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土楼建筑介绍教学提纲
导游词提纲

导游词可以分为: 1热情的前言2简洁的总述 3生动分述 4亲切告别等几部分热情的前言:(导游员在陪同游客参观、游览前,向大家表示问候欢迎和自我介绍的话。
)如:女士们、先生们,小朋友们:你们好!永定土楼欢迎你!欢迎大家光临永定客家土楼。
我是土楼风情旅行社的导游,姓林,大家叫我小林就行了。
简洁的总述:(是对游览景点的一个总的介绍。
)如:永定客家土楼是福建土楼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永定土楼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奇的山区民居建筑,是我国古建筑的一朵奇葩。
它历史悠久、风格独特,规模宏大、结构精巧。
土楼分方形和圆形两种。
生动的分述:要按游览顺序,对所选景观逐一进行生动、具体的解说,使游客尽情饱览景点风光,领略世界文化遗产的艺术魅力与风韵,留下美好回忆。
这部分是导游词的重点。
亲切告别在游览结束后,应对游览的内容做一小结,并向游客表示感谢和告别。
如:各位游客,我们今天的游览就要结束了。
非常高兴能与大家度过这段美好的时光。
对我今天的导游有什么不满意之处,请您指正,祝大家玩儿得愉快,万事如意。
谢谢!”导游词可以分为: 1热情的前言2简洁的总述 3生动分述 4亲切告别等几部分热情的前言:(导游员在陪同游客参观、游览前,向大家表示问候欢迎和自我介绍的话。
)如:女士们、先生们,小朋友们:你们好!永定土楼欢迎你!欢迎大家光临永定客家土楼。
我是土楼风情旅行社的导游,姓林,大家叫我小林就行了。
简洁的总述:(是对游览景点的一个总的介绍。
)如:永定客家土楼是福建土楼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永定土楼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奇的山区民居建筑,是我国古建筑的一朵奇葩。
它历史悠久、风格独特,规模宏大、结构精巧。
土楼分方形和圆形两种。
生动的分述:要按游览顺序,对所选景观逐一进行生动、具体的解说,使游客尽情饱览景点风光,领略世界文化遗产的艺术魅力与风韵,留下美好回忆。
这部分是导游词的重点。
亲切告别在游览结束后,应对游览的内容做一小结,并向游客表示感谢和告别。
导游词探秘福建南靖土楼的建筑奥秘

导游词探秘福建南靖土楼的建筑奥秘欢迎各位游客来到福建南靖土楼,本次导游将向大家介绍土楼的建筑奥秘。
福建南靖土楼是世界文化遗产,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悠久的历史吸引着众多游客的目光。
一、土楼的起源与特点1.1 土楼的起源土楼起源于17世纪,是福建土族富裕农民为了防御外来势力而建造的。
在长时间的发展演变中,土楼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建筑风格。
1.2 土楼的特点土楼的最大特点是其独特的形状,它结合了民居和防御性建筑的功能。
土楼外形圆形或方形,楼体呈多层结构,高度可达几十米。
土楼采用木结构并使用厚实的土墙进行外包围,内部则以木柱支撑。
由于土墙的保温和隔热性能,土楼在夏季凉爽,冬季温暖,这也是其独特之处。
二、土楼的结构与布局2.1 土楼的结构传统的土楼由外墙、内墙、楼梯间、天井以及楼层等部分组成。
外墙由数层厚实的土壁构成,可达10米以上,具有防御性能。
内墙则起到隔断内外空间、加强楼体结构的作用。
2.2 土楼的布局土楼的布局有两种常见形式,分别是围合式和一字形。
围合式土楼分布于山区,多为圆形或椭圆形平面,内部围合一个天井。
一字形土楼则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平面为一条长方形,内部楼层沿长线布置。
土楼布局合理、功能齐全,使得每户人家都能享受到充足的采光和通风。
三、土楼的建筑材料3.1 土楼的土壤土楼的外墙和内墙主要通过采用特殊的土壤制作而成。
混合了石灰、黄土、沙子和稻草等材料的土壤,具有较好的隔音、隔热、防火性能。
3.2 土楼的木材土楼的内部结构主要采用木材来支撑。
当地环境资源丰富,使得土楼的木材多采用当地的松树、杉木和桧木等。
四、土楼的防御与生活功能4.1 土楼的防御功能土楼在历史上曾经被用作防御工事,其外墙坚固耐用,能够抵挡外来势力的入侵。
楼梯间的设计也使得进入土楼内部相当困难。
4.2 土楼的生活功能土楼除了具有防御功能外,也是土族人民居住的场所。
土楼内部每个楼层都有不同的功能,包括住宅、堂厅、祭祖堂等。
每个土楼都有自己的水井和厨房,能够满足日常生活的需要。
福建泉州土楼的结构与介绍

福建泉州土楼的结构与介绍一、前言福建泉州土楼,是中国南方闽南地区的一种传统建筑形式,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历史文化价值而著名。
本文将从土楼的结构和介绍两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二、土楼的结构1. 土楼的概念土楼是指用夯实的黏土和石头等材料修筑而成的多层高大建筑,主要分布在福建省南部沿海地区。
2. 土楼的类型根据不同的形状和用途,土楼可以分为圆形、方形、椭圆形等多种类型。
其中最为典型的是圆形和方形两种。
3. 土楼的结构特点(1)外墙:采用厚重坚固的夯土墙体,可以抵御台风、地震等自然灾害;(2)内墙:内墙一般采用砖木结构,保证了房屋内部空间之间隔离性;(3)天井:每个层次都有天井,可供采光通风;(4)走廊:每个层次都有走廊环绕,便于行走交流。
三、土楼的介绍1. 土楼的历史土楼起源于明朝,是当时福建南部少数民族为了避免海盗侵袭而修建的一种防御性建筑。
土楼不仅具有实用功能,还体现了当地人民的文化和艺术水平。
2. 土楼的分布福建泉州是土楼最为集中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南靖县、漳浦县、云霄县等地。
其中南靖县是福建省唯一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土楼保护区。
3. 土楼的文化价值(1)历史价值:土楼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2)艺术价值:土楼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精湛的工艺技术而闻名于世;(3)社会价值:土楼是闽南地区少数民族居住和生活方式的重要体现,具有极高的社会意义。
四、结语福建泉州土楼作为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最具代表性和魅力的一种形式之一,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历史文化价值和社会意义不可忽视。
通过本文的介绍,相信读者对土楼的结构和介绍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
福建土楼中国最特色的建筑之一

福建土楼中国最特色的建筑之一福建土楼:中国最特色的建筑之一福建土楼是中国建筑史上独特而宏伟的建筑艺术之一。
作为福建省特色的建筑形态,土楼以其独特的形式和建筑文化内涵,吸引着无数游客的目光。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福建土楼的起源、特点以及其在中华文化中的价值所在。
一、土楼的起源与发展福建土楼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但真正兴盛和发展起来则是在宋代。
土楼是建于山区的农家住宅,早期由于对抗外来侵略和山区土地资源的有限性,寻求安全和生活需求成为主要目的,因此采用了独特的圆型或方型平面布局。
随着时间的推移,土楼的构建逐渐成为彰显家族荣誉的象征,成为多户聚居的堡垒式建筑。
二、土楼的特点与建筑风格1. 土楼的材料与结构:福建土楼的建筑材料主要采用当地的石块、花岗岩、土和竹木等,具有很强的抗震能力。
楼体坚实且结构严密,外墙大致分为三层,内墙则更加多层,以确保安全和隐私。
2. 土楼的平面布局:土楼的平面布局独特千变万化,常见的有环形、方形、斜角五边形等。
楼分为内外两个环形,内环用作居住区,外环则是用来防御敌人。
内环的楼层从上到下依次为“天圈”、“地圈”和“人圈”,每个圈按照世系关系来分房。
楼梯间呈螺旋形,便于运输和防御。
3. 土楼的建筑装饰:福建土楼始终追求实用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结合。
楼的外表常常精心雕刻着各种精美的图案和浮雕,瓦当也装饰得金碧辉煌。
楼内的墙壁、栏杆等装饰也充满了传统的民间艺术风格和民族文化特色。
三、土楼在中华文化中的价值除了作为一种独特的建筑形态外,福建土楼在中华文化中还有着重要的价值。
1. 社会联结的象征:土楼作为宗族组织形式的住宅,其内部居民大多是同一姓氏或是具有亲属关系的人。
土楼的存在加强了家族内部的凝聚力,保护了传统的家族文化。
2. 文化传承的载体:福建土楼是传统福建民居和建筑工艺的集大成者,承载着丰富的福建民俗文化与历史记忆。
每一座土楼都是一个活的历史博物馆,记录着当地百姓的生活方式、信仰习俗和社会制度,对于后代的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传统民居建筑—客家土楼教案资料

永定客家土楼地图
承启楼----土楼之王 振成楼----土楼王子 深远楼----最大圆楼 遗经楼----最大方楼 裕隆楼----仙山楼阁 如升楼----袖珍土楼 五凤楼----展翅欲飞 光裕楼----古朴方楼 振福楼----秀丽端庄 衍香楼----书香门第 环极楼----防震巨堡 奎聚楼----宫殿式土楼 福裕楼----府第式土楼 馥馨楼----最古老土楼
突出的防御性
客家土楼的厚墙是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是中国传统住宅内向性的极端表现。以常见的4层土楼为例, 底层和二层均不辟外窗,三层开一条窄缝,四层大窗,有时四层加设挑台。土墙的薄弱点是入口, 加强措施是在硬木厚门上包贴铁皮,门后用横杠抵固,门上置防火水柜。这些全部出于防御要求。
独特的艺术性
客家土楼的艺术性主要体现在整体造型上。在这方面,3种典型均有其特点。
良好的坚固性
客家土楼,特别是圆寨的坚
固性最好。圆筒状结构能极 均匀地传递各类荷载,同时 外墙底部最厚,往上渐薄并 略微内倾,形成极佳的预应 力向心状态,在一般的地震 作用或地基不均匀下陷还必 须况下,土楼整体不会发生 破坏性变形。而由于土墙内 部埋有竹片木条等水平拉结 性筋骨,即便因暂时受力过 大而产生裂缝,整体结构并 无危险。 土楼最大的危
廊道贯通全楼,可谓四通八达。 但类似集庆楼这样的小单元式、 各户自成一体、互不相通的土 楼在永定乃至客家地区为数极 个别。Fra bibliotek独特性能
充分的经济性
客家土楼的主要建筑材料是黄土 和杉土。在客家人聚居的闽、粤、 赣3省交界地区,这2种材料取之 不尽。特别是黄土,它取自山坡, 因而不存在破坏耕地问题。旧楼 若须拆除重建则墙土可以重复使 用,或用于农作物肥料,不会产 生象现代转石或混凝土房屋那大 量的建筑垃极。一般来说,由于 屋架通风较畅,木构件受白蚁侵 袭或潮湿润糟朽的情形并不严重, 旧料可以2次使用,土楼的施工 技术较易掌握,可以完全人力操 作,无须物殊设备。通常建楼时 间安排在干燥少雨的冬季,此时 正当农闲,族人可以大量参与工 程,大大降低建军筑费用。
福建土楼的介绍资料

福建土楼的介绍资料
福建土楼是由“生土”和“瓦片”、“木构架”等建筑材料和
建筑工艺结合起来,在山区就地建造的民居。
它是一种独特的山区民居建筑,其主要特征是:选址科学,布局合理;结构简单,坚固耐用;造型美观,装饰丰富。
福建土楼的“生土”即“泥土块”。
“生土”即用泥土、碎木屑和水拌匀后烧制而成的泥土,粘性强。
这种泥土经自然风干后,强度较高,不易腐烂,不会生虫、霉变。
而且它可塑性很强,可塑造成各种建筑风格,如圆形、方形、方型、半圆形、四角形等;可分为三层或五层。
楼的大小不一,最大的是圆土楼,一般的是方形土楼。
这些土楼一般建于山腰或山脚处。
这种建筑方式充分利用了山区土地资源和自然条件。
在山区建造这样规模的建筑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这些材料是就地取材的。
如土、石、木等建筑材料可以就地取材,节约成本;而土木结构则需耗费大量的木材。
从材料上看,福建土楼就具有上述两个特点:一是取材容易;二是可以就地取材。
—— 1 —1 —。
福建泉州土楼的结构与介绍

福建泉州土楼的结构与介绍概述福建泉州土楼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的瑰宝,它以其独特的结构与设计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详细介绍福建泉州土楼的结构特点、历史发展和文化意义。
一、土楼的背景1.1 土楼的定义土楼是指福建南部一带少数民族土家族和侗族建筑中独特的建筑形式,是中国传统民居的重要组成部分。
1.2 土楼的起源土楼起源于13世纪,最初是为了防御盗匪和外敌的入侵而建造的。
它们建在山区,环绕着村庄,并由世袭的土楼家族居住和管理。
二、土楼的结构特点2.1 土楼的外观土楼通常是圆形或正方形的,建筑高度可达5至6层,外观庄重大气。
楼体由自然材料如土、木、石等构成,因此得名土楼。
2.2 土楼的内部结构土楼内部分为多个环形层,每层都有多个楼房。
中央是一个天井,通过这个天井可以看到每层的内部。
每层楼房由多个房间组成,每个房间有不同的功能,如起居室、厨房、卧室等。
2.3 土楼的防御功能土楼的独特结构赋予了它强大的防御能力。
楼体坚固耐久,外墙厚实,可以抵御自然灾害和外敌的攻击。
楼梯至少有两个,一个用于进入楼房,另一个用于撤退。
2.4 土楼的建筑材料土楼主要采用自然材料建造,如夯土、花岗岩、木材等。
这些材料具有很好的保温和保湿功能,使得土楼内外温差小,适合居住。
三、土楼的历史发展3.1 土楼的繁盛时期土楼的兴盛时期大约在明清两代,当时有数千座土楼建成并居住着大批的土楼族群。
3.2 土楼的演变与衰落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变迁,土楼逐渐失去了其防御功能。
同时,土楼族群的生活方式和经济状况也发生了变化,许多土楼被废弃或改建。
3.3 土楼的保护与传承为了保护和传承土楼文化,福建省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修缮土楼、设立土楼博物馆等。
此外,土楼也成为了旅游景点,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
四、土楼的文化意义4.1 家族文化土楼是土楼族群繁衍生息的地方,家族在土楼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土楼内部的布局和设计反映了家族的结构和秩序,体现了尊老爱幼、互助互利的传统价值观。
美术教材《福建土楼》教案课件PPT

一、适合年龄
7-8岁
二、教具准备
圆形卡纸、铅笔、勾线笔、马克笔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目标: (1)知识点 A、重点: 了解福建土楼的历史 B、难点:理解福建土楼分布布局 (2)绘画基础 A、福建土楼的基础造型 B、基础图形的认识和绘制 C、 色彩的搭配和明暗关系表达
思维互动 01
小朋友们你们看过电影大鱼海棠吗? 还记得里面的房屋是什么样的吗?
土楼的特点
福建土楼属于集体性建筑, 从历史学及建筑学的研究来 看,土楼的建筑方式是出于 族群安全而采取的一种自卫 式的居住样式。
在外有倭寇入侵,内有年年 内战的情势之下,举族迁移 的客家人不远千里来到他乡, 选择了这种既有利于家族团 聚,又能防御战争的建筑方 式。同一个祖先的子孙们在 一幢土楼里形成一个独立的 社会,所以御外凝内大概是 土楼最恰当的归纳。
建筑材料由土、沙石、 竹木,甚至是红糖及蛋 白都有,就地取材,以 建造外墙厚达一米至二 米的土楼,坚固得可以 抵御野兽或盗贼攻击, 亦有防火抗震及冬暖夏 凉等功用。
福建土楼的文物价值
福建土楼是大型民居建 筑,遵循了“天人合一” 的东方哲学理念,就地 取材,选址或依山就势、 或沿循溪流,建筑风格 古朴粗犷,形式优美奇 特,尺度适当,功能齐 全实用,与青山、绿水、 田园风光相得益彰,组 成了适宜的人居环境以 及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 景观。
土楼的外形
福建土楼是以土作墙而建造起来的 集体建筑,呈圆形、半圆形、方形、 四角形、五角形、交椅形、畚箕形 等,各具特色。
土楼最早时是方形,有宫殿式、府 第式、体态不一,不但奇特,而且 富有神秘感,坚实牢固。楼中堆积 粮食、饲养牲畜、有水井。由于方 形土楼具有方向性、四角较阴暗, 通风采光有别,所以客家人又设计 出通风采光良好的圆土楼。现存的 土楼中,以圆形的最引人注目,当 地人称之为圆楼或圆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布
• 福建土楼含 福建省永定 县的高北土 楼群、洪坑 土楼群、初 溪土楼群和 衍香楼、振 福楼,南靖县 的田螺坑土 楼群、河坑 土楼群和贵 楼、怀远楼, 华安县的大 地土楼群。
土楼介绍
土楼之王—承启楼
• 位于龙岩市高头乡 高北村,据传从明 崇祯年间破土奠基, 至清康熙年间竣工, 历世3代,阅世400 多年。其造型奇特、 古色古香,充满浓 郁的乡土气息,是 规模最大、环数最 多(4环)、居民 最多的圆楼,号称 “土楼王”。
2010年春节胡总书记与民 同乐,欢度除夕,来的就是
“土楼王”承启楼,还有就
是洪坑村的“土楼王子”振 成楼。
土楼王子—振成楼
坐落在福建省龙岩市永定 县湖坑镇洪坑村中南部, 由洪坑林氏21世林鸿超兄 弟等人于民国元年(1912年) 建造。俗称八卦楼,以富 丽堂皇、内部空间设计精 致多变而著称。其局部建 筑风格及大门、内墙、祖 堂、花墙等所用的颜色, 大胆采用了西方建筑美学 所强调的多样统一原则, 达到了极高的审美境界, 堪称中西合璧的生土民居 建筑的杰作。
最大的方楼—遗经楼
• 遗经楼位于福建省龙岩市 高陂镇上洋村,建于清咸 丰元年(1851年),方形土楼。 外墙东西宽136米,南北长 76米,占地10336平方米。 遗经楼是目前所知方形土 楼中最为庞大者,共有房 间二百六十七间,51个大 小厅堂,占地五公顷,建 筑面积四千余平方米,整 个建筑布局规整,条理井 然 ,费时七十多年,经三代 人努力方建成。
谢谢观赏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该楼坐北朝南,占地约结构,高4层,直径 57.2米,内通廊式。
最大的圆楼—深远楼
• 处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古竹 乡井头村,是客家土楼中 最大的一座圆楼。直径达 89米之巨,置身其中宛如 在一座城堡之中,让人叹 为观止。楼里四圈,直径 89米,周长289.5米,外圈 四层,房子532间;中圈三 层,房子250间;里圈一层, 房子30间。共有房子532间, 里头最多住着90户人600余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