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定分析法概论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滴定分析法概论习题及答案.doc

第四章滴定分析法概论1.解释以下名词术语:滴定分析法,滴定,标准溶液(滴定剂),标定,化学计量点,滴定终点,滴定误差,指示剂,基准物质。
2.滴定度的表示方法T B/A和T B/A%各自的意义如何?3.基准试剂(1) H2C2O4 2H2。
因保存不当而部分分化;(2) Na2CO3因吸潮带有少量湿存水。
用(1)标定NaOH[或用(2)标定HC1]溶液的浓度时,结果是偏高还是偏低?用此NaOH (HC1)溶液测定某有机酸(有机碱)的摩尔质量时结果偏高还是偏低?4.有一在空气中瀑露过的氢氧化钾,经测定知其含水7.62%, K2CO3 2.38%及KOH 90.00%o 将此试样 1.000g 加 1.000 mol-U1 HC1 溶液46.00mL, 过量的酸再用1.070 mol-L-1KOH反滴定至完全反应。
将此溶液蒸发至干,问所得残渣是什么?有多少克?5.分析纯的NaCl试剂,如不做任何处理,用来标定AgNO3溶液的浓度,结果会偏高。
为什么?6.下列各分析纯物质,用什么方法将它们配制成标准溶液?如需标定,应该选用哪些相应的基准物质?H2SO4, KOH,邻苯二甲酸氢钾,无水碳酸钠。
7.下列情况将对分析结果产生何种影响:A.正误差,B.负误差,C.无影响,D.结果混乱。
(1)标定HC1溶液浓度时,使用的基准物Na2CO3中含有少量Na HCO3;(2)用递减法称量试样时,第一次读数时使用了磨损的缺码;(3)加热使基准物溶解后,溶液未经冷却即转移至容量瓶中并稀释至刻度,摇匀,马上进行标定;(4)配制标准溶液时未将容量瓶内溶液摇匀;(5)用移液管移取试样溶液时事先未用待移取溶液润洗移液管;(6)称量时,承接试样的锥形瓶潮湿。
8.配制浓度为2.0mol・L』下列物质溶液各5.0x10-2 mL,应各取其浓溶液多少毫升?(1)氨水(密度0.89 g-cm-3,含NH329%)(2)冰乙酸(密度1.84 g-cm-3,含HAclOO%)(3)浓硫酸(密度1.84 g-cm-3,含H2SO496%)9.欲配制c KMnO4~0.020 mol-L'1的溶液5.0xW2 mL,须称取KMnO4多少克?如何配制?应在500.0 mL0.08000 mol-L^NaOH溶液中加入多少毫升0.5000 mol-L-'NaOH溶液,才能使最后得到的溶液浓度为0.2000 moll」?10.要加入多少毫升水到l.OOOLO.ZOOOmol-L^HCl溶液里,才能使稀释后得到的HC1溶液对CaO的滴定度T H ci/cao =0.005000g・ml/?11.要加多少毫升水到1.000 L 0.2000 moL・L』HCl溶液里,才能使稀释后的HC1 溶液对CaO 的滴定度Tci/cao-0.005000g • mL1?H12.欲使滴定时消耗O.lOmol-L-'HCl溶液20~25 mL,问应称取基准试剂Na2CO3多少克?此时称量误差能否小于0.1%?13.确称取0.5877 g基准试剂Na2CO3,在100 mL容量瓶中配制成溶液,其浓度为多少?称取该标准溶液20.00mL标定某HC1溶液,滴定中用去HC1 溶液21.96mL,计算该HC1溶液的浓度。
4-滴定分析概论

滴定分析法概论作业答案3. 基准试剂(1)H 2C 2O 4 ·2H 2O 因保存不当而部分风化;(2)Na 2CO 3因吸潮带有少量湿存水。
用(1)标定NaOH[或用(2)标定HC1]溶液的浓度时,结果是偏高还是偏低?用此NaOH (HC1)溶液测定某有机酸(有机碱)的摩尔质量时结果偏高还是偏低?答:用(1)标定NaOH 溶液的浓度时,结果偏低,H 2C 2O 4 ·2H 2O 风化,失水,有效成分H 2C 2O 4 增加m A /M A =1/2c B V B m 大→V 大→c 小用此NaOH 溶液测定有机酸的摩尔质量时结果偏高。
M A = m A /(c B V B ) c 小→M 大用(2)标定HCl 溶液的浓度时,结果偏高;Na 2CO 3吸潮,有效成分Na 2CO 3减少,m A /M A =1/2c B V B m 小→V 小→c 大用此HCl 溶液测定有机碱的摩尔质量时结果偏低。
M A = m A /(c B V B ) c 大→M 小6.下列各分析纯物质,用什么方法将它们配制成标准溶液?如需标定,应该选用哪些相应的基准物质?H 2SO 4, KOH , 邻苯二甲酸氢钾, 无水碳酸钠。
解:基准试剂课采用直接配制法,非基准试剂只能采用间接配制法(标定法)配制。
H 2SO 4,KOH 用间接配配制法配成标准溶液。
邻苯二甲酸氢钾, 无水碳酸钠用直接配制法配成标准溶液。
H 2SO 4选用无水Na 2CO 3,KOH 选用邻苯二甲酸氢钾。
11.要加多少毫升水到1.000 L 0.2000 moL•L -1HCl 溶液里,才能使稀释后的HCl 溶液对CaO 的滴定度T HCl / CaO =0.005000g ∙ mL -1?已知:M CaO =56.08 g.mol -1 解:已知 M CaO =56.08 g.moL -1,HCl 与CaO 的反应:CaO+2H +=Ca 2++H 2O即: 2=ab 稀释后HCl 标准溶液的浓度为:1331783.008.562005000.010000.1210-⋅=⨯⨯⨯=⨯⨯=L mol M T C CaO CaOHCl HCl 设稀释时加入纯水为V mL ,依题意:1.000×0.2000=0.1783×(1.000+10-3×V)0.2000 = 0.1783 + 0.1783×10-3 × V0.2000 -0.1783 = 1.783×10-4 × V0.0217 = 1.783×10-4 × V∴ V=122mL (三位有效数字)12.欲使滴定时消耗0.10mol·L -1HC1溶液20~25 mL ,问应称取基准试剂Na 2CO 3多少克?此时称量误差能否小于0.1%?已知:M Na2CO3=105.99 g.mol -1解:设应称取x gNa 2CO 3+2HCl==2NaCl+CO 2+H 2O当V1=V=20mL ,时, x=1/2×0.10×20×10-3×105.99=0.11g当V2=V=25mL ,时, x=1/2×0.10×25×10-3×105.99=0.13g应称取基准试剂Na 2CO 3 0.11~0.13克如果要求称量的相对误差小于0.1%,一般采用万分之一天平,称量一次的绝对误差为±0.0001g ,称量一份试样需读两次数,则绝对误差为±0.0002g , 则试样最小称取量为g g 2.0%1.00002.0=± 那么,称取0.11~0.13克, 此时称量误差不能小于0.1%16.称取分析纯试剂K 2Cr 2O 7 14.709g ,配成500.0mL 溶液,试计算:(1)K 2Cr 2O 7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2)K 2Cr 2O 7溶液对Fe 和Fe 2O 3的滴定度;111.7.159,.845.55,.2.294:32722---===mol g M mol g M mol g M O Fe Fe O Cr K 已知解: 根据公式:VM m c B B B ⨯= (1) 已知 g m O Cr K 709.14722=,mL V 500=和 moL g M O Cr K 2.294722=代入上式得:111000.010005002.294709.14722--⋅=⋅⨯=L moL L mL mLmoL g g c O Cr K(2) C r 2O 72-+6Fe 2++14H +==2Cr 3++6Fe 3++7H 2OCr 2O 72 ≎ 6Fe 2 ≎ 6Fe ≎ 6Fe 3+ ≎ 3Fe 2O 3+-⨯=227261Fe O Cr n n 3227231O Fe O Cr n n ⨯=- ∴Fe O Cr K Fe O Cr K M LmL c T ⨯⨯⋅⨯=-6100011722722 =111845.556100011000.0---⋅⨯⨯⋅⨯⋅moL g L moL L moL =0.03351g ·mL -132722327223100011O Fe O Cr K O Fe O Cr K M L mL c T ⨯⨯⋅⨯=- =0.1000mL ·L -1117.159310001--⋅⨯⨯⋅⨯moL g L mL=0.04791g ·mL -117.已知1.00mL 某HCl 标准溶液中含氯化氢0.004374 g.mL -1,试计算:(1) 该HCl 溶液对NaOH 的滴定度T HCl/NaOH;(2) 该HC1溶液对CaO 的滴定度T HCl/CaO 。
第4章 滴定分析概论(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四章 滴定分析概论思考题与习题1. 什么是滴定分析?它的主要分析方法有哪些?答:滴定分析法又称容量分析法,是经典的化学分析法。
将一种已知准确浓度的试剂溶液滴加到被测物质溶液中,直到所加的试剂溶液与被测组分按化学反应式计量关系恰好反应完全为止,根据试剂溶液的浓度和体积,计算被测组分含量的一类方法称为滴定分析法。
滴定分析法主要的分析方法有:酸碱滴定法,配位滴定法,沉淀滴定法及氧化还原滴定法等。
2. 能用于滴定分析的化学反应应具备什么条件?答:(1)反应必须定量完成;(2)反应速度要快;(3)有简便可靠的方法确定滴定终点。
3. 什么是基准物质?基准物质应具备哪些条件?答:用来直接配制标准溶液或标定标准溶液的物质称为基准物质。
基准物质必须具备下列条件:(1)应具有足够的纯度;(2)物质的组成要与化学式完全符合;(3)性质稳定;(4)具有较大的摩尔质量。
4. 下列物质中哪些可以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哪些只能用间接法配制?NaOH 、H 2SO 4、HCl 、KMnO 4、NaCO 3、AgNO 3、NaCl 、K 2Cr 2O 7。
答:直接法配制:NaCO 3、NaCl 、K 2Cr 2O 7;间接法配制:NaOH 、H 2SO 4、HCl 、KMnO 4、AgNO 3。
5. 以HCl 溶液为滴定剂测定样品中K 2CO 3的含量,若其中含有少量Na 2CO 3,测定结果将偏高还是偏低?答:偏高。
6. 已知浓硫酸的相对密度为1.84,其中含H 2SO 4约为96%,求其量浓度为多少?如欲配制1L 0.1mol/L 的H 2SO 4溶液,应取这种浓硫酸多少毫升?解:浓硫酸的物质的量的浓度为242424H SO H SO H SO 1.8496%1000mol /L 18mol /L 98.01c M ρω⨯==⨯= 配制浓度为0.10mol/L 溶液1L 需要浓硫酸体积为ml 6.5mol/L18mol/L 10.0ml 100042SO H =⨯==浓稀c Vc V 7. 中和下列酸溶液,需要多少毫升0.2150mol/L NaOH 溶液?①22.53ml 0.1250mol/L 的H 2SO 4溶液;②20.52ml 0.2040mol/L 的HCl 溶液。
第三章滴定分析概述(练习题参考答案)

第三章 滴定分析概述(练习题参考答案)5.H 2C 2O 4·2H 2O 基准试剂不密封,或长期置于放有干燥剂的干燥器中,它会失去水分,使称取H 2C 2O 4的量增加,导致消耗NaOH 的体积增加,从而使标定出来的NaOH 的浓度偏低。
6.(1) 已知ρ=1.42 g·mL -1,w =70%,设应量取浓HNO 3的体积为V A ,稀释后的浓度c B =0.20 mol·L -1,V B =500mL ,M (HNO 3)=63.01 g·mol -1,根据题意,有AB B wV c V Mρ=所以 -1-110.20m o l L 0.500L 63.01g m o l6.3m L 1.42g m L 70%B B A c V M V w ρ-⋅⨯⨯⋅===⋅⨯ 同理 -1-110.20m o l L 0.500L 98.08g m o l5.6m L 1.84g m L 96%B B A c V M V w ρ-⋅⨯⨯⋅===⋅⨯ 7.已知m (Na 2B 4O 7·10H 2O)=0.4357g ,M (Na 2B 4O 7·10H 2O)=381.37 g·mol -1, V (HCl)=21.12mL 。
根据反应式247233Na B O 2HCl 5H O 4H BO 2NaCl +++═24722472(Na B O 10H O)(HCl)(HCl)1(Na B O 10H O)2m c V M ⋅=⋅247224721-1(Na B O 10H O)(HCl)1(Na B O 10H O)(HCl)20.4357g0.1082mol L 1381.37g mol 21.12mL 2m c M V -⋅=⋅==⋅⨯⋅⨯8.设加水体积为V ,稀释前为A 稀释后为B 。
根据题意,有-110.5450mol L 100mL100mL 9mL 0.5000mol LA A A Bc V V V c -⋅⨯=-==-=⋅9.已知m (Zn)=0.6500g ,V =250.0mL ,M (Zn)=65.39 g·mol -1。
滴定分析概述习题及答案

滴定分析概述习题一、选择题1.滴定分析中,一般利用指示剂颜色的变化来判断化学计量点的到达,在指示剂变色时停止滴定。
这一点称为:A.等量点B.滴定分析C.滴定D.滴定终点2 .下列物质中可用于直接配制标准溶液的是:A. 固体NaOH(G.R.)B. 浓HCl (G.R. )C. 固体K2Cr2O7(G.R.);D. 固体Na 2S 2O3·5H 2O (C .P. )3. 标定HCl 溶液常用的基准物有:A. 无水Na2CO 3B. 草酸(H 2C 2O4·2H 2O )C. CaCO3D. 邻苯二甲酸氢钾4. 直接配制标准溶液时必须使用:A.分析试剂B.保证试剂C.基准试剂D. 化学试剂5. 在酸碱滴定分析中可以作为基准物的有:A.硼砂B.氨水C.盐酸D. 氢氧化钠6. 化学计量点与滴定终点之间的差值称为:A.绝对误差B.相对误差C.滴定误差D. 终点误差7. 若c(H2SO4)=1mol/L,c(H+)=A. 1mol/LB. 2mol/LC.1/2mol/LD. 4 mol/L8. 计算0.002000mol/L K2Cr2O7溶液对Fe2O3(其摩尔质量为159.7g/mol)的滴定度(单位:mg/mL):A. 9.600B. 0.9600C.0.3200D.1.6009. 0.1000mol/L HCl溶液以Na2O(其摩尔质量为62.00 g/mol)表示的滴定度(单位:g/mL)为:A. 0.003100B. 0.006200C. 0.03100D. 0.0620010.用0.1 mol/L HCl溶液滴定0.16g纯Na2CO3(其摩尔质量为106 g/mol)至甲基橙变色为终点,约需HCl溶液:A.10 mLB.20 mLC.30 mLD.40 mL二、填空题1.物质间达到化学反应完全时的称为。
2.实验室用水按照国家标准分为、、共三个等级。
3. “物质的量”的单位为单位,符号为。
第五章 化学平衡与滴定分析法概论答案

第五章化学平衡与滴定分析法概论练习题参考答案1.所谓化学计量点和滴定终点是一回事。
(.×)2.所谓终点误差是由于操作者终点判断失误或操作不熟练而引起的。
(×)3.滴定分析的相对误差一般要求为小于0.1%,滴定时消耗的标准溶液体积应控制在10~15mL。
(.×)4. 在滴定分析中,一般用指示剂颜色的突变来判断化学计量点的到达,在指示剂变色时停止滴定。
这一点称为(C)(A)化学计量点(B)滴定误差(C)滴定终点(D)滴定分析5. 滴定分析中,对化学反应的主要要求是(A )(A)反应必须定量完成(B)反应必须有颜色变化(C)滴定剂与被测物必须是1:1的计量关系(D)滴定剂必须是基准物6. 滴定分析常用于测定含量(≥1%)的组分。
7. 滴定分析法包括(酸碱滴定法)、(络合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和(沉淀滴定法)四大类。
8.1L溶液中含有98.08gH2SO4,则c( 2H2SO4)=2mol/L。
(×)9. 0.2000 mol/LNaOH溶液对H2SO4的滴定度为(D )g·mL-1(A)0.0004900 (B)0.004900 (C)0.0009800 (D)0.00980010. T NaOH/HCl=0.003000g/mL表示每(1.00 mL NaOH标准溶液)相当于0.003000(g HCl )。
11.凡是优级纯的物质都可用于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
(×)12.溶解基准物质时用移液管移取20~30mL水加入。
(×)13. 120℃干燥过的分析纯CaO(不可以)(可以或不可以)作滴定分析的基准物, 其原因是(不稳定, 易吸水及二氧化碳)。
14. 以下物质必须采用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的是( B )(A) K2Cr2O7(B) Na2S2O3(C) Zn (D) H2C2O4·2H2O15. 以下标准溶液可以用直接法配制的是( C)(A) KMnO4(B) NaOH (C) K2Cr2O7(D) FeSO416. 以下试剂能作为基准物的是( D)(A) 分析纯CaO (B) 分析纯SnCl2·2H2O(C) 光谱纯FeO (D) 99.99%金属铜17. 配制以下标准溶液必须用间接法配制的是( C)(A) NaCl (B) Na2C2O4(C) NaOH (D) Na2CO318. 为标定HCl溶液可以选择的基准物是( B)(A) NaOH (B) Na2CO3(C) Na2SO3(D) Na2S2O319.测量的准确度要求较高时,容量瓶在使用前应进行体积校正。
01-滴定分析概论

化学分析试题集亠、滴定分析概论(211题)、选择题(共34题) 1. 2 分(0101)试样用量为 0.1 ~ 10 mg 的分析称为 ------------------------------------- ( )(A)常量分析 (B)半微量分析(C)微量分析 (D)痕量分析2. 2 分(0102)试液体积在 1 ~ 10 mL 的分析称为 --------------------------------------- ( )(A)常量分析 (B)半微量分析(C)微量分析 (D)痕量分析3. 2 分(0103)准确移取1.0 mg/mL 铜的标准溶液2.50 mL,于容量瓶中稀释至 500 mL,则稀释后的溶液 含铜(g/mL)为 -------------------------------------------------------------- ()(A) 0.5 (B) 2.5(C) 5.0(D) 254. 2 分(0104)每 100 mL 人体血浆中,平均含 K +18.0mg 和 CI -365 mg 。
已知 M(K +)= 39.1 g/mol, M(Cl -)= 35.5 g/mol 。
血浆的密度为 1.0 g/mL 。
则血浆中 K +和Cl -的浓度为 ------------------- ()(A) 1.80 X 10-1 和 3.65 mol/L (B) 7.04 X 10-3 和 1.30 X 10-1 mol/L (C) 4.60 X 10-3 和 1.03 X 10-1 mol/L (D) 4.60 X 10-6 和 1.03 X 10-4 mol/L5. 2 分(0105)海水平均含 1.08 X 103 g/g Na +和270 g/g SO 42-,海水平均密度为1.02g/mL 。
已知 A r (Na)=23.0, M r (SO 42-)=96.1,则海水中 pNa 和 pS04 分别为 ------------------- ()(A) 1.32 和 2.54 (B) 2.96 和 3.56 (C) 1.34 和 2.56 (D) 4.32 和 5.546. 2 分(0106)海水平均含1.08 X 103 g/g Na +和270 g/g SO 42-,海水平均密度为 1.02g/mL,则海水中Na +和 SO 42-浓度(mol/L)为 ---------------------------------------------------- ()已知 A r (Na)=23.0, M r (SO 42-)=96.1 7. 2 分(0107)以下试剂能作为基准物的是 --------------------------------------------- ()(A)分析纯 CaO (B)分析纯 SnCI 2 • 2H 2O (C) 光谱纯三氧化二铁(D) 99.99%金属铜8. 2 分(0108)用邻苯二甲酸氢钾为基准物标定[M r (KHC 8H 8O 4)=204.2] ------------------------------------------------------------------------------ ()(A) 0.2 g 左右 (B) 0.2 g ~ 0.4 g (C) 0.4 g ~ 0.8 g (D) 0.8 g ~ 1.6 g9. 2 分(0109)(A) 4.79 X 10-5, 2.87 X 10-6 (C) 4.60 X 10-2, 2.76 X 10-3 (B) 1.10 X 10-3, 2.75 X 10-4 (D) 4.79 X 10-2, 2.87 X 10-30.1 mol/L NaOH 溶液,每份基准物的称取量宜为在滴定分析中所用标准溶液浓度不宜过大,其原因是-----------------------(A) 过量半滴造成误差大(B) 造成终点与化学计量点差值大,终点误差大 (C) 造成试样与标液的浪费 (D) (A)、(C)兼有之 10. 2 分(0110)欲配制AS 2O 3标准溶液以标定 0.02 mol/L KMnO 4溶液,如要使标定时两种溶液消耗的体 积大致相等,贝U AS 2O 3溶液的浓度约为 ------------------------------------- ()(A) 0.016 mol/L (B) 0.025 mol/L (C) 0.032 mol/L (D) 0.050 mol/L 11. 2 分(0111)移取一定体积钙溶液,用0.02000 mol/L EDTA 溶液滴定时,消耗25.00 mL;另取相同体积 的钙溶液,将钙定量沉淀为 CaC 2O 4,过滤,洗净后溶于稀 H 2SO 4中,以0.02000 mol/L KMnO 4 溶液滴定至终点,应消耗溶液体积(mL)为 ------------------------------------------------ () (A) 10.00 (B) 20.00(C) 25.00(D) 30.0012. 2 分(0112)用同一 KMnO 4标准溶液分别滴定体积相等的 FeSO 4和H 2C 2O 4溶液,耗用的标准溶液体积相等,对两溶液浓度关系正确表述是 ---------------------------------------- ()(C) c(FeSO 4)=2c(H 2C 2O 4) (D) 2 n(FeSO 4)= n(H 2C 2O 4)2 分(0113)移取KHC 2O 4 • H 2C 2O 4溶液25.00 mL,以0.1500 mol/L NaOH 溶液滴定至终点时消耗 25.00 mL 。
《分析化学》习题参考答案-滴定部分

第二章误差和分析数据处理1、指出下列各种误差是系统误差还是偶然误差?如果是系统误差,请区别方法误差、仪器和试剂误差或操作误差,并给出它们的减免方法。
答:①砝码受腐蚀:系统误差(仪器误差);更换砝码。
②天平的两臂不等长:系统误差(仪器误差);校正仪器。
③容量瓶与移液管未经校准:系统误差(仪器误差);校正仪器。
④在重量分析中,试样的非被测组分被共沉淀:系统误差(方法误差);修正方法,严格沉淀条件。
⑤试剂含被测组分:系统误差(试剂误差);做空白实验。
⑥试样在称量过程中吸潮:系统误差(操作误差);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
⑦化学计量点不在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内:系统误差(方法误差);另选指示剂。
⑧读取滴定管读数时,最后一位数字估计不准:偶然误差;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增加测定次数。
⑨在分光光度法测定中,波长指示器所示波长与实际波长不符:系统误差(仪器误差);校正仪器。
⑩在HPLC测定中,待测组分峰与相邻杂质峰部分重叠系统误差(方法误差);改进分析方法6、两人测定同一标准试样,各得一组数据的偏差如下:① 求两组数据的平均偏差和标准偏差;② 为什么两组数据计算出的平均偏差相等,而标准偏差不等; ③ 哪组数据的精密度高? 解:①nd d d d d 321n++++=0.241=d 0.242=d12i -∑=n d s 0.281=s0.312=s②标准偏差能突出大偏差。
③第一组数据精密度高。
7、测定碳的相对原子质量所得数据:12.0080、12.0095、12.0099、12.0101、12.0102、12.0106、12.0111、12.0113、12.0118及12.0120。
求算:①平均值;②标准偏差;③平均值的标准偏差;④平均值在99%置信水平的置信限。
解:①12.0104i=∑=nx x ②0.00121)(2i =--∑=n x x s ③0.00038==ns s④0.00120.000383.25 25.3t 92-2 0.01±=⨯±==±±==时,,查表置信限=f nst ns tx u8、在用氯丁二烯氯化生产二氯丁二烯时,产品中总有少量的三氯丁二烯杂质存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滴定分析法概论复习题及参考答案(1)
一、解释并记忆(14分)
1、滴定液(标准溶液):已知准确浓度的试剂溶液。
2、滴定:用滴定管滴加溶液的操作过程。
3、化学计量点:标准溶液与待测组分恰好完全反应之点。
4、指示剂:滴定分析中能发生颜色改变而指示终点的试剂
5、终点:指示剂变色时,停止滴定操作之点。
6、终点误差:终点与计量点之间的差别。
7、标定:利用基准物质或已知准确浓度的溶液来确定标准溶液浓度的操作过程。
二.填空题(20分)
1、滴定分析法(容量分析法)是使用滴定管将一种已知准确浓度的试剂溶液(标准溶液)滴加到待测物的溶液中,直到与待测组分恰好完全反应为止,然后根据标准溶液的浓度和所消耗的体积,算出待测组分的含量的分析方法。
2、滴定分析法的特点有:准确度高,操作简便、测定快速,应用广泛,适于常量分析。
3、滴定分析法可法分为:酸碱滴定法;沉淀滴定法;配位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及非水溶液滴定法。
4、滴定分析法的滴定方式有:直接滴定法;返滴定法;置换滴定法;间接滴定法。
5、标准溶液的标定方法有:1)基准物质标定法:①多次称量法②移液管法;2)滴定液比较法。
三、简答题(26分)
1、简述滴定反应的条件。
(4分)
答:能用于滴定分析的化学反应要快、要定量地完成(≧99.9%)(无副反应)(反应必须具有确定的化学计量关系);要有适当简便的方法确定滴定终点。
2、什么是基准物质?它应具备什么条件?(6分)
答:基准物质是可用来直接配制滴定液或标定溶液浓度的物质。
对基准物质应具备的条件有:(1)纯度要高:物质必须具有足够的纯度(99.9%)(2)组成要固定:物质组成与化学式应完全符合;(3)性质要稳定; (4)摩尔质量(M)要较大。
3、简述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
(10分)
答:方法有:1)直接法:用分析天平称量基准物质,用容量瓶配制,定容。
步骤:称量→溶解→转移→定容→计算,根据称量的质量和体积计算标准溶液的准确浓度。
公式:cV=m/M。
2)间接法(标定法):标准溶液的浓度通过基准物质来确定或用另一种标准溶液来确定的方法。
先配成近似浓度的溶液,再用基准物质或另一种标准溶液来确定它的准确浓度。
4、简述滴定度的概念。
(6分)
答:滴定度有两种表示方法:1)指每毫升滴定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g/ml),以T B表示。
m B=T B·V;2)指每毫升滴定液相当于被测物质的质量(g/ml),以T B/A表示。
m A=T B/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