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愿归盘谷序译文
《送李愿归盘谷序》古诗_作者韩愈_古诗送李愿归盘谷序的原文诗意翻译赏析_语文迷

太行之阳有盘谷。
盘谷之间,泉甘而土肥,草木丛茂,居民鲜少。
或曰:“谓其环两山之间,故曰‘盘’。
”或曰:“是谷也,宅幽而势阻,隐者之所盘旋。
”友人李愿居之。
愿之言曰:“人之称大丈夫者,我知之矣:利泽施于人,名声昭于时,坐于庙朝,进退百官,而佐天子出令;其在外,则树旗旄,罗弓矢,武夫前呵,从者塞途,供给之人,各执其物,夹道而疾驰。
喜有赏,怒有刑。
才畯满前,道古今而誉盛德,入耳而不烦。
曲眉丰颊,清声而便体,秀外而惠中,飘轻裾,翳长袖,粉白黛绿者,列屋而闲居,妒宠而负恃,争妍而取怜。
大丈夫之遇知于天子、用力于当世者之所为也。
吾非恶此而逃之,是有命焉,不可幸而致也。
穷居而野处,升高而望远,坐茂树以终日,濯清泉以自洁。
采于山,美可茹;钓于水,鲜可食。
起居无时,惟适之安。
与其有誉于前,孰若无毁于其后;与其有乐于身,孰若无忧于其心。
车服不维,刀锯不加,理乱不知,黜陟不闻。
大丈夫不遇于时者之所为也,我则行之。
伺候于公卿之门,奔走于形势之途,足将进而趑趄,口将言而嗫嚅,处污秽而不羞,触刑辟而诛戮,侥幸于万一,老死而后止者,其于为人,贤不肖何如也?”昌黎韩愈闻其言而壮之,与之酒而为之歌曰:“盘之中,维子之宫;盘之土,维子之稼;盘之泉,可濯可沿;盘之阻,谁争子所?窈而深,廓其有容;缭而曲,如往而复。
嗟盘之乐兮,乐且无央;虎豹远迹兮,蛟龙遁藏;鬼神守护兮,呵禁不祥。
饮且食兮寿而康,无不足兮奚所望!膏吾车兮秣吾马,从子于盘兮,终吾生以徜徉!”《送李愿归盘谷序》译文及注释译文一太行山的南面有个盘谷。
盘谷中间,泉水甘甜,土地肥沃,草木繁茂,人烟稀少。
有人说:“因为这山谷环绕在两山之间,所以称作‘盘’。
”也有人说:“这个山谷,位置幽僻而地势阻塞,是隐者盘桓逗留的地方。
”我的朋友李愿就住在这里。
李愿说:“人们称为大丈夫的人,我是了解的。
他们把利益恩惠施给别人,名声显扬于当世,在朝廷上参与政事,任免百官,辅佐皇帝发号施令。
他们到了朝廷外面,便树起旗帜,陈设弓箭,武夫在前面呼喝,侍从塞满道路,负责供给的仆役各自拿着物品,在路的两边飞快奔跑。
送李愿归盘谷序答案【《送李愿归盘谷序》阅读答案(附翻译)】

送李愿归盘谷序答案【《送李愿归盘谷序》阅读答案(附翻译)】送李愿归盘谷序阅读答案(附翻译)送李愿归盘谷序韩愈太行之阳有盘谷。
盘谷之间,泉甘而土肥,草木丛茂,居民鲜少。
或曰“谓其环两山之间,故曰‘盘’。
”或曰“是谷也,宅幽而势阻,隐者之所盘旋。
”友人李愿居之。
愿之言曰“人之称大丈夫者,我知之矣利泽施于人,名声昭于时,坐于庙朝,进退百官,而佐天子出令;其在外,则树旗旄,罗弓矢,武夫前呵,从者塞途,供给之人,各执其物,夹道而疾驰。
喜有赏,怒有刑。
才畯满前,道古今而誉盛德,入耳而不烦。
曲眉丰颊,清声而便体,秀外而惠中,飘轻裾,翳长袖,粉白黛绿者,列屋而闲居,妒宠而负恃,争妍而取怜。
大丈夫之遇知于天子、用力于当世者之所为也。
吾非恶此而逃之,是有命焉,不可幸而致也。
穷居而野处升高而望远坐茂树以终日濯清泉以自洁采于山美可茹钓于水鲜可食。
起居无时,惟适之安。
与其有誉于前,孰若无毁于其后;与其有乐于身,孰若无忧于其心。
车服不维,刀锯不加,理乱不知,黜陟不闻。
大丈夫不遇于时者之所为也,我则行之。
“伺候于公卿之门,奔走于形势之途,足将进而趑趄,口将言而嗫嚅,处污秽而不羞,触刑辟而诛戮,侥幸于万一,老死而后止者,其于为人,贤不肖何如也”昌黎韩愈闻其言而壮之,与之酒而为之歌曰“盘之中,维子之宫;盘之土,维子之稼;盘之泉,可濯可沿;盘之阻,谁争子所窈而深,廓其有容;缭而曲,如往而复。
嗟盘之乐兮,乐且无央;虎豹远迹兮,蛟龙遁藏;鬼神守护兮,呵禁不祥。
饮且食兮寿而康,无不足兮奚所望膏吾车兮秣吾马,从子于盘兮,终吾生以徜徉”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是谷也,宅幽而势阻宅房屋 B.才畯满前,道古今而誉盛德畯通“俊” C.曲眉丰颊,清声而便体便安逸 D.嗟盘之乐兮,乐且无央央完、尽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A.吾非恶此而逃之蚓无爪牙之利 B.其在外,则树旗旄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C.坐于庙朝,进退百官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D.泉甘而土肥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7.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穷居而野 /处升高而望 /远坐茂树以终 /日濯清泉以自洁 /采于山美可茹 /钓于水鲜可食B.穷居而野 /处升高而望远 /坐茂树以终日 /濯清泉以自洁 /采于山 /美可茹 /钓于水 /鲜可食 C.穷居而野处 /升高而望远 /坐茂树以终日 /濯清泉以自洁 /采于山 /美可茹 /钓于水 /鲜可食 D.穷居而野处 /升高而望 /远坐茂树以终 /日濯清泉以自洁 /采于山美可茹 /钓于水 /鲜可食 8.作者借李愿之口描绘了哪三种人对这三种人作者持什么态度( 4 分) 9.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古诗送李愿归盘谷序翻译赏析

古诗送李愿归盘谷序翻译赏析《送李愿归盘谷序》出自古文观止。
其诗文如下:【前言】《送李愿归盘谷序》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写给友人李愿的一篇赠序。
韩愈长期以来没有得到朝廷的重用,他在送李愿回盘谷隐居之时写下这篇文章,借以倾吐他的不平之气,并表达他羡慕友人隐居生活的思想感情。
【原文】太行之阳有盘谷。
盘谷之间,泉甘而土肥,草木丛茂,居民鲜少。
或曰:“谓其环两山之间,故曰‘盘'。
”或曰:“是谷也,宅幽而势阻,隐者之所盘旋。
”友人李愿居之。
愿之言曰:“人之称大丈夫者,我知之矣:利泽施于人,名声昭于时,坐于庙朝,进退百官,而佐天子出令;其在外,则树旗旄,罗弓矢,武夫前呵,从者塞途,供给之人,各执其物,夹道而疾驰。
喜有赏,怒有刑。
才畯满前,道古今而誉盛德,入耳而不烦。
曲眉丰颊,清声而便体,秀外而惠中,飘轻裾,翳长袖,粉白黛绿者,列屋而闲居,妒宠而负恃,争妍而取怜。
大丈夫之遇知于天子、用力于当世者之所为也。
吾非恶此而逃之,是有命焉,不可幸而致也。
穷居而野处,升高而望远,坐茂树以终日,濯清泉以自洁。
采于山,美可茹;钓于水,鲜可食。
起居无时,惟适之安。
与其有誉于前,孰若无毁于其后;与其有乐于身,孰若无忧于其心。
车服不维,刀锯不加,理乱不知,黜陟不闻。
大丈夫不遇于时者之所为也,我则行之。
伺候于公卿之门,奔走于形势之途,足将进而趑趄,口将言而嗫嚅,处污秽而不羞,触刑辟而诛戮,侥幸于万一,老死而后止者,其于为人,贤不肖何如也?”昌黎韩愈闻其言而壮之,与之酒而为之歌曰:“盘之中,维子之宫;盘之土,维子之稼;盘之泉,可濯可沿;盘之阻,谁争子所?窈而深,廓其有容;缭而曲,如往而复。
嗟盘之乐兮,乐且无央;虎豹远迹兮,蛟龙遁藏;鬼神守护兮,呵禁不祥。
饮且食兮寿而康,无不足兮奚所望!膏吾车兮秣吾马,从子于盘兮,终吾生以徜徉!”。
【注释】(1)阳:山的南面叫阳。
盘谷:在今河南济源北二十里。
(2)盘旋:同“盘桓”,留连、逗留。
(3)庙朝:宗庙和朝廷。
《送李愿归盘谷序》赏析

第四自然段铺写钻营之徒的趋炎附势,行为卑劣可鄙。
以上三段为文章的第二部分,作者借李愿之口描写了三种人:高官权臣、隐居之士和钻营之徒。在描写中寓有褒贬,是文章的主体部分。
昌黎韩愈,闻其言而壮之, 昌黎:韩氏的郡望。郡望,就是郡中的名门望族。唐代重世族,所以作者标郡望。壮之:以之为壮,认为他讲得有气魄。○以“壮之”二字肯定,说明“愿之言”合作者之意。 与之酒而为之歌曰:“盘之中,维子之宫; 维:句首语气词,无义。子:您。宫:房屋。○“中”“宫”押韵。 盘之土,可以稼; 稼:种庄稼。○照应一段的“土肥”。“土”“稼”古音同韵,属鱼部,故可相押。 盘之泉,可灌可沿; 沿:指沿泉散步。○照应一段“泉甘”。“泉”“沿”押韵。 盘之阻,谁争子所? 阻:险阻。所:住所。○照应一段“势阻”。“阻”“所”押韵。 窈而深,廓其有容; 窈而深:(盘谷)幽深曲折。窈,幽深。廓:空阔,广大。其:助词,无义。有容:有很大容量。○“深”,古音侵部;“容”,古音东部,侵东通韵。 缭而曲,如往而复。 缭:缭绕,指回环曲折。如往而复:好像往前走却又绕回来了。○以上二句具体写“盘之阻”。从“盘之中”至此,极写盘谷是隐居圣地。“曲”“复”押韵。 嗟盘之乐兮,乐且无央! 兮:语气词,用于诗赋中,相当现在的“啊”。且:并且,连词。无央:无穷无尽。○提“乐”字,承上启下。 虎豹远迹兮,蛟龙遁藏;鬼神守护兮,呵禁不祥; 远迹:足迹远离。遁藏:遁逃躲藏。呵禁:呵斥禁止。不祥:不祥之物,指虎豹蛟龙、魑魅魍魉之类。 饮且食兮寿而康,无不足兮奚所望? 寿而康:长寿而安康。奚所望:还有什么奢望?奚,什么,疑问代词。望,旧有平(wáng)、去(wàng)两读,这里要读wáng以押韵。○以上写隐居之乐。 膏吾车兮秣(mò)吾马,从子于盘兮,终吾生以徜徉(cháng yāng)。” 膏吾车:给我的车轴加上润滑油。膏,油脂,这里作动词用,加上油脂。秣吾马:用饲料喂饱我的马。徜徉:徘徊游荡。○表达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夹、藏、祥、康、望(wáng)、徉”押韵。
初中语文古文赏析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原文、翻译与解析

送李愿归盘谷序作者:韩愈太行之阳有盘谷[1]。
盘谷之间,泉甘而土肥,草木丛茂,居民鲜少。
或曰:“谓其环两山之间,故曰‘盘’。
”或曰:“是谷也,宅幽而势阻,隐者之所盘旋[2]。
”友人李愿居之。
愿之言曰:“人之称大丈夫者,我知之矣:利泽施于人,名声昭于时,坐于庙朝[3],进退百官[4],而佐天子出令;其在外,则树旗旄[5],罗弓矢,武夫前呵,从者塞途,供给之人,各执其物,夹道而疾驰。
喜有赏,怒有刑。
才畯满前[6],道古今而誉盛德,入耳而不烦。
曲眉丰颊,清声而便体[7],秀外而惠中[8],飘轻裾[9],翳长袖[10],粉白黛绿者[11],列屋而闲居,妒宠而负恃[12],争妍而取怜[13]。
大丈夫之遇知于天子、用力于当世者之所为也。
吾非恶此而逃之[14],是有命焉,不可幸而致也。
穷居而野处,升高而望远,坐茂树以终日,濯清泉以自洁。
采于山,美可茹;钓于水,鲜可食。
起居无时,惟适之安。
与其有誉于前,孰若无毁于其后;与其有乐于身,孰若无忧于其心。
车服不维[15],刀锯不加[16],理乱不知17],黜陟不闻[18]。
大丈夫不遇于时者之所为也,我则行之。
伺候于公卿之门,奔走于形势之途[19],足将进而趑趄[20],口将言而嗫嚅[21],处污秽而不羞,触刑辟而诛戮[22],侥幸于万一,老死而后止者,其于为人,贤不肖何如也?”昌黎韩愈闻其言而壮之[23],与之酒而为之歌曰:“盘之中,维子之宫;盘之土,维子之稼[24];盘之泉,可濯可沿;盘之阻,谁争子所?窈而深[25],廓其有容(26];缭而曲[27],如往而复。
嗟盘之乐兮,乐且无央;虎豹远迹兮,蛟龙遁藏;鬼神守护兮,呵禁不祥。
饮且食兮寿而康,无不足兮奚所望!膏吾车兮秣吾马,从子于盘兮,终吾生以徜徉[28]!”——选自《四部丛刊》本《昌黎先生集》【注释】[1]阳:山的南面叫阳。
盘谷:在今河南济源北二十里。
[2]盘旋:同盘桓,留连、逗留。
[3]庙朝:宗庙和朝廷。
古代有时在宗庙发号施令。
送李愿归盘谷序-《送李愿归盘谷序》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送李愿归盘谷序|《送李愿归盘谷序》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送李愿归盘谷序》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写给友人李愿的一篇赠序。
韩愈长期以来没有得到朝廷的重用,他在送李愿回盘谷隐居之时写下这篇文章,借以倾吐他的不平之气,并表达他艳羡友人隐居生活的思想感情。
送李愿归盘谷序韩愈太行之阳有盘谷。
盘谷之间,泉甘而土肥,草木丛茂,居民鲜少。
或曰:“谓其环两山之间,故曰盘。
”或曰:“是谷也,宅幽而势阻,隐者之所回旋。
”友人李愿居之。
愿之言曰:人之称大丈夫者,我知之矣:利泽施于人,名声昭于时。
坐于庙朝,进退百官,而佐天子出令;其在外,则树旗旄,罗弓矢,武夫前呵,从者塞途,供应之人,各执其物,夹道前奔驰。
喜有赏,怒有刑。
才畯满前,道古今而誉盛德,入耳而不烦。
曲眉丰颊,清声而便体,秀外而惠中,飘轻裾,翳长袖,粉白黛绿者,列屋而闲居。
妒宠而负恃,争妍而取怜。
大丈夫之遇知于天子、用力于当世者之所为也。
吾非恶此而逃之,是有命焉,不行幸而致也。
穷居而野处,上升而望远,坐茂树以终日,濯清泉以自洁。
采于山,美可茹;钓于水,鲜可食。
起居无时,惟适之安。
与其有誉于前,孰若无毁于其后。
与其有乐于身,孰若无忧于其心。
车服不维,刀锯不加,理乱不知,黜陟不闻。
大丈夫不遇于时者之所为也,我则行之。
服侍于公卿之门,奔跑于形势之途,足将进而趑趄,口将言而嗫嚅,处污秽而不羞,触刑辟而诛戮,侥幸于万一,老死而后止者,其于为人贤不肖何如也?”昌黎韩愈闻其言而壮之,与之酒而为之歌曰:“盘之中,维子之宫;盘之土,维子之稼;盘之泉,可濯可沿;盘之阻,谁争子所?窈而深,廓其有容;缭而曲,如往而复。
嗟盘之乐兮,乐且无央;虎豹远迹兮,蛟龙遁藏;鬼神守护兮,呵禁不祥。
饮且食兮寿而康,无不足兮奚所望!膏吾车兮秣吾马,从子于盘兮,终吾生以徜徉!”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含义(4分)。
(1)隐者之所回旋()(2)坐于庙朝,进退百官()(3)服侍于公卿之门()(4)足将进而趑趄()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2分)A.①其于为人贤不肖何如也②吾其无意于人世矣B.①孰若无毁于其后②师不必贤于弟子C.①濯清泉以自洁②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D.①道古今而誉盛德②图穷而匕见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没有活用现象的一项是(2分)A.昌黎韩愈闻其言而壮之 B.与之酒而为之歌C.膏吾车兮秣吾马 D.草木丛茂,居民鲜少4.用一个词概括对“人之称大丈夫者”的态度。
《送李愿归盘谷序》阅读答案附翻译

《送李愿归盘谷序》阅读答案(附翻译)送李愿归盘谷序韩愈太行之阳有盘谷。
盘谷之间,泉甘而土肥,草木丛茂,居民鲜少。
或曰:“谓其环两山之间,故曰‘盘’。
”或曰:“是谷也,宅幽而势阻,隐者之所盘旋。
”友人李愿居之。
愿之言曰:“人之称大丈夫者,我知之矣:利泽施于人,名声昭于时,坐于庙朝,进退百官,而佐天子出令;其在外,则树旗旄,罗弓矢,武夫前呵,从者塞途,供给之人,各执其物,夹道而疾驰。
喜有赏,怒有刑。
才畯满前,道古今而誉盛德,入耳而不烦。
曲眉丰颊,清声而便体,秀外而惠中,飘轻裾,翳长袖,粉白黛绿者,列屋而闲居,妒宠而负恃,争妍而取怜。
大丈夫之遇知于天子、用力于当世者之所为也。
吾非恶此而逃之,是有命焉,不可幸而致也。
穷居而野处升高而望远坐茂树以终日濯清泉以自洁采于山美可茹钓于水鲜可食。
起居无时,惟适之安。
与其有誉于前,孰若无毁于其后;与其有乐于身,孰若无忧于其心。
车服不维,刀锯不加,理乱不知,黜陟不闻。
大丈夫不遇于时者之所为也,我则行之。
“伺候于公卿之门,奔走于形势之途,足将进而趑趄,口将言而嗫嚅,处污秽而不羞,触刑辟而诛戮,侥幸于万一,老死而后止者,其于为人,贤不肖何如也?”昌黎韩愈闻其言而壮之,与之酒而为之歌曰:“盘之中,维子之宫;盘之土,维子之稼;盘之泉,可濯可沿;盘之阻,谁争子所?窈而深,廓其有容;缭而曲,如往而复。
嗟盘之乐兮,乐且无央;虎豹远迹兮,蛟龙遁藏;鬼神守护兮,呵禁不祥。
饮且食兮寿而康,无不足兮奚所望!膏吾车兮秣吾马,从子于盘兮,终吾生以徜徉!”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是谷也,宅幽而势阻宅:房屋B.才畯满前,道古今而誉盛德畯:通“俊”C.曲眉丰颊,清声而便体便:安逸D.嗟盘之乐兮,乐且无央央:完、尽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一致的一项是A.吾非恶此而逃之蚓无爪牙之利B.其在外,则树旗旄其闻道也固先乎吾C.坐于庙朝,进退百官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D.泉甘而土肥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7.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穷居而野/处升高而望/远坐茂树以终/日濯清泉以自洁/采于山美可茹/钓于水鲜可食B.穷居而野/处升高而望远/坐茂树以终日/濯清泉以自洁/采于山/美可茹/钓于水/鲜可食C.穷居而野处/升高而望远/坐茂树以终日/濯清泉以自洁/采于山/美可茹/钓于水/鲜可食D.穷居而野处/升高而望/远坐茂树以终/日濯清泉以自洁/采于山美可茹/钓于水/鲜可食8.作者借李愿之口描绘了哪三种人?对这三种人作者持什么态度?(4分)9.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送李愿归盘谷序原文-翻译及赏析

送李愿归盘谷序原文|翻译及赏析注释1、李愿,号盘谷子,唐时隐士,生平事迹不详。
盘谷,在今河南济源。
2、太行之阳有盘谷:太行,名;阳,山的南面叫阳。
盘谷:在今河南济源北二十里。
3、丛茂:草木葱茏丰茂的样子。
4、宅幽而势阻:位置偏僻而地势险要。
宅,位置。
势,地势。
5、盘旋:盘桓,留止不去。
6、坐于庙朝:在宗庙和朝廷参议国家大事。
庙,宗庙。
朝,朝廷。
指大官居于高位,发号施令、7、进退:这里表示使动意义,使进退,即任免的意思。
8、旗旄(m o):旗帜。
旄,旗竿上用旄牛尾装饰的旗帜。
这是大官出行的标志。
9、罗弓矢:罗列弓箭,这是表示威仪。
10、武夫前呵:武士呼喝开道。
11、才畯:才能出众的人。
畯,同俊。
12、入耳而不烦:形容爱听阿谀奉承的话。
13、便(pi n)体:轻盈的体态。
14、惠中:聪慧的资质。
惠,同慧。
15、裾(jū):衣服的前后襟。
16、翳(y ):遮蔽,掩映。
17、粉白黛绿:用来形容女子装扮得娇艳妩媚,面容白皙,眉毛美丽。
黛,古代女子画眉用的青黑色的颜料。
18、负恃:依靠,指依靠自己的色艺而藐视他人。
19、不可幸而致:不可侥幸得到。
幸,侥幸。
致,取得、得到。
20、穷居而野处:指居住在闭塞简陋的山野中。
21、茹:吃。
22、起居无时,惟适之安:大意是日常生活作息没有固定的时间,只以舒适为准。
适,舒适,在这里用作名词,为安的宾语。
23、车服不维:没有官职的束缚。
车服,古代官员所乘的车子和所穿的官服依官位的高低而异,这里是用车服来代指官职。
维,束缚、约束。
24、刀锯不加:刑罚不施于身。
刀锯,古代刑罚中所用的刀和锯,这里泛指刑具。
加,施加。
25、理乱:指国家的安宁与动乱。
理,即治,唐人避高宗李治讳,用理代治字。
26、黜陟(ch zh ):官员的升降。
黜,降职。
陟,升职。
不闻。
27、形势:权势。
28、趦趄(zījū):想往前走又不敢走的样子。
29、嗫嚅(ni r ):吞吞吐吐,欲言又止的样子。
30、刑辟(b ):刑法,法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送李愿归盘谷序译文
“要是在草野之间过穷困的隐居生活,登高可以望远,一天到晚坐在茂盛的树林里悠然自得,用清澈的泉水把自己洗得很洁净。
从山上采来的,甘美可口;从水中钓到的,鲜嫩可食。
生活作息没有一定的时间,只要舒适就行。
与其当面听到赞誉之辞,不如背后不遭人毁谤;与其身体得到快乐,不如内心无所忧虑。
不受官车官服的束缚,也没有遭刀锯刑戮的危险,天下治乱不须知道,贬谪升迁一概不闻。
这是那些生不逢时的大丈夫所能做的,我就是这样做了。
江水又东径西陵峡译文
长江水又流向东,流过西陵峡。
《宜都记》上说:“江水从黄牛滩向东流入西陵界到峡口有一百多里,山势和水的流向都很曲折纡回。
两岸高山重重地遮挡着江面,要不是中午或半夜,是看不到太阳和月亮的;岸上的绝壁有的高达千丈,壁上的石头的颜色和状态,有很多类似某种什么东西的形状。
林木高下茂密由冬到春四季都如此。
猿猴鸣叫的声音非常清厉凄婉,在山谷间回响着,清越不绝。
”(人们)所称的“三峡”,这就是其中之一。
袁山松说:“常常听说峡中的水流很快,书本记载以及口头传说都用登临此境令人恐惧相劝告,还没有人称赞山水美丽。
到我来实地登临这地方,一到那里,感到特别欣喜,才相信耳闻不如亲眼所见。
那层叠的山崖、秀丽的山峰,奇特的结构,异常的形状,确实很难用言辞来叙说。
山林里树木耸立,繁荣茂盛,竟在云气的外面。
抬头欣赏高山远树,俯身观看江中倒影,愈熟悉这风光愈感到美好。
留连了两晚,还没察觉忘了返回。
(我)亲眼看见亲身经历的,(还)没有过。
已从中高兴地欣赏到了这种奇特的景观,是山水有灵气,也该惊喜千古以来终于遇到知己了!”
望海潮译文
地理位置优越,东南形势重要,湖山优美的地方,三吴的都会,钱塘自古以来十分繁华。
如烟的柳树、彩绘的桥梁,挡风的帘子、翠绿的帐幕,房屋高高低低,大约有十万户人家。
高耸入云的大树环绕着沙堤,怒涛卷起霜雪一样白的浪花,天然的江河绵延无边。
市场上陈列着珠玉珍宝,家庭里充满着绫罗绸缎,争着夸赞生活的奢华。
里湖、外湖与重重叠叠的山岭非常清秀美丽,有秋天的桂子,十里的荷花。
晴天欢快地奏乐,夜晚划船采菱唱歌,钓鱼的老翁、采莲的姑娘都嬉笑颜开。
千名骑兵簇拥着长官,乘醉听吹箫击鼓,观赏、吟唱烟霞风光。
他日画上美好的景致,回京升官时向人们夸耀。
赵襄主学御的译文
战国赵襄王向王子期学习驾车技术,没多久就要跟王子期比赛。
赛时,他三次改换马匹而三次都落在王子期后边。
襄王说:“你教我驾车的技术,一定留着一手,没有完全教给我。
”王子期回答道:“我已经把技术全都教给您了,只是您在使用的时候有毛病。
不管驾驶什么车辆,最最重要的是,马套上辕,要跟车辆配合稳妥;人赶着马,注意力要放在人的指引与马的奔跑相协调上,然后,才可以加快速度,跑得很远。
现在,你在我后面,一心只想追上我;你在我前面,又怕我追了上来。
其实。
驾驭(引导)马匹长途竞争,不跑在前面,便是落在后面。
而你的在前在后,注意力全都集中在我的身上,还顾得上与马匹的奔跑协调一致吗?这就是你落在后边的原因了。
”
予尝步自横溪译文
我曾经独自漫步过溪流有两位老人分别坐在(一块)石头的两旁钓鱼,其中甲得到的鱼十分多,并且很轻易就钓到。
乙一天都没有收获。
(乙)就扔下钓竿问甲道:“鱼饵相同,钓鱼的溪流也相同,为什么差别如此之巨呢?”甲说:“我开始下钩的时候,心中想到的是我自己而不是鱼,眼睛不眨,神色不变,鱼忘了(坐这的是)我,所以容易上钩了,您(一心)想到的是鱼,眼睛看鱼,神态(总是)变,鱼(自然)就逃离啊,哪里还会有收获呢!”乙按照他教的做,一连钓到几条鱼。
我感叹道:“这意思说到了事物的宗旨,成为哲理了啊!”应该记下来。