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土楼建筑艺术欣赏
厦门鼓浪屿古建筑一览

厦门鼓浪屿古建筑一览厦门鼓浪屿是一座风景旖旎的小岛,被称为魅力之岛。
这座岛上保存着许多古老的建筑,每一座建筑都有着独特的韵味,让人沉醉其中。
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些鼓浪屿上的古建筑。
首先,我们来看看胡里山炮台。
这是鼓浪屿上唯一的炮台,也是中国最早的一座现代化炮台。
胡里山炮台建于明代,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
这座炮台修建在鼓浪屿东南的山顶上,环境幽静,风景迷人。
从炮台上眺望,可以看到远处的大海和闽江口,让人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接下来,我们来参观一下吕厝老街。
这是鼓浪屿上最有特色的一条小街,保留了许多建于19世纪的老房子。
这些老房子的外墙都刷成了鲜艳的颜色,给整条街区增添了浓厚的艺术氛围。
在吕厝老街上漫步,可以感受到浓厚的民俗文化氛围,还可以品尝到道地的闽南小吃,让人流连忘返。
此外,我们还要欣赏一下日本领事馆旧址。
这座建筑建于19世纪末,是日本领事馆的办公场所。
日本领事馆旧址是欧洲建筑与东方庭园的完美结合,建筑风格独特,给人一种别样的美感。
如今,这座建筑已经改为博物馆,展示了厦门与日本的交流历史和文化。
再来,我们参观一下黄厝寨。
黄厝寨是明代的一座古老村落,建筑风格独特,结构严谨。
这座村落由一座座土楼组成,土楼是鼓浪屿一种独特的民居建筑。
土楼外形宏伟,内部布局巧妙,既能居住,又能防御。
走进土楼,可以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沉淀和乡村气息。
最后,我们来参观一下儿童文学馆。
这座建筑是鼓浪屿上最受欢迎的一座博物馆,也是中国第一座儿童文学主题博物馆。
儿童文学馆建筑风格简约而现代,馆内陈列了许多儿童文学作品的手稿、插图和相关资料,让孩子们能够近距离接触到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和创作能力。
以上就是我对厦门鼓浪屿古建筑的一些介绍。
这些古建筑不仅是历史的见证,也是文化的传承。
它们的存在让鼓浪屿更加独特和迷人,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每一座古建筑都有着它独特的故事和价值,希望大家有机会能够亲自去探寻,感受其中的魅力。
厦门闽南建筑风格鉴赏

厦门闽南建筑风格鉴赏厦门,一个充满魅力的城市,拥有着独特的建筑风格,与闽南地区的文化传统相辅相成。
闽南建筑风格吸收了中国传统建筑和西方建筑的元素,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建筑风格。
在厦门的街头巷尾,随处可见那些古色古香的建筑,它们保留着历史的印记,让人仿佛穿越回千年前的闽南古村落。
本文将带您一起领略厦门闽南建筑的魅力,从而更好地了解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
一、闽南建筑特点闽南地区的建筑风格以“红砖青瓦”为主要特征,建筑物主要以砖木结构为主,在建筑材料上以当地的花岗岩石料、黄泥瓦为主。
闽南建筑在建筑形式上讲究均衡、对称,注重层次感和轻重变化;在建筑装饰上善用各种砖雕、石雕、木雕和泥塑,充分表现了民间的审美情趣和艺术追求。
闽南建筑还注重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建筑物往往与周围的景观相互呼应,形成了独特的生态建筑风格。
二、厦门特色建筑1. 鼓浪屿风格建筑鼓浪屿是厦门著名的旅游胜地,这里的建筑主要由中外交融的各种建筑风格组成。
西式建筑有平房、别墅等,保存完好,中西融合的古建筑也是鼓浪屿的一大特色。
古典罗马式、希腊式、哥特式的建筑与中国式建筑相得益彰,展现出多元文化的风采。
2. 沙坡尾风情街位于厦门岛西南端的沙坡尾,是厦门保存最完整的近代西洋古建筑群。
这里的建筑风格大多是近代欧式风格,古朴、典雅,给人以浓厚的历史感。
在这里,游人可以欣赏到各种西洋建筑的独特风采,感受到厦门曾经的繁华。
3. 厦门大学白城厦门大学,坐落在环境幽雅的鼓浪屿,是一所以世界闻名的高校。
其建筑风格以欧洲古典主义风格为主,散发出浓厚的学府氛围。
白色的建筑,青翠的植被,构成了一幅优美的画面,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赏。
1. 福建土楼福建土楼是厦门传统建筑的杰作,它是闽南传统村落建筑的代表。
土楼为圆形或方形建筑,主要用土和石头建造,厚重坚固,具有防御功能。
土楼内部设施齐全,居住舒适,是闽南地区特有的建筑形式。
2. 传统闽南民居传统闽南民居的建筑风格以四合五天井、二路三分院为多见,建筑结构和布局合理,充分考虑了厦门地区的气候特点和生活习惯。
福建土楼游后感

福建土楼游后感福建土楼作为我国独特的传统建筑形式之一,在福建南部山区独树一帜。
最近我有幸到福建游览了土楼,深深地被这些古老而壮丽的建筑所打动。
下面是我对福建土楼游的一些感悟和体验。
首先,福建土楼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历史记忆。
这些土楼世代传承,经历了几百年的风雨洗礼,见证了历史的进程。
进入土楼内部,可以感受到历史的沉淀和岁月的流转。
土楼的墙壁上刻满了居民们的名字和吉祥图案,默默记录了他们的家族和生活。
在土楼内部还可以看到许多老皮箱、旧家具和古老的祭祀品,仿佛穿越到了过去的岁月。
这些土楼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真实的历史画卷,让我们感受到了时间的长河和变迁的风云。
其次,福建土楼也给我留下了强烈的文化震撼。
作为土楼建筑的代表,八桂楼、四角楼和圆楼都有其独特的造型和风格。
土楼的外墙采用了红色和白色相间的颜色,配上精美的雕刻和壁画,给人一种庄严而宏伟的感觉。
土楼内部防御性极强,分为上下两层,下层用于居住,上层用于防守。
土楼的中庭是其最特殊的设计,上部中间打开一大口,让光线和空气自然进入。
这种建筑设计不仅体现了福建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也反映了中国古代建筑工艺的精湛和文化艺术的博大精深。
此外,福建土楼也给我留下了美丽的自然风光。
福建土楼建在山区,周围环境非常优美。
土楼与群山相依,与田野相映,形成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
在土楼附近,可以看到田间劳作的农民和聚在一起休闲的村民,感受到了当地人纯朴而淳厚的生活。
此外,福建土楼所在的山区还有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人们可以在这里欣赏到迷人的景色和野生动植物。
在福建土楼游中,我还参观了一些土楼村寨和传统手工艺作坊。
在土楼村寨中,可以看到当地居民的生活和传统文化。
他们用土楼作为家园,传承了世代相传的古老习俗和生活方式。
在传统手工艺作坊中,可以亲手体验制作稻米糕、茶叶和竹编等传统手工艺品的过程,深入了解当地的传统文化和技艺。
总之,福建土楼游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些古老而壮丽的土楼是中国传统建筑的瑰宝,是历史文化的见证和传承者。
对福建土楼的评价

对福建土楼的评价
福建土楼是中国独特的建筑形式,以其独特的设计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备受赞赏。
以下是对福建土楼的一些评价:
1. 建筑瑰宝:福建土楼被认为是建筑界的瑰宝,展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精髓和智慧。
土楼以其独特的结构和宏伟的规模,成为福建乃至中国建筑史上的重要遗产。
2. 独特的设计:土楼采用了特殊的环形或方形结构,由多层楼房组成,具有强大的抗震和防御能力。
其独特的设计在自然灾害频发的地区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3. 文化传承:福建土楼不仅是建筑的代表,也是福建地区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的象征。
土楼内部保存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包括传统的宗教信仰、艺术品和手工艺品等,对于研究和传承福建地区的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4. 生态环保:土楼通常采用自然材料建造,如土坯、木材和石头,具有良好的生态环保特性。
这种可持续的建筑方式符合当今对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5. 旅游资源:福建土楼已成为重要的旅游景点,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
游客可以欣赏到土楼独特的建筑风格、品味当地的传统美食和民俗文化,体验与众不同的旅行体验。
综上所述,福建土楼作为中国传统建筑的代表之一,具
有独特的设计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它不仅是福建地区的骄傲,也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珍贵遗产。
它的建筑价值、文化意义和旅游价值使其备受赞誉和关注。
福建标志性建筑

福建标志性建筑福建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地区,其标志性建筑体现了福建独有的建筑艺术和文化精神。
这些建筑物不仅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而闻名,还承载着福建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1. 鼓山亭鼓山亭位于福州市鼓楼区,是福州的象征之一。
这座古老的建筑建于公元960年,是一座五层的建筑,高约29米。
鼓山亭坐落在鼓山之巅,占据了山峰的核心位置,提供了俯瞰福州市区的壮丽景观。
每逢节日或重要活动,人们会在鼓山亭上敲鼓,以示喜庆和祝福。
这一传统已经延续了上千年。
2. 土楼土楼是福建最具特色的建筑之一,它是中国传统土木结构建筑的杰作。
土楼是由福建少数民族"土人"所建,一般呈圆形或方形,高度可达六层。
每层都有多个房间,并且楼内设有餐厅、剧场以及其他生活设施。
土楼是中国传统建筑和文化的杰出代表,也是中外游客争相参观的重要景点。
3. 泉州古城泉州是福建省的一个古老城市,拥有丰富的历史遗产和建筑物。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位于古城中心的开元寺塔。
开元寺塔始建于公元686年,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砖塔之一。
塔共有七层,高约57米,是福建古代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
此外,在泉州古城中还有许多具有历史意义的古建筑,如清代的古厝和闽南式园林等。
这些建筑物展示了福建人文化传统的独特魅力。
4. 厦门白城沙滩厦门是福建省最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之一,而白城沙滩则是厦门最具代表性的自然景观之一。
白城沙滩是一片秀丽的海滩,长约1.5公里,宽约30米。
沙滩上细腻的沙子和清澈的海水吸引着游客们的目光。
白城沙滩以其美丽的风景和独特的碧海金沙而闻名,是许多游客度假和放松的理想之地。
5. 闽南大戏楼福建的戏曲文化历史悠久,而闽南大戏楼则是这一文化的重要代表。
大戏楼是传统闽南戏剧的表演场所,也是闽南戏曲艺术的宝库。
大戏楼有独特的建筑风格,常常以饰有精美彩绘的雕刻和红色装饰为特征。
在大戏楼中,观众能够欣赏到精彩的戏曲表演,感受到福建传统文化的魅力。
总之,福建标志性建筑体现了福建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文化底蕴。
洛带古镇土楼简介

洛带古镇土楼简介洛带古镇位于福建省南靖县境内,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独特文化的古镇。
这里有着众多的土楼,是福建土楼群中保存最为完整的一个。
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洛带古镇土楼的主要内容。
一、土楼的概述土楼是福建省土家族、客家族等少数民族的传统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一种独特形式。
土楼的特点是结构复杂、造型独特、防御性强。
洛带古镇的土楼建筑主要分为四种类型:圆形、方形、八角形和椭圆形。
其中,圆形土楼是最为典型的一种,也是洛带古镇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之一。
二、土楼的结构土楼的结构非常复杂,由多层楼梯、走廊、房间等组成。
土楼的外墙采用厚实的土坯夯筑而成,内部则采用木质结构。
土楼的每一层都有自己的功能,一般是厨房、客厅、卧室等。
土楼的内部还有一个中庭,可以起到采光、通风的作用。
三、土楼的历史土楼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但是真正盛行的时期是清朝。
当时,福建省的土家族、客家族等少数民族为了防御外敌,开始修建土楼。
土楼不仅具有防御性强的特点,还可以满足人们的居住需求。
因此,土楼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成为了福建省乃至中国南方地区的一种独特建筑形式。
四、土楼的文化土楼不仅是一种建筑形式,还是一种文化符号。
土楼代表着福建省土家族、客家族等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他们的精神家园。
土楼内部的装饰也非常精美,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例如,土楼内部的木雕、石雕、壁画等都是非常具有艺术价值的。
五、土楼的旅游价值洛带古镇的土楼是福建省土楼群中保存最为完整的一个,因此具有很高的旅游价值。
每年都有大量的游客来到这里观光、旅游。
在这里,游客可以欣赏到土楼的独特风貌,了解土楼的历史和文化,感受土楼所蕴含的人文精神。
总之,洛带古镇土楼是福建省乃至中国南方地区的一种独特建筑形式,具有非常高的历史、文化和旅游价值。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来到这里,欣赏土楼的独特风貌,感受土楼所蕴含的人文精神。
福建土楼游记美篇

福建土楼游记美篇福建土楼是中国独特的建筑形式,以其独特的外观和历史文化价值而闻名于世。
最近,我有幸去福建游览了几座土楼,深深被这些古老而神奇的建筑所吸引。
第一站,我来到了福建省南靖县的土楼群。
这里有世界上最集中、规模最大的土楼群,被誉为“土楼王国”。
当我来到土楼群的入口时,我被迎面而来的土楼壮丽的景象所震撼。
这些土楼高大而宏伟,有着独特的圆形或方形建筑形式,都是由厚重的土墙和石块铺就而成。
登上土楼的顶层,俯瞰四周,景色壮丽,让人陶醉其中。
我还参观了土楼内部的住宅,发现土楼内部错综复杂的布局,每个住房都有自己独立的生活空间,非常有趣。
第二站,我来到了福建省漳州市的云水谣土楼群。
相比于南靖县的土楼,这里的土楼更加古朴和原始。
云水谣土楼群是世界文化遗产,被誉为“东方民居建筑史上的奇迹”。
在这里,我不仅欣赏到了土楼的壮丽景观,还有幸参与了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
他们用土楼作为住宅、学校、饭馆等,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社区。
我参观了土楼内的博物馆,了解到了土楼的历史和文化,对土楼的独特价值有了更深的认识。
第三站,我来到了福建省建阳区的田螺坑土楼群。
这里的土楼群被誉为“福建土楼艺术之村”,因其独特的建筑风格而受到广泛赞誉。
田螺坑土楼群有着多样的建筑形式,有圆形的“方楼”和方形的“圆楼”,形成了独特的景观。
我参观了土楼内的工艺品展览,发现当地居民以土楼为灵感,创作了许多独特的手工艺品,非常精美。
在这里,我还品尝了当地的特色美食,如腐乳、桂花鸭等,味道鲜美,令人难忘。
福建土楼游览的美丽风景和丰富文化让我受益匪浅。
通过这次旅行,我不仅了解了土楼的建筑形式和历史文化,还感受到了土楼背后居民的智慧和勤劳。
福建土楼的独特魅力令人难以忘怀,我希望有机会再次去探索更多的土楼,感受这座神奇而美丽的土楼王国。
关于土楼的介绍

关于土楼的介绍
土楼,也称托楼、土团、土楼围、土楼寨,是福建土族建筑中的一种代表性建筑形式,具有完整、形态独特、历史悠久的文化价值和建筑风貌。
土楼建筑是层层相叠、环环相套,结构复杂,与众不同。
通常由多个环形或方形的楼组成一个庭院,被外围一圈圆柱体或方柱体外墙围绕,构成一个封闭的村庄。
土楼最高可达五层,总高度达到20至60米以上,外形宏伟壮观。
土楼内部的布局也非常特殊,楼内多设有楼梯、铁索、井道、象形图案等实用和装饰性的构件。
楼内楼外的环形走廊上则设有木窗、栏杆、花壁等,使得整个建筑充满了古朴雅致的风格。
土楼的内部一般分隔为多个家庭住宅,每个家庭的楼层中都有万花筒、神明位、戏台等艺术呈现形式,使整个建筑充满了艺术气息。
土楼的建造使用灰土、石头、木材、芦草、竹子等材料,经过精细的工艺制造而成,有着极高的耐火性和抗震性,可以见证福建土族建筑古代建筑工艺的发展历程。
土楼作为中国古代民居的代表,在世界建筑史上独树一帜。
其主要分布在福建省西北部、广东省和台湾省,其中以福建省南靖县的永定土楼群最为著名,于2008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福建土楼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蕴含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华民族智慧、历史、文化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国际上研究建筑科学和民族文化的重要研究对象。
人们在欣赏这些具有强烈地代表性的建筑之余,也必须承认,从中得到的建筑、文化、历史等各方面的信息和知识,都是丰富、独特、具有深刻含义的,值得我们认真去学习和探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南林业大学设计艺术鉴赏科目论文(2009届)题目:福建土楼建筑艺术欣赏教学院系:园林学院专业:环艺09学生姓名:杨芳指导教师:季熊评阅人:季熊2011 年 5 月14 日摘要:福建土楼,包括闽南土楼和一部分客家土楼,总数约三千余。
通常是指闽西南独有约利用不加工的生土,夯筑承重生土墙壁所构成的群居和防卫合一的大型楼房,形如天外飞碟,散布在青山绿水之间。
主要分布地区以中国福建西南山区,客家人和闽南人聚居的福建、江西、广东三省交界地带,包括以闽南人为主的漳州市,闽南人与客家人参半的龙岩市。
福建土楼是世界独一无二的大型民居形式,被称为中国传统民居的瑰宝。
Abstract: Fujian earth building, including Minnan earth Lou He a part of Hakkas earth building, total approximately ually refers to the fresh earth which south West Fujian province is in sole possession of uses approximately does not process, hang builds receives living in groups which the rebirth dirt wall wall constitutes to gather a large-scale building with the defense, outside the shape like day the flying saucer, spreads between the beautiful scenery.The main distribution area by the Chinese Fujian southwest the mountainous area, Fujian, Jiangxi, the broad Three Northeastern Provinces border region which the guest and the Minnan person live together, including by Minnan artificial host's Zhangzhou, Minnan person and guest's half-and-half Longyan.The Fujian earth building is the world unique large-scale common people residence form, is called the Chinese tradition common people residence the treasure.目录1.土楼简介 (4)2.福建土楼 (4)3.土楼分类 (5)3.1圆楼 (5)3.2方楼 (5)3.3五凤楼 (5)3.4其他 (6)4.最具代表性的四大名土楼 (6)4.1衍香楼 (6)4.2振福楼 (6)4.3和贵楼 (7)4.4怀远楼 (8)5.福建六大土楼群 (9)5.1田螺坑土楼群 (9)5.2河坑土楼群 (9)5.3大地土楼群 (9)5.4初溪土楼群 (9)5.5洪坑土楼群 (9)5.6高北土楼群 (9)6.土楼特点 (10)7.指导老师简介 (12)8.参考文献 (13)9.致谢 (14)1 土楼简介土楼是东方文明的一颗明珠,它以历史悠久、种类繁多、规模宏大、结构奇巧、功能齐全、内涵丰富著称,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被誉为“东方古城堡”、“世界建筑奇葩”,“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区建筑模式”。
风格奇异的土楼民宅散布在闽西的永定、武平、上杭及闽西南的南靖、平和、华安、漳浦,最为著名的就是武夷山的土楼。
其造型、装饰和建造工艺世所罕见,土楼,俗称“生土楼”。
因其大多数为福建客家人所建,故又称“客家土楼”。
它是以生土作为主要建筑材料,掺上细沙、石灰、糯米饭、红糖、竹片、木条等,经过反复揉、舂、压建造而成。
楼顶覆以火烧瓦盖,经久不损。
土楼高可达四五层,供三代或四代人同楼聚居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46座福建土楼由六群四楼组成,福建永定县占三群两楼,南靖县和华安县占三群楼,包括分布在永定县的初溪土楼群、洪坑土楼群、南靖县的田螺坑土楼群、河坑土楼群、华安县的大地土楼群等,主要分布在福建西部和南部崇山峻岭中,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著称于世。
不单是最常见的圆形土楼,还包括了方形土楼、交椅形土楼等,覆盖了完整的土楼群建筑样式。
土楼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山区大型夯土民居建筑,创造性的生土建筑艺术杰作。
福建土楼产生于宋元,成熟于明末、清代和民国时期。
世遗土楼中最古老和最年轻的均在初溪土楼群,直径66米的集庆楼已届600“高龄”,直径31米的善庆楼则仅有30年历史。
福建土楼的形成与历史上中原汉人几次著名大迁徙相关。
西晋永嘉年间即公元4世纪,北方战祸频仍,天灾肆虐,当地民众大举南迁,拉开了千百年来中原汉人不断举族迁徙入闽的序幕。
进入闽南的中原移民与当地居民相互融合,形成了以闽南话为特征的福佬民系;辗转迁徙后经江西赣州进入闽西山区的中原汉人则构成福建另一支重要民系——以客家话为特征的客家民系。
2福建土楼“福建土楼”包括福建省永定县的高北土楼群、洪坑土楼群、初溪土楼群和衍香楼、振福楼,南靖县的田螺坑土楼群、河坑土楼群和和贵楼、怀远楼,华安县的大地土楼群,武夷山的土楼,主要分布在福建西部和南部崇山峻岭中,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著称于世。
不单是最常见的圆形土楼,还包括了方形土楼、交椅形土楼等,覆盖了完整的土楼群建筑样式。
福建土楼产生于宋元时期,经过明代早、中期的发展,明末、清代、民国时期逐渐成熟,并一直延续至今。
福建土楼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山区大型夯土民居建筑,创造性的生土建筑艺术杰作。
福建土楼依山就势,布局合理,吸收了中国传统建筑规划的“风水”理念,适应聚族而居的生活和防御的要求,巧妙地利用了山间狭小的平地和当地的生土、木材、鹅卵石等建筑材料,是一种自成体系,具有节约、坚固、防御性强特点,又极富美感的生土高层建筑类型。
20世纪80年代,福建漳州市南靖县、永定县的土楼被美国人误以为是蘑菇状的核武设备,殊不知这独一无二、从宋元时期就已经产出的大型夯土民居建筑,早在第一枚原子弹蘑菇云腾云驾雾之前,就已经在闽西南一块6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矗立了数个世纪了。
3土楼分类土楼若依形状分,约可分为圆楼,方楼,五凤楼。
另外还有变形的凹字型,半圆型,与八卦型。
其中,以圆楼与方楼最常见,也常常并存。
该长达数千平方米面积且聚族而居的圆楼与方楼以简单几何形建筑构筑于山岭狭谷之间,人造建物与周遭翠青自然景观形成强烈对比。
1980年代中国经济开放后,以圆土楼与方土楼为主的闽南及广东土楼景观引起世界各国旅游业注目。
3.1圆楼圆楼为圆形的土楼,又名圆寨土楼、福建圆楼或客家围屋。
其用途重于防卫,因此该名称嵌“寨”之名。
虽然该形状的土楼不是最多,但是面积通常最为庞大。
面积最大者甚至可达72开间以上。
通常圆楼的底层为餐室、厨房,第二层为仓库,三层楼以上的所在才为住家卧房。
其中每一个小家庭或个人的房间都是独立的,而以一圈圈的公用走廊连系各个房间。
这些设计,通常也是着重防御功能。
3.2方楼方楼是土楼中最为普及。
该建物类型的特征,是先夯筑一正方形或接近正方形的高大围墙,再沿此墙扩展该楼其他建物。
而扩建的制式规格通常是敞开的天井与天井周围的回廊。
这些相同建造样式的楼层堆积起来,最高甚至可达六层楼。
最后使用使用木制地板与木造栋梁,加上瓦片屋顶,即成为土楼中最普遍的方楼。
3.3五凤楼湖坑镇的“福裕楼”即是一座典型的五凤楼。
五凤楼又名大夫第、府第式、宫殿式或笔架楼。
其名虽同,但有些许差距。
以两厢房,一门楼等细部构造组成的该土楼类型,其特色是从外观看去通常为三凹两突,彷佛中国古时笔架。
五凤楼主要分布于闽西各县与漳州。
其中,移民台湾的漳州客家人,也将其五凤楼建筑风格带至台湾。
3.4其他除了圆楼,方楼与五凤楼之外。
以形状分类的土楼尚有凹字型,半圆形,与八卦型等种类土楼。
凹字型土楼主要分布于闽南南靖,诏安。
半圆形分布于平和与永定,而八卦型的土楼则偶见于永定、漳浦、华安、武夷山诏安、南靖和中国广东东部。
其中全中国最大的八卦土楼则为道韵楼。
4最具代表性的四大名土楼4.1衍香楼衍香楼是一座圆形土楼,坐落在永定县湖坑镇新南村,建于1880年,创建人是苏谷春。
苏谷青春少年时期家境清贫,中年后在家乡以及上海等地经营条丝烟生意,生意兴隆,发家致富,于是建了这座楼。
衍香楼主体直径40米,底墙厚1.5米,顶墙厚0.7米,墙高14.5米,有1个大门,2口水井,3个厅堂,4副楼梯,每层34间,4层共136间。
底层楼梯旁分布有4个卫生间,厅边6个洗浴间。
一层为各家厨房餐厅,二层为粮仓,三四层为卧室。
大门钉有钢板,门内的顶端设有灭火的水喉水箱,过去曾有匪贼行劫,想纵火烧门,均不能得逞。
衍香楼楼名的含义是“繁衍子孙昌盛发达,书香门第世代流传”。
楼外大门上书“大夫第”,两旁对联是:“积德多蕃衍,藏书发古香”横披是“诗礼传家”,苏谷春后裔十三个孙辈中有五个秀才、一个举人供职于福州等地而得誉称。
至今有五六百人,其中400余人侨居东南亚等地。
现居住在衍香楼里的有16户,近百人,其中教师25人,大中专生32人。
历代以诗书传家,是典型的书香门第。
今年二月国家文物委员会郑孝燮副主任考察此楼后题诗为“远山近水土圆楼,隔壁残垣且伴留,耕读传家犹传世,诗情画境何悠悠”。
衍香楼建于1880年, 120周年楼庆有来自港、澳和东南亚等后裔亲属和外宾等数百人参加。
4.2 振福楼振福楼坐落在永定县湖坑镇西片村,1913年由经营条丝烟成为富翁的苏振太动工兴建。
圆形土楼,坐北朝南,占地4000平方米。
同振成楼一样,是20世纪初期客家土楼融合部分近代西方建筑艺木和中国园林艺术的杰作之一。
该楼依山傍水,西侧的小溪蜿蜒曲折,清澈见底,楼前楼后竹木掩映,青石小路四通八达。
该楼由内外两环同心圆建筑组成。
外环高3层,直径43.5米,土木结构,以中国传统的《易经》八卦格局建造,内通廊式,两面坡瓦屋顶,穿斗、抬梁混合式木构架。
外环底层为厨房、餐厅,不开窗;二层为粮仓,三层为卧室。
底层内通廊以鹅卵石铺面,间内以青砖铺面;二、三层全部以青砖铺面。
东西两边各设一道楼梯,两梯对称。
后厅位于北面,与楼门祖堂同在中轴线上,厅内供奉神座,前向两侧各有一青砖拱门,与外环内通廊连接,厅口两边各立一根花岗石圆柱;后厅与两侧回廊、中厅(祖堂)围合,自成院落,前面为天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