈灰白色光亮而微隆的斑块,常为圆形、椭圆形或环形,易发生糜烂,好发于口腔的牙、龈、舌、腭、悬雍垂。

二期梅-毒的皮肤损害称为梅-毒疹,此时感染力最强。

3、梅-毒瘤是第三期梅-毒。

表现为有弹性的肿块,有波动感,以后发生溃破。

口腔里上腭的梅-毒瘤可导致软硬组织穿孔。

舌部梅-毒瘤呈分叶状,伴沟裂与舌乳头萎缩,在萎缩的边缘并发舌背白色角化病或白斑。

北京长虹医院泌尿科的专家提醒,不论何种原因,一旦染上了梅-毒,应进行积极的治疗以免祸及后代,特别是妊娠早期治疗梅-毒是预防先天性梅-毒的有效方法。

若在妊娠后4个月内进行有效的抗梅-毒治疗,95%的婴儿可免得先天性梅-毒,可以防止梅-毒牙的发生。

如何判断现症梅毒和既往梅毒

如何判断现症梅毒和既往梅毒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苍白密螺旋体苍白亚种)感染人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

人是梅毒的唯一传染源,可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传播,可分为胎传梅毒和获得性梅毒。

梅毒螺旋体进入人体后就开始繁殖并散布到全身,病程缓慢,可侵犯人体各组织器官,局部治疗无效。

感染梅毒螺旋体后,可产生特异性梅毒螺旋体抗体并终生存在,但其浓度较低,不能预防再次感染,无论是梅毒螺旋体初次感染还是再次感染,一旦进入人体,宿主会迅速对被损害的自身细胞及梅毒螺旋体细胞表面释放的类脂样物质作出免疫应答并产生抗体,即反应素。

因为人本身具有一定的抵抗力,所以获得性梅毒的症状时隐时现,临床上分为三期。

一期梅毒:梅毒螺旋体通过破损的皮肤黏膜侵入人体,约3周左右在侵入处出现硬性下疳(无痛性硬结、溃疡),下疳可自然愈合,然后进入无症状潜伏期,大约2~3个月。

二期梅毒:全身皮肤黏膜出现梅毒疹,淋巴结肿大,不治疗也可在3~13周左右自然消退痊愈,后反复发作,进入三期梅毒。

三期梅毒:皮肤黏膜溃疡性损害、内脏器官肉芽肿样病变。

一、二期梅毒又称早期梅毒,传染性强,破坏性小,三期梅毒又称晚期梅毒,传染性小,病程长,破坏性大。

梅毒检查梅毒的实验室检测方法有显微镜检查法和血清学检查法,其中血清学检查法是各级医疗机构常规开展的实验室检测项目。

显微镜检查法分暗视野显微镜检查和镀银染色检查。

方法:取梅毒硬下疳、黏膜斑、扁平湿疣、淋巴液、孕妇羊水等渗出液涂片,可直接在暗视野显微镜下观察或经过银溶液染色后在普通高倍显微镜下观察,暗视野显微镜检查时,光线从聚光器边缘射到梅毒螺旋体上发出亮光,可根据形态、运动方式判断。

梅毒螺旋体具有亲银性,可被银溶液染成棕黑色。

显微镜看到梅毒螺旋体可以确诊为梅毒,但未看到也不能排除梅毒诊断,有可能是所取标本中梅毒螺旋体不足、患者已接受治疗、皮损已接近自然消退或取的是非梅毒性皮损,镀银染色阳性应注意与其他螺旋体加以鉴别,无论显微镜检查的结果如何,都应进一步进行血清学检测。

梅毒

梅毒

硬下疳
硬下疳
硬下疳
硬下疳
硬下疳
硬下疳
硬下疳
硬下疳Leabharlann 下唇部硬下疳硬下疳

女性硬下疳的好发部位在大阴唇、小阴唇,阴蒂, 阴道前庭,子宫颈等处,发生于这些部位者占95% 以上,肛门、口唇、乳房等部位有时也会发生。初 疮是梅毒螺旋体感染人体后最早的皮肤损害,它发 生的部位就是梅毒螺旋体侵入的部位。接受不足量 的抗梅治疗或外用药治疗,可见到不典型的硬下疳。 硬下疳无痒无疼痛感,也无触痛,质硬如软骨,损 害表面清洁,不经治疗3~8周内可自愈,不留疤 痕或遗留浅表性疤痕、轻度萎缩性疤或色素沉着。
病原体 梅毒螺旋体,又称苍白螺旋体(TP)
梅毒的生物学特性

梅毒螺旋体(Tre-ponema palidum)1905年由法 国科学家Schaudinn 与Hoffmanu发现并报告的。 梅毒螺旋体(如图)是小而纤细的螺旋状微生物, 长度为5-20nm,平均约8-10um,直径小于 0.2nm,有6—12个螺旋;肉眼看不到,在光镜 暗视野下,人们仅能看到梅毒螺旋体的折光性, 其活动较强。在其前端有4-6根鞭毛样细纤维束, 其末端呈卷曲状。
临床表现
1.三期梅毒皮肤损害 (1)结节性梅毒疹(nodular syphilid)
第二节 梅 毒
感染后 3 ~ 4 年,好发于头部、肩胛部及 四肢伸侧,直径约为 0.3 ~ 1.0cm,簇集、坚硬 的铜红色小结节。无自觉症状,有的表面被覆 粘连性鳞屑或痂皮,有的顶端坏死、软化形成 糜烂或溃疡。愈后留下浅表萎缩性瘢痕和色素 沉着或减色斑。
梅毒性脱发
粘膜损害:一种是粘膜红肿,另一种
是粘膜呈线糜烂状,有渗出物凝结其 表面形成灰白色的粘膜斑。粘膜疹的 机会亦多,称粘膜斑,多见于口腔, 也可见于阴道粘膜,含大量螺旋体。

霉菌毒素的名词解释

霉菌毒素的名词解释

霉菌毒素的名词解释霉菌毒素是指由霉菌产生的一类具有毒性的化合物。

霉菌普遍存在于自然环境中,包括土壤、空气、水等。

虽然大多数霉菌对人类和动物无害,但一些霉菌产生的代谢产物,也就是霉菌毒素,却对人类和动物的健康构成了威胁。

霉菌毒素可以分为多个不同的类别,其中较为常见的包括黄曲霉毒素、赤霉素、蓝曲霉毒素等。

这些毒素在食品和饲料中的污染是主要的暴露途径,因此对于食品安全和人畜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黄曲霉毒素是一类常见的霉菌毒素,由黄曲霉属(Aspergillus)产生。

它主要存在于谷物和豆类等农产品中。

黄曲霉毒素会对人体造成严重的健康危害,包括肝脏损害、免疫抑制、致突变性和致癌性等。

因此,控制黄曲霉毒素的食品污染至关重要,可以通过合理的储存、加工和检测等手段减少其对人体健康的威胁。

赤霉素是另一类常见的霉菌毒素,由赤霉菌属(Fusarium)产生。

赤霉素在农作物中也很常见,比如玉米、大麦等。

赤霉素对人体的影响与黄曲霉素类似,可能引发神经毒性、免疫抑制和致癌等问题。

为了减少赤霉素的食品污染,可以采取合理的农业生产和加工措施,以避免霉菌的滋生。

蓝曲霉毒素是由蓝曲霉属(Penicillium)产生的霉菌毒素。

蓝曲霉毒素不仅存在于食品中,也可以通过霉菌污染的室内空气中摄入。

蓝曲霉毒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包括有毒和致突变性等。

目前,控制蓝曲霉毒素的污染主要依赖于食品储存和处理过程中的卫生管理。

除了上述提到的霉菌毒素,还有很多其他类型的霉菌毒素,包括麦角菌毒素、黄麴毒素等。

每一种霉菌毒素都有特定的来源和危害程度,因此对于不同类型的霉菌毒素,需要采取不同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总的来说,霉菌毒素是由霉菌产生的一类具有毒性的化合物。

通过食品和饲料的污染,霉菌毒素对人类和动物的健康构成了威胁。

为了保障食品安全和人畜健康,需要加强对霉菌毒素的监测、控制和管理。

只有通过科学的手段和合理的措施,才能有效减少霉菌毒素的危害,保护人类和动物的健康。

梅毒健康宣教PPT课件

梅毒健康宣教PPT课件
梅毒健康宣教 PPT课件
目录 1. 什么是梅毒 2. 梅毒的症状与并发症 3. 梅毒的预防与治疗 4. 梅毒的重要性 5. 梅毒的健康宣教意义 6. 宣教内容
1. 什么是梅 毒
1. 什么是梅毒
梅毒是一种性传播疾病,由梅 毒螺旋体感染引起。 它可以通过性接触、母婴传播 和血液传播等途径传染。
2. 梅毒的症 状与并发症
2. 梅毒的症状与症并状发:症
- 早期梅毒:发生在感染初期,可能 出现溃疡、红斑等。
- 第二期梅毒:发生在感染后几周至 几个月,出现全身性的症状,如发热、 乏力、头痛等。
- 晚期梅毒:发生在未治疗或治疗不 当的情况下,可能出现心脏、神经和器 官损害等。
并2发.症梅: 毒的症状与并发症
- 神经梅毒:可能导致脑部 和神经系统的损害,出现记忆 力减退、智力下降等功能异常 。
- 子宫和胎儿感染:梅毒在 孕妇体内传染给胎儿,可能导 致胎儿畸形、死亡等。
3. 梅毒的预 防与治疗
3. 梅毒的预防与治疗
预防措施: - 安全性行为:使用安全套等避免性
传播方式。 - 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梅毒感
染。
3. 梅毒的预防与治疗
治疗方法: - 抗生素治疗:根据医生建
议使用适当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
- 治疗伴侣:感染者应通知 其性伴侣进行治疗,以避免再 次传染。
4. 梅毒的重 要性
4. 梅毒的重要性
梅毒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 个人:会对感染者的健康产生严重
影响,可能导致器官损伤和生殖健康问 题。
- 社会:梅毒的传播可能引起公共卫 生问题,需要重视预防和宣教工作。
5. 梅毒的健 康宣教意义
5. 梅毒的健康宣教意义
提高认知:通过宣教,让大众 了解梅毒的传播途径、预防方 法和早期症状,增强对梅毒的 认知。

梅毒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梅毒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部位 的硬 卜 , 疳 如生殖 器 、 肛周 、 直肠 、 乳头 、 、q 手指 等部佗 的 舌 Ⅱ、 } 硬下疳。随着病期的延长传染性越来越 小 , 一般认为感染后 2年 以上性接触就不再有传 染性 。患有梅 毒的孕妇 可通过 胎盘 传染
给胎 儿 , 起 胎 儿 宫 内感 染 , 发 牛 在 妊 娠 4个 月 以后 , 致 流 引 多 导
[] 2 俸卫 东. 柳州市 19 90~20 04年梅 毒流行特 点分析. 现代预 防
医学 ,06 3 ( ) 12 2 0 ,3 7 :24—12 . 26
【 收稿 日期 】 2 0 0 9—1 4 2—1

7 一 2
份均有梅毒报 道 ,2月份病例最 少 , 54 % , 月 份病例最多 , l 占 .8 1 占 1 .2 , 0 3 % 但无 明显 的季节分布高峰 。传染病 报告 系统 中的 2 0 种职业均有梅毒病例报道 , 中家政家务及待业 、 详 、 其 不 其他 3项 居前 3位 , 共报道梅毒 1 2 0例 , 5 占全部梅毒病例 的 6 .8 。 87%
据 WHO估计 , 全球每 年 约有 12 0万新 发病 例 , 0 主要集 中在 南 亚、 东南亚和次撒哈拉非洲。于 10 5 5年经 印度传 人我 国广东 , 至 今 已近 50年。解放 前是 中 国 四大 性病 之首 ,0年代初 基本 被 0 6
鸡 西 18 0 ) 5 10
产 、 、 胎或 分娩 胎传梅毒儿。一般 认为孕妇梅毒病期 越短 , 早产 死
后的头 2年最具传染性 , 2年后基本不通过性传播 。T P可通过胎 盘传 给胎 儿… , 存感 染屙 2年依然有传染给胎儿 的危 险。 并 性接触是梅毒 的主要传 播途 径 , 占其 9 % 以 L。感 染 T 约 5 P

梅毒

梅毒

辨证论治
①肝经湿热证——龙胆泻肝汤加减 ②血热蕴毒证——清营汤合桃红四物
汤加减 ③毒结筋骨证——五虎汤加减 ④肝肾亏损证——地黄饮子加减 ⑤心肾亏虚证——苓桂术甘汤加减
预防与调护
⒈加强宣传教育 ⒉严禁卖淫嫖娼 ⒊做好产前检查工作,对梅毒患者要避孕
或及早中止妊娠。 ⒋对高危人群定期检查,早发现,早治疗 ⒌坚持查出必治、治必彻底的原则,建立
粘膜:硬腭近中央部穿孔是特征性 的。鼻中隔树胶肿。鞍鼻。
骨、内脏、神经
二、先天梅毒
特点:传染途径不同,不发生硬下 疳,影响生长发育,早期梅毒症状较重, 晚期症状较轻。
早期先天梅毒:2岁以下,往往早产、 营养不良、消瘦、皮肤干皱、呈老人面 貌,哭声低弱嘶哑。
早期皮肤损害:生后3周~3月,为二 期皮损,斑疹、丘疹、脓疱疹。在口周、 肛周的浸润性斑片,形成放射状皲裂, 愈后呈放射状瘢痕,具有特征性。
本病病原体为梅毒螺旋体,亦称 “苍白螺旋体”。
梅毒螺旋体,细长,长7~14um, 宽0.25um,6~12个螺旋。螺规则约 1um。透明不易着色。运动方式:围绕 长轴旋转,螺旋自身屈伸,靠螺旋伸 缩。为横断分裂生殖,30~33小时繁殖 一次。为厌氧微生物,体外很易死亡, 对寒冷抵抗力强,-78℃数年不丧失传 染性。一般消毒药物如升汞、苯酚、 乙醇等很容易将其杀死。
二期:一期未治疗或是不规范,梅 毒螺旋体由淋巴管系统进入血液大 量繁殖播散而出现的症状。主要表 现为杨梅疮。可侵犯皮肤、粘膜、 骨、内脏、心血管及神经系统。先 有流感样症状及全身淋巴结肿大, 继之以皮肤粘膜疹为主。
皮肤损害:四不象而不痒的皮肤病。
共同特点:无急性炎症现象,境界明 了,有浸润,压诊不完全褪色,通常 不经治疗可以自然消退,消退后不留 瘢痕;广泛对称,疏散而不融合,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梅毒
病因
梅毒(syphilis)是由苍白密螺旋体引起的慢性全身性的性传播疾病。

苍白密螺旋体在体外干燥条件下不易生存,一般消毒剂及肥皂水均可杀灭。

传播途径
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是性接触直接传播。

未经治疗的病人在感染后1年内最具传染性。

病期超过4年者基本无传染性。

患梅毒的孕妇即使病期超过4年,仍可通过胎盘感染给胎儿,引起先天梅毒。

若孕妇软产道有梅毒病灶,新生儿可通过软产道感染。

此外,可通过接吻、哺乳、输血、衣裤、被褥、浴具等间接传播,但机会极少。

临床表现
梅毒的潜伏期约2~4周,早期主要表现为皮肤病黏膜损害,晚期能侵犯心血管、神经系统等重要脏器,造成劳动力丧失甚至死亡。

患梅毒孕妇能通过胎盘将螺旋体传给胎儿引起晚期流产、早产、死产或分娩先天梅毒儿。

对胎儿及婴幼儿的影响
患一、二期梅毒孕妇的传染性最强,梅毒病原体在胎儿内脏(主要在肝、肺、脾、肾上腺等)和组织中大量繁殖,易引起妊娠16周后的流产,早产、死胎、死产。

未经治疗的一、二期梅毒孕妇几乎100%传给胎儿,早期潜伏梅毒孕妇感染胎儿的可能性达80%以上,且有20%早产。

未治疗的晚期梅毒孕妇感染胎儿的可能性约为30%,晚期潜伏梅毒(感染超过2年,临床无梅毒性损害表现,梅毒血清学试验阳性)孕妇,虽性接触已无传染性,感染胎儿的可能性仍有10%。

通过先天梅毒儿占死胎的30%左右。

若胎儿幸存,娩出先天梅毒儿(也称胎传梅毒儿),病情较重。

早期表现有皮肤大疱、皮疹、鼻炎及鼻塞、肝脾肿大等;晚期先天梅毒多出现在2岁以后,表现为楔状齿、鞍鼻、间质性角膜炎、骨膜炎、神经性耳聋等,病死率及致残率均明显升高。

处理原则
处理原则是早期明确诊断,及时治疗,用药足量,疗程规则。

治疗期间应避免性生活,同时性伴侣也应接受检查及治疗。

护理要求
1.心理护理正确对待病人,尊重病人,帮助其建立治愈的信心和生活的勇气。

2.健康教育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性伴侣同时进行检查及治疗,治疗后进行随访。

第1年每3个月复查1次,以后每半年复查1次,连续2~3年。

如发现血清由阴性变为阳性或滴定度升高4倍或症状复发,应用加倍量治疗。

3.孕妇护理早期和晚期梅毒的孕妇,首选青霉素疗法,若青霉素过敏,改用红霉素或多西环素,禁用四环素类药物。

抗病毒治疗2年内,梅毒血清学试验由阳性转为阴性,脑脊液检查阴性者为血清学治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