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四课《友谊与成长同行》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四课《友谊与成长同行》教案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四课《友谊与成长同行》教案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四课《友谊与成长同行》教案人教版七年第四课《友谊与成长同行》教学设计一.课标与教材1.课标:积极与同学、朋友和成人交往,体会交往与友谊对生命成长的意义。

2.教材分析:本课为第二单元第一课,与第一单元有着生活逻辑上的递进关系,即进入新学校、适应新环境后要与新同学建立新友谊,体会友谊对自己成长的重要意义。

3.重难点:(1)重点:体会友谊的重要性;正确、全面地认识友谊。

(2)难点:正确、全面地认识友谊二.学情分析青少年期的同伴关系,不仅活动范围进一步扩大,朋友之间亲密感也进一步增加。

这一方面提高了中学生友谊的质量,另一方面,也对学生的交友态度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友谊对生命成长的意义,体会同学友谊的珍贵。

2.能力目标:能正确全面地认识友谊。

3.知识目标:了解友谊对个人的影响、友谊的特质、友谊会变、竞争与友谊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手段活动教学、小组讨论法、学生合作学习、小品表演;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等。

五.教学过程第一节:和朋友在一起(1课时)环节一:歌曲导入,激发兴趣:播放臧天朔演唱的歌曲《朋友》学生听完歌后,教师提问:听了这首歌你有哪些感受?学生回答后,教师点评导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朋友在一起》。

设计意图:听音乐,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导入新课。

环节二:合作探究“认识”朋友学生活动(一)数说我的朋友圈学生以自己作为圆心,将幼儿园、小学以来所记得的朋友名字在自己名字周围写下来,有多少写多少,然后结合课本P39《探究与分享》中的要求完成相应任务。

设计意图:了解自己朋友圈的情况、培养珍惜友谊的观念,增强分析比较能力。

板书内容:1.进入初中我们的朋友圈可能发生怎样的变化?有的人交往范围、朋友圈扩大了,交往的内容更丰富了;有的人朋友圈比以前变小了,但是交往更加深入了,朋友关系更加密切。

学生活动(二)讲述我的友情轶事步骤一:要求学生选取一例印象最深的友情故事在课堂上讲述,未能在课堂上讲述的同学则将自己的友情故事写成一篇短文(供课后全班交流)。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四课友谊与成长同行教案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四课友谊与成长同行教案

第四课友谊与成长同行第一框和朋友在一起教学目标:1、知道为什么要学会梳理朋友圈2、明白青少年交朋友有什么意义?重难点:青少年交朋友的意义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运用你的经验】老师、父母、同伴、其他人上述这些人都可能是我们生活中的朋友。

在下面的情景中,你的选择会是谁?快乐的事,你最愿意与谁分享?心里的秘密,你最愿意向谁倾诉?遇到了困难,你最愿意向谁求助?你最愿意与谁一起外出游玩?二、进行新课1、我的朋友圈长大,意味着什么?向小鸟羽翼日渐丰满,有了振翅高飞的渴望;外面的世界如此广阔,外面渴望有人相伴一起飞翔。

伙伴、同学、朋友,成为我们生命中越来越重要的部分。

随着年龄的增长,也许有人发现,自己的交往范围扩大了,朋友圈也扩大了,交往内容更丰富了;也许有人发现自己的朋友圈比以前变小了,但是交往更加深入,朋友关系更加密切。

【探究与分享】甲:小学时的朋友分开了。

在这个新的、陌生的环境里,我能跟谁做朋友呢?乙:没有朋友我感到孤单,有了朋友时又觉得增添了不少麻烦。

随着年龄的增长,寻找友谊更难了吗?你会因为怕麻烦而拒绝友谊吗?为什么?、对友谊的渴望,让我们相互靠近。

在与朋友的交往中,有欢笑,也有泪水;有甜蜜,也有苦涩。

经常对自己的朋友关系做些梳理,我们可以更好地觉察自己对友谊的真正期待,逐渐学会处理交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2、友谊的力量【探究与分享】朋友对你有哪些影响?在下面的空格处写上朋友的名字、朋友对你的影响及影响力的大小。

姓名:李光对我的影响:爱上打乒乓球;会开玩笑......姓名:____ 对我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 对我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 对我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 对我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完了上面的空,你有什么发现?朋友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我们的言谈举止、兴趣爱好甚至性格等都或多或少地受到朋友的影响。

人教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四课友谊与成长同行:深深浅浅话友谊》公开课教学设计_0

人教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四课友谊与成长同行:深深浅浅话友谊》公开课教学设计_0
(2)认识到对友谊的理解会存在的一些误区。
【教学重点】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
【教学难点】友谊不是一成不变的。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讨论探究法
【教学资源】名人交友的故事;林丹和李宗伟的友谊故事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讲授新课
一、朋友之初体验
活动一:友谊特质心中选。
开展调查活动,提问学生:在友谊中,什么特质是重要的呢?请选择你认为最重要的三项。
展示友谊的特质:理解、信任、亲密无间、帮助、忠诚、趣味相投、平等、诚信、相互喜欢、道结交朋友既有欢乐,也有苦恼。今天,让我们一起深入学习友谊的特质、澄清交友的误区。
展示知识点1:友谊是一种亲密关系。我们都希望在友谊中得到理解和支持、忠诚和信任、肯定和关心。
2、学情分析:
初中阶段的学生交往范围在不断扩大,他们要学会积极与同学、朋友交往,体会良好的人际交往与友谊带来的诸多好处。学生们都渴望友谊,但如何对待友谊,他们并不是很明确,接受一段友谊的淡出,学生们心理上可能难以接受,怎样对待友谊与竞争是学生们以前没有正视过的问题。
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教学目标】
和朋友在一起,这种感觉能让我们获得认可,在精神上获得满足。
学生思考回答选出三项友谊的特质,并简单说说理由。
通过问题调查,让学生在自主回答中初步说出友谊有一些重要的特质。
感悟:友谊一种亲密的关系。
活动二:欣赏国学经典《诗经▪卫风—木瓜》音乐诵读,并翻译句意。
教师提问:
组织学生完成教材第45页第一个“探究与分享”活动,并回答问题。
(1)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你如何理解“我”心里的滋味。
(2)帮助朋友,是否意味着自己会受到损失?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上第四课《友谊与成长同行——和朋友在一起》教学设计3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上第四课《友谊与成长同行——和朋友在一起》教学设计3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上第四课《友谊与成长同行——和朋友在一起》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的第四课《友谊与成长同行——和朋友在一起》,教材从友谊的力量、建立友谊、呵护友谊三个方面来阐述友谊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与人建立和维护友谊。

本课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旨在引导学生认识友谊的力量,学会与人交往,建立和呵护友谊。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心理和生理都在发生很大的变化,他们开始更加关注人际关系,尤其是友谊。

学生对于友谊有一定的认知,但如何建立和呵护友谊,如何处理人际冲突等问题,是他们面临的一大挑战。

因此,本课的教学设计需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他们通过思考和讨论,学会与人建立和维护友谊。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友谊的力量,学会与人建立和维护友谊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提高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珍惜友谊,关爱他人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友谊的力量,如何建立和呵护友谊。

如何处理人际冲突,维护友谊。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友谊的力量,学会与人建立和维护友谊。

2.小组讨论法:分组让学生针对问题进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与人交往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处理人际冲突,维护友谊。

六. 教学准备1.教材、PPT等教学资源。

2.案例材料。

3.小组讨论的相关道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组关于友谊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友谊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呈现本课的内容,包括友谊的力量、如何建立和呵护友谊等,让学生对友谊有更深入的了解。

3.操练(10分钟)分组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针对如何建立和呵护友谊等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通过讨论,培养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

4.巩固(5分钟)针对小组讨论的结果,进行总结归纳,让学生明确如何建立和呵护友谊。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2单元4课《友谊与成长同行》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2单元4课《友谊与成长同行》教案

第二单元友谊的天空第四课友谊与成长同行第一框和朋友在一起1.知识目标:懂得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交友方式和范围发生了变化,学会把握友谊。

2.能力目标:正视交友中遇到的问题,学会处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理解友谊带给我们的力量,在新环境中建立新友谊。

友谊的力量。

感受到友谊的力量。

1.教法:情节设置,引导讲解。

2.学法:自学、合作探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在我们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有许多人都曾给予我们关爱之情。

不仅有父母、老师的关爱,更有同学、朋友的关爱。

哪位同学能讲一下朋友关爱自己的事例?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讲一下朋友关爱自己的事例。

教师:是呀,友谊是人生永恒的话题。

步入初中,我们会想念小学的朋友,也会迎来新的友谊。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探讨有关朋友的话题——《和朋友在一起》。

(二)自主预习梳理新知1.__伙伴__、__同学__、__朋友__,成为我们生命中越来越重要的部分。

2.对友谊的渴望,让我们相互__靠近__。

在与朋友的交往中,有__欢笑__,也有__泪水__;有甜蜜,也有苦涩。

3.朋友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我们的__言谈举止__、__兴趣爱好__甚至__性格__等都或多或少地受到朋友的影响。

4.朋友,见证了我们一起走过的成长历程,我们需要__真诚友善__的朋友。

5.与__正直__、__诚信__和__见识广__的人交朋友,是有益的。

(三)合作探究生成能力探究一我的朋友圈(一)朋友成为我们生命中的重要部分活动一:运用你的经验(教材P38)思考:1.快乐的事,你最愿意与谁分享?2.心里的秘密,你最愿意向谁倾诉?3.遇到了困难,你最愿意向谁求助?4.你最愿意与谁一起外出游玩?学生:各抒己见。

教师总结:长大,意味着什么?像小鸟羽翼日渐丰满,有了振翅高飞的渴望;外面的世界如此广阔,我们渴望有人相伴一起飞翔。

伙伴、同学、朋友,成为我们生命中越来越重要的部分。

(二)朋友圈的变化活动二:探究与分享(教材P39)思考:随着年龄的增长,你交友的范围有什么变化?学生:分组讨论,合作交流,由小组代表汇报探究结果。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第四课友谊与成长同行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第四课友谊与成长同行

第四课友谊与成长同行第一框和朋友在一起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感受友谊的力量,学会与朋友建立真正的友谊。

能力目标:积极寻找朋友,把握原则,善交益友,不交损友。

知识目标:明白朋友对一个的影响很大,要善交益友。

懂得友谊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友谊的力量
【教学难点】让学生真正地感受到友谊的力量
【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情境分析法。

【学习方式】合作探究、汇报交流法、小组讨论法。

【教学环节】
一、复习巩固
1、怎样理解接纳自己、欣赏自己?
2、怎样才能飞得更高?
二、导入新课
导语:有人说,友谊是心中不落的太阳,让人勇往直前;有人说,友谊是美丽无价的宝石,让人无比珍惜;有人说,友谊是悠扬和谐的曲子,让人心旷神怡……你心中,友谊是什么?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来描绘。

三、讲授新课
【活动一:友谊故事会】。

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第四课 友谊与成长同行(教学设计)

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第四课 友谊与成长同行(教学设计)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成长的节拍第二课学习新天地第2课时享受学习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体会学习的苦与乐,认识学习的重要性教学难点: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学习,体验学习的乐趣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播放歌曲儿歌《读书郎》2.师提问:郎的心情是怎样的?——乐观、不怕困难的心情。

这说明了什么道理?——读书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体味学习1.学习中有快乐故事一:爱迪生发明了电灯、电话、电报、电影等,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一生的发明有一千多种,平均15天就有一种新发明,是世界上当之无愧的最伟大的发明家。

为了搞发明创造,他几乎每天都在实验室里辛苦工作18小时,在那里吃饭、睡觉,但他丝毫不以为苦。

他说:“我一生中从未做过一天的工作,我每天都其乐无穷。

”故事二:宋末遗民翁森在他的名作《四时读书乐》中写道,春天“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锄”,夏季“读书之乐乐无穷,瑶琴一曲来熏风”,秋季“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弄明月霜天高”,冬季“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

字里行间流露出学习的无穷乐趣和他对读书的浓厚兴趣。

2.快乐的学习经历设计意图:一是学生回顾自己的学习经历,体会曾经的快乐。

过去的一些事情,当时也许是痛苦的经历,现在想来也许是难忘的美好回忆。

二是展望自己的未来,可以让学生谈出自己的期望,帮助学生思考让自己快乐的方法。

(1)回顾思考:回顾自己学习过程中快乐的经历,思考自己快乐的原因。

(2)交流分享:交流自己快乐的经历或印象深刻的事情,引发同学共鸣。

教师总结:学习是多方面的,是一个过程,学习中有快乐,但我们并不是每时每刻都能从中感受到快乐,有时候也有辛苦。

3.学习中有辛苦(1)请同学们找寻有关表达学习是辛苦的成语或诗词。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诗句;“头悬梁”“锥刺骨”的典故;“梅花香自苦寒来”的名言。

(2)在学习遇到这么多困苦时,你是怎么去想的?又是怎样去做的?又会有什么样的结果?这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提示:有的同学:努力去克服学习中出现的困难,解决了问题,感觉自己真能干,有一种超越自我的自豪感。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四课 友谊与成长同行 教案(2课时)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四课 友谊与成长同行 教案(2课时)

七年级上册第四课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友谊的天空
单元综述
【地位和作用】
交往能力和良好的交往品质是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

本单元从学生与朋友交往方面使学生体会相互依存的生命关系:一方面在与同学、朋友的交往中,体验到自己是被需要的,从而获得意义感和价值感,增强自信心;另一方面认识到自己也需要他人的认可、关心和支持,从而体悟到人人需要接纳、支持和帮助,这有助于初中生在生活中学会理解他人、欣赏他人,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

可以看出,本单元既是基于学生道德和心理发展在初中生活起步阶段的重要地位,又是对初中生活逐步展开后学生实际需要的回应,更体现了本单元在学生生命成长中具有的重要意义。

【链接新课标】
我与他人和集体
1.2 了解青春期闭锁心理现象及危害,积极与同学、朋友和成人交往,体会交往与友谊对生命成长的意义。

1.5 学会用恰当的方式与同龄人交往,建立同学间的真诚友谊,正确认识异性同学之间的交往与友谊,把握原则与尺度。

2.5 知道每个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的,做到平等待人,不凌弱欺生,不以家境、身体、智能、性别等方面的差异而自傲或自卑,不歧视他人,富有正义感。

我与国家和社会
1.2 合理利用互联网等传播媒介,初步养成积极的媒介批评能力,学会理性利用现代媒介参与社会公共生活。

【单元重难点】
重点:友谊的力量,友谊的特质,建立友谊的方法,网上交往的特点。

难点:学会正确处理交友中存在的问题,呵护友谊的方法,慎重结交网友。

【单元知识树】
第四课友谊与成长同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七年第四课《友谊与成长同行》教学设计
一.课标与教材
1.课标:积极与同学、朋友和成人交往,体会交往与友谊对生命成长的意义。

2.教材分析:本课为第二单元第一课,与第一单元有着生活逻辑上的递进关系,即进入新学校、适应新环境后要与新同学建立新友谊,体会友谊对自己成长的重要意义。

3.重难点:
(1)重点:体会友谊的重要性;正确、全面地认识友谊。

(2)难点:正确、全面地认识友谊
二.学情分析
青少年期的同伴关系,不仅活动范围进一步扩大,朋友之间亲密感也进一步增加。

这一方面提高了中学生友谊的质量,另一方面,也对学生的交友态度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友谊对生命成长的意义,体会同学友谊的珍贵。

2.能力目标:能正确全面地认识友谊。

3.知识目标:了解友谊对个人的影响、友谊的特质、友谊会变、竞争与友谊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手段
活动教学、小组讨论法、学生合作学习、小品表演;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等。

五.教学过程
第一节:和朋友在一起(1课时)
环节一:歌曲导入,激发兴趣:
播放臧天朔演唱的歌曲《朋友》
学生听完歌后,教师提问:听了这首歌你有哪些感受?学生回答后,教师点评导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朋友在一起》。

设计意图:听音乐,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导入新课。

环节二:合作探究“认识”朋友
学生活动(一)数说我的朋友圈
学生以自己作为圆心,将幼儿园、小学以来所记得的朋友名字在自己名字周围写下来,有多少写多少,然后结合课本P39《探究与分享》中的要求完成相应任务。

设计意图:了解自己朋友圈的情况、培养珍惜友谊的观念,增强分析比较能力。

板书内容:
1.进入初中我们的朋友圈可能发生怎样的变化?
有的人交往范围、朋友圈扩大了,交往的内容更丰富了;有的人朋友圈比以前变小了,但是交往更加深入了,朋友关系更加密切。

学生活动(二)讲述我的友情轶事
步骤一:要求学生选取一例印象最深的友情故事在课堂上讲述,未能在课堂上讲述的同学则将自己的友情故事写成一篇短文(供课后全班交流)。

步骤二: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将讨论结果在班上交流
(1)全班学生评比谁的故事最感人,感人的原因是什么?
(2)这些感人故事让你明白了哪些道理?
设计意图:通过活动让学生体会友谊对自己的影响、感受友情的美好,强化珍视友情的观念,体验友情带来的快乐
和感动。

板书内容:
2.朋友对我们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1)我们的言谈举止、兴趣爱好甚至性格等都或多或少地受到朋友的影响。

(2)因为朋友,我们少了几分孤独,多了些许温暖,活得更加自在;因为朋友,我们感受到自身的价值,多了一份对自己的欣赏;因为朋友,我学会了更好地与人相处,享受交往的快乐。

(3)朋友丰富了我们的生活经验,友谊让我们更深刻地体悟生命的美好。

环节三:课堂小结情感升华
用一句话格言表达自己对朋友的理解
第二节深深浅浅话友谊
环节一:歌词导入,激发兴趣
(一)课件展示由谭咏麟演唱的《朋友》歌词,让学生思考分析歌词内容,导入本课教学。

繁星流动和你同路
从不相识开始心接近
默默以真挚待人
人生如梦朋友如雾
难得知心几经风暴
为着我不退半步正是你
遥遥晚空点点星光息息相关
你我那怕荆棘铺满路
替我解开心中的孤单
是谁明白我
情同两手一起开心一起悲伤
彼此分担总不分我或你
你为了我我为了你
共赴患难绝望里紧握你手
朋友
让学生挑出自己最喜欢的几句,然后说说喜欢的原因。

学生回答后,教师点评导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朋友在一起》。

设计意图:听音乐,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导入新课。

环节二:
学生活动一:小组分享
以小组为单位,结合课本P44《运用你的经验》小栏目分析友谊具有哪些特质。

设计意图:了解自己朋友圈的情况、培养珍惜友谊的观念,增强分析比较能力。

板书内容:
1.友谊具有哪些特质?
(1)友谊是一种亲密的关系。

(2)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

(3)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

学生活动二:小品表演
选出若干组学生,分别模拟:
(1)朋友遇到困难时场景,看看朋友会怎么做(供课后全班交流)。

(2)考试时,好友就坐在自己旁边的位置,遇到难题希望你偷偷地告诉他答案。

(3)……
表演完后,教师根据结合学生的评价意见肯定学生的参
与行为,表扬演得好的学生,然后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将讨论结果在班上交流。

教师点评归纳
设计意图:通过活动让学生正确认识友谊的特质、友谊是会变化的、竞争与友谊的关系等。

培养学生正确的友谊观念,从而为下一课《交友的智慧》这一内容的教学做好铺垫。

板书内容:
2.友谊是一成不变的吗?对此,我们应怎么看待?
友谊不是一成不变的。

我们要学会接受一段友谊的淡出,坦然接受新的友谊。

3.竞争一定会伤害友谊吗?
竞争并不必然伤害友谊,关键是我们对待竞争的态度。

如果我们能坦然接受并欣赏朋友的成就,就不会沉溺于失利的痛苦。

4.我们应怎么去看待竞争与友谊?
(1)坦然接受并欣赏朋友的成就。

(2)在竞争中自我反省和激励。

5.友谊可以不讲原则吗?
友谊不能没有原则。

友谊需要信任和忠诚,但并不等于不加分辨地为朋友做任何事。

当朋友误入歧途,不予规劝甚至推波助澜,反而会伤害朋友,伤害友谊。

环节三:课堂小结(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