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轨道及道岔安装标准
煤矿轨道管理办法及轨道铺设标准

轨道管理办法及轨道铺设标准为实现我公司质量标准化创建目标,规范我公司轨道管理,提高我公司矿井轨道铺设质量,使我公司的轨道质量达到质量标准化矿井要求。
特制订《洛阳义安矿业有限公司轨道管理办法及轨道铺设标准》,望各单位干部和职工认真学习并贯彻执行。
第一部分矿井轨道管理办法1、本轨道铺设标准适用于永久轨道和临时轨道的铺设。
2、公司所属生产单位及永兴公司下属单位在铺设轨道施工时要严格按照轨道标准进行施工,并加强日常检查维护。
3、铺轨结束后2天内及时通知机电科,由机电科组织相关单位依据轨道标准对轨道铺设情况进行检查验收。
4、对于新铺设的轨道,在检查验收后3天内将验收时查处的问题处理完毕。
否则,将根据公司相关要求进行处罚。
5、各单位应定期对本单位所辖范围内的轨道进行检查维护,是本单位的轨道质量始终达到质量标准化的要求。
机电科及相关科室不定期对各单位的轨道质量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对拒不进行整改的,将按照每处50-100元的标准进行处罚。
6、对轨道铺设质量达不到轨道铺设标准的,先是对相关单位下发整改通知单,有相关单位按照整改通知单时间的要求进行整改,对拒不进行整改的,将按照每处50-100元的标准进行处罚。
7、本轨道管理办法及铺设标准解释权归机电科。
8、本轨道管理办法及铺设标准自下发之日期执行。
第二部分矿井轨道铺设标准一、道轨1、根据公司统一要求,井下生产用的轨道全部采用22Kg/m,逐步取消18kg/m和 15kg/m永久轨道。
2、铺设轨道所需的道钉、螺栓、平垫、弹垫和轨道夹板板等部件必须数量齐全、密贴、紧固有效。
3、同一水平段使用同一长度规格的钢轨,接头方式为悬接,保证两条钢轨的道缝对正对齐;轨道接头间隙不得大于2毫米,轨道接头高低及左右错差不得大于2毫米。
4、直线段2条钢轨顶面的高低差,以及曲线段外轨按设计加高后与内轨顶面的高低偏差,都不得大于5毫米。
5、直线段和加宽后的曲线段轨距上偏差为+5毫米,下偏差为-2毫米。
【2017年整理】煤矿轨道及道岔安装标准

【2017年整理】煤矿轨道及道岔安装标准煤矿轨道及道岔安装标准1、轨道的辅设标准1.1.矿井井下运输大巷辅设轨道必须使用轨型为30kg/m及以上的轨道,斜巷及采区等区域辅设轨道可根据设计选择轨型,但轨型不得低于22kg/m。
1.2.轨道扣件必须齐全、紧固并与轨型相符。
轨道接头必须使用合格的道夹板,并用4条螺栓固定,井下辅设轨道如需改变轨道型号,不同型号轨道接头必须使用合适的异形道夹板,道夹板不得有断裂或少眼等现象。
1.3.所有轨道接头间距不得大于5mm,高低和左右错差不得大于2mm。
1.4.轨道方向应符合标准,目视直顺,不得有硬弯。
主要运输线路轨道直线段应目视直顺,用10m弦量不超过10mm(煤业子公司在特殊条件下,局部巷道底鼓较严重区段用30m弦量不超过50mm);曲线段,目视圆顺,用2m弦量相邻正矢差半径50m以下不超过3mm。
1.5.轨道轨面前后高低应目视平顺,明显变坡点处不得有接头,应根据巷道变坡处的弯曲半径,采用圆弧过渡。
主要运输线路轨面前后高低允许偏差用10m弦量不超过10mm(煤业子公司在特殊条件下,局部巷道底鼓较严重区段用30m弦量不超过50mm)。
1.6.接头采用悬接时,30kg/m型号轨道轨枕距接头距离为240mm,偏差不超过30mm,22kg/m型号轨道轨枕距接头距离为220mm,偏差不超过30mm;接头采用承接时,接头处共3根轨枕,中间一根在两轨道的接头处,另两根分别距中间轨枕240mm(30kg/m轨道)、220mm(22kg/m轨道);直线段应对接,相对错距不大于50mm;曲线段应错接,相对错距不小于2m。
1.7.主要运输线路轨道单轨中心线符合设计要求,偏差为设计值的?50mm;双轨中心线的间距不小于设计要求,不大于设计值的20mm,双轨的中心位置与设计位置的偏移不大于50mm。
1.8.主要运输线路轨道轨面的实际标高与设计标高偏差为?50mm;坡度50m内误差不超过1/1000,高差不超过50mm。
轨道安装标准

轨道安装标准(1)每根钢轨应安装两组防爬设备,每对钢轨应用三根轨距拉杆;(2)两条钢轨顶面的高差不得超过5mm;(3)在斜井中未设人行道的一侧,其管道、电力线等与轨道间的平安距离为:使用构件支撑时不得小于25cm;锚喷或混凝土衬砌时不得小于20cm;使用皮带运输机时不得小于40cm;(4)托索轮及平安闸等轨道辅助设备应与轨道一并铺设。
开拓大巷永久轨道铺设质量标准一、窄轨线路质量标准11..双、单轨中心线符合设计,偏差不大于设计值的±50mm。
双轨中心线的间距不小于设计要求,不大于设计值的20mm。
22..轨面的实际标高与设计标高的偏差为±50mm,50m内高差不超过±50mm。
33..接头平整,轨面及内侧错差不大于2mm,不应有直弯。
44..轨道线路直线目视平顺,其误差用10m弦量不超过10mm。
曲线目视圆顺,用2m弦量相邻的正矢差不超过3mm。
55..轨面目视平顺,用10m弦量不超过10mm。
66..轨距600mm,允许偏差为:直线段+5mm,-2mm,曲线段加宽后:+5mm,-2mm。
77..钢轨型号22kg/m,道岔型号DK622-4-12,钢轨高度误差不得超过±1mm。
88..直线段两股钢轨应水平,误差不大于5mm,曲线加高后误差不大于5mm。
99..轨道接头间隙不大于5mm。
1100..接头必须采用悬接:直线段应对接,相对错距不大于50mm,曲线段应错接,相对错距不小于2m。
1111..轨枕规格符合要求,要到达规定的凝固时间,扣压件齐全、巩固、有效。
1122..轨枕间距650mm,误差±50mm,轨道接头处间距不大于440m。
1133..单轨道渣宽度不低于1.7m,轨枕下道渣厚度不低于100mm,轨枕埋入深度40-60mm。
道渣捣固坚实,无空板、吊板。
1144..路基无严重塌坡、底鼓、沉降现象。
1155..道床整洁、道渣不埋轨枕面,无积水、淤泥。
轨道安装标准

轨道安装标准(1)每根钢轨应安装两组防爬设备,每对钢轨应用三根轨距拉杆;(2)两条钢轨顶面的高差不得超过5mm;(3)在斜井中未设人行道的一侧,其管道、电力线等与轨道间的安全距离为:使用构件支撑时不得小于25cm;锚喷或混凝土衬砌时不得小于20cm;使用皮带运输机时不得小于40cm;(4)托索轮及安全闸等轨道辅助设备应与轨道一并铺设。
开拓大巷永久轨道铺设质量标准一、窄轨线路质量标准11..双、单轨中心线符合设计,偏差不大于设计值的±50mm。
双轨中心线的间距不小于设计要求,不大于设计值的20mm。
22..轨面的实际标高与设计标高的偏差为±50mm,50m内高差不超过±50mm。
33..接头平整,轨面及内侧错差不大于2mm,不应有直弯。
44..轨道线路直线目视平顺,其误差用10m弦量不超过10mm。
曲线目视圆顺,用2m弦量相邻的正矢差不超过3mm。
55..轨面目视平顺,用10m弦量不超过10mm。
66..轨距600mm,允许偏差为:直线段+5mm,-2mm,曲线段加宽后:+5mm,-2mm。
77..钢轨型号22kg/m,道岔型号DK622-4-12,钢轨高度误差不得超过±1mm。
88..直线段两股钢轨应水平,误差不大于5mm,曲线加高后误差不大于5mm。
99..轨道接头间隙不大于5mm。
1100..接头必须采用悬接:直线段应对接,相对错距不大于50mm,曲线段应错接,相对错距不小于2m。
1111..轨枕规格符合要求,要达到规定的凝固时间,扣压件齐全、坚固、有效。
1122..轨枕间距650mm,误差±50mm,轨道接头处间距不大于440m。
1133..单轨道渣宽度不低于1.7m,轨枕下道渣厚度不低于100mm,轨枕埋入深度40-60mm。
道渣捣固坚实,无空板、吊板。
1144..路基无严重塌坡、底鼓、沉降现象。
1155..道床整洁、道渣不埋轨枕面,无积水、淤泥。
轨道道岔标准

级
格率
格率
优良 90%及以上
80%及以上
合格 70%及以上
60%及以上
不合格 不符合“合格”标准
不合格项目情况
(1)不影响安全 行车 (2)质量问题要 妥善处理完毕
(1)不影响安全 行车 (2)质量问题要 妥善处理完毕
整理课件
6
窄轨铁道道岔质量标准
项目 序 号 1 轨距
2 水平
3 方向
4 轨面 前后 高低
坡度较大的绞车 道铺设有困难时, 可采用固定道床 和其它措施。
新建和大修线路 的道碴应埋没轨 枕2/3
18 水沟
排水畅通,水面应低于路基, 井底车场及行人巷道水沟盖板 应齐全、牢固
19 托绳 轮
数量齐全,转动灵活,钢丝绳 不磨轨枕及扣件
整理课件
5
(二)、道岔:
质量等 主要项目单项合 一般项目平均合
者为失效
11 接头 毫 接头应采用悬接:直线段应对接,相对错距不大 方式 米 于50;曲线段和使用抱轨式人车的斜井绞车道应 错接,相对错距不大于2米
12 扣件
鱼尾板、螺栓、弹簧垫与轨型配套,规格符合设 用小锤敲击全部
计要求,数量齐全、密贴、紧固有效
扣件
13 道钉
毫 规格与轨型配套,数量齐全, 数量齐全,浮离 米 浮、离不大于2;混凝土轨枕 不大于2
移交标准。井下 量取腰线至轨面 的垂距;井上用 水准仪测量
整理课件
2
4 方向 毫 直线目视直顺,用10米弦量 直线目视直顺, 在接头前后各5
米 不超过10;
用10米弦量不 米内选点检查。
曲线目视圆顺,用2米弦量 超过12;曲线 用2米长细绳在
相临正矢差:半径50米以上 目视圆顺,用2 外轨内侧量取
煤矿巷道拉底调道期间轨道、道岔铺设规范及使用管理

煤矿巷道拉底调道期间轨道、道岔铺设规范及使用管理一、轨道、道岔铺设规范(1)扣件必须齐全、牢固并与轨型相符。
轨道接头的间隙不得大于5mm,高低和左右错差不得大于2mm。
轨道接头间不得加短接头。
(2)直线段2条钢轨顶面的高低差,以及曲线段外轨按设计加高后与内轨顶面的高低偏差,都不得大于5mm。
轨道的两股钢轨必须保持水平直顺,严禁有三角坑。
(3)直线段和加宽后的曲线段轨距上偏差为+5mm,下偏差为-2mm。
(4)轨枕的规格及数量应符合标准要求,间距偏差不得超过50mm。
道碴的粒度及铺设厚度应符合标准要求,轨枕下应捣实。
对道床应经常清理,应无杂物、无浮煤、无积水。
(5)运行电机车的轨道应采用对接方式铺轨,轨道接头位置下面必须铺设轨枕,以减少轨道接头的弹动。
(6)同一线路必须使用同一型号钢轨。
道岔的钢轨型号,不得低于线路的钢轨型号。
矿井轨道使用期间应加强检查,定期检修。
(7)不同规格的轨道连接时,必须采用标准过渡接头或异形夹板进行连接。
(8)主要运输巷、采区轨道运输巷轨道最短不低于4.5m,其它运输巷轨道最短不低于2.5m。
(9)轨道道岔与长轨的连接接头间距、左右错差、上下错差除符合长轨接头要求外,必须保持水平、圆顺,轨道道岔不得高于或低于与之连接的长轨(水平误差不超过2mm),长轨与道岔的连接不得采用焊接。
(10)道床拉底深度、宽度,轨道中心线、轨面标高,弯道曲线半径等必须符合生产科设计要求。
(11)轨道、道岔铺设后未得到机电科、生产科允许,道床严禁打灰硬化。
道床硬化后道心铺底面距轨面不得小于40mm,两侧铺底面距轨面不得小于10mm。
(12)轨道、道岔铺设标准详见《城郊煤矿轨道铺设、维护质量标准》。
二、考核办法(1)轨道、道岔铺设、调整期间,铺设质量由施工单位队长、书记、当班跟班队长、当班验收员负责。
凡是有矿车或电机车经过的轨道,必须将道木(轨枕)下垫实,严禁出现吊板、松动现象。
轨道、道岔铺设不合格的,对当班跟班队长、验收员分别处以100元/处的罚款;隐患整改不及时或重复出现的对队长、书记分别处以100元/处的罚款。
轨道敷设标准

轨道安装标准(暂行)1、银星二号煤矿轨道运输线路使用30kg/m的钢轨,轨距900mm,混凝土轨枕规格900mm轨距,木轨枕使用松木、柳木、硬杂木,规格为160×200×1500(mm),道钉规格14×150(mm)。
2、主要运输线路轨道线路质量要求:(1)接头平整度:轨面高低和内侧错差不大于2mm;(2)轨距:直线段和加宽后的曲线段允许偏差为-2mm~5mm;(3)水平:直线段及曲线段加高后两股钢轨偏差不大于5mm;(4)轨缝不大于5mm;扣件齐全、牢固,与轨型相符;(5)轨枕规格及数量应符合标准要求,间距偏差不超过50mm;(6)道碴粒度及铺设厚度符合标准要求,轨枕下应捣实;(7)曲线段设置轨距拉杆。
3、其他轨道线路不得有杂拌道,质量要求:(1)接头平整度:轨面高低和内侧错差不大于2mm;(2)轨距:直线段和加宽后的曲线段允许偏差为-2mm~6mm;(3)水平:直线段及曲线段加高后两股钢轨偏差不大于8mm;(4)轨缝不大于5mm;扣件齐全、牢固,与轨型相符;(5)轨枕规格及数量符合标准要求,水泥轨枕间距为700mm ,间距偏差不超过50mm,木轨枕间距600mm,间距偏差不超过50mm;(6)使用木轨枕时,轨枕、道钉选用规格应符合要求,道轨两端道钉应错开,不能钉在一条直线上。
(7)道碴粒度及铺设厚度符合标准要求,轨枕下应捣实。
4、道岔轨型不低于线路轨型,无非标准道岔,符合以下要求:(1)轨距按标准加宽后及辙岔前后轨距偏差不大于+3mm;(2)水平偏差不大于5mm;(3)接头平整度:轨面高低及内侧错差不大于2mm;(4)尖轨尖端与基本轨密贴,间隙不大于2mm,无跳动,尖轨损伤长度不超过100mm,在尖轨顶面宽20mm处与基本轨高低差不大于2mm;(5)扣件齐全、牢固,与轨型相符。
机电科2018年10月19日。
煤矿轨道、道岔质量标准

煤矿轨道、道岔质量标准-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煤矿轨道、道岔质量标准I、轨道质量标准:1、轨道中心线:单轨中心线符合设计,偏差不大于设计值的±50mm,双轨中心线的间距不小于设计要求,不大于设计值20mm,双轨的中心位置与设计位置的偏差不大于50mm;2、坡度与标高:轨面的实际标高与设计标高的偏差为±50mm,坡度误差50米内不大于1/1000,高差不大于50mm;3、接头平整度:轨面高低、内错差不大于2mm,不应有硬弯;4、方向:直线目视直顺,用10米弦测量不超过10mm;曲线目视圆顺,用2米弦测量相邻正矢差:半径50米以上时不超过2mm,半径50米以下时不超过3mm;5、轨面前后高低:目视平顺,用 10米弦测量不超过10mm;倾斜绞车道不超过15mm;6、轨距:允许偏差:直线段及曲线段加宽后均为+5mm, -2mm;7、钢轨:无杂拌道,钢轨磨损不超限;8、水平:直线段两股轨道的水平误差,高度不大于5mm;(曲线段外轨超高值见表1)9、轨缝:10、轨枕质量:规格与数量符合设计要求,轨枕无失效。
11、接头方式:接头应采用悬接,直线段接头应对接,相对错距不大于50mm;曲线段接头应错接,相对错距不大于2米;(见图1)1213、道钉:15~18kg/m的截面尺寸未12mm , 24kg/m的截面尺寸未14mm 长度120mm,规格与轨型配套,数量齐全,浮离不大于2mm,混凝土轨枕扣件齐全紧固,浮离不大于2mm;14、轨枕间距:700mm,误差不大于50mm;15、捣固:道渣要捣固坚实,严禁出现空板、吊板(轨翼与轨枕间隙不大于2mm)曲线段内轨加宽值:见表2表2 曲线段内轨加宽值(mm)井下轨道曲线半径的测量方法:用2米弦测量正矢值△h,根据公式△h=b2/(8R)*1000=500/R,则轨道曲线半径R =500/△h,其中△h为测量的正矢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