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硫超低排放改造对运行的影响 邴玉良
脱硫装置的改造及运行效果

成很大的影响。同时把原来规整填料两段填料空 间( 每段为 6m 改为三段 , ) 每段为 5m, 并增加 了 段 问分布 器 , 改造 了初 始 分布 器 。改 善 了液 体 的 初始分布效率, 提高了段问分布效率, 优化 了脱硫 塔的内部结构。系统开车以后 , 发现脱硫效率不 但 没有下降 , 提 高到 了 9 %左 右 。20 而且 9 03年底 随着 化肥市 场 的好 转 , 产逐 步 加 量 2 % , 硫 生 5 脱
的要求 , 尿素合成 塔的操作情况有较大的改善 , N C :摩尔比) H/ O( 由改造前的 3 6提高到 4 0 . ., C: O 转化率由 6 %提高到 6 % , 低压分解及 6 9 中、 吸收负荷明显下降 , 蒸汽耗也有较明显下降 , 产品
质量稳 定 , 优级 品和 一级 品达 9 % 以上 。三机 生 0 产时班产达 20t日产达 60t 1 , 3 以上。 3 效益分 析
2 更换规 整填料 , 改造塔 内件 、 生槽 再
经过充 分 的论 证 , 2 0 在 0 3年 5月 大修 时更换
脱硫装置的改造及运行效果
山东青 岛 昌华集 团公司是 一个醇 氨生 产能力
20 k a的尿 素生 产企 业 。19 0 t / 9 8年“ l ” 素 8・ 3 尿
了使 用长达 5年 的规 整填 料 , 择 0 6mm 的矩 选 7 鞍环 填料 , 虽然传质 面积减少 了很多 , 但是相 信通 过改善 塔 内分 布 等状 况 , 应该 不 会 对传 质 效率 造
的改造 迫在眉 急 , 20 从 03年起 , 对脱 硫 系 统经 过 科学评 价 , 确定 分步 改造方案 , 对填 料 、 内件 、 塔 再 生槽 、 喷射 器 、 料气进 脱硫之 前 的净 化 、 原 循环 量 、 气量 分配等 工艺状 况进 行 了改造 和调 节 ,06年 20 又新 增 了预脱 硫装 置 , 到处理 H S质 量浓 度 达 达
脱硫优化调整运行分析

脱硫优化调整运行分析作者:谷志雄来源:《科学导报·科学工程与电力》2019年第42期【摘;要】近几年,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建设过程中,人们环保理念也显著提升,对于电厂硫排放标准及环境污染问题也开始越加关乎,这就需要对脱硫处理,有效降低电厂硫排放对周围环境所造成的影响。
笔者在对脱硫优化调整运行分析研究内,结合自身长期工作经验,借助石灰石及石膏湿法工艺原理及工艺手段形式,对脱硫工程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希望能够调整脱硫工作流程,有效减少硫元素排放数量。
【关键词】脱硫;石灰石-石膏湿法;系统优化1 前言在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社会经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人们生活品质得到了显著提升,同时环保意识也不断加强,人们对于环境保护方面所存在的问题也开始越加关注。
脱硫工艺最早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在烟气脱硫中应用。
社会在深入发展建设过程中,环保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法律规定,希望能够对二氧化硫排放进行控制。
所以,优化脱硫工艺流程,降低二氧化硫排放数量,是一件关乎民生的事情,需要得到高度关注。
2 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分析现阶段,在脱硫工艺过程中,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应该属于相对成熟的技术。
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操作相对简单,对于空间要求较低,比较适合中型及大型企业应用。
石灰石-石膏湿法脱漏实际上就是将石灰石和熟石灰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并且制作成为泥浆,应用在吸收企业所产生的二氧化硫中。
石灰石与熟石灰之间发生化学反应会产生石膏。
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技术需要对废弃物质进行处理冷却,然后在专门反应容器中吸收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在反应容器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亚硫酸钙,最终和空气接触形成石膏。
石灰石-石膏湿法在脱硫上效率较高,平均脱硫效率可以超过90%,并且吸收剂也可以被充分利用,吸收剂利用率在95%左右。
石灰石-石膏湿法具有较高安全性及可靠性,进而在整个脱硫过程中并不会出现任何问题。
脱硫整个流程最为关键的装置为吸收塔,该设备也是脱硫优化改造关键内容。
火电厂脱硫超低排放改造浅析

火电厂脱硫超低排放改造浅析摘要:近年来,环境保护观念不断提高,社会上每个人都逐渐开始重视环境保护.。
中国已经开始对一些污染环境的行业采取措施,这促使各个行业慢慢开始调整和转型,并应用一些环保技术来减少工业对环境的污染.。
火力发电厂是节能降耗、减少环境污染的重点领域,面临着巨大的环境保护压力.。
脱硫超低排放改造技术是一项相对环保的创新技术,可以帮助火电厂在火电厂应用中减少环境污染,促进火电厂做好环境保护工作,推动火电厂技术创新和提高.。
关键词:火电厂;脱硫超低排放;改造虽然脱硫技术目前在火力发电厂得到广泛应用,但为了取得良好的效果,有必要对该技术进行创新,不断完善环保体系,并应用超低排放技术来协调经济、社会环境和能源消耗,以促进三者之间的平衡.。
从目前火力发电厂的发展来看,我们应该高度重视这项技术,积极开发并从实际应用中进行深入研究,加大资金投入,确保超低排放技术的应用效率.。
1火力发电厂所采用的超低排放技术1.1脱硫技术目前,火电厂采用的脱硫技术主要有单塔循环脱硫技术、双塔循环脱硫技术和单塔多喷雾脱硫技术.。
其中,单塔循环脱硫技术是在烟尘得到解决后,利用脱硫塔进行循环,预吸收后有效去除部分二氧化硫和氟化氢,并对浆液进行预循环,调节其pH和pH值,发挥脱硫效果.。
双塔循环脱硫技术的关键也是循环技术.。
将脱硫塔与安装在脱硫塔上的循环浆液罐用回流喷淋连接,浆液按管道输送.。
然而,双塔的循环技术必须严格执行脱硫设备的技术规定并进行改造,以节省一些资金.。
单塔多喷雾技术是为了增加喷雾密度,或增加喷雾层数,提高脱硫塔的液气比和相应的液气接触范围,从而促进脱硫能耗的增加,提高脱硫效率.。
1.2除尘技术在超低排放技术中,有多种除尘技术,包括电除尘技术、布袋除尘技术和电袋复合除尘技术.。
静电除尘器技术利用电场和电晕放电,促进烟气水解,促进粉尘带电,并在一定电场作用下将粉尘和工业废气分离.。
静电除尘效果相对较好,具有良好的除尘效果.。
影响二氧化硫排放因素及运行调整控制措施

影响二氧化硫排放因素及运行调整控制措施摘要:燃煤电厂的发展,虽然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压力,导致我国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使得环境保护成为了国家治理的重要任务,“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
因此我们需要积极响应国家生态环境保护的号召,在保证经济发展的同时,对排放物进行处理,保证燃煤电厂对环境的损失减少到最低。
传统的燃煤电厂,其排放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有:粉尘、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二氧化碳。
其中控制二氧化硫的排放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氧化硫,作为大气污染物之一,是一种无色、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解于人体的血液和粘液中。
而且容易形成酸雨,腐蚀建筑物。
因此,在燃煤电厂的管理中,需要格外重视二氧化硫排放情况,提高二氧化硫的减排技术,从根本上降低燃煤电厂中二氧化硫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关键词:二氧化硫;排放;控制1、二氧化硫的危害二氧化硫是最常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大气污染尤其是城市大气污染日趋严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二氧化硫对人体的主要危害,对于呼吸系统的损害临床报道最多,对于呼吸系统的损害主要会出现气道阻塞性疾病,如支气管炎、哮喘、肺气肿等,甚至与肺癌的关系密切。
二氧化硫因会吸收紫外线,从而引起人体维生素D缺乏,使大肠癌和乳腺癌的危险性增加。
二氧化硫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主要是会造成缺血性心脏病的发生率增加。
孕妇过度暴露于二氧化硫的环境中,可能会出现早产,从而危害下一代的健康。
二氧化硫对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免疫系统以及生殖系统均有毒性作用。
2、燃煤电厂二氧化硫排放现状2.1、二氧化硫排放的相关措施没有得到很好地落实目前我国二氧化硫排放管理的主要措施是采取排污收费制度。
该制度实施于20实际80年代,由于收费标准与二氧化硫的处理成本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而且伴随着燃煤电厂的发展,收费制度难以继续进行下去。
2.2、国内脱硫技术起步较晚由于我国燃煤电厂中的二氧化硫管理相关技术主要依靠引进和汲取国外技术,不仅如此,相应的设备也都来源与国外,没有根据我国的具体现状,自主研发使用与我国的脱硫技术,导致我国燃煤电厂中的脱硫技术停留在一定的水平上。
电厂超低排放对环境影响的相关分析

电厂超低排放对环境影响的相关分析作者:李玉山来源:《进出口经理人》2017年第11期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舒适度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对环境的质量问题越来越关注,要求各工业厂家实现超低排放。
本文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现阶段电厂排放的二氧化硫现状,从两个方面出发作了具体的研究,第二部分则重点介绍了电厂超低排放与超低排放对环境的影响,第三部分则重点研究了实现电厂超低排放的措施,希望本文能够给予相关人员参考意见,以全面的了解电厂超低排放的基本情况,真正的发挥出超低排放的实际效果。
关键词:电厂;超低排放;环境影响近年来,社会各界对电厂污染物的排放问题的关注越来越密切,要求也越来越高。
虽然现阶段我国的电厂对污染物的排放较比以前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对二氧化硫减排管理措施不到位、脱硫技术不完善等问题,因此电厂需要采用先进的技术,更新设备等严格的控制污染物的排放。
一、现阶段电厂排放的二氧化硫现状(一)二氧化硫减排管理措施不到位在现阶段我国大部分电厂对二氧化硫排放的管理就是采取传统的排污收费措施,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减排的关注,这个措施却不能很好的适应现阶段电厂对二氧化硫排放管理的需要,而且在对减排问题上仍然存在着一些难以忽视的问题,奖惩措施的不完善、实施力度不强、监督不到位等。
(二)脱硫技术不完善我国由于技术、资金等各方面的因素,导致在对二氧化硫技术以及各种设备上还没有得到很大的发展,仍然采用的是国外的先进技术,没有根据我国自身的实际情况找到适合的减排技术,在脱硫技术方面开发起步较晚,装备水平也不高。
二、电厂超低排放与超低排放对环境的影响超低排放,是指火电厂燃煤锅炉在发电运行、末端治理等过程中,采用多种污染物高效协同脱除集成系统技术,使其排放的浓度符合规定的标准,即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浓度(基准含氧量6%)分别不超过10 mg/m³、35 mg/m³、50 mg/m³,比《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11)中规定的燃煤锅炉重点地区特别排放限值分别下降50%、30%和50%,是燃煤发电机组清洁生产水平的新标杆[1]。
我国火电厂脱硫技术的发展及应用现状

n e noaAa m Inr ogl c e yo ni n et c ne, oht 10 0 M i d fE vom n l i c H ho r aSe s 00 1)
Ab ta t T ep w r e ea o srl m i y o o o e l t n C ia a d c a p w rpa t sma o re o S 2 i h re s r c : h o e n rt n e a l n c a p w rp n hn , n o l o e l i suc f O s a . g i y n l a i n i n dc g
来 自火 电 , 20 到 0 3年 底 我 国发 电装 机 总 容 量 达 3 9 制 水 平 , 22 .l 到 00年 , 国 火 电 厂 排 放 的 S :将 达 到 中 O
亿K , w 发电量达 到 102亿 K h 其 中火 电装机容 20 95 w・ , 10万 t 以上 … 。如果 火 电厂排 放 的 大气 污 染 物得 不 量 29亿 K , . w 发电量 17 0 K h 分别 占全国发电 到有效控制 , 5 9 亿 w・ , 将直接影响到 中国大气环境质量 的改善
装 机 总容 量 和 总 发 电量 的 7 . % 和 8 . % , 计 到 和 电力行业 的可 持 续 发 展 , 电厂 脱 硫 已成 为 控 制 我 41 29 预 火 23 00年 这 一 比例 将 达 6 % 以上 … 。 目前 火 力 发 电 中 国大气污染的关键 。我国政府为 了有效地控制和减少 0 有相 当一 部 分是 中低 压小 机 组 , 耗 高 , 率低 , 染 燃 煤 电厂二 氧化硫 的排放 量 , 煤 效 污 国家环 保 总 局 、 国家质 量 重 。火 电厂 S : O 排放 总量 在 全 国排 放 总量 中所 占的 比 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 了新的《 电厂大气污染 火
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工作总结

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工作总结
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提升和政府对环境保护的重视,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工作成为了各行各业的热点话题。
超低排放改造工作不仅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更是对环境保护的积极响应。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各个企业积极开展超低排放改造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首先,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工作是环境保护的重要举措。
通过对生产设备和工艺的升级改造,企业可以大幅减少废气、废水和废渣的排放量,从而有效改善了周围环境的质量。
这不仅有利于降低大气污染和水污染的程度,也为员工和周围居民创造了更加清洁、健康的生活环境。
其次,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工作也是提升企业形象和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在现代社会,环保意识日益增强,消费者对于环保产品和环保企业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通过积极开展超低排放改造工作,企业不仅可以获得政府的相关奖励和补贴,还能够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提升品牌价值,赢得消费者的信赖和支持。
最后,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工作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在资源日益紧缺、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背景下,企业要想长期生存和发展,就必须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通过超低排放改造工作,企业可以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的双赢。
综上所述,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工作是当前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和保护环境的重要举措。
希望各个企业能够充分认识到超低排放改造工作的重要性,积极开展相关工作,为建设美丽中国、绿色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浅谈火电厂脱硫超低排放改造

浅谈火电厂脱硫超低排放改造文章结合工作实际,对国家政策前景进行了分析,介绍了本公司火电厂脱硫超低排放改造方案,分析了效益测算,具体分为节能效益方面和环保效益方面,然后对投资进行了估算以及风险进行了提示。
标签:火电厂;脱硫;超低排放;改造1 概述2014年9月12日国家发改委、环境保护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的《发改能源【2014】2093号》文件:关于印发《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2014-2020)》的通知中鼓励其他地区现役燃煤发电机组实施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达到或接近燃气轮机组排放限值的环保改造。
某电厂距北京直线距离比较近,且输电线路点对网直送京津唐电网,环保要求比较严格。
为适应国家环保政策和新的排放标准,因此,某电厂3号机组拟按照超低排放标准进行改造,达到燃气轮机组排放标准要求。
要求在基准氧含量6%条件下,烟尘排放浓度小于5mg/m3、SO2排放浓度小于35mg/m3、NOx排放浓度小于50mg/m3。
文章结合工作实际,对火电厂脱硫超低排放进行浅析。
2 政策前景分析及改造方案在确保完成国家能源局及集团公司下达的节能目标的基础上,积极拓展采暖和工业供汽市场,大力加强运行优化和检修提效工作,在技术经济可行的情况下,全面应用成熟技术实施机组节能改造和节能技术集成应用工作,实现北方公司燃煤机组供电煤耗、厂用电率等指标在本地区同行业中实现领先和600MW、300MW等级机组等主力机型能耗指标争创行业领先标杆,保持北方公司燃煤发电机组的竞争优势,为实现公司做强做优,创建具有强大竞争力的一流区域公司做出积极贡献。
2.1 政策前景分析华北电网针对统调燃煤发电机组完成脱硫脱硝及除尘设施进一步改造,可达到烟气超低排放标准的,按机组烟气超低排放平均容量奖励年度发电计划200小时。
2.2 改造方案路线:脱硝改造+烟冷器改造+电除尘改造+风机改造+湿法脱硫高效除尘协同改造+湿法电除尘改造(预留位置,分步实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脱硫超低排放改造对运行的影响邴玉良
发表时间:2019-01-16T09:51:31.333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25期作者:邴玉良
[导读] 摘要:面对日益严峻的环保要求,现运行的脱硫技术根本无法满足污染物排放要求,超低排放改造事业发展如火如荼。
(长安石门发电有限公司湖南省常德市 415300)
摘要:面对日益严峻的环保要求,现运行的脱硫技术根本无法满足污染物排放要求,超低排放改造事业发展如火如荼。
在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超低排放改造过程中,采用湿式电除尘、单塔一体化超低排放改造技术、单塔双区高效脱硫除尘技术等可完全满足污染物达标排放的要求。
关键词:脱硫;超低排放改造;运行影响;措施
1超低排放改造路线与脱硫系统改造
1.1改造路线与设计指标
根据公司生产实际,确定超低排放改造路线:脱硝改造→增设低低温省煤器→电除尘改造→增引合一改造→湿法脱硫高效除尘同步改造→预留湿法除尘。
改造方案目标设定:在基准含氧量体积6%的条件下,烟尘排放质量浓度小于5mg/m3、SO2排放质量浓度小于
35mg/m3、NOx排放质量浓度小于50mg/m3。
1.2脱硫系统改造内容
本次脱硫系统改造方案设定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脱硫装置采用单塔一体化脱硫除尘深度净化(SPC-3D)技术,每套脱硫装置的烟气处理能力为一台锅炉100%MCR工况时的烟气量,设计脱硫效率为≥98.86%(设计工况)。
在原有吸收塔的基础上增加旋回耦合装置,浆液喷淋层由3层增加到4层,提高浆液与烟气的混合强度;吸收塔出口除雾器改为管式,提升除尘除雾效果,涉及吸收塔顶升改造、净烟道顶升、原烟道旁路拆除改造等项目。
本次超低排放改造脱硫部分设计方案优先采用提升与增效方式,并为湿法除尘预留改造接口。
原有烟气系统、吸收塔系统、石灰石制浆系统、石膏脱水系统、浆液排放系统、公用系统(工艺水、仪用气系统)、废水处理系统不再增减。
2系统变化与启动步序
2.1脱硫超低排放改造烟气流程变化
超低排放改造后,塔内对喷淋管、氧化风管、脉冲悬浮管进行改造,除雾器升级至管式除雾器,增设两层喘流器用于均分烟气,使其与浆液充分中和,吸收塔出口净烟道提升3.6m。
烟气流程:由锅炉引风机来的热烟气进入吸收塔,在塔内向上流动,被由上而下的石灰石浆液洗涤,成为净烟气。
经过湍流器、喷淋层、管束式除尘器排出吸收塔,经烟囱排入大气。
2.2改造后吸收塔内烟气处置变化
塔内烟气经湍流器后形成均布,与高效喷嘴雾化后的浆液充分混合,有效避免了空塔喷淋气流分布不均、喷淋层失效的问题。
烟气快速降温,增强喷淋层的吸收效果。
烟气进入吸收塔后,折流向上与喷淋下来的浆液逆流接触发生传质与吸收反应,烟气中的SO2、SO3和HCl、HF被吸收,SO2吸收产物的氧化和中和反应在吸收塔底部的氧化区完成并最终形成石膏。
处理后的烟气流经管束式除尘器烟气通过旋流子分离器产生高速离心运动,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雾滴与尘向筒体壁面运动,在运动过程中相互碰撞、凝聚成较大的液滴,液滴被抛向筒体内壁表面,与壁面附着的液膜层接触后湮灭,出口雾滴质量浓度<20mg/m3,粉尘排放质量浓度≤5mg/m3,有效地消除石膏雨,实现SO2、粉尘的超净脱除。
2.3脱硫反应原理
石灰石溶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CO2+H2O→Ca(HCO3)2,碳酸氢钙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可溶的亚硫酸氢钙。
亚硫酸氢钙与SO2反应(吸收)的化学方程式为Ca(HCO3)2+2SO2→Ca(HSO3)2+2CO2在氧化区,亚硫酸氢钙与空气中的氧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钙。
氧化:Ca(HSO3)2+CaCO3+O2→2CaSO4+CO2+H2O,浆液中的硫酸钙再结晶生成二水硫酸钙,即石膏。
石膏生成(结晶):CaSO4+2H2O→CaSO4•2H2O去除SO2。
总反应方程式:CaCO3+SO2+1/2O2+2H2O=CaSO4•2H2O+CO2。
2.4塔外辅助系统概述
1)石灰石制浆系统。
两套脱硫系统共用一套石灰石制浆系统。
主要设备包括:石灰石粉仓、给料机、气化风机、石灰石浆罐、搅拌器、石灰石供浆泵、除尘设备等。
2)石膏脱水系统。
石膏浆液处理系统主要包括石膏一级脱水系统、二级脱水系统及其他后续设备。
3)浆液排放系统。
两台脱硫系统共用一个事故浆罐。
事故浆罐的容量满足单个吸收塔检修排空时和其他浆液排空的要求,并作为吸收塔重新启动时的石膏晶种。
4)废水处理系统。
脱硫废水处理系统包括废水处理系统、化学加药系统和污泥脱水系统。
5)公用系统。
脱硫工艺水系统由工艺水箱、工艺水泵、管束式除尘器冲洗水泵、管路和阀门等构成。
2.5改造后脱硫系统启动流程
启动步序:系统启动前检查与操作;公用设备投运,石灰石浆液制备,吸收塔加入石膏浆液(或石膏晶种),液位达到脉冲悬浮泵、循环浆液泵启动条件;系统具备启动允许条件:机组某侧引风机通道畅通,电除尘至少投入一个电场运行,得令启动脱硫系统;启动完成汇报;启动氧化风机运行;调节脱硫效率至98.86%以上;投入吸收塔供浆、PH手动控制;投运石膏脱水系统;投运脱硫废水处理系统;持续监控调整。
3改造路线
3.1湿式电除尘
湿式电除尘技术是一种用来处理含湿气体的高压静电除尘设备,主要用来除去烟气中的尘、酸雾、气溶胶、PM2.5等有害气体,对雾霾天气也有一定的治理作用。
另一方面,由于存在脱硫浆液雾化夹带、脱硫产物结晶吸出,也会形成PM2.5。
在目前的烟气治理工艺流程中,湿法脱硫之后没有对脱硫工艺产生的细颗粒物进行控制,还有烟尘、PM2.5、SO3、汞及重金属等多种污染物直接从烟囱排出,处于一种自由开放状态,从而导致烟囱风向的下游经常出现“酸雨”、“石膏雨”等现象,或者有长长烟尾的“蓝烟”
现象。
因此,在湿法脱硫装置之后安装湿式电除尘是最佳选择。
湿式电除尘能够去除90%以上的PM2.5细微粉尘、SO3烟雾,并能达到几乎零浊度的排放,此外还能去除NH3、SO2、HCl等。
在湿式电除尘器中,水雾使粉尘凝聚,并与粉尘在电场中一起荷电,一起被收集,收集到极板上的水雾形成水膜,水膜可使极板清灰,保持极板洁净,同时由于烟气温度降低、含湿量增高,粉尘比电阻大幅下降,故其工作状态非常稳定。
与此同时,既可降低前端除尘装置的投资和运行成本,又能够解决脱硫设备前场的紧张问题,同时还需考虑清洗极板后进入吸收塔的灰尘引起浆液中毒、起泡的可能,还会加大设备、管道磨损,为避免上述现象的出现,平时运行过程中需加大设备冲洗、废水排放力度,尽可能延长设备寿命,保证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3.2单塔一体化超低排放改造技术
3.2.1高效旋汇耦合脱硫除尘技术
高效旋汇耦合脱硫除尘技术可均布进入吸收塔内的烟气,塔内无偏流现象且产生气液旋转翻腾的湍流空间,在此空间内气液固三相充分接触,大大降低了气液膜传质阻力,迅速完成传质过程,从而达到提高脱硫效率的目的。
旋汇耦合装置技术优势主要体现在:(1)高脱硫、除尘效率,均气效果远优于空塔喷淋、具备超强的传质能力;(2)降温速度快,经过湍流器的高温烟气快速降低40~60℃,加快SO2吸收速率;(3)提高烟气停留时间,可使反应更充分;(4)液气比较低,同等条件下比空塔喷淋低约30-40%;(5)耦合器虽会使引风机的电耗增加,但浆液循环量大幅降低;(6)对硫含量和烟气量波动的适应性强,旋汇耦合器具有超强的传质能力,洗涤效果强。
吸收塔是通过旋汇耦合器和喷淋层共同实现高效脱硫的目的,随着烟气量的增加,喷淋层的脱硫效率逐渐降低,旋汇耦合器的脱硫效率逐渐提高,所以烟气量和烟气温度波动时,系统综合脱硫效率较为稳定。
3.2.2高效节能喷淋技术
高效节能喷淋技术的优点体现在优化的喷淋布置方式,打造合理的覆盖率,单层浆液覆盖率可达到300%以上;利用高效喷嘴组合,在提升自身雾化效果的同时提高了二次碰撞的效果;设置防壁流装置,避免气液短路。
结论
公司积极开展超低排放改造,通过科学合理的改造策划,顺利完成两台机组超低排放改造,并在设备运行方式及调整手段上开展比对,通过数据分析及推演,目前各项生产指标、排放指标均能稳定在设计范围内,超低排放改造属正常。
参考文献:
[1]朱福山.燃煤电厂超低排放应用现状及关键问题探究[J].建材与装饰,2018(38):163-164.
[2]郝军扬.脱硫超低排放技术改造及经济性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12):14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